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語文導學答案

語文導學答案

發布時間:2020-12-14 19:24:23

『壹』 七年級下冊語文導學答案

二五 短文兩篇(二課時)
第二課時(學習《兩小兒辯日》)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字詞,正確翻譯課文;
2.熟讀《兩小兒辯日》;
3.多角度理解兩篇短文的內涵。
【學習重點】
1.積累文言字詞,正確翻譯課文;
2.多角度理解兩篇短文的內涵。
【知識鏈接】
《列子》,相傳為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晉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
【導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盤盂( ) 孰( )為汝( )多知( )乎
滄涼( ) 決( )
2.解釋下列加點字:
孔子東游( ) 辯斗( )
問其故( ) 去人近( )
探湯( ) 多知( )
不能決( )
3.說出下列兩組一詞多義的含義:
①一兒以日初出遠( )
此獨以跛之故( )
②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
孰為汝多知乎( )
4.翻譯下列句子
①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②孰為汝多知乎?
二、合作探究。
1.對於兩小兒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據,你能否根據已掌握的科學知識,對這兩種現象解釋一下。

2.對兩小兒的「辯斗」你有什麼看法?

3.「兩小兒笑曰」中的「笑」是什麼意思?你認為他們該不該笑?
4.面兩句話,分別贊揚了孔子的什麼精神?
⑴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⑵孔子不能決也。
5.你讀了這個故事,得到那些啟示?(從不同角度)

三、拓展提升。
莊子欲刺虎
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有頃,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
注釋:①選自《史記.張儀列傳》。②莊子:此指卞莊子,春秋時魯國的勇士。③館豎(shù)子:旅館的童僕。④須:等待。
1.解釋加有下加點的詞:
(1) 莊子欲刺虎( )
(2) 館豎子止之曰( )
(3) 兩虎方且食牛( )
(4) 一舉必有雙虎之名( )
(5) 兩虎果斗( )
(6) 一舉果有雙虎之功( )
2.翻譯文中句子。
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

3.閱讀這個故事給你什麼啟示?

附:譯文
孔子往東方游學時,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問他們爭論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個大圓車篷,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子或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清涼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熱得像把手伸向熱水裡。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距離遠就覺得涼嗎?」
孔子不能夠斷定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
【總結反思】
二六 珍珠鳥(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引發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激發學生關愛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語言,培養閱讀、鑒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1.展示人和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
2.提高鑒賞能力。
【知識鏈接】
馮驥才,當代作家,1942年生於天津,原籍浙江慈溪市人。從小喜愛美術、文學和球類活動。曾當過專業籃球運動員,從事過繪畫。1977年發表與李定興合寫的長篇歷史小說《義和拳》。1979年以來發表了不少作品,表現出旺盛的創作力和突出的創作才能。主要作品有長篇歷史小說《神燈》,中篇小說《鋪花的歧路》《啊!》《三寸金蓮》
【導學過程】
1.給加點字注音
鳥巢___ 垂蔓___ 雛兒___ 蓬鬆___ 眼瞼___
眸子___ 流瀉___ 呷嘴___
2.給多音字注音組詞
卷( )___ 挨( )___ 似( )___ 顫(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3.形似字注音組詞
斑( )___ 蔥( )___ 蘢( )___ 享( )___
班( )___ 忽( )___ 籠( )___ 哼( )___
4.找出句子中的動詞,說說它們的作用
(1)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
動詞:
作用:
(2)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動詞:
作用:
二、合作探究
整體感悟課文後回答
1.本文的感情線索是什麼?
2.為什麼文章在開始部分用單獨一段強調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
3.作者是如何描寫珍珠鳥可愛的形象的?
4.「我」為小鳥做了哪些事?
三、精讀精練:閱讀「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1.段⑤中「這樣」一詞指代的內容是什麼?
2.先前「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了」。選段中小鳥對大鳥呼喚的反應有什麼不同?這種變化說明了什麼?
3.段⑤中「淘氣」一詞在文中要表達什麼意思?「再三」一詞能否刪掉,為什麼?
4.段⑦中「感受」一詞指代什麼內容?
5.最後一行文字有什麼作用?
6.段⑥這一段文字,猶如一幅畫。請用一個詞為這幅「畫」加個標題,點出這幅「畫」的含義。
四、拓展提升
可愛的小鳥
沒有一片綠葉,沒有一縷炊煙,沒有一粒泥土,沒有一絲花香,只有水的世界,雲的海洋。
一陣台風襲過,一隻孤單的小鳥無家可歸,落到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姍姍而來,近了,近了!……
忽然,小鳥張開翅膀,在人們頭頂盤旋了幾圈,「噗拉」一聲落到了船上。許是累了?還是發現了「新大陸」?水手攆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愛的小鳥和善良的水手結成了朋友。瞧,它多美麗,嬌巧的小嘴,啄理著綠色的羽毛,鴨子樣的扁腳,呈現出春草的鵝黃。水手們把它帶到艙里,給它「搭鋪」,讓它在船上安家落戶,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筒淡水勻給它喝,把從祖國帶來的鮮美的魚肉分給它吃,天長日久,小鳥和水手的感情日趨篤厚。清晨,當第一束陽光射進舷窗時,它便敞開美麗的歌喉,唱啊唱,嚶嚶有韻,宛如春水淙淙。人類給它以生命,它毫不慳吝地把自己的藝術青春奉獻給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這樣?藝術家們的青春只會獻給尊敬他們的人。
小鳥給遠航生活蒙上了一層浪漫色調,返航時,人們愛不釋手,戀戀不舍地想把它帶到異鄉。可小鳥憔悴了,給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澤。是啊,我們有自己的祖國,小鳥也有它的歸宿,人和動物都是一樣啊,哪兒也不如故鄉好!
慈愛的水手們決定放開它,讓它回到大海的搖籃去,回到藍色的故鄉去。離別前,這個大自然的朋友與水手們留影紀念。它站在許多人的頭上,肩上,掌上,胳膊上,與喂養過它的人們,一起融進那藍色的畫面……
1.給加點字注音
攆它___ 舷窗___
2.解釋下列詞語
慳吝:
愛不釋手:
3.文中多處用了擬聲詞,請把它們找出來,並分析其作用是什麼?
4.把描寫小鳥外貌的句子找出來,並分析其作用是什麼?
5.用一個詞語概括最後一段的內容。
6.說說本文的主題是什麼?
五、積累訓練
益鳥是人類永遠的朋友。古代詩歌中也留下了許多關於鳥的吟詠,請寫出一些你所喜愛的詩句。

『貳』 2016甘肅語文中考導學案 練測本答案

可以去作業幫看看啊
作業幫挺好的,裡面答案也多
很多人用的!

『叄』 八年級下冊語文導學方案答案

母親不停拍著孩子的頭,不停大聲叫:「賣鮮花,一元一枝!真漂亮了鮮專花!」過路的人都匆匆而過屬,並不理會。小凡卡看看麵包跑過去送給小孩,孩子高興地笑了,年輕的母親送給小凡卡一枝鮮花,說道:「謝謝!好心的人」。小凡卡拿起鮮花聞聞,好香呀!他笑著跑開了。小凡卡買好菜,往回走,發見一個老人,總跟著他,小凡卡隨手把鮮花送給了他,跑進屋子。沒過幾天,這老人竟然找到了這屋子,向老闆要學徒工小凡卡,原來這位老人十分有錢,但他沒有後代,他一直尋找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培養出來接替他經營企業,他發現小凡卡正是他需要的人很高興為您解答O(∩_∩)O~不懂可以繼續追問喲(*^__^*)滿意請及時【採納】^_^

『肆』 求導學新作業語文答案九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cefb101014510.html

『伍』 語文導學案答案 八下

《海燕》(第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朗讀的基礎上感知海燕的形象。
3、學習海燕不懼怕困難,敢於與困難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設想: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鮮明的抒情詩,又是一幅富有音樂節奏和流動感的油畫,具備詩的音樂美和繪畫美,給人以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在引導學生解讀這首詩時,我根據散文詩的特點,加強朗讀背誦,於誦讀中展現海燕的活動空間,緊緊圍繞三幅畫面引導學生感知海燕大無畏的戰斗精神,從中體驗並學習這種精神,且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暴風雨」。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設置情景,投影顯示如下畫面:風雨交加,雷鳴電閃,大雨滂沱,漆黑不見人影。面遇這樣的情景,同學們會怎樣面對呢?(同學可能會回答「懼怕」、「躲藏」等)但海燕它不懼怕,它勇敢地面對暴風雨。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勇敢的海燕。(板書課題和作者)
二、 走進作者,了解寫作背景
1、 由學生先說,教師小結。
2、 出示兩張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的幻燈片。
三、 聽讀,感知海燕形象。
1、 配樂朗誦。
2、 學生聽後思考:假如在海燕之前填一個修飾語,你會填什麼呢?
句式是「___________的海燕。」
四、 析讀,領會海燕形象。
1、 課文是如何描寫海燕的?請在文中找出描寫海燕的段落和句子。
2、 分析三幅畫面,領會海燕形象。
①根據三幅畫面的情景,指定學生朗讀關鍵段落和句子。
②師生共同分析,板書如下:
畫面一:渴望暴風雨
畫面二:迎接暴風雨 英勇無畏、樂觀豪邁的海燕
畫面一:呼喚暴風雨
五、 美讀,體驗海燕形象。
1、讀詩是一種高雅的情感體驗活動。當我們在想像中進入詩的意境,體悟到詩中美好的情韻而又能恰當運用朗讀技巧加以傳送時,我們的心靈深處便會激起情感的火花,我們就會受到美的熏陶。現在,請大家自由選擇其中的一個畫面,按下列步驟練習朗讀。(媒體投影)
一讀:重在整體感知詩中形象,注意語音的飽滿和圓潤。
二讀:重在體味情感。注意語流順暢,注意把握好朗讀的節奏、停頓、快慢等。
三讀:重在進入情境。注意韻腳,注意語氣的輕重抑揚,注意體現散文詩的抒情性。
2、推薦學生進行配樂朗讀全詩。
六、 拓展,領悟海燕形象。
人生,並非只意味著陽光與鮮花,有時也會遇到坎坷,甚至面臨各種各樣的「暴風雨」,面臨生活中的暴風雨,你該怎麼做呢?試就這個話題,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七、 背誦,記憶海燕形象。
全班閉上眼睛,聽「名人朗誦」,要求常試記憶全文和散文詩的特點。

『陸』 初一語文導學練答案


〔美〕朱易絲·安瑞森
①初春某個假日的下午,我在儲物間里整理一家人的冬衣。9歲的女兒安娜饒有興致地伏在不遠處的窗檯上向外張望,不時地告訴我院子里又有什麼花開了。
②這時,我無意中在安娜的羊絨大衣兩側的口袋裡各發現了一副手套,兩副一模一樣的手套。
③我有些不解地問:「安娜,這個手套要兩副疊起來用才夠保暖嗎?」安娜扭過頭來看了看那兩副手套,明媚的陽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臉蛋上,異常生動。「不是的,媽媽。它暖和極了。」「那為什麼要兩副呢?」我更加好奇了。她抿了抿小嘴,然後認真地說:「其實是這樣的:我的同桌翠絲買不起手套,可是她寧願長凍瘡,也不願意去救助站領那種難看的土布大手套。平時她就敏感極了,從來不接受同學無緣無故贈送的禮物。媽媽買給我的手套又暖和又漂亮,要是翠絲也有一副就不會長凍瘡了。所以,我就又買了一副一模一樣的放在身邊。如果裝作因為糊滌而多帶了一副,翠絲就能夠欣然戴我的手套了。」孩子清澈的雙眸像陽光下粼粼的湖水,「今年翠絲的手上沒有凍瘡。」
④我欣慰地走到窗邊擁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叢叢蘭花安靜地盛開著,又香,又暖。
14.文章以「暖」為標題,有什麼深刻含義?

15.與第②段中「我無意中在安娜的羊絨大衣兩側的口袋裡各發現了一副手套」相照應的是哪一句?

16.你贊賞安娜幫助別人的做法嗎?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呢?

17.說說第④段畫線句在表達上的作用。

18.你覺得小天使安娜有什麼樣的品質?

19.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本文後的感受。
14.一方面是本義,指天氣溫和;另一方面是指因感受到人間的關愛而覺得溫暖
15.「初春某個節日的下午,我在儲物間里整理一家人的冬衣」
16.答案不惟一,贊賞與否都 可以;後一問的回答應注意抓住被幫助人自尊心強的特點
17.通過寫景來表現人物的心情,以蘭花的安靜盛開表現作者的喜悅和愉快之情,也暗含「我」對女兒的贊賞
18.小天使安娜有愛心,樂於助人,助人時又能尊重別人的自尊心
19.可以從「要關愛別人、尊重別人的自尊心」等角度來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柒』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導學案答案

答案及來評來分標准
一.1.源A(2分)
2
.
A義B
絀C轍D瑩(2分)3.C(2分)4,.①奧地利
茨威格
②汪曾祺
範文正公集
③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源娟
④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⑤野芳發而百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新課標第一網⑥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共6分,每小題1分,錯、漏度、倒、添字均算錯,有錯則該小題不得分。知)
6.(3分)標題可從女孩誠實堅強的品質,書籍給人的激勵、希望的力量等角度來道擬,如「強者無敵」、「生命與希望齊飛」

『捌』 七年級上冊語文《導學案》答案

導學案,好奇怪啊??你那個是不是我那個?如果不是就算了,如果是的話你還是自己動腦筋吧,那個又不難,就是抄一抄原文句子。如果你有問題你再問我,我很樂意解答。

『玖』 探究導學語文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導學案+各單元測試版題及答權案
http://www.doc88.com/p-79398068972.html

『拾』 語文導學口技的全部答案

口技

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虞初新志》是清代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林嗣環,字鐵崖,福建晉江人,清代順治年間進士。

●課 文 評 點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會:適逢,正趕上〕賓客大宴,於廳事〔廳事:大廳,客廳〕之東北角,施〔施:設置,安放〕八尺屏障〔屏障:指屏風、圍帳一類用來隔斷視線的東西〕,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撫尺:藝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而已。眾賓團坐〔團坐:圍繞而坐〕。少頃〔少頃:一會兒〕,但聞〔聞:聽見〕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滿坐寂然:全場靜悄悄的。坐,同「座」。〕 ,無敢嘩者。

這一段為下文記敘精彩表演作渲染和鋪墊。

一個「善」字統領全篇。四個「一」字,列數道具,以道具的簡單襯托表演者技藝的高超。「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寫「撫尺一下」所形成的肅靜而緊張的氣氛。一個「滿」字,一個「無」字,點明人人如此。八個字既襯託了表演者的口技之「善」,表現賓客對這位名噪京城者的嚮往之情,表明他那令人嘆服的藝術魅力,又為即將開始的演出創造了靜謐的氛圍,是下文寫精彩表演的烘托和伏筆。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欠伸:打呵欠,伸懶腰〕,其夫囈〔囈(yì)語:說夢話〕語。既而〔既而:不久〕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撫:撫摸,安慰〕兒乳〔乳:餵奶〕,兒含乳啼,婦拍而嗚〔嗚:指輕聲哼唱著哄小孩入睡〕之。又一大兒醒,絮絮〔絮絮:連續不斷地說話〕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一時:同一時候〕齊發,眾妙畢備〔眾妙畢備:各種妙處都具備,意思是各種聲音都摹仿得極像。畢,全、都。〕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側目:偏著頭看,形容聽得入神〕,微笑,默嘆〔默嘆:默默地贊嘆〕,以為妙絕。

這一段是口技表演的第一個高潮。

點明故事發生在人們入睡之後。「犬吠」,既是一家人由睡而醒的緣由,又以動寫靜,烘托深夜的寂靜氣氛,以致一切都聽得十分清楚,連「欠伸」「囈語」之聲都能聽見。

一寫賓客對口技表演的反應。「伸頸」「側目」,說明賓客聽得入神,唯恐有所遺漏;「微笑」,表示賓客對表演心領神會,感到滿意;「默嘆」寫出賓客為表演者的技藝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態。

未幾〔未幾:不多久〕,夫齁〔齁(hōu):打鼾〕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作作索索:老鼠活動的聲音〕,盆器傾側〔傾側:翻倒傾斜〕,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意少舒:心情稍微放鬆了些。少,稍微。舒,伸展、鬆弛。〕,稍稍正坐。

寫口技表演者摹仿四口人由醒復睡的情形,以及賓客的情緒變化。

這一段既是四口人被吵醒而喧鬧的餘波,又是深夜失火、救火的前奏。

「齁聲起」,寫丈夫由醒到睡。「漸拍漸止」,兩個「漸」字,寫出拍兒聲由大到小的變化;一個「止」字,說明婦人和小兒也由醒到睡。一個「微」字,突出深夜寂靜的氛圍,給人一種輕且慢的聲感。以上寫聲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

二寫賓客對口技表演的反應。「正坐」與「伸頸」「側目」對照。「稍稍」,細致地表現了賓客情緒由緊張到鬆弛的漸變過程。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俄而:一會兒〕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間(jiàn):夾雜〕力拉崩倒〔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擬聲詞。〕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曳(yè)屋許許(hǔhǔ)聲:(眾人)拉塌(燃燒著的)房屋時一齊用力的呼喊聲。曳,拉。許許,擬聲詞。〕,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凡所應有: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無所不有。雖〔雖:即使〕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形容口技摹擬的各種聲響同時發出,交織成一片,使人不能一一辨識。一端,一頭,這里是「一種」的意思。〕;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名:說出〕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奮袖出臂:揚起袖子,露出手臂。奮,揚起、舉起。〕,兩股〔股:大腿〕戰戰〔戰戰:哆嗦的樣子〕,幾〔幾(jī):幾乎,差點兒〕欲先走。

寫口技表演者摹仿一場大火災的情形,以及賓客以假為真的神態、動作。

這一段是口技表演的第二個高潮,也是全文的高潮。

以上三段,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寫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聽眾的反應。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把表演的技藝和表演的效果有機地聯系起來,突出了口技表演之「善」。

三個「大呼」、五個「百千」,表現由屋內起火到火勢向外蔓延,再到救火的過程;「凡所應有,無所不有」,以及兩組相同的句式「雖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處也」,總寫失火的聲音之復雜、逼真。以上寫聲音突然大起,並且越來越大,越來越雜亂,表現火勢的猛烈蔓延,救火人的緊張慌亂,再現了火場的緊急氣氛。說明口技表演以假亂真,猶如失火現場一樣。

三寫賓客對口技表演的反應。對賓客的神態、動作形容盡致。「先走」兩字,寫出賓客以假為真,驚慌欲逃的神態。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寫表演結束時的情景。

這一段與首段呼應。

「一人……」以重復開頭作為文章結尾,照應首段,再次突出道具的簡單,以反襯口技表演的繁雜、熱鬧,表明口技藝人依靠的是高超的口技,而不是藉助於外物。若改為「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同樣是首尾照應,但它只表明演出的結束,起不到餘音繞梁的作用。

本文描寫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現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藝。它既可以作為場景描寫的記敘文來讀,也可以作為摹寫口技特色的說明文來讀。

層次清楚,有條不紊,是本文寫作上的一大特色。文章以時間先後為序,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表演前的准備及表演即將開始的情況。「京中有善口技者」,介紹口技表演者。「賓客大宴」,說明口技表演者獻技的由來:既是「大宴」,必有此盛舉。「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指出表演地點,說明它是一個臨時舞台,地方不大。再根據這次表演內容的特點,指出口技表演者是在幕後表演;又將道具一一列出,以示別無他物,口技藝人的表演主要憑的是他的「口」。最後以「撫尺一下」「無敢嘩者」,點染表演即將開始時全場肅靜而緊張的氣氛。這部分除一個「善」字外,對口技表演者不加任何贊詞,卻處處為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藝張本,使讀者料想必有一場精彩的表演。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寫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聽眾的反應。這場表演主要有兩個場景:一是一個四口之家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復睡的情形,二是發生在這個家庭附近的一場大火災的情形。可分三層。

第一層(第二段),摹擬一家人深夜裡被驚醒的情形。表演從「遙聞深巷中犬吠」開始。這聲音能不受干擾地從遠方傳來,使人產生夜深人寂的感覺。這樣聽眾的注意力自然地由遠而近地移向犬吠的地方,想知道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接著以一個四口之家作為想像中的「舞台」,使聽眾的注意力由外景轉入內景。先摹擬婦人的「驚覺欠伸」,婦人聽到犬吠而醒來,這就拉開了一家人深夜被驚醒的帷幕。再摹擬丈夫的「囈語」,畫面逐漸清晰。又由於「欠伸」「囈語」驚動了幼兒,幼兒「大啼不止」。至此帷幕大開,相繼出現許多聲響:丈夫被吵醒,大兒也被吵醒,於是「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打破了深夜的靜謐。這樣的生活情景在當時一般家庭中是尋常可見的,從中可看出口技表演者設計的精心。

第二層(第三段),寫這家人再次入睡。先摹擬丈夫的「聲」,並伴以婦人的拍兒聲,「漸拍漸止」,給人以時間在緩慢推移的感覺。接著以老鼠跑動偷食和「盆器傾側」的聲音,表示夜已更深,一家人已睡熟,又以婦人朦朧中對老鼠示警的咳嗽聲做反襯,加重靜謐的氣氛。這一層,表現一家人由醒復睡的情形,轉入基本靜止狀態,為下面即將摹擬的一場大火災做鋪墊。

第三層(第四段)摹擬一場突然而至的特大火災的驚險場面。開始用類似「畫外音」的手法,以一人大呼「火起」,突然加快節奏。接著摹擬這個四口之家遭到意外變故時的情形:「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氣氛急遽變化。然後內景轉為外景,以「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表現人們驚恐萬狀的心理,又以「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表現火勢的猛烈和火場的紛亂,使表演達到高潮。至此,聽眾已感到置身於「火海」之中,無不「變色離席」,「幾欲先走」。

第三部分(第五段),寫表演結束時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說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剛才的出眾表演的確是用「口」演出來的。文章由施屏障始,到撤屏障止,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正面描寫同側面描寫相結合表現主題是本文另一特點。文中抓住了口技表演中的表演者和聽眾兩個方面:一方面描繪表演者的高超技藝,這是正面描寫;另一方面描繪聽眾的神態、動作,表現聽眾的反應,這是側面描寫。在描寫表演過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寫表演,後寫反應,從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機地聯系起來,以聽眾的反應為烘托,突出了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課文交代口技表演場面,寫出道具極其簡單,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發聲,而只是從一張嘴裡發出,突出其技藝在「口」,也是從側面烘托口技表演之「善」。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比只做正面描寫有更好的藝術效果。

文字簡練貼切也是本文的一個特點。全文所記之事奇妙紛雜,卻只用了三百多字。其中對口技表演的描摹尤為精妙,寫由靜到動,由動到靜,再由靜到大動,寫聲響由遠及近,由內及外,由少到多,由微弱到喧鬧,由緩慢而急快,由簡單而紛繁,不僅層次井然、嚴謹有序,而且錯綜復雜,高潮迭起,變化多姿,把口技表演之「善」,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用「欠伸」「囈語」寫聲音之近;用「大啼」「大呼」寫聲音之大,用「漸拍漸止」「微聞」寫聲音之小;用「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寫聲音之多,用「但聞」寫聲音之少;同時發出的各種聲音,是在羅列各種聲響之後,用「齊發」「畢備」「齊作」等詞語加以概括,還用「中間」「又夾」等詞語來說明多種聲響同時發生的情況。為了說明聲音發生的先後,使用了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既准確又變化多端。例如,「少頃」用於聽眾入座到開演之間,除表示時間不長外,還有等了一會兒的意思。「既而」表示承接上一聲響之後的短暫時間。「當是時」表示正在那個時間。「一時」表示同一時間。「忽」和「忽然」都表示意外情況突然發生的時間,而「忽」又顯得更突然些。用詞的變化多樣,說明作者善於根據所反映的事物的特點和文章的需要而選擇最恰當的詞語准確地表達內容。

●關 於 練 習

一、熟讀課文,根據提示,畫出文中描摹音響的語句。

設題目的在於使學生熟悉課文的主體部分,體會文中聲響描寫的精妙,對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藝獲得豐富的感性印象。我們讓學生根據提示填寫描摹聲響的語句,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口技藝人的藝術構思,從而真正進入口技藝人所設計的「規定情景」之中,所以填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注意引導學生細心體會各種聲音所表現的情景,並合理地補充一些細節,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要求學生在完成這道題和熟悉首尾兩段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1.表現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過程。

①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遙聞深巷中犬吠……眾妙畢備。

②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聞余聲。

夫聲起……婦夢中咳嗽。

2.表現從失火到救火的情況。

①響聲大作,由少而多。

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

②百千齊作,應有盡有。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無所不有。

二、體會課文的寫作技巧,回答下列問題。

1.找出課文中描述聽眾反應的語句,說說這些描述起什麼作用。

2.文中前後兩次清楚地交代了極簡單的道具,這對文章的結構和表現藝人的演技有什麼作用?

設題目的是使學生理解側面描寫手法的作用。指導學生答題時不要孤立地講側面描寫。例如寫表演,除了要寫到表演者和表演內容,往往還會自然地寫到欣賞表演的人的反應,而後者就是在運用側面描寫。又如開頭和結尾相照應,除了使結構保持完整而外,也具有側面烘托、強調意圖的作用。側面描寫是一種常用的手法,應有所了解,但關鍵在於自覺、恰當地運用。

描述聽眾反應的語句有:「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絕妙。」「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這樣寫,從側面突出表演的效果,烘托出技藝的高超。

開頭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極言道具之簡,意在為後文表演復雜的聲響做烘托、對比。結尾重現道具,則在證實、強調剛才的一切聲響都是從一張嘴中發出的,從而更突出表演者技藝的高超,也具有烘托的作用。從結構上看,首尾呼應,使文章渾然一體。

三、辨析下列表示時間的詞語,將它們分別填在橫線上。

文言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較多,到一定階段需要加以整理,這樣才能有效地掌握它們的用法,獲得牢固的記憶。這道題實際上是給學生提供一種整理的方式,還可以採用其他的整理方式。

少頃 既而 是時 一時 未幾 忽 俄而 忽然

1.表示突然發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時發生:一時

3.表示相繼發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時間內發生:是時

5.表示過了很短時間就發生:俄而 少頃 未幾

四、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劃線詞。

這些句子中的劃線詞,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古今意義不同的,如「會」(正好趕上、恰巧、正好)、「但」(只)、「聞」(聽見)、「少」(稍微)、「雖」(即使)、「走」(跑);二是古今用法不同的,如「宴」(舉行宴會)、「乳」(餵奶)、「名」(說出)在課文中都用作動詞,現在都用作名詞。對這些容易理解錯的詞,應提醒學生注意。

1.會賓客大宴

會:適逢,正趕上,恰巧。 宴:舉行宴會。

2.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但:只,僅。 聞:聽見。

3.婦撫兒乳

乳:餵奶。

4.賓客意少舒

稍:稍微。

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名:說出。

6.幾欲先走

走:跑。

五、△本文和我們學過的《絕唱》都有精彩的音響描寫,揣摩兩文中的有關語句,試寫一段描摹音響的文字。

●教 學 建 議

一、引導學生揣摩語言,體會文中對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藝的生動描述,並注意本文層次清楚的記敘方法、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結合的表現手法。

二、背誦課文,要理清文章脈絡,注意首段與末段相照應的結構特點,以及中間三段記述的內容、順序和層次。要抓住難點,著重背誦中間三段,注意:1.其中有兩條敘事線索——藝人所摹擬的各種聲響和聽眾的反應;2.「少頃」「既而」「當是時」「一時」「未幾」「忽」「俄而」「於是」「忽然」等詞語,具有承接作用,可作為背誦的詞語線索。可讓學生先復述課文,然後背誦下來。

三、要善於啟發學生的想像。啟發學生的想像,關鍵是抓住口技藝人的藝術構思,提出若干具體問題讓學生思考,例如「遙聞深巷中犬吠」一句,就可以問學生:為什麼口技藝人用「犬吠聲」開場?「深巷」中的「犬吠聲」有什麼特點?「遙聞」表現了怎樣的聽覺效果?它與下句「婦人驚覺欠伸」有什麼關系?這樣提問的目的是把學生引入口技表演的「規定情景」中來,使之對文章的內容和情味有深切的體會。

●有 關 資 料

一、譯文

京城裡有一個善於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擺酒席請客,在客廳的東北角上安放了一個八尺寬的圍幕,這位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圍幕中,裡面只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客人們圍坐在一起。過了一會兒,只聽得圍幕里醒木一拍,全場都安靜下來,沒有一個敢大聲說話的。

只聽到遠遠的深巷裡一陣狗叫聲,就有一個婦人被驚醒,打著哈欠,伸著懶腰,她丈夫說著夢話。一會兒小孩子醒了,大聲哭著。丈夫也被吵醒。婦人拍著孩子,給他餵奶,孩子口裡含著乳頭還是哭,婦人一面拍著孩子,一面嗚嗚地哼唱著哄他睡覺。又一個大孩子也醒了,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這時候,婦人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口中嗚嗚哼唱的聲音,小孩子含著乳頭啼哭的聲音,大孩剛剛醒來的聲音,丈夫大聲呵斥大孩子的聲音,同時都響了起來,各種聲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場客人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凝神地聽著,微笑著,暗暗贊嘆著,認為妙極了!

沒隔多久,丈夫的鼾聲響起來了,婦人拍孩子的聲音也漸漸地拍一會兒停一會兒。隱隱地聽到老鼠悉悉索索的聲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聲音,婦人在夢中咳嗽的聲音。客人們聽到這里,心情稍微放鬆了些,把身子稍稍坐正了一些。

突然有一個人大聲喊著:「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兩個孩子一齊哭了起來。剎時間,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來,成百上千的小孩兒哭了起來,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來。中間夾著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而發出的爆烈聲,呼呼的風聲,千百種聲音一齊響了起來;還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聲,救火的人們拉倒燃燒著的房子時一齊用力發出的呼喊聲,在火中搶奪物件的聲音,潑水的聲音。凡是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即使一個人有上百隻手,一隻手上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明確指出哪一種聲音來;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一張嘴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來。在這種情況下,客人們沒有一個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揚起衣袖,露出手臂,兩腿索索直抖,幾乎都想爭先恐後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撤掉圍幕一看裡面,仍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二、作者簡介

林嗣環,生卒年月不詳,約清世祖順治末前後在世,福建晉江人,號鐵崖。順治進士。因事謫戍,後遇赦,客死於武林。

三、關於本文的場面描寫

《口技》一文,在場面描寫上,尤其對熱鬧場面的描寫十分生動、形象、細膩,頗具特色。

首先,大凡要寫好一個場面,尤其是熱鬧場面,先要有一個全面的鳥瞰圖。

《口技》一文的第一部分(第一段)是寫表演前的准備和全場的情況的。而在這段文字的開頭,就有一幅「鳥瞰圖」似的場面描寫。文章開頭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落筆扣題,總寫一筆,點出了地點(「京中」)和人物(「善口技者」)。接著就點明表演的場合「會賓客大宴」。作者在此著墨寥寥,未加鋪陳,但是,卻從總體著眼,概括地寫出了全場總的氣氛和景象。作者將一幅熱鬧的生活畫面鮮明形象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其次,除了全面的鳥瞰圖似的描寫外,作者又攝取了有典型性的特寫近鏡頭。

如在「會賓客大宴」描寫之後,緊接著就寫了「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無敢嘩者」這一場面。作者至此使用了工筆的畫法,把那種在場面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場合(「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人物(「口技人坐屏障中」及「眾賓團坐」)、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表演效果(「少頃……無敢嘩者」),都作了細膩的、真實生動的刻畫和描繪。

總之,用全場鳥瞰筆法,寫出了總的氣氛;而近鏡頭的特寫,則將人物、道具、口技效果具體真實地顯現出來。而在場面描寫中鳥瞰和特寫是經常結合在一起而又是交叉使用的。它不可舍此而就彼,亦不可舍彼而就此。

再有,《口技》一文對場面的描寫,尤其是對熱鬧場面的描寫,除寫得有條不紊,嚴謹有序外,還寫得錯綜復雜,變化多姿。

如在第二部分(第二、三、四段)中,是寫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聽眾反應的。這段文字寫得有條不紊、嚴謹有序,如:

表演的順序:首寫表演前的情況;次寫表演者的表演;末寫表演的結束,再現表演者和道具。

表演的過程:有開端,有發展,有高潮,有結束。

場景的交代:①設置屏障的場地;②在表演進行中有:一家四口人在室內活動的場面,在救火時喧鬧紛亂的場面;③表演完畢後場景的再現。

對口技本身的描繪:如以聲響而言,它是由遠及近,由外及內,由物及人,由小及大,由少及多,由微弱而喧鬧,由緩慢而急快,由簡單而紛繁,由一家而涉及鄉鄰。各聲並出,紛至沓來,直至萬籟俱發,莫名其端時,真使人應接不暇,嘆為觀止!

寫聽眾的反應:開始「撫尺一下」之後是靜場,「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在表演進行中,寫一家四口人的活動時,始則寫其「滿坐賓客無不伸頸,……」,繼則寫其「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在救火的場面中,則寫其「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幾欲先走」;最後表演完畢,「撤屏視之」,仍是簡單的道具。

賓客驚嘆的神態,可想而知。

作者的贊語:由「眾妙畢備」「以為妙絕」,到「凡所應有,……不能名其一處也」。在寫出其精妙的表演和觀眾的反應之後,又加上作者的贊語,更增強作品的藝術效果。

以上所有這些,無不寫得有頭有尾,眉目清晰,層次井然,嚴謹有序。同時在這中間,作者又根據表現口技表演的需要,從聽眾的角度,按照表演的先後順序,把其他各個方面穿插其間,交替照應,糅合熔鑄,連綴編織,把一個寫得有條不紊、嚴謹有序的場面又描繪得錯綜復雜、變化多姿。如在第二部分中:

第二段寫一家四口人的聲音,「一時齊發」,「眾妙畢備」,形成文章第一次高潮時,作者卻把筆鋒一轉,將視線投向聽眾,引出「伸頸,側目,微笑,默嘆」八字,把全神貫注、贊賞陶醉的聽眾神情刻畫得惟妙惟肖。

第三段寫一家人復睡入夢,恢復安靜的情景時,有鼠聲、盆器翻傾的響聲和夢中的咳嗽聲,卻以動見靜,襯托出靜夜的特徵。這是前面高潮的餘波,一起一落,又增波瀾。

第四段寫一個緊張救火的場面時,文章起得突然,猶如平地風波,打破了寧靜狀態,由卧室引向火場,將兩個場面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文章的高潮。把一個千頭萬緒、千變萬化、千言萬語、千呼萬喚、千鈞一發、千難萬險、千差萬別、千真萬確的場面刻畫得淋漓盡致,熱鬧極了!

如此行文的錯綜復雜,跌宕不已,就使得文章波瀾迭起,搖曳多姿。

還有,它既要描寫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生活畫面,又要反映豐富多彩的斗爭生活。前者如描寫了以一家四口人在卧室內的活動為中心的生活畫面;後者又反映了在救火場面中的斗爭生活,從而展現了復雜多變的故事情節,並刻畫了眾多人物的音容情態。

至於文章的結尾,則與開頭相呼應,起落分明。表演結束,場景再現,文亦戛然而止,煞得乾脆有力。道具的重現,強調其表演工具的簡單,突出其技藝在「口」,點明題意。這種繪聲繪色的描寫,讀來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怎不令人心馳神往,為之喝彩叫絕!

總之,場面的描寫是要有所選擇的,是應有其明確目的的。而在文藝作品中,場面的描寫是用來顯示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烘託人物,渲染氣氛,推動情節發展,深化主題思想的。《口技》一文中的場面描寫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李志勇,《〈口技〉的場面描寫》,《課文分析集》初中第一冊,廣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四、關於本文的結構和語言

《口技》是一篇好課文,因為一則淺易,二則有故事性……文章在寫法方面也有不少優點,……以下分兩個方面談談我個人對於優點的看法。

一是結構方面,想分作四項說。(1)記事有條理。全文以時間先後為序,由施屏障始,到撤屏障止,順著眾賓的所聞寫來,使讀者能有親歷的感覺。記敘文以時間先後為序,不是什麼特點,但對初學來說卻值得重視,因為,如果處理得好,比如說,妥善安排,繁簡得當,就容易條理清楚,有水到渠成之妙。(2)行文有波瀾。記事,以時間先後為序,也不能像鍾擺那樣,均勻而無變化。無變化,就會死氣沉沉,引人入睡。解救之一法是內容有輕重,有緩急,也就是有波瀾。以音樂比方,《口技》所記之事,是旋律一步比一步緊,聲音一步比一步高,火起之後,記事的波瀾到了最高峰,真是千態萬狀,盡來眼底,大有行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勢。「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以下是波瀾漸低的寫法,卻也有作用,比喻的說法是用綠葉來襯托紅花,為的是使花顯得更紅艷。(3)還有所謂擒縱之法,或說是勒放之法。……《口技》多多少少也用了這種筆法。第三段夫婦入睡,微聞鼠聲,幾乎歸於靜寂,「賓客意少舒」,真是懶洋洋,有些不耐煩了,這是勒。緊接著「火起」,形勢大?

閱讀全文

與語文導學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