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知道國徽的來歷和含義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國徽象徵著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地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專人階級領導地以工屬農聯盟為基礎地人民民主專政地新中國地誕生。
四顆小五角星環繞一個大五角星,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地全國人民地大團結;
齒輪和麥稻穗象徵著工人階級領導下地工農聯盟;
天安門則體現了中國人民地革命傳統和民族精神,同時也是我們偉大祖國首都北京地象徵。
國徽在顏色上用正紅色和金。互為襯托對比,體現了中華民族特有地吉壽喜慶地民族色彩和傳統,既庄嚴又富麗。
2. 要求幼兒認識國旗國徽 屬於幼兒園中的什麼目標
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幼兒園教育目標的結構:教育目的、幼兒園教育目標、各個幼兒園具體的教育目標。 制定幼兒園具體教育目標時應注意的問題共3點。 1教育目標分解的...
3. 小班認識國徽的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國旗國徽的特殊之處,知道他們的含義與由來。
2、培養幼兒尊重國旗國徽,熱愛國旗國徽的情感,熱愛祖國的情感。
3、讓幼兒學會看著圖片產生問題,並熱於解決問題。
活動准備:
教具准備:國旗國徽的圖片。
經驗准備:教師對國旗國徽知識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升國旗的錄像,引出國旗。
老師今天請你們看錄像,認真看,看看他們在干什麼呢?(播放錄像)
二、認識國旗。
1、錄像里的小朋友們在干什麼呢?(升國旗)國旗在天空中飄啊飄?你們覺得怎麼樣啊?(引導幼兒說國旗很漂亮)國旗那麼美麗?你們看出來他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嗎?他裡面有什麼呢?(長方形,紅色。有星星在裡面)
2、是不是這樣的呢?老師也帶來了國旗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這樣?(教師與幼兒一起鞏固對國旗的認識)國旗裡面有五顆星星,旗幟是紅色的。所以國旗就叫五星紅旗。看著五星紅旗你們會有什麼問題想問老師?(為什麼國旗是紅色的呢?為什麼有五顆星星呢?他們代表什麼意思呢?)(引導幼兒向老師提出問題)
3、小結:五星紅旗的含義——五星紅旗是祖國的代表。外國人問你你是哪國人?只要你出示國旗那他就會知道你是中國人。大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小星代表所有的中國人民。四顆小星圍著一顆大星表示中國人民團結在共產黨周圍。
3簡單介紹一下升旗禮儀:一個人持旗,兩個人護旗。參加升旗的人都要行注目禮。(教師示範動作)
三、簡單認識國歌。
國歌就是升旗時響起的音樂。他的名字叫:義勇軍進行曲。
四、認識國徽。
1、除了在國旗裡面見過五顆星?你們還在那裡見過呢?(引出國徽)
2、老師手裡的東西有沒有五顆星星呢?(有)那它叫什麼呢?國徽。看看國徽裡面有什麼呢?(引導幼兒看出有五顆星,天安門城樓,麥穗,齒輪)看著小小的國徽裡面有那麼多的東西你們想問問老師什麼問題(引導幼兒提出問題如為什麼國徽里有那麼的東西,他們代表什麼呢?)
3、小結國徽的含義:麥穗代表人民,出輪代表工人,天安門就表示我們的明民族的精神。五顆星星就表示全國人民在共產黨的團結。
四、結合甚或實際,明白要尊重國旗國徽。並要熱愛祖國。
你們還在那裡見過國旗國徽呢?為什麼會在哪裡出現呢?(引導幼兒明白要尊重國旗國徽也要熱愛祖國)
五、合唱國歌來結束活動。
上課的時候我們都在用自己的眼睛在看圖片,在最後的時候我們來唱一唱我們的國歌好不好?
4. 國徽由來是什麼
中國國徽的歷史由來: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政務院邀請有關人士開會討論國徽設計問題。按中央規定,組成國徽的素材為國旗、天安門、齒輪、谷穗與紅綬帶,而完美的組合則需要依靠藝術家們的政治和藝術修養。會上,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高庄的發言語驚四座、擲地有聲:「在塑造國徽模型時,我有一個願望,就是想使我們的國徽更庄嚴、更明朗、更健康、更堅強、更程式化、更統一;並賦予更高的民族氣魄和時代精神,以冀我們國徽的藝術性提到國際水平,永放光芒。」當時,由清華大學梁思成教授等人設計的國徽平面圖案,已由政協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華夏,原為族名,它由黃炎聯盟擴大繁衍而來。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後來,華夏又成了中國的別稱。『華夏』二字的含義,主要有兩種說法:一些人認為是美好盛大的意思;一些人認為是華山和夏水的合稱。中國,長期作為地域概念使用,與中原、中土同義。在古代,華夏族、漢族主要居住在中原(黃河流域),並在這里建立國家,而少數民族多分布在周邊,並在那裡建立政權,因此,一些華夏族、漢族也稱本族建立的國家為『中國』。16世紀、17世紀,西方人開始稱明、清王朝為『中國』。此時,『中國』不僅包括漢族,還包括兩個王朝境內的其他民族。鴉片戰爭後,『中國』一詞出現在外交文書上。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國內外通常將其簡稱為『中國』,』中國』正式作為國名。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這一概念的含義更加豐富完整,56個民族生活在遼闊的疆域里。」
5. 國徽的由來50字以內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受黨中央之命,清華大和中央美院成立了國徽設計小組版。參加清權華大的著名學者和教授梁恩亮、林輝英、李宗津、高庄、莫宗江、朱暢中、胡允敬、汪國瑜等同志,美院有著名畫家和教授張成、周會釗等同志。
兩組同志先後查閱了大量資料,設計了各種圖案。同時徵集國內外寄來的方案,再由兩組設計加工,最後確定了國徽圖案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穗。
用天安門圖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徵;用齒輪和麥穗象徵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用國旗的五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大團結。由清華組的教授高庄最後完成設計加工和塑造國徽模型。
6. 中班社會《我愛國旗,國微》教案
設計思路:
由於幼兒年齡的特點,他們雖然見過國旗和國徽也聽過國歌,但對實際意義不宜理解,因此,為了更好地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幼兒從小萌發愛祖國的美好情感,我對所帶的大班幼兒進行開展「我愛國旗國徽和國歌」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代表我們國家的國旗、國徽,學唱國歌
2、知道尊敬國旗、國歌、國徽是熱愛祖國的表現。
3、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國旗、國徽。
難點:熟悉國歌,哼唱國歌向試唱國歌過度。
活動准備:
1、實物:國旗、國徽。
2、天安門幻燈片一張。(見附件演示文稿PPT中)
3、天安門廣場升國旗的錄象。(見附件中)
4、國旗和國徽幻燈片。(見附件演示文稿PPT中)
5、小朋友升國旗幻燈片。(見附件演示文稿PPT中)
6、音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見附件中)
7、彩筆,白紙等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興趣:
1、幼兒觀看PPT天安門幻燈片第二張
2、將實物國旗、國徽展示給幼兒看,使幼兒對這些國家象徵物有初步的了解,並且產生喜愛之情。
3、觀看天安門廣場升國旗的錄象。(PPT第三張時插入天安門升旗錄像)
二、認識國旗和國徽,學唱國歌
1、邊聽音樂邊觀看國旗幻燈片(第四、五張),問:國旗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上面有什麼?
師:小朋友,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見到升國旗、聽到奏國歌都必須停下手中的活動,向國旗行注目禮,嚴肅地聽國歌,直至國旗升起,國歌演奏完畢。
教師小結:國旗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紅色意味著革命的勝利,五顆星星表示全國人民的大團結,一顆大星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星星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國旗也叫五星紅旗。
2、邊聽音樂邊觀看國國徽的幻燈片(第六張),並進行討論
師:小朋友說說,國徽你在哪裡見過?五顆星,天安門城樓,麥穗和齒輪各象徵什麼?
幼兒暢所欲言說自己在天安門上、開大會等地方見到過國徽。
小結國徽的含義:麥穗代表人民,出輪代表工人,天安門就表示我們的明民族的精神。五顆星星就表示全國人民在共產黨的團結。
教育幼兒熱愛祖國,讓幼兒知道十月一日是新中國的生日。
3、聽《國歌》唱《國歌》
(1)、操作課件第七、八、九張)、聽《國歌》並跟著音樂學唱《國歌》。 (2)、欣賞唱國旗的幻燈片(第九張),哼唱《國歌》。
簡單介紹一下升旗禮儀:一個人持旗,兩個人護旗。參加升旗的人都要行注目禮。(教師示範動作)
(3)、操作PPT(第八張)放國歌的音樂,學習升旗禮節:立正站好,行注目禮,聽國歌唱國歌。
討論:什麼地方升國旗?什麼時候唱國歌?
教師小結:國旗、國徽、國歌是我們國家的象徵標志,我們祖國的美麗和偉大,讓我們大聲喊出,(操作課件第十張)喊出我們的心聲:我愛祖國!祖國萬歲!祖國在我心中!
評析(1、2、3):使幼兒通過聽、看、唱、想、說,激發幼兒對祖國熱愛的情感。
四、小小蠟筆畫祖國
(1)、欣賞幼兒作品(觀看PPT幻燈片第十一、十二張)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大哥哥大姐姐畫的畫兒。
師:畫里畫的是什麼呢?
幼兒爭先恐後說著畫中情景:國旗、國徽、天安門等
評析: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祖國的主人,我們幼兒是祖國的小主人,我們要熱愛祖國,關心祖國,盡心盡力為祖國作貢獻。
(2)、幼兒拿出彩筆,白紙等材料開始作畫,畫出國旗、國徽等。
活動延伸:
1、幼兒繼續作畫。
2、自評:雙手拿畫在胸前,講述畫的內容。
3、互評:幼兒將自己的畫貼在牆上進行畫展。
7. 國徽的由來50字左右,還要詳細
1950年,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第二次會議,毛澤東宣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徽圖案通過後,由梁思成推薦,清華大學建築系高庄規范並簡化了國徽的幾何設計圖稿,於當年8月最終完成。
1950年8月18日在政務院會議室召開的關於國徽使用、國旗懸掛、國歌奏唱辦法及審查國徽圖案座談會上,高庄的修正方案被最終採用。修正後的圖案在綢帶、稻粒和形狀上有所變更。會後高庄和徐沛真對國徽進行定型,繪制了墨線圖和剖面圖上報中央政府。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發布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將這一設計定為國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所提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對該圖案的說明,業經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特公布之。
圖案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內容主要由國旗、天安門、齒輪和谷穗構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上的圖案均有其象徵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象徵著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四顆小五角星環繞一個大五角星,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人民的大團結;齒輪和麥稻穗象徵著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工農聯盟;天安門則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和民族精神,同時也是我們偉大祖國首都北京的象徵。
國徽在顏色上用正紅色和金黃色互為襯托對比,體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吉壽喜慶的民族色彩和傳統,既庄嚴又富麗。
8. 中國的國徽由來
中國國徽的歷史由來:
1950年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政務院邀請有關人士開會討論國徽設計問題。按中央規定,組成國徽的素材為國旗、天安門、齒輪、谷穗與紅綬帶,而完美的組合則需要依靠藝術家們的政治和藝術修養。會上,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高庄的發言語驚四座、擲地有聲:「在塑造國徽模型時,我有一個願望,就是想使我們的國徽更庄嚴、更明朗、更健康、更堅強、更程式化、更統一;並賦予更高的民族氣魄和時代精神,以冀我們國徽的藝術性提到國際水平,永放光芒。」當時,由清華大學梁思成教授等人設計的國徽平面圖案,已由政協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華夏,原為族名,它由黃炎聯盟擴大繁衍而來。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後來,華夏又成了中國的別稱。『華夏』二字的含義,主要有兩種說法:一些人認為是美好盛大的意思;一些人認為是華山和夏水的合稱。中國,長期作為地域概念使用,與中原、中土同義。在古代,華夏族、漢族主要居住在中原(黃河流域),並在這里建立國家,而少數民族多分布在周邊,並在那裡建立政權,因此,一些華夏族、漢族也稱本族建立的國家為『中國』。16世紀、17世紀,西方人開始稱明、清王朝為『中國』。此時,『中國』不僅包括漢族,還包括兩個王朝境內的其他民族。鴉片戰爭後,『中國』一詞出現在外交文書上。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國內外通常將其簡稱為『中國』,』中國』正式作為國名。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這一概念的含義更加豐富完整,56個民族生活在遼闊的疆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