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大班會飛的蒲公英教案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熟悉故事情節,學說對話。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活動准備:1.小動物頭飾。2.音樂《幸福拍手》。3.《幼兒用書》中班下2第20~21頁。活動過程:1.放音樂《幸福拍手》,師生在歡快的音樂中邊做動作邊體驗快樂的情緒。2.自主閱讀故事《快樂是什麼》。①.教師:幸福和快樂就像一對雙胞胎,非常親密。小朋友,你們感覺什麼是快樂?(吃好東西,接受禮物等)。小兔姐姐托著腮幫子,坐在大樹樁上,歪著腦袋,望著天,獃獃地在想快樂是什麼呢?②.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讓幼兒自主閱讀故事畫面。3.講故事《快樂是什麼》。⑴老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一邊講,一邊跟幼兒對話。⑵這個故事的題目是什麼?(快樂是什麼)⑶小兔子是怎麼想的?(托著腮幫子,坐在大樹樁上,歪著腦袋,望著天,獃獃地想。)請幼兒模仿小兔子思考問題的樣子。⑷小鳥的快樂是什麼?(田野里有數不清的谷穗,隨時可以吃得飽飽的)請幼兒學說對話。⑸小螞蟻的快樂又是什麼呢?(晴天,可以不用老搬家)請幼兒學說對話。⑹後來小兔子又碰到誰呢?(小松鼠)⑺小松鼠的快樂又是什麼?(躺在媽媽的懷里數星星)請幼兒學說對話。⑻小鹿的快樂是什麼?(森林裡沒有獵人,我們很安全。)請幼兒學說對話。⑼最後小兔子看見誰呢?又是怎麼做的呢?(小熊孤單地坐在樹樁上,給小熊一個大大的擁抱。快樂就是好朋友一個大大的擁抱。)請幼兒學說對話,模仿動作。3.師生一起完整講述一遍故事,幼兒邊做動作邊講述。4.請幼兒扮演小動物來表演。5.在音樂《幸福拍手》中結束活動。一、說教材(一)教材故事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充滿童趣,幼兒易接受並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故事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增長知識和明白事理,而且還能發展幼兒的聽說能力。故事《快樂是什麼》用淺顯的故事內容不僅能讓幼兒明白與他人分享,與他人合作是一種快樂。而且故事裡的動物對話,會激發幼兒學習藝術語言的慾望,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二)教學目標1.引導幼兒熟悉故事情節,學說對話。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三)教材重點、難點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指導幼兒大膽連貫的講述。因為中班幼兒的語言還很不豐富,所以要教師引導和教授幼兒用藝術的語言表述故事作為難點。二、說教法充分利用多種教育手段來引起幼兒注意,訓練聽說能力。主要採取直觀法、練習法和游戲法(扮小動物表演故事)。幼兒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採用直觀看圖引起幼兒注意,能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同時為幼兒的語言表達做充分的准備。通過練習法可以幼兒的表達慾望。根據幼兒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抽象邏輯思維正在發展的特點,採用對話的形式來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口語對話能力。三、說學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始終與聽說能力貫穿始終。逐句學習達到語言連貫表達故事內容。四、活動准備頭飾、錄音機等五、說教學過程(一)聽音樂《幸福拍手》,引起幼兒興趣。(二)直觀法:看圖,說圖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印象幫助理解記憶。(三)示範法:教師講述故事內容,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四)(重點)說動物的話。(五)分角色六人一組合作,表演故事。(六)布置作業,回家把故事講給家長聽。用激勵的語言讓幼兒舉手動起來,符合幼兒好動特點。用獎勵小紅點引起幼兒興趣和高興地心理,有益幼兒健康。(七)在音樂《幸福拍手》中結束活動。
㈡ 大班教案《我的骨頭在哪裡》反思
復活動目標
1、觀察骨骼的基制本特徵,初步了解骨骼的構造。
2、掌握人體骨骼的大致特徵,提高探索身體奧秘的能力。
活動准備
1、課件:身體的結構-骨頭
2、白紙和雙面膠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骨頭的存在
1、教師:小朋友們,請你們用手捏一捏自己的手指和手臂。
有沒有摸到硬硬的東西?那是什麼?
你還能在身體的其他部位摸到硬硬的東西嗎?
(膝蓋、頭部、胳膊肘、頸部等等)
教師:原來骨頭支撐著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部位。
小朋友們想想如果沒有了骨骼,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
(變成軟軟的、像一團泥。)
二、認識骨頭
1、說說骨頭有哪些。
出示人體骨架圖,對照圖邊講述人體骨骼邊觸摸身體該部位的骨頭:
-人的身體有兩百多塊骨頭,它們連接在一起。
-我的頭上有頭骨,張開嘴巴吃東西靠的是頜骨
-還有手骨和腿部,走路、做事情都要靠它們。
-彎彎腰,那是一節一節的脊椎骨。
-再摸摸我們的胸口,那一排一排的是肋骨。
2、引導幼兒再次捏一捏、摸一摸自己的骨頭。
㈢ 幼兒大班《我會邊走邊拍》教學反思
游戲目標
1.提高運球能力,學會邊走邊拍球。
2.能根據骰子上的數字走出相專應的步數屬,並根據棋上的提示做出相應的動作。
3.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提高競爭意識。
游戲准備
1.棋板1副。
2.骰子、皮球各1個。
游戲玩法
1.幼兒兩人為一組進行游戲,從起點開始,每人輪流擲骰子,根據骰子的數字邊拍球邊走進相應的格子。當走到有圖片提示的格子時,根據圖片的提示做相應的動作,如「後退2格」,看誰最先到達終點。
2.兩個幼兒進行比賽,在規定的時間內,誰最先到達終點,即為勝利者。
游戲建議
1.指導幼兒邊走邊拍球,並正確走出骰子上標注的數字的步數。
2.觀察每張圖片的提示,指導幼兒做相應的事項。
㈣ 大班語言珍愛自己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及反思:我長大了
【活動背景】
我班幼兒雖是園里大哥哥大姐姐,但自我中心還是很強,只懂得被愛而不懂關愛別人,這不利於幼兒良好個性心理的形成。根據幼兒好玩、好游戲的心理特點以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我組織設計了這節語言活動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是幼兒園里的大哥哥大姐姐,要增強責任感。
2、關心幼兒園內其他弟弟妹妹的安全,製作交通、安全標記。
3、帶領弟弟妹妹學習交通、安全標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並學會製作交通標志
教學難點:學會關心、幫助別人
【活動准備】
1、各種交通、安全標示圖片。
2、做標示的各種廢舊材料:一次性紙盤子、毛線、掛歷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長大了
1、引導幼兒園知道自己長大了,明年就要上小學了,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願望。
2、引導幼兒知道自己已經是幼兒園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了,要為小弟弟小妹妹們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引導幼兒知道關心小弟弟小妹妹的安全,為他們做一些安全標志。
二、製作交通標志
1、認識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標記,如:禁止通行、禁止觸摸、上下樓梯靠右行、安全出口、地面滑請小心、電、火等標志。
2、在幼兒園內什麼地方不安全:如上下樓梯、地面上有水時、電門、廚房,外面什麼地方不安全?
3、做哪些安全標記?用什麼材料做?
4、分組做標記,標記的後面寫上相應漢字(教師幫助寫)。
5、一起整理做好的標記,共同欣賞和評價。教師帶領幼兒在園內貼安全標記。
三、延伸教育
平時在幼兒園里看到小弟弟小妹妹時,告訴他們如何識別這些標記,哪裡存在著危險?應該如何避免?家裡不安全的地方有哪裡?你還可以製作什麼樣的標志?
【教學反思】
通過讓幼兒認識、製作安全標志,讓幼兒感受到通過自己小小的付出,能給別人帶來安全、溫馨的環境,增強了責任感。在製作標志的過程中通過共同欣賞和評價,進一步理解了安全標志的含義,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也享受到了相互合作的樂趣。
不足之處:在活動結尾應增加與小弟弟小妹妹互動環節,通過「身教」來加深對安全標志的認識,同時感受到關愛他人的快樂。
㈤ 幼兒是如何學習閱讀的反思
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越來越得到重視,教學反思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在閱讀《學與教的心理學》一書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對教學經驗的反思其實是一種思考教育問題的方式,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是教師對自身教學觀念、行為與思維方式的再認知再創造的過程。依照書中所描述的教師反思框架和反思方法,我開始學寫反思日記,運用反思對教學過程進行監控、分析並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從中獲得了專業成長。
重視教學前的反思,頊約教學的精彩
教學前的反思,重在預設教材內容、教學策略和教學過程。一是反思教育活動的價值、目標,思考以下問題:我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教材,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選它,開展這個活動對孩子有效發展的價值在哪裡,開展這個活動能解決什麼問題,我期望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我可以選用哪些關鍵的素材和資源以更好地實現我所期望的主流目標。以上問題的思考可以讓我的目標更明確,思路更明晰,為成功開展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反思幼兒的經驗,這個活動符合幼兒現有經驗嗎,幼兒的經驗怎樣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展示,幼兒的經驗怎樣才能得到有效梳理、提升和遷移運用。《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只有對幼兒的經驗多一份了解與思考,教學活動的質量才會多一份保證。
如韻律活動「頑皮的小紳士」,活動預設目標為:學慣用右腳起步,有節奏地跟隨音樂走踢踏步;發現並明確手套在舞蹈隊形交換中的提示作用,能在手套的提示下及時地轉換動作和交換舞伴。雖然這是一個有難度的雙圈舞,但孩子們在道具「手套」的暗示以及我適度的身體語言提示下,比較輕松地解決了「交換舞伴」這一活動難點。當我又一次組織另一批孩子開展這個韻律活動時,卻遭遇了孩子們不會「交換舞伴」的尷尬。原因在哪裡呢?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一樣的,為什麼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效果?經過反思,我發現了我的致命錯誤:我在第二次教學前疏忽了對幼兒已有經驗的思考。第一批孩子有過跳雙圈舞的經驗,所以他們非常輕松地完成了「面對面交換舞伴」的任務;而第二批孩子沒有這樣的經驗,教學效果當然就不一樣了。
兩次教學活動的反思日記,讓我清晰地認識到教學前反思的重要,也讓我學會了如何去思考預設教學,預約教學的精彩。
㈥ 幼兒大班《閱讀公園地圖》活動反思
1、觀察認識地圖 (1)認識一些重要的符號 提問:你認識的符號是哪個?請個別幼兒上來指認。 (2)了解地圖上不同顏色所代表的意思。 提問:地圖上的這些顏色表示什麼意思?為什麼?(引導幼兒根據經驗猜想) 2、了解地圖的作用 (1)提問:什麼時候我們需要地圖的幫助?我們怎樣使用它? (2)請幼兒看地圖,根據教師的要求說說去某一個地方怎麼走。(教師指定地點是要選擇有明顯符號標志的地方) 小結:在我們出遊的時候最需要地圖的幫助,我們要在地圖上先找到自己現在的位置,再看看要去的地方在地圖中的位置,然後根據兩個地方之間符號和標志的位置來判斷我們行走的方向,就可以到達我們要去的地方。 社會活動一般都要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來幫助幼兒理解,由於幼兒對中國地圖不是很了解,所以在本次活動中,主要以老師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為主,幫助幼兒建構這一方面的知識。 通過本節活動的開展,幼兒都能夠知道地圖給我們帶來的用處,並對地圖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課後我們將在區域活動中提供蘇州手繪地圖和公園的電子地圖供幼兒進一步探索和發現地圖的奧秘。
㈦ 大班閱讀《為什麼》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版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權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工作行為、決策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反思的實質在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教師的責任心,使教師在不斷改進教育教學行為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