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科學 怎樣溶的快 活動觀察
活動目標:
1.感知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現象,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2.仔細觀察,積極動手探索,學習簡單記錄實驗結果。
3.願意參加科學活動,並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准備:
1.白砂糖 糖塊 透明玻璃杯 攪拌棒 冷熱水 小錘子 點心盤等
2.記錄表 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趣,初步感知溶解的現象。
1.直接出示砂糖,並認識砂糖。
師:(出示砂糖)孩子們,認識這個是什麼嗎?(砂糖)
說說它是什麼樣子的.(白白的、細細的、小小的……)
2.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以游戲的形式感知溶解的現象。
師:這些砂糖要和我們來捉迷藏,請你們幫砂糖找個地方藏藏好,老師為你們每人准備了一份砂糖,瞧這里就是玩捉迷藏的地方,藏的時候把糖要倒出來。記住地方只能藏一次哦!
3.幼兒自由選擇地方藏糖。
師:好,每人拿一份砂糖輕輕地去藏吧,看誰藏的我找不到。(幼兒藏糖)
4.帶領幼兒一起找糖。
師:小朋友好了嗎,把蓋子放到旁邊的空簍子上,我們一起來找著吧。
還有誰的糖我沒有找到呢?(藏到了水裡)(帶領幼兒一起回座位坐下)
師:哪裡有啊,我怎麼看不見呢?(原來砂糖溶解到了水裡了)
5.示範操作。
師:你們藏得真好,我也想來做做這個實驗,看看是不是你們說的那樣。
二、實驗觀察,了解不同的物質溶解的速度有快慢之分。
1.猜測砂糖與塊糖的溶解速度是不是一樣的。
師:哇,這個游戲真好玩,瞧,還有誰也想來玩呢?(方糖)
方糖是什麼樣子的(白白的,正方形的,是一塊一塊的)
它也想藏到水裡去,它要和砂糖來比一比誰溶解的比較快?你們說說看砂糖和塊糖,哪個會溶得快一點呢,為什麼?
2.幼兒實驗操作並觀察記錄。
師:究竟會是誰溶解得快呢,就來比一比吧,我們兩人一組,一人拿方糖一人拿砂糖,我數123同時放入杯中,仔細觀察糖在水裡會發生什麼變化,瞧我這里還有一張記錄表,(拿出記錄表)知道這是代表什麼嗎?哪個先溶解就在哪個下面打鉤。准備好了嗎?123放!(幼兒操作,仔細觀察並記錄)
3.小結。
(1)請小朋友說說觀察到的現象:你看到糖在水裡有了什麼變化?再拿出記錄表說說誰溶得快(砂糖)
(2)小結:砂糖的顆粒小,溶解的快,方糖顆粒大,溶解的慢。
三、動手探索,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1.發揮想像並回答可以怎樣加快溶解的速度
師:瞧!砂糖早就溶解完了,方糖還有呢,可是方糖想玩這個捉迷藏的游戲就必須讓自己溶解的快一些,怎樣就能讓塊糖溶得快點了呢?誰願意來幫它想想。(幼兒回答)(攪拌、搗碎、加熱)
2.嘗試操作並記錄
(1)師:你們說的這些方法管不管用呢,我們把方糖放到水裡用你們想到的方法來試一試,和我的方糖糖比一比是不是的確比我的快,准備好後我說「123開始」一起放。
(2)幼兒選擇方法並做准備
師:工具都拿好了嗎?123開始!
(3)和老師同時把糖放入水中觀察實驗結果。
(4)師:你們的方法真好,真的比我的快。
3.了解加熱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
(1)師:瞧我這里還有兩塊方糖,不用你們剛才用的方法,同時把它們放到兩杯水中,猜猜它們溶解的速度會一樣嗎?
(2)仔細觀察兩個杯子中的變化。
(3)師:為什麼同樣的方糖在水裡溶解的速度不一樣呢,你們知道有什麼秘密嗎?我們摸一摸這兩個杯子。
(4)小結:原來水的溫度高了,溶解的速度也會變快呢。
四、小結,品嘗糖水
1.師:孩子們,今天我們用了幾種方法讓溶解的速度變快的呢!
是的,我們用了攪拌、搗碎、加熱三種方法使溶解的速度變快了,糖溶到了水裡,水會變成什麼味道呢?我們一起來嘗嘗吧!
2.師:除了今天這三種方法,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呢,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想一想、試一試。
② 中班科學活動糖怎麼不見了
中班科學活動:《糖怎麼不見了》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了解溶解現象.
2、能大膽描述自己在實驗中看到的發現,增強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活動准備:
1、糖水、鹽水、糖、鹽巴、綠豆、奶粉、沙子、冰糖、水
2、攪拌棒每人一根、透明杯每人4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品嘗糖水和鹽水
今天,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神奇的水,請小朋友先嘗一嘗,說一說你嘗到的是什麼味道的?(甜的、鹹的)
為什麼有的小朋友喝到的是甜的,有的小朋友喝到的是鹹的呢?(因為裡面有的放了糖,有的放了鹽.)
那你看到糖和鹽了嗎?(看不見,沒了)
二、示範小實驗,展示溶解現象
實驗一:糖的溶解
邊講解邊示範操作:我把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裡去了呢?(糖在水底)現在老師用小棒攪拌一下,小朋友看看有什麼變化嗎?(糖越來越少,最後不見了.)糖到哪裡去了嗎?我們能把它取出來嗎?(它躲到水裡去了!取不出來了.)
實驗二:鹽的溶解
鼓勵幼兒上前操作:這里還有鹽,你們誰來試一試鹽會不會躲到水裡去?
小結:糖和鹽躲到水裡都取不出來了,在我們生活中,有些東西放進水裡取得出來,有些東西放進水裡就去取不出來了.
三、認識實驗材料並猜想
1.活動布置
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這么多材料,有沙子、綠豆、冰糖、奶粉、還有這一張記錄卡,請小朋友先上來猜一猜,想一想,如果把這些材料分別放進水裡,然後用筷子攪拌,想想最後什麼東西還能取出來、什麼東西取不出來了,把你的猜想記錄在這張記錄卡里.怎麼記錄呢?如果你猜它能取出來,那麼請用「√」標在小問號的格子里,如果你認為它取不出來,就請用「○」標在小問號的格子里.
2.幼兒猜想
我剛才把所有小朋友的記錄卡都看了一遍,發現好多小朋友的記錄都不太一樣,那麼我們怎麼知道誰猜對了,誰又猜錯了呢?
四、驗證猜想並記錄
1.布置幼兒動手操作
接下來,我們來做這個有趣的實驗,並請大家認真觀察.我們把這些材料分別放進有水的杯子里,然後用小棒攪拌,看看最後什麼東西能取出來,什麼東西取不出來了.並把觀察的結果填在畫有「眼睛」的欄里.記錄符號和剛才的記錄方法一樣,能取出來用「√」表示,如果取不出來用「○」表示.
2.強調注意事項
同時呢,在你們動手做實驗之前,老師還有幾個小小的要求,請小朋友一起做好:①操作時,要把材料輕輕地放進杯子里;②攪拌時,要用筷子輕輕地攪動,不能將水濺出來;③手不要沾到水.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4.幼兒分享實驗
誰來講一講你實驗的結果是不是與剛才自己的猜想一樣呢?
五、活動結束,幼兒理解溶解概念
今天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不同的物體放進水中會有不同的現象發生,剛才我們把沙子放進水裡,沙子還是沙子;把綠豆放進水裡,綠豆還是綠豆,而且可以取出來,可是,當我們把奶粉放進水裡,奶粉就不見了,水變了顏色,把味精放在水裡,攪拌後,味精也不見了,都沒辦法直接取出來.那它們哪裡去了呢?是分散到水中了,像這樣的現象,我們叫做溶解,也就是奶粉和味精溶解於水中,而沙子和綠豆不會溶解於水中.誰還知道,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中呢?
答,每一次專業解答都將打造您的權威形象
③ 中班科學公開課教案糖怎麼不見了
我在開展這次活動時讓幼兒帶一些糖、鹽、奶粉等再自己收集一些沙子、冰塊、等。這次活動主要讓幼兒觀察糖在水中溶解的過程及所發生的變化,並能用語言表達其發現。對溶解的現象產生好奇,並願意思考不是所有的物質都能溶解的問題。活動開始時讓小朋友來嘗一嘗。味道怎麼樣?他們都嘗出是糖的味道。接著引發幼兒思考:如果把糖放到水裡去會怎樣呢?接著第一次操作:幼兒實驗、觀察。幼兒觀察糖的溶解過程,小朋友討論開了,糖放下去的時候小小的,再過一會兒就變沒了。讓幼兒感知溶解這個概念。在組織交流時,幼兒都知道糖在熱水裡先溶解,課堂氛圍較好。
幼兒第二次操作(猜想記錄用粘貼表示)。讓幼兒嘗試將各種物品放在水裡的結果。在猜想記錄時,幼兒邊說邊粘貼標記,然後分組邊講述邊粘貼。這樣,孩子的活動有條不亂,老師也及時了解幼兒的情況。當我發現有的孩子說對了,但標記貼錯時,及時給予指出幫助。還發現有的孩子沒有理解時,在評價環節有目的地與他交流,幫助疏道理解。在活動延伸時引導幼兒聯系其他溶解現象,拓展幼兒的經驗。將鹽、奶粉、味精等可溶物品放在水裡觀察溶解現象。孩子對活動內容很感興趣。我覺得孩子的想法、教師的組織方式,哪怕是一個細節都會直接影響到一個活動的效果。這些都是我們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應該想到,但又不一定全都能想到的,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觀察能力、改動生成活動環節的能力。
科學小實驗是幼兒探索科學知識的有效途徑,它既能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更能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愉快地接受任務。在組織幼兒實驗時,不能留於形式,在實驗過程中,要讓幼兒實實在在地觀察。使幼兒的各種感官都活動起來從而獲得實驗效果。
④ 中班科學溶解反思怎麼寫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納入到學前教育幼兒園的課程中,往往看似常見、簡單的小事,其中卻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和教育價值。「糖不見了」這種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經常可以看見,但是幼兒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這種現象後的科學道理。這次活動的目的在於給孩子提供一次實踐操作的機會。既滿足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的慾望,又能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見慣的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在本次活動中,先通過游戲法激起幼兒探究的慾望,緊著,由教師示範溶解這一科學活動的操作過程,讓幼兒掌握攪一攪的方法,並在攪一攪的過程中去觀察物體的溶解;最後,讓每個孩子操作,在操作中去觀察溶解這一科學現象。
⑤ 中班科學教案與反思 糖怎麼不見了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糖怎麼不見了 活動目標: 1.了解溶解的現象,學會觀察比較易溶解和不易溶解的物體。 2.學會使用符號做觀察記錄,對溶解現象有好奇心,產生濃厚的觀察興趣。 活動准備: 飲料、杯子、勺子、溫水、米、沙子、鹽、糖、果汁粉、筆、裝水的盆、抹布記錄單。 活動過程: 游戲引入,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飲料,請小朋友們和喝一喝,再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喝到的飲料是什麼味道的。(幼兒討論) 2.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你喝到的飲料是什麼味道的?(甜的)為什麼?(個別幼兒回答) 3.師:小朋友說飲料是甜,因為裡面放了糖。那你們有沒有看到糖呢?糖到哪裡去了呢?(個別幼兒回答) 4.師:哦,小朋友們沒看見糖,糖消失不見了。 (二)示範操作,展示溶解現象。 1.探索糖的溶解。 (1)師:飲料中的糖到底去哪裡了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舀一勺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裡去了?(幼兒回答) (2)師:哦,糖在水裡,接下來老師用勺子來攪拌一下,小朋友看到糖到哪裡去了呢?(幼兒回答) (3)師:哦,糖它躲到水裡了,這種現象叫「溶解」。 2.探索鹽的溶解。 (1)師:老師這還有鹽,你們誰願意上來試一試,看看鹽會不會躲到水裡?(個別幼兒上來操作,指導幼兒通過攪拌讓鹽溶解。) (2)師:小朋友們發現鹽也不見了,原來呀,糖和鹽通過攪拌溶解到水裡了。 (三)組織幼兒進行探究實驗,比較易溶解和不易溶解的物體。 1.介紹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1)師:等一下小朋友要進行分組實驗,老師給每一組的小朋友准備了杯子、勺子、溫水、米、珠子、鹽、糖、記錄單、筆、裝水的盆、抹布,記錄單上的圖片是老師准備的物品。等一下請小朋友們分別將珠子、米、鹽、糖放到杯子里,並攪一攪,看看哪些東西會像糖一樣溶解,哪些東西不會溶解,並在能溶解的物品後面「√」不會溶解的「X」。小朋友們要輕輕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濕了要及時用抹布擦乾。 2.幼兒實驗,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在實驗中觀察將米、珠子、鹽、糖放到水中的變化。 3.分享交流實驗結果。 (1)師:剛才小朋友們都進行了實驗,現在請小朋友說說你發現哪些東西會溶解,哪些東西不會溶解。(個別幼兒回答) (2)師:哦,小朋友們都發現了,米、珠子放到水中是不溶解,鹽、糖放水中可以溶解。 (四)活動結束。 師: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溶解,也有很多東西不能溶解,小朋友回家後可以和家人一起觀察、發現,然後再來告訴我們的好朋友。(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採納哦
⑥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怎樣溶解更快
一般來說加熱或者加水能使溶質溶解更快
⑦ 中班科學溶解反思教案怎麼寫
一、設計思路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納入到學前教育幼兒園的課程中,往往看似常見、簡單的小事,其中卻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和教育價值。「糖不見了」這種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經常可以看見,但是幼兒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這種現象後的科學道理。這次活動的目的在於給孩子提供一次實踐操作的機會。既滿足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的慾望,又能讓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見慣的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在本次活動中,先通過游戲法激起幼兒探究的慾望,緊著,由教師示範溶解這一科學活動的操作過程,讓幼兒掌握攪一攪的方法,並在攪一攪的過程中去觀察物體的溶解;最後,讓每個孩子操作,在操作中去觀察溶解這一科學現象。
活動目標
1.在動手操作中,對溶解的現象產生濃厚的觀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2.能用攪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現象,知道有些東西可以在水裡溶解,有些不可以
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觀察溶解
活動准備
透明的塑料杯100個、勺子40個
方糖、果珍、鹽、砂糖、奶粉
黃豆、大米、綠豆
塑料框16個、溫水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今天,吳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神秘禮物,來看看,是什麼吧!(一遍說一遍揭開罩布)
對,是一杯水!不過,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水喲!(故弄玄虛)那是什麼水呢?(稍作停頓,讓幼兒猜想片刻)我請一個乖寶寶來嘗嘗吧。
(請幼兒嘗一嘗)
某某小朋友,你來嘗一嘗吧!好喝嗎?(幼:好喝)是什麼味道的啊?(幼:甜的)咦?怎麼會是甜的呢?(幼:裡面有糖)有糖呀?糖在哪裡呢?吳老師怎麼沒有看見呢?小朋友們看見了嗎?(沒有)那糖在哪裡呢?(幼:在水裡化了)
(站位:回到桌子前面了)剛才有小朋友說,是糖化了,和水寶寶做朋友了,所以我們看不見它。真的是這樣的嗎?(做疑問狀)要不,我們把糖寶寶和水寶寶請出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好不好?(幼:好)
(二)教師示範
1.教師示範,幼兒觀看
(教師坐下,從桌子下面端出水和糖)一邊端一邊說,這是水寶寶,這是糖寶寶。不過這個糖寶寶可有點不一樣喲!(用勺子舀起方糖),這個糖寶寶是什麼形狀的啊?(幼:正方形的)對,方形的,所以它叫做方糖。叫什麼呀?(幼:方糖)對,它叫方糖。
小朋友們看好了喲,吳老師要開始變魔術了!一邊說,一邊操作,把水端到前面放好,然後再端起方糖,把方糖倒進水裡,再拿一個魔法棒。對,把我們的勺子這樣子用就變成了魔法棒,把魔法棒放進杯子,攪一攪,攪一攪。小朋友,注意看,有什麼變化呀?(方糖變大還是變小了呀?)(幼:變小了)再攪一攪,攪一攪,攪一攪......(攪到方糖不見了為止)咦?方糖呢?(幼:不見了)對,方糖不見了,去和水寶寶做朋友了。小朋友,你知道這種現象叫什麼嗎?(幼:......)其實呀,這種想像叫做溶解。叫什麼呀?(幼:溶解)對,方糖在水裡不見了,和水寶寶做朋友去了,我們就說方糖寶寶怎麼了(師幼同說:溶解了)。
⑧ 中班科學《糖怎麼不見了》說課稿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了解溶解現象。
2、能大膽描述自己在實驗中看到的發現,增強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活動准備:
1、糖水、鹽水、糖、鹽巴、綠豆、奶粉、沙子、冰糖、水
2、攪拌棒每人一根、透明杯每人4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品嘗糖水和鹽水
今天,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神奇的水,請小朋友先嘗一嘗,說一說你嘗到的是什麼味道的?(甜的、鹹的)
為什麼有的小朋友喝到的是甜的,有的小朋友喝到的是鹹的呢?(因為裡面有的放了糖,有的放了鹽。)
那你看到糖和鹽了嗎?(看不見,沒了)
二、示範小實驗,展示溶解現象
實驗一:糖的溶解
邊講解邊示範操作:我把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裡去了呢?(糖在水底)現在老師用小棒攪拌一下,小朋友看看有什麼變化嗎?(糖越來越少,最後不見了。)糖到哪裡去了嗎?我們能把它取出來嗎?(它躲到水裡去了!取不出來了。)
實驗二:鹽的溶解
鼓勵幼兒上前操作:這里還有鹽,你們誰來試一試鹽會不會躲到水裡去?
小結:糖和鹽躲到水裡都取不出來了,在我們生活中,有些東西放進水裡取得出來,有些東西放進水裡就去取不出來了。
三、認識實驗材料並猜想
1.活動布置
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這么多材料,有沙子、綠豆、冰糖、奶粉、還有這一張記錄卡,請小朋友先上來猜一猜,想一想,如果把這些材料分別放進水裡,然後用筷子攪拌,想想最後什麼東西還能取出來、什麼東西取不出來了,把你的猜想記錄在這張記錄卡里。怎麼記錄呢?如果你猜它能取出來,那麼請用「√」標在小問號的格子里,如果你認為它取不出來,就請用「○」標在小問號的格子里。
2.幼兒猜想
我剛才把所有小朋友的記錄卡都看了一遍,發現好多小朋友的記錄都不太一樣,那麼我們怎麼知道誰猜對了,誰又猜錯了呢?
四、驗證猜想並記錄
1.布置幼兒動手操作
接下來,我們來做這個有趣的實驗,並請大家認真觀察。我們把這些材料分別放進有水的杯子里,然後用小棒攪拌,看看最後什麼東西能取出來,什麼東西取不出來了。並把觀察的結果填在畫有「眼睛」的欄里。記錄符號和剛才的記錄方法一樣,能取出來用「√」表示,如果取不出來用「○」表示。
2.強調注意事項
同時呢,在你們動手做實驗之前,老師還有幾個小小的要求,請小朋友一起做好:①操作時,要把材料輕輕地放進杯子里;②攪拌時,要用筷子輕輕地攪動,不能將水濺出來;③手不要沾到水。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4.幼兒分享實驗
誰來講一講你實驗的結果是不是與剛才自己的猜想一樣呢?
五、活動結束,幼兒理解溶解概念
今天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不同的物體放進水中會有不同的現象發生,剛才我們把沙子放進水裡,沙子還是沙子;把綠豆放進水裡,綠豆還是綠豆,而且可以取出來,可是,當我們把奶粉放進水裡,奶粉就不見了,水變了顏色,把味精放在水裡,攪拌後,味精也不見了,都沒辦法直接取出來。那它們哪裡去了呢?是分散到水中了,像這樣的現象,我們叫做溶解,也就是奶粉和味精溶解於水中,而沙子和綠豆不會溶解於水中。誰還知道,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中呢?
⑨ 中班科學區 怎樣溶的快 觀察記錄
實錄:
最近,我在科學區中投放了各種各樣的紙和一盆水,讓孩子們自己玩。他們有的折紙,有的把紙放在盆里玩,放進盆里的紙濕了一張又一張,玩了一會兒就沒有興趣了。在今天的游戲中,我給小朋友出了一個問題,不同的紙放在水裡結果會是怎樣的呢?小朋友專心地操作起來。可是,我發現通過第一輪的操作,幼兒對每種紙的吸水性能都有了感性的認識,知道餐巾紙的吸水性最強。過了新鮮勁後,幼兒操作活動的興趣已不高。於是,我自言自語地說:「怎樣改變餐巾紙的吸水性能,讓它慢慢地沉下去呢?」並裝模作樣的拿了張餐巾紙在水面上擺動了幾下,幼兒的活動興趣再次被激活,他們通過不斷嘗試,想出了許多辦法,有的將餐巾紙雙層疊,有的將紙折成小船,有的將餐巾紙放在牛皮紙的上面,有的將掛歷紙折成小船,餐巾紙放在小船里……
一個小小的問題,為幼兒創造了一種激勵創造性思維的適宜氣氛。通過孩子的努力,一個個新奇的方案產生了,他們在創造的過程中體驗了創造的樂趣,游戲結束後,他們還在思考新的方法呢。
反思:
活動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活動的過程卻給我留下了一些啟迪。幼兒的科學不同於成人的科學,幼兒科學具有更多的直覺,幼兒的科學是行動中的科學。在幼兒心目中,科學不是那麼高不可攀,科學就是他們的生活本身,是他們的每一個行動本身。正因為幼兒科學有其自身的獨特性,所以在開展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盡量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激發幼兒參與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注重幼兒探索活動的過程,一方面我們要解放
>幼兒的手腳,讓他們在操作中發現問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在「做中學」;另一方面更要解放幼兒的思維,讓他們的創造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不是跟隨著教師的思維方式去尋找某個問題的固定的唯一的答案,讓他們在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科學發現的樂趣。教師在活動中應該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問題和討論,對孩子多一些欣賞,使教師成為與孩子共同探索討論的夥伴,從觀察、了解到理解孩子,在真正的師幼互動中促進幼兒的發展。
⑩ 中班科學教案《水的心情》教案
設計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生活、動植物的生存以及生產建設等等都離不開水更離不開淡水。這節教學活動對幼兒進行教育是針對現在水資源貧乏,水污染嚴重的情況對幼兒進行節約用水的教育。
不足:
課前的准備活動需要在豐富一些,應提前與家長做好生活觀察活動,這樣孩子的生活經驗會更豐富一些,便於幼兒在活動中與他人交流、創新。操作創新活動中教師要適當的拋出問題,一步一步提升幼兒創新思考的能力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