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小朋友寫幫媽媽做家務怎麼寫
就說今天幫媽媽做了什麼事情 然後為媽媽分擔了家務 覺得自己很開心 以後也會多多幫助媽媽
⑵ 重陽節幼兒園小朋友為爺爺奶奶幹家務,洗腳捶背,應如何表揚
現在有很多的學校都開始組織幼兒園的小朋友義務勞動為爺爺奶奶幹家務,這種行為是非常的值得推崇的,是一種非常高大上的行為,給爺爺奶奶洗腳搓背,應該得到非常充分的表揚以及獎勵。
是你教完這節課後的感想
⑷ 幼教大班(我會做家務)健康教案怎麼寫
活動設計背景
一天我看CCTV幼兒頻道的一個節目,讓孩子從一大堆襪子裡面,找出成雙的襪子,我就想我們的孩子也需要做這個游戲,因為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他們都是小公主、小皇帝,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所以孩子在生活中很少能幫家裡幹活。我把這個游戲修改了一下,讓孩子從一大堆鞋子裡面找出成雙的出來。
活動目標
1.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2.讓孩子在活動中體會生活的樂趣。
3.讓孩子明白知識的學習來源於生活,同時也服務於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在鞋子中找出成雙的,要孩子仔細注意觀察鞋子的顏色和大小
活動准備
男鞋、女鞋、還有童鞋若干雙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快過年了,媽媽要在家搞一個大掃除,於是把家裡的鞋子都拿出來了在外面曬一曬,混亂中媽媽把鞋子搞混了,小朋友,你的觀察能力最強了,能不能幫媽媽把鞋子一雙一雙的找出來,放好呢?誰能幫幫媽媽?
我,我、我...........孩子爭先恐後的舉起了小手。
二、活動開始
活動開始的時候我講了要找出成雙的鞋子,還要說出你找到的鞋子是誰的。很快,孩子們都各自出來找出了一雙拿在自己的手中,並說出了找到的鞋子應該是爸爸的,或者是媽媽的,再或者是自己的。活動剛開始進行的很順利。孩子們都以為自己找到的是成雙的,彼此都很高興,到最後輪到樂樂找鞋子了,可是他拿起了一隻鞋子,卻找不到和他一樣的了。她很著急,熱心的孩子坐不住了,找到了一隻和樂樂手中顏色一樣的鞋子,可是樂樂卻說「這兩個不一樣大呀,怎麼可能是一雙呢。」 經他這么一說,孩子們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於是都開始審視起自己手中的鞋子,比起了大小,活動又重新開始了。最後,大家都找到了成雙的鞋子,非常高興。
三.游戲小結
在游戲中,為了增加游戲的難度,最重要的是鍛煉孩子的比較大小的能力,我找了幾雙顏色一樣,號碼不同的鞋子放在了裡面。孩子,你們真是太棒了,觀察力真強。
教學反思
活動的內容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而活動中得到的經驗又將服務於生活,這就構成了幼兒學習與生活循環往復。通過對幼兒理論學習和實踐,使我真正認識到生活經驗在我們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它不僅能展現幼兒的能力還能使幼兒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幼兒獲得更多的成功的體驗,同時也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使幼兒變得更積極、主動。
⑸ 幼兒園小朋友寫幫媽媽做家務怎麼寫
幫媽媽做家務
今天媽媽一直忙著幹活,我決定要幫幫媽媽,幫她分擔。
我圍上專圍裙,屬來幫媽媽洗衣服,捲起袖子,把洗衣粉放進盆里,然後把臟衣服放進去,浸泡五分鍾後用手不停地搓,累地滿頭大汗,原來洗衣服也那麼幸苦啊!
接著,我來拖地了。我先拿掃帚把地掃了一遍,然後我拿拖把把每個角落仔仔細細地掃了一遍,可是一回頭,看到的卻是滿地的腳印。
然後是燒飯,可是媽媽卻不讓我燒,說是要被燙著,只好要我來去做別的事。吃好晚飯,我來洗碗了。我把所有的碗都放在一隻大鍋里,一起洗。
洗好後,我的手早已變成冰塊,衣服已經濕透了,可是碗被我洗得乾乾凈凈。
一天活干下來,我已經腰酸背痛,媽媽平常也一樣吧!我長大後一定要好好地報答父母。
⑹ 分享在家中做了什麼家務 幼兒園教案
教學目的:使學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是一種美德;從小培養愛勞動的好習慣;減輕父母的負擔,增強勞動觀念。
教學重點:養成愛勞動的習慣;掌握勞動的技巧。
教學難點:經常做家務
教學過程:
一、導言同學們這節心理健康教育課,我們共同探討如何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二、質疑1.你們在家裡做家務嗎經常做嗎2.能夠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舉例說明
三、表演具體內容:星期天,小華在家裡幫助媽媽擦玻璃,費了很大的勁,才把整個房間的玻璃都擦完了,心裡特別高興,可是媽媽看見了,卻責怪她說:玻璃擦得不幹凈,不讓你做的事,就別做,只要把學習搞好就行了。討論:(1)小華和媽媽的做法對嗎(2)不對的地方應怎麼做四、小品具體內容:奶奶正在打掃衛生,小剛放學回來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給我拿飲料。奶奶趕緊說:好好好,我馬上給你拿去。討論:小剛的做法對嗎他錯在哪裡,他該怎麼做
五、幻燈出示判斷
1.小明幫助爸爸抱柴。( )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讓她去打醬油,她不去。( )
3.媽媽不在家,小紅自己做飯。( )
4.劉麗高興時,就幫媽媽做家務,不高興時,就不做。( )
5.宋佳在班級愛勞動,在家就不幹了。( )
六、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有什麼感受?
七、競賽
1.整理書包比賽;
2.以小組為單位,選學生參加做菜比賽; 一組:做糖拌柿子; 二組:黃瓜冷盤; 三組:炒雞蛋。
八、總結 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都懂得在家裡應該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九、教學後記 全班同學都能夠幫助父母做家務,而且決心經常去做,並且做好。
板書設計:做家務的能手 主動、經常做家務
⑺ 孩子是否要做家務事
你好,建議從來小鍛煉孩子做家務的習自慣。這樣有大多好處
1、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有更好的同理心
美國哈佛心理學家理查德.韋斯布爾德認為,家務能增強孩子的同理心,更趨向於對他人的需求做出回應。同理心便是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的能力。同理心不僅有助於孩子未來的人際交往,更是孩子幸福婚姻的保證。我們設想一下,一個孩子在幼兒園門前哭鬧,另外一個孩子靜靜地走過去,給他遞過去一張紙巾,然後說:「我以前也是這樣……」,最後輕輕地拍拍對方肩膀給予安慰。有這種行為的孩子,一定也是被其他小朋友和大人喜愛和贊賞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真是太貼心了。
2、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懂得感恩和關心他人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瑪德琳.萊文也認為,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懂得關心他人。這大概跟「有相似經歷」有關。因為做家務的孩子,接觸了父母平時做的事情,知道哪些家務事情不輕松,也知道哪些家務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所以當父母在一旁做的時候,這些孩子更容易感知父母的辛勞,他們也容易成為感恩的孩子,從而驅使這些孩子做出關心他人的行為。
⑻ 應該教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做家務嗎有什麼利弊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都把重點放在孩子的學習上面,家裡的活,能不讓孩子做就不讓孩子做,但其實讓小孩子做家務,對孩子而言是有好處的,不用十年,做家務和不做家務的孩子就能看出差距,那麼,孩子做家務和不做家務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做家務的孩子和不做家務的孩子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會與什麼差距
很多不做勞動的孩子成為家裡的「小皇帝」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都上了幼兒園大班了連自己吃飯都不會,起床穿衣服都是父母伺候著,這樣的家庭教育把孩子培養成了一個不殘疾的「植物人」,這也不能怪孩子,究其根本還是父母給慣的。
如果真是皇帝的家庭他長大了還是有人伺候也就不說了,但是,就怕是個普通家庭,孩子長大了,父母也老了,再說,他也不是永遠不會離開父母的,一旦步入集體生活,不是「尊貴」而是「笑柄」。沒人叫「皇帝」,會有人叫他「巨嬰」。顯然這種教育是失敗的教育。
陪孩子一起做家務
盡量讓孩子自己收拾房間,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打掃,讓孩子與自己一同掃地,擦桌子通過手幫手的指導,教孩子學會簡單的家務。這樣對孩子的獨立能力的培養是有利於的。做家務的時候把孩子帶著,一邊示範一邊指導,可以從洗小手帕開始,然後再洗小襪子,小衣服,和孩子一起勞動,讓孩子學會怎樣做家務,養成獨立和思考的好習慣。
家長可以一邊勞動一邊與孩子交流,盡可能把工作設計得簡單具體一些,比如收拾玩具,孩子畢竟還小,家長在旁邊是很安全的。
適度的「求助」
做家長的,哪個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為孩子奔忙,都是為了孩子,從不叫苦叫累。然而孩子卻始終無法感激家長的這種做法,而且還習慣了家長的照顧,
一切變得「利索應當」,培養出的孩子怎麼能重視養育之恩呢?如果家長不舒服,那就告訴孩子:「我累了,可以給媽媽遞瓶水嗎?」孩子一般是不會拒絕的。家長的「求助」,增加了孩子的表現自我的機會,也讓孩子了解了做父母的不容易。
耐心指導
如果讓孩子抹桌子,就要告訴孩子如何挽起袖子,因為這樣才不會弄濕衣服;告訴孩子,洗抹布的水不要灑得滿地都是;抹桌子是時應順著一個方向抹,還是應該逆著,怎麼做整個桌面才能都要抹到;抹好後讓孩子要將抹布洗凈掛好。這樣邊示範邊講解,讓孩子逐步掌握這些技能。真正了解怎樣做。
⑼ 幼兒園做家務屬於什麼領域
幼兒園的小朋友還小,一般都是大人輔助小朋友做家務,可以讓寶寶收拾一下玩具,不要隨手丟垃圾,可以讓小朋友幫忙疊他自己的衣服。
⑽ 為什麼幼兒要做家務 各年齡段孩子能幹點
有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美國專家談孩子學做家務
你的孩子是否已經到了可以幫你干一些簡單的家務 事的年齡,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幫助做家務的良好習慣,來自美國的早期教育專家為您提供以下建議:
如果你曾經有過要求你的孩子收拾桌子或是他的玩具的經歷,你就會知道這絕對是一場艱難的戰爭,一個處於學齡前階段(3-6歲)兒童的孩子已經開始能夠對大人的要求表現出不耐煩和抵制的情緒。這可能會使你感到與其要求他去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得容易。
對父母來說,剛開始時與其說是讓孩子幫忙,還不如說是給父母增加負擔。但這卻是培養孩子養成幫助人的良好習慣的大好時機。4、5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用以完成簡單的家務勞動所要求的良好的協調能力,靈敏度,和集中力。即使他們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意圖,對孩子來說也家務勞動是益處多多。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讓他們發揮自信去獨立完成某件工作。同時也要幫助孩子理解幫助他人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盡管孩子們會覺得做一些家務勞動是件有趣的事情,但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卻非易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渴望被人依賴。所以要求孩子形成作家務的好習慣卻非不可能。
如何讓孩子輕松的,持久地養成這個好習慣
以下幾點家長必須注意:
1.讓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迎合這階段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訴他,他的工作對家庭帶來很大的幫助,會因此節省出更多的時間,讓全家人一起娛樂。
2.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權利
給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夠做的家務的清單, 讓他/她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兩項工作,這會讓他/她感到,自己擁有選擇和控制的權力。從而心甘情願去做自己選擇的工作。
3.把任務細致化,並給孩子做示範
一個整體的概念(像「把你的房間收拾好」)可能會讓孩子困惑並挫敗孩子的積極性。把一個任務分拆成數 個步驟(把玩具裝進玩具箱里,把書放到書架上擺整齊 等等),這樣他才會確切的理解你的要求。另外,父母應該親自給孩子做示範,回答他所有的疑問直到他能夠 獨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關重要的,即使他忘記了某個步驟,不要批評他,高高興興地提醒他直到他記 住為止。
4.忘記「完美主義」
對這個年齡孩子來說,積極地參與比起結果來說更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襪子不夠干凈,擦的桌子不夠亮,不要去批評他的工作,批評會挫敗孩子的自尊,更會降低他與人合作的意願。如果某項工作要求每次都必須完成得盡善盡美,那這絕對不是一項適合孩子去做的工作。
5.給孩子提供合適的工具
不要給孩子一把比他還高的掃帚,給他一個小小的掃帚用來把案板上的麵包屑清掃干凈。如果你想讓她幫你收拾飯桌,那末,就只讓她把吃剩的飯菜幫你拿進廚 房就行了。
6.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父母千萬不要當著孩子抱怨做家務的繁瑣和無聊, 這會給孩子傳達一個信息----作家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父母應盡量讓孩子認識到,幫助大人盡快做完這些 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陪他/她一起玩。
7.不要強迫孩子
不要採用強迫的方式,給孩子留一個緩和的過程或 一點餘地。比如「我可以讓你玩十分鍾,十分鍾一到,你必須立刻去收拾你的書桌。」這樣的方式。
8.提供獎勵
表揚和獎勵會對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帶來極大的幫助,而另一個有效的策略就是給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把他/她所要完成的任務的每一步驟繪制一張圖表,每當她順利完成其中的一個步驟,就獎勵她一顆小紅星。當他順利地完成整件任務,獎勵他一件他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獎品。
9.合理安排所有任務
對學齡前兒童來說,重復做某件事就會讓孩子感到乏味。所以應該不斷地變換任務內容,但絕不要打破傳統的習慣分工,例如讓男孩子拖廚房的地,女孩子就讓她去做一些需要細心的工作。
10.給孩子發展的空間
一旦孩子掌握了之前交給他/她的工作,就應該給 他/她提出更高的要求,擴大他/她的工作范圍。比如,他應經可以熟練的完成洗衣前的衣服分類工作,那在你的指導下,就應該讓他學習如何使用洗衣機了。
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
在美國,孩子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所以告訴孩子他們在家庭中應該負起的責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擔家務則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務勞動?這張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或許可以借鑒一下。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臟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示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 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父母給孩子適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更好地使用馬桶;洗手;更仔細地刷牙; 認真地澆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寵物;到大門口取回地上的報紙;睡前幫媽媽鋪床,如拿枕頭、被子等;飯後自己把盤碗放到廚房水池裡;幫助媽媽把疊好的干凈衣服放回衣櫃;把自己的臟衣服放到裝臟衣服的籃子里。
4-5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獨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鋪床;准備餐桌(從幫家長拿刀叉開始,慢慢讓孩子幫忙擺盤子);飯後把臟的餐具放回廚房;把洗好烘乾的衣服疊好放回衣櫃(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疊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幫忙擦桌子;鋪床/換床單(從幫媽媽把臟床單拿走,並拿來干凈的床單開始);自己准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種第二天上學用的東西);收拾房間(會把亂放的東西撿起來並放回原處)。
6-7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在父母的幫助下洗碗盤,能獨立打掃自己的房間。
7-12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做簡單的飯;幫忙洗車;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間、廁所;掃樹葉,掃雪;會用洗衣機和烘乾機;把垃圾箱搬到門口街上(有垃圾車來收)。
13歲以上: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並能換燈泡;換吸塵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 兩面);清理冰箱;清理爐台和烤箱;做飯;列出要買的東西的清單;洗衣服(全過程,包括洗衣、烘乾衣物、疊衣以及放回衣櫃);修理草坪。
凡是從小就好吃懶做、不愛勞動的人,長大了多不能吃苦,獨立自謀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龍的父母從孩提起就應為孩子創造一種環境和條件,對孩子進行早期勞動訓練,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生成一雙勤勞的手,使其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