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科學活動教案吸水

科學活動教案吸水

發布時間:2021-01-20 13:04:37

㈠ 小學科學《它們能吸水嗎》的教案

一、課題: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我們周圍的材料」單元——「它們吸水嗎?」
二、執教者及所屬學校:錢俊 武大二附小
三、教材分析及處理:
作為「材料」單元的一部分,這節課主要研究材料的吸水能力。教材中設計了以下四項教學活動:1、通過簡單的對比實驗觀察、描述和比較金屬、塑料、木頭、紙的吸水能力;2、藉助放大鏡,運用折、揉、撕等方法觀察紙的特點;3、了解中國古代造紙的過程;4、自己動手造一張再生紙。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科學探究學習的特點,我對教材作了如下處理:
一、以「材料的吸水能力可能與什麼有關」作為探究活動的主題,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收集證據,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首先讓學生通過觀察、描述和比較紙、木頭、金屬、塑料的吸水能力,發現各種材料的吸水能力不同,產生「為什麼各種材料的吸水能力不同」的問題並提出假設,之後增加一組對四種材料的結構進行觀察的活動,發現紙、木頭等容易吸水的材料表面有很多縫隙,材料的吸水能力與材料的結構有關;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觀察紙的特點,認識到紙是由很細小的纖維疊加壓制而成的,正是這種結構方式,使紙的纖維之間有很多空隙,所以容易吸收、滲透水分,從而讓學生進一步意識到材料的特性是與它們的構造相關聯的;最後,讓學生思考古代造紙採用什麼原料,現代造紙採用什麼原料,使學生意識到造紙要用富含纖維的物體作原料,廢紙可以循環利用。
二、根據教學重點,對教學活動作出相應的取捨。這節課共有多個教學活動,要在一節課的時間內把所有教學活動充分地展開是不太現實的,根據「材料的吸水能力與什麼有關」這個探究的主題,我對教學活動做了如下取捨:把收集證據,驗證材料的吸水能力與材料的結構有關的探究過程作為整節課教學的重點,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觀察比較各種材料的結構;對於提出問題、做出假設等探究過程作了弱化處理。例如觀察、比較各種材料的吸水能力這個教學活動,教材要求學生按照吸水能力給四種材料排列順序,這就需要讓學生分析比較吸水能力時如何控制變數。我將這個教學活動作為提出 「材料的吸水能力與什麼有關」這一科學問題的情境,由教師直接提供大小、形狀幾乎相同的材料讓學生比較,只要求學生按照容易吸水和不容易吸水給四種材料分類。
四、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材料的吸水性和材料的結構有關;
紙是由纖維組成的,有很多縫隙,所以容易吸水。
2.過程與方法:做簡單對比實驗比較材料的吸水能力;
藉助放大鏡等簡單工具觀察比較材料的結構;
能用合適的詞語描述材料的吸水能力和結構;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真細致地進行觀察;
意識到廢紙可以循環利用。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收集證據探究材料的吸水能力和材料的結構有關。
六、教學准備:
為每個組准備:大小、形狀、厚薄盡量相同的紙片、金屬片、塑料片和木片;稀釋過的紅墨水,滴管;餐巾紙、素描紙,放大鏡;泡好的紙漿,塑料杯、筷子、棉布,毛巾。
教師准備:介紹古代造紙過程的光碟,實物投影儀。
七、教學過程
一、探究材料的吸水能力和結構之間的關系。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提問:大小形狀相同的金屬片、塑料片、紙片、木片,哪些材料容易吸水,哪些材料不容易吸水?
2.學生作出猜測
3.學生制定研究方案
4.匯報並討論:怎樣控制往每種材料上滴的水一樣多呢?
5.學生分組觀察比較幾種材料的吸水能力,教師巡視指導。
6.匯報交流:在實驗中觀察到什麼現象?哪些材料容易吸水?哪些材料不容易吸水?紙和木頭上的水到哪裡去了?
7.提出科學問題:你們認為材料的吸水能力可能和什麼因素有關呢?
(二)交流討論,作出假設
(三)觀察比較,驗證猜測
1.分組使用放大鏡觀察比較幾種材料的特點。
2.匯報交流:通過觀察,你們有什麼發現?
(四)分析總結,得出結論
小結:紙片、木片等容易吸水的材料都有許多縫隙,金屬片、塑料片等不容易吸水的材料幾乎沒有縫隙,材料的吸水能力與材料的結構有關。
二、指導學生進一步觀察紙的結構,研究其容易吸水的原因。
1.提問:紙有許多縫隙,讓我們來仔細觀察一下紙是由什麼東西組成的。
2.觀察活動:把紙撕開,使用放大鏡觀察它們裡面的結構。
3.匯報交流:你們有什麼發現?
4.小結:紙是由很多細小的纖維組成的,纖維之間有空隙,所以容易吸水。
三、了解造紙要用富含纖維的物體做原料,意識到廢紙可以循環利用。
1.提問:紙是由纖維組成的,那古人選擇什麼作為造紙的原料呢?為什麼用這些東西作為造紙的原料呢?
2.播放古代造紙過程的視頻,介紹古代造紙的過程。
3.討論:現在人們用來造紙的原料有哪些?廢紙能作為造紙的原料嗎?
4.演示:用廢紙製造再生紙。
5.學生觀察造出的再生紙。
6.提問:我們應該怎樣處理用過的廢紙?
板書設計: 4.它們吸水嗎?
紙片 面積大、吸水快 有縫隙,纖維
容易吸水
木片 面積較大,吸水較慢 有縫隙
金屬片 幾乎不吸水 無縫隙
不易吸水
塑料片 幾乎不吸水 無縫隙
結論:材料的吸水能力和材料的結構有關。

㈡ 大班科學什麼東西能吸水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 通過操作活動,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物體是否吸水,吸水之後又會有什麼變化。
2、 體驗小組合作的快樂,並學會將觀察結果進行記錄。
3、 增強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 餐巾紙、瓦楞紙、報紙、木塊、海綿、棉花、錫箔紙、雨衣布每小組一份。
2、 記錄表、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 小實驗——會吸水的紙條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變個魔術。
將紙巾擰成的紙條豎著放進裝有彩色顏料的盤子里,紙條慢慢變色了。
討論:1、把紙條放進顏料水裡,你發現了什麼?
2、為什麼水會「爬」上去?
師:紙巾變色了,是因為它把顏料水吸進去了,那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能吸水呢?
二:認識材料,講解操作方法。
1、 逐一出示物品,並加以認識。
2、 出示大表格,知道第一行是物品的名稱,大家集體猜測、判斷,能吸水的打√,不能吸水的打×,不能確定的打?
3、 幼兒分組記錄猜測結果,記錄在表格的第一行,教師巡迴指導。
4、 集體講述,每組選一個代表講出本小組討論的結果。
三、 幼兒分組實驗。
1、 幼兒分小組操作。
把各種物品放入水中,試試它們到底能不能吸水,並在表格第二行記錄實驗結果。
2、 驗證猜測結果。
大家把猜測結果和實驗結果進行比較,看看哪個比較有爭議,可以再次實驗。
3、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實驗結果,發現餐巾紙、瓦楞紙、報紙、木塊、海綿、棉花都具有吸水性,而錫箔紙、雨衣布沒有吸水性。
四、 活動延伸
老師將一些吸水慢的和一些沒實驗過的物品投放在區角里,讓孩子們利用其他時間自己去嘗試,並做好記錄。

㈢ 科學活動《有趣的吸水性》教案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內標是設計教容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㈣ 什麼東西能吸水 科學教案

吸水的東西可以說較多,比如水泥、白面、粉筆、等等。只要間隙大於水分子版的直徑,且間隙權表面分子數量,大於間隙內的空氣數量,或者間隙表面分子的引力超過空氣的質量,這樣空氣無法滿足間隙表面分子引力需求,也就使間隙對外有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就會吸水。而生我們、養我們的土壤,就是如此,所以山有多高,濕土層就有多高。

㈤ 哪些紙能吸水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所有紙張都是可以吸水,只是具有各不相同的吸水率。比如錢幣的用紙就是吸水率比較小的一種,而廁用衛生紙就是吸水率比較大的一種。

閱讀全文

與科學活動教案吸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