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雪》完整教案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貞元九(793年)進士。授校書郎,後調任藍田尉,升任監察御史里行。唐順宗繼位(805),柳宗元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革新集團,失敗後被貶為永洲司馬。十年後改任刺史。死於柳洲。
柳宗元和韓愈同是 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散文創作,有卓越的成就。他有是一位優秀的詩人。他的詩有的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抒寫他被貶後的悲憤憂傷。風格清峻簡潔,在平淡的語言中愈含深遠的情思。有《柳河東集》。
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約作於他謫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間。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於是,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託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因此,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於孤獨,過於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顯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個的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是分不開的。
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把我們帶到一個幽靜寒冷的境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這樣一幅圖畫: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於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比起陶淵明《桃花源記》里的人物,恐怕還要顯得虛無縹緲,遠離塵世。詩人所要具體描寫的本極簡單,不過是一條小船,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漁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釣魚,如此而已。可是,為了突出主要的描寫對象,詩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寫它的背景,而且使這個背景盡量廣大寥廓,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背景越廣大,主要的描寫對象就越顯得突出。首先,詩人用「千山」、「萬徑」這兩個詞,目的是為了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麼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這本來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詩人卻把它們放在「千山」、「萬徑」的下面,再加上一個「絕」和一個「滅」字,這就把最常見的、最一般化的動態,一下子給變成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兩句原來是屬於靜態的描寫,由於擺在這種絕對幽靜、絕對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顯得玲瓏剔透,有了生氣,在畫面上浮動起來、活躍起來了。也可以這樣說,前兩句本來是陪襯的遠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個輪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費很大氣力去精雕細刻。可是,詩人卻恰好不這樣處理。這好象拍電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寫鏡頭,把屬於背景范圍的每一個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寫得越具體細致,就越顯得概括誇張。而後面的兩句,本來是詩人有心要突出描寫的對象,結果卻使用了遠距離的鏡頭,反而把它縮小了多少倍,給讀者一種空靈剔透、可見而不可即的感覺。只有這樣寫,才能表達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給讀者的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於這種遠距離感覺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個「雪」字放在全詩的最末尾,並且同「江」字連起來所產生的效果。
在這首詩里,籠罩一切、包羅一切的東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並沒有把這些景物同「雪」明顯地聯系在一起。相反,在這個畫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當然不會存雪,不會被雪蓋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會變成水。然而作者卻偏偏用了「寒江雪」三個字,把「江」和「雪」這兩個關系最遠的形象聯繫到一起,這就給人以一種比較空濛、比較遙遠、比較縮小了的感覺,這就形成了遠距離的鏡頭。這就使得詩中主要描寫的對象更集中、更靈巧、更突出。因為連江里都彷彿下滿了雪,連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滿了雪,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濃又厚的情形完全寫出來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也完全烘托出來了。至於上面再用一個「寒」字,固然是為了點明氣候;但詩人的主觀意圖卻是在想不動聲色地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試想,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境里,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託和寫照。由此可見,這「寒江雪」三字正是「畫龍點睛」之筆,它把全詩前後兩部分有機地聯系起來,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煉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體而細致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精雕細琢和極度的誇張概括,錯綜地統一在一首詩里,是這首山水小詩獨有的藝術特色。
『貳』 古詩:江雪
江雪
目錄
1.唐詩
【注釋】
【翻譯】
【簡析】
【賞析】
【作者簡介】
2.作家
編輯本段1.唐詩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編輯本段【注釋】
1.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自己孤獨郁悶的心情。 2.絕:絕跡。 3.鳥飛絕:天空中一隻鳥也沒有。 4.徑:小路。 5.蹤:蹤跡。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 6.蓑笠(suō lì):蓑衣,斗笠。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編輯本段【翻譯】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絕:絕跡。人蹤:人的蹤跡。滅:消失,沒有了。千山:虛指所有的山。萬徑:虛指所有的路。這兩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飛鳥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沒有人的蹤影。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這兩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條小船上,坐著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獨自垂釣。
[譯文]
千里的山上鳥都沒有,萬里的道路上連一絲人的蹤跡也沒有,只有在江上的一隻小船上,有個披著蓑衣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獨自垂釣
編輯本段【簡析】
柳宗元的山水詩,大多描寫比較幽僻清冷的境界,藉以抒發自己遭受迫害被貶的抑鬱悲憤之情。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漁翁寒江獨釣圖,表達了詩人永貞革新失敗後,雖處境孤獨,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開頭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描寫雪景,「千山」「萬徑」都是誇張語。山中本應有鳥,路上本應有人;但卻「鳥飛絕」「人蹤滅」。詩人用飛鳥遠遁、行人絕跡的景象渲染出一個荒寒寂寞的境界,雖未直接用「雪」字,但讀者似乎已經見到了鋪天蓋地的大雪,已感覺到了凜冽逼人的寒氣。這正是當時嚴酷的政治環境的折射。
三、四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刻畫了一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幾乎沒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條孤單的小船,船上有位漁翁,身披蓑衣,獨自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垂釣。這個漁翁的形象顯然是詩人自身的寫照,曲折地表達出詩人在政治改革失敗後雖處境孤獨,但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編輯本段【賞析】
此詩大約作於謫居永州時期。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粗看起來,這像是一幅一目瞭然的山水畫:冰天雪地寒江,沒有行人、飛鳥,只有一位老翁獨處孤舟,默然垂釣。但仔細品味,這潔、靜、寒涼的畫面卻是一種遺世獨立、峻潔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徵。
此詩的藝術構思很講究,詩人運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千山萬徑之廣遠襯託孤舟老翁之渺小;鳥絕人滅之闃寂對比老翁垂釣之生趣;畫面之安謐冷寂襯託人物心緒之涌動。孤處獨立的老翁實際是詩人心情意緒的寫照。
首先,它創造了峻潔清冷的藝術境界。單就詩的字面來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繪的重心,占據了畫面的主體地位。這位漁翁身披蓑笠獨自坐在小舟上垂綸長釣。「孤」與「獨」二字已經顯示出他的遠離塵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脫俗、兀傲不群的個性特徵。作者所要表現的主題於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還嫌意興不足,又為漁翁精心創造了一個廣袤無垠、萬籟俱寂的藝術背景:遠處峰巒聳立,萬徑縱橫,然而山無鳥飛,徑無人蹤。往日沸騰喧鬧,處處生機盎然的自然界因何這般死寂呢?一場大雪紛紛揚揚,覆蓋了千山,遮蔽了萬徑。鳥不飛,人不行。冰雪送來的寒冷製造了一個白皚皚,冷清清的世界。這幅背景強有力地襯托著漁翁孤獨單薄的身影。此時此刻,他的心境該是多麼幽冷孤寒呀!這里,作者採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極力描繪漁翁垂釣時候的氣候和景物,淡筆輕塗,只數語便點染出峻潔清冷的抒情氣氛。其筆觸所到,連亘天地,高及峰巔,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蓋萬里。沈德潛評論說「清峭已絕」。顧璘則說「絕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這首詩的境界創造來說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貶謫永州以後不甘屆從而又倍感孤獨的心理狀態。晚於柳宗元的鄭谷曾作《雪中偶題》:「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是詩亦寫江雪中的漁翁,但造語平常,更乏境界,作者並沒有把自己的主觀意識與鮮明的個性熔鑄進去,所以蘇軾批評他是「村學中語」,而稱贊柳宗元末尾兩句,說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賦,不可及也已」!蘇軾所謂「人性」,即指詩人的情感熔鑄。「人性有隔」的對立面便是「人性無隔」,做到「人性無隔」,亦即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們知道,柳宗元在「永貞革新」失敗後.連遭貶斥,始終保持著一種頑強不屆的精神狀態。他的「永州八記」,專寫窮山僻壤之景,借題立意,寄託遙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極為孤苦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脫俗的個性也得以充分展現。這首詩中的漁翁形象,身處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無人煙之境而處之泰然。其風標,其氣骨,其守貞不渝的心態,不是很令人欽慕嗎?和柳宗元約略同時的詩人張志和作《漁歌子》說:「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氏造境選擇春暖花開之際,畫面美而幽,流露了「煙波釣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閑適自在之情。柳宗元與張志和不同,他本是個堅持正義的政治家,立腳於充滿矛盾斗爭的土壤之上,所以。.他遣境專取深冬寒涼之際,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縱情山水的一面,他還寫出了嚴正清苦,凜然不可犯的一面,個性尤為突出。
最後,這首詩的結構安排至為精巧。詩題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筆並不點題,他先寫千山萬徑之靜謐凄寂。棲鳥不飛,行人絕跡。然後筆鋒一轉,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綸而釣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結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題。讀至結處,倒頭再讀全篇。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油然生出。蒼茫天宇,皚皚大地,其悠遠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東永濟縣)人。傑出的思想家、散文家。詩歌的成就也很高。
《江雪》是柳宗元被貶永州後的作品,歷來為人們所稱誦。這首小詩,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極其洗煉的文筆,勾勒出一位漁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獨釣的情景,藝術地概括了當時他所處的政治環境的險惡,表現了他毫無畏懼、不向黑暗勢力屈服的堅強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
此詩大約作於謫居永州時期。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粗看起來,這像是一幅一目瞭然的山水畫:冰天雪地寒江,沒有行人、飛鳥,只有一位老翁獨處孤舟,默然垂釣。但仔細品味,這潔、靜、寒涼的畫面卻是一種遺世獨立、峻潔孤高的人生境界的象徵。
此詩的藝術構思很講究,詩人運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千山萬徑之廣遠襯託孤舟老翁之渺小;鳥絕人滅之闃寂對比老翁垂釣之生趣;畫面之安謐冷寂襯託人物心緒之涌動。孤處獨立的老翁實際是詩人心情意緒的寫照。
詩中所寫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見飛鳥的形影,條條小路,也都沒有人們的足跡。整個大地覆蓋著茫茫白雪,一個穿著蓑衣、戴著笠帽的老漁翁,乘著一葉孤舟,在寒江上獨自垂釣。看,這是一幅多麼生動的寒江獨釣圖啊!這幅畫面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大家知道,在藝術作品中,絕不會有「純粹」的風景詩或風景畫。在它們裡面總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現實內容的。事實上,風景詩中的極品,盡管通篇花鳥,滿紙煙霞,但必然是字字看來皆是景,聲聲細味總是情。這首詩,也不例外。只要我們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經歷,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叄』 <江雪>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理解「千山、絕、萬徑、蹤、滅、蓑笠翁等詞意思,在想像詩中意境深遠的畫面中理解詩意。
2、背誦、默寫《江雪》並在語境中運用古詩。
教學重點
體會《江雪》的語言美及意境美。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新課引入
出示:一幅畫面,畫面中白雪茫茫,只有一人在江面上,坐著小船上垂釣。
請學生組織語言說說畫面的情景。
二、反復朗讀,品味詩語。
師:有一位詩人是這樣描述這幅畫面的。出示古詩全文。
1、學生讀詩,直至成誦。
2、學生品味詩語言。
師:畫面好空曠,情景好凄涼,背景好寥廓,這么一幅凄清的山水畫作者卻只用了20個字就表現出來了,贏得了眾多人的稱贊,你們喜歡這首詩嗎,為什麼?
四、了解背景,體會感情
1、你們猜一猜,作者寫這首詩可能是什麼時候。
老師隨機介紹讀者:柳宗元,山西人(唐代河東)所以人們稱他柳河東,20多考中進士,博學多才。32歲那年參加改革,成為核心人物,名氣很大,誰知改革失敗,被貶為永州降幾級,十年後才被召回,後又被貶到更偏遠的柳州,46歲那年在憂悶中病逝。這首古詩,就是詩人被貶到永州時所作。當他看到眼前茫茫白雪,毫無生機的世界裡,有一位老人在江面上獨釣的情景,他會那麼想呢?
2、指導朗讀,讀出苦悶,煩惱,或者讀出堅貞不屈,在讀熟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五、嘗試運用,加深體會。
師:我們現在學古詩,一邊為了了解國燦爛的古代文化;二是積累優美豐富的言語;三是學會正確運用,提高語言能力。出示
1、山道上,空曠無人,俱寂無聲,頗有一種:「 」的感覺。
2、雖然不被人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希望在向我招手,詩句「 」不正是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嗎?
六、拓展閱讀,開闊視野
柳宗元46年的生涯中,共寫有一百四十餘首詩,大多的是抒寫被貶後心情愁悶,只得寄情山水田園的詩。
把體會到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六、總結學習,抄默古詩
提醒容易寫錯的字 蓑 笠 獨,先抄寫生字,再或抄寫或默寫古詩。
『肆』 幼兒園古詩《雪》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准備】
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課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圖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麼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像什麼?(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3、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出示多媒體)
(1)你看見了什麼?這幅畫上是什麼季節?冬天會怎麼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2)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3)江面上有什麼?船上有誰呢?他穿著什麼?帶著什麼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麼?(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古詩)
(1)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2)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3)老師把這首古詩編成了一幅節奏圖:這是幾拍子的節奏?幼兒練習打二拍子的節奏。看節奏一邊拍手一邊朗誦古詩。
(4)我們聽著音樂來唱一唱這首古詩。
三、結束部分。
1、總結: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什麼?
2、把學會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伍』 幼兒園古詩大班《江雪》教案怎麼寫
幼兒園古詩大班《江雪》語言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朗誦古詩。 教學難點: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古詩的意境。 教學准備: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課件。 教學方法:愉快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圖 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 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麼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象什麼?(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 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3、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出示多媒體) (1)你看見了什麼?這幅畫上是什麼季節?冬天會怎麼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2)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3)江面上有什麼?船上有誰呢?他穿著什麼?帶著什麼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麼?(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古詩) (1)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2)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3)老師把這首古詩編成了一幅節奏圖:這是幾拍子的節奏?幼兒練習打二拍子的節奏。看節奏一邊拍手一邊朗誦古詩。 (4)我們聽著音樂來唱一唱這首古詩。 三、結束部分 1、幼兒操作:畫出這首古詩中你認識的字寶寶,畫出來給後面的老師讀一讀,你讀的對不對,然後朗誦給老師聽,你會得到一顆五角星。 2、總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什麼? 3、作業 把學會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如果有問題可以繼續追問 望朋友採納 謝謝!
『陸』 幼兒園中班該教哪些古詩 要簡單易懂的
1.江南(江南可采蓮)漢樂府 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3.詠鵝(鵝鵝鵝)駱賓王 4.風(解落三秋葉)李嶠 5.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賀知章 6.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 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王之渙 8.春曉(春眠不覺曉)孟浩然 9.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10.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 11.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王昌齡 12.鹿柴(空山不見人)王維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王維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王維 15.靜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 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李白 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 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李白 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 20.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李白 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李白 22.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高適 23.絕句(兩個黃鵬鳴翠柳)杜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杜甫 25.絕句(遲日江山麗)杜甫 26.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杜甫 27.遊子吟(慈母手中線)孟郊 28.江雪(千山鳥飛絕)柳宗元 29.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賈島 30.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張繼 31.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張志和 32.塞下曲(月黑雁飛高)盧綸 33.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劉禹錫 34.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 35.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白居易 36.池上(小娃撐小艇)白居易 37.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38.憫農(鋤禾日當午)李紳 39.憫農(春種一粒粟)李紳 40.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 41.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 42.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 43.樂游原(向晚意不適)李商隱 44.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羅隱 45.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胡令能 46.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范仲淹 47.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王安石 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蘇軾 51.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灧晴方好)蘇軾 5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蘇軾 5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蘇軾 54.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李清照 55.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陸游 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陸游 57.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范成大 58.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范成大 59.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楊萬里 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楊萬里 61.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朱熹 62.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林升 63.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葉紹翁 64.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翁卷 65.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高鼎 66.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王冕 67.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於謙 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鄭燮 69.所見(牧童騎黃牛)袁枚 70.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龔自珍
『柒』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可以教哪些古詩
1.江南(江南可采蓮)漢樂府 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3.詠鵝(鵝鵝鵝)駱賓王 4.風(解落三秋葉)李嶠 5.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賀知章 6.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 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王之渙 8.春曉(春眠不覺曉)孟浩然 9.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10.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 11.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王昌齡 12.鹿柴(空山不見人)王維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王維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王維 15.靜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 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李白 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 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李白 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 20.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李白 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李白 22.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高適 23.絕句(兩個黃鵬鳴翠柳)杜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杜甫 25.絕句(遲日江山麗)杜甫 26.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杜甫 27.遊子吟(慈母手中線)孟郊 28.江雪(千山鳥飛絕)柳宗元 29.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賈島 30.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張繼 31.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張志和 32.塞下曲(月黑雁飛高)盧綸 33.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劉禹錫 34.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 35.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白居易 36.池上(小娃撐小艇)白居易 37.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38.憫農(鋤禾日當午)李紳 39.憫農(春種一粒粟)李紳 40.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 41.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 42.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 43.樂游原(向晚意不適)李商隱 44.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羅隱 45.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胡令能 46.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范仲淹 47.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王安石 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蘇軾 51.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灧晴方好)蘇軾 5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蘇軾 5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蘇軾 54.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李清照 55.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陸游 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陸游 57.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范成大 58.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范成大 59.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楊萬里 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楊萬里 61.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朱熹 62.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林升 63.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葉紹翁 64.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翁卷 65.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高鼎 66.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王冕 67.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於謙 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鄭燮 69.所見(牧童騎黃牛)袁枚 70.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龔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