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蔬菜營養知多少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蔬菜食用部位的了解。
2、樂意與同內伴交流自容己知道的蔬菜營養。
3、能夠用幾種分類規則對蔬菜進行簡單的分類。
【活動准備】
1、幼兒已經認識了幾種常見的蔬菜。
2、每組3-7種蔬菜,如:白菜、豌豆、黃瓜、絲瓜、馬鈴薯、西紅柿等。
Ⅱ 幼兒園健康教育《營養豐富的蔬菜》的活動分析及反思怎麼寫
淺談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3~6歲的學前兒童是心理發展、成長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其特點是可塑性強,但在心理發展上極不成熟,自我調節、控制水平較低,自我意識薄弱,極易受環境及不良因素的影響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與否,將會對他們的認識、情感、個性、道德的發展和社會適應等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目前我國由於受傳統教育觀念、文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忽視幼兒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養,致使在兒童中普遍存在著獨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難、任性、不懂得關心人、缺乏創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識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問題,不少兒童還存在種種心理和行為偏差,如孤僻、攻擊性行為、膽怯、多動、吸吮手指、情緒障礙等等。這種狀況如不加以重視,勢必影響幼兒的發展。重視和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幼兒園教育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基礎,應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質的基礎。因此。各地幼兒園也進行了相關的探索和研究,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也相繼拉開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
一、幼兒園實施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知行脫節現象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幼兒健康教育」,「幼兒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說「健全的身體是一個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因此保護幼兒的健康,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何謂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所謂健康就是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適應上完全處於良好狀態,而不是單純地指不患疾病。即健康不僅涉及人的生理、心理,而且涉及社會道德方面的問題,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個方面共同構成健康的整體定義。在幼兒園內,很多教師已經明白健康的新概念,並且也知道維護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理念上的重視並未化作行動上的體現。在幼教實踐中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或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現象並不少見,她們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醫生或專職心理教育者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不重視對幼兒的心理健康保護,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紙上談兵。
(二)缺乏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橋梁和依託
目前,在幼兒園的課程設置中,並無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多數教師尚未接受專門的心理教育培訓,致使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缺乏明確的目標、心理教育的內容比較零散,更不要說構建心理教育體系了。教師們對心理健康的知識是零星的,缺乏系統性,也缺乏相對固定的教育時間保證,對什麼是心理健康,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幼兒容易出現哪些常見的心理問題,如何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評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師們很茫然,雖然想對孩子進行心理維護,卻因相關知識的缺乏而無從下手。實際上,心理健康教育處於可有可無的地位或成為一種時髦的口號,卻沒能扎實地實行,當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出現時,教師們或熟視無睹,或束手無策,進一步加劇了幼兒不良的心理。
(三)忽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
教師的職業是一種崇高的特殊的職業,正如雅斯貝爾斯所言:「教育意味著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工作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性。然而教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職稱評定、業務競爭、應試教育、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生活中的壓力和工作中的競爭,會讓教師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因此,加強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顯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教師的言行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成長起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要讓幼兒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提高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師要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遺憾的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忽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維護。
(四)家園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
現在的家庭常常是「四二一」家庭,獨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長們呵呼備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嬌寵溺愛,有求必應;另一方面,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極大提高,父母對幼兒的期望值不斷上升,幼兒在物質的極大滿足中卻承受著越來越重的心理負擔。部分家長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知識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環境不良,人際關系的緊張,不正確的教養態度,常會引發幼兒不同的心理問題和社會行為問題,如愛發脾氣、惡作劇、不能和別的兒童友好相處、任性、退縮、易哭泣、過分敏感等;幼兒園中也常見到一些有不良習慣的幼兒,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聳肩、咬衣服、攻擊性強等;而家長們並不認為幼兒的心理出現問題,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上明顯滯後。
另外有些家長過分強調尊重孩子的個性,一味地欣賞鼓勵孩子,造成幼兒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對老師糾正幼兒不良習慣的嚴格要求也當成不尊重孩子,同樣不利於孩子的正常心理發展。
二、解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一)重視知行統一,把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日常教育活動中
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視,而沒有完善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系統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體系和教育內容相支撐,是不能很好落實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尊重幼兒,關注幼兒,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視落實到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當中。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制定適合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標、主要內容與途徑,同時結合各學科教學,運用教育技能技巧,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中,如開展主題系列活動「我是健康小明星」,從各個領域有意識地滲透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扎扎實實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強心理健康系統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幼兒教師。因此,就要完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邀請專業人員系統培訓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內容、方法。掌握幼兒的心理健康內涵:積極的情緒特徵;良好的意志特徵;對現實(包括社會、集體、他人、自己)的良好態度特徵;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根據幼兒年齡及心理發展的特點,選擇適合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們良好的情緒、性格、意志品質。如通過孩子們所熟悉的動畫人物、故事、游戲等來完成教育活動。日常工作中,首先要給幼兒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幼關系,創設自由寬松的活動環境。尊重幼兒,關注幼兒,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盡力給每個幼兒創設成功的機會,滿足他們成功感的需要等等。其次「愛字當頭」,用愛心體察兒童的內心感受,及時幫助幼兒排除不良的情緒,緩解內在的心理壓力;適時滿足幼兒的心理安全需要;最後適當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讓幼兒學會人際交往的技能,更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如引導孩子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時可讓幼兒增加交往頻率,真誠關心同伴,學會寬容別人,進行換位思考,啟發幼兒怎麼樣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歡,融洽人際關系,讓幼兒學會與人交流、溝通,減少消極情緒的產生,可有效避免幼兒受到傷害。教師逐步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定期交流應用心理學知識、管理教育幼兒的經驗和體會,可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減少孩子們心理問題的發生率。
(三)關注教師心理健康,加強教師的心理維護,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俞國良博士打比方說,心理問題就像煮餃子,可能在幼兒園就「下鍋」了,但到高中、大學才浮上來。心理問題一旦產生常常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由此可見幼兒心理教育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而教師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他們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心理發展。現實生活中,由於教師地位不高,待遇偏低,工作辛苦煩瑣,加之社會的期望,同行的競爭,家長的苛求,這些都會對教師內心造成很大壓力,很容易造成內心沖突,影響著教師的情緒情感,如果不加以疏導,教師便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因此幼兒園應關注教師心理健康,加強教師的心理維護。工作中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工作氛圍、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師,激發教師們工作積極性,讓每位教師都能夠體驗成功,激發教師主人翁意識和職業幸福感;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有利的平台,體會成長的快樂,體會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心理滿足感。生活中真誠地關心教師,切實解決教師的切身利益,做好教師的自我調控,增強自我修養,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四)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注重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承擔著對孩子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品質的培養。因此家長也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實施者,同樣需要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利用多種形式對家長加強心理健康系統知識的培訓,普及幼兒的心理健康知識,對家長來說更顯重要。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們應創造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環境;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學會正確認識事物;做情緒的主人,以平靜的情緒對待生活中的矛盾,在逆境中保持心理的平衡,教育孩子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積極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培養孩子的幽默感,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注重勞逸結合有益身心健康;有心理疾病,應及時診治。
總之,加強幼兒園、家庭、社會教育的聯系,廣泛利用園內外各種教育資源,形成幼兒園、社會、家庭合一的教育環境是培養幼兒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徑。
上述內容轉自網路,不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疑問還請咨詢專業人士。
Ⅲ 幼兒園蔬菜營養知多少教案及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雖然見過火車,但對火車的原理及構造還不專太了解,設計小火車就是讓幼屬兒近距離的觀察火車,在認識和了解火車的功能的基礎上更加直觀的來進一步了解數學的奧妙及與生活的關系。
製作材料:
廢紙盒兩個﹑彩色卡紙(紅、黃、藍、綠各一張)細鐵絲、數字1—4的卡片、小動物圖片、彩筆管一支、彩筆一盒、雙面膠、可樂瓶蓋20個。各色及時貼。毛線一根。
Ⅳ 幼兒園中班的健康領域綠色蔬菜教案怎麼樣寫
【教學活動設計】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並知道吃蔬菜的哪些部位。 2、初步了解不同蔬菜有不同的營養,多吃蔬菜身體棒。 3、幼兒能積極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並獲得其中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1、蔬菜實物若干:西蘭花、花菜、菠菜、捲心菜、青菜、芹菜、土豆、胡蘿卜、蘿卜...、黃瓜、茄子、番茄等。 2、分類筐。 3、一次性桌布,筷子、碟子若干,蔬菜沙拉(小番茄、黃瓜、生菜、胡蘿卜、紫甘藍)。 4、自製的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吃的蔬菜,通過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進一步了解各種不同的蔬菜。 1、師(演示課件):每天無論是家裡還是幼兒園,我們都要吃許多的蔬菜。你喜歡蔬菜嗎?你都喜歡吃什麼蔬菜,為什麼? (教師鼓勵幼兒回答問題,並及時的給予表揚,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2、教師小結:蔬菜有很多的維生素、礦物質,營養很豐富,所以多吃蔬菜身體好,我們應該樣樣蔬菜都要吃。 (二)、蔬菜可以吃那些部位?對蔬菜食用的不同部位感興趣。 1、猜猜老師喜歡吃什麼蔬菜?(教師繼續演示課件)胡蘿卜的什麼部位可以吃? 小結:原來胡蘿卜的根是可以吃的。 2、不同的蔬菜吃的是不同的部位,有的是吃花,有的是吃種子,有的是吃果實,有的是吃莖/葉,還有的是吃根。這里有很多的蔬菜,它們的什麼部位可以吃哪? 小結:原來,蔬菜的根/花/果/葉/莖/種子是可以吃的。青菜真厲害,可以同時吃兩種部位,有沒有更厲害的蔬菜,可以吃三種不同的部位的?除了這些蔬菜以外,哪些蔬菜的根(花/果/葉/莖/種子)也是可以吃的?我們回去再找一找。 (三)、品嘗蔬菜沙拉 1、平常你們吃的哪些菜是用蔬菜做的? 小結:蔬菜有很多的做法,可以炒、涼拌、煮……還可以做湯。 2、老師用一種不一樣的做法做蔬菜,就是用蔬菜做成蔬菜沙拉,我們一起來品嘗吧。嘗嘗你吃到的是什麼蔬菜?吃的是它的什麼部位? 3、教師小結:蔬菜不僅味道好營養也很豐富,是維持我們生命不可缺少的食物。所以我們小朋友要天天吃蔬菜,而且要樣樣蔬菜都愛吃。
Ⅳ 幼兒園《小羊蔬菜店》教學反思
一、在科學活動中培養孩子語言能力。
中班幼兒的生活經驗正在不斷積累中,由於語言的表達還較欠缺,所以在活動中不僅要學習積累經驗,還要發展語言。但是幼兒受到經驗的局限和自身發展的影響,詞彙比較貧乏,往往會出現想說又說不出來的現象,因此,教師要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幼兒積累語言素材,提升經驗,多觀察使幼兒擴大眼界,增長知識,豐富幼兒語言的內容,幼兒說起話來就會「言之有物」。科學《蔬菜一家》的活動中我讓幼兒在探索中了解、認識各種蔬菜的外型特徵,並在探索感知的基礎上充分的給予表達的機會,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培養孩子想說、敢說、大膽自信的個性品質。
二、在科學活動中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整個活動內容和活動目標,教師進行了仔細考慮,適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從活動的生成,活動條件的創造,材料的准備,問題的提出,到幼兒探索過程中切入等等,都經過了深入細致的考慮,這樣才能組織好幼兒的科學探索活動。蔬菜是我們日常活動中經常接觸的食物,既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又有一定的挑戰性,讓幼兒樂於去探索蔬菜的多樣性。 情景創設能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教學情景有鮮明的形象。伴隨教師的抒發、渲染,調動幼兒動口、動手、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幼兒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操作活動既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又是教師引導幼兒學科學的過程。在活動中教師自身以科學探索的濃厚興趣來感染幼兒,並參加幼兒的操作活動。教師的參與使幼兒感到親切,能激發幼兒積極地去探索。
三、在科學活動中培養幼兒對生活的熱愛。
中班的孩子對於蔬菜一詞並不陌生,在家裡飯桌上家長嘴裡可能說得最多的就是——孩子,蔬菜也吃一點吧,裡面有維生素。在幼兒園里,中飯令老師最頭疼的也是孩子們對蔬菜也是——想說愛你並不容易。藉助課程內容,要讓孩子們對蔬菜來一個大改觀。為活動能順利展開,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收集、積累一些常用蔬菜知識,這樣才能真正指導幼兒的活動。教師還為幼兒提供大量的物質材料,准備多種實物蔬菜和圖片,讓幼兒真正認識和喜歡蔬菜,改變平時不愛吃蔬菜的不良習慣
Ⅵ 幼兒園中班多吃蔬菜不挑食評價與反思
活動目標: 1、懂得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2、使幼兒從小有關心、愛自己家人的情感。 3、學習有次序的做事,並體驗勞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兔子頭飾若干、電話一部、草地、相應物品、場景等。
Ⅶ 如何對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蔬菜寶寶》進行評課
教學設想 此次活動選自中國教育學會課題研究教材小班下冊健康領域《蔬菜營養多》。結合日常生活中孩子們的進餐情況,我發現班裡許多孩子有挑食的現象,經常是只吃喜歡的飯菜,如:肉、雞蛋、大米等等,對豐富的蔬菜一點也不感興趣。他們會將不愛吃的蔬菜擺在餐桌上或者全部倒掉。這樣不僅浪費糧食,而且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為了讓幼兒了解蔬菜、愛吃蔬菜,養成不於是生成挑食的良好習慣,於是生成了這次活動。 教後反思 整個活動設計以「幫助小黑」為主線,滲透著情感教育,讓孩子知道關心別人,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一開始我就以播放課件:「哭聲」來激起孩子們的興趣。果然,孩子們聽到哭聲有了幫助別人的願望。接著參觀了小白的菜園,通過引導讓孩子們運用多種感觀感知了幾種蔬菜的外形及特徵。在小白的介紹下(特別是以小白的口吻)孩子們繞有興趣的了解了這些蔬菜的營養價值。在幫小黑摘蔬菜、送蔬菜、做菜的一系列環節中,孩子們通過動手操作鞏固了對幾種蔬菜名稱、外形特徵及營養價值的認識,自然的喜歡上蔬菜。 在活動中,教師是引導者,幼兒是主體。我盡量關注每一個孩子在活動中的情況,並幫助膽小的孩子能大膽地去游戲去表現;也要保護敢說敢做的孩子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想像力,並給予肯定;還時時注意那些一般不起眼的孩子,挖掘他們的潛力,使不同能力層次的孩子得到不同成度的發展,其次,活動結束時還鼓勵孩子們多吃蔬菜,讓他們逐步養成不挑食的良好習慣。 本次活動也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活動中我雖然給孩子提供了輕松愉快的氛圍,但是偶爾有些急躁,沒有充分地給他們表達的機會,束縛了孩子們的想像力。今後在這方面要有所改進。 總之,通過這次教學活動,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要上好每一堂課,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及課前准備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的努力,不斷學習,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Ⅷ 幼兒園好吃的菜花 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多種常見的蔬菜基礎上,了解蔬菜的生長環境和種植收獲的過程。 2、知道人為什麼要吃各種各樣的蔬菜,培養幼兒不挑食的飲食習慣。 3、讓幼兒在動手製作過程中,體驗快樂及成功的愉悅。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好吃的蔬菜》。常見蔬菜的歸類;蔬菜生長環境、種植、收獲的相關多媒體圖片。 2、教師演示的蔬菜串一串。 3、已加工好的各種蔬菜:西紅柿、黃瓜、青菜葉、南瓜、胡蘿卜、萵苣、包菜、白蘿卜等半成品若干。 4、盛器、消毒竹簽、消毒濕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部分:老師出示一串色、香、味俱全的蔬菜串。 1、提示幼兒認真觀察這串蔬菜的顏色。 2、讓部分幼兒品嘗蔬菜,並說出它是什麼菜、什麼顏色和味道。 3、引導幼兒回憶在幼兒園或家裡還吃過哪些蔬菜(讓幼兒互相交流)。 (二)活動進行: 1、引導幼兒觀察辨認常見蔬菜,鞏固已有經驗,展示圖象照片並逐一提問和歸類。 第一組: (1)這是什麼菜?(青菜、包菜、生菜) (2)這些蔬菜我們吃它的哪個部分?(葉子) 第二組: 引導、觀看圖象,「有些蔬菜我們不是吃它的葉子,那是吃它的哪個部位?」(胡蘿卜、洋蔥、蓮藕——根莖) 第三組: 教師提示,還有些蔬菜我們既不吃葉子,也不吃根塊而是吃它的另一個部分。(辣椒、西紅柿、茄子——果實)。 教師小結歸納,並做簡單的歸類:有的吃葉子、有的吃根塊、有的吃果實。 2、討論我們每天為什麼要吃各種蔬菜? 小結:原來蔬菜里有各種豐富的營養,多吃蔬菜長得結實、健康,不生病。 3、討論:我們每天吃到的蔬菜是從哪裡來的? 教師提出懸念:它們究竟從哪裡來的?引導幼兒觀察圖象,了解它們的種植與收獲的過程。 (1)這是什麼地方?(菜地) 逐一觀察青菜、白蘿卜、洋蔥、包菜地。並與前面的已有實物經驗對應。 (2)讓幼兒知道蔬菜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濕度、溫度、養料。如一年四季要吃各種新鮮蔬菜,人們就運用大棚培植蔬菜。 (3)看圖象認識大棚中的豆角、黃瓜。 (4)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菜農們種植、養護蔬菜的圖象。(觀察、交流) (5)引導幼兒看圖象觀察了解菜農們收獲、挑選、運送直至讓蔬菜進入農貿市場。 小結:菜農的勞動很辛苦,有了他們的勞動,我們一年四季才能吃到各種各樣有營養的蔬菜,我們應該謝謝他們。 4、幼兒自製蔬菜串,並體驗與同伴一起動手操作的快樂和成功的愉悅。 操作前,教師提示操作要求: (1)用干凈的手操作。 (2)注意使用竹簽的安全。 (3)自由選擇材料,各種蔬菜要搭配,做出又好看、又好吃、又有營養的蔬菜串,這樣才能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