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整合《我會編織》教學反思
動目標: 1、學慣用紙條編織,發展精細動作。 2、體驗編織的樂趣,增進動手能力。 活動准備: 1、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准備編織藝術的視頻一段。 2、編織好的「五彩魚」一條。 3、各種顏色的卡紙條,剪好的用來編織的小魚形狀的卡紙。 活動過程: 編織藝術的鑒賞會 ——播放編織藝術的視頻,請幼兒欣賞中華文化中的編織藝術。 ——與幼兒談論與編織相關的經驗。 ——出示一條「五彩魚」(用編織的方法裝飾的魚,激發幼兒用編織的方法裝飾小魚的興趣。 嘗試編織「五彩魚」 ——出示剪好的可用來編織的小魚形狀卡片和不同顏色的條形卡紙。 ——示範最簡單的編織方法:按照隔一條編一條的規律編織。 ——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卡紙,學慣用編織的方法裝飾小魚。 ——指導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編織,可以是隔一條編一條或者是隔兩條編一條。 ——鼓勵幼兒用不同編織方法編織裝飾小魚。 將編織好的「五彩魚」展示在活動室,請幼兒欣賞交流。 ——讓幼兒找出與老師編織方法不同的作品,並請幼兒來介紹自己的作品。 學習經驗延伸 區域活動 美工區活動 准備紙皮、各種顏色和材質的線,讓幼兒自己創編編織的方法來編織裝飾紙皮等物品,繼續體驗編織的樂趣。 親子活動 請幼兒回家做爸爸媽媽的老師,一起練習編織,按照隔一條編一條的規律用紙條編織一張席子。
2. 幼兒園捲筒皇冠教案及反思
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版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權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3. 幼兒園考編試題教案需要寫評價與反思嗎
教學反思是一種通過提高教師的自我察覺水平來推動教師專業成長、改善教師教學行為、促進教師能力發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徑。筆者認為教學反思是一個現狀描述――發現問題――原因分析――理論支撐――得出策略的思考過程。也就是說,教學反思是用隨筆的形式記下教學過程中的成敗得失並分析原因,研究改進措施,進而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一、情景再現――寫得與失教學活動結束後,教師在寫教學反思時,不管得失成敗,都應真實地再現當時的情景,將其記錄在案。活動中教師可能因為一個可愛的頭飾而讓幼兒對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可能因為自己一個輕輕的撫摸而讓一個愛動的幼兒安靜下來,也可能因為自己的一句質問而讓幼兒慌亂不已。不管是什麼情景都該實話實說,以便自己在日後工作中遇到類似問題時能有「本」可參。案例一:對體育活動「吹泡泡」的反思因為場地的原因,戶外活動最難控制。在准備體育活動「吹泡泡」時,我仔細思考了一番。但我還是沒有想到戶外活動時會那麼亂,一會兒是孩子們的手鬆開了,一會兒是孩子們興奮地跪倒在地上,我一遍遍地指導他們拉好手,聽指令,但最後還是沒有能達到教學目的。我想是我提的要求不太清晰,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首先讓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必須先「拉好手」才可以進行下面的活動。這是一位新教師的教學反思,雖然在活動前她做了很多准備,但活動效果卻不是她原本所想的。她在活動中也發現了問題,但沒有找到正確的解決途徑。不過她在失敗中,反思總結出了「穩定孩子的情緒」是進行活動的前提,真實地反映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二、原因分析――寫真與偽新教師在遇到復雜的教學情景時容易產生焦慮,在分析原因時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更談不上採取有效的策略進行調整。一些教師在描述現象時容易陶醉於自我表現,出現問題時就歸結為教材太難、幼兒的常規太差、幼兒的發展水平存在差異等。還有一些教師雖能發現一些因果關系,但並不能進一步揭示本質的聯系。我們在分析原因時要去偽存真,真正從自身找原因,努力尋找解決策略。案例二:對撕貼「一盆水果」活動的反思撕貼「一盆水果」的活動,是讓幼兒學會用正確的方法撕貼出秋天的水果,想不到孩子們非常樂於撕貼,而且他們撕貼的效果也都很好,以至於孩子們還在興頭上,撕紙已經沒有了。看來我是低估了他們的能力與興趣,以後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一定要多准備活動材料。當然這次活動之所以這樣成功,離不開徐老師提醒的功勞――孩子的手小,所以操作材料要小,便於孩子的手能握住紙頭。這是一個新教師的教學反思,活動後她發現原來孩子們的興趣是那麼濃厚,活動進行得那麼順利,這是她沒有料想到的,以致在活動中出現了一個大問題――活動材料提供得不夠。通過反思,她從自身找原因,知道活動的成功歸結於材料的提供,既要符合幼兒身心特點,也要有一定的數量,以保證每個幼兒活動的需要。三、及時反饋――寫教師與幼兒教學過程是師幼對話、互動的過程。因此,活動結束後教師應及時反饋,對師幼雙方的表現與活動的質量作辯證的分析,以幫助教師在日後備課、上課時能全面把握師幼的情況。有些教師活動不成功就歸結於孩子們沒配合好,卻不考慮自己的活動設計是否符合幼兒的需要和興趣,自己提供的材料幼兒是否喜歡嗎?自己的提問幼兒是否明白。總之,教師更應從自己身上尋找突破口。案例三:對美術活動「一道彩虹」的反思在美術活動「一道彩虹」的幼兒作畫時間,皓皓小朋友揮起大筆畫了幾道色彩斑斕的線條,畫面上線條清晰、色彩干凈,我滿意地看了一眼他的作品,便轉身指導其他幼兒。當我再次走到他面前時,畫面上有一大半已變得又臟又模糊,而他正舉著用來擦水的抹布用力地擦著僅存的一小塊「干凈的彩虹」。我沒有阻止他,一是我的阻止已來不及,二是我來不及想清該不該阻止他,我索性站在他身後繼續觀察。這時整個畫面已完成,色彩的混合使得畫面有一種朦朧、柔和的感覺,還泛著一種灰色調。皓皓顯然對他的傑作很滿意,又跑到放紙張的櫃子前抽取了一張新的畫紙,如法炮製了一張「朦朧畫」。就這樣,他迅速地一連完成了四幅作品,如果我不示意他活動已結束,他大概還會這樣畫下去。活動結束後,我將皓皓小朋友的作畫方式介紹給其他的幼兒,同時在美工角嘗試著投放一些非常規的作畫工具,讓更多的幼兒探索他們喜歡的作畫方式,體驗不同方式帶來的不同的視覺效果。這是一個老教師的教學反思,教師以一個觀察者的身份,給幼兒充分探索的時間,耐心地等待幼兒的表現,給幼兒創設了一個安全、和諧的探究氛圍。四、整體把握――寫特色與亮點一個活動至少有一個亮點就夠了,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就可以把亮點扼要地記下來,寫下該活動的特點,以便日後有重點有選擇地採用教法,設計教學程序,做到一課一特色,課課有特色。久而久之,有利於形成教師個性化的教學特色。案例四:對學習活動「卷爆竹」的反思根據小班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我選擇了讓幼兒在「卷爆竹」的操作活動中嘗試新材料,和同伴一起做游戲,體驗新年的快樂。小班幼兒思維條理性差,過多的材料刺激會使他們注意力難以集中,無所適從,影響活動正常開展,因此,此活動僅以幼兒身邊的東西為材料(牙膏盒、薯片罐和牛奶盒等),讓幼兒在藉助不同材料的協助下,進行探索,嘗試哪些材料可以幫忙卷出爆竹,哪些不能卷出來;能卷出來的爆竹又有什麼不一樣。活動中,幼兒的操作興趣非常濃厚,卷出了形狀不一的爆竹。因此,在設計活動、選擇輔助材料時考慮幾種因素:①因地制宜地提供豐富的材料;②材料有適宜的結構,既暗含著有價值的教育內容,又能引起幼兒的探究動機和興趣;③幼兒可以自由選擇不同層次的材料。這是一個由老教師指導後的教學反思,反思中充分抓住了材料選擇的特色,支持和引發幼兒的操作擺弄、探究、實驗、製作等活動,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發現主動建構有關的知識經驗,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於保持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培養觀察的能力。五、深度思考――寫建議與調整在組織完一次活動後,教師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些問題,如:學習材料的提供是否適宜,活動環境是否恰當,組織的方式方法是否合理,教學重點是否合理,新的生長點或者遺留點是否抓住等。新教師可以學習骨幹教師反復修改教案的做法,對教材內容進行質疑、提出修改意見或重點考慮某個環節應該怎樣設計更加合理,並寫出調整後的方案,從而使自我反思達到一定的深度。案例五:對撕貼拓印活動「秋天的梧桐樹」的反思在一次彩虹屋活動中,要用到將報紙揉捏成紙團拓印的方法,我自認為這是一個很容易掌握的技能。我檢查幼兒捏的紙團時,發現其中只有兩三名幼兒能捏緊紙團,大部分幼兒捏的紙團是鬆散的,甚至還有一兩名直接抓起報紙不加揉捏就蘸色了,顯而易見,作畫效果大受影響。我並沒有責怪他們,如果只是兩三名幼兒沒有掌握這項技能,那麼也許是他們的能力使然,但大部分幼兒沒有掌握,則說明是教師的指導出了問題。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我回憶了一下自己的示範與講解,然後重新調整了一下,准備在第二天的撕貼拓印畫活動「秋天的梧桐樹」中,再次讓幼兒使用揉捏紙團這一方法。第二天的活動中,出乎意料的是每個幼兒都達到要求了。我想,在第二天的示範講解中,我關注到了幾點:對於低年齡的幼兒來說,誇張的動作的暗示比語言的指導(要用力捏)更易理解,動作是直觀、易模仿的,而語言是抽象的。一項技能或一種方法的實現到底要做到怎樣才能達到標准呢?我們
4. 如何編寫教學設計與教案,如何聽課與評課,教學反思及其寫作
教學設計本質上來說是和教案一樣,只是要加上設計意圖!
設計意圖可以在教案開頭寫,也可以每個環節寫。
至於格式,視當地教育局的常規而異
5. 三年級下冊勞技手編毛絨線教學反思
勞抄動與技術,也襲在培養學生生活工具的使用。線頭的修飾需要用到剪刀,為了不讓線鬆掉需要打火機。剛開始考慮到三年級學生還小,為安全問題,就省掉了學生使用打火機。後來才了解到:打火機是生活中常見的工具,學生要學會生活,也必須要學會使用這些生活工具。但在這之前得要調小打火機的火焰。是呀,我刪除掉的環節,也是剝奪了他們使用生活工具的機會,這好比怕孩子摔倒就不讓孩子學走路一樣。同時要提醒學生線在剪頭裡面點會省力些,打火機不可以靠近眼睛。這些雖然很細,但都很必要。
6. 小班區域活動反思 有趣的編織
活動目標:
1、鞏固用一上一下均勻有序繞的方法來編織花籃。
2、激發興趣,樂意參與活動,提高編織技能。
活動准備:
毛線若干、每人一個塑料瓶底剪的模具、各種材料編織的籃子。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 教師出示竹籃:這是什麼,是用什麼來做的?
2、 你還看到過哪些不同的籃子?
3、 今天我們自己用毛線來編一個花籃吧!
二、教師示範
1、 出示模具: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編?
2、 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
3、 請個別幼兒來試一試。
4、 教師示範:
先把毛線固定在一根瓶條上,然後一上一下,均勻有序地,一根隔著一根繞,一圈一圈慢慢地繞到模具的上面,花籃就編好了。
三、幼兒操作
1、 提出要求。
2、 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操作,表揚一些編得好的幼兒,並把他們的作品展示給其他的幼兒看。教師提醒幼兒在編的時候要一圈一圈挨牢,不讓它散掉。
四、講評
1、 展示幼兒的作品。
2、 這是誰編的花籃?你是怎麼編的?
3、 你們覺得他編得好不好?為什麼?
4、 教師小結。
5、 收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