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哪個寬哪個窄》
數學活動:《哪個寬,哪個窄》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各種物品進行自然測量,並能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寬窄。 2、發展幼兒對自然測量及寬窄比較的學習興趣。 活動准備: 1、將兩條一樣寬,但花紋分別是橫條和豎條的毛巾固定在演示版上。 2、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小棒,繩子,鉛筆,長木片等。 3、請幼兒帶一些平時自己收集的東西,如糖紙,貝殼等。 活動過程: 一、排一排。 1、出示三張不一樣的紙,區別寬窄。 指導語:這是什麼?有什麼不同?哪個寬?哪個窄?你怎麼知道?(重疊比較) 2、按寬窄排序。 指導語:請你按從寬到窄(從窄到寬)排一排。 二、看一看。 1、教師向幼兒出示兩條一樣寬但花紋分別是橫條和豎條的毛巾引導語這兩條毛巾什麼地方不一樣?這兩條毛巾哪條寬,哪條窄?(指橫向距離) 2、幼兒得出不同的比較結果。教師:怎樣來證明誰說得對呢?在交流中引出測量的方法。 三、學一學。 1、教師出示各種工具:小棒,繩子,鉛筆,長木片,任選一種,重點演示測量時收尾相接的方法,量橫向距離。 2、幼兒選擇一種工具,通過測量來判斷哪條毛巾寬,哪條毛巾窄,最後得出結論:兩條毛巾是一樣寬的。 3、小結:剛才有的小朋友受了毛巾上直條花紋和橫條花紋的影響而判斷錯了毛巾的寬窄,因為直條讓人感覺很窄,橫條讓人感覺很寬,其實,它們的寬窄是一樣的。 四、試一試。 教師發給幼兒各種測量工具,請幼兒嘗試測量其他一些物體的寬窄。如:門和窗,哪個寬哪個窄?桌子和椅子,哪個寬哪個窄?等等。
② 幼兒大班主題活動《哪個寬,哪個窄》的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哪個寬,哪個窄》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各種回物品進行自然答測量,並能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寬窄。
2、發展幼兒對自然測量及寬窄比較的學習興趣。
活動准備:
1、將兩條一樣寬,但花紋分別是橫條和豎條的毛巾固定在演示版上。
2、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小棒,繩子,鉛筆,長木片等。
3、請幼兒帶一些平時自己收集的東西,如糖紙,貝殼等。
③ 幼兒園教數學寬與窄有什麼游戲
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總目標 1、對周圍環境中的數學現象敏感,有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主動性和獨立性。 2、逐步積累有關物體的形狀、數量以及空間、時間等方面的感性經驗,獲得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建構初步的數概念。 3、學習正確使用操作材料,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能運用已有經驗和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發展思維能力。托班數學教育內容與要求1、願意參加數學游戲,能對自己感興趣的材料進行擺弄。2、感知並區分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對形狀變化感興趣。能指認紅、黃、藍三種顏色。3、學習按物品的一維特徵標記進行分類。(名稱、顏色、形狀、大小)。4、感知「1和許多」。感知一個同名稱的集合(實物)。 5、學習10以內的唱數。3以內的手口一致點數,並能運用實物進行3以內的按數取物。 6、在比較中認識物品的大小、多少。 7、感知上下、里外的空間方位,能區分白天和晚上。 8、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按標記拿取、擺放操作材料。小班數學教育內容與要求1、樂意參加數學活動,喜歡擺弄、操作材料。2、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並對生活環境中的形狀發生興趣和進行指認。能按形狀進行配對、組合拼搭。3、學習按物品的一維特徵進行分類。4、運用多種感官認識「1和許多」並了解其關系。感知個數在5以內集合中的每個元素。5、學慣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重疊、並放、連線)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感知並區分多、少和一樣多。6、學習按物體量的差異(大小、長短)或某一特徵進行5個以內物體的排序,並能找出最大(長)或最小(短)的。7、學習5以內的數數(實物、點子),能說出總數,並能手口一致地按數取物、按物取數,學習一些常用的量詞。8、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區分上下、里外、前後的空間方位及早、晚的時間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節的日常變化。 9、學習按要求拿取、擺放操作材料。有初步的規則意識。10、學慣用簡單的語言表達。中班數學教育內容與要求1、能主動、專心地進行數學操作活動,並對自己的活動成果感興趣。2、認識長方形、梯形、橢圓形。能關注周圍環境中物體形狀、量的差異。3、學習按物品的二維特徵進行分類。4、結合日常生活,會區分形成2—3個不同集合(元素個數在10以內),感知集合中的每個元素。5、學習按量(粗細、高矮、厚薄、寬窄等)的差異進行7以內的正、逆排序;學習按特定的規律排序。6、學習10以內的數數(順著數、倒著數、目測數群)。形成數序,認識數字,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基數、序數)。7、學習正確判斷10以內的數量(不受物體大小和空間排列形式等外部因素的干擾)。8、學習有條理的擺放、整理活動材料,嘗試有簡單規則的數學活動。9、能在老師幫助下嘗試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過程和結果,樂意與同伴、老師交流,養成傾聽的習慣。大班數學教育內容與要求1、認識幾種常見的立體圖形(正方體、球體、長方體、圓柱體);體驗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2、學習按物體二~三維特徵進行分類,並學習按標記進行逐級分類。3、初步感知集合的交集、並集關系及包含關系。4、能按物體量的差異和數量的不同進行10以內的正、逆排序。5、學習10以內的單、雙數,相鄰數以及認識零。6、學習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體驗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等量關系,部分數與部分數之間的互補和互換關系。7、學習10以內數的加減,認識加號、減號,初步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初步掌握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的技能,體驗加減互逆關系。8、學習二、四等分;感知守恆;學習自然測量。9、學習區分左右(以自身和客體為中心)。10、認識時鍾,學會看整點、半點,學習看日歷,知道年、月、星期的名稱和順序。11、認識並嘗試應用錢幣。12、能用語言表述操作活動過程和結果,並在老師的幫助下歸納、概括有關的數學經驗。13、運用輪流、適當等待、協商等方法與同伴進行數學游戲,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問題的討論;14、嘗試從不同維度觀察與思考問題;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簡單的問題。
④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 哪個寬哪個窄
數學活動:《哪個寬,哪個窄》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各種物品進行自然測量,並能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寬窄。
2、發展幼兒對自然測量及寬窄比較的學習興趣。
活動准備:
1、將兩條一樣寬,但花紋分別是橫條和豎條的毛巾固定在演示版上。
2、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小棒,繩子,鉛筆,長木片等。
3、請幼兒帶一些平時自己收集的東西,如糖紙,貝殼等。
活動過程:
一、排一排。
1、出示三張不一樣的紙,區別寬窄。
指導語:這是什麼?有什麼不同?哪個寬?哪個窄?你怎麼知道?(重疊比較)2、按寬窄排序。
指導語:請你按從寬到窄(從窄到寬)排一排。
二、看一看。
1、教師向幼兒出示兩條一樣寬但花紋分別是橫條和豎條的毛巾引導語這兩條毛巾什麼地方不一樣?這兩條毛巾哪條寬,哪條窄?(指橫向距離)2、幼兒得出不同的比較結果。教師:怎樣來證明誰說得對呢?在交流中引出測量的方法。
三、學一學。
1、教師出示各種工具:小棒,繩子,鉛筆,長木片,任選一種,重點演示測量時收尾相接的方法,量橫向距離。
2、幼兒選擇一種工具,通過測量來判斷哪條毛巾寬,哪條毛巾窄,最後得出結論:兩條毛巾是一樣寬的。
3、小結:剛才有的小朋友受了毛巾上直條花紋和橫條花紋的影響而判斷錯了毛巾的寬窄,因為直條讓人感覺很窄,橫條讓人感覺很寬,其實,它們的寬窄是一樣的。
四、試一試。
教師發給幼兒各種測量工具,請幼兒嘗試測量其他一些物體的寬窄。如:門和窗,哪個寬哪個窄?桌子和椅子,哪個寬哪個窄?等等。
⑤ 怎樣解釋是大班的數學,課程比較寬和窄。
大班的小朋友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可以找幾個不同寬窄的盒子,按版以下步驟讓孩子感受寬和窄權
1.用多種方法比較不同寬窄的2個盒子,可以採用直接觀察法,重疊法,繩量法等,這一步學生只說誰寬,誰窄就可以。
2.在會比較兩個不同寬窄的盒子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個盒子。
(1)認識最寬和最窄,當物體等於或多於3個的時候,就能找到最寬和最窄的
(2)讓學生根據三個盒子比較寬窄,認識到寬窄的相對性。如果3號盒子最寬,2號次之,1號最窄的話,讓學生說出:3比2寬,2比1寬;引導學生感受到2對於3來說就窄,對於1來說就寬,比較的對象不同,得到的結果就不同。在這個層次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敘述寬和窄。
3.變式練習
(1)同一個盒子比寬窄
(2)給一個寬的標准,找比它窄的盒子
(3)給一個窄的盒子,找比它寬的盒子
4.引導學生自主提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