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小學信息技術興趣小組活動教案

小學信息技術興趣小組活動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23 12:50:24

⑴ 如何開展小學信息技術興趣小組研究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在課題研究中主動獲取有關信息技術的知識,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意識;同時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研究性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在完成研究性課題時,必然使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資源的能力得到加強,從小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和合作的手段。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對實現新課程標准下的教學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小學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研究性學習

所謂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選擇一定的課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主動探究的一種學習方式。其基本特徵是重過程、重應用、重體驗、重全員參與。在小學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中,多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要求學生以共同的興趣愛好,自由組成研究小組,共同制定研究課題、實施方案,共同研究並總結研究成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所扮演的是一個建議者、傾聽者和協調者的作用。例如在畫圖和文字處理的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組成不同的小組,對不同畫圖和文字處理的使用方法及實現功能進行研究並得出不同結論,教師再組織不同小組利用機會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學習的面更廣,在小組學習中提升合作學習的能力。

  1. 建構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從合作學習的概念中可見,合作學習對小組成員的構成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不是幾個學生的隨意組合。教師對此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仔細觀察、調查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學生的個性、成績、能力、思維特點等,然後進行合理的分組。分組之後,要注意收集小組成員的「磨合」信息,並酌情做出調整。這是合作學習能否取得預期效果的前提。

  2. 2.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規。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間應合理分工,明確各角色的職責,使主持、記錄、把握主題(討論跑題時負責把話題引回主題)、匯報、記時等各有分工,人人有「事」干,以便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和作用。角色分工可以由學生協商進行,也可由教師在了解、熟悉學生的基礎上進行。每個人的角色可以相對固定一段時間,以便學生適應角色要求;可以定期輪換,以使每個學生得到多方面的鍛煉,並可避免因長期擔任一種角色而出現懈怠感。不論採用何種方式確定匯報人,教師在學生實施合作前均應明確告知,以便學生做出相應的准備。各種確定方式各有利弊,教師可輪換使用。事先選定匯報人的方式的益處是承擔匯報任務的學生因任務在身會用心傾聽、整理同伴的觀點,匯報的質量可能較高。弊端是非匯報者可能會產生事不關己的鬆懈心理;臨時指定和隨機叫號的方式,因每人都有可能被教師叫起成為匯報者,而匯報質量又決定本組成績,可促使每位學生成為認真的傾聽者。當然,因每個人是否成為匯報者只具有可能性而不是確定性,學生也會存有僥幸心理,並因此影響匯報質量。由內向或學習成績暫時落後的學生匯報時,教師要特別注意要求各組記錄員做好記錄工作,為他們的匯報提供心理支持。

  3. 3.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合作學習中要使每個學生傾力投入,教師要以平等的姿態參與其中,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對「異類」的觀點可以組織小組或全班學生討論、爭論甚至是辯論,而不是居高臨下地輕易否決或不屑一顧。

  4. 4.提供合理的合作學習時間。教師應根據任務的難易程度和現場的進展情況,為學生提供合理的合作學習時間。合理的標准可以是:小組各成員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研討產生的方案都有時間進行演算、實驗探究和驗證;需要留出出錯耽誤的時間,需要有時間沉思默想,還得有時間去思考總結個人經驗,去進行相互交流。那種只因預定時間已到而強行打斷學生討論興致的做法,不僅無益於保證合作學習的質量,更會敗壞學生可貴的參與熱情。

  5. 5.合理調控合作過程,加強學習指導。合作學習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師要承擔好組織者的職責。首先,應向學生說明合作的內容和要求;其次,在學生進入合作之前,應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第三,及時了解合作的進展、討論的焦點和認知的難點;第四,要合理調控合作過程。教師既應是平等的參與者,又應是冷靜的觀察者和有效的調控者。這要求教師既能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討論,又能適時抽身了解各組的合作進展情況,並能根據所掌握的情況合理調控合作的進程。教師完全被「裹入」其中而忘記自身職責,或在講台上忙於熟悉教案、准備課件和教學用品而對學生合作進展不聽、不看、不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6. 6.採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研究性學習成果的評價要重在過程而非結果,重在全員參與。因此,應該根據學生參與研究活動的態度,學生在研究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學生在研究中所獲得的成果情況和學生所得到培養的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注重評價學生在實施研究性課題時,獲得哪些信息技術基本技能,形成什麼樣的信息素養。注重評價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價應主要採用實際操作和學生作品展示的方式。

  7. 研究性學習通過學生首先選擇需要解決的問題(即課題),採用小組協作方式,藉助網路等信息工具,通過個體的主動探索,在實踐研究過程中培養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由於受知識水平限制,所選研究性課題與真正意義上的研究課題有所不同。要以學生為主體,本著發展學生個性和培養創新精神的原則,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的教學觀念,真正形成有別於其他學科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

⑵ 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精心導入,開啟興趣之門 導入是指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境界的語言藝術與行為方式。它如同橋梁,聯系著舊課和新課;如同序幕,預示著後面的高潮結局;如同路標,引導著學生的思維方向。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可以引起注意,激發興趣。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認識興趣,當學生對某種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學習。教師以新穎別致的導入,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吸引住,迅速地把他們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鼓勵」,這就要求設計導入時,要重視在「趣」字上下功夫。如下面幾種導入就能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1.設疑導入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當他們在遇到矛盾,對問題產生懸念時,大腦中會出現特有的興奮,於是他們就會積極思考,千方百計在去探索其中的奧秘,以獲取心理上的滿足。教師在課堂教學導入設計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能夠引起學生好奇心、探索欲的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強烈願望。 2.故事導入 通過講故事、猜謎語導入新課,這種方法可以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從中抽象出信息技術學科的知識與技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幫助他們展開思維、豐富聯想,使之很自然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3.多媒體導入 多媒體(視頻、音樂、圖像等)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與感染力,能夠生動、形象地呈現教學信息。利用多媒體工具導入新課,可以很好地創設情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4.游戲導入法 愛玩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採用游戲這種方法導入,將所要學習的知識滲透到游戲活動中去,使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心情輕松愉快,將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來。 二、巧用方法,體驗學習之趣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個人的興趣往往與肯定的情緒體驗相聯系。而小學生又有特定的心理特徵:好動、好問、好奇,習慣於游戲,喜歡各種生動有趣的形象。愛聽動人的故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直觀形象、生動活潑、形式新穎、色彩鮮艷的東西所吸引。應該根據小學生的這種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採取有效和有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我覺得行之有效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1.游戲教學法 由於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性、好奇性強,對游戲特別感興趣。而計算機正具有能玩游戲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可以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於游戲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我在實際教學中,配合教材內容,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一些既適合小學生又具有很強趣味性的游戲軟體。例如:拼圖、賽車等游戲,這些富有童趣的游戲,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把指法練熟了,懂得了平常課堂中很難理解的回車鍵、空格鍵、換檔鍵、游標控制鍵、退格鍵等特殊功能鍵的作用與使用方法。在教學滑鼠的使用中,我用XP系統自帶的紙牌游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滑鼠的單擊、雙擊和拖動等操作。這樣既能滿足學生的愛好、興趣,又能開發學生的智力,達到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電腦游戲是通往電腦世界的捷徑"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但電腦游戲的取材和活動時間必須要嚴格控制,要選擇優秀的適合學生的游戲,更要強調趣味、益智、學習的功能。 2.競賽教學法。 依據學生好勝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小組競賽活動,鞏固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如用畫圖軟體進行繪畫比賽,展示學生的作品並評選出最佳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作品展示法 在教學中,先把教學作品展示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這是在教學畫圖軟體模塊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當孩子們看見我課前用計算機畫好的漂亮圖畫時,興趣自然就會被激發起來,這時,再教學生畫圖方法,學生更容易學懂學會,完成作品。 4.演示教學法。 依據兒童的好奇特點,在展示學生所不知道的新奇事物時,採用直觀演示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PowerPoint2003軟體模塊時,我先給同學們放映了帶有動畫的PowerPoint2003作品,然後問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自己試著製作一組幻燈片分享給其它同學呀?讓學生自己產生一種躍躍欲試、自願學習的動力。然後再介紹幻燈片窗口組成,演示每張幻燈片的製作方法和技巧等。 5.課件教學法 在教學理論知識時,配合以生動的圖像、聲音等製作的多媒體課件,使學生有獨特感、直觀感、新穎感,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能喚起學生的情緒和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現在提倡計算機輔助教學,當然也應該首當其沖應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中去。 例如我在五年級第一學期上「用計算機製作板報」的課時,採用了計算機多媒體展示系統,將已經學過的寫字板模塊的優秀作品與Word2003文字處理軟體模塊的優秀作品製做成幻燈片並配上優雅的音樂,在屏幕上播放展示出來,將它們的功能進行了對比,使學生對Word2003產生新鮮感和好奇心,然後再手把手耐心的給學生講解相關知識。
三、張弛有度,活躍課堂氣氛 一堂課好比演奏一曲樂章,有低緩也應該有高昂,有高潮也應該有低谷。恰當的穿插可以使一堂課保持合理的節奏,疏密相間,有張有弛,氣氛活躍,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信息技術。比如在學習「寫字板」模塊時,長時間操作鍵盤學生會感到乏味,我就讓提前完成課堂任務的學生用計算機畫畫,調節課堂氣氛。 四、交流情感,建立和諧關系 情感是人類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度與心理體驗。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如果在課堂上,教師總是板緊面孔,學生的心理就會感到壓抑,因此,教師要力求創設和諧的情景,作為教師應以自然、親切、充實的教態表情,持之以恆地以自己的良好感情去引發學生的積極情感反應,創設師生情感融洽的氛圍,發展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對老師有感情,必定不自覺地對你所任的課程產生興趣,這種自發的學習動力所產生的效果,是任何說教、任何其他教育手段不能達到的。教師從情感入手奉獻愛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熱愛、尊重、理解、寬容學生,努力創設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教師可親、可敬、可信的人格魅力,而勇於積極思考;感受教師熱切的期望, 而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平時,我即以情感教育為主,經常和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情況,在頻繁接觸中增進師生的了解和感情,形成極強的向心力。總之,教師只要有愛心,善於和學生交流,學生必然對你有深厚的感情,也會對你的課感興趣。 五、恰當評價,肯定獲得自我 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教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對學生都非常重要。我覺得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善於使用激勵性和啟發性的語言激勵學生不斷創新的慾望,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毫不吝嗇的用「你完成作品的速度真快呀!」「你真了不起!」「你的想法非常獨特。」「你真棒!」「你的作品很有創意!」「請繼續努力!」等等。課堂上要改變以往非對即錯的程式化評價,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充滿熱情,發自內心的鼓勵性的評價,讓學生始終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體驗,情感和價值觀,更多地把注意點放在學生的個性發展上。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核心,創造性地設計教學結構,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質,從而培養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中的良好興趣。

⑶ 求黔教版小學信息技術教案(後必追分)

最新從幼兒教案---高三全部科目的教案,版不注冊全免費權
http://teach.8maa.cn

⑷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朋友:現在為你提供以下內容,不恰當的地方希望你適當修改。謝謝!
學情分析:本人擔任初一年級信息技術課,初二年級分4個班,共178名學生,共中優秀生共有58人,中等生共有81人,學困生共有39人,所任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一,中等生多有偏科現象,學困生在學習上懶惰、怕動手動腦。
學困生差因分析:學困生的學習目的性不明確,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記筆記,課後不復習。對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術概念及操作要領不加強鞏固,對信息技術開始有些興趣,以後興趣越來越淡,不知任何知識要想學好都要付出辛勤與汗水。
二、 教 學 目 標
1、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質量目標。

1、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意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識,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第五章、第六章,具體知識點如下:
第五章:了解Excel的功能與主要特點;掌握Excel的啟動與退出;掌握工作表的建立;掌握在工作表中輸入文字和數據;掌握工作中數據的簡單計算;掌握工作中的數據操作、文字編輯;掌握工作表的列印。
第六章:了解PowerPoint啟動與退出、PowerPoint的界面組成;掌握演示文稿的建立、打開、保存;掌握設施模板的應用、幻燈片背景的設置;掌握PowerPoint的五種視圖模式的切換;掌握插入文本框及文本的編輯;掌握插入與編輯圖片文件;掌握觀看幻燈片放映與設置放映方式;掌握幻燈片演示效果的設置(動畫、聲音、切換)。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期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2、質量目標: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認真學習洋思、萬石、郵堂經驗,進一步落實具體措施,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面向全體學生,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抓好中上生,促進學困生提高,使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逐步提高,在初二時能通過《信息技術》中級考核。
三、 教 材 分 析
1、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2、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 本學期教材的知識結構體系分析和技能訓練要求。

知識結構體系分析:本學期教學內容共二章,以Excel電子表格作為學習的重點,主要是:利用Excel電子表格軟體計算、統計、分析、匯總數據;利用PowerPoint製作、設置、播放多媒體作品。
技能訓練要求:通過學習Excel電子表格軟體,會計算、統計、匯總、分析數據,製作圖表,並會列印報表;利用多種媒體(文本、圖片、聲音、視頻)合成製作簡單的多媒體作品,設置幻燈片的放映方式。
2.本學期教材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學期所學知識是數據處理的基礎知識,為以後深入學習計算機流行軟體打下扎實的基礎。Excel是優秀的數據處理軟體,學好它為以後踏上工作崗位帶來辦公自動化。PowerPoint是簡單、實用的多媒體製作軟體,對於教學、廣告、宣傳都很有應用。兩章知識是當今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熱點知識,學生興趣濃,是學習信息技術的關鍵,培養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的學生,才能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信息社會才能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自學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電子表格中的數據計算、簡單幻燈片的製作與播放。

難點:電子表格中的數據計算。

四、 改 進 教 學 的 措 施
1、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2、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3、教研工作目標和計劃。

1. 落實教學「五認真」的具體措施。

教學中以教學大綱為綱,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在開學初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認真落實「五認真」具體措施:

一、認真備課:力爭集體備課,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探索、研究疑難問題及有關微機實踐。分析學生情況,統一教學要求,盡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課必備,寫好教案。領會大綱精神,鑽研教材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做到十備:一備滲透德育;二備重點突出,突破難點方法得當;三備信息技術基本概念;四備信息技術基本操作用語、基本術語;五備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六備疑難問題的解決思路;七備信息技術實驗操作的增補及成敗關鍵;八備學生自學提綱;九備操作練習作業精選;十備課堂教學的總設計。

二、認真上課:以啟發式教學為原則,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精講多練,前後連接,板書規范清楚,教態親切、自然,採用多種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及時總結,做好教學後記。

三、認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每節新課前做好預復習工作,以利於鞏固教學重點和克服薄弱環節,有利於強化信息技術術語、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

四、認真組織信息技術操作考核:對學過的每一單元及時進行雙基考核,及時分析、指正、查漏補缺。

五、認真組織輔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多元化的輔導,幫助分析原因,啟發思維,尋求正確的操作習慣和方法。採用多關心、多提問幫助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對於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2、提優補差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對於優秀生可以適當學《考試綱要》以外的知識來充實自己,並在學習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對於學困生在課上、課後給予更多關心、幫助和指導。對於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織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特長。

3.教研工作目標和計劃。

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通過探討學習,總結得失,並將自己的實踐活動轉化為理論,學期結束時,至少寫一篇經驗總結或論文。

⑸ 怎樣激發小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興趣

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
一、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在當今的課程設置中,信息技術課雖然已定為必修課,但不在高考、中考的范圍內,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依然圍繞著中考、會考和高考在轉,而信息技術課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無非就是在電腦上玩玩游戲,上網聊聊天而已,根本不會引起重視,更談不上學好這門課。我們要讓學生明確,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信息素養已成為科學素養的重要構成部分。迅速地篩選和獲取信息、准確地鑒別信息、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將是所有社會成員應具備的、如同「讀、寫、算」一樣重要的,終生有用的基本能力之一。 學生的學習不僅為了考試,還要培養適應社會的各種能力。
二、 從課堂教學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精心設計教學任務,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
實踐證明,學生如果對所學的內容有濃厚的興趣,便會由被動變的主動,心情變的愉快,注意力變的集中和持久,觀察力變的敏銳,想像力變的豐富、創造思維更加活躍從而保持亢奮的學習勁頭,為了激發這種興趣,我們應精心設計教學任務,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
比如,指法練習在學生看來是最枯燥乏味的事,如果不優化教學內容,學生很容易失去興趣,針對這一情況,我便利用學生喜歡玩游戲這一特點,選取金山打字通軟體讓學生進行練習:第一步讓學生利用其中的「吃蘋果」和「打地鼠」進行單個字母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目標後,再讓學生在「青蛙過河」中練習單詞的輸入,最後讓學生兩人一組,進行「警察抓小偷」競賽。結合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通過優化教學,學生不知不覺中掌握並熟悉了鍵盤指法。
再比如,高中信息技術必修模塊中「信息技術基礎」內容教學中,教學目標與要求是:學會獲取信息、學會加工與表達信息,如果按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師會講什麼是信息,如何獲取加工信息,一切都是口頭表達,學生一般情況下會感覺索然無味,而作為學生升入高中的第一節課又特別重要,針對這一情況,我及時調節內容,把後面 「Internet基礎」中的搜索引擎和網上下載的內容移到前面與 「信息技術基礎」一起,以「設計一個旅行計劃」為課題,通過創設情境,布置任務、自主活動、教師總結、集體評價幾個環節的安排,運用「任務驅動」的方法,使學生饒有興趣的完成了任務、掌握了知識不說,還一箭雙雕的制定了自己的旅行計劃、過了把導游的癮,體味到信息技術這一工具學科在他們學習生活中的作用,學生以後的學習興趣可高漲了,就喜歡觀察了。
2、注重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善用比喻,激發學生興趣,學生才喜歡觀察
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師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合理切切的比喻,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緊張的氣憤變得和諧,使沉悶的課堂變得活躍。因此,把幽默詼諧的語言、形象生動的比喻引進信息技術課堂課堂,寓庄於諧,寓理於諧,能使學生好學、樂學。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基本概念和理論性的教學內容,讓好多教師感到很是棘手,使學生感到抽象,記憶困難,在講授時,如果教師運用風趣的語言,形象的比喻,就能化繁雜為簡潔,化沉悶為輕松,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我在講解3.5寸軟盤的使用時,常用的3.5寸軟盤將滑片打開時為防寫,而學生易將保護與未保護混淆,講到這一塊時,我拿出一張3.5寸軟盤,將防寫滑片打開,讓碟片上兩個孔對准自己兩隻眼睛的位置,告訴學生,軟盤上有兩只「眼睛」,當兩只「眼睛」瞪著時處於高度警覺狀態,是不可侵犯的,即為 「防寫」。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時為(封上滑片),即為「不保護」狀態。聽到這樣的講解,學生們笑聲一片,在歡愉、幽默的氣氛中這一教學難點得以突破 三、開展信息技術興趣小組活動,增強學習興趣與觀察
對少數學習成績優秀而又愛好信息技術的學生,可以組織信息技術課外活動小組。通過課外興趣小組活動,鞏固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操作技能,開闊眼界,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興趣小組開展活動的內容可以是利用學校淘汰下的計算機硬體設備組裝電腦、用計算機編排列印校報牆報、設計賀卡、設計學校網站、參加比賽等。如我校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成立了硬體興趣小組和軟體興趣小組。硬體興趣小組主要是掌握一些硬體設備的基本維修和安裝、調試;軟體興趣小組分程序設計小組和綜合設計小組。興趣小組的成立不僅僅帶動了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績,而且也引起了其他同學的關注和興趣。信息技術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操作為核心,創造性地設計教學結構,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使學生自主自願地學習信息技術。 四、整合其他學科,提高主體綜合素質計算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把所學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應用於日常學習和生活中」。

⑹ 誰有小學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教案誰有給我一份寫寫

活動目標

1、基礎性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Excel在數據計算方面的便捷與迅速。

(2)學習Excel數據計算的基本方法

(3)學會運用Excel對數據進行「求和」與計算「平均值」的方法。

(4)學會運用Excel對數據進行「數據排序」

活動重點

(1)Excel表格中計算式的 正確輸入

(2)學會運用Excel對數據進行「求和」與計算「平均值」的方法

(3)學會運用Excel對數據進行「數據排序」 活動難點 學會運用Excel對數據進行「求和」與計算「平均值」的方法

2、發展性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2)培養學生思維清晰、快速整理數據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數學運作能力和創新精神。

(4)培養學生把信息技術與數學運算知識進行有機整合的能力。

(5)培養學生愛科技學科技及小組合作的意識。

活動准備活動准備活動准備活動准備

1、教師准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准備: 在Excel中建立一個《班級圖書登記表》並錄入圖書的有關數據。(第一次活動內容)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比賽導入: 教師激趣導言: 大家喜歡讀書嗎?是呀,世界上沒有人會不喜歡閱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思想的歸宿、是智慧的啟引、是造就靈魂的工具。讀一本好書就像在和一個高尚的人交談, 它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更加聰明高尚。書籍是全世界的精神營養品。那麼我們的班級圖書角收錄了多少「精神營養品」呢? 1、請學生打開各自建立的《班級圖書登記表》。2、展開熱身競賽: 這么多的圖書我們該如何管理它呢?誰有潛力成為最稱職的「圖書管理員」大家來比一比。 比賽規則:大家分別用口算、筆算、心算、計算器等方法,來計算圖書的總冊數和總金額。以一分鍾為限看誰算得又快又准。 3、展示比賽結果 學生展示:使用方法、計算的結果。(一分鍾時間學生是無法完成全部計算的) 教師展示:在大家計算的時候,我使用Excel電子表格,在一分鍾內計算出了圖書的總冊數和總金額,以及圖書的平均值。大家評價一下誰才是最快的「圖書管理員」呢?對,就是Excel這個「電腦小會計」,數據計算對它來說只不過是「小菜一碟」。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運用Excel對數據進行「求和」與計算「平均值」的方法。(板書課題「電腦小會計」) (注意:老師的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來變通,如果學生說是老師最快,那老師就回答:是嗎?沒有Excel這個「電腦小會計」的幫助老師是無法計算的這么快的……)

二、任務驅動、自主發現 任務一:計算每一種圖書的總金額。任務二:計算全部圖書的總金額 任務三:計算圖書的平均單價 1. 學生分組合作,任意選擇任務,自主發現完成操作。 2. 教師巡視查看自學情況。

三、邊干邊學

1、各小組推選代表匯報任務完成情況。

2、教師根據學生自學情況開展演示和歸納

(一)計算每一種圖書的總金額。 例:計算第一種圖書《格林童話》的總金額 1、學生歸納計算式:總金額=單價*數量 要求學生運用上節課的知識自主發現輸入計算式的方法,試做並歸納 2、教師歸納:在「總價」的單元格F2中,輸入「=C2*E2」,按「回車鍵Enter 鍵」,F2單元格自動顯示計算結果。 3、學生練習:完成其他種圖書的總金額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4、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在操作過程中可能遇到一些問題,導致計算結果無法正確顯示,請學生提出來。 問題預測:①在輸入公式的過程中包含了空格符號 ,要清除? ②數學符號的不正確輸入 ③C2和E2的大小寫不限,輸入作用是一樣的5、引導發現:如果我們有一萬種圖書,這樣逐一計算每種圖書的總金額實在太麻煩了,你能發現更便捷的方法嗎?學生發現歸納。 6、教師歸納:Excel具有自動計算的功能,即設置好第一個單元格的計算公式後,Excel會自動計算其他單元格的總金額。(教師示範,強調滑鼠指針的變化)

(二)計算全部圖書的總金額 (自動求和) 1、教師示範操作。 2、學生練習: (1)計算全部圖書的總金額 (2)計算圖書的總冊數

(三)計算圖書的平均單價 這么多種類的圖書,他們的平均價格會是多少呢? 1. 教師示範操作。 2. 學生練習鞏固。

四、自主探究活動 1、觀察常用工具欄中的各種按鈕,嘗試自主發現「數據排序」的操作,即把一組數據從低到高或者從高到低的升、降順序排列。(要求學生自主掌握) 2、探究發現Excel 數據修改功能。任意改動圖書的 數量,仔細觀察表格會發生什麼現象?再改動幾個數據,試試會有什麼發現。並寫下你的發現。五、作業: 比較Excel電子表格和 word表格的異同點。

⑺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設計

信息技術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及分類

教學設計是在現代教學思想的指導下,運用系統方法對教與學的行為進行設計,它是一個分析教與學的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方案並在實施中加以評價和修改,使之達到教學優化的微觀的教學過程的設計。

教學設計的四個原則:目標性原則;程序性原則;整體優化原則;趣味性原則。

目標性原則----教學目標由教學大綱所決定。由學科課程目標到學段目標到單元、章節目標到課時目標,形成系統的教學目標序列。課的教學目標必須具體、明確。它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方向。

程序性原則----課的設計,必須依循學生的認識水平、認識過程,有序地編排教學內容和採用恰當的教學對策。學習程序的編排要有利於學生原有認知結構對所學內容的同化或順應,利於學習內化,而且又可供教與學的操作。

整體優化原則----在嚴格規定的時間內,在教學過程各個因素優化設計的基礎上,將諸因素加以科學的組合,充分地發揮教學的整體功能,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趣味性原則----在課堂上師生雙方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學主導一方,學生是學習主體一方,而教師的主導又是為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服務的。要使學生在課的學習活動中保持注意和嚮往的心向,保持對學習內容的積極探究的認識傾向,十分重要的方面是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設計的分類

整體(宏觀)
局部(微觀)

課程設計-以地區性的某一學科為設計對象
單元教學設計(以某一單元的教學為對象)

學段整體教學設計-以某學段、某學年或某學期為設計對象
課時教學設計(以某一課的教學為對象)

微格教學設計(以某個教學環節為設計對象)

課的設計可分為三大部分

教什麼,即是對學習需要的分析,明確要教什麼。

怎樣教,即教與學活動過程的設計。這是教學設計的核心的部分。

教學的效果怎樣,即一堂課的總結,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的設計

二、教學設計的操作步驟

學習需要分析----要弄清為什麼要開展教學;課程教學目標應是什麼;教學設計具備哪些條件?

教學內容分析----把課程教學目標分解成為單元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進行學習任務分析,要完成學習任務需要的從屬知識技能,確定要教什麼。

教學對象分析----了解學生學習心理,認知水平,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學習起點的能力與學習特點等。

確定教學目標----根據課時(或單元)的教學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學習行為目標),並把教學目標告訴學生,使他們心中有數,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學習活動。

教學策略設計----主要解決「如何教,如何學」,運用系統方法,從實際出發,從爭取整體教學效益的角度正確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如:激起學習動因的策略(情意原理)、組織學習內容的策略(序進原理)、安排學習方法的策略(活動原理)和利用學習結果的策略(反饋原理)。

教學媒體設計----根據學習目標、教學策略特性加以選擇適合的教學媒體,根據教學實施計劃中的具體要求,將教學內容與方法等轉換為印刷或視聽媒體(包括課件),並把各種教學媒體進行最優組合,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反饋調控設計----教學過程是動態的師生教學活動過程,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重點、難點,預計學生將會作出可能反映,如過深或學淺,預先設計另一種教學方法,一旦課堂上出現非常規狀況時教師就可以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教學要求、教學策略和方法。

教學評價設計----主要是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它包括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檢測不同層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課堂教學形成性測試和總結性測試的設計。

三、結合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信息技術課是初中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成為必修課單獨開設。

從課程特徵角度認識設置教學目標的原則

(1)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對工作和社會的影響。

(2)初步了解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和學會文字、圖形、數據的處理技能。

(3)學會應用多媒體工具、相關設備和技術資源來支持其它課程的學習,能夠與他人協作或獨立解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完成各種任務,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4)在他人幫助下學會評價和識別電子信息來源的真實性、准確性和相關性,初步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方法。

(5)樹立正確的知識產權意識,能夠依照法律和道德行為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

教學要求

認知領域:了解、理解、掌握

操作領域:初步學會、學會、比較熟練

情感領域:願意接受、感興趣

不同課型的教學設計

介紹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課的設計

把握好認知水平的層次(了解、理解),在情感領域,破除神秘感,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行媒體組合教學,按照學生的年齡和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設計教學過程。圍繞教材內容精心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提問,小組交流,形成性練習)

計算機操作技能學習的課的設計

在設置教學目標時,認知領域與操作領域兩者必須結合,不同的學習階段兩者的主次要分清。

加強操作訓練階段性的整體規劃,要認真研究上機訓練內容的合理編排組合,充分發揮即時反饋、評價、調控在技能訓練中的積極作用。

四、信息技術教學設計基本格式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課題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2、內容分析(重點、難點)

(三)教學策略分析(根據對教學條件和學生情況分析)

1、教法

2、教學手段

(四)教學准備(機器數量,是否聯網,有無電子教室軟體)

(五)設計思路(過程的濃縮,理念的體現)

(六)教學過程(表格式)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備注

(七)板書設計

⑻ 小學信息技術機器人是怎樣工作的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了解機器人的產生、現狀和發展。
2. 能力目標:收集有關機器人各個方面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編輯整理。
3. 情感目標:激發學習熱情,從小樹立愛科學的志向。
教學重點:
機器人的發展史。
教學難點:
能較快地、有針對性地收集有關機器人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准備:
准備有關介紹機器人的演示文稿、照片、錄像資料等。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分成:知道機器人一詞的由來、知道機器人的種類、了解機器人結構特徵和不同功能、暢想未來機器人的發展方向等幾方面。
由於學生對機器人的感性認識往往是通過電視、書籍等途徑,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機器人就是像人一樣的機器,能夠做一些簡單的動作等。在處理教材時,可以在開始上課時,讓學生來交流:「你知道什麼是機器人嗎?」「機器人能做什麼呢?」讓學生大膽、充分地說出自己的見解。然後,教師出示有關機器人的幻燈片,較系統、完整地介紹機器人的由來、種類、特徵、發展等,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被激發。本課要重點介紹機器人的發展史,介紹它們在各行各業中的「傑出」表現,同時讓學生思考體會:機器人不一定是人形的樣子!
教學建議:
通過談話引入新課——生活中你看到過機器人嗎?以此來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可事先讓學生准備好一些機器人資料,一上課就先來交流展示。
在第二個環節中,讓學生互相交流,圍繞現在的機器人都能做哪些事情、機器人代替人類有什麼好處等來談。讓學生來感受體會,發表個人見解,交流互動。教師根據課堂實際,可以適時展示事先准備的有關機器人發展史的圖片、錄像資料,在讓學生做一些適當筆記的同時,也積極思考:什麼樣的才叫機器人呢?你能給它下個定義嗎?教師要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和小結。
第三個環節,讓全體學生暢想:未來的機器人又將如何發展呢?布置本次課堂作業:畫一幅機器人的科幻畫。學生上機操作。
最後,教師小結,點評作業。同時,開始安排全班分組,一般以4~5人小組為一個單位,共同學習,使用一套教學機器人。也可以就剛才學生未完的話題繼續展開討論。
練習建議:
1. 上機作業:我心目中的機器人,要求畫一幅機器人科幻畫。
2. 課外作業:收集機器人的相關資料,以小組為單位製作一份Word簡報。鞏固本次課堂教學效果,為下節課作鋪墊和准備。
附參考教案:
一、機器人的由來
幾千年前人類就渴望製造一種像人一樣的機器,以便將人類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西周時期,我國的能工巧匠偃師就研製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這是我國最早記載的機器人。

閱讀全文

與小學信息技術興趣小組活動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