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種植白菜後的反思
反思:回想與孩子一起種植蔬菜的整個事件,我們認識到老師與環境在幼兒的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首先,老師要善於捕捉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作出價值判斷,從而把教育目標寓於幼兒的興趣之中,物化在環境之中,生成有價值意義的教育活動。比如本次活動是在老師觀察幼兒的種植興趣和對種植的渴望後,分析了種植對孩子將獲得的經驗與教育價值。又把讓幼兒喜歡蔬菜的教育目標融入其中。從幼兒喜歡種植的興趣點入手,以蔬菜為載體,與孩子一起種植蔬菜,既滿足孩子的種植需要,又讓幼兒在種植管理過程中感知蔬菜的培育過程、生長變化、生長條件等,獲得各種有意的經驗和體驗,增進全面了解.在照料中孩子們傾注了自己的感情,從而發自內心地喜歡蔬菜。從種植開始,到每種蔬菜的成長,孩子們在不斷地觀察、比較、發現、探索的過程中,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學習和經驗得到了生成和深化,對蔬菜的感情也在不斷加深,收到了預期效果。
2、在日常生活中蘊藏著許多學習的機會,老師要有敏銳的教育意識,不要錯過每一次讓幼兒學習的機會。比如看似沒有什麼教育意義的猜測禮物環節,竟也成為幼兒學習運用相關信息判斷事物的學習。而後的怎麼才能拿得又快又多的土、怎麼種植、怎麼區別、怎麼管理、怎麼觀察……都是孩子學習的機會,老師要善於把握這些機會,讓它們變成有意義的活動。
同時,為了確保學習的有效性老師必須不斷提出挑戰性任務和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有了種子怎麼辦?沒有土怎麼辦?有了土又該怎麼種呢?種種子的盤子是一樣的,怎麼區別哪盤種的是什麼菜?怎麼知道誰澆了水,誰發現了變化?怎麼知道蔬菜長高了,誰比誰高?為什麼下層的黃豆都歪著擠向外面?……在這些問題拋出後,又及時地相應的支持,比如:取土工具、種植工具、製作標志工具、澆水工具等。正是在老師的這些挑戰性的問題和任務的引領下,以及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下,孩子們一步步地與環境和材料互動,並從中獲得許多有益的經驗。
3、老師須時時地關注孩子,適時的牽引,以讓活動有意義的進行下去。幼兒很喜歡做事,觀察新鮮事物,但沒有堅持性,即使是他們很興趣的事物,關注的熱情也不久,要培養孩子將這種興趣保持下去,並從中獲得我們所期望的預期教育目標,需要老師傾注大量的精力去關注,牽引孩子重新點燃興趣之火,並努力將教育目標物化在環境與材料中,使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動獲得發展。當孩子忘記給菜澆水時,老師利用每天倒水給他們喝的這個環節,以給蔬菜寶寶喂水喝為由,用移情體驗,重新燃起孩子對蔬菜的關心和照顧。當發現澆水過剩時,又及時請大家把在家中的種植帶到幼兒園,同時用上澆水記錄。當發現孩子忙於澆水、忘了觀察時,又及時用上了觀察記錄……正是老師時時地觀察著孩子的一舉一動,關注著孩子的動向,研究著措施,讓孩子們持續保持著興趣,步步前進……
4、從中我們也發現要培養孩子的某種興趣並把這種興趣持續下去,老師的積極參與對孩子們來說能起最好的帶動作用。因為孩子們在和老師一起做事情的時候,興趣總是最高。其次鼓勵語言、贊賞的目光又會激勵著
幼兒去參與,再去觀察發現。當發現孩子的好行為時總是給予贊賞,並在全班表揚。對孩子的發現總是給予鼓勵和贊賞,這些都激勵著更多的孩子去關心照料蔬菜,去觀察、去發現更多的發現。同時,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表現與展示的機會,是孩子們擁有成功感,增強自信心的必備條件,而成功與自信又會促進孩子自主發展並保持對某一事物的興趣性,使之不斷探索再獲成功,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隨著活動的進展,蔬菜的變化,孩子們也在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