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開展中學美術第二課堂教學活動
帶學生外出寫生,或是帶他們走出教室探索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卻又常常被我們忽略的一些與美術相關的藝術,比如廣告、建築物、綠化等。有條件的話可以帶他們到一些畫展或博物館了解一些名畫家的作品和生平等。
基本沒上過美術課
『貳』 美術第二課堂 如何開展
帶學生外出寫生,或是帶他們走出教室探索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卻又常常被我們忽略的一些與美術相關的藝術,比如廣告、建築物、綠化等。有條件的話可以帶他們到一些畫展或博物館了解一些名畫家的作品和生平等。
基本沒上過美術課,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叄』 義務教育課程 美術六年級上冊第二課是什麼
第一單元
1、激動人心的革命歷史畫
一、教學目的六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
通過欣賞革命歷史畫,認識黨的偉大、正確,六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美術創作的蓬勃發展。
二、課前准備
大幅圖片六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
三、教學過程
1、指導學生欣賞:《狼牙山五壯士》六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
2、《人橋》
3、《開國大典》
4、《血衣》
5、《延安火炬 》
6、《廣州起義》
7、《飛奪滬定橋 》
1、 《南昌起義》
四、作業布置
要求學生課後多欣賞各種圖畫。
2、展覽設計、環境欣賞
一、 教學目的
通過欣賞和介紹圖畫使學生了解展覽設計的意義和環境藝術與人們的密切關系,激發他們的欣賞內容。
二、 准備
有關展覽的圖片及環境藝術圖片,豐富學生的欣賞內容。
三、 教學過程
1、 按照課本的要求,根據教材分析介紹展覽設計的具體內容。出示准備好的圖片,豐富學生的審美感知。
2、 根據課本及教材分析。講述環境與人們的關系和必要性,聯系學校環境實際,對照議論。
四、 小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各個方面的審美要求也提高了,環境藝術己成為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項目,人人都要具備這方面的美術素養。
五、 作業
欣賞各種圖畫。
第二單元
1、 頭像
1、 教學目的
通過頭像線描寫生練習,理解頭部五官位置、比例,做到細致觀察,抓住人物的臉型特徵描繪出來。
二、課前准備
1、先畫一幅掛圖讓學生參考。
2、預先畫幾張不同角度的學生頭像線描寫生范畫,或者選幾幅過去學生畫的頭像寫生作業,給學生參考。
三、教學過程
1、 讓學生觀察人物頭像的特徵。
2、 分小組作畫。
3、 評出優秀的作品。
四、小結
教師小結畫人物頭像的方法。
五、作業
要求學生畫一幅人物頭像畫。
2、人物動態
一、教學目的
要求學生在了解人物動態變化的基礎上,進行人物動態速寫練習。以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二、課前准備
繪制動態速寫過程圖,幫助學生學習。
三、教學過程
1、 在班上選出模特兒,並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2、 說明人物速寫的特點。
3、 要求開始畫速寫畫。
4、 評出優秀的作品。
四、小結
教師小結出速寫畫的方法與特點。
五、作業
要求學生課後再畫一幅自己喜歡的人物速寫畫。
3、同學們
一、教學目的
通過練習群體速寫,教學生留意觀察生活中有意義的美的事物,並用速寫把它記錄下來。
二、課前准備
1、 讓學生欣賞一些速寫畫。
2、 讓學生欣賞教師的群體速寫作品。
三、教學過程
1、 組織教學
2、 總結上一節課作業,並把優秀作業貼出來讓學生欣賞,以資鼓勵,從而激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 講新課。
教師示範畫畫。
4、 練習
全班學生畫畫,將學生分成幾小組,進行速寫。
四、小結
總結速寫畫的特徵,評出學生的優秀作品。
五、作業
學生畫速寫畫。
4、故事
一、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連環畫的特點,從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二、課前准備
連環畫
三、教學過程
1、 組織教學,板書課題:故事畫。
2、 解釋:「故事畫「的意義及其特點。
3、 引導學生觀看課文的兩個故事,進行談話。
四、練習
要求學生進行練習,再進行評出優秀作品。
4、 為三好學生畫像(寫生畫)
一、教學目的
通過為三好學生畫像,刊出美術牆報,訓練學生的繪畫能力和設計能力,並激發學生爭當三好學生。
二、課前准備
1、 教師示範「三好學生」畫像兩幅,供學生參考。
2、 教師預先要在班裡動員幾位三好學生作模特兒,並做好思想工作。
三、教學過程
1、 組織教學,講授引導提問:
(1)、我們班裡有哪些學生值得我們學習?
(2)、為了能形象地展現他們的精神面貌,讓更多同學向好榜樣學習,我們運用學過的繪畫知識技能,為他們畫像。
(3)畫頭像的方法。
(4)、畫頭像應注意:
1注意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
2掌握五官的位置和和比例。
3抓臉型特徵,請當模特兒的三好學生站出來,其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其臉型特徵。教師演示大體畫法。
四、練習
學生進行寫生。
把畫好的作業擇優刊出美術牆報,讓學生觀看。大家進行評議。
五、小結
肯定優點,鼓勵全班。
六、作業布置
要求學生寫生。
第三單元 1、色彩的重復
一、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的審美觀得到培養,並運用對比色或同類色搭配作色彩構成設計。
二、課前准備
1、簡單的「基本形」和幾種骨格圖,作講解演示排列的直觀教具。
2、 教師預先設計製作兩三幅「色彩構成」的圖例學生欣賞參考。
三、教學過程
1、 組織教學:
2、 講新課:
講讀課文,結合教材分析,教師介紹色彩構成的意義和作用。
3、 講授色彩的設計和製作方法。
四、作業布置
設計一張色彩構成。要求基本形及色彩的搭配要優美、排列要有規律、有變化。
五、輔導要點
指導學生選擇色彩搭配。
六、評講
3、 立體構成設計(一、二)
一、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使學生對線的立體構成有初步的感知,引起興趣,並進行簡單的設計製作,以增長工藝知識技能。
二、課前准備
1、各種不同的質地的線狀物。
2、製作幾種「基本結構」。
3讓學生欣賞種種不同的「線的立體構成」樣品。
三、教學過程
1、 組織教學。展示「線的立體構成」樣品,板書課題:立體構成。
2、 講授新課:
(1)、引導學生觀看課本世紀12頁的各圖,在後作小結:城市中和線立體構成的現代雕塑,又大方,又美觀,具有時代氣息。
(2)、根據教材的分析,介紹「立體構成」的意義和作用及其分類。
(3)、一些小棍經過一定規律的排列和粘合,可以製成很美觀的立體飾物。這種造型手段具有時代特色。我們也來設計製作一個。
(4)、製作方法:
1、 用幾根小棍子粘成一個「基本結構」。
2、 將適當數量的「基本結構」逐層堆疊粘合起來,每層之間要略作有規律性的錯位。
四、作業
設計製作一件「線的立體構成」。要求線狀物大小一致,基本結構的數量比較合適。
『肆』 高中美術第二冊《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藝術》教案或說課稿
一、 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翻開藝術史,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藝術作品在不同材料的作用下體現出時代的文明和發展軌跡。在中國,原始時代的利用泥土製作的彩陶,商代利用銅和木材的製作的青銅器、漆器等;在西方,天然的石才成為希臘雕刻藝術家們取之不盡的原材料。這一切都說明了材質與藝術的密切關系。
現成物體被當著藝術表現的材料運用於現代藝術,可從繪畫大師畢加索談起。畢加索將廢棄的自行車車座、車把組合成公牛頭。之後,材料被藝術家當作表現思想的媒介,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自然界,纖維、竹木、石子、貝殼、金屬、塑料等都向我們提供了關於顏色、圖案、形狀、肌理、質感等方面的素材。同時,各種材質又具有軟與硬、輕與重、粗與細、冷與暖等屬性。因此,材料具有觸覺和視覺的雙重功能。材料的選擇與應用為學生提供了寬泛的實踐與探索空間。美術教師就抓住這個契機,以材質與肌理為突破點嘗試採用實踐式教學模式進行現代工藝美術設計與應用的課堂教學。
基本過程:
課前教師要求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廣泛收集不同質地材料,並帶到課堂上。在發揮材質與肌理的效果前提下,構思作品。之後進行製作和實驗。最後,在學生完成作品之後發表自己的感想與體驗,與老師和同學交流經驗。以下是教學過程中的幾個片段:
片段一:試驗課題《山水》
薛夼同學想做一個具有水墨韻味的壁掛。
實驗一:選擇通常用的黑色、白色垃圾袋,進行裁切、粘合。結果因為粘合技術不過關,效果不理想。
實驗二:選擇黑白布,灰色毛線等進行粘貼組合,效果較為理想,有親切感。
實驗三:選擇模板做底材,然後用沙漿、紙漿做肌理,之後塗色,效果接近真實。但沙漿牢固度、紙漿牢固度不夠。
最終,薛況同學選擇了麻布片作底,用布和毛線完成形象的設計與製作。
駱小華同學想做具有現代感的畫面效果。
實驗一: 選用塑膠板做底材,塑料管拼接,以方向的轉換表現山水的走勢,結果發現塑料管不能自由彎曲,局限大。
實驗二: 選用金屬絲和金屬片製作則很靈活。最終完成設計與製作;
何采純同學選用衛生紙、宣紙、纖維板等材料成形象的設計與製作,使作品水墨味達到及至;
蘇燕玲同學選用黑白灰三色塑料管進行連接組合,作品具有馬賽克味道;
苑晶同學選用立德粉與紙漿------
實驗與討論
師:通過實驗相信大家都有感觸。實驗的成功對我們來說如同享受美味,請大家談談自己的感受
薛況: 通過多種實驗,發現運用不同的材質,效果不同。塑料給人以冷漠感,毛線類纖維給人以親切感,紙漿或沙漿給人以樸拙感,厚重感。
駱小華:在實驗中,我發現金屬絲所呈現出來的感覺是纏繞、堅硬、酷的感覺。
何采純:老師,在您的啟發下,我的思路已打開。宣紙,衛生紙是我們身邊的隨處可見的材料,我選擇它感覺具有環保意義。
蘇燕玲:塑料管很容易找到,按構成的形式去製作就產生了節奏感和錯位感。
苑 晶:我選擇的材料很普通,但這種材料卻有一種神秘感。
----------
師:是啊,我們這樣的學習與探討,既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又豐富了想像力。綜合材料在工藝美術與設計中應用的越來越廣泛。關於材質的應用與研究將是一個永恆的課題。我們只有善於學習,善於研究並結合時代精神才能發現無限創造的可能性。
片 段 二:實驗課題《秋》
老師引導學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實踐的同時,還配合二胡、排簫、鋼琴等背景音樂。在這種情景氛圍中,進行實踐與製作。
實驗一:鄧苗同學選擇樹皮、紙漿、乾草和樹葉做成浮雕效果,藉以表現具有真實感的秋天的蕭殺景象。
實驗二:馬續強同學乾脆選用多種纖維做成多層懸垂狀的軟雕塑,藉以表現秋水伊人的景象---
實驗與討論:
大多數同學認為情景音樂能夠幫助引發聯想,容易進入忘我之境。極小部分人同學認為沒有用,甚至有些干擾不利於靜思、深思。
片 段 三:實驗課題《環境與我》
老師利用教學媒體播放自然風光片,闡述人與自然的關系。然後,讓學生引發聯想,設計體現環境與人共存關系的藝術作品。
實驗一 陳玉琴同學用一個廢棄的籃球代表地球,在其表面附上新鮮的樹葉片,並有規則的排列。之後用沙漿進行粘貼覆蓋,綠色逐漸減少。同時,綠葉的水份也在逐漸喪失。地球變得越來越沒有生氣------
實驗二 李聰同學想設計動物與人的共存關系,結果出現想像力匱乏。這時,他借用電腦進行設計製作。靈感因此產生。最終,李聰用鐵絲網、羽毛、麻繩、布等材料做成鳥與人被困鐵絲網中的畫面------
實驗與討論
師:這節課同學們會更有想法,陳玉琴同學的設計讓人觸目驚心-----
陳玉琴:老師,您在課中播放這樣的片子,讓我認識到我們人類的發展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地球對人類生存的承載力正變得越來越脆弱。我做這件作品要表達的是:當地球的樹木、水、土地資源日益枯竭時,我們人類的生存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李 聰: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卻使一些珍貴的動物種群瀕臨滅絕的境地。人類的瘋狂捕殺等行為必將受到生態平衡的懲罰。我的作品想要告訴人們:人類的自由是受大自然限制的------
從上面的片段中,可以看出學生在課堂學習與實踐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他們善於發現,勤於思考,動手能力極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在具體的實踐中,培養了熱愛大自然、熱愛和平的美好情操,美術課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尋找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課堂。
二、案例的幾點啟示
(一)先進的教學思想
本案例採用的教學模式摒棄以往的「灌輸式」教學而代之以多元性實踐教學。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勇於實踐、勇於創新的品質為重。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觸覺、聽覺,從而獲得感知認識。在感覺和知覺的體驗認識基礎上進一步調動思維和情感體驗,不斷升華認識思維,獲得創造與成功愉悅的體驗。其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過程體現新課程改革標準的精神,值得借鑒和研究。
(二)科學的教學方法
本案例的創設,運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與肌理進行設計製作,引導學生運用綜合知識,自主發現和探索實踐。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實驗。實驗材料和實驗手段充分自由。整個過程里,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自己動手、自己構思、去實踐去創新,挖掘自己的潛能。學生在成功完成一件作品後,互相交流實驗體會,不斷總結知識經驗。實踐過程體現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靈活性和探究性。學生個性得到張揚。同時,教學情景的創設;工作室的構建;多媒體的教學輔助等都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實現了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的和諧統一。體現了多元性、科學性的現代化的教學策略。為美術教學活動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三)教學內容的靈活性
本案例採用實踐式教學模式,其內容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時代環境的需求,選擇適當的方法和切入點.。以一個選題的發放,同時選用不同的材質和肌理進行設計,體現不同的設計風格。然後師生進行討論、交流創作體會。使教學內容豐富而充實,並且外延得到擴大。
(四)學生學習方式
學生的學習方式,是體現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具體化。傳統的工藝美術教學形式多採用單元制教學,是「師承式」的。教師一味地教,學生被動地模仿或被灌注。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被扼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的是技能和基礎知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被忽略。學生實踐少或者根本缺失實踐,動手能力差。本案例的創設以實踐為主、以多媒體設計為輔,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做出了重大突破。學生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發現美、尋找美、創造美的過程。因此,本案例的實踐性、研究性和創造性的學習方式是案例的重要亮點。這種學習方式充分提高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五)教學評價的綜合性。
教學評價是教學者思想的延伸。傳統的美術教學評價,往往是根據學生的美術作業好壞來評定學生藝術修養的優劣。教學評價過於簡單化。而本案例的創設則體現了教學評價的綜合性。不再是僅僅關注作業的好壞,而是偏重關注教學過程中學生求知、探索、研究、發現、創新的努力過程。這種教學評價是師生互動的,探討式的。這種評價方式確切的說是一種經驗總結,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不斷提高和發展自身能力,使教學評價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伍』 山東版小學美術教案
http://blog.sina.com.cn/xuejieqingqing
第一課 形的魅力
課 時: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形狀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狀的概念和形式,並學會應用各種形狀來組成藝術畫面。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 運用構成原理創造各種畫面。並從中體會到樂趣。
教學重點:
認識形狀的概念和形式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各種造型組成畫面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1. 欣賞各種平面形狀
師問:看了這些形狀,你們能給他們歸類嗎?為什麼?
生答:略
2.導入課題:《形的魅力》
二. 發展階段:
1.《形的魅力》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展示各種形狀。
師問:請找一找它們有什麼規律(學生討論)
生答:略
師小結:形是構成 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點、線、形狀、色彩等)
2.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橢圓形、多邊形等)自由形(隨手畫的形狀)
3.形的特點(外形和骨式的變化):
有規則--
無規則—
三. 拓展階段:
1. 怎樣運用各種形狀組成畫面(小組討論)。
師小結:首先要創造出各種形狀(剪出形狀)
2.製作步驟(教師 示範)
四. 學生作業:
1. 作業要求:設計、製作一幅畫。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迴輔導。
五. 作品展示:
1. 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 學生代表向全班同
3. 學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教學反思:學生了解形狀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能掌握形狀的概念和形式,並學會應用各種形狀來組成藝術畫面用各種形狀。本課還可以引導學生多去思考創造什麼作品或運用裝飾像框等方面。
第二課 形體的組合
課 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形體是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實物。掌握形體的基本知識,並學會應用各種形體來組成藝術作品。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形體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點:
認識形體的基本特點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各種形體進行雕塑創作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1. 欣賞幾何石膏形體
師問:看了這些形體,有什麼特點嗎?為什麼?
生答:是立體的
2.導入課題:《形體的組合》
二. 發展階段:
1.形體的特點:是指具有長、寬、高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它可分為「自然形體」「幾何形體」。
2、《形體的組合》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展示各種建築、雕塑形體等。
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麼特點(學生討論)
生答:略
師小結:形體是建築、雕塑基本結構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體(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
自由形體(自然界存在的)
三. 拓展階段:
1. 怎樣運用各種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2、讓學生把自己准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的實物,展示並思考再創作。
3.製作步驟(教師 示範)
四. 學生作業:
1. 作業要求:設計、製作一件立體作品。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迴輔導。
五. 作品展示:
1. 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 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教學反思: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了形體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還應拓展思考:用立體形狀還可以創造什麼作品。
第三課 抽象雕塑
課 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無論各種材料,經過巧妙的構思,能創造書抽象的雕塑。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組合原理,進行構思、創作立體雕塑作品。並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點:
認識抽象的基本特點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各種材料進行抽象雕塑創作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1. 欣賞抽象雕塑
師問:看了這些形體,有什麼特點嗎?為什麼?
生答:略
2.導入課題:《抽象雕塑》
二. 發展階段:
1.抽象的特點:幾何形體
2、《抽象雕塑》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欣賞雕塑作品等。
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麼特點,藝術家是如何設計、構思抽象雕塑的?(學生討論)
生答:略
師小結:想像空間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結構。
由幾何形體構成(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
三. 拓展階段:
1. 怎樣運用各種幾何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2、讓學生把自己准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的實物,展示並思考再創作。
3.製作步驟(教師 示範)
四. 學生作業:
1. 作業要求:設計、製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迴輔導。
五. 作品展示:
1. 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 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作品
3. 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學會了運用組合原理,進行構思、創作立體雕塑作品。並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了樂趣。抽象雕塑作品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環境中。應讓學生觀察、收集廈門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課 多樣與統一
課 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構圖的基本知識。了解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並利用多樣與統一的規律,畫一組靜物。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多樣與統一在繪畫構圖中的作用,嘗試自己動手做一個取景框,進行構圖訓練。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利用視覺感受事物的不同和變化。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了解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進行靜物寫生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運用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進行靜物寫生
教學難點:
對不同靜物的觀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1. 欣賞一組靜物的變化
師問:看了這些變化,有什麼想法嗎?為什麼?
生答:
2.導入課題:《多樣與統一》
二. 發展階段:
1.學習知識窗內容:
三個蘋果的例子
2、學生活動:
把自己准備的實物進行組合(以小組為單位)
討論:怎樣才比較好看
3、欣賞范畫實例
畫家是怎樣運用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
三. 拓展階段:
1. 怎樣運用多樣與統一的基本規律完成一幅靜物寫生
2、讓學生把自己准備好的取景框,把要寫生的對象觀察下來。
3.繪畫步驟(教師 示範)
(1)、擺好靜物
(2)、用取景框觀察靜物
(3)、找出最高點、最底點、左右兩側的界線形成一個三角形
(4)、用水筆從前至後逐個描畫
四. 學生作業:
1. 作業要求:完成一組靜物寫生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迴輔導。
五. 作品展示:
1. 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 學生代表向全班同
3. 學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教學反思:學生在構圖上還欠缺的多。應多進行觀察和靜物寫生,鍛煉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或者還可以進行風景寫生。
第五課 靜物寫生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寫生的意義,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及重 要性。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掌握寫生的方法,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觀察事物的能 力。體會寫生的樂趣。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寫生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用線描的方法表現靜物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寫生的構圖知識 教學難點:用線描的表現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階段:
1.欣賞一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師問:哪一張好看的,為什麼?生答:略
2.導入課題:《靜物寫生》
二. 發展階段:
1.什麼是靜物畫
靜物畫是西方繪畫中的一個門類。
它指以日常生活中無生命的物體為主要描 繪對象...也就是說從概念的意義上,
西方的靜物畫與動物畫只在極小的范圍內有一定的重合現象。
2.欣賞一組靜物寫生畫
師問:哪一幅好看,為什麼?生答:略
3、學生實踐:派學生代表(小組組長)選擇靜物
4、觀察靜物的組成結構:高、低、大、小 前、後、左、右等(學生討論)三. 拓展階段:
1. 寫生要注意什麼?(學生討論)師小結:寫生對象的真實性
2、如何用線條表現靜物?(學生討論)師小結:利用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等特點,來描繪寫生對象(師示範)
3.製作步驟:
(1)、用取景框構圖 (2)、在畫紙上定好寫生對象位置(高和寬)
(3)、按從前到後的順序描繪 (4)、仔細描繪,做到統一有序
四. 學生作業:
1. 作業要求:完成一幅靜物寫生 2. 學生練習 3. 教師巡迴輔導。
五. 作品展示: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講一個科學家認真觀察生活的故事。
第二課時:繼續進行靜物寫生,並鞏固靜物寫生知識
教學反思:多練習線描,在靜物寫生的基礎上,可進行風景寫生。鍛煉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