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臉蛋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案:小臉蛋
教師:屈老師
【活動設計】
五官是我們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缺一不可。但幼兒對五官的了解並不多,部分幼兒平時不注意保護自己的五官,有些家長反應,幼兒在家裡遙控器不離手,睡覺時遙控器放到枕頭下邊,有的已經戴上了眼鏡。還有的幼兒衛生習慣不好,允手指、挖鼻子,一年級有一個女孩,把裝飾品的小鈴鐺塞到了耳朵里,老師,家長急得團團轉,小女孩一動不敢動,鈴鐺在響。想盡了辦法,最後醫生取出來的。他們年齡小,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為了幼兒的健康成長,我們老師必須做好幼兒的五官保健教育。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五官的各部分名稱,了解五官的位置。
2、情感目標:幼兒通過親身體驗,明確五官的重要性。
3、技能培養:了解五官的作用,掌握保護五官的方法,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了解五官的作用。
難點:懂得保護五官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准備】
1、每個幼兒一面小鏡子,一個棒棒糖。
2、打擊樂器、遮眼布、裝玩具的袋子。
3、香水、汽油、醋、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律動:小手拍拍,眼睛在哪裡,小手指出來。
小手拍拍,鼻子在哪裡,小手指出來……
二、基本部分:
幼兒照鏡子引出課題。說出臉上都有什麼?(眼睛,鼻子,耳朵,嘴,舌頭。)
這節課我們認識:我臉上的寶貝
教師出示圖片眼睛(你們認識我嗎)?
1、請小朋友把眼睛捂上,說說感覺?
師:眼睛有什麼作用?(眼睛是看東西的)
2、游戲:每組四名小朋友到前面來,眼睛用遮眼布蒙上,向前走摸裝玩具的袋子。
幼兒說出感覺?(很痛苦,很黑,看不見老師,做事困難,成了盲人……)
師:如果真的成了盲人會怎樣?(不能讀書,走路碰樹上,看不見美麗的家園來了等)
師:在生活中遇到盲人怎麼辦?(幼兒想像,互相交流)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②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快樂是什麼活動反思
大班閱讀《快樂是什麼》 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推測人物間的對話。 2.理解故事中各種人物的快樂,知道與人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3.大膽講述各角色的快樂,嘗試用簡單標記製作快樂計劃。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中各種人物的快樂,知道與人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活動准備 大圖書,音樂,故事讀本...人手一冊,黑板,各種職業的圖片,空白快樂計劃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師幼一起做律動。 (2)教師:誰能告訴我你聽到了什麼?在和爸爸媽媽、老師、小朋友一起做律動時有什麼感受呢?小朋友們聽得真仔細,你們認為快樂是什麼呢?幼兒自由回答。 2、談話引出故事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來跟小朋友學習一個新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呢?出示大圖書的封面——《快樂是什麼》   (2)、小朋友你們平時遇到過什麼快樂的事情嗎?誰能把自己認為最快樂的事情說出來給老師聽呢?(幼兒自由回答)   (3)、提問個別家長,讓家長也說說自己最快樂的事情?(個別回答)   (4)、教師總結:爸爸、媽媽說得太棒了!
③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誇誇自己和別人的活動反思怎麼寫
教學反思怎麼寫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類型與方法 反思類型可有縱向反思、橫向反思、個體反思和集體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動研究法、比較法、總結法、對話法、錄相法、檔案袋法等等。 縱向反思和行動研究法 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並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後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教學反思貫穿於你的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橫向反思和比較法 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當然,無論是運用行動研究法還是比較法,我們都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④ 幼兒中班語言《猜猜看》的教案和活動反思
反思: 該活動目標一對幼兒沒有甚麼難度,為突破活動重難點「能根據水果、蔬菜的某些特點進行分類。」我特地將出示的水果蔬菜圖片沒有塗上色彩。由於沒有色彩給了幼兒更多想像的空間,例如黃瓜、絲瓜、茄子,都是差未幾的外形,在根據幼兒的描寫畫上了他們的不同特點,茄子是紫色的,黃瓜有小刺,絲瓜是條紋的花紋。進一步加深了幼兒對水果蔬菜外形的熟悉。 在分類時,我主要請幼兒依照色彩和外形來分,沒有以觸感分類。由於活動中沒有出示實物,對物體的觸感得不到實際體驗,對幼兒分類有難度,還有一些蔬菜水果不能確切只安照軟硬的觸感來分。
⑤ 中班語言教案反思(星星和花)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幼兒敢說會說,從身邊最親近的人出發版,鍛煉幼兒的膽量權和表達能力。在活動中,老師充分運用鼓勵表揚等方法,如:你真棒、你說得很清楚等,來激發幼兒講的慾望,讓幼兒感受到自己能行,自己一定能講得很好,從而提高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滿足感。
⑥ 語言活動《為什麼我不能》教學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所選的故事《為什麼我不能》文字簡明,重復句型製造出節奏的韻味;圖畫單純可愛,拙撲線條勾出稚嫩的造型,再用粗狂筆觸上色,幅幅充滿童稚。所以那我採取先引導後放手的方法,遇到結構相同的句型時,讓幼兒自己觀察講述。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畫面的細微之處,大膽猜測、想像,理解畫面內容。
2. 通過提問、交流,感受繪本循環往復得故事結構。
3. 體驗繪本閱讀和想像、提問帶來的快樂。
4. 領會每個人都擁有與眾不同的優點。
教學重點、難點
有問題就要大膽的問
活動准備
PPT、小圖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出手PPT,引起幼兒的關注,請幼兒觀看繪本的封面
1. 看看上面有什麼?他們在干什麼?
總結:當我們心中有問題的時候,就可以用問號來表示。
2. 現在誰在問題啊?你怎麼看出來的?引導幼兒發現泡泡的尖尖角指向誰,就表示誰有問題。
二. 觀察小鳥看到小鴨玩水的畫面,初步了解句型「為什麼我不能…,像…那樣?」
三. 帶領幼兒一起觀察畫面,大膽想像,猜測,熟悉句式。
1. 小鴨的疑問(PPT)
2. 小貓的疑問(PPT)
3. 同樣地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小兔、小狗、小魚、小牛的疑問。
在幼兒理解「泡泡」的作用後,在閱讀中出現與語句結構相同的部分時,請幼兒根據畫面內容和已有經驗來猜測泡泡中的內容。
4. 初步感受連環發問的循環圈。
四. 讓孩子知道,有問題就是要大膽的問。
1. 師:小動物有問題會問媽媽,那小朋友有問題會問誰呢?
2. 學說句式「為什麼不能?」師提前了解某個別孩子、家長的獨特之處。
A.師:老師也有問題要問小朋友,「為什麼我不能像你那樣干什麼?」
B.師:「為什麼我不能像XX爸爸那樣開車?」「為什麼我不能像XX媽媽那樣做好吃的菜?」
五.閱讀小書,讓孩子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提醒孩子看書時要注意從左到右,一頁一頁翻看,一邊看一邊閱讀。
六.活動結束
總結:這些小動物真愛動腦筋,提了這么多問題。小朋友,你們平時有沒有看到什麼不明白的事呀?以後,我們也要像小動物一樣仔細觀察,大膽提問,有問題可以向有知識的人請教,也可以在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書里或上網查找答案。
七.延伸結束:在家活動——家長記錄孩子的問題。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著重以幼兒為主體,充分地引用課件,將觀察圖片、引發想像、大膽提問與講述各個環節結合起來,使幼兒在一種積極地閱讀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最後以有趣的環形出現,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善於提問,並努力想辦法解決,起到一個有效地推動和啟迪作用。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積極性不是很高,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認為要想抓住孩子,形式多變的方法很重要。如提問的方式,圖片的展示方式,圖片展示與提問先後順序的方式等等都是需要好好思考的。圖片在前,提問在後,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讓孩子在對細節的觀察中讀懂故事。問題在前,圖片在後,可以訓練孩子的想像 、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