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小班第二冊禮儀教案(接遞物品)
活動內容:禮儀《遞接物品(普通物品)》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用雙手遞接物品,並用眼睛友好地看著對方。 2、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禮儀。 活動准備: 事先准備好的情景劇《我來遞,你來接》。 活動過程: 一、 用情景劇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啊,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情景劇,名字叫《我來遞...,你來接》,小朋友仔細 看,看看他們在遞接物品時都是怎麼做的? 二、 師幼共同欣賞情景劇。 1、 明明雙手捧著一本童話書,大拇指壓在書上,圖書畫面的正面朝向另一位小朋友,兩 眼注視對方,微笑說:甜甜,這本書送給你。甜甜立正好,伸出雙手結果圖書,微笑說:謝謝你。並向明明鞠上一躬。 2、依依雙手拿著一個花瓶(右手握住瓶頸,左手掌心向上拖住瓶底),對小小說:小小,請你把這個花瓶放在桌上好嗎?說著雙臂伸出去,小小伸出雙手向依依那樣接過花瓶說:好吧。謝謝你,小小。依依邊說邊鞠了個躬。 三、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 1、明明是怎麼用手拿書的?書的哪一面是對著甜甜的? 2、甜甜是怎樣接過書的?她說了什麼,又做了什麼動作? 3、依依是怎樣把花瓶遞給小小的?小小又是如何接花瓶的? 4、教師做示範,邊示範邊朗誦核心要素的內容。 5、小朋友,你們能不能跟著我一起做一遍呢? 四、游戲《擊鼓傳物》,引導幼兒遞接物品的正確方法。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做小老師,回家教爸爸媽媽遞接物品的正確方法。 2、活動區游戲《小小商店》《娃娃家的生日會》。
B. 中班愛的傳遞社會教案
一、"付出愛才會得到愛",現代幼兒如溫室的花朵,在成人的細心照料與精心呵護中成長,他(她)們以自我為中心,普遍缺乏關愛他人、照顧同伴的意識。
二、"十指連心",手指關節的鍛煉與發展關繫到腦神經的發達程度,而手指關節的鍛煉及發展幼兒精細動作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容易被忽視。
活動目標:
一、培養幼兒做事認真、細心的良好習慣,增強同伴之間的合作意識,激發幼兒關愛他人的情感。
二、幼兒練習持雞蛋傳接及跨越障礙物的技能,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及手指的精細動作。
活動准備:
一、布置跨越障礙物所需的道具及場地。
二、圖片、錄音機、母雞窩、雞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活躍孩子身心,活動手指關節。
2. 律動(握拳放開)。
二、基本部分
1. 活動導入,老師講的一件事情,引起幼兒的興趣。
2. 出示路線圖,向幼兒交代送雞蛋的路線。
3. 掌握正確的傳接方法,練習傳接雞蛋。
(1)請老師及個別幼兒練習,示範如何傳接,老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傳接的方法。
(2)全體幼兒進行傳接活動。
(3)活動評價。
4. 練習手持雞蛋跨越障礙,鼓勵幼兒不怕困難,團結一心,一起完成任務。
(1)幼兒排好隊輪流運送。
(2)過障礙物時自己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蛋寶寶,不要掉隊。
(3)注意擺放好雞蛋。
(4)活動評價。
三、結束部分
1. 進行情感教育:感受付出愛我們才能得到愛,只要我們大家都付出愛,這個世界將會充滿愛。
2. 放鬆動作:律動《健康快樂都是愛》。
C. 小學科學觀摩課《熱是怎樣傳遞的》優秀教學設計和反思
教學內容:教科版小學科學第十冊39-40頁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熱是一種能量的形式,熱能夠從物體溫度較高的一端向溫度較低的一端傳
遞,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直到兩者溫度相同。
熱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傳遞,不同物質傳遞熱的本領是不同的。
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遞方法叫熱傳遞。
過程與方法:
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
用文字和圖示記錄、交流觀察到的關於熱是怎樣傳遞的現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
保持積極的觀察探究熱傳遞的興趣。
體驗通過積極思考和探究獲得的成功喜悅。
教學重點: 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熱傳導過程中的共同特點,認識熱是向四周傳遞的傳遞方向。
教學准備:為每組准備:鐵架台1個、鋁棒1根、熱水1杯、火柴1盒、塗蠟金屬片1張、酒精燈1個、凡士林等。
教學過程:
一、 初步感知,引入課題
同學們,今天王老師為大家准備了很多有趣的材料,我們將用這些材料來探索一些有趣的科學知識。想試試嗎?先進入今天的第一個環節:每個桌上都有一根這樣的鋁棒,你們能想到什麼辦法把這根鋁棒變熱?(自由回答)
匯報:①用酒精燈給鋁棒加熱,一會兒鋁棒就會變得很熱。(這方法不錯,那你怎麼感受鋁棒變熱了?(手摸)這樣好不好?那該怎麼辦呢?②把鋁棒放入熱水中。③拿著鋁棒在衣服上摩擦……同學們真能幹想出了這么多辦法,現在就請各組把桌上的這根鋁棒放入熱水中,過一會兒小組每個同學輪流用手觸摸露出水面的部分,看看有什麼感覺?請記錄員填好實驗報告單!好開始吧!
問:用手觸摸露出水面的鋁棒,有什麼感覺?(變熱)
問:鋁棒的熱是誰給的呢?(熱水)
揭題:好剛才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熱可以在物體間傳遞,那熱究竟是怎樣傳遞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熱是怎樣傳遞的(板書課題)
二、實踐探索,找到熱傳遞方向
1.熱看得到嗎?請小組討論,怎樣利用桌上現有的材料設計一個實驗,使我們能觀察到熱的傳遞方向。
2.開始討論——交流實驗方案。
3.師介紹:同學們想到了這么多的辦法,書上也為我們介紹了一種辦法,打開書第39頁請看最下面一段話,自己先讀讀,然後想想該怎樣完成這個實驗。
4.師:誰來說說你准備怎麼做這個實驗?(學生說實驗操作方法:出示課件一)猜猜哪根火柴會先掉呢?
5.在實驗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注意安全小心燙手、正確使用酒精燈用外焰加熱、為了環境衛生用過的火柴請丟到不銹鋼盤里、注意觀察火柴掉落的順序)
6.開始實驗,認真觀察,完成實驗報告單,
7.(全班交流實驗中的發現。)師:從剛才的實驗中你發現了什麼?
8.結合看多媒體動畫(課件二)小結:這是同學們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9.請看大屏幕:如果我們把這根銅棒分成A、B、C三段,這三段溫度有什麼不同?(板書:A溫度較高 C溫度較低)
師:根據火柴掉落的順序,你能用一句話說出熱的傳遞方向嗎?(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逐步傳遞到較冷的一端的)板書:A溫度較高 熱 C溫度較低
三、進一步實驗探索,研究熱的傳遞方向
是不是無論什麼情況下熱都是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向溫度低的地方呢?我們再來進一步研究:
1.在塗有蠟的金屬片的中心加熱,猜猜哪部分的蠟先熔化?
2.如果在塗有蠟的金屬片邊緣的一個點上加熱,又會是哪部分的蠟先熔化?
3.各組在金屬片上選擇一個點進行加熱,特別提示蠟油熔化後滴下來會弄臟桌子,該怎麼辦呢?(用不銹鋼盤接住蠟油)小心別被蠟油燙到手。注意實驗中要重點觀察蠟的熔化情況,並思考熱在金屬片中是怎樣傳遞的?記錄員作好記錄,請材料員上台領取一張金屬片。
4.生分組實驗,教師拍攝個別組的實驗過程。
5.全班交流,
師:你們這組是怎麼完成實驗的,觀察了什麼現象?拿上實驗報告單上台匯報。
師:(在大屏幕上播放)這是剛才同學們做實驗的過程,老師用攝像機拍了下來,一起來看看。問:①他們這組哪部分的蠟先熔化?(中間)為什麼中間的蠟先熔化?(中間溫度高)周圍部分為什麼後來也慢慢熔化了?(熱傳遞過去了)?這組的金屬片哪兒先熔化?為什麼這點先熔化?
6、總結實驗中的發現。
從這個實驗中你得出的結論是什麼?(生答師指板書)
四、總結:
通過剛才的幾組實驗我們明白了熱傳遞的一個重要性質,誰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特點說出來?
出示課件三:(引讀)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做熱傳遞.
教學反思:這節課的設計主要讓學生根據在分數應用題里的,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作為鋪墊,從而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更好的掌握求比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然後通過解題思路的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使學生對這類應用題能更好的掌握.整個教學過程比較流暢,不足之處在於板書設計時沒有把關鍵地方用紅筆寫出來,給學生留下的印象肯呢個不太深刻,學生在計算較大的數字乘百分數時,速度慢,方法與技巧選擇欠妥,有待於加強訓練.
D. 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熱是怎樣傳遞的優秀教案與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1)熱總會從溫度較高的一端(物體)傳遞到溫度較低的一端(物體);
(2)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遞方法叫熱傳導。
2、過程與方法:
(1)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圖示記錄、交流觀察到的關於熱是怎樣傳遞的現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保持積極的觀察探究熱傳遞的興趣。
(2)體驗通過積極思考和探究獲得的成功喜悅。
【教學重點】 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熱傳導過程中的共同特點,認識熱是怎樣傳導的。
【教學准備】
教師:燒杯一個、熱水、金屬棒、凡士林、牙簽、金屬圓片、課件。
學生:金屬棒、塗好蠟油的金屬圓片、酒精燈、火柴、牙簽、木夾、凡士林、實驗記錄表。
一、導入課題
1、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根金屬棒,我請一位同學上來摸摸,看看它是冷的還是熱的?如果我把它的一端放入熱水中(教師示範),猜猜過一會兒金屬棒的另一端會有什麼變化?
2、你們猜的是不是和事實一致呢?請剛才上來摸過的同學再來摸摸。請你告訴大家,現在有什麼感覺?哦,金屬棒的這一端真的變熱了,和同學們猜的結果一樣。老師現在有個疑問了:金屬棒的這一端並沒有浸入熱水中,它怎麼也變熱了呢?你為什麼這樣猜測?(結合學生回答教師畫圖示)
3、金屬棒上的熱真的是像你們所說的那樣傳遞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熱是怎樣傳遞的)
(設計意圖:通過把金屬棒放入熱水的活動,使學生感受到熱水如何把熱傳到金屬棒的另一端,從而引發熱到底是怎樣傳遞的問題,並激發學生想用實驗證明自己的猜想的慾望。)
二、熱在金屬棒中的傳遞
1、剛才同學們說的都是一些猜測,是否正確呢?該怎麼檢驗?對,我們需要用實驗來證明。
2、老師給同學們准備了一些實驗材料:一根金屬棒、酒精燈、幾根牙簽、木夾和凡士林。(教師出示凡士林)並介紹:這個小盒裡裝的就是凡士林,這種材料很特別,在常溫下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一些細小的物體,如它可以粘住牙簽、火柴等。但是遇到熱它就會熔化,不能再粘住細小物體了。
你們能不能利用老師提供的這些材料來設計一個實驗,讓大家能親眼看到熱在金屬棒上傳遞的過程呢?
3、小組討論並設計方案。(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在開放的環境下,教師提供實驗器材讓學生發散思維,自主設計實驗來驗證之前的假設。)
4、小組上台匯報設計成果。
學生交流,並完善方案。(應用木夾夾住金屬棒的一端,凡士林粘的多少要差不多,牙簽粘的距離應差不多,給牙簽編號……教師結合學生匯報在黑板上畫出兩種圖示)
5、聽了剛才兩組同學的匯報,你們肯定又有新的啟發吧?下面老師給你們一分鍾的時間把自己組的設計方案再完善下。
(設計意圖:這個實驗中,變數的控制對實驗結果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這里通過討論和交流,讓學生思考對凡士林的量、牙簽粘的距離等的控制,使學生形成縝密的思維方式,養成較好的探究能力。)
6、同學們真了不起,設計出這么新穎的方案來。那等會實驗時應注意些什麼呢?為了使實驗更成功、更安全,老師這兒也有幾個小提示,請你們默讀一遍。(課件出示,學生默讀)
7、材料員領取實驗材料,學生分組進行實驗。
8、小組代表上台匯報實驗結果,交流實驗現象。(教師結合學生匯報在圖示上標出)
9、小結:聽了剛才同學們的匯報,老師發現無論是在金屬棒的一端加熱,還是在中間加熱,熱在金屬棒上的傳遞都是有規律的。誰來總結下,熱在金屬棒上到底是怎樣傳遞的?
(設計意圖:探究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手動起來,也不僅僅是獲得一些事實,重要的是讓學生有目的地對這些科學現象進行整理、歸納和分析,從而得出合理的科學解釋--即科學概念。讓學生動手動腦相結合,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能力。)
三、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
1、過渡語: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現熱在金屬棒上的傳遞是從較熱的一端傳遞到較冷的一端。如果我把這根金屬棒換成一塊金屬圓片,熱在這塊圓片上又會怎樣傳遞呢?你為什麼這樣猜呢?(教師同時在黑板上畫出兩種圖示。)
2、猜測需要實驗來驗證,老師已經為每個小組准備了一塊塗好蠟油的金屬圓片,(師述:蠟油和凡士林差不多,遇熱很快會熔化)等會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個方案進行研究:在中間加熱或在邊緣加熱。加熱時重點觀察什麼呢?
3、材料員領金屬圓片,學生實驗。
4、學生交流實驗現象。
5、小結:根據這兩種現象,誰來總結一下,熱在金屬圓片上傳遞又有什麼規律呢?(也是從酒精燈火焰加熱的部位開始傳遞,從較熱的部分傳遞到較冷的部分。)
(設計意圖: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和上一活動的設計,學生往往會認為熱傳遞是一個線型的過程,而這一探究活動的設計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探究思路,也會使學生對熱傳遞有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E.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知道熱總是從高溫處向低溫處傳遞。
過程與方法:知道傳版導、對流、輻射是熱權的三種傳遞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預測溫度的變化,能初步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認識固體熱傳導是熱傳遞的一種方式。
2、認識液體的熱對流是熱傳遞的一種方式。
3、認識不藉助其它物體也能傳熱的輻射傳熱方式。
F. 《熱是怎樣傳遞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目標】1、科學概念:(1)熱總會從溫度較高的一端(物體)傳遞到溫度較低的一端(物體);(2)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遞方法叫熱傳導。2、過程與方法:(1)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2)用文字或圖示記錄、交流觀察到的關於熱是怎樣傳遞的現象。3、情感、態度、價值觀:(1)保持積極的觀察探究熱傳遞的興趣。(2)體驗通過積極思考和探究獲得的成功喜悅。 【教學重點】 設計實驗觀察熱傳導的過程和方向。 【教學難點】 【教學准備】教師:燒杯一個、熱水、金屬棒、凡士林、牙簽、金屬圓片、課件。 學生:金屬棒、塗好蠟油的金屬圓片、酒精燈、火柴、牙簽、木夾、凡士林、實驗記錄表。 一、導入課題1、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根金屬棒,我請一位同學上來摸摸,看看它是冷的還是熱的?如果我把它的一端放入熱水中 (教師示範) (結合學生回答教師畫圖示)3、金屬棒上的熱真的是像你們所說的那樣傳遞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教師出示凡士林) 並介紹:這個小盒裡裝的就是凡士林,這種材料很特別,在常溫下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住一些細小的物體,如它可以粘住牙簽、火柴等。但是遇到熱它就會熔化,不能再粘住細小物體了。 你們能不能利用老師提供的這些材料來設計一個實驗,讓大家能親眼看到熱在金屬棒上傳遞的過程呢?3、小組討論並設計方案。 (教師巡視)(設計意圖:在開放的環境下,教師提供實驗器材讓學生發散思維,自主設計實驗來驗證之前的假設。)4、小組上台匯報設計成果。 學生交流,並完善方案。(應用木夾夾住金屬棒的一端,凡士林粘的多少要差不多,牙簽粘的距離應差不多,給牙簽編號……教師結合學生匯報在黑板上畫出兩種圖示)5、聽了剛才兩組同學的匯報,你們肯定又有新的啟發吧?下面老師給你們一分鍾的時間把自己組的設計方案再完善下。(設計意圖:這個實驗中,變數的控制對實驗結果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這里通過討論和交流,讓學生思考對凡士林的量、牙簽粘的距離等的控制,使學生形成縝密的思維方式,養成較好的探究能力。)6、同學們真了不起,設計出這么新穎的方案來。那等會實驗時應注意些什麼呢?為了使實驗更成功、更安全,老師這兒也有幾個小提示,請你們默讀一遍。 (課件出示,學生默讀)7、材料員領取實驗材料,學生分組進行實驗。8、小組代表上台匯報實驗結果, 交流實驗現象。(教師結合學生匯報在圖示上標出)9、小結:聽了剛才同學們的匯報,老師發現無論是在金屬棒的一端加熱,還是在中間加熱,熱在金屬棒上的傳遞都是有規律的。誰來總結下,熱在金屬棒上到底是怎樣傳遞的?(設計意圖:探究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手動起來,也不僅僅是獲得一些事實,重要的是讓學生有目的地對這些科學現象進行整理、歸納和分析,從而得出合理的科學解釋——即科學概念。讓學生動手動腦相結合,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能力。) (教師同時在黑板上畫出兩種圖示。)2、猜測需要實驗來驗證,老師已經為每個小組准備了一塊塗好蠟油的金屬圓片, (師述:蠟油和凡士林差不多,遇熱很快會熔化) 等會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個方案進行研究:在中間加熱或在邊緣加熱。加熱時重點觀察什麼呢?3、材料員領金屬圓片,學生實驗。4、學生交流實驗現象。5、小結:根據這兩種現象,誰來總結一下,熱在金屬圓片上傳遞又有什麼規律呢?(也是從酒精燈火焰加熱的部位開始傳遞,從較熱的部分傳遞到較冷的部分。)(設計意圖: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和上一活動的設計,學生往往會認為熱傳遞是一個線型的過程,而這一探究活動的設計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探究思路,也會使學生對熱傳遞有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結合學生回答出示:熱是從物體較熱的一端傳向較冷的一端。)(並出示熱傳導的概念)2、今天我們主要研究的是金屬材料,它能較快地進行熱傳遞,那麼其他材料是不是也都能較快地進行熱傳遞呢?這個問題下一節課我們繼續研究好嗎?(設計意圖:既是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回顧,又很好地引出了下節課的研究內容。) 熱在金屬棒上的傳遞實驗記錄表 我們小組的實驗設計(畫簡圖表示)我們的猜測 本課內容是圍繞「熱傳遞的方向」這一問題進行研究的,並讓學生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原有想法是否正確。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熱傳遞的方向他們已經具有很多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用實驗驗證並不是一件難事。所以,我在第一次試教中,我就提供一根金屬棒,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在金屬棒上怎樣清楚地看到熱傳遞的方向。我希望學生能在開放的、沒有教師指導的環境中,展開思維,發散思維,設計出很好的實驗來進行驗證。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在什麼材料也沒有提供的情況下,設計出來的方案可謂是千奇百怪:有的是在金屬棒上滴水,觀察水乾的過程;有的是用溫度計來測量金屬棒各部位的溫度有什麼不同;有的是在金屬棒上塗凡士林和蠟燭油……於是我在肯定學生思維的同時,動員學生們對這些方法一一進行討論和完善,去粗取精。但是這樣教學,發現時間遠遠不夠,怎麼辦呢?我對教案又重新進行了設計,改為教師提供一組有結構的實驗材料,學生根據這些材料進行實驗設計。從本節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們設計出了兩種不同的實驗方案,不僅節約了時間,而且提高了教學效率。2、正確處理好教師指導和學生主體的關系。 在科學教學中,處理好學生的自主和教師的指導關系非常重要。教師只有在充分認識學生學情的基礎上,進行適時的、必要的、謹慎的、有效的指導,才能讓學生真正從探究中有所收獲,能使學生的探究實踐得到不斷提高和完善。比如:當學生在完成第一個實驗活動之後,我讓學生來說說從剛才觀察到的實驗現象「離酒精燈火焰最近的牙簽先掉落,離酒精燈火焰最遠的牙簽最後掉落」你能得出什麼結論?結果很多學生的回答只能停留在「熱是從酒精燈火焰的這端向另一端傳遞的」這一層面上。這時我通過圖示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離酒精燈火焰近的這端溫度怎樣?離酒精燈火焰遠的那一端呢?經過教師點撥學生很快就得出:熱是從物體較熱的一端傳遞到較冷的一端的。3、問題的設計利於激活學生的思維。 一個好的問題能引起學生的思維火花,激發探究的慾望,指明方向,使學生更好地進入探究學習的領域。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應具有鮮明的指向性、引導性、探究性,而不是簡單的重復和師生之間的一問一答。比如: 在本節課的導入部分,「金屬棒的這端並沒有浸入熱水中,它怎麼也變熱了?」「你為什麼這樣猜測?」這些問題的設計,很好地暴露了學生的原有想法,自然地引出下一教學環節。又如:在第一個探究活動結束之後,我出示了一塊金屬圓片,並提出問題「熱在這塊金屬圓片上又會怎樣傳遞呢?」「你為什麼這樣猜測?」這里問題的設計不僅能使環節之間銜接自然,而且通過「你為什麼這樣猜測?」這一問題,能使學生對前面探究活動進行回顧,發散學生的思維,學生自然而然地會想出:熱在金屬圓片上也是從較熱的部位傳遞到較冷的部位。4、某些細節的處理欠到位。 本節課的教學在某些細節的處理方面不夠到位,比如我是選用木夾來夾住金屬棒的,這種固定方法不夠穩定,容易搖晃,從而影響實驗的准確性,如果採用架子固定會更合理。另外,在圖示法的運用方面也可以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