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班美術教案稻米
設計思路
偶爾讀到《大米是怎麼來的》這本圖畫書,書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畫面介紹了大米的「誕生」過程,於是我把圖畫書推薦給了大班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幼兒對農民種大米的情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我找來相關視頻給幼兒看時,他們更是忍不住手舞足蹈,模仿起視頻中農民歡快勞動的場面。由此,我想到設計一個舞蹈活動,讓幼兒充分表現,進一步體驗、感受農民種大米時的心情。
根據圖畫書的內容和舞蹈表現的需要,我選擇了著名作曲家俞遜發創作的經典樂曲《揚鞭催馬運糧忙》,以農民種大米過程中的心情為線索,對樂曲進行了剪輯。第一段樂曲熱情歡快:表現農民播種時的快樂、期盼:第二段樂曲悠揚舒緩:表現農民勞作過程中的辛苦:第三段樂曲熱情奔放:表現農民收獲時的喜悅。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主要設計了回憶一欣賞一想像一表現這幾個環節,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體驗農民種大米的心情,發現舞蹈創編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回憶故事內容,進一步了解「大米是怎麼來的」,樂意伴隨著變化的樂曲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種大米的過程,體驗農民的心情。
2.發現創編舞蹈的簡單方法,感受用舞蹈動作表現快樂。
活動准備
1.幼兒經驗准備:
(1)幼兒已經閱讀過圖畫書《大米是怎麼來的》,已通過視頻等形式初步了解種大米的過程。
(2)幼兒會用動作表現心情或感受等。
2.教學材料准備:
(1)將圖畫書中的主要畫面製作成PPT。
(2)剪輯音樂《揚鞭催馬運糧忙》。
(3)幼兒裝扮用的頭巾、毛巾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梳理過程
1.這幾天你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什麼?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大米是怎麼來的?種大米的過程中農民做了哪些事情,他們的心情怎麼樣?
【設計意圖:此環節要求幼兒從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和回答:農民做了哪些事情?農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通過幼兒的回答,教師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兒對大米種植過程的熟悉程度,便於梳理提煉;另一方面也為後續的舞蹈表現做了情感鋪墊。】
3.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用PPT回應,播放農民勞作的過程:播種一培植一收獲。
4.小結:每年春天農民都會滿懷希望地去播種,經過很長一段時間辛苦地培植,他們要施肥、噴灑農葯、拔草,到了秋天就會迎來豐收。在這個過程中農民辛勤地勞作,有苦也有甜。
【設計意圖:此環節看似只是回憶導入,但實質是培養大班幼兒的傾聽、表達、梳理、提煉等能力。在幼兒回憶後教師播放PPT,呈現圖畫書中的主要畫面,更好地幫助幼兒梳理、提煉,進一步理解大米「誕生」的過程,為後面欣賞音樂與舞蹈表現打下基礎。】
二、欣賞樂曲,想像表現
1.欣賞樂曲,激發想像。
(1)第一遍欣賞:感受樂曲的變化。
①能不能用舞蹈動作把農民種大米的過程表現出來呢?跳舞需要用什麼伴奏呢(音樂)?
②這是一首什麼樣的樂曲,聽上有什麼感覺?樂曲有什麼變化,在不一樣的樂曲聲中農民分別會做什麼?
(幼兒傾聽樂曲時,教師結合樂曲的節奏以肢體動作來提示和幫助幼兒發現樂曲的變化,加深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和想像。)
③小結:這段樂曲是有變化的,有快有慢,大家都覺得這段樂曲適合用來表演這個舞蹈。第一段熱情歡快,適合表演農民充滿期盼地播種和插秧時的愉快心情;第二段樂曲悠揚舒緩,適合表演農民辛勤勞作的場面,辛苦地施肥、噴灑農葯、拔草:第三段樂曲熱情奔放,適合表演農民迎接豐收的快樂心情。
【設計意圖:第一遍欣賞樂曲只要求幼兒能感受音樂節奏的變化和旋律所表達的情緒,聽出樂曲有三段,樂曲有變化,並嘗試想像將樂曲與不同的勞作場面進行相應的匹配。】
(2)第二遍欣賞:藉助畫面幫助想像。
①(播放PPT)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每一段樂曲中農民分別會做什麼?他們會是怎麼樣的心情?你打算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現?
②要求:邊聽邊想,可以用各種動作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教師巡迴指導,觀察幼兒動作創編的情況,並提示幼兒進一步傾聽樂曲的變化。)
【設計意圖:第二遍欣賞增加播放PPT,根據樂曲的變化,PPT播放與之相匹配的場景,讓幼兒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為他們充分發揮想像搭建階梯。】
2.分段創編,探索方法。
(1)師生共同創編第一段(互動要點:用優美的肢體動作表現農民的勞作,比較舞蹈動作與平時所做的動作的區別)。
①提問:你們能用舞蹈動作來表現播種、插秧嗎?
②幼兒嘗試聽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播種、插秧,教師在一旁觀察、提示。
③教師請動作舒展、優美的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大家一起尋找他們的優點。
④小結:可以把生活中和想像中的動作做得舒展一點、優美一點。
(做「播種」這個動作時可以提示幼兒發現:把生活中的動作做得舒展一點、優美一點:做「插秧」這個動作時可以提示幼兒從同伴的表現中發現舞蹈動作要合著音樂才會更美。)
(2)師生共同創編第二段(互動要點:探索動作和樂曲協調一致的表現方法)。
①提問:第二段樂曲可以表現農民在干什麼?他們做了哪些事?
②幼兒輪流嘗試表現:施肥、噴灑農葯、拔草。
(為了提升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三個動作用不同的方式出珊,如請個別幼兒表現,其餘幼兒猜猜表現的是什麼動作:全體幼兒共同表現及師生對比表現等。在做完三個動作後再引導幼兒體驗農民的辛苦,用擦汗、敲背等動作來表現。)
③提問:怎麼記住這么多的動作呢?記住了又怎麼編進這么長的一段樂曲里呢?
④小結:編舞蹈時如果有很多動作,可以先想一想動作的順序,如先干什麼,再干什麼,接著干什麼,最後干什麼。再根據樂曲的長短決定每個動作是否要重復,這樣就能順利地合上音樂了。
【設計意圖:第二段樂曲相對較長,動作也比較多,在幼兒共同編完四個動作並達成共識後,如何將動作連起來並合進音樂里是對幼兒新的挑戰。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共同努力解決問題,體驗成功,從而自然地掌握創編舞蹈的小竅門。】
(3)師生共同創編第三段(互動要點:尋找用舞蹈表現快樂的方法)。
①提問:第三段樂曲可以表現什麼?收獲時人們的心情怎麼樣?很開心可以怎麼樣表現?
②小結:可以用快樂的表情、快樂的動作、快樂的舞步來表現開心、收獲的喜悅心情。
③幼兒嘗試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來表現。
【設計意圖:在分段創編的環節中,每一段的創編都應該有側重點,跟前兩段樂曲相比,這一段樂曲只要求幼兒表現出快樂的樣子,體現了教學的詳略,使活動輕松、不拖沓,但在過程中對舞蹈表現的方法還是要梳理和提煉的。】
三、裝扮表現,體驗快樂
1.教師合著樂曲完整表演舞蹈,幼兒發現教師表演的精彩點。
(1)提問:我表演得怎麼樣?哪裡比較好,為什麼?
(2)小結:我在表演前都會想,用哪些動作來表現農民的勞作過程;一邊表演一邊記,即記住動作的順序;一邊表演一邊聽,聽樂曲的變化。我把自己當成是一個農民,體驗著農民種大米時的心情,並用表情來告訴大家。
2.幼兒戴上頭巾(女孩)或毛巾(男孩),合著樂曲再次表演,體驗表演的快樂。
【設計意圖:教師的表現是對幼兒所發現的創編方法的一個運用與梳理,並在此基礎上給予進一步的提升,如表情、動作連貫等。最後再讓幼兒裝扮並進行完整的表演,可滿足幼兒的需要,並真正意義上讓幼兒體驗成功與快樂。】
❷ 水稻與小麥不一樣的幼兒園大班課件ppt
ppt基礎知識及使用技巧 PowerPoint軟體是教師製作課件的主要工具之一。下面介紹了ppt的一些基礎知識及使用技巧,僅供初學課件製作者參考 。 一、PPT的啟動和退出 1、打開方法: 方法一 :單擊桌面「開始」按鈕,選擇「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這是一種標準的啟動方法。 方法二: 雙擊桌面快捷方式圖標「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這是一種快速的啟動方法。 2、退出方法: 方法一:單擊窗口右上角的「× 」。 方法二: 關閉所有演示文稿並退出PPT 單擊菜單「文件」→「退出」。 二、幻燈片版式的選擇 在右側幻燈片版式中選擇並單擊需要的版式。教師在實際的課件製作過程中,希望能夠自己設計模板,這時可採用「內容版式」中的「空白」版式,進行自由的創作。 三、有關幻燈片的各種操作 應用PPT進行設計的簡單過程是:首先按照順序創建若干張幻燈片,然後在這些幻燈片上插入需要的對象,最後按照幻燈片順序從頭到尾進行播放(可以為對象創建超級鏈接來改變幻燈片的播放順序)。 幻燈片在PPT設計中處於核心地位,有關幻燈片的操作包括幻燈片的選擇、插入、刪除、移動和復制,這些操作既可以在「普通視圖」下進行,也可以在「幻燈 片瀏覽視圖」下進行。下面以「普通視圖」為例,介紹有關幻燈片的各種操作。在「普通視圖」下,PPT主窗口的左側是「大綱編輯窗口」,其中包括「大綱」和 「幻燈片」兩個標簽,點擊「幻燈片」標簽,這時將顯示當前演示文稿內所有幻燈片的縮略圖,每張幻燈片前的序號表示它在播放時所處的順序,通過拖動滾動條可 顯示其餘幻燈片,有關幻燈片的操作在該區域進行。
❸ 中班藝術《稻子豐收》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走、跑、跳,發展動作的敏捷性和協調性。
2、通過花樣玩法,培養發散性思維。
3、體驗游戲的愉快和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
活動准備
1、稻草16把、草墩18個、草繩18條、草球20個、稻穀10袋(有大有小)。
2、麻雀頭飾2個、老鼠頭飾2個、望遠鏡1個。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聽音樂踏步入場。
(2)做稻草操:上肢運動、下肢運動(兩個幼兒拿稻草一起做)、屈伸運動、抬腿運動、腹背運動(兩個幼兒拿稻草一起做)、兩個幼兒一起做繞手運動。
2、基本部分
(1)花樣玩稻草製品。請小朋友想一想,稻草製品可以怎麼玩,有多少種玩法?(可用單、雙腳跳;跨跳、側跳、走小路、扔草球、繞過草把)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
(2)請玩得好的幼兒演示。
(3)請幼兒說出自己想用來玩游戲的方法。
(4)游戲:豐收樂。
A老師交代去郊遊的要求:請小朋友跨跳過泥地踩在草墩上。走過小路去看看農民伯伯的田野豐收了沒有。幼兒聽音樂一個跟一個做跨跳和走的動作(如圖一),要求幼兒從一個草墩跨跳到另一個草墩上,走小路(草繩)時不能出界,若出界要重新走。
B增添要求,提高幼兒跳的興趣。師:這一塊稻田豐收了,我們到其他的稻田看看。幼兒聽音樂一個跟一個雙腳跳過小溝(草繩),再跳到草墩上。要求幼兒雙腳跳時不能踩到草繩,雙腳跳到草墩上不能掉下來。(如圖二)
C提高幼兒奔跑的速度。師:小朋友聽有什麼聲音?(請幼兒用望遠鏡觀望)不好了,是麻雀和老鼠在偷吃糧食。那怎麼辦好呢?(請幼兒自由說出對付麻雀和老鼠的辦法)幼兒聽音樂跳過草墩和草繩,拿起草球扔麻雀,拿起草繩找老鼠,找到老鼠後追打。(如圖三)
D小朋友送稻草和稻穀回家。師:小朋友真能幹,幫助農民伯伯趕走了麻雀和老鼠。現在我們幫農民伯伯把稻穀和稻草送回家。小朋友抬著稻穀或挑著稻草走過小路、跨過草墩(草墩的高度增加至三個),高高興興回家。
3、放鬆活動
(1)把挑回來的稻草堆成一間草房子,裡面放稻穀。
(2)聽音樂做放鬆動作《按摩操》。
❹ 中班語言米寶寶的成長的教案
引言: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小草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尤其在農村更是無處不在,可是小朋友們真正了解這些小草嗎?今天就讓小朋友們一起來認識這簡單常見,卻包含很多意義的小草。動目標:1.認識小草的顏色2.能愛護草坪活動准備:真實小草、卡片小草、綠色彩色筆、小白卡(小草)若干、根據人數而定...。活動過程:1.出示小草師:小朋友,春天來了,大地媽媽給大地穿上新的衣服,我們看看小草姐姐穿的什麼新衣服吧!2.師:小朋友,知道小草姐姐穿上新衣服的顏色了,我們幫其它小草姐姐穿上新衣服吧!拿出事先准備好的小白卡,讓小朋友塗顏色。3.師:小朋友,都為小草姐姐穿上新的衣服了!看!這是什麼?出示准備好的草,接著讓幼兒各自自由發揮自己的看法。活動延伸:讓小朋友去草地上感受小草,了解小草!
❺ 從稻穀到大米中班語言活動的教案
老師:展示米飯圖片,
問:小朋友們這是什麼?
幼兒:米飯.
老師:誰知道米飯是用什麼做版的.
幼兒:大米權.
老師:那麼大米又是哪裡來的呢
幼兒:?
圖片展示講故事:春天來了,農民伯伯種下水稻種子,
過了幾天水稻發芽了,又過了幾天長成了小苗.
農民伯伯不斷地在田裡勞作,給水稻秧苗澆水,施肥,
除草,
捉蟲......水稻長得很快,秋天到了,水稻長出了沉甸甸的稻穗.
等稻穗成熟了,農民伯伯,把水稻割下來,
打下稻穗上的稻穀.
我們吃的大米就包在稻穀的殼里呀.
其實稻穀就是水稻的種子.稻穀剝掉殼就是大米.
現在那位小朋友說一說大米是哪裡來的?
幼兒:
老師:是誰給我們生產出大米?
要生產出稻穀,再製成大米需要好長時間,
好多的勞動.
所以我們吃飯的時候應該珍惜大米飯呀.
那我們怎麼做才能珍惜米飯呀?
幼兒:
碗里的飯吃干凈,不扔掉米飯,
吃飯的時候盡量不把米飯掉在地上......
❻ 幼兒園大米是怎麼來的教案
大班教案《大米從哪裡來》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了解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教育幼兒要珍惜糧食,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培養幼兒勤儉節約的良好品德,讓幼兒了解大米的產生過程,知道它的來之不易,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大米的產生過程,知道它的來之不易。
2、通過了解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教育幼兒要珍惜糧食,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培養幼兒勤儉節約的良好品德。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准備:
1、PPT(內容為秋天來臨後大自然的變化,主要突出收獲季節的成熟果實)、大米成熟的全過程課件。
2、水稻播種至收割的全部過程的圖片。
3、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觀看PPT,知道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之後幼兒結合已有經驗討論:秋天都有哪些東西豐收了?引出課題。
二、看看、說說米及米製品:
1、師:小朋友們說的可真好!之後出示米飯,提問:這是什麼?它是用什麼做的?米從哪裡來?
2、組織幼兒看課件《大米的產生》。
師提問:米除了做米飯,還可以做些什麼?
3、與同伴交流、分享認知。
師小結:米除了煮飯,還可以煮粥、包粽子、做爆米花、釀甜酒。當然,大米還有很多的用處。除了直接做這些食品外,還可以磨成米粉,做好吃的食品。(米粉、水、糕、粽子、湯圓、米餅、爆米花、逐一出示)
三、再次播放《大米的產生》的課件,讓幼兒知道大米是如何磨成粉並製成這些食物的。
師幼討論並由教師做小結,總結出大米的多種用途。
四、操作活動:小小廚師。
鼓勵幼兒親自動手,做些好吃又好看的食品。
1、師:今天我們也來做個小廚師,好嗎?
2、教師示範做做米粉製品,並帶幼兒品嘗,體驗成功的樂趣。(觀察老師用水和米粉,變米團)
3、鼓勵幼兒造型好吃的米團,讓幼兒當小廚師親自動手製作。
師:你們想把米團變成什麼?
❼ 幼兒園大米是怎樣來的 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大米從哪裡來》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大米的產生過程,知道它的來之不易。
2、通過了解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教育幼兒要珍惜糧食,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培養幼兒勤儉節約的良好品德。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准備:
1、PPT(內容為秋天來臨後大自然的變化,主要突出收獲季節的成熟果實)、大米成熟的全過程課件。
2、水稻播種至收割的全部過程的圖片。
3、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觀看PPT,知道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之後幼兒結合已有經驗討論:秋天都有哪些東西豐收了?引出課題。
二、看看、說說米及米製品:
1、師:小朋友們說的可真好!之後出示米飯,提問:這是什麼?它是用什麼做的?米從哪裡來?
2、組織幼兒看課件《大米的產生》。
師提問:米除了做米飯,還可以做些什麼?
3、與同伴交流、分享認知。
師小結:米除了煮飯,還可以煮粥、包粽子、做爆米花、釀甜酒。當然,大米還有很多的用處。除了直接做這些食品外,還可以磨成米粉,做好吃的食品。(米粉、水、糕、粽子、湯圓、米餅、爆米花、逐一出示)
三、再次播放《大米的產生》的課件,讓幼兒知道大米是如何磨成粉並製成這些食物的。
師幼討論並由教師做小結,總結出大米的多種用途。
四、操作活動:小小廚師。
鼓勵幼兒親自動手,做些好吃又好看的食品。
1、師:今天我們也來做個小廚師,好嗎?
2、教師示範做做米粉製品,並帶幼兒品嘗,體驗成功的樂趣。(觀察老師用水和米粉,變米團)
3、鼓勵幼兒造型好吃的米團,讓幼兒當小廚師親自動手製作。
師:你們想把米團變成什麼?
五、談話:我們每天都要吃飯,你知道我們吃的飯是哪裡來的嗎?(農民伯伯種出來的)
師:你看過農民伯伯種地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到農村的田地里去看一看農民伯伯種地的情景。展示圖片:
2、教師講解:從春種到秋收,農民伯伯進行了許多的工作,他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給禾苗施肥、澆水、滅蟲、拔草,每天辛勤的勞動。那麼這樣辛苦的勞動最後換來的是什麼呢?就是:種下一粒種子會收獲很多糧食,農民伯伯把全國的土地和水田都種上種子、插上秧苗,沒有一處地閑著,收獲了很多很多的糧食。
3、復習詩歌:《憫農》,體會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組織幼兒談話:我們應該怎麼愛惜糧食?
幼兒一:吃飯時不挑食;
幼兒二:不掉飯不剩飯;
提問幼兒:你能做到嗎?
4、嘗試理解《憫農》這首詩的含義,主要是要孩子同情勞動人民,知道農民的辛苦,珍惜糧食。適時結束課時。
5、配插圖(略)。
活動反思:
為了讓幼兒對米有更直接的經驗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直接參與,於是我們請幼兒品嘗了米製品,在品嘗得過程中了解米的作用,以及勞動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