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小班教案《把水果找出來》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上、下、里、外等空間方位。 2、能按要求扮演角色參加游戲。 重點、難點重點:初步感受上、下、里、外等空間方位。 難點:能按要求扮演角色參加游戲。 活動准備 1、設置一個家的場景。白兔和黑兔的頭飾。 2、實物水果。 3、《幼兒畫冊》。 教師行為 1、以游戲的形式導入。 (1)教師扮演兔媽媽出遠門回來了,給兔寶寶帶回了許多水果。 (2)告訴幼兒許多水果藏在家裡了,請小朋友找一找。找到以後告訴大家是在哪裡找到的。 2、認識上、下、里、外等空間方位。 (1)請4名幼兒找水果(教師事先放好)。 (2)找到後向大家介紹是在哪裡找到的。 (3)幼兒共同練習。如"蘋果在籃子里。"或"我在籃子里找到了蘋果。"
2. 小班安全衛生間里的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正處於自我意識萌發時期,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有的幼兒霸佔心理很重,認為什麼都是我的,不會謙讓;有的幼兒較膽怯,羞於交往,害怕對方拒絕自己,但其內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說笑游戲的;有的幼兒缺乏起碼的禮貌知識,在活動中撞倒了對方或踩痛了對方連一句對不起部……
小班幼兒正處於自我意識萌發時期,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有的幼兒霸佔心理很重,認為什麼都是我的,不會謙讓;有的幼兒較膽怯,羞於交往,害怕對方拒絕自己,但其內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說笑游戲的;有的幼兒缺乏起碼的禮貌知識,在活動中撞倒了對方或踩痛了對方連一句"對不起」部不說。因此,幫助小班幼兒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對其自我人格的建構和社會性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片斷一:小朋友上廁所
一次活動後休息時,孩子們有的喝水,有的上廁所。這時,廁所里傳來了爭執的聲音:"這是我第一個搶到的 ! 老師,他推我 ! 」
"不行,我就要第一個 ! 」
"哇 ! 」 ( 哭聲 ) ……
原來,小朋友一起擁到廁所里,由於人多廁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廁。可天天就是不願等,一進去就要搶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樂意了,他就動起了武力… 像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上演好幾次。
小班幼兒剛剛從家庭中走出來,他們的獨占心理比較明顯。在他們的意識中,"我搶到的就是我的。」"我搶不到就打你、咬你。」因此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常常發生沖突。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我們想通過廁所環境的創設和利用,幫助幼兒獲得積極的自我意識。
我們知道幼兒模仿力極強,特別是小班幼兒,他們能通過模仿去學習攻擊性行為,同樣也可以通過模仿去學會謙讓、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為。故事《小螞蟻搬豆》中井然有序、團結合作的小螞蟻形象深深感染著孩子,給幼兒樹立了好榜樣。於是我們把可愛的小螞蟻畫下來,一個一個排好隊貼在廁所的牆面上,而且高度和幼兒的視線一般齊。這樣,他們上廁所時,看到排著隊的小螞蟻,自然而然地就排好隊等待入廁。在等待的過程中,還可以數數小螞蟻,復述故事中的情節:小螞蟻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很快就把豆豆運到了家裡… 」漸漸地,我們再也不用每次休息時都要向幼兒嘮叨一句: "上廁所時要排好隊,不要爭搶。」耳邊經常聽到的是:"老師,我排好隊了。老師,我讓東東第一個小便。」……
3. 科學活動《垃圾哪兒去了》課後反思
科學活動《垃圾哪兒去了》主要是讓孩子了解垃圾可以被人們通過許多方法處理或者再利用,懂得垃圾分類擺放的益處。從而使得幼兒能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先出示了一張堆滿垃圾的課件圖片,請幼兒看一看,說說這些是什麼?討論垃圾的含義。使幼兒知道沒有用的,准備扔掉的東西,我們叫做垃圾。再請幼兒觀察圖片,說說圖片上除了垃圾還有什麼?圖片上的人在做什麼動作,為什麼他要這樣做?從而使幼兒知道垃圾會引來蒼蠅等蟲子,會散發臭味,產生細菌和病菌,污染環境,對人的身體健康不利。
第二環節中,我請幼兒想一想,說說垃圾是從哪裡來的?在這個過程中,由於一個孩子的經驗能夠引起其他孩子對相關經驗的回憶、聯想甚至推論,所以當第一個孩子說了在幼兒園發現的某樣垃圾後,幼兒的思維便總是停留在幼兒園的生活:我們做手工剪下來有垃圾;吃完蘋果後有垃圾;喝完牛奶的袋子也是垃圾、擦過鼻涕的餐巾紙也是垃圾等。後來經過老師的引導,幼兒的思維有所發散:媽媽切菜有垃圾;吃完東西的袋子、皮是垃圾;家裡用破的東西是垃圾;爸爸吸煙的煙蒂是垃圾等,回答問題的氣氛越來越踴躍。討論結束後,我也展示了一些圖片,如工廠里的垃圾、飯店裡的垃圾、菜場里的垃圾、超市裡的垃圾等等,又拓展了幼兒的經驗,使他們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產生很多的垃圾。
活動的第三環節中,為垃圾分類是本活動的重點。我先出示了一張漫畫《垃圾山》,請孩子們觀看說說自己的感受,並提問:每天都會有很多的垃圾,如果不處理的話,就會象圖片上的一樣,破壞壞境,有害我們身體健康。你知道我們人類有什麼好辦法來處理這些垃圾嗎?大部分的孩子都說用火燒掉。我告訴幼兒:有的垃圾是可以焚燒的,但有的垃圾焚燒後會發出有害的氣體。因此科學家們根據垃圾的不同,採取了不同的方法,除了焚燒之外,還有填埋和再回收利用。同時,我出示了三種垃圾分類的標志: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標志、有害垃圾的標志。在確定選擇標志的時候,我上網查詢了相關的資料,發現到垃圾回收的標志其實有很多種,而且有的還分得比較細,比如不可回收的垃圾還可以分為廚房垃圾和生活垃圾或其它垃圾等;還有固體垃圾、液體垃圾、有害垃圾等等。而作為幼兒園的孩子,需要掌握的是一些粗淺的知識,樹立他們初步的環保意識,如果分得太多太細,反而不利於他們掌握,所以我選擇了這三種標志。另外,科學活動枯燥乏味,幼兒常常保持不了多長的興趣。因此,在幼兒認識理解後,我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垃圾的圖片,請他們想一想,給這些垃圾分類。讓活動從觀看課件圖片過渡到實際操作,由靜至動,既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也滿足了孩子們愛動手操作的特徵。在第一次分類投放垃圾時,有的幼兒對垃圾的材質還不是很清楚,如塑料、鐵質的垃圾,可以分辨簡單的紙類垃圾;有的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能較好的分類。所以當幼兒分好後,我邀請個別孩子介紹了自己的方法,再大家討論是否正確,對有爭議的問題,老師給與正確的解釋,然後再讓他們把垃圾重新分類。幼兒經過了兩次的垃圾分類,不但獲得了垃圾分類的方法,同時發展了他們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體現了在探索中學習,教、學、做的統一的教育觀念。
4.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生活中的垃圾》教案
生活中的垃圾有很多,但是也有很多垃圾可以廢物利用,做成各種自己喜歡的小裝飾物件,具體怎麼做,就看自己的想像了
5.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 垃圾扔哪裡
活動目標:
.懂得不亂扔果皮紙屑的道理。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准備:
1.兩幅背景圖(畫面都是小花園,一個干凈,一個到處是垃圾)。
2.操作材料《垃圾扔哪裡》。
活動重點及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知道垃圾應該扔進垃圾箱,培養幼兒垃圾入箱的良好習慣。
活動難點:學習整理,清潔地面的一些簡單方法,初步形成環保意識。
審美元素:
良好的公民素質培養需要從小抓起,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文明的行為習慣也需要從小一點一滴地培養積累。本活動是一個培養幼兒從小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識、學習遵守社會規則的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一起當「小小清潔工」,把操場上、草坪里的垃圾拾干凈,讓我們的幼兒園的環境變得更加漂亮干凈。讓孩子們感受到干凈整潔也是一種美,體驗優美的環境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同時也在勞動後獲得了成就感。
活動過程:
一、出示背景圖,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這是什麼地方?這兩個小花園哪個更漂亮一些呢?
二、組織幼兒討論解決的辦法。
師:花園這么臟,花園里的小花會怎麼想呢?(請幾名幼兒說說小花的想法。)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啟發幼兒說出各種整理花園的辦法。)
三、實踐活動「我是小小清潔工」。
1、教師講解注意事項。
師:我們幼兒園的操場上、草坪里也有一些垃圾,今天我們就來當一回「小小清潔工」,把操場上、草坪里的垃圾拾干凈,讓幼兒園的環境變得更加漂亮。注意,在拾垃圾的過程中不能掉隊,也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哦!
2、教師手持垃圾袋,請兩位幼兒示範拾垃圾並放進垃圾袋裡。
3、帶領幼兒分散尋找垃圾,並將垃圾放進垃圾袋裡。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情況,要讓每個幼兒都在教師的視線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四、感受干凈整潔的環境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師:幼兒園的環境變得真干凈呀!我們來聽聽小花要對我們說什麼呢?
(教師:小朋友,謝謝你們!現在幼兒園變得又干凈又整潔,小朋友們在這里玩耍、游戲都很快樂。以後,不管在哪裡,你們都要記住,要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
五、引導幼兒看操作材料《垃圾扔哪裡》。
師:請小朋友們看看,圖片中的小朋友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
六、教師評價
今天我們小朋友都知道了垃圾應該放進垃圾桶或垃圾箱里,以後我們不僅要自己注意不亂扔垃圾,還要提醒別人注意保持環境的干凈整潔。
6. 小班游戲教案《找杯子》反思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版學目標是設計權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7. 小班教案 垃圾扔哪裡課後反思
垃圾分類扔,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建築垃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