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科學教案自來水是怎麼來的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水汽化的現象,了解水的變化,知道水從哪裡來。 2、了解水的重要性,樹立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3、有探究慾望,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准備 1、酒精燈、燒杯、支架。 2、操作卡片人手一套。(水→水蒸氣→雲→小雨滴→水) 3、水循環的課件,生活...用水的來源及加工過程錄象。事先參觀過幼兒園附近的小河。 活動過程 一、做實驗,說發現,感知水汽化的現象。 1、小實驗:水不見了。在孩子的共同關注下,仔細觀察燒杯中的水燒開後越來越少、最後不見的現象。 教師:水到哪兒去了呢?水蒸氣在天空中又會到哪裡去呢? 二、聽故事,看課件,了解水循環的過程。 1、教師操作課件,講述故事「變、變、變」。 (1)教師:水蒸氣在天空中怎樣了,它遇到冷空氣後變成了什麼? (2)教師:雨水會落到什麼地方?這些水又會流到哪裡呢? (3)教師:火熱的太陽一曬,水又變成了什麼? 2、教師:你能把它記錄下來,然後告訴大家嗎? 3、幼兒在桌上操作,排列水的循環過程。 4、大家相互交流自己的操作,講述小水滴的變化過程。 5、教師小結:水加熱後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很輕上升到空中遇到冷空氣就會變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雲,雲越來越厚,再加上冷空氣就又變成小水滴落下來,這就是雨,雨水流到小溪、江河裡,經太陽一曬,又變成水蒸氣上升到空中。水就是這樣不斷循環的。
2. 幼兒園數學比較水的多少的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多種方法比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 2、知道測量水的多少可用量筒,能正確使用量筒。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推測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4、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使用多種方法比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 教學難點 設計各種比較的方法。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 課前布置學生小組准備你的實驗所需的材料 教師准備: 1、每組三個(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飲料瓶 2、大小量筒,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漏斗。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境引入 1、 同學們,喜歡看電視嗎?你喜歡看什麼節目呢? 2、 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鳳凰電視台收視率很高的節目,就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你們想不想玩。 3、 在每個小組的桌子上,老師給大家准備了三瓶水。三個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同學們,你們來猜猜哪個瓶子里的水多?哪個瓶子里的水少?還是一樣多? 1、學生有興趣地回答。 2、認真觀察,興致高昂地猜測結果。 設置這樣一個情境引入,把同 學們喜歡的電視節目與所要學習的科學知識聯系起來,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二、自主探究科學知識(哪個瓶子的水最多) 觀察猜測 1、談話:同學們都說是自己對,那麼你們怎麼證明自己猜對了呢? 2、分組討論:你的實驗該怎麼做?需要什麼材料工具?做這個實驗要注意什麼?你們小組怎樣分工? 分小組熱烈地展開討論,想出了多種多樣的實驗方案並做好小組分工安排。 意圖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通過主動探究、親身經歷來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尋求比較哪個瓶子的水多的方法,對學生想出來的比較方法,只要有道理,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保護了學生活躍的思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實驗證明 1、 小組合作實驗。教師巡視指導,並參與到實驗活動中去。 2、實驗匯報:哪組已經有結果了?告訴大家你們的實驗結果。你們小組是怎麼證明的? 3、師生小結,互相交流實驗結果。你們組有什麼成功的經驗想和大家分享或失敗的教訓和大家交流嗎? 1、小組合作完成實驗。 2、 大膽地匯報實驗結果。 3、師生共同小結。 讓學生自主完成實驗,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的能力。 讓學生在交流合作的同時還學會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通過交流,讓學生認識到,比較液體的多少的方法很多,在生活中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地選擇。
3. 數積木,比水的多少中班教案
設計思路:
在區角活動和游戲中,孩子很喜歡用積木經行建構,在活動中,經常會聽到孩子有這樣的討論:「我的房子比你造的高!」「我的房子造的比你大!」「為什麼你的房子比我小但是用的積木比我多呢?」「你用的積木比我多」。在數積木的過程中孩子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中間的積木看不見,不知道有多少。
於是針對孩子空間邏輯的發展,設計了這節以培養孩子有條理推測數量和挑戰空間邏輯的活動。我覺得這個題材對發展幼兒空間方面的計算能力還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想針對我部目前還不配備白板的情況下,對教案作進一步的調整和梳理,繼續設計出符合大班幼兒的教學活動。
活動過程:
目標:
1、 在數積木的過程中,學習有序地觀察和統計數量的方法。
2、 能清晰地表達觀察的內容,喜歡挑戰空間邏輯游戲。
准備:正方體小積木;「積木房」圖片若干;記錄用紙和筆
流程:
一、 話建築,贏積木
導語:在我們居住的城市裡有各種各樣的老房子和新建築,你喜歡怎樣的房子,為什麼呢?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歡的房子?
過渡:今天我們就用積木來造房子!每組的桌上有幾塊積木呀?夠不夠造一幢房子?
那就請你們就分成4組在數積木游戲中贏取更多的積木。
二、 爭回答,數積木
(一) 數數相同數量的積木房
導語:聽清題目喲!(出示相同數量積木建造的不同房子)
出題:我用積木造了4幢房子,請你們用好方法數一數,每幢房子各由幾塊積木建成的?
形式:將答案記錄在記錄紙上,呈現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對的為本組加上一塊積木。
驗證:移去屋頂,拆層演示
重點提問:房子有幾層?每層有幾塊?一共有幾塊?
小結:數量相同的積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積木被其他積木擋住了,我們不容易發現,點數的時候我們可以一層一層的數清楚,不多數,也不漏數看不見的那些積木。
(二)找找躲起來的積木塊
導語:有的小組領先了,有的小組暫時落後,不過沒關系,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里有些積木很頑皮,像玩捉迷藏一樣躲了起來。讓我們仔細觀察,把藏起來的積木找出來。
出題:准備好了嗎?請問這幢房子有幾層?每一層有幾塊?共有幾塊積木建成?
重點:移去屋頂,拆層演示,幫助幼兒學會數隱藏起來的積木塊。
小結:房子一層層往上造,如果上層有幾塊積木,那這些積木下一定也有幾塊積木
三、 造房子,數「磚塊」
(一) 造幢房子把分數
導語:經過兩輪的比賽,哪一隊的領先了呢?請每組朋友用你們現有的積木造一幢房子,然後我們一起來數數你們的房子由幾塊積木建成,共得到了幾分。
重點:鼓勵各組建造出點數上有難度(有多層、有重疊)的房屋
集體點數時一層一層數清楚
(二) 學做小小建築師
導語:(出示建房圖紙)你們造房子、數積木的本領都那麼大。那你們能不能在根據圖紙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鍾內造出與圖上一模一樣的房子,並一層一層的數清楚他是由幾塊積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隊派一個代表挑選喜歡的圖紙,用積木搭出與圖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點觀察:每組搭的房子是否與圖紙上的一樣,各組搭建、點數的方法。
驗證:他們搭的房子與圖紙上的一樣嗎?記錄的對不對呢?
小結:雖然各隊拿到的圖紙看起來不一樣,其實是同一幢房子從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導語:小小建築師們讓我們回去建造更多獨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們你是用幾塊積木建成的好不好!
教學反思:
今天的活動較為順利的開展了,也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還成為了我園計算專題組的「一課多研」研討的課例,反思一路走來獲得成功的的原因,我覺得有:
a) 關注細節的設計
計算活動教具多,對環節間的小結語要求也高,在這一次組織活動前教案在我的腦海中一次次的「過電影」,把握了每一個環節的細節要點(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狀況、每一次小結重點提煉和梳理的內容、重難點落實的方式)。「細節決定成敗」,活動前我讓一個個環節都順溜了,我想這也是活動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b) 注重互動的有效性
我的教學對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動中我不僅關注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也為孩子們創造了很多合作互動和思考的機會,無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4.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水的自然形態》
活動設計背景 很多幼兒都喜歡玩水,特別是每次下雨過後,孩子們都喜歡朝有水的地方 踩去,濺起的水花讓他們興奮不已,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探究慾望,我在孩子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設計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在嘗試活動中,感知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會流動的特性。 2、了解糖、鹽等物質的融...化現象。 3、培養幼兒熱愛科學,樂於嘗試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感知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會流動的特性。 2、了解糖、鹽等物質的融化現象。 教學難點: 1、了解糖、鹽等物質的融化現象。 活動准備 1、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雪花片。 2、灑水壺、籃子、有洞的塑料袋若干。 3、一次性透明的杯子、小勺子,白糖、鹽、鐵、塑料品、毛巾等 人手一份。 4、水寶寶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主題: 教師:今天有一位小客人來我們班做客,小朋友你們看看是誰啊?(出示水寶寶圖片) 教師:你們喜歡水寶寶嗎?水寶寶它呀有很多的秘密,你們想知道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吧。 二、探索活動 (一) 1、聞一聞,嘗一嘗 教師出示一玻璃杯水,一玻璃杯牛奶,幼兒通過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感知水的特性(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牛奶是有顏色,有味道的) 2、猜一猜 教師分別在盛有水和牛奶的玻璃杯里放進彩色雪花片,請幼兒猜一猜水裡有什麼?牛奶里有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講出水是透明的,能看得見裡面的東西,牛奶是不透明的,看不見裡面的東西)教師:剛才我們發現了水的一個秘密,原來它是無色無味、透明的,現在我們再來玩一玩水,看看你還會發現什麼? 探索活動 (二) 1、盛水活動 請幼兒用灑水壺、籃子、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教師: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准備了很多玩水的東西,有澆花用的灑水壺、籃子、有洞的塑料袋,現在請你們用它們來盛水,看能不能把水盛起來,為什麼?(引導幼兒講出結果,水是會流動的) 教師:那我們就來看看水到底會不會流動呢?(教師操作)分別用灑水壺、籃子、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教師小結:原來水真的會流動。小朋友真棒,那麼水還有沒有秘密呢? 2、溶解實驗 (1) 請幼兒把桌上的白糖、鹽、鐵、塑料品等分別放在自己的水杯中,然後告訴大家你放了哪些東西? (2) 請幼兒用小勺在杯子里攪一攪,看一看,你會發現什麼? (3) 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實物在水中的變化,相互交流實驗結果。 (4) 請幼兒講述實驗結果。 教師:現在老師請幾位小朋友到前面來告訴大家你的杯子里還能看到幾樣東西?還有幾樣東西到哪裡去了?(引導幼兒說出有幾樣東西被水溶解了) 教師:那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東西是不是會被水溶解了呢?(教師操作)分別把白糖、鹽、鐵、塑料品放進水杯里。 教師小結:白糖和鹽真的被水溶解了。 3、擴散性思維: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東西被水溶解嗎? 三、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發現了水的很多秘密,它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會流動的,有些東西還會被水溶解。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說一說怎樣用水和保護水的潔凈。 教學反思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本次活動幼兒的積極性都很高,能大膽嘗試運用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在活動中,我先讓幼兒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滿足了幼兒的好奇、探索,希望嘗試的慾望,強調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開始,我首先出示了小客人水寶寶。讓幼兒去探索水寶寶的秘密,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在探索活動 (一)中,我通過聞一聞,嘗一嘗,猜一猜,感知了水的特性之一,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在探索活動(二)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讓幼兒在盛水活動和溶解實驗中,感知了水是流動的及有些東西在水裡會被溶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那就是在每個活動環節的時間把握上還比較欠缺,尤其是要把握好個體操作與集體分享交流的時間分配,幼兒的自由探索時間再適當長些。
5. 幼兒園大班科學游戲 比比水的多少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哪杯多哪杯少
一、活動目標:
1、探索比較兩杯水多少的方法,培養認真細心的操作習慣.
2、初步感知守恆,知道誰的多少與杯子的形狀、大小沒有關系.
二、活動准備:
每個人一樣多的兩杯彩色水,透明的杯子、水筆、即時貼小紙條、大小不同的瓶子若干,量杯一隻,飲了一大瓶.
三、活動過程:
1、問題導入,激發探究的慾望
出示兩杯水,師:我碰到了一個難題,今天想請小朋友幫我解決這個難題,這里有兩杯水,一杯是紅色的,一杯是綠色的,不知道哪杯多哪杯少,你們猜猜看,並說說為什麼.
2、實踐操作,比較出兩杯水的多少
師:聽了你們的說法,我還是不確定到底哪杯水多,哪杯水少.你們能不能通過實驗,用具體的事實來證明哪杯多,哪杯少?你們可以商量一下,想好了不動手試一試.
幼兒商量,實踐操作.
集體交流:請個別幼兒邊操作邊介紹,教師隨機評價.
師:你比出的結果怎麼樣?用的是什麼方法?讓幼兒把水倒入原來的杯子里.
師:事實證明兩杯水是一樣多的,可為什麼看上去紅色的水位比綠色的水位低呢?
小結:哦,我明白了,水的多少與杯子的形狀、大小沒有關系.
3、再次操作,嘗試新的方法
師:用兩個同樣大小的杯子比較出了兩杯水的多少,用一個杯子能不能比較出兩杯水的多少呢?先想一想用什麼方法,想好了就動手試一試.
幼兒思考,實踐操作
集體交流,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教師隨機評價.
4、引發思考,擴展思維
師:今天,你們幫助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不僅讓我知道了水的多少與杯子的形狀.大小沒有關系,還看到你們用了許多方法來測量水的多少,除了這些方法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知道水的多少呢?
出示量杯,向幼兒介紹量杯的作用.
5、分發飲料,加深理解
幼兒每人拿了一隻瓶子(大小不同)放在一起,老師給瓶子里倒了一樣多的飲料,請幼兒說說哪瓶多,哪瓶少.讓幼兒進一步感知每個瓶里的飲料是一樣多的,它不受瓶子大小、形狀的影響.
四、活動延伸:
根據幼兒提到的測量方法,數學區提供大小不同的瓶子、量杯及水等材料,讓幼兒繼續探索.
五、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選材體現了教師以幼兒教學大綱為主,又根據孩子年齡特點 和主題實施情況,靈活改變教學方法,和多次讓孩子們親手操作嘗試新的方法,從而比較出了兩杯水的多少.他們紛紛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操作嘗試的方法進行猜測,並講了自己的理由.老師又利用分發飲料,來加深他們的理解,一方面是我對幼兒做出的努力表示真誠的感謝;l另一方面是為了加深他們對水的守恆的理解.正當孩子們開心的喝著甜甜的飲料時,當我問起誰喝的多,誰喝的少時,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一樣多」,並且還能說出原因,說明他們通過這次活動,對水的守恆已有了初步感知.孩子們發言非常熱烈,課堂非常活躍.
6. 幼兒園大班教案水有變化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水有變化嗎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容器測量液體的多少,感知容積不會因其形狀以及顏色的變化而改變,初步建立守恆概念。 2、認真觀察進行多角度比較,判斷物體容積的大小。 活動准備:透明塑料杯(6個),量杯(2個),顏色深淺不同的水兩種,幼兒用書。 活動流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出示兩種顏色不同的水倒入量杯中(一樣多),讓孩子們首先用目測的方式比較兩種液體,哪種液體多? 二.活動過程: 1、將兩種水分別倒入兩個相同比量杯小的杯子再進行觀察。孩子得出結論:「水會變多。」同樣將水倒入大量杯孩子們的結論是:「水變少了。」 2、教師操作,引導孩子們自己探索: 用大杯子和小杯子盛了一樣的水,用同樣大的杯子盛顏色深淺不同的水,發現在不同的容器中的水位不同。孩子們相互進行交流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水變多或者是變少的。 3、教師和孩子們一起用量杯驗證前面的結論:容積不會因容器的變化而變化,不會因液體的顏色變化而變化。 4、和孩子們重復進行實驗加強孩子們對這節課的理解。然後請個別孩子單獨進行實驗自己將結論進行敘述。 三.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和家長進行實驗:將相同多的液體倒入不同大小的容器,看看會有哪些變化,請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做好記錄,帶到幼兒園與小朋友共同交流。 小結及反思:這節課基本以實驗為主,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又讓幼兒通過觀察認識了測量液體的不同容器,感知同樣多的液體不會因容器的形狀及液體的顏色變化而改變,初步建立守恆概念。孩子們對這節課很感興趣,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判斷出容器里液體的多少,只有少部分的孩子還不是太理解,我會利用課後對不理解的小朋友進行鞏固復習。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