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要咬了我的大餅幼兒園教學反思
1.閱讀活動以「趣」引領
選材「趣」:《誰咬了我的大餅》小豬的形象符合中班內幼兒的年齡特徵,整個故事容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就好像那隻小豬就生活我們身邊一樣。這樣的繪本故事更能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
教具「趣」:根據繪本中故事人物和大餅製作的紙盤偶和黃色墊板製成的大餅富有童趣,能形象生動得表現各種動物咬大餅的動態過程。而且「大餅」的教具還能幫助幼兒更加直觀比較動物牙印之間的不同特徵,很好的成為幼兒理解繪本的活動工具。
2.層層懸念以「問」釋疑
根據這本繪本內容的特點與中班幼兒好奇的求知心理,教師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製造一個接一個的懸念,將幼兒的注意引入與繪本故事有關的情境中,並在觀察、猜測圖片信息中獲得結果解釋疑惑。這樣的提問簡單有趣但是具體,圍繞故事情節而展開,足以吸引幼兒全神貫注地閱讀與傾聽教師講述書中的故事。
3.反思這次的開放,我覺得以下這些值得我改進:
上課還不夠從容,面對陌生的孩子、陌生的環境還會緊張。一開始當孩子們沒有看出那是大餅時,我感覺孩子沒有答到點上,有點慌,接下來我的狀態不是很「積極」,孩子們的情緒我也調動的不夠;課堂中師生的互動還不夠輕松、活躍。
⑵ 誰咬了我的大餅 幼兒園大班教案
推薦你去桃李天下看看,裡面很多幼兒教案課件
⑶ 中班繪本閱讀:誰咬了我的大餅
章昱雯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
2、樂意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發現,能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3、喜歡繪本,體驗繪本閱讀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音樂《小豬吃的飽飽》、自製《誰咬了我的大餅》繪本圖書
被咬過的大餅、動物牙印及動物圖片若干、好吃的餅幹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律動曲《小豬睡覺》
意圖:通過律動,激發幼兒的情趣
二、第一遍故事----邊敘邊議
意圖:閱讀講解,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了解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
1、結合自製大餅,以「牙印」為線索,理解故事內容。
(3)、出示各個小動物,(小鳥,狐狸和鱷魚,大河馬)
小豬說:「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的牙印和大餅上的牙印一樣嗎?」
-------小豬想,河馬的牙印可真大啊----才輕輕的咬了一小口,就差點把我的大餅全吃完啦!
2、 再次辨認不同動物的牙印
(小小的三角形是小鳥的牙印,大大的門牙是小兔的牙印,大大的三角形是狐狸的牙印,尖尖的是鱷魚的牙印,最大的是河馬的牙印)
教師小結:原來不同的動物他們的牙印都是不一樣的。
三、第二遍故事----完整欣賞
意圖:通過圖片和故事再現,感受故事中的情趣,體驗模仿故事中的對話
重點: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大膽表達,體會故事中的情趣。
四、遷移拓展
意圖: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自己的牙印的形狀(老師也輕輕咬一口,讓孩子們與老師的牙印一起做比較,促進師生的互動交流)
⑷ 中班繪本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
活動目標: 1、通過想像、猜測、講述,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力。 2、仔細觀察動物的咬痕,學習角色間的對話,能用重復句式復述故事。 3、體會故事角色的情感變化,感受活動的樂趣;感受故事的有趣,幽默的情節。 活動准備: PPT、動物圖片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起幼兒欣賞興趣。 1.出示圖片,觀察大餅。 師:小朋友這是什麼?這是一塊怎樣的大餅?這塊大大的、圓圓的大餅會是誰做的? 2.根據圖片提問,引出問題。 師:小豬做了一塊很大的餅,累的睡著了。當他醒來一看,發現了什麼? 二、觀看課件,欣賞繪本,了解故事主要內容。 1.逐頁觀察大書,以"牙印"為線索,理解故事內容。 (1)小豬問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說:不是我,你看,啊嗚。 師:是小鳥咬的第一口大餅嗎?為什麼?為什麼小鳥的咬痕是尖尖的呢? (2)小豬又去問誰啦?他會怎麼問呢?小兔子會怎麼回答? 2.藉助圖片,通過對比動物牙印描述不同動物的牙印特徵。 (1)小豬很著急,他找到了三個動物,是誰?(出示圖片)想一想小豬會怎麼問?小動物又會怎麼回答? (2)幼兒相互討論。 (3)師:小豬問了誰?他是怎麼問的?是不是狐狸咬的?為什麼? (4)師:小豬接來下又去問誰了?鱷魚的牙齒是什麼樣子的?那是它咬的嗎? (5)師:最後小豬去問了誰?河馬是怎麼做的?我們一起來學學河馬的動作。大餅怎麼了?為什麼大餅會被咬掉一大半? (6)這么大的大餅,只剩下一點點了,小豬的心情會是怎麼樣的?它會怎麼想?最後小豬餓得肚子咕咕叫,啊嗚,她也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吧唧吧唧",它一邊嚼著大餅,一邊想:究竟是誰咬了我的大餅? (7)小朋友,你們知道是誰咬了大餅嗎?為什麼? 三、完整傾聽故事,感受故事幽默的情節。 故事的名字是什麼? 四、活動延伸:玩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教師介紹活動材料,幼兒自主結伴、快樂游戲。 反思《誰咬了我的大餅》小豬的形象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整個故事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就好像那隻小豬就生活我們身邊一樣。這樣的繪本故事更能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根據繪本,根據這本繪本內容的特點與中班幼兒好奇的求知心理,教師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製造一個接一個的懸念,將幼兒的注意引入與繪本故事有關的情境中,並在觀察、猜測圖片信息中獲得結果解釋疑惑。這樣的提問簡單有趣但是具體,圍繞故事情節而展開,足以吸引幼兒全神貫注地閱讀與傾聽教師講述書中的故事。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對於該文本我還是理解的不夠深入與透徹,對於剖析文本角色的內心把握的很不到位,所以在引導幼兒學習的時候也沒有能夠比較正確的引導幼兒,因此與幼兒的互動不是很好,整節活動顯得很平,幼兒情緒也不是很高。另外在出示第一個動物朋友小鳥時,教師還可以讓幼兒充分發揮想像,讓孩子說說還有什麼動物的嘴巴是三角形的……這樣整個活動會更生動。
⑸ 誰偷吃了我的大餅小班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情節,學說角色對話。
2.根據不同的牙印特徵進行猜想、判斷。
活動准備:
1.《誰咬了我的大餅》PPT課件、餅干若干。
2.初步已了解一些動物的牙齒印。
活動過程:
一、觀察大餅,引發興趣。
師:瞧,這是誰呀?這只小豬,做了一塊好吃的大餅,這塊大餅是什麼樣子的?
師:這塊大餅上還有一粒一粒的芝麻呢,看起來就好好吃,小豬做累了,就睡著了。可是等它醒來,咦?怎麼了?大餅怎麼少了一塊啦?少的這一塊是什麼樣子的?你們來猜猜會是誰咬的呢?
二、看看說說,理解故事。
1.觀察畫面,學習對話。
他遇見了誰?小鳥是怎麼說的?
2.運用對話, 大膽講述。
是小兔(狐狸)咬的嗎?小兔(狐狸)會怎麼說?
3.根據「牙印」,猜測情節發展
是鱷魚(河馬)咬的嗎?鱷魚(河馬)是怎麼說的?這個牙印象什麼?
三、完整欣賞,發現真相。
小豬去問了哪幾個好朋友?到底是誰偷吃了大餅?
四、品嘗餅干,發現特徵。
師:小豬也給你們送來了餅干,讓我們一起來嘗嘗吧,一邊品嘗一邊看看你咬出來的餅干會是什麼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用問題「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貫穿於整個活動,從而調動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孩子們通過對PPT的觀看,了解了小豬去問了小鳥、兔子、狐狸、鱷魚、河馬,它們都通過自己咬一口大餅來驗證不是自己咬的。最後餓了的小豬自己咬了一口大餅,牙印和開始的一樣,原來是自己咬的大餅。
這是一節語言課,孩子們在聽一聽、學一學、說一說的過程中練習角色對話,在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的過程中知道不同動物的牙齒印是不同的。孩子們在說的過程中大膽講述,在想一想的環節中說出了小動物咬的牙印的樣子,像什麼,大膽猜想、講述。但是活動中還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上課時還不夠從容,一開始當PPT沒有插話筒時,影響了上課的狀態,接下來,孩子們的情緒我也調動的不夠,課堂中師幼互動還不夠輕松、活躍。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多思考,讓自己的教學課堂充滿魅力。
⑹ 小班語言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
設計意圖:我們班是閱讀實驗班,選用的是體驗閱讀教材,開展實驗教學近一年時間,隨著孩子們閱讀量的增長,僅僅是教材上的內容遠遠滿足不了孩子們的需求,因此我選用了一些國內外著名的繪本故事作為輔助教材。故事《誰咬了我的大餅》選自《東方寶寶》,其內容幽默有趣,我家3歲半的兒子很喜歡看這個故事,尤其是對故事中生動可愛的小動物形象非常喜愛,故事中的角色對話都是一些簡單的重復性語句,特別適合3歲左右孩子學習。所以我選取了這個簡單有趣的故事作為教材,並把它設計成了一節小班的閱讀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看圖書並感受故事內容的詼諧幽默,體驗閱讀和想像帶來的樂趣。 2、理解故事內容,學會故事中的語言對話。 3、幼兒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或復述。 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 製作PPT課件和與圖書內容相同的電子翻頁大圖書;小豬頭飾1個、小鳥、小兔、狐狸、鱷魚、河馬等頭飾若干。 2、環境准備: 在教室圖書角提供有關故事中小動物的圖書和圖片。 3、幼兒經驗准備: 通過圖書角的自由閱覽,熟悉故事中各種小動物。 活動過程: 一、觀看電子翻頁書,老師完整地講解故事,幼兒欣賞。 講完後提問:這只小豬寶寶可愛嗎?你們喜不喜歡它?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二、PPT課件展示,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發展情節,並嘗試復述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1、師:小豬的大餅被人偷咬了一口留下了一個半圓形的牙印,它很著急,於是到處去詢問小動物,它問了哪些小動物呢?(小鳥、小兔、狐狸、鱷魚、河馬)根據幼兒回答一一展示PPT圖片,加深幼兒對故事中小動物的記憶。 2、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大膽復述角色對話。 (1)師:小豬是怎樣問小鳥的?小鳥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幼兒自由發言後,老師引導幼兒學習對話「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不是我,你看——」(還可以請幼兒邊說邊模仿咬大餅的動作)最後PPT展示留有尖尖小角的牙印大餅,引導幼兒觀察對比兩個牙印是否一樣,並學習復述短句「嗯,果然不一樣。」 (2)用同樣的方式啟發提問,鼓勵幼兒復述小豬與小兔、狐狸、鱷魚、河馬的角色對話(可以根據幼兒掌握情況提高要求,比如模仿各種小動物的語氣、動作等)。 3、PPT出示小豬自己咬的牙印圖片(也是一個半圓形的牙印),引導幼兒對比觀察:是否和偷吃大餅的人留下的牙印一樣呢?(一樣)然後提問:小豬的大餅究竟是誰咬的?(幼兒自由思考回答)三、師幼集體表演,進一步熟悉故事內容,嘗試復述。 1、老師戴上小豬頭飾問:「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玩關於這個故事的游戲呀?老師來當小豬,你們扮演不同的小動物,好嗎?」 2、把幼兒分成5組,分別戴上小鳥、小兔、狐狸等其它動物頭飾。 (表演游戲時要注意:老師要一邊扮演一邊用語言講述故事內容,教師的語言要規范、優美。幼兒在扮演的時候,提醒他們看小動物出來的先後順序圖,幫助幼兒記憶。)四、活動延伸: 與父母一起上網搜集各種動物的牙齒圖片,引導幼兒探索各種牙齒的形狀及特徵,布置主題牆「各種各樣的牙齒」。 附故事內容: 《誰咬了我的大餅》 小豬做了一塊好大的餅,累得睡著了。 等他醒來一看:咦,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 小豬問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說:「不是我,你看——」 小鳥在大餅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樣。」 小豬問兔子:「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兔子說:不是我,你看——」 兔子在大餅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樣」。 小豬問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狐狸說:「不是我,你看——」。 狐狸在大餅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樣」。 小豬問鱷魚:「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鱷魚說:「不是我,你看——」 鱷魚在大餅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樣。」 小豬問河馬。「是你咬了我 的大餅嗎?」 河馬張大了嘴巴……輕輕地咬了一小口……「啊」? 小豬的肚子餓得咕咕叫,啊嗚,他也在大餅上咬了一口。 「吧唧吧唧」,他一邊嚼著大餅,一邊想:究竟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
⑺ 小班語言領域活動《誰咬了我的大餅》
小班語言活動《誰咬了我的大餅》 活動目標:1,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2,再猜一猜的過程中,嘗試從大餅的齒印來判斷是誰咬了大餅,感受故事的樂趣。 活動准備:紙制大餅,小豬,小鳥,小兔,狐狸,鱷魚,河馬圖片各一,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一,出示大餅,引起幼兒興趣。 1,師:小豬今天可開心了,因為他做了一塊好吃的大餅,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一塊什麼樣的餅呢?(又大又圓的) 2,講述故事開始部分。師:小豬做了大餅太累了,就躺在大餅上睡著了。可是一覺醒來,小豬發現大餅缺了一小塊,是誰咬了大餅?XXX,是你咬了大餅嗎? 二,逐一出示圖片 ,以牙印為線索,理解故事內容。 1,師:小豬決定去問問他的朋友,我們看看有些誰?猜猜可能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幼兒自由回答) 2,通過提問,幼兒模仿角色對話。(1)小豬問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說:「不是我,你看——小鳥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小鳥的牙印是尖尖的,和大餅上的牙印是不一樣的。 3,小豬問小兔,狐狸,鱷魚,河馬,它們分別在大餅上咬出不同的牙印。狐狸要出大三角,鱷魚咬了一個大鋸齒,河馬輕輕一咬就咬掉了大半個餅。 3,小豬問了半天,肚子餓的咕咕叫,啊嗚,他也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吧唧吧唧」一邊嚼著大餅,一邊想:究竟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嗎?從哪裡看出來的? 三,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復述故事中對話。 1,到底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呢?我們幫小豬再問問吧。 2,教師邊操作可簡便講述故事。到了對話的地方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話。 3,現在小朋友知道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嗎?原來是粗心的小豬自己咬了大餅,卻到處問別人。我們小朋友可不能粗心大意哦! 延伸活動:出示被咬過的不同牙齒印的餅干,讓幼兒分辨是誰咬的。(游戲鞏固)師: 原來不同的小動物牙齒印是不同的,現在老師有許多餅干要送給小動物們,小朋友還記得小動物的牙齒印嗎?請把餅干送給相應的動物。幼兒操作,教師在旁指導。反思:《誰咬了我的大餅》情節有趣幽默,小豬在尋找誰咬了大餅的過程中,遇到了小鳥,小兔,狐狸,鱷魚,河馬。它們不同的嘴型都留在了大餅上,讓孩子觀察到不同的動物大小不同的嘴型。孩子們通過觀察對比,找出真正的謎底——小豬自己,發現問題找到答案的過程是快樂也是興奮的。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在詢問小動物的同時讓幼兒鞏固了故事中重復出現的語句,並且認識了動物的牙齒印,並知道了不同動物的牙齒印是不同的。
⑻ 誰咬了我的大餅教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誰咬了我的大餅
教師:屈老師
【設計意圖】
我們班是閱讀實驗班,選用的是體驗閱讀教材,開展實驗教學近一年時間,隨著孩子們閱讀量的增長,僅僅是教材上的內容遠遠滿足不了孩子們的需求,因此我選用了一些國內外著名的繪本故事作為輔助教材。故事《誰咬了我的大餅》選自《東方寶寶》,其內容幽默有趣,我家3歲半的兒子很喜歡看這個故事,尤其是對故事中生動可愛的小動物形象非常喜愛,故事中的角色對話都是一些簡單的重復性語句,特別適合3歲左右孩子學習。所以我選取了這個簡單有趣的故事作為教材,並把它設計成了一節小班的閱讀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看圖書並感受故事內容的詼諧幽默,體驗閱讀和想像帶來的樂趣。
2、理解故事內容,學會故事中的語言對話。
3、幼兒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或復述。
【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
製作PPT課件和與圖書內容相同的電子翻頁大圖書;小豬頭飾1個、小鳥、小兔、狐狸、鱷魚、河馬等頭飾若干。
2、環境准備:
在教室圖書角提供有關故事中小動物的圖書和圖片。
3、幼兒經驗准備:
通過圖書角的自由閱覽,熟悉故事中各種小動物。
【活動過程】
一、觀看電子翻頁書,老師完整地講解故事,幼兒欣賞。
講完後提問:這只小豬寶寶可愛嗎?你們喜不喜歡它?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二、PPT課件展示,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發展情節,並嘗試復述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1、師:小豬的大餅被人偷咬了一口留下了一個半圓形的牙印,它很著急,於是到處去詢問小動物,它問了哪些小動物呢?(小鳥、小兔、狐狸、鱷魚、河馬)根據幼兒回答一一展示PPT圖片,加深幼兒對故事中小動物的記憶。
2、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大膽復述角色對話。
(1)師:小豬是怎樣問小鳥的?小鳥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幼兒自由發言後,老師引導幼兒學習對話「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不是我,你看——」(還可以請幼兒邊說邊模仿咬大餅的動作)最後PPT展示留有尖尖小角的牙印大餅,引導幼兒觀察對比兩個牙印是否一樣,並學習復述短句「嗯,果然不一樣。」
(2)用同樣的方式啟發提問,鼓勵幼兒復述小豬與小兔、狐狸、鱷魚、河馬的角色對話(可以根據幼兒掌握情況提高要求,比如模仿各種小動物的語氣、動作等)。
3、PPT出示小豬自己咬的牙印圖片(也是一個半圓形的牙印),引導幼兒對比觀察:是否和偷吃大餅的人留下的牙印一樣呢?(一樣)然後提問:小豬的大餅究竟是誰咬的?(幼兒自由思考回答)
三、師幼集體表演,進一步熟悉故事內容,嘗試復述。
1、老師戴上小豬頭飾問:「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玩關於這個故事的游戲呀?老師來當小豬,你們扮演不同的小動物,好嗎?」
2、把幼兒分成5組,分別戴上小鳥、小兔、狐狸等其它動物頭飾。
(表演游戲時要注意:老師要一邊扮演一邊用語言講述故事內容,教師的語言要規范、優美。幼兒在扮演的時候,提醒他們看小動物出來的先後順序圖,幫助幼兒記憶。)
【活動延伸】
與父母一起上網搜集各種動物的牙齒圖片,引導幼兒探索各種牙齒的形狀及特徵,布置主題牆「各種各樣的牙齒」。
附故事內容:
《誰咬了我的大餅》
小豬做了一塊好大的餅,累得睡著了。
等他醒來一看:咦,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
小豬問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說:「不是我,你看——」
小鳥在大餅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樣。」
小豬問兔子:「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兔子說:不是我,你看——」
兔子在大餅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樣」。
小豬問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狐狸說:「不是我,你看——」。
狐狸在大餅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樣」。
小豬問鱷魚:「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鱷魚說:「不是我,你看——」
鱷魚在大餅上咬了一口。「恩,果然不一樣。」
小豬問河馬。「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河馬張大了嘴巴……輕輕地咬了一小口……「啊」?
小豬的肚子餓得咕咕叫,啊嗚,他也在大餅上咬了一口。
「吧唧吧唧」,他一邊嚼著大餅,一邊想:究竟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來源:屈老師教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