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學前班古詩
送杜少甫抄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襲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看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贈花卿 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貳』 贈汪倫小班教案
教學目標
1、 會認「贈」等6個生字,會寫「舟、乘、汪」三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3、 懂得珍惜友情。
重點、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珍惜友情。
教學准備
課件、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復習古詩,導入新詩。
板書課題,教師范寫「汪」字,學生書空。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汪」字作為本課要寫的生字,它又在題目中出現,在板書課題時就讓學生掌握寫法。
(課件顯示《贈劉景文》)齊讀,找出兩首古詩題目的共同點。理解「贈」是「送」的意思,理解課題《贈汪倫》即李白寫一首詩送給汪倫。
『設計意圖』:從復習古詩入手,不僅加深對古詩的記憶,還理解「贈」就是「送」的意思,在不知不覺的讀中,學生就明白了題目的意思
2、激趣。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我國古代一位了不起的大詩人。那李白為什麼要寫一首詩送給汪倫呢?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動人的故事呢?想知道嗎?大家要是把這首詩讀得又准確又流利,我就講個有趣的故事給大家聽。
二、初讀正音,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古詩,圈出生字,藉助拼音,讀通古詩,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充分感知是進一步學習課文的基礎,切忌走過場,應給足時間讓學生去自
主閱讀,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三、 學習要認的字(課件顯示生字)
1、指名讀。(評讀)
2、小老師帶讀。
3、開火車讀。
4、齊讀。
5、去拼音讀。
『設計意圖』: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要認的字,為更好地學習課文,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
能力墊定了基礎。
四、品讀古詩,體會古詩的真情實感
1、講故事。
古詩的背景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又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川大山,美酒和美景給了他無窮的靈感,寫出了很多千古名句。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於是就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裡,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並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後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並帶他游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
--《贈汪倫》。
『設計意圖』:給學生講一個簡短的古詩背景故事,能讓學生更易地理解詩意。為下面的教學環節做好鋪墊。
講完故事師順勢范讀。
齊讀古詩。
2、品讀第一行。
(1)指導看書本上的插圖,問:船上的是誰?岸上的是誰?你是從哪行詩看出來的?指名答。(課件顯示:李白乘舟將欲行)
『設計意圖』:一幅圖就是一個故事,一幅圖就是一篇文章,指導學生看圖,有助於學生自主理解詩意。
(2)指名讀。齊讀。
(3)指導寫字。(乘、舟、汪)
A、了解詞語「乘舟」,並給「乘、舟」另外口頭組詞。
B、師讓學生觀察了解「乘」是「禾」與「北」的巧妙組合,再范寫「乘」字;學生說「舟」字的筆順。
C、學生在書本上描紅、寫字。
D、評價。
『設計意圖』:新課標提出,每節課都讓學生寫一寫,但不要寫得太多,根據本節課設計
的內容,故寫三個生字。讓學生觀察生字??「乘」, 感受漢字的妙處,激發學生喜歡漢字,主動識字的願望。由於已經是二年級的學生,故在指導書寫中,師范寫最難的「乘」字,生說「舟」字的筆順,「汪」字放手讓學生觀察去寫,這體現了一個從難到易的教學過程。
(4)學習「欲」字,說一說記住「欲」字的方法。說說李白乘舟將要干什麼?
(5)李白將要走了,他與汪倫相見恨晚,剛結下深厚的友誼就要面臨分離,你說他的心情會怎樣?用上這樣的心情讀讀這一行。(指名讀,小組讀。)
(6)這時李白心裡會想些什麼?把李白的不舍之情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讀中感受李白將要離開的那種不舍之情。通過不同方式反復朗讀,在聽和讀中讓學生理解、鑒賞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豐富個人情感。
3、品讀第二行。
(1)汪倫是用什麼方式為李白送別?指名答。
(2)(課件出示:忽聞岸上踏歌聲)指名讀,齊讀。
(3)學習「踏」字,有什麼好方法記住「踏」字,什麼是踏歌?
(踏歌是古代的一種舞蹈,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著拍子,邊歌邊舞的一種歌舞形式。)
(4)練習。理解「聞」的意思。從這行詩看,應該選哪個?
(課件顯示)聞:( )A用鼻子聞 B有名望的 C聽見
(5)汪倫用這種隆重的方式為李白送行,從這里可以感受到汪倫對好友李白的感情怎樣?試著讀出你的感受。(指名讀,男女讀,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踏歌」一詞,體會送別方式的特別,從而感受李白和汪倫二人情誼的深厚,並通過反復吟誦,加深理解。
《贈汪倫》優秀教案(2)
發布時間:2015-06-18
編輯:lqy
手機版
4、品讀三、四行。
(1)重友情的汪倫讓李白有什麼感慨??指名讀三、四行。(課件出示)
(2)學習「潭」字,說一說記「潭」字的方法。桃花潭有多深?試著把桃花潭的深度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3)練習。
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 汪倫對李白的情誼深。
板書:水深??情更深
(4)指名讀;齊讀。
(5)分別是傷感的。此時此刻,李白與汪倫站在岸邊,彼此話別。他們會說些什麼?同桌練習說一說。
(6)再讀、引讀詩句,體會他們之間的深厚感情。
(同學們,如果你是李白)當你登上小船准備離開,回想起汪倫每天熱情款待,一起飲酒作詩,望著眼前深深的潭水,一定會感嘆??齊讀三、四行。
即將分別,李白正想到以後天各一方,不知何時再見。此時,忽然聽見汪倫在岸上踏歌為自己隆重地送行,低頭看著清澈的潭水,誦道??齊讀三、四句。
『設計意圖』:在一遍遍的朗讀中,讓學生通過美讀、熟讀,升華朗讀情感,進一步體味作品的意境,讓學生的語感得以深化、內化,達到真正意義的積累。
五、背誦
1、自由背3分鍾。
2、指名比賽背,小組比賽背。
3、配樂齊背。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情境,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並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解決背誦的學習任務。
六、完成課後練習
七、拓展小結
1、《贈汪倫》這首詩讓我們感受了好朋友之間的深厚友情,你有好朋友嗎?你是怎麼對待朋友的?
2、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外,老師讀一首感人肺腑的離別詩《別董大》。
『設計意圖』:將課堂上的內容延伸到課外,使課內外結合,引起學生的思考,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3、是啊,離別是傷感的,也是快樂的。每次的離別都是為了下一次的相聚,在離別和相聚中,友誼一次次的變得更深厚??齊誦《贈汪倫》
作業
找一些離別詩讀一讀,背一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課外多積累知識,進一步感受詩情、詩美,感悟詩人們深沉的情感。
板書
贈汪倫
李白
水深 情更深
『設計意圖』:板書簡單明了,易於讓學生理解詩意。
『叄』 古詩《贈汪倫》賞析
李白「斗酒詩百篇」,一生喜好游覽名山大川。據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有一位素不相識的汪倫,寫信給李白,邀請他去涇縣旅遊,信上熱情洋溢地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汪倫是涇縣的豪士,為人熱情好客,倜儻不羈。於是李白問桃園酒家在什麼地方,汪倫回答說:「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數日離去,臨行時,寫下上面這首詩贈別。 這首詩寫的是汪倫來為李白送行的情景。詩人很感動,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行詩來極力贊美汪倫對詩人的敬佩和喜愛,也表達了李白對汪倫的深厚情誼。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是說詩人就要乘船離開桃花潭了。那種語言不假思索,順口流出,表現出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瀟灑神態。「忽聞岸上踏歌聲」,「忽聞」二字表明,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從那熱情爽朗的歌聲,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倫趕來送行了。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來就沒有上層社會送往迎來那套繁瑣禮節,從詩中分析,李白走時,汪倫不在家中。當汪倫回來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攜著酒趕到渡頭餞別。不辭而別的李白灑脫不羈,不講客套;踏歌歡送的汪倫,也是豪放熱情,不作兒女沾巾之態。短短十四字就寫出兩人樂天派的性格和他們之間不拘形跡的友誼。 由於桃花潭就在附近,於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他的情深作對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清代沈德潛評價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乾的事物聯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為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麼汪倫的情誼之深,讀者也可想而知了。詩人結合此時此地,此情此景,這兩句詩也如脫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喻人的感情之深,是詩家常用的寫法,如果詩人說,汪倫的友情真像潭水那樣深,也是可以的,但顯得一般化,還有一點刻意雕琢的味道。而詩中的寫法,好像兩個友人船邊餞別,一個「勸君更進一杯酒」,一個「一杯一杯復一杯」。口頭語,眼前景,有一種天真自然之趣,隱隱使讀者看到大詩人豪放不羈的個性。 我國詩的傳統主張含蓄蘊藉。如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補華也說詩「忌直貴曲」。然而,李白這首詩的表現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靈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藝術感染力。 另外,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這首詩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後人愛用李白的話評價李白的詩,是很有見識的。李白即興賦詩,出口成章,顯得毫不費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無矯飾,而有一種不期而然之妙。「看似尋常最奇崛」,正所謂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這種功夫是極不易學到的。這首《贈汪倫》就集中體現了李白這種自然高妙的詩風。明代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說:「倫,一村人耳,何親於白?既釀酒以候之,復臨行以祖(餞別)之,情固超俗矣。太白於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所以調絕千古。
『肆』 幼兒園小班閱讀古詩贈汪倫活動分析怎麼寫
李白要離開好友汪倫,他們都很不舍,當李白剛剛走上船舟時,就聽到他的好友汪倫送給他的歌兒,李白深受感動,便在詩中寫到,桃花潭水那麼深,也趕不上汪倫對我的的愛。 背景:有一位素不相識的汪倫,寫信給李白,邀他去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旅遊,信上熱情洋溢地寫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見汪倫乃涇川豪士,為人熱情好客,倜儻不羈。遂問桃園酒家何處?汪倫道:「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數日離去,臨行時,寫下上面這首詩贈別。
『伍』 幼兒園古詩贈汪倫怎麼講解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天寶十四載(755),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今屬安徽)游桃花潭,當地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這首詩留別.
詩的前半是敘事:先寫要離去者,繼寫送行者,展示一幅離別的畫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表明是在輕舟待發之時.這句使我們彷彿見到李白在正要離岸的小船上向人們告別的情景.
送行者是誰呢?次句卻不象首句那樣直敘,而用了曲筆,只說聽見歌聲.一群村人踏地為節拍,邊走邊唱前來送行了.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說「忽聞」而不用「遙聞」.這句詩雖說得比較含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為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系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這首小詩,深為後人贊賞,「桃花潭水」就成為後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由於這首詩,使桃花潭一帶留下許多優美的傳說和供旅遊訪問的遺跡,如東岸題有「踏歌古岸」門額的踏歌岸閣,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釣隱台等等.
『陸』 贈汪倫教案設計
贈汪倫來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源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是一首朋友之間送別場景的詩歌,出自唐朝大詩人李白。
前面兩句鋪敘,簡明扼要的交代清楚事情和場景。李白坐上船就要走了,忽然聽到岸上傳來送別的歌聲,李白看到是自己的好友汪倫來給自己送別,心情非常激動。
後兩句抒情。李白告訴汪倫,即便桃花潭水有千尺之深,也比不上你我之間的友誼和情感,謝謝你能來給我送別,雖然我要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相見,但是我會記住我們的友誼,我會記得你這個朋友。
這首詩簡潔明快,明了易懂,把那種深厚的朋友之情貼切、形象地抒發表現出來。是一首流傳千古,非常難得的好詩,也是寫朋友之情和送別的經典之作。
『柒』 贈汪倫 古詩
唐代大詩人李白《贈汪倫》
原文: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我正乘上小船,剛要解纜出發,忽聽岸上傳來,悠揚踏歌之聲。看那桃花潭水,縱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
(7)贈汪倫古詩教案幼兒園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此詩約為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涇縣(今屬安徽)桃花潭時所作。李白游涇縣(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時,與汪倫結下深厚的友誼。開元天寶年間,汪倫為涇縣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別」。按此詩或為汪倫已閑居桃花潭時,李白來訪所作。
詩詞典故
據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唐天寶年間,涇縣豪士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欣喜萬分,做為李白的粉絲非常想見到偶像,就寫信給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李白是一個非常浪漫的詩人,愛桃花更愛美酒,所以他收到信後欣然而往。到了涇縣,李白問汪倫桃花在哪裡,一萬家酒家在什麼地方,汪倫笑著回答說:「桃花是潭水的名字,並無桃花。萬家是店主人姓萬,並沒有萬家酒店。」李白聽了不僅沒有惱怒自己被騙了,反而哈哈大笑。他們反而因此成為了好友。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倫送給李白名馬八匹、綢緞十匹,派僕人給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設宴送別之後,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離岸,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和許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為自己送行。
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下此詩給汪倫。也許正因為兩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為同調,很珍視汪倫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對著眼前風光綺麗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出了這首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