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數學點心屋的課堂反思
貫徹「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的理念,強調讓幼兒在接近生活的狀態中感知運用數學。我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根據主題《小鬼顯身手》,選擇了中班數學《點心屋》。活動《點心屋》,將帶有情境性的數學游戲貫穿始終,利用了幼兒所喜歡的點心吸引幼兒的眼球,使幼兒對活動能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後讓幼兒按包裝袋上的數字包裝相應數量的餅干,鞏固了孩子們對9以內數的認識,輕輕鬆鬆地學會了按9以內的數量分類。教學內容的的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游戲化是本次教學活動的特色之一。
活動開始,我以可愛的小豬導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並逐步引導幼兒認識數字9。讓孩子說說9像什麼,說說9除了表示九個點心外,還可以表示什麼?等,從而讓幼兒感知數字9的實際意義。接著我讓孩子按照袋子上的數字,幫助小豬包裝點心,感知數字與數量的關系。然後是點心上櫃,引導孩子根據貨架上的數字卡放,把相同的數量的點心放在同一格貨架上。最後是以「點心店人手不夠,考試招收營業員」為由進行游戲,以游戲的形式模仿成人,根據袋上的數字,包裝點心。進一步鞏固6-9以內數字的認識和運用。
由於整個活動以游戲為主,從數點心到包裝點心、點心上櫃、試營業,可以說本次活動就是一次游戲,孩子們都能在輕松的氛圍中主動參與,快樂學習。當然,活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課後,組內老師為我提出了一些建議,如:問題「9除了表示九個點心外,還可以表示什麼?」提的不太合理,可以改為「九個點心可以用數字9表示,還有什麼東西也可以用數字9表示?」;幼兒包裝用的袋子不要用有色的,孩子們互相檢查時都把點心倒出來看,用透明的更方便檢查;在試營業招收營業員時,可以製作一些「營業員」的胸卡,使游戲更生動。聽取了大家的寶貴建議後,我對方案進行了修改,並進行了第二次的執教。
第二次活動,我感覺自己不是以老師的身份去教孩子們學,而是一個和孩子們共同游戲的夥伴,引領著孩子們共同游戲、共同學習。在與孩子們的不斷互動中,我感受到他們對活動的熱情與喜愛,讓我也感嘆到「原來數學活動也可以上的這么輕松,這么快樂」。
② 幼兒中班數學好吃的糖果教學反思
小班數學活動《好吃的糖果》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屬於數學領域,活動的目標確定為:1.通過各種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對1和2的點子卡片進行實物糖果的匹配。2.通過形式多樣、有趣的操作,激發幼兒樂於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幼兒園教育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操作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作為教師的我要成為引發者、支持者和引導者,使幼兒獲得樂學、會學。整個活動以游戲化、情節化的形式展開。活動中,我創設了良好的游戲情節,提供了豐富的、開放性的教、學具,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使孩子始終在積極的狀態中自主地學習。活動改變了以往傳統數學教學的模式,更加註重對幼兒能力、習慣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對照《綱要》精神,反思我的教學,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示:
1.在活動中要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教師要真正做到以參與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現在整個活動中,如:讓孩子看,讓孩子猜,讓孩子試,讓孩子說,讓孩子學,在各種游戲活動中掌握點子與食物的配對。
2.教學內容:源於生活,緣於興趣。
新《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好吃的糖果》這一課的教學內容源於幼兒的日常生活,緣於幼兒的興趣。因此,選擇這個來源於幼兒生活,又是幼兒感興趣的糖果作為數學活動內容,既是幼兒熟悉的,又基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只要動手操作,就會有體驗,有收獲。同時又有挑戰性,而幼兒這種積極參與活動的態度、情感,是幼兒終身發展所要具有的。因此,我認為教學內容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價值的。
3.教學目標:著眼發展,注意整合。如:在讓幼兒說一說,自己裝了幾粒糖?去給小動物送的時候,說一說,小青蛙,我送你一粒糖等等,敢於說出自己操作結果是滲透語言領域的目標;,「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活動,感受成功的樂趣,喚起自信心」,則是社會領域的目標。
③ 中班數學分巧克力的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的:
1.復習5以內數數及認數,能手口一致點數,學習按數取物。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力。
重難點:
1.活動重點:能手口一致點數;知道數字代表的實際數量。
2.活動難點:會按數取物。
活動准備:
1.教具:小動物5隻; 5以內數字卡;蛋糕一隻。
2.學具:印有數字框子若干;糖、西瓜、香焦、葡萄、花等圖片若干;已塑封的小魚、小草、小蟲子、胡蘿卜等圖片,幼兒抄作紙每人一份。
一、活動過程:
師:1.出示小豬圖片,這是誰呀?今天小豬特別的高興,因為今天小豬過生日。媽媽還特意給他准備了一隻大蛋糕。(出示蛋糕)
師: 2.小豬要過幾歲生日了呢?蛋糕上的一支蠟燭表示一歲,讓我們一起數一數蠟燭吧,有5支蠟燭,是過5歲生日。有許多小動物們也來給小豬來過生日了,他們會是誰呢?
1) 「喵喵喵」是誰呀?小貓,看小貓還給小豬帶了生日禮物,是什麼呀?(西瓜)有幾個?可用數字幾來表示?師總結:小貓給小豬送了一個西瓜,我們就用數字1來表示。
2)「 還會有誰呢?」「嘰嘰嘰」小雞也來了,小雞送了什麼禮物呢?(兩根黃香焦)有幾根,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數一數。
3) 小松鼠、小羊、小兔也來了,他們會是什麼禮物呢?(幼兒觀察送了什麼禮物)?數量是多少?用數字幾來表示?(分別是3朵花、4塊巧克力、5塊糖果)
二、操作探索
1.師:小動物給小豬送禮物了,我們小朋友也來給小豬送禮物,好嗎?老師也給你們准備了禮物送個小豬,(要求;小朋友們先看看自己的桌子底下是什麼禮物,有幾個,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禮物數量,看看黑板上的每個框中的數字再放進相同數量的禮物)。
2.幼兒先討論自己的禮物是什麼,有幾個,再進行操作,教師指導。
3.提醒幼兒認清數字和數量,能手口一致點數;能力弱的幼兒多給予幫助和指導。
4.請個別幼兒講解操作情況給小豬送了什麼禮物,送了多少。
5.小豬請老師把小朋友送的禮物先收一下,師生整理好籃子。
三、游戲鞏固
1.師:小豬非常開心,小動物們和小朋友們都給他送了許多的禮物。現在快要到中午了,小動物們的肚子有些餓了,小豬想送一些吃的給小動物們。小豬要請我們的小朋友幫他招待小動物們。(要求:看看你的抄作紙上的數字是幾,就給小動物喂幾個吃的。)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檢查幼兒操作。
3.作品展示,並給予評價。
四、游戲結束:
為小豬慶祝生日,唱生日歌。
④ 中班《愛心杯》教學反思
小熊砍樹活動反思 \r\n我為本次活動設置的目標是: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看圖譜念兒歌;2、知道要愛護樹木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兒歌圖譜是幼兒第一次接觸到,因此本次活動我將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怎樣看圖譜學念兒歌,將已往傳統的跟讀跟念轉換為幼兒自己看著圖譜幫助記憶誦讀兒歌。 \r\n這是一個設計優美的課件,有著美麗的意境和悅耳的音樂,一開始孩子們就被課件所深深吸引,課件中憨態可掬的小熊,設計恰當的對話都能很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一步一步跟隨課件層層深入,理解了兒歌的內容,為兒歌圖譜的識讀奠定了基礎。在課件中結合了環保的教育,將沒有樹木的危害很直觀的展現在幼兒面前,沙漠化的城市,風沙的侵略,死去的小鳥給了孩子強烈的心靈震撼!他們在課後都會自發的談論沒有樹的危害,他們對我說:\「沒有樹木的世界太可怕了,是一個沒有生命的世界!\」由此看來老師單純的說教對比生動直接的視覺沖擊來說顯得那麼的淡薄和無力,因此我了解到中班的幼兒心理還是以直觀形象的刺激為主,我們應該多為他們准備的是直觀形象直接的東西,他們能理解,能產生共鳴!在圖譜的教學上教師通過簡單的示範讓孩子了解了圖譜上的圖片文字一起組成了兒歌的內容,可以幫助記憶兒歌。在這個環節中孩子由於地域的習慣,\「屋\」他們總是習慣的念為\「房\」,我在此進行了多次的糾正,課後有老師提出疑問:是否有必要為此進行多次的糾正能否就能按照孩子的習慣用語念成房即可。我的個人意見,兒歌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押韻的u,念成\「屋\」時能夠體現兒歌的押韻的美,因此在這我產生了疑問。 \r\n本次活動的最大不足是由於使用課件造成教師頻繁地在操作台和孩子座位前奔走,感覺和孩子之間的交流產生了一定影響,同時由於使用的不是自己製作的課件,在操作上不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來調整,我同時打開了3個課件進行操作,因此在銜接上也出現了小問題,這些是課件操作上的不足。
⑤ 中班數學棒棒糖活動反思
活動來反思:
貼出里外兩種顏色的棒自棒糖,旨在培養孩子的結構感知和布局能力。同時對棒棒糖顏色和味道的聯系性產生探索興趣。因此,在第一次試教時我製作了一個大大的棒棒糖,以其誇張的造型引起幼兒的興趣,給幼兒欣賞、想像的一個平台。引導幼兒談談自己吃過的棒棒糖是什麼味道的顏色的,請幼兒與教師共同撕貼出好吃的棒棒糖(也作為示範環節)。幼兒說得比較好,也能把味道和顏色也聯系起來。但是總的感覺是幼兒不太興奮,沒有中、大班孩子欣賞食物棒棒糖時的那種歡悅。於是,聽課老師建議我在引導環節也用實物棒棒糖,考慮到我要求孩子實現的是里外二色撕貼,因此在選取棒棒糖的過程中,我過多的往顏色對比上去挑選,造型不做太多考慮,因此引導幼兒觀賞棒棒糖時出示的棒棒糖較簡單,孩子還是不夠興奮,這也是我現在還在考慮的問題,怎樣將各種形態、各種顏色的棒棒糖與我的目標作較好的串聯,使我的欣賞環節能引起幼兒更多的興趣。
⑥ 中班數學分蛋糕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嘗試把一個物體等分成兩份、四份,知道部分小於整體回,整體大於答部分,理解分數的概念。
在活動開始的時候我用小兔過生日的話題來吸引孩子,提出問題: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媽媽給他准備了一個大蛋糕,小狗來給小兔過生日如果想讓他們兩個吃到的蛋糕一樣多該怎麼辦呢?孩子們有的說一人吃一塊,有的說用到從中間切開,那到底怎麼分呢?讓幼兒自己去思考,去想辦法。幼兒操作分蛋糕,分好後,我問孩子們,整個蛋糕和分開的半個蛋糕那個多?孩子們都說整個蛋糕大,以此,我有問下一個問題:半個蛋糕又是整個蛋糕中的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