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小班數學圖形教案設計意圖怎麼寫
案例不僅要說復明教學的思路,描述制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貳』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設計《怎麼分》
一、預設目標 學習分析圖形的特徵,認識分類標記。 能按圖形的某一種特徵進行分類。 二、活動准備 大紅花、小紅花、大黃花、小黃花各1朵。 大紅蝴蝶、小紅蝴蝶、大黃蝴蝶、小黃蝴蝶各若干;分類盒每組1個。 《數學》下P.12和P.13。 三、活動建議 1、游戲「蝴蝶找花」 玩法:幼兒每人手腕上戴一隻蝴蝶,在音樂的伴奏下模仿蝴蝶飛舞。教師發出指令:蝴蝶去找大黃花,同時舉起大黃花。手腕戴大黃蝴蝶的幼兒圍繞著大黃花翩翩起舞。 教師不斷變換指令,幼兒按指令游戲。 2、認識標記符號 教師出示分類標記卡片,如圖所示,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標記符號的名稱。 教師分別出示某種標記符號,幼兒拿出相應的幾何圖形卡片,並說出圖形的特徵。 3、按標記放玩具 教師出示不同類型的玩具,幼兒說出它們的名稱,並點數其數量。 引導幼兒按名稱、顏色或質地等特徵給玩具分類,鼓勵幼兒說出收拾及整理玩具的不同方法。 教師出示分類標記卡片,引導幼兒將標記卡片貼在分類盒上。 請幼兒按標記符號將玩具放在相應的盒子里。 4、觀察畫冊《怎麼分》 讓幼兒說出圖中有哪些幾何圖形,各有幾個?每種顏色的圖形各有幾個? 請幼兒說出6種分類標記符號分別代表什麼。 引導幼兒按分類標記將圖形畫在相應的橢圓形框里。 數一數,橢圓形框里有幾種圖形?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叄』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連一連》怎麼寫 目標:1、培養初步的分類能力 2、對分類
設計意圖:"分類"是數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要運用。比如:超市裡物品的擺放、圖書館里的圖書的擺放、家中整理房間等等都要運用到有關的分類知識。新《綱要》中指出要讓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並體驗到數學活動的樂趣和重要性。為了將枯燥、邏輯性較強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淺顯易懂,並能融入孩子們感興趣的操作活動中去,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熟悉的火車為活動題材,將"為貨運火車裝運貨物"的游戲貫穿始終。活動中,讓孩子們主動探索、嘗試操作,在玩、試、想、做、議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有關分類的經驗。從而發展幼兒的合作、協商、操作能力,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有趣性。活動目標:1、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分類裝貨物"的方法。2、發展幼兒的合作、協商能力和傾聽能力。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快樂。活動准備:1、知識准備:幼兒對火車已有初步的感性認識。2、材料准備:16塊火車外形的底板(15塊小的,1塊大的),各種貨物卡片,各種圖形片;碟片一張。活動過程:一、創設活動情境,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1、觀看CD,讓幼兒觀察、了解火車分為客運火車和貨運火車兩種。"小朋友,看,我們來到了哪兒?"2、"五一勞動節剛過,裝運貨物的工人叔叔們又開始繁忙地工作了,他們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一起裝運貨物。"二、操作活動。1、幼兒分組合作,第一次嘗試裝運貨物。(為一節車廂的火車裝運貨物)(1)請幼兒觀察認識各種物品,初步感性認識"分類"。(2)請幼兒嘗試裝運貨物,並為車廂設計標記。活動要求:幼兒四人一組,分配角色,協商討論選出小組負責人及操作結果匯報員。(要求每組幼兒全部完成任務,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任務,體驗成功的喜悅)(3)匯報操作結果。2、第二次嘗試裝運貨物。(為兩、三節車廂的火車裝運貨物)(1)幼兒嘗試裝運貨物,並為每節車廂設計標記。活動要求:首先完成兩節車廂的操作任務,在驗貨認可之後將列車放回貨場後方能操作三節車廂的操作。(兩節車廂的操作是滿足能力中等幼兒的需求,三節車廂的操作是為能力強的幼兒提供提高能力機會。)(2)請個別幼兒講一講:你們是怎樣擺放的?3、幼兒集體合作裝運貨物。(將具體的實物操作卡片換成抽象的圖形卡片)(1)出示一列大火車。"現在,我們要把這些木材分別運送給三位客人。第一位客人,他要紅色的木材;第二位客人,他要圓形的木材;第三位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請你們想一想,該怎樣擺放這些木材?"(2)請幼兒自己檢驗"勞動成果",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三、活動延伸。1、小結集體操作情況,發現交集分類的現象,為下次活動打基礎。2、幼兒開著火車出活動室,結束活動。活動反思:這些圖形是幼兒平時經常接觸的圖形,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要求幼兒通過比較分辨出每組圖形的不同之處並進行分類,總的來說,孩子的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幼兒對分類沒有困難,只有稍部分幼兒還不能自行做好圖形標記。活動後,我們都覺得可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難度,讓孩子按物體的兩個特徵進行分類。
『肆』 幼兒園小班數學按顏色分類的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區分紅、黃、藍三種顏色,按顏色的標記分類。 2.能用語言表述分類的結果。 活動重難點:會按顏色的標記來分類。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在美工活動及日常工作中已經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2.物質准備:紅、黃、藍顏色標記若干,小兔子玩偶三個。花片 3.環境創設:創設"小兔的家"環境。 (桌上放有紅、黃、藍色的東西) 活動預設: 一、以"參觀小兔家"的游戲形式引入,復習對紅色、黃色、藍色的認識。 提問:小兔的桌上有什麼?是什麼顏色的? 二、游戲"給小兔送花" 1.認識顏色標記。提問:這三隻小兔子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它們穿著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裙子,看看它們穿了什麼顏色的裙子? 2.游戲 引導語:喜歡紅色的小兔子,要送給它什麼顏色的花呢?請你把花送給它。然後再分別給喜歡黃色的小兔和喜歡藍色的小兔送花。 三、游戲:相同顏色在一起。 游戲規則:幼兒自由選取紅、黃、藍顏色標記一個,教師引導幼兒按標記的顏色站在一起。再交換顏色標記,再次游戲。 引導語: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顏色標記,請手那相同顏色標記的小朋友站在一起。 四、結束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把相同顏色的不同物體放在一起。 2.通過送蔬菜水果回家,學會按顏色分類。 3.有參加游戲的興趣,願意講述操作過程。 重點:學會按顏色分類。 難點:學習把相同顏色的不同物體放在一起。 活動准備: 1.紅黃綠卡片若干。(大、小形狀相同)(雪花積木,放在籃子上) 2.各種顏色相同的水果、蔬菜圖片若干。(蘋果、香蕉、梨子、紅辣椒、草莓、黃瓜、西瓜等)活動過程: 一、給卡片找家。 1.出示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卡片,提問:這些卡片是什麼顏色的? 分別舉紅、黃、綠卡片,並帶領幼兒向卡片問好,如:紅卡片好! 2.在黑板上,出示紅、綠、黃三個方框,告訴幼兒這是卡片的家。 引導幼兒觀察方框說說:這三個家有什麼不一樣?想一想,哪個是紅卡片的家?誰願意把卡片送回家?鼓勵幼兒邊送邊大聲地學說:**卡片,我送你回**顏色的家。
『伍』 如何撰寫幼兒園數學活動設計意圖
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數學領域目標、要求的解讀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把數學教育列入科學領域,使數學學習和對自然界的探究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它為我們點明了:幼兒對數學的認識是以對具體事物的探究所獲得的感性認識為基礎的,數學知識必須通過幼兒自身與物體、與外部世界直接地相互作用,在活動中自我建構。 從目標定位來看,數學教育的價值取向更關注的是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情感和態度,重視在認知活動中發展積極的情感、培養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從內容和要求的變化上看,數學教育應紮根於幼兒的生活與經驗、從幼兒現實生活中去挖掘教學賴以展開的資源,幼兒通過親身的經歷、感受、體驗來建構初步的數學概念,使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數學課程的核心。 新《綱要》的這種表述使我們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首先,幼兒園的數學教育不僅是幼兒園教育的一項基本內容,同時也是幼兒認識周圍環境、表現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種科學方法。 其次,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的宗旨是引導幼兒學習生活中的、能在生活中應用的數學。(強調數學來源於生活,又回歸生活) 第三,「生活中的數學」可以理解為「在幼兒的實際生活中,通過幼兒的現實生活,引導幼兒對生活和游戲中的現象用數學知識去認識和理解」。(強調數學是一種探究工具) 第四,「生活中的數學」關注幼兒對生活和游戲的觀察與理解、關注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態度、關注幼兒對數學基本知識在實際活動中的運用。 基於對《綱要》的深刻解讀,許多幼兒園教師對如何開展優質的幼兒園數學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並作了積極的探索,例如試圖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游戲情境增進幼兒對數學探究的自主性,嘗試投放較多的材料供幼兒操作,等等。教師也經常藉助專業性的教學策略和智慧在課堂上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將數學問題巧妙地「設計」到「生活情境」中,以此來組織數學教學活動。這種「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活動一方面為幼兒提供了充滿「數理邏輯」的「生活情境」(包括生活事件、生活材料及其相互關系等),讓幼兒以「數學的思維和方法」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防止數學內涵的流失;另一方面又強調讓幼兒在「解決生活事件的沖突與矛盾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情趣,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同時幫助幼兒積累探究經驗,避免數學學習的機械化。 「生活化」兼顧了幼兒數學學習的興趣原則與應用原則。引領幼兒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生活和游戲中運用數學,這是我們已經擁有的共識,也是我們一直努力想要達成的目標。 二、關於幼兒數學教學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幼兒數學教育活動有:數學教學活動,活動區中的數學活動,數學游戲活動,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活動。 一、幼兒數學教學活動的價值 1、什麼是教學­ 所謂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質。從教學的規定性要求看,「教學」活動應具備三方面特徵: 首先,「教學」既有「教」,又有「學」。它包括了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活動。 第二,它是由教師發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規范的行為。 第三,它旨在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 「教」不僅意味著向學習者「傳遞」知識和技能,「教」還包括著改變學習者的態度和生活方式。 根據以上所述,教學應是由教師發起的,旨在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的師生共同活動。 2、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特點 幼兒園的數學教學活動具有以下特點: (1)幼兒數學教學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 在進行數學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首先需要依據教育目標,幼兒的發展狀況及幼兒的興趣、需要,制定本次教學活動的具體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活動的組織形式。也就是說,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考慮並制定好完整的教學計劃。這種教學計劃帶有預成性的特點。 在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教師有可能會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調整或更改教學計劃中的某一環節,但就整個計劃來說,一般是不會作大的變動的。 (2)幼兒數學教學活動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戲性的特點。 幼兒的學習是一個主動的建構過程,教師在計劃的制定過程中,往往會對幼兒的興趣、需要有所忽略或注意不夠。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讓幼兒數學教學活動具有的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戲化的特點,能較好地將教育目標和內容轉化為幼兒自己的需求,它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策略。 例如,小班幼兒學習將動物與其相應食物匹配這一內容時,教師創設了《梅花鹿請客》這一游戲情境,在游戲中,「主人」梅花鹿請小朋友幫助他,給每位「客人」(請來的小動物)送去它愛吃的食物。當幼兒看到教師出示的梅花鹿請來的客人——各種動物(玩具)及其食物,立即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和興趣,幼兒愉快地、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在游戲過程中,幼兒不僅知道了每種動物愛吃哪種食物,學習著用一一對應的擺放方法表達兩者之間的關系,而且活動過程培養了幼兒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引導幼兒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 又如小班活動(可愛的小瓢蟲),教學目標是「排除顏色、排列的干擾點數5以內的數並說出總數」,進一步構建等量對應、數量對應的數學經驗,老師通過創設「為小瓢蟲找朋友」、「請瓢蟲吃蘋果」的情境,引導小班幼兒在「和瓢蟲做朋友」、為瓢蟲寶寶摘蘋果」、送瓢蟲寶寶回家」等一系列的情境游戲中進行操作和表達,把幼兒的學習活動變成情境性游戲,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幼兒數學教學活動一般為教師組織、並在教師直接指導下進行的活動。 幼兒數學教學活動常採用集體活動的形式進行。集體活動形式有利於教師對幼兒數學學習的直接指導,幫助幼兒歸納、整理其獲得的一些零散的、片斷的數學經驗,使其能建構一些初級的數學概念,並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集體活動形式也有利於幼兒之間的互相學習和影響。 (二)數學教學活動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維果斯基曾指出:「發展來自合作……發展來自教學—這是基本事實……,」「組織得當的兒童教學,會導致兒童智力的發展,會引發一系列在教學之外根本做不到的發展過程。」 幼兒數學教學活動是有目的的對幼兒的發展施加影響的。這種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助於幼兒對事物數量的感受和體驗,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幼兒在日常活動中,雖能獲得很多的數學經驗,如對物體數量、形狀特徵的認識,但幼兒獲得的這些經驗往往是零星的、片斷的,有時甚至是表面的,不能使幼兒感受到數概念的本質屬性。而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創設的情境,提供的具有典型意義的材料,將物體的數量、形狀特徵,事物之間的數量關系,鮮明的凸現出來,使幼兒能注意到物體的這些特徵,感受到蘊含於物體中的數量關系,或者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物體的數、形特徵和數量關系,從而有助於幼兒數概念的建構。 例如,幼兒學習按帽子的某一特徵進行分類,首先他們仔細觀察搜集來的各種帽子(共7頂),比較、區分這些帽子的不同特點,在此基礎上,他們發現如果按顏色分,紅色有3頂,黃色2頂,白色2頂;而按帽子的式樣分,鴨舌帽有2頂,有帽沿的有2頂,帶絨球的有2頂,裝飾帽有1頂,同時他們還發現這些帽子還可以按其製作材料、按其功能來分。這樣的學習經驗,使幼兒學會了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並能按其不
『陸』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設計意圖怎麼寫
要看你關於什麼課程,是認識圖形還是點數,有很多不一樣的課程,他的設計意圖也不同。 例如:認識圓形,設計意圖可以寫:讓幼兒通過對圓形的認識,感知的生活中圓形物體的存在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