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行為主義對學前教育的啟示有哪幾方面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行為主義到認知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被譽為當代教育心理學的一場革命。它關注兒童已有認知水平,重視兒童新概念和新經驗的建構,重視將活動置於真實的情境中,重視合作和交流;重視以日常生活相聯系的學習內容作為數學學習內容;注重知識建構的互動中支架的支持作用。我們需重新審視與反思我國幼兒園數學教育實踐中關於建構主義理論的應用問題。
【關鍵詞】建構主義 幼兒 數學活動
【活動案例】
案例——奇妙的圖形世界
幾何圖形在日常生活的應用性很廣,生活中處處可見各種各樣的幾何圖形,如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這是一個數學領域的操作活動,活動內容「動腦拼奇妙圖形」,是在大班幼兒已經知道基本幾何圖形特徵的基礎上設計的,教師給幼兒提供了各種大小、顏色不同的圖形,要求孩子按照老師給出的主題,開動腦筋,利用幾何圖形去拼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在操作活動中,教師為兒童提供了一個互動、交流與合作的情景,孩子們興趣很濃,非常投入,也能積極思考,按主題的要求去拼。拼好後,教師請幼兒說一說是怎麼拼的,每種圖案都用了什麼圖形。下面是整個教學活動的記錄。
教師展示「奇妙的圖形王國」的課件,為幼兒創造多採的教學環境。其中有各種各樣生活中常見的圖案模式,引起學生對各種圖形和圖案的注意。教師提問:「看看這里都有哪些你們已經認識的圖形?這些圖形都是什麼樣子?」這時班上一位小朋友回憶了以前講過的各種圖形的特徵,教師再次重復,以加深印象:「這些圖形都是我們的好朋友,現在我們來比比哪組小朋友找的『朋友』又對又快。」教師先把幼兒分成幾個小組,准備好各種大小和顏色的圖形放在籃子里,讓幼兒進入以下的活動環節。
1.找圖形(把各種顏色、形狀不同、大小不同的圖形片放在一起)
請每組幼兒分別拿6個紅圓,5個黃正方形,4個藍三角,7個紅半圓,讓每組一個幼兒在按要求拿的時候,其他幼兒在該幼兒拿好後要幫他數一數,看他拿得對不對,看看哪組拿得又對又快。幼兒積極性很高,動作較快,一個幼兒找圖片,其他幼兒幫著數圖片。通過這個操作活動,一是幫助幼兒復習圖形,二是幫助幼兒復習正確地數實物。
教師提問:「剛才我們一起看到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漂亮圖案,(教師再次放課件)請你說說這些圖案都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也可以說教室里的。」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很強,都搶著回答:「大型玩具是由圓形和長方形拼成的。」「地上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型拼成的小雞。」「書櫃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拼成的數字。」「書上有正方形、半圓形拼成的汽車。」等等。教師:「現在我們知道圖形的奇妙之處了吧。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圖形都是別人拼好的,現在我們也做一個發明家。請你動動腦,老師說一種東西,大家用桌上的圖形拼出好看的圖案。」這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2.拼一拼,說一說,記一記
教師說一個東西,讓幼兒自己來拼,拼好後說說用了哪幾種圖形,每個圖形都成為圖案的什麼部分。教師:「請拼一個小人兒。」教師強調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圖形來拼,隨幼兒用什麼來拼。
教師在教室里巡視,觀察幼兒的操作過程,並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指導,在巡視的時候,有個孩子對教師說:「老師,我拼了一個女孩,穿著紅色的裙子(三角形)。」教師表揚她:「拼得不錯!小女孩還能穿其他裙子嗎?」隨後,又去看其他幼兒拼的情況。教師發現孩子們拼的小人兒各有不同,全班只有幾個孩子和別人拼的是一樣的。拼好後,教師就先請張昊說一說他是怎麼拼的。張昊說:「我用圓形拼了這個孩子的頭,用正方形拼了她的身體,用長方形拼了她的手,用三角形拼了她的裙子,用圓形作紐扣。」其他孩子爭著說:「老師,我拼的小人兒和張昊的不一樣。」教師也請他說說。「我拼的小人兒的頭是用三角形,腳是用長方形,手是用兩個正方形,還給她戴了一頂紅色的圓形帽子。」另一個孩子接著說:「我也拼了一個女孩子,是用正方形拼了她的頭,三角形拼了她的手和身體,長方形拼了她的裙子,腿被裙子擋住了。」孩子們的想法太多,太奇妙了,教師讓他們跟自己小組的同學說說自己的圖案,仔細看看其他同伴是怎麼拼的,並把拼好的圖案放在展示台上,在集體合作的氛圍中相互學習。
可見,就拼一個小人兒,幼兒用不同的圖形拼出了不同的圖案,每個孩子都能把自己拼的過程,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幼兒都好像是設計師,想像力、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正如瑞吉歐所說: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念頭,一百種思考、游戲、說話的方式。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知識不是被動吸收的,而是由認知主體主動建構的。兒童是積極參與意義建構的主動學習者,以自己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建構和解釋現實。由於經驗背景的差異,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常常不同。然而,在一個學習群體中,這種差異本身便構成了寶貴的學習資源;同時,也由於學習共同體之間的合作,可以使理解和建構更加正確、豐富和全面。在建構主義學習觀的背景下,教師應提供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環境和任務,讓學生面對復雜的學習環境,解決一些真實的、不明確的問題,這是因為真實世界中的問題通常比較復雜,而且有多種解決途徑,每一步行動又會帶來一系列新的問題,學生只有面對這些不確定的問題情景時,才能更有效地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兒童學習的促進者和幫助者,其活動核心在於組織合理的學習情境以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以達到主動建構自我知識圖景的行為傾向。可以說,建構主義以合作和參與為根基,以調動各種社會性和非社會性的有利因素為基石,為當前我國學前教育教學領域的變革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思想引領。
以上活動案例體現了建構主義學習觀暗含的意義,給我們如下啟示。
1.關注兒童已有認知水平,重視兒童新概念和新經驗的建構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大班幼兒處於前運算階段,他們的思維水平比起具體運算階段有了一個質的飛躍。由於語言的出現和發展,兒童逐漸能夠用表象符號來代替外界事物,開始出現表象和形象圖式。在以前的學習中,幼兒對各種幾何圖形形成基本的認識,各種幾何圖形以及用這些圖形拼成的各種圖案,都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可觀察到的,幼兒也常常把這些圖形想像成各種實物。教師抓住幼兒獨特的認知規律,把握有利的教學時機,組織「奇妙的圖形」活動,讓幼兒在已有認知經驗的基礎上建構知識和概念。建構主義的觀點認為,兒童清晰的概念就是在真實的情景中建構的,在許多次嘗試經驗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案例中,教師讓兒童看圖形——找圖形——說圖案,讓兒童從對圖形的理解逐步過渡到圖案形成,兒童的圖案概念在嘗試和重復中逐漸形成。教師的問題在逼真的情境中呈階梯式拋出:初步性問題——課件中都有哪些圖形?這些圖形都是什麼樣子?請你說說生活中經常見到這些漂亮的圖案都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也可以說教室里的。挑戰性問題——你知道圖形的奇妙之處了嗎?你想做個發明家嗎?為兒童理解從簡單的幾何圖形到圖案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個深入探究與思考的有效平台。
2.將活動置於真實的情境中,重視合作和交流
建構主義者批判傳統學習中「去情景化」的做法,轉而強調情景化學習和情景化認知,特別強調教師為學習者,必須營造一個充滿挑戰和無限想像,能刺激和引發兒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情境,促進幼兒的對話、交流、討論,彼此分享見解。創設一個能與教師、同伴共享、互動的學習氛圍情境,既能使學習者藉助學習共同體的幫助,利用必要和充分的學習材料,在已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數學概念,又能把數學學習融入真實的應用情境中。一個「奇妙的圖形世界」活動的真實問題情境是這樣呈現的:從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的視覺沖擊(課件的呈現)——認知圖形的特徵(形狀、顏色)——兒童對拼圖形的強烈願望——教師呈現拼的主題,兒童首先自己獨立拼圖,然後在小組中觀察其他幼兒的拼圖,通過合作和觀摩學習,他們在超越自己認識的基礎上,更加深刻地理解圖形與圖案的概念,看到那些與自己不同的拼圖。在案例中,兒童拼小人兒的頭有的用圓形,有的是用三角形,在這種差異的學習中,兒童不斷對各種圖形和圖案加以組織和改組,知道在拼圖的活動中,不同的圖形在現實生活的人物造型中表達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有的是胖臉,有的是圓臉。這種學習方式不僅逐漸提高了學生的建構能力,而且有利於今後的學習和發展。在這樣的學習共同體中,兒童相互依賴、自由交流、共同分享學習的經驗。
3.重視以日常生活相聯系的學習內容作為數學學習內容
對於兒童來說,每一個概念的建構,都要基於有價值的生活經驗。對於各種幾何圖形的概念,兒童最初的理解和建構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基礎上的。如長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書本,圓形的盆,三角形的積木等。如何使兒童從對概念的表象理解過渡到對概念的抽象理解呢?教師巧妙地捕捉到了融於真實生活之中的數學問題,使得兒童能夠在有意義的情境中感受和體驗幾何圖形和圖案的概念和關系,滿足個體不同層次的知識需求以及好奇與探究的心理需求,並加深邏輯思考並建構起相應的數學概念。在案例中,教師呈現的各種圖案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見的,拼的主題小人兒也是在各種書本、玩具、電視中可見的形象,且這些形象的特點都是多樣的,能激發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想像力和聯想力。在此,數學知識不再被看成是靜態的、確定性的客觀的知識,而是生成的知識經驗。在教師創造的活動情景中,數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都被納入到教育的范疇。因此,從數學教育內容來看,基於日常生活情境的數學知識內容應用到社會生活的觀念更應得到重視。
4.注重知識建構的互動中支架的支持作用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個人作為學習者,既是一個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承擔著說明者、解釋者的角色,更是一個積極的共同建構者,承擔著合作者、交流者的角色。在知識建構的過程中,建構主義學習所倡導的互動是合作與交流。這種互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實現學習者與環境、材料的互動作用;第二是學習者與他人(包括同伴和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包括交流與合作。這種互動作用的集中表現,應該是教師與兒童間的互動。在這種互動中,教師應該起到支架作用,教師顯然不是一個權威的知識傳授者,而是一個環境的創設者、材料的提供者、活動的指導者。在案例中,老師提出讓幼兒「拼一個小人兒」,實際上就是教師匠心獨具的適時支架,它為兒童學習任務的完成提供了一種暫時的支持。在兒童與材料的互動過程中,兒童覺察到了與先前經驗不協調的知識,通過操作材料,不平衡的知識,使得兒童在同化和順應的過程中獲得了各種幾何圖形的現實意義,也提高了兒童在認知方面的能力。這是兒童獲得新經驗的過程,也是他們完善以往經驗的過程,這個過程對於兒童概念的建構是十分有益的。此外,在案例
「拼一拼」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創造了很多交往合作的機會,以學習共同體的形式進行操作活動,幼兒獲得多次動手、動口交流的機會,能力較強的幼兒可以幫助能力較差的。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可以看到教師與幼兒間、幼兒同伴間積極而頻繁的互動狀態,一種反映平等、民主、自由、對話和諧關系的狀態。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這樣一個學習過程,問題由日常生活情境引發,兒童將日常生活中了解的抽象數學幾何圖形的概念整合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活動中獲得有關圖形分類、比較、組合等概念的認識。課程內容的選擇是適合兒童發展的年齡特徵,選取處於幼兒「最近發展區」內的內容素材,對兒童既有某種程度的挑戰又不至於因太簡單而失去探究的好奇心與興趣,在滿足幼兒心理需求的同時最大化地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
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於使學習者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工作、學會如何合作、學會如何生存。因此,教師的知識與觀念更新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善於自我更新觀念的學習者,只有及時地吸取當代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建構主義作為當代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教育理念之一,教師要以健康、開放的心態吸取和借鑒當代西方建構主義的精神財富。對於我國基礎教育的重中之重——幼兒教育,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推進著學前教育改革的新進程,它必將給學前教育帶來新的氣息。
㈡ 請運用成熟學說和行為主義理論,思考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如何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
我覺得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關注幼兒的身心發展,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㈢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對幼兒的影響
在幼兒的學習中,不僅要看到幼兒可以被教,同時,幼兒作為一個主動發展的個體,本身就具有學習的願望,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正如,托爾曼提到的當人原有的「認知地圖」與環境產生沖突時,人總是要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幼兒的學習也是如此。幼兒由於自身經驗的缺乏,他們的原有知識與現實情況總是在不斷的發生沖突,為了解決沖突,適應環境,他們就要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為。這可以看作為什麼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很感興趣,總是充滿了好奇,總喜歡提問的原因。而且,從托爾曼的「潛伏學習」來看,無論有沒有強化,學習都會進行。這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幼兒的學習也不只是要靠外部的強化,他們自身也有學習的需要。然而,在現有的幼兒園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總是在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幼兒的學習,對於幼兒那麼多的「為什麼」則感到厭煩。所以,教師要重視幼兒自身學習的需要,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尊重他們的學習興趣。生活中為他們的主動學習創造寬松、自由、民主的環境,教學活動的組織多考慮幼兒的興趣和需要。
注重幼兒學習中的不隨意性正如上面談到的,托爾曼認為沒有強化,學習也會進行,只不過其行為表現是「潛伏」的。受到強化,其結果才會明顯的表現出來。幼兒的學習也正是如此。無論有沒有強化,他們的學習都在進行,這也就是學習的不隨意性。成人往往在沒有看到學習的直接結果時,就忽略掉了幼兒的這種學習。這也是為什麼成人會突然發現,孩子本來不會做這個動作的,怎麼突然就會了。事實上,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每一步都在學習。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教學活動中,都要注重這種學習的不隨意性。此外,幼兒模仿能力很強,但他們辨別是非善惡的經驗又很少,所以,成人要以身作則,注意潛移默化和言傳身教的教育力量,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使幼兒學習的潛伏性向著有利於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方向發展。
望採納,謝謝!
㈣ 結合教學實例談談行為主義教學方法在促進幼兒學習中的作用
行為主義在教學方法中對幼兒其實學習中是起到了促進作用,下面將會具體的闡述一下。一、行為主義理論的簡要概述
行為主義心理學興起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一經產生就影響頗深,被稱為「第一勢力」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強調了行為研究的重要性,它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不應該是意識,而是行為。該行為具體是指有機體為了適應所處環境的變化而在身體機能上產生的各種反應,主要表現為機體肌肉的收縮和腺體的分泌現象。
二、行為主義理論在學前教育中的使用表現
1.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
學齡前的幼兒生理與心理處於一個不成熟的發展階段,這就決定了這個時期的幼兒一切都處於剛剛起步階段。相應地,在這個時期里,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非常低下。幼兒不能為自己選擇恰當的學習材料,有目的地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幼兒教師常常需要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在幼兒的生活與學習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從另一方面來說,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幼兒發展的差異性與不平衡性,不利於幼兒的持續的健康發展。
2.重視環境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行為主義的創始人華生曾經說過,給他12個健康的嬰兒,在他自己設定的環境中養育他們,隨便從中挑一個嬰兒,就可以把他們訓練成他所設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無論他的才能、天資等方面及他們父母的職業與種族是什麼樣子的。這句話體現了在行為主義理論中,強調環境對人發展的巨大作用,認為環境是影響幼兒身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幼兒的行為具有可塑性與可控性,可以通過外部因素來糾正與塑造。同時,學齡前的幼兒心理發展具有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環境在幼兒發展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
㈤ 幼兒園主題活動的反思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反思
安全措施:活動安全,火警演練,突發情況
活動是否符合主題要求。是否對幼兒的教育或身心發展有助
如果要改善 哪裡是值得加強的。 效果突出或者顯著的環節是否可以在提高 後者 如何提高其他環節的效果
等等等
㈥ 闡述構建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對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啟示
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及教育啟示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對學習的認知理論的一大發展,它的出現被人們譽為當代教育心理學的一場革命。
(一)建構主義的發展線索: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是以客觀主義為基礎的,即認為事物及其意義是獨立於人而存在的。與行為主義相一致,信息加工的學習理論基本也是與客觀主義傳統相一致的。 建構主義則是與客觀主義相對立的,它強調:意義不是獨立於我們而存在的,個體的知識是由人建構起來的,對事物的理解不僅取決於事物本身,事物的感覺刺激(信息)本身並沒有意義,意義是由人建構起來的,它同時取決於我們原來的知識經驗背景。由於原有經驗的不同,不同的人對同一種事物會有不同的理解。
從現實緣起來看,建構主義是針對傳統教學的諸多弊端而提出的。傳統弊端:(1)不完整(2)惰性(3)不靈活。如何縮小學校學習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差距,實現學習廣泛而靈活的遷移,這是建構主義者所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知識觀和學生觀:
1、知識觀:
(1)按照客觀主義的觀點,事物是客觀存在的,而知識是對事物的表徵。然而,建構主義卻在一定程度上對知識的客觀性和確定性提出了質疑。首先,建構主義者(特別是其中的激進者)一般強調,知識並不是對現實的准確表徵,它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它並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相反,它會隨著人類的進步而不斷被「革命」掉,並隨之出現新的假設,而且知識並不是拿來就用,一用就靈,而是需要針對具體情境進行再創造。因此,教師並不是什麼知識權威,課本也不是解釋現實的模板。其次,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可能以實體的形式存在於具體個體之外,盡管我們通過語言符號賦予了知識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這些命題還得到了較普遍的認可,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習者會對這些命題有同樣的理解,因為這些理解只能由個體學習者基於自己的經驗背景而建構起來,它取決於個體特定情境下的學習歷程。總之,盡管建構主義有不同傾向,但在某種程度上對知識的客觀性、可靠性和確定性提出了懷疑,這種知識觀盡管不免過於激進,但它向傳統的教學和課程理論提出了巨大挑戰,值得我們深思。
2、學生觀:
怎樣看待作為學習者的學生?怎樣看待他們的經驗世界? 首先,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強調兒童的巨大潛能。其次,建構主義者強調學生經驗世界的差異性,每個人在自己的活動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個性化的、獨特性的經驗。 教學不能無視學生的這些經驗,從外部裝進新知識,而是要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探索,並在此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調整。由於經驗背景的差異,學習者對問題的理解常常各異,學習者可以在一個學習社群中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充分溝通,形成對問題的豐富的、多角度的理解。因此,學習者的差異本身便構成了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
(三)建構主義的學習觀:
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要主動地建構信息的意義,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什麼是建構呢?即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調整自己的經驗結構。在這種建構過程中,一方面,學習者對當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對原有知識經驗的運用又不只是簡單的提取和套用,個體同時需要依據新經驗對原有經驗本身也作出某種調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順序兩方面的統一。 學習的實質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充實或改造自己的經驗體系的過程。 比如學生有大量的經驗表明:輕物體比重物體落地慢,而現在要教給他們同時落地的原理,這兩者是相互沖突的,這時即使兒童理解了課本所描述的定理的含義,他也很可能想不通,並不相信它。盡管考試按此作答,但他並不能真正把它變成自己的經驗結構的一部分,在實際情況面前,他還是按自己的經驗行事,這能說明新知識被同化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了嗎?可見,同化固然不是機械記憶,但也不是簡單的理解性記憶。也需要內部知識結構的改變。因此,學習不僅是理解和記憶新知識,而且要分析它的合理性、有效性,從而形成自己對事物的觀點,形成自己的思想;學習不僅是新的知識經驗的獲得,同時還意味著對既有知識經驗的改造。順應要以同化為前提,而離開順應的一面,新知識的同化也是很難真正完成的。只有將同化和順應統一起來,才能深刻理解學習的實質,同化和順應的統一就是知識建構的具體機制。
(四)學習中的社會性相互作用:
主要受維果斯基的影響,建構主義者強調社會性相互作用在學習中的重要意義。建構主義認為:每個學習者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不同的學習者可以對某種問題形成不同的假設和推論,而學習者可以通過相互溝通和交流,相互爭辯和討論,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務,共同解決問題。同時學習者可以與教師、學科專家等展開充分的溝通。這種社會性相互作用可以為知識建構創設一個廣泛的學習社群,從而為知識建構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積極的支持。合作學習是當前很受研究者重視的學習形式。
(五)情境性學習:
當今的建構主義者強調學習的情境性,強調把所學的知識與一定的真實性任務情境掛起鉤來,提倡在教學中使用真實性任務,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合作來解決情境性問題,以此建構起能靈活遷移應用的知識經驗。 1989年,布朗提出並界定了「情境性學習」的概念。並提出了一個「認知學藝模型」
(六)簡評:
建構主義強調知識的動態性,強調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強調學習的社會性和情境性,試圖實現學習的廣泛而靈活的遷移應用,這些觀點對改革傳統教學具有重大意義。基於這些觀點,建構主義者提出了一系列教學改革的設想。
(1)建構性學習和教學旨在使學習者形成真正的、深刻的、靈活的理解,為此,教師需要就學習內容設計出有思考價值的、有意義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持續的概括、分析、推論、假設、檢驗等思維活動,來建構起與此相關的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多幫助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策略、理解狀況以及見解的合理性等進行監視和調節。
(2)為了促進學習者的知識建構,一方面,教師要創設平等、自由、相互接納的學習氣氛,在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展開充分的交流、討論、爭辯和合作。教師要耐心的聆聽學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針對性的引導;另一方面,教師要為學生設計情境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情境,要幫助學生利用各種有力的建構工具來促進自己的知識建構活動。
當然,建構主義尚在發展和完善之中,還存在著分歧。缺點:表現出了一定的相對主義和工具主義的色彩。
㈦ 談談幼兒園有效開展主題活動的策略有哪些
各個領域的內容互相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各方面的發展。主題活動是幼兒園適應性發展課程的中心內容,幼兒園主題活動內容的選擇、主題教學與家園互動、主題展示體現對主題活動開展的有效性策略進行討論和實踐。
㈧ 如何在幼兒學習中運用行為主義的教學方法
當前幼兒英語教學仍然受到行為主義教學觀的影響,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從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幼兒二語習得的特徵來看,行為主義在幼兒英語教學中仍擁有強大的影響力並對教學產生正面效應.行為主義教學觀符合幼兒的特點,用客觀的方法研究幼兒的行為,將教學目標細化,避免課程目標的主觀性和抽象性,使課程從目標到實施的各個環節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行為主義倡導的"操作性練習"在幼兒英語教學中展示了有效性,為幼兒今後的英語學習奠定了基礎;行為主義提倡的表揚機制也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正確運用行為主義理論對幼兒英語教學法進行分析、研究,更好的指導幼兒英語教學.
㈨ 運用學習理論流派的觀點解析幼兒園教案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版型性,不權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㈩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對教育教學有怎樣的意義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在學校教育實踐上,就是要求教師掌握塑造和矯正學生行為的方法,為學生創設一種環境,盡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合適行為,消除不合適行為。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指運用行為主義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學習的一種心理學流派。在對動物和人類進行一系列控制較嚴密的實驗研究的基礎上,發現並提出一系列有關學習的原理和規律。
(10)行為主義理論對幼兒園主題教案活動的分析擴展閱讀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在20世紀初創立了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格思里、赫爾、桑代克、斯金納等的影響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美國占據主導地位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斯金納更是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並對強化原理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使強化理論得到了完善的發展。他根據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設計的教學機器和程序教學曾經風靡世界。
華生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環境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無論是正常的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系,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
他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隱藏在內部,在他眼裡人和動物沒什麼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