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蛇王有多長大班教案
設計思路: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慣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隨著省級課題《數學教育生活化、游戲化的研究》的不斷深入,大班幼兒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對我們的課題探索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讓大班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發現數學、感受數學,又能讓幼兒在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游戲和生活中某些簡單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學、運用數學,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內容。
近階段,我們班圍繞主題《一切都在變》與幼兒一起結合其周圍生活環境中各種事物的變化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究學習,其中在探索時間的變化這一活動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幼兒存在時間觀念差、做事拖拉的現象。於是生成了《我和時鍾交朋友》系列活動,《一分鍾有多長》是其中的活動之一。通過這些活動讓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時間的存在,體驗時間的長短及時間與我們生活節奏的關系,從而增強大班幼兒的時間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活動目標:
1、體驗時間的長短,感受時間和人們生活節奏的關系,嘗試對自己的活動情況進行記錄並簡單分析。
2、增強幼兒的時間意識,懂得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專心,不拖拉,抓緊時間。
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准備:幼兒已初步認識時鍾,學會看整點.
2、物質材料准備:教育掛圖、大時鍾1個、小時鍾5個、記錄表、筆、橡皮泥、皮球、串珠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出示掛圖,教師講述生活小故事〈〈一分鍾〉〉。
2、引導幼兒思考、討論:「為什麼明明上學會遲到?」
二、引發猜想:一分鍾有多長?
請幼兒說說:你覺得一分鍾有多長?
三、親身探究與體驗。
1、在時鍾的協助下,請全體幼兒靜坐一分鍾,感受一分鍾有多長。(懂得一分鍾是秒針繞鍾面一圈)引導討論:一分鍾你能做好哪些事情?
2、游戲:「一分鍾穿衣服」, 初步感受動作節奏與時間的關系。。
2. 幼兒園大班的《蛇舞》音樂教案怎麼寫
一、活動目標 1、傾聽《金蛇狂舞》,感受樂曲ABA的結構,並嘗試用舞龍游戲的形式表現樂曲熱烈歡騰的氣氛。 2、在配樂兒歌朗誦的幫助下,學慣用兩種不同的樂器進行表演。體驗B段樂曲的對話應答結構和逐步縮短的樂句結構。 3、在樂隊表演時,既要注意與本組同伴的配合,又要注意與其他組同伴的協調。 二、活動准備 1、觀看舞龍的錄像以及幼兒用書《金蛇狂舞》,豐富幼兒的有關經驗。 2、事先學習兒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正月里來鬧新春,龍燈耍得快又急。一二三四五,來跳獅子舞。一二三,來敲鑼。三二一,來打鼓。咚咚咚鏘咚鏘咚鏘,咚鏘咚鏘咚;鏘鏘乙鏘乙咚鏘,乙鏘乙咚鏘。" 3、碰鈴和圓舞板(數量均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4、音樂磁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欣賞樂曲《金蛇狂舞》,感受樂曲ABA的結構。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引出活動內容。 師:前兩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有趣的兒歌,師怎麼念的? 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傾聽樂曲《金蛇狂舞》。 師:老師這兒有一首曲子,叫《金蛇狂舞》,你們可以跟著這首曲子的節奏念兒歌。你們仔細聽一聽,找一找,可以在哪裡跟念? 教師引導幼兒分析樂曲的結構。 教師引導幼兒自主嘗試在樂曲的B段處匹配兒歌。 教師引導幼兒在B段處邊念兒歌邊用拍腿的方法感受節奏。 師:你們念的怎麼樣?這次,我們一邊念兒歌,一邊用一下一下拍腿的方式為兒歌打節奏,好嗎? 2、教師引導幼兒分組,並用樂器表現樂曲的B段兩隊競賽的熱鬧場面。 教師引導幼兒分成兩隊,並將椅子排成兩路縱隊。 師:現在我們要分成紅隊和綠隊進行舞龍比賽,誰願意當紅隊隊長?誰願意當綠隊隊長?其他小朋友你支持誰,就搬椅子坐在誰的後面。注意兩隊的人數要平均。 教師引導幼兒學慣用一隊說一句的方式念兒歌。 師:剛才我們是大家一起念兒歌的,現在分成兩隊了,可以怎麼念? 教師引導幼兒選擇樂器,並嘗試用樂器表現兒歌節奏。 師:下面,我們帶著樂器跟著音樂參加舞龍比賽吧!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表現樂曲。 教師引導幼兒在A段處自由表演舞龍的動作。 師:在樂曲的一開始,是兩隊在做舞龍的動作。我們在電視里看到過哪些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用動作和樂器表現樂曲。 師:現在我們把舞龍的游戲連起來,跟著音樂一起玩一玩。
3. 小班雙語蛇教案怎麼寫
設計意圖:
《小蛇多多》是一篇富有童趣、語言生動形象的故事,它以小蛇多多看見各種水果為線索,引出了故事的主題,雖然不具備太強的文學藝術性,但卻擁有吸引幼兒的趣味性、以及引發幼兒思考的邏輯性。因此,我把這一故事作為激發幼兒大膽講述的載體,開展活動設計,並對故事進行了加工,使之更好地為教學目標服務。
本活動主要通過情境引導和思維引導兩大策略推進。一方面通過教具、問題等情境,努力為幼兒創設「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支持性語言環境。另一方面通過漸進式的思維引導:從「物——形」觀察講述的正向思維,轉接由「形——物」猜測游戲的逆向思維,再過渡到「肚子里的水果都飛出來」的跳躍思維,把活動引向高潮。
活動目標:
1、能用恰當的詞彙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等,感知物和形的匹配。
2、通過欣賞故事,感受小蛇吃水果的有趣情景,懂得好吃的東西不能吃得太多。
重點、難點:能用恰當的詞彙描述物體的顏色、形狀等。
活動准備:香蕉、葡萄、蘋果各一個,《小蛇多多》ppt,小蛇教具。
活動過程: 聽 課 感 言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演示小蛇教具: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新朋友,讓我們大聲說:「朋友朋友快出來!」我就把它請出來……
小蛇多多想到外面去玩,於是跟媽媽打了招呼,它就出發了。
(二)引導幼兒講述故事前半部分:(重點)
1、播放PPT,引導幼兒大膽猜測、講述
1)走著走著,小蛇多多看見了什麼?
4. 中班社會會爬樹的蛇教案
主題的產生
春的來臨,使大地萬物復甦,春暖花開。孩子們開始收集自然角了,最近每天都有孩子帶來各種自然角的物品,如:水果、乾果、盆景等等。一個星期一的早上,黃灝小朋友手裡拎著一個飼養盒興沖沖的來到了教室,大聲的喊著:「老師、老師,我帶來了一條蛇」。他的喊聲吸引了許多孩子,他們一起擠著看這條蛇。有幾個女孩子似乎比較膽小,抱著雙臂說:「我最怕蛇了,會咬人的」。但好奇心又驅使著她們追隨著看熱鬧,我悄悄的走過去,傾聽著孩子們的議論,曹振飛說:「蛇的舌頭和我們人的舌頭是不一樣的」。劉景超說:「我看過動物世界,有的蛇有毒,有的蛇沒有毒的」。黃銘均說:「蛇身上的花紋是不一樣的」。王中天說:「聽說蛇還會脫皮呢」。徐雨航說:「蛇沒有腳它怎麼走的呢?」。周祖豪說:「我還吃過蛇肉呢」等等。我從孩子這些談話中對他們的經驗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獲取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初步擬訂了一個關於蛇的主題網路圖,圖中實線部分是孩子們實際活動內容,虛線為教師預定內容。
場景一:蛇的趣聞
確定蛇的主題後,我開始與孩子們一起收集有關蛇的資料,短短的幾天里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方法收集到了一些有關蛇書籍和VCD,還從網上下載了一些有關蛇的資料,其中黃銘均帶的一本書《有趣的蛇》最受孩子們的關注了,他們沒想到蛇與人類有如此密切的關系,書上記載著有一種雙頭蛇、會唱歌的蛇、會跳舞的蛇、會看門的蛇、會當保姆的蛇、會滅火的蛇、還可以用活蛇做耳環、做門簾等等。孩子們真是太激動了,他們迫不及待的想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表現出來,有的孩子選擇了用泥工捏各種各樣有趣的蛇,有的借用廢舊材料、積木等拼搭蛇洞、蛇橋等,選擇最多的是繪畫,許多孩子一邊畫一邊嘴裡嘮叨著,忽而沉思,忽而又揮舞著手中的畫筆。不一會,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呈現在了我的面前。下面是部分孩子作品的解讀。
王中天:有一條蛇,它想去爬樹可是爬不上去,後來兩條蛇一起爬了上去,房子的門簾也是許多蛇串成的」。
夏炎:許多蛇在一起比賽誰跑的快,「預備起」它們一起跑了起來,跑的一條條累的伸長了舌頭,有一條蛇跑不動了,就停下來休息。
王炎:有一天,有一個小朋友要過河,沒有橋,怎麼辦呢?一條蛇看見了就遊了過來架在河上變成了一座橋,小朋友就過河了。還有條蛇盤在那兒曬太陽。
周秋妤:這是一條毒蛇,它在吃草,吃飽了在草叢里了生了5個蛇蛋。
俞琦涵:有一天太陽下山了,蛇也要回家了,在散步時聽見蛇寶寶在蛋里哭,它們就在旁邊保護它們了。
劉明玉:這個人家養了兩條蛇,看見下雨了,地上有水就變成一條路,讓大家從它身上過去,另一條蛇站在門口看門,等著主人回家。
在解讀孩子們的作品時,我始終被孩子們的作品深深地感動著,彷彿自己走進了孩子那童話般的世界,與孩子們一起成長著、快樂著,對一切充滿了美好的遐想。
場景二:蛇的疑問
孩子們對研究蛇的熱情越來越高,從各處找來的資料中又發現了有毒蛇與無毒蛇的區別,於是我和孩子一起找到了有毒蛇和無毒蛇的圖片,仔細研究起來,通過觀察比較,孩子們發現無毒蛇的頭一般較小,呈橢圓型,嘴裡沒有長牙,尾巴較細。而有毒蛇的頭呈三角形,頭部有毒腺,嘴裡有兩顆對稱的長長的毒牙,背部花紋較深,尾巴較粗。在觀看VCD後,孩子們還了解到最小的蛇只有5厘米左右,如蚯蚓那麼大。最大的蛇是蟒蛇,超過12米,一口能吞下一頭豬。蛇的頸部沒有骨頭能吞下比它大的食物,孩子們一邊看一邊不斷地向我提問題,思維非常活躍,我把他們的問題記錄了下來。
田懿仁:蛇為什麼要脫皮呀?
沈彤:蛇都是卵生的嗎?媽媽說也有蛇是胎生的,是嗎?
龔曉楠:響尾蛇為什麼能發出聲音呢?張彥華:有毒蛇和無毒蛇吃的東西一樣嗎?
徐雨航:蛇的身體為什麼要盤起來呢?
蔣豐聰:如果被蛇咬傷了怎麼辦呢?
從這些問題可以看出,孩子們的觀察十分細致,思考的問題也開始漸趨深入,涉及的面也越來越廣,有的問題我真是回答不上來,怎麼辦?我鼓勵孩子自己尋找答案,一起討論,一起分享。
場景三:蛇的妙用
一天早上,曹振飛從家裡拿來了一瓶洗發精,他神秘地告訴大家:「這洗發精是用蛇膽做出來的」,好幾個孩子睜大了眼,張大了嘴,「啊!蛇膽還可以做洗發精呀?真是第一次聽說呢」。可見,孩子們的興趣上來了,現在他們想知道的是蛇的用途,我沒有直接告訴他們,而是微笑著對他們說:「是啊,蛇的用處可大了,今天老師布置一個任務,大家一起回家問一問,找一找蛇的用途,明天來比一比誰知道的最多,好嗎」?第二天早上,各種蛇製品,及一些網上下載的資料,讓我和孩子們欣喜若狂。
徐晨顥:蛇膽可以止咳,我咳嗽的時候就吃過。
劉景超:我爺爺喝的酒里有一條蛇,叫蛇酒。
俞琦涵:我媽媽臉上擦的粉也蛇膽做的。
王致一:我們家還有蛇油呢,蚊子咬了以後一擦就好。
周祖豪:我爸爸有一隻皮夾子是用蛇皮做的。
潘蓮泓:我阿姨是開手機店的,有的手機套也是蛇皮做的。
沈彤:我媽媽還有一隻蛇皮做的包和一雙皮鞋呢。
聽著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談論著蛇的妙用,我在一邊默默地分享著他們的收獲和快樂,沒想到一瓶小小的洗發精,引來了孩子們如此大的興趣,並使他們執著地去探索、去釋疑,從而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
場景四:智力大賽
當「蛇」的主題接近尾聲時,大家經過討論,一致決定舉行一場大獎賽,在大獎賽中,孩子們大膽參與的熱情又讓我身受感染。大獎賽分為兩輪,抽簽題和搶答題,孩子們分為紅、黃、藍三隊,規則有孩子自己制定,部分題目也有孩子自己決定,答對一道題得一顆星,竟爭非常激烈。尤其是大家一向認為最調皮的張煥凱在這次大獎賽中表現尤為突出,一個人獲得了五顆星,他所在的組獲得了冠軍組,本人也被評為「能幹寶寶獎」。部分題目摘錄如下:
1、被毒蛇咬傷怎麼辦?
2、有毒蛇與無毒蛇有什麼區別?
3、什麼是響尾蛇?
4、電視劇《白蛇傳》里的白蛇叫什麼名字?
5、你能說出三種蛇產品嗎?
6、蛇是怎樣生小寶寶的?
7、蛇能幫助人做什麼事?8、蛇可分為哪兩大類?
9、蛇皮有什麼用?
10、蛇能吃比它嘴巴大的食物嗎?
11、蛇為什麼要盤起來?
12、蛇能浸酒嗎?
13、蛇為什麼要脫皮?
14、毒蛇的頭一般呈什麼形狀?無毒蛇的頭呈什麼形狀?
15、蛇屬於什麼動物?
反思:
1.「蛇」的探索活動開展,由於符合孩子們的興趣,反映他們的心聲,因此小朋友的參與面之廣,熱情之高,是大大超出我預想的。孩子們不僅在活動中積極參與,而且在活動之後主動與父母一起收集資料,從資料可以看出,家長的知識是多種多樣的,這大大豐富了幼兒在園內所學不到的知識,讓孩子們開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充分調動他們探索自然的科學性、積極性。不僅讓家長接受幼兒園先進的教育理念,產生了共同參與的願望,同時,也讓家長認識到,只有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讓他們自主學習,在實踐操作中獲得知識經驗,才能讓孩子自覺地學、愉快地學。
2.讓我認識到探索型主題活動,實際上是問題教學,每個問題、每個發現不是來源於成人,而是直接來源於孩子的內心深處。開放的、寬松的環境,使孩子能夠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嘗試解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開始時,我還擔憂中班孩子會不會是一時的興趣?他們會自己去尋找答案嗎?參與了孩子們的活動,我的擔憂開始被徹底消除了,我覺得幼兒有這樣的能力,雖然他們是中班孩子,只要抓住他們的興趣點,同樣能做的很出色,這大概就是方案教學活動的魅力所在吧!
5.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蛇脫殼的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游戲教案 活動目標: 1、能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熟悉角色內的出場順序。
2、能認容真觀看大班幼兒表演,並簡單模仿拔蘿卜動作。
3、讓幼兒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並體驗獲得成功的歡快情感。 活動准備:幼兒准備:已熟悉拔蘿卜的音樂 活動過程。
6. 小班青蛙與蛇教案附故事
教案
【活動設計】
故事《森林裡的餅屋》以童話的口吻,選擇孩子們生活中所熟悉與喜愛的動物形象,採用反復的手法給孩子們講述了小貓分別給小老鼠、小綿羊、大象製作不同造型的餅乾的故事,情節清楚,對話簡單。小班幼兒詞彙貧乏,說話不完整,常常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平時的日常生活和游戲中不會合理使用文明、禮貌的話進行交流。而這個故事中反復的情節、簡單的對話為幼兒提供了學習說話的機會,因此,我覺得它非常適合在小班開展。
【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園語言領域「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預設的目標有:
認知目標: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語言、動作表現故事中小貓做餅的過程。
能力目標: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樂意在游戲情境中運用禮貌用語進行對話。
情感目標:在體驗故事的童真童趣的基礎上,體驗分享、共享的樂趣。
【活動准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餅干。
7. 幼兒園大班故事母雞和蛇教案
活動內容:小汽車,嘀嘀嘀,
長著一雙大眼睛,
開過來,開過去內,
來來去去跑得容急。
活動目標:1.學會朗誦兒歌。
2.豐富一些簡單的關於車的常識。
3.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小汽車玩具,問:「這是什麼?你們還見過什麼車?」
九九:大巴車
小雨:公交車
欣欣:小轎車
成成:裝卸車
2.出示吉普車,問題1:這是什麼車?
問題2:有幾個輪子?
問題3:這是什麼?(教師手指車門)
問題4:這是什麼?(教師手指方向盤)
問題5:這是什麼?(教師手指車座)
問題6:小汽車開起來是什麼聲音?
問題7:小汽車在哪裡開?
3.教授兒歌,並初步滲透視覺語言。
4.游戲:開汽車(滲透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
上一頁1[2]下一頁
上一篇:說課課案《太陽和月亮》
下一篇:托班語言活動《雞的一家》
8. 中班 小蛇多多故事及教案
設計意圖:
美麗的秋季正是水果豐收的季節,多種水果激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及貪吃的慾望,孩子們經常在教室的陶吧中製作出各種各樣的水果。而且我們陶藝班的幼兒思維活躍,想像大膽豐富,對同一問題常常能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並且對充滿神秘色彩的故事表現出較大的興趣和好奇心,喜歡用自己靈巧的小手去做一做、玩一玩,進行一些藝術表現活動。故事《小蛇多多》是一篇富有童趣、語言生動形象的故事,它以小蛇多多看見各種水果為線索,引出了故事的主題,將秋天的多種水果的特徵描寫得淋漓盡致,適合中班幼兒。
在活動中,我們嘗試將語言與陶藝活動的有機結合,讓幼兒設計美觀、形象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教具,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話,設置生動有趣的情節,使幼兒直接感知形象、描述形象、製作形象的擴散。促使幼兒思維活動呈現多樣性、獨特性、變通性。我們鼓勵幼兒愉快地表演故事,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表演慾望,體驗陶藝創造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說出幾種水果的味道,知道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貪吃。
2、在理解故事基礎上,用已掌握的搓、團圓、捏、壓印等技能,製作出故事中出現的形象。
3、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創作,充分想像。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表演慾望、及動手能力等。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小蛇多多》,幼兒對秋天的水果有一定的感性經驗。
2、小蛇、蝴蝶、香蕉、葡萄、蘋果、西瓜的圖卡若干。
3、人手一份泥巴,各種廢舊材料:梳子、紐扣、瓶蓋、牙簽等。
活動過程:
一、語言活動——理解故事內容。
師:1、美麗的秋天到了,小蛇多多想到外面去玩,於是它和媽媽打了個招呼。(導入故事(轉載自第一範文網http://www.diyifanwen.com,請保留此標記。)情節,播放多媒體課件)
2、幼兒分段欣賞故事內容。
(評:在語言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感官,腦、眼、耳、手、口並用,使幼兒通過視覺、聽覺、言語等器官的相互聯合,掌握運用語言交際的基本能力。這一環節應用了電教媒體。讓幼兒在想想、看看、聽聽、說說中學會運用語言。)
3、完整欣賞故事,表演故事情節。(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1}小蛇多多和小蝴蝶真有趣,讓我們再來聽聽故事,學學它們的樣子。
討論:如果你看見這么多好吃的東西,你怎麼做呢?為什麼?
(評:在這個環節中貫穿《綱要》對語言活動的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孩子們如沐春風,勇於表現了自己的見解,從而對故事的情節加深了影響,為下面的陶藝製作起到了較好的鋪墊作用。)
{2}引導幼兒討論角色分配以及道具的運用。
{3}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二、陶藝創作——故事中的形象。
師:1、今天我們就用泥巴來製作故事中可愛的小蛇、蘋果、香蕉、葡萄、西瓜、蝴蝶,做好以後,就用你的作品表演《小蛇多多》的故事,好嗎?
2、討論製作方法:
師;我們可以怎樣製作這些東西呢?
幼兒討論。
幼a:我用搓圓的方法製作圓圓的蘋果,再用泥條做它的柄;
幼b:用泥條盤成蝴蝶的翅膀,然後在它身體上裝飾花紋;
幼c:我要用做油繩的方法製作小蛇多多的身體(幼兒進行演示做法)。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棒,一下就想出了它們的製作方法。今天我還把你們收集的各種材料帶來了,你們可以用它來製作水果上的花紋,小動物的眼鏡,讓我們來製作吧
、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評:對幼兒的做法都給予了肯定。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5、利用自己的作品,邊擺弄邊講述故事。
(評:幼兒拿著自己的陶藝作品心情無比的快樂,個個滔滔不絕的講起了故事的內容。我們則鼓勵孩子們保持和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不追求作品最後達到的精美性,而是其思想的獨特性、想像的廣闊性、創新的大膽性,處處體現著各方面教育內容的互動。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創新意識、動手能力等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本活動選材適合幼兒年齡特點,教師設計新穎別具匠心,整個活動氣氛濃厚,每個幼兒都被教師創設的情景所吸引,孩子們可以自由表現內心感受,同時不斷從同伴處獲取更多的信息,產生靈感,並大膽、有創意地表達。教師則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與創造,接納孩子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形式。
這一活動充分體現了《綱要》提到的幼兒園教育內容的「全面性」「啟蒙性」和各方面教育內容的「相互滲透」反映了新的幼兒教育課程整體觀念導向,活動中摻透了語言、藝術、科學等多方面內容,幼兒參與興趣積極踴躍,收效很好,處處體現幼兒的主體性與教師導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