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繪畫大熊貓的設計意圖怎麼寫
1、知道什麼是合適的,什麼是不合適的;並初步懂得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2、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樂趣。 3、懂得運用適當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操作的結果。 各個區角的活動小目標: 操作角:1、能為幾何圖形找到對應的家。2、學習從小到大將6個套
2. 幼兒園小班好玩的小熊貓課後反思
開發孩子的智力
3. 幼兒園中班《小熊貓》優質教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激發幼兒愛自然、愛動物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繪畫表現力和想像力。 3、引導幼兒在認識熊貓特徵的基礎上,畫出可愛的熊貓。。 活動准備: 1、示範畫。 2、畫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3、熊貓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熊貓圖片,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它是誰啊?(出示熊貓圖片)我們的熊貓客人長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我們的熊貓客人身上都長了什麼呢?(請幼兒說說) 3、教師小結:教師根據幼兒所說內容進行小結。 二、引導幼兒觀察熊貓的外形特徵。 1、熊貓的頭長的什麼樣呢?(圓圓的)熊貓長了一個圓圓的頭。熊貓圓圓的頭上有什麼呢?(兩隻眼睛、兩只圓圓的耳朵還有鼻子) 教師小結:熊貓長了一個圓圓的頭,圓圓的頭上有兩隻眼睛、兩只耳朵還有一個小小的鼻子) 我們一起來說說:熊貓長了一個圓圓的頭,圓圓的頭上有兩隻眼睛、兩只耳朵還有一個小小的鼻子。 2、熊貓的身子是怎麼樣的?(胖胖的,圓圓的)身子兩邊有什麼(手)企鵝的身體下面有什麼?(一雙腳)。 教師小結:熊貓的身子長的胖胖的,圓圓的,身子兩邊有手,身子下面有一雙腳。 3、熊貓全身都長滿了什麼呢?(毛)熊貓身上的毛長的一樣嗎?(不一樣)哪裡不一樣?(有的白色,有的黑色)哪裡是白色的?哪裡是黑色的?(引導幼兒說說) 教師小結:熊貓全身長滿了毛,它的耳朵、眼圈、四肢都是黑色的,而頭、胸、背都是白色的。 4、你們知道熊貓喜歡吃什麼嗎?(竹子)今天呢?老師就請小朋友來畫可愛的熊貓。 三、交代作業要求。 1、老師示範熊貓的畫法。 小結:先畫熊貓的圓圓的頭、在畫上比頭大的身體,注意身體畫的長一點,最後在畫熊貓的耳朵,眼睛、鼻子、手和腳。 2、重點引導幼兒畫熊貓的眼圈。 四、引導幼兒添畫。 小朋友可以畫出不同動作的熊貓寶寶,畫好了可以添畫太陽,小草、小花。小熊貓喜歡吃的竹子。 五、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用正確的姿勢作畫。指導幼兒添畫,掌握塗色方法和技巧,做到畫面整潔。同時知道能力弱的小朋友大膽用筆作畫。 六、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引導幼兒從色彩運用、添畫、塗色方面評價,表揚畫得好的、有進步的幼兒。 活動延伸: 老師把小朋友的作品展現在牆群上,請小朋友回家的時候和自己的爸爸媽媽說一說自己畫的小熊貓。
4. 幼兒園中班剪貼《熊貓吃竹子》教案
活動類型:美工---泡泡泥 活動名稱:小熊貓吃竹子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積極參與製作的興趣。 2.通過故事得知小熊貓的基本構造是用球形和橢圓形組成的。 3.能夠認識一些常用色,用名字進行在一次的顏色認知。 活動准備:泡泡泥 牙簽 黑色筆 盤子 小熊貓吃竹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課前准備 向家長解說課程說明及本次活動有關的注意事項,通過播放圖片的方式讓家長對泡泡泥有進一步的了解 二.故事導入 1. 從前有隻小熊貓,它特別喜歡吃竹子,於是,就種了一片竹子地,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小熊貓吃竹子圖) 2. 提問:誰來到了竹子地? 3. 教師出示小熊貓的圖片來進行提問,這是誰? 4. 它的身體都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都是什麼形狀的? 三.找出水滴形及球形 1. 提問:小熊貓的顏色有什麼不同? 2. 它們身上都用到了哪些形狀和顏色? 3. 哪些地方都用到了圓形形?(出示圖) 4. 球形有幾個?橢圓形有幾個?大小一樣嗎? 5. 通過以上提問,讓幼兒更加細致的了解到小熊貓的身體構造。 6.幼兒觀察竹子的顏色和形狀特徵。 四.操作活動 1.教師邊示範邊講述小熊貓和竹子的基本做法,製作出一隻小熊貓一根竹子。 2.幼兒人手一塊泡泡泥,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製作。 (1)分析圖 (2)根據圖進行分泥 (3)獨立完成製作 五.親子合作創意(大顯身手) 1.在完成作品的基礎上給小熊貓創意添加一些裝飾品,讓自己的小熊貓與眾不同。(家長幼兒共同完成) 例如:帽子 圍巾 衣服 領結 頭花 2.將製作好的小熊貓展示在長有竹子的作品盤里。 六. 兒歌表演 幼兒跟音樂學習小熊貓的動態。
5. 幼兒園安全課教案電梯里的大熊貓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目標: 1.練習自拋自接球,提高手眼協調能力以及上肢動作的靈活性。 2.在游戲中初步感受拋接球的動作,探索接住空中球的方法。 3.體驗玩球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每人一個皮球、氣球傘一個。 2.幼兒已會玩拍球、滾球、接落地球游戲,會聽著音樂玩「大皮球」游戲。 3.音樂:「大皮球」音樂、背景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幼兒自由玩各種球類游戲。 2.幼兒介紹自己的玩法,大家模仿游戲。(拍皮球、滾皮球、轉球、拋球、接落地球 3.聽音樂玩「大皮球」游戲。 二.練習自拋自接球: 1.幼兒探索自拋自接球的方法,教師觀察幼兒游戲的方法,幫助幼兒發現接不落地球的好方法。 2.請幼兒介紹「如何接住不落地的球」,師生共同小結: 3.幼兒用討論好的方法再次嘗試「自拋自接球」,教師鼓勵個別幼兒接住空中的球。 4.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是如何接住拋起的球的,並表演個大家看。 5.教師引導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練習自拋自接球。 三:游戲活動「拋豆豆」: 1. 集體玩鑽蒙古包、吃蛋糕、彩傘轉等游戲。 2. 玩「拋豆豆」的游戲,選幾個球放在傘中聽信號拋起抱球離開場地,和客人老師說再見。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首先充分地讓幼兒去試一試能不能接住還沒有落的球、用什麼樣的方法去接住這樣的球,活動中我注意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去感知,從而去嘗試發現「自拋自接球」的方法。並注意觀察幼兒在嘗試過程中的問題,及時以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幼兒找出問題的所在,提供給幼兒充分表達、表現的機會,滿足他們的需要,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又加以經驗的提升,易於幼兒理解、掌握和提高。「先練後講、先試後導」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了前面的嘗試以及討論,幼兒初步掌握了「自拋自接球」的正確方法,並產生了繼續嘗試的慾望。於是,和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使得孩子自拋自接球的動作成功率大大提高,使幼兒的興趣更高,同時教師和孩子共同念的兒歌也起到控制幼兒拋接節奏快慢的作用。有3個幼兒在開始拋球時因為害怕自己接不住,不敢拋,後來在老師的鼓勵和其他小朋友的幫助下,慢慢開始嘗試,從不敢拋到接不住到像抱著寶貝一樣抱住球,他們從中體會到的快樂可想而知了。在跟著兒歌拋的環節中他們還是有點跟不上節奏,但我相信他們多練習幾次,平時在多給一些鼓勵,多給一些表現的機會,他們會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