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學瓶子吹氣球教案
實驗活動《瓶子吹氣球》原理: 小蘇打粉(碳酸氫鈉》遇到醋,會在瓶子里發生酸鹼中和反應而產生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氣體上升時,套在瓶子口上的氣球就被吹「大」了。 相關FLASH http://www.kaixin5126.cn/v.swf?fid=18145515 提供兩種給你: 名稱 瓶子吹氣球 區域 科學探索區 價值取向: 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吹氣球——瓶子吹氣球,鼓勵幼兒先進行猜測、辯論活動,再從實驗操作中獲得正確答案,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通過實驗活動,引導幼兒認識到生活中許多的難題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解決,告訴幼兒從小要愛動腦筋。 材料設計: 1、大小、色彩不同的氣球若干。 2、大小不等的塑料雪碧瓶若干。 玩法提示: 1、用嘴巴嘗試吹氣球,感受「累」的感覺。 2、辯論會:瓶子可以吹氣球嗎? 3、實驗驗證:瓶子吹氣球。把氣球套在瓶口上,用手按住,另一隻手用力擠壓瓶身,氣球就會慢慢地鼓起來。 重點指導: 1、引導幼兒根據氣球的大小來選擇不同的雪碧瓶,提高幼兒的配對能力。 2、告訴幼兒氣球口一定要套緊在瓶口上,如果漏氣的話,氣球很難吹起來。鼓勵幼兒遇到了困難,要學著自己解決。 教學目標: 1.引領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科學習慣。 2.通過吹氣球的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空氣占據空間的科學結論,並了解空氣占據空間在生活中的應用。 3.在生動有趣的探究情境 教學目標: 1.引領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科學習慣。 2.通過吹氣球的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空氣占據空間的科學結論,並了解空氣占據空間在生活中的應用。 3.在生動有趣的探究情境中,使學生感受空氣的奧妙、探究活動的樂趣,激發他們繼續對空氣進行探究的興趣和慾望。 教學准備: 分組材料:氣球、塑料瓶、剪刀、錐子、吸管、實驗記錄及勾線筆等。 演示材料:CAI教學課件、面巾紙、水槽、塑料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趣味小游戲:吹水瓶里的氣球。 在一個裝滿水的塑料瓶中放入一隻氣球,而且氣球口是反著套在瓶口上的。(出示實物)提問:你們認為水瓶里的氣球能不能吹大?在學生提出不同的猜想後,請三位同學做代表親自實驗,並談感受。提問:為什麼水瓶里的氣球吹不大?學生解釋並得出水能夠占據空間。(板書:水占據空間) 2.學生動手實驗,吹空瓶里的氣球。 把水倒掉再將氣球重新裝入瓶子里套好。提問:猜一猜這回再吹,氣球會怎樣?請同學們自己親自試一試!(板書課題:吹氣球) 3.匯報實驗結果,發現並提出問題。 通過實驗的親身感受和發現,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氣球在瓶子里為什麼吹不大? 怎樣能吹大? 二、明確方向、設計方案 1.引導學生進行初步的猜想假設,可能空氣也占據空間。 提問:究竟是什麼原因使瓶子里的氣球吹不大呢?學生通過之前得出的水占據空間這一事實,推測猜想可能空氣也占據空間,所以氣球吹不大。(板書:水→空氣)提問:那麼,我們的猜想究竟對不對呢?能確定嗎?看來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才行。 2.師生交流研討,想辦法——怎樣能使瓶子里的氣球變大? 談話:要想讓氣球在瓶子里變大,得怎麼辦呢?你們有多少種辦法能讓空氣從瓶子里跑出去?同時讓氣球在瓶子里變大呢? 3.明確研討設計要求。 出示已經准備好的實驗物品,引導學生利用這些物品動腦筋想辦法,設計實驗方法驗證我們的猜想。請大家先小組討論,然後將設計方法畫在圖紙上。 4.組織學生設計實驗方法,教師巡視並指導。 三、研討評價、完善方案 1.分組展示設計方案,鼓勵學生將他們的奇思妙想簡要地介紹給大家。 2.小組互動交流評價,改進方案。(板書貼圖:設計方案) 四、依據方案、實驗探究 1.組織學生分組開展自主實驗探究活動,按照自己設計並改進的多種實驗方法分別進行實驗,驗證設計方案的可行性。 2.明確實驗注意事項。 實驗要求:剪刀和錐子都是非常鋒利的工具,實驗過程中一定注意安全,小組內要積極合作,互相幫助,有問題可及時舉手。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的最好,實驗方法最多並且完成實驗最快。 注意觀察氣球在變大的過程中,是否真的有空氣從瓶子裡面跑出來,以此證明空氣是不是真的能占據空間。 3.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五、匯報展示、交流感受 1.學生匯報展示實驗結果並證實空氣的流動和存在。 2.引導學生歸納得出空氣能夠占據空間。 研討提問:不論你採用什麼方法,氣球要想變大,瓶里的空氣就必須怎樣?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空氣能占據空間」。 談話: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與水相比空氣雖然看不見,但它的確實實在在地存在著,並且占據著一定的空間;如果你不給它出路,它就不會把空間讓給別的物體。 六、鞏固應用、拓展創新 1. 趣味小魔術:教師表演「神奇的面巾紙」。 2. 引導學生分析研討,面巾紙濕與不濕的原因。(見教科書12頁) 3.介紹空氣占據空間的實際應用——潛水鍾。 七、趣味問題、課外延伸 思考題:空氣能不能被壓縮呢?(盡管氣球在塑料瓶中不能像在外面那樣吹大,但的確比沒吹氣之前大了一點點。)你能採用幾種方法開展研究。
㈡ 游戲教案中班毛手絹
幼兒園兒童科學實驗案例科學實驗:《不濕的手絹》科學實驗,不濕的,手絹 准備:版兩只杯權子、兩塊手絹 玩法: 1.猜一猜。把兩只里邊塞著手絹的杯子採用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哪快手絹會濕,那塊不會濕?2.做一做。把手絹緊緊塞入杯中,使手絹不會掉下來。一隻杯子採用垂直倒扣放入水中,另一隻杯子斜放入水中。結果是垂直放入水中的手絹沒有濕。 3.說一說。告訴孩子這是因為空氣占據空間,水不能流入,所以垂直放入水中的手絹沒有濕。4.玩一玩。讓孩子用塑料袋兜空氣,然後把口繫上,感覺空氣的存在。獲得經驗,初步了解空氣的作用。提示:結合生活中的實例,隨時告訴孩子空氣的存在與作用。
㈢ 小學科學《氣溫有多高》教學設計
《氣溫有多高》教學設計
氣溫有多高
一、教學目的: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正確地看、讀、寫溫度。
2、能夠較准確地測量不同環境下的氣溫並進行記錄。
3、能利用氣溫變化記錄的統計圖找出一天中氣溫變化的規律。
知識與技能
1、懂得看、讀、寫溫度的正確方法。
2、知道氣溫計又可稱為寒暑表。
3、不同環境下氣溫是有差異的。
4、知道白天氣溫變化的一般YCB齒輪泵規律是早晚氣溫低、午後氣溫高。
5、知道進行標准化測量的重要意義。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意識到證據的重要性,有重證據的科學態度。
2、有標准化的科學觀測意識,能實事求是地反映測量結果。
二、教學重點:
懂得看、讀、寫溫度的正確方法。
三、教學難點;
1、知道氣溫計又可稱為寒暑表。
2、不同環境下氣溫是有差異的。
3、知道白天氣溫變化的一般規律是早晚氣溫低、午後氣溫高。
四、教學准備:
1. 學生測量氣溫用的寒KCB型不銹鋼齒輪泵暑表、寒暑表模型。
2.寒暑表、記錄氣溫用的紙筆。
五、課時劃分:
一課時
七、教學步驟
教學步驟 互動性質 學生\老師互動的目的
集中話題 1.教師問哪位同學昨晚看天氣預報的,誰來做個小小氣象員,做一個氣象匯報。(指名匯報)
2.你們知道我們是怎樣測出氣溫的嗎?利用什麼工具?(學生回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溫度表、溫度計。)
3.看到溫度表你想到了什麼?(裡面裝的什麼液體?怎樣讀?為什麼叫攝氏度?)(指名說。)教師介紹溫度表(寒暑表)。
4.同座位互相說一說溫度表的讀法,
任意指一個刻度相互說一說。
5.你還見過哪些測量溫度的儀器,能介紹嗎? 導入新課,指導學生讀、寫氣溫的方法。
探索和
調查 1.教師說明溫度計使用要求
(1)使用溫度表測量,手輕輕地握住兩邊。
(2)眼睛要平視紅色酒精柱頂端,讀出刻度。
提問:為什麼要平視?仰視結果會怎樣?俯看結果會怎樣?(仰視結果偏大,俯看結果偏小,所以要平視。)可藉助圖示演示。
2.教師組織小小組討論
在測量氣溫時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如:在時間相同時測量,在人少、通風處測量,等液面完全靜止在讀數……)
3.教師布置測量要求
(1)測量教室、陽光下、背陰處、地面、草地上、水泥地及離地面1.5米處的氣溫,同座位兩個人,一個同學測量,一個同學記錄。
(2)測量完填寫教科書第83頁的「活動記錄」第一題。
4.開始測量,15分鍾。教師巡視指導。
5.教師組織全班交流
比較測得的結果你有哪些發現?
(如:背陰處比陽光下的溫度低,教室里的溫度比陽光下的溫度低,……)
為什麼會有你發現的結論產生?
6.教科書第41頁的「交流」,全班集體討論。(這一部分要提前一天讓每組進行測量,可以是每節課後進行測量)從圖中看一天內氣溫變化發現了什麼?(如:中午13:00~14:00氣溫最高,早上6:00和傍晚18:00氣溫基本相同,……)
1、指導學生測量氣溫的方法。
2、學生通過交流,了解白天氣溫變化的規律。
回顧和
解釋 1、堅持測量一周的氣溫,並做記錄。 鞏固所學。
【總結】氣溫有多高教案就為大家介紹到這兒了,希望有助於大家的學習。更多學習內容,盡在精品學習網,請大家及時關注。
小編推薦: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案:空氣占據空間嗎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案:我們周圍的空氣
㈣ 幼兒園戶外環境創設原則及構成
第四章 環境創設
第一節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和方法
一、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
幼兒園物質環境會影響幼兒的行為表現,是多年來幼教工作者的共識。因此,根據美國著名的建築學家蘇和文所說的「形式依附功能」的原則,幼兒園物質環境的創設應該體現我們的教育思想,即應該以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為出發點,並為實現教育目標而服務,使幼兒園成為既適應於兒童發展水平又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兒童樂園。
(一)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一般原則
1.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原則
環境與教育目標的一致性原則是指環境的創設要體現環境的教育性,即環境設計的目標要符合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幼兒園環境必須強調目標意識,要有利於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全面發展,因此,創設幼兒園環境時,目標是依據,應把教育目標落實到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以及每一項具體的活動中。
2.發展適宜性原則
發展適宜性原則是指幼兒園環境創設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促進每個幼兒全面、和諧地發展。發展適宜性原則是美國幼兒教育協會針對美國幼教界普遍出現的幼兒教育
「小學化」等傾向而提出來的。從一般年齡特徵來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兒在身心發展特點上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其身心發展所需要的環境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徵為其提供適宜的發展環境。
3.幼兒參與性原則
幼兒參與性原則是指環境的創設過程是幼兒與教師共同合作、共同參與的過程。環境的創設過程應該是一個積極的教育過程。環境創設過程的教育意義主要體現在:培養幼兒的主體精神,發展幼兒的主體意識,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4.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是指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應把大、小環境有機結合。形成開放的幼兒教育系統。隨著社會科技與文化的發展,社會環境對教育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不管教師、家長是否願意,社會環境都以它獨特的方式作用於幼兒。通過大小環境的配合,主要是與家庭、社區的合作,取長補短.在一個開放的系統中,培養適合新時代要求的幼兒。
(二)幼兒園建築設計原則
幼兒園是幼兒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幼兒尚未長大成人,故其活動環境不能用成人的眼光衡量,專門為兒童創設符合其身心發展水平和需要的環境,是充分發揮幼兒潛力,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
1.安全原則
由於幼兒缺乏安全常識,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安全就成了幼兒園園舍建築必須首先考慮的原則。首先,園舍建築必須牢固安全,使用的各種建材也必須經久耐用,以達到防風、防震、防火、防水的功能。其次,除都市內因用地面積缺乏而建築樓房外,應用建築平房為原則。再次,各種建築物的牆壁、地面、樓梯、台階、門窗及其他設備均應達到安全標准,防止對幼兒造成意外傷害。
2.適應需要的原則
幼兒園的建築設計應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管理的需要。就符合幼兒發展的特點而言,幼兒園各種建築物尤其是幼兒生活用房、圍牆、大門造型應別致多樣,富於童話色彩和兒童情趣,很容易引起幼兒喜歡。此外,還要根據教育要求結合辦園條件設計布置各種房舍,做到朝向適宜,功能區分合理,方便管理。
3.經濟原則
經濟原則不僅體現在節省,即以最少量的建築材料,力求最高效的發揮.更在於建築設計切實符合教育和兒童的需要,使各種建築物得以充分利用並有發展可能。總之,經濟原則要體現在建築和運用兩方面。特別是在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條件下,遵循經濟原則顯得尤為重要。
4.衛生原則
幼兒園的衛生條件,直接關繫到幼兒的身心健康。因此,園舍建築設計中,必須注意採光、通風、防暑、取暖、排水與各種清潔衛生條件,尤其是廚房、衛生間及水溝更需要符合衛生條件。
5.美觀原則
園舍建築的安全、衛生、實用固然重要,然而建築給人以親切、愉快、美的感覺也是不容忽視的,環境藝術化是教育的手段,美觀大方的園舍建築對幼兒美感的培養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幼兒園的建築設計中,總體布局要適當考慮對稱、協調的關系,同時每座建築物應依其用途而有不同的造型表現。幼兒用房造型應力求別致、多樣,辦公用房則表現朴實大方,做到整體與布局和諧,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園舍建築的色彩及室外的綠化也都應遵循美的原則。
6.舒適原則
幼兒園的建築應為成長中的幼兒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產生積極 的影響。因此。幼兒園的園舍建築應給予幼兒溫度的舒適,為此要考慮幼兒用房的朝向、通風設備、遮 陽設備、採暖及防暑設備,使室內溫度不致過高或過低;要給予幼兒視覺的舒適,為此要注意照明採光 適當和裝飾色彩的協調,光線不能過強或過暗,裝飾顏色不要過於鮮艷刺激,也不要單調、晦暗;要給 予幼兒聽覺的舒適,為此要注意隔音設備,以減少噪音;要給予幼兒空間的舒適,為此要注意幼兒用房 室內高度及室內外活動場所、休息場所的面積。
總之,幼兒園的建築設計要遵循安全、衛生、實用、經濟、美觀、舒適的原則。其中,安全、衛生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幼兒園園舍建築以建築目標為出發點符合兒童發展的特點和教育的需要則是核心。同時也要盡量做到經濟、美觀和舒適,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三)室內布置原則
幼兒需要空間,但對空間的有效利用比空間本身的大小更為重要。人的行為常常受環境布置的影響,室內環境的布置對生活於其中的幼兒的身心發展有重要影響。活動室是在園幼兒主要的活動、學習空間,其布置對可塑性強的幼兒有更大的影響。幼兒園活動室的布置要遵循下面的原則:
1.教育性原則
室內環境的創造不僅僅是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設備,更重要的是把室內環境作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故室內環境的布置要富於教育性。首先,室內環境要圍繞目前的教育任務或配合主題教育活動的內容,統籌安排合理布置並經常更新,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環境教育與課堂教育的一體化。充分實現環境的教育價值。其次,環境布置要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和知識經驗水平,並且富於啟發性。因為只有符合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的環境布置才能引起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實現其教育性。
2.主體性原則
幼兒是在主動的活動中得以發展的,故幼兒園的環境布置應有利於幼兒自主、自由地活動,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為此.教師應創造條件讓幼兒積極地參與環境布置,並讓幼兒在環境中主動操作,有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首先,在布置環境時,教師要充分相信幼兒的能力,放手讓幼兒參與環境的布置,使他們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受到教育並得到發展,把布置環境的過程提高為幼兒感知和學習的過程。其次,幼兒園室內環境的布置應能滿足幼兒自主、自由活動的需要,提供給幼兒動手、動腦、自由交往和自我發現的機會,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自由地選擇活動。
3.創造性原則
每個幼兒園的條件都不相同,每班幼兒的情況也各異,因此,教師要指導幼兒根據本園的條件和本班幼兒特點.充分運用想像力,因地制宜,創造性地布置環境,而不應脫離幼兒發展水平、教育需求和自身條件盲目模仿。事實上,目前許多幼兒園中,教師們以創造精神對客觀環境加以改造,在環境布置中體現了很高的創造性。例如,用秋天的落葉、各種豆類,還有棉花進行創造性的設計,製成各種動物造型以布置牆壁,用塑料飲料筒製成花籃狀的容器種植植物等。
4.美觀、經濟的原則
整潔、優美的環境不僅有利於養成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也是美感教育的重要途徑。但整潔、優美的環境布置並不一定需要花很多錢,也並非一定要陳設高級的玩具和物品。關鍵是教師要善於動手動腦,本著勤儉辦園的原則,從客觀條件出發,注意一切布置要符合協調相稱、結構統一的要求,運
用藝術性的方法布置,可做到既美觀又經濟。例如,有的幼兒園發動教師、家長、幼兒收集廢舊物品,用易拉罐、軟包裝飲料瓶做成了許多形象不同的小動物,還有的用鉛筆屑、樹葉拼成造型別致的圖案,既美化了活動室,又培養了教師、幼兒的創造性,發展了他們動手動腦能力和勤儉節約的美德。
總之,環境作為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途徑,其布置要富有教育性、主體性和創造性,才能發揮其教育作用。現實中,環境布置注重整潔、美觀,但忽視環境布置的教育性、主體性和創造性的問題,說明環境的教育功能還未引起人們充分的重視,還應引起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四)室外布置原則
1.安全性原則
為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除了保證設備質量好,加強檢修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外,室外場地的布置應注意以下幾點:
(1)場地中各項設備間的距離不能太近,以防幼兒擁擠、穿梭,發生意外;
(2)設備只能供一二人使用者,應置在邊遠地區,避免發生搶奪爭執;
(3)設備位置應隨季節而轉變,做到冬暖夏涼,尤其是金屬製品,在夏季應置於陰涼地方,以防烈日烤曬:
(4)沙地、沙箱不要靠近攀爬具,防止幼兒手持玩沙用具攀爬,發生危險;
(5)車行水泥地不宜正對活動室出口,以免由室內奔出的幼兒與行車相撞;
(6)鞦韆、盪船附近空地應寬大,以免搖盪時傷人;
(7)場內若有偏僻角落,不易照顧,可放置無危險的設備,如小木馬等。
2.美化、綠化的原則
幼兒園應該成為對幼兒富有吸引力的兒童樂園,為此,幼兒園的室外場地應像座花園。即使幼兒享受到自然田野的生活。又受到美的熏陶。其中綠化就是一個重要的途徑。綠化不僅是美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凈化空氣、調節環境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室外綠化為幼兒開展戶外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幼兒園的綠化包括鋪設草坪,設置由較為高大的常綠樹形成的綠牆和由較矮的常綠灌木叢形成的綠籬,既起到綠化、美化的作用,又可擋風、隔音及分隔空間,還可在空地的正中或道路的兩側設置花壇。由於目前幼兒園室外場地面積有限,還可利用走廊、窗檯、室外牆壁搞一些盆花、花箱、花槽或種植一些攀援植物或垂吊植物,進行垂直綠化,為幼兒園增添綠色和生機。
總之,在幼兒園室內外環境的布置中,要根據布置的基本原則,克服困難,充分發揮教師、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使幼兒園成為教師與幼兒共同創作、成長的樂園。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基本方法
幼兒園環境創設常見的表現形式和手段主要有繪畫、手工及二者相結合的運用等。我國幼兒園戶外環境一般可以劃分為三大區域:集體活動區、器械設備醫、種植養殖區。集體活動區主要供幼兒集體做操、上體育課,進行各種體育游戲,要求場地寬闊平整,器械沒備區要能放置各種大、中型體育活動器械與設備,如滑梯、鞦韆、平衡木、爬網、蹺板、攀登架等,以供幼兒練習與發展基本動作,鍛煉身體活動能力。種植養殖區般供幼兒種植蔬菜、花草、喂養一些小動物。
(一)戶外環境的創設
1.地面
戶外環境是幼兒進行奔跑、跳躍、攀登等較劇烈運動的場所,因此,戶外環境的創設首先要注意地
面的安全適用。一般來說,地面以堅實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為宜。這種地面可以減少跑跳活動對腦部造成的震盪,同時比較安全。在北方地區,雨水較少,且土壤含沙量高,滲水性強,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以堅實平坦的土地為宜,既經濟實用又安全。南方地區雨水多,土壤黏性大,滲水性差,因此,需要對自然的地面進行改造,如鋪塑膠場地。但費用較高。一般說來,水泥地面過於堅硬,不適合作為戶外活動場地地面。
2.器械設備
大肌肉活動的目的除了促進幼兒的肌肉機能發展外,還可鍛煉幼兒強健的體魄和矯健、靈活、遇事機敏的身手,因此,在選購大肌肉活動的設備時,必須注意設備的安全、堅固耐用和可變組合。同時,也應以刺激幼兒進行探索、發掘和體驗作為大前提。有些年輕父母對幼兒子女溺愛和過分保護,以致很少讓他們接觸一些天然的物料,如沙、水、落葉、石子、泥土等,甚至推、拉和上下梯級等活動機會也不多。因此,選用器材時,需兼顧幼兒在這些方面的感官訓練和肌肉機能發展。有關體育活動器械的配備請參考《幼兒園玩教具配備目錄》(1992)。
(二)室內環境的創設
1.活動室面積與空間利用
足夠的空間是幼兒在室內開展各種活動的必要條件。研究表明,過於擁擠的環境有可能增加幼兒的攻擊行為,減少幼兒的社會性交往活動,使觀望、不主動參與活動的幼兒人數提高。蒙台梭利指出:「以我們的經驗.要達到舒適的感受,必須使房間的地面有一半是空著的,不得放置任何東西。這就是使孩子們感到愉快的可以進行活動的空問」。原國家教育委員會和建設部l988年頒布的《城市幼兒園建築面積定額(試行)》中有明文規定,如果活動室與寢室分設,活動室的使用面積不小於54m2。如果寢室與活動室不分設,則活動室應為90m2。按每班30名幼兒計,每名幼兒應1~3m2(包括傢具、設備、佔地面積)。幼兒園室內環境應達到這一額定面積,按規定控制每個班級的幼兒人數。
在面積既定的情況下,要充分利用空間,盡量減少不必要傢具、設備,為幼兒空出活動空間如一些日托幼兒同把床改成壁床或睡墊,睡覺時放下,不睡覺時就收起,大大擴展了有效的活動空間。還有一些幼兒園走廊較寬敞,走廊就被利用作為幼兒進餐的地方一些幼兒園在天氣晴好的時候,讓幼兒把角色游戲區、表演游戲區等放在戶外,室內、室外環境打通使用。
2.室內環境的結構
環境的結構是環境各部分之間形成的相互關系與聯系,對空間的有計劃的合理的安排與利用可形成良好的環境結構,並對幼兒的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一個結構良好的室內環境應符合以下標准。
(1)活動區數量、面積適宜
活動區也可以稱做活動角、游戲區或興趣中心、學習區,是指一個有規劃且多樣性的學習環境,幼兒能夠在這里依照自己的興趣、能力與發展階段,有效地且有系統地完成某種學習活動,或達到某一學習目標。
活動區的設置需考慮幼兒活動的實際需要與效果。在活動區,幼兒的活動往往採用鬆散的小組活動形式。一般來說,容納2~3個幼兒在一起活動的小活動區,可使幼兒安靜地活動交往。活動區所容納的幼兒人數以不超過5個為宜。5個以上幼兒在一起活動的活動區,經常使噪音增大,幼兒吵嚷行為增加,而且增加了幼兒社會性交往的復雜程度。應當根據活動室的面積,幼兒人數以及教學活動的客觀需要來設置活動區,決定活動區的數量。每一個活動區所佔據的空間,要使在其中活動的幼兒能夠自主地、不相互妨礙地開展活動,進行有效的探索和學習。
(2)各活動區的活動減少干擾
由於幼兒在各活動區進行的活動性質不同。有的安靜,有的吵鬧。因此在設置活動區時,動靜應盡量分開避免相互干擾。像角色游戲、音樂、表演、小木工等活動一般來說是比較吵鬧的,要使這種活動區遠離需要安靜的圖書區、教學區。
為了使活動區能被清楚地識別,它們之間應有明確的分隔物,以利用各種玩具櫃、書架、地毯等現有設備作區域屏障或分界線。劃定每一角落的范圍可以協助幼兒遵守規則。
但作為分隔物的櫥架的高度和間隔,應盡量以不阻礙成年人的視線為原則。這樣可以使教師視野廣闊,無論站在活動室內的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看見幼兒在每一活動區的活動情況,以便有需要時能夠及時給予輔助。
活動室內的「交通路線」力求暢通無阻,以避免兒童在如廁、變換區域、取水時產生擁擠、碰撞等情況。為此.活動室中央和各個門口(盥洗室、大門、陽台門等)最好不要設活動區。活動室內區域的過道要清晰.過道的大小要適當。研究發現:給人以視覺清晰的過道是一種促使兒童投入適當活動,防止破壞性行為發生的環境手段。
(3)設備的擺放應方便幼兒取用和走動
室內每設備的安排或玩具的擺放,應盡量以方便幼兒取用和走動為原則。每組桌椅安放的位置應盡量靠近玩具或用品的櫥架,這樣可以盡量避免幼兒因長距離取用或放置玩具時,掉了玩具,而要俯身拎起,造成秩序混亂。每組桌椅的距離不可太近,桌椅櫥架之間須預留約0.6米寬的通道,以便幼兒走動或取用玩具。桌椅也不要「之」字形擺放,這樣會使幼兒難於走動和容易碰撞。
(4)幼兒有獨處的地方
在活動室內應為幼兒提供獨處的空間,因為獨處也是幼兒的一種心理需要。獨處空間的創設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可以利用樓梯下面的角落,小板等作為分隔物遮擋,當幼兒在獨處空間活動時,教師不要參與和干預幼兒的活動。
(5)各活動區應該遵守的活動規則要清楚明確
活動區是幼兒自由活動的場所,但自由不等於放任不管,為所欲為,而應該是充分理解和掌握規則之後的自律自在。創設活動區時就必須考慮規則問題。因為有些規則就蘊涵在環境之中,教師妥善利用環境來暗示規則。如,書架上排列有序、整齊清潔的書籍似乎在告訴兒童要愛護圖書,看完後,要放回原處。關於進區人數的規則,可以採用進門掛牌、掛項鏈或其他方法。例如,在積木區,可以在地板上貼上四對小腳印,表示每次這里只能進四個人。在娃娃區,門口掛上5朵紙花,當花拿完了,則表示這里不能再進入了。
使用材料的規則也可以通過環境來提示。例如,可以在玩具櫃貼上標志:把剪刀的圖形告訴兒童這是放剪刀之處,貼著紅紙條的筆筒表示這里是放紅顏色鉛筆的這樣做還能起到教幼兒學習對應、分類的作用。
當然,規則的建立不能只依靠環境暗示,有些規則還可以用圖畫的方式表不出來,貼在適當的位置,提醒大家遵守。只有在一個規則明確的環境中,幼兒才能更加自由而有序地活動、學習。
3.材料的投放
材料是室內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玩具與游戲材料是幼兒活動的物質支柱。活動區確定下來之後。教師便要去選擇、收集適當的活動材料。這是關鍵的一步。材料是教育意圖的物質載體,它本身的特性及由這些特性所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著兒童可能獲得什麼樣的學習經驗.獲得哪些方面的發展。當然,同一個材料可能具有多種玩法和用途,具有不同的教育價值,這種「多功能」的活動材料
更受歡迎。
但活動區材料的這種穩定性並不是不變的,工具類材料可能不必有多大的變化,但有些屬於活動內容的材料往往需要根據幼兒的能力適當加以改變,如同樣是穿珠,小班的應該大些,用來穿珠子的線也應粗些,隨著年齡的增長,應該逐漸變小變細。而當幼兒有特殊的興趣和需要、教師有特殊的教育意圖時,材料更應該做相應的調整。
玩具與游戲材料的投放.應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支持每個幼兒有效的探索和學習活動。當然,還應考慮課題的需要,不能把准備的物品應有盡有地擺放出來,活動區變成了雜貨攤,幼兒置身其中會不知如何做出選擇。
壁報板是給幼兒學慣用的,必須要以幼兒為中心,讓他們能看得清楚,能隨意觸摸,以及有機會參與布置的工作。現把有關布置壁報板的原則分別說明如下。
(1)要看得清楚。要使幼兒看得清楚,就要注意壁報板的高度,幼兒的視線水平約離地76~100厘米.而成年人的視線水平約離地160厘米,幾乎是幼兒的兩倍。成年人跪著時,視線水平就和幼兒的視線水平差不多,可以以此為標准。
(2)能隨意觸摸。幼兒通過感官來學習,其中很大比例是通過觸覺來學習。如果幼兒常被告誡:「勿用手觸摸」。那麼幼兒的學習經驗就不完整了。因此,壁報板的布置,應該讓幼兒能隨意觸摸,使他們感覺到實物的質感。要使幼兒通過觸覺進行學習,布置壁報板時,除了擺放的東西不易損壞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放置不同質感的物件。例如粗糙的、光滑的、軟的、硬的、脆的、韌的等。
(3)讓幼兒參與布置幼兒能有機會參與布置壁報板,會使他們感到自己受到重視,增加自主的意識.視壁報板是他們自己的東西,學習時會更投入,並懂得珍惜和愛護它。另一方面,幼兒參與布置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
幼兒除了參與搜集材料和物品外,他們的美術作品同樣可以用來美化壁報板,或者依據題材繪圖。
總之,要把布置壁報板看做是幼兒學習的過程,一切以幼兒為中心,便能掌握正確的做法了。綜上所述,一個好的幼兒園物質環境應達到以下基本要求:①安全衛生;②空間安排合理有序;③材料豐富多樣,可以滿足不同幼兒的興趣與需要;④環境具有探索性;⑤美感與興趣的和諧統一。
㈤ 小學科學案例空氣占據空間嗎優秀教案及教學
案例是復一個實際情境的制描述,包括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情感在內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在敘述一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點評。所以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加上精彩的點評。
㈥ 幼兒園環境應該具有的藝術個性
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的功能就是創造一種有利於幼兒共同學習、游戲、生活,健康成長的環境。應有益兒童身心發展的幼兒園整合有利因素,發揮出最大效能。 1主題化 建築空間總是給人以冷冰、封閉的感覺,幼兒處於心智和體能的發育階段,客觀因素的不良感受對幼兒的心理發展有一定阻礙作用,通過主題化的室內裝飾手 段,可以利用熟悉的人物、場景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給予強烈的安全感,勾起豐富的想像力。通過具體的構成形象、空間層次、主題思想來創造一個適於幼兒學習成 長的空間環境。幼兒園活動室內設計的主題及表達形式是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的。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都能成為表現的主題,從幼兒的視角出發,選擇他們喜愛的人或物 亦或是故事,不要簡單地從形式、符號來理解,還應從體現文化內涵的角度去思考,恰如其分地進行主題化的表達,營造生動的室內環境氣氛,讓兒童感受到一份濃 濃的自然情趣,寓教於樂。 3.2多元化 人們總認為幼兒園的環境里應該有五彩繽紛的顏色,活潑可愛的圖畫;卡通動物造型的幼兒園大門;陽光下色彩斑斕的滑梯、木馬;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游戲 區、沙池。然而,幼兒喜歡的幼兒園空間遠不止這些,人們總是低估了幼兒的審美,片面地理解了幼兒的喜好。幼兒園活動室環境應該是有大氣的空氣維度,有大面 積的落地窗戶,有明快的色彩組合,有簡單的空間布局。多元化的原則體現在活動室內設計的各個方面:空間表現形式多元化、主題選擇多元化、幼兒參與方式多元 化、環境創設途徑多元化等。 3.3科技化 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大影響著環境藝術設計的效果。新科技的應用,拓寬了室內裝飾設計的手段,也加深了室內設計的藝術淵源。採光、通風技術、自動化控溫 系統等科技手段的運用能使幼兒園室內空間獲得良好的大氣維度,創造舒適的教學環境。紅外線報警系統、自動控制、自動化設備,能為幼兒提供一個盡量安全、舒 適和自然的室內環境。多媒體、網路技術、介質成像等新型科技產品通過多樣的方式能為幼兒的教學提高效率,提升質量。但是科技產品的應用要適中、恰當,避免 過量使用,以免起到反作用。 3.4生態化 幼兒對大自然的嚮往是與生俱來的,但在現代社會中,電視、網路、手機等電子設備卻占據了幼兒的大多數時間,它們搶奪了大自然對幼兒的吸引力。在幼兒 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中,應注入自然的元素特點,使人與自然親密接觸、和諧對話,讓幼兒彷彿置身輕松自然的生活環境中,回歸他們本真的狀態。生態化原則更 是要求在進行幼兒園環境藝術設計時要選擇綠色環保材料,進行綠色施工,最大程度減少裝修對幼兒身體造成的傷害。在進行活動室內的牆面環境創設時,採用幼兒 的美工作品作為裝飾材料,既強調幼兒的參與性,又減少了材料的浪費。總之,幼兒園在今日已經成為一個幼兒活動越來越重要的場所,幼兒園活動室的環境與幼兒 的健康成長息息相關,環境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幼兒園活動室內設計 應充分考慮幼兒的特徵及其對環境的影響,運用多元的構成要素創造生動、積極、多變的幼兒園活動室內環境。
㈦ 教科版科學三上:《空氣占據空間嗎》教學設計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回情感態度價值答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