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大班科學活動可愛的蠶的教案

大班科學活動可愛的蠶的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16 21:29:12

⑴ 觀察蠶的生長變化實驗課教案

教學背景分析:
學生手裡的小蠶開始慢慢長大,孩子們每天認真觀察小蠶如何吃葉子,堅持給小蠶清理糞便,堅持觀察記錄小蠶的運動,外形變化(小蠶身體逐漸由黑變灰,變白,腳丫數量越來越數得清了,蠶糞便越來越有形狀了,腳丫的力量越來越強了),還發現了小蠶有眠、蛻皮現象,但是還不是很清楚這叫什麼現象,為什麼會這樣。教師經常和孩子一起交流,鼓勵孩子深入細致觀察,堅持記錄,鼓勵孩子思考探究小蠶的生活習性,身體各部分的功能,讓孩子對幼蠶的認識有了一定的積累。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蠶在生長的過程中,身長、體重、食量等方面都會不斷發生變化。
蛻皮是蠶生長過程中的顯著特點,蠶每次蛻皮後身體都會發生變化。
蠶的生長情況和環境條件密切相關。
2.過程與方法
學習給桑、除沙等養蠶的技能。
用測量等科學的方法觀測蠶身體的變化。
用文字和圖畫記錄及描述蠶的生長變化。
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後,再進一步去觀察。
對蠶的生長變化進行預測。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現生命的生長變化,領悟生命的可愛和可貴,懂得珍愛生命。
認識到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堅持不懈地觀察記錄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通過帶領學生交流養蠶記錄及發現,學生認識到蠶在生長過程中,身長、體重、食量各方面都在不斷發生變化。
觀察蠶的外形和行為。
教學難點
關注小蠶的下一步發展變化,引導學生為蠶吐絲結繭做好准備。
教學准備
分組實驗器材:放大鏡,直尺,天平,透明塑料片;學生自己飼養的蠶。
教師演示器材:有關蠶的外形特徵、行為,以及蛻皮的圖片或多媒體資料,教師為學生也准備一些蠶。
學生准備:養蠶記錄(要求每周記兩次就可以,或者有了新發現就記錄,所有教師可平時加強與學生共同發現交流,督促記錄)
板書設計:

⑵ 可愛的蠶

今年四月,科學老抄師讓我們養襲蠶,我從剛剛孵化的小蠶,到破殼而出的蠶蛾,看到了它們可愛的一生。
一開始,我從花鳥市場買來了很多蠶卵,給它們建造了一個舒適的家,然後灑上桑葉,再把它們放進去。過了幾個小時,它們孵化出來了,看著它們慢吞吞地吃桑葉,我真高興。 我幾乎每天都要在它們的家裡做清潔工,每次清理完,小蠶們就會快活地爬來爬去,好像在說:謝謝你,小主人!
小蠶長大了,變成了大蠶,它們的身子穿上了潔白的新衣服,一條粗粗的身子慢吞吞地扭來扭去,只要我一把它們放在桑葉上,它們就會爬到桑葉下面去,好像在和我捉迷藏,但是,我一走開,它們就拚命吃桑葉,不一會兒,桑葉就變成了一條條又細又長的莖,可是,它們的家裡又有了很多大便。我又不厭其煩地給它們做清潔工。
蠶寶寶們就要做繭子啦!我給它們搭好架子,讓它們在裡面做繭子。沒過幾天,它們都做了一個潔白的繭,我把它們採下來,放在一張紙上。又過了二十天,它們就變成了蠶蛾,它們花了一天交尾,第二天,就產下了許多黃色的卵。
這就是可愛的蠶的一生,春蠶到死絲方盡,蠶的一生給人類作出了貢獻。

⑶ 蠶蛹的秘密大班科學活動

蠶蛹的秘密
蠶吐絲結繭後經過4天左右,就會變成蛹。蠶蛹的體形像一版個紡棰,分頭、胸、腹三權個體段。頭部很小,長有復眼和觸角;胸部長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長有9個體節。顏色是咖啡色的。專業工作者能夠從蠶蛹腹部的線紋和褐色小點來判別雌雄。蠶剛化蛹時,體色是淡黃色的,蛹體嫩軟,漸漸地就會變成黃色、黃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來了。經過大約12到15天,當蛹體又開始變軟,蛹皮有點起皺並呈土褐蠶繭色時,它就將變成蛾了。

⑷ 幼兒園小班的關於《蠶寶寶爬爬》的教案

設計意圖: 中國是最早發明養蠶的國家,蠶繭和生絲產量一直居世界各國之首。絢麗多彩的中國絲綢,一直為古今中外人們所贊頌。蠶絲業的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滲透到衣、食、住、行各個領域,形成浩瀚多彩的絲綢文化。我們設計《可愛的蠶寶寶》以體育方式開展,把蠶寶寶生長蛻變的整個過程趣味性的滲透到體育活動中。在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走跑跳動作,讓幼兒模仿蠶寶寶爬行的動作能很好地鍛煉幼兒肢體的柔韌性,了解絢麗璀璨的絲綢織物的由來,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目標: 1、學習模仿蠶寶寶爬行的各種動作,發展幼兒肢體的柔韌性和平衡性。 2、激發幼兒的想像力,讓幼兒積極嘗試利用布袋開展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自我調節、克服困難的態度和能力。 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跳袋與幼兒人數相同、小樹、樹葉、籮筐。 2、知識准備:幼兒已初步了解蠶蛻變的過程。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在老師的帶領下,幼兒聽音樂做准備運動。 2、自由探索活動。 ①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蠶寶寶有哪些本領?你們知道蠶寶寶是怎麼爬行的?」。 ②幼兒自由探索蠶寶寶爬行動作,教師觀察指導。 3、交流分享。 ①請多名幼兒演示不同動作,全體幼兒相互交流學習。 ②師模仿個別幼兒爬行動作。 ③再次分散練習爬行動作。 4、游戲《可愛的蠶寶寶》 ①介紹游戲場地及玩法:「學蠶寶寶爬行的動作到樹林里吃桑葉。」。 ②提出遊戲要求。 5、活動結束。 ①引導幼兒學蠶吐絲,變蛹成蠶蛾。 ②在音樂中,師幼學飛蛾起舞愉快地離開場地。 活動延伸: 幼兒帶著蠶卵回家飼養。 活動反思 本活動以游戲為基本形式,通過體育游戲,發展幼兒肢體的柔韌性和平衡性,進一步了解蠶寶寶的生活習性。整個活動的效果是不錯的,能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活動,就連平時不愛參加活動的幼兒都能積極地參與到這次的活動中來。幼兒不僅從中獲得了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而且發展了身體動作及肢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了合作意識。 設計主要從三方面考慮。 第一考慮幼兒身體柔韌性的發展。我們注意到平時的體育活動較注重幼兒走跑跳的動作發展,對肢體柔韌性鍛煉較少,所以通過模仿蠶寶寶爬行的動作能很好地鍛煉幼兒肢體的柔韌性和平衡性。 第二是學習內容趣味性的整合。《綱要》中明確要求:「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與生活、游戲之中。」本次活動我結合了開展的主題,將孩子在自然角喂養蠶寶寶的生活經驗結合到主題當中,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蠶寶寶生長蛻變的整個過程趣味性地滲透到體育活動中,通過各個環節逐一展現出來,同時培養幼兒認真觀察,對大自然美的感受力和對小動物小昆蟲的喜愛。 第三是幼兒個體差異性的考慮。《綱要》中指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所以活動不僅只注重發展幼兒肢體動作,還考慮幼兒個體差異性。我在游戲場地的設計中,將小樹擺放地有近有遠,幼兒在游戲時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選擇遠的小樹或近的小樹。能力強的幼兒在整個路程中模仿蠶寶寶爬到小樹吃桑葉。而能力差的幼兒如果不能堅持爬行,或者在爬行過程中感到困難,我們允許他們跳著去吃桑葉。總之,這三種組織形式既符合活動內容的需要,又符合幼兒發展的實際,從而合理科學的調節了運動密度和運動強度,提高了體育鍛煉的實效性。讓每個幼兒在原有動作的基礎上,得到相應的提高。 不足之處: 活動的時間上沒掌握好,有點前緊後松。 總之從實踐效果來說,本次活動,幼兒始終處於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幼兒活動積極,情緒高漲,活動目標較好的完成了,幼兒的合作意識也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從我自身來說,我非常投入,也很有親和力;整個過程,我用自己的表現來感染孩子,鼓舞孩子。

⑸ 大班科學教案蠶寶寶是怎樣長大的

活動目標 1、利用布袋探索與動物相關的多種玩法,體驗創造性玩袋的樂趣,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2、通過游戲「蠶寶寶長大了」,了解蠶——蛾的演變過程,發展幼兒肢體的柔韌性、靈活性、協調性。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准備 1、材料准備:布袋若干、自製桑葉若干 、鈴鼓一個、錄音機、磁帶。 2、知識准備:幼兒了解「蠶吃桑葉——蠶吐絲——蠶結繭——蠶變飛蛾」的過程。 活動過程 一、准備活動 1、聽音樂,練習身體的基本動作。 2、介紹活動材料,激發活動的興趣。 二、探索活動 1、幼兒自由探索布袋的多種玩法,體驗創造性玩袋的樂趣。 2、在教師是指導下,相互交流示範各自利用布袋的玩法。 (1)單人用布袋模仿小動物。 (2)兩人、三人、多人合作用布袋模仿小動物。 3、對幼兒的表現做積極的評價。 4、師幼共同回憶蠶的生長過程,稍做休息。 三、游戲《蠶寶寶長大了》 1、蠶吃桑葉——利用桑葉的不同位置,調節幼兒的活動量,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吃較遠的桑葉。 2、蠶吐絲——幼兒慢慢將身體收縮,鑽入布袋中,可反復多次。 3、蠶結繭——幼兒將身體完全鑽入布袋中,縮成一團,練習團身滾動。 4、蠶變飛蛾——幼兒模仿飛蛾的動作,四散跑。 四、放鬆活動隨音樂做「蠶蛾飛」放鬆身體。 活動結束 將布袋放在活動區內,供幼兒進一步探索練習。

閱讀全文

與大班科學活動可愛的蠶的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