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和爺爺奶奶相處的反思
你理解一下你的爺爺奶奶吧,人老了,總希望兒孫都圍著他轉,你只版要是人去了,他們就權很高興。
你不用怕沒話說,不需要你說什麼,你只要學會聆聽就可以了。人老了,說話嘮叨,你忍耐點,聽著就好。
常去看看你的爺爺奶奶,你是他們的開心果。
❷ 幼兒園大班爺爺有沒有穿西裝教案反思
活動名稱:《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設計者:毛洪磊 年齡段:大班下學期 活動領域:綜合(社會、語言) 設計思路:對於大班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對於死亡這一個話題正處於似懂非懂的階段。正如《爺爺有沒有穿西裝》裡面的小主人公布魯諾一開始一樣。全書一律採用滿畫面的構圖,深淺不一的棕色油彩被粗粗的大筆擦畫在厚紙板上,粗放地勾勒出笨重的傢具、狂躁的樹、陰雨霏霏的壞天氣,還有一群表情肅穆而哀傷的成人……畫家盡情地用單一的深棕色釋放著成人世界對親人故去的壓抑情緒。不過,並非全都是壓抑,畫面上,有個紅頭發的小不點——布魯諾穿梭其中,畫家用彩色描繪出了這個孩子的世界——他的衣服、小碗、小狗,還有他的小夥伴……小面積彩色在大片單一的色調中訴說著特殊的孩童情緒。有人曾經隨便翻看了這本書,然後評論說畫得很簡單。確實,繪畫工具是單一的,畫面似乎也不復雜,但畫家能夠賦予畫面一顆有情感的心,這又是何等的不簡單啊! 現在的幼兒越來越多的被成人所包圍呵護,忘記了自己也需要做些什麼。《綱要》語言領域中指出,要培養幼兒善於傾聽的習慣。因為故事中小主人公的情感有幾次推移變化,因此需要幼兒能夠養成注意傾聽的好習慣。《綱要》的的社會領域指出,要培養幼兒關心的態度和行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只有懂得關心別人,有一顆質朴的心的幼兒,才能夠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特徵。 活動目標: 1、通過一邊觀看圖書的滿畫面的色彩一邊認真傾聽故事,能夠感受到故事中的小主人布魯諾心情的幾次變化,不懂(好奇、好玩的笑)——懂(迷惑、生氣、憂傷)——釋懷(思念)。 2、在生活中,能夠漸漸懂得去關心愛護身邊的親人,學習為身邊的親人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對「死亡」這一現象有所了解,有在媒體上或身邊見到過死亡的現象。 2、物質准備:PPT繪本《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入:了解死亡的含義。 教師:你們知不知道什麼是死亡? 2、教師總結:死亡就是失去生命。 二、過程部分 1、聽故事第一遍,感受畫面的色彩。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故事《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教師:故事聽完了,誰能告訴老師,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教師:故事裡的小主人公叫什麼名字? 教師:故事裡的爺爺怎麼了? 教師:小主人公布魯諾是不是一開始就很傷心呢? 教師:有的小朋友說一開始布魯諾就很傷心,有的小朋友覺得不是。那究竟是怎麼樣呢?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 2、聽故事第一段:從「爺爺有沒有穿西裝」到「誰來安慰他們呢?」了解小主人公布魯諾一開始的不懂,心情是好奇、好玩。 教師:我們聽了故事第一段,知道了布魯諾一開始並不傷心,你們從哪裡看出來的? 教師總結: (1)、布魯諾踮起腳尖想看看爺爺有沒有穿西裝。 (2)、想看大人把爺爺「藏起」的游戲。 (3)、抬棺木的人絆了一下,布魯諾忍不住大笑起來。 教師:那麼是不是爺爺死了,布魯諾真的一點也不傷心呢?我們接著往下聽。 3、聽故事第二段:從「牧師念完悼詞」到「爺爺死後,他第一次哭了!」 教師:聽了故事的第二段,小朋友覺得布魯諾還是很開心么?他是怎麼想的? 教師總結: (1)、布魯諾無法想像人死了是怎麼回事,盡管塞維爾向他解釋「就像是睡著了一樣,只是永遠不會醒來」包括葬禮結束後幾天布魯諾還問「爺爺現在在哪裡?」這時的布魯諾有點迷惑了。 (2)、布魯諾拿著爺爺的小船朝著窗外望了好久好久。布魯諾想起爺爺還沒有帶他去釣魚。他覺得爺爺不遵守承諾,這時的布魯諾有點生氣。 (3)、布魯諾想到爺爺生前用樹枝做的小哨,走進正在吃草的狍子身邊,在樹林里識別各種蘑菇並說出它們的名字等等,布魯諾不再生氣,只有無盡的悲痛湧上心頭。這時的布魯諾很傷心。 3、聽故事第三段:從「爸爸正趴在桌上寫東西」到最後。 教師:聽了故事的第三段,小朋友覺得布魯諾還的心情有沒有變化? 教師總結: (1)、起初,無論做什麼,布魯諾都覺得胸口隱隱作痛,好像有一個洞似的。漸漸地布魯諾覺得胸口的東越變越小了。起初布魯諾經常去墓地,後來去的次數變少了。布魯諾想「如果爺爺現在生活的很幸福,那麼我是不是也要變得開心一點。」 (2)、米茨姑媽生了一個小寶寶,媽媽說像爺爺又回到我們身邊了,布魯諾卻覺得小寶寶一點也不像爺爺。 三、結束部分 1、經驗遷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小主人公布魯諾。 教師:如果我們是故事裡的布魯諾,爺爺死了,你們會怎麼樣? 教師:你們是不是一直會很傷心? 教師:如果你是布魯諾的好朋友,你會對布魯諾說些什麼? 2、經驗遷出:感謝身邊一切的親人朋友。 教師:布魯諾的爺爺已經不在他的身邊了,布魯諾現在偶爾還是會想起自己的爺爺,但是布魯諾已經看不見自己的爺爺了。我們小朋友身邊的親人朋友都還在,我們要珍惜他們的存在,有了他們,我們才能生活的更好,那麼你們要對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包括自己的好朋友說些什麼呢? 教師:今天回去,請你們為自己的親人朋友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感謝他們的存在。 活動反思: 死亡教育一直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但是通過故事的形式,小朋友並沒有從中感覺到特別的沉重。同時,小朋友在這節課的學習中,能夠比較好地理解小主人公布魯諾的感情變化,同時知道感恩身邊的親人朋友。但是移情只是一時的,如果要寶貝們能夠一直保持有這一份關愛,還需要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多的感受和體驗這一份珍惜。
❸ 幼兒大班語言金爺爺的一分鍾課後反思
我們一起學習看鍾,學習安排自己的時間,也象金爺爺一樣,做一個愛惜時間的人。
活動反思:
1、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是「旁白者」「畫外音」,教師通過講述故事,提供幼兒探索的材料、提供
環境及表達和交流的機會,為幼兒創設自由探索學習的條件,讓孩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成功。
2、精彩的繪本和巧妙的ppt製作讓孩子在觀察比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探究的興趣。
3、在一分鍾時間內,提供各種適合大班孩子經驗和能力的操作材料充分讓孩子動起來,活起來,獲得親
身的體驗和感受。
專家點評:
教師結合幼小銜接教育有意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從孩子的經驗談起,結合ppt ,觀察比較,體驗了一分鍾的重要。一分鍾體驗材料的選擇能夠從孩子生活出發,涵蓋了生活,運動,游戲、學習四大領域,很好地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並在反復的體驗中幫助幼兒理解一分鍾的重要。同時結合繪本閱讀,結合孩子生活經驗,教師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與條件鼓勵幼兒交流討論.互動,充分地探索,交流和論證,尋找到丟失的一分鍾。使得原本比較空洞的時間變得看得見,摸得著,這樣的設計使幼兒理解了一分鍾的重要性,時間的寶貴。為孩子養成珍惜時間,節約時間的終身良好習慣打下基礎。
❹ 泊小豆爺爺和我讀後感
故事被證實為假的
===
文章感覺寫的順序有點亂,但是感情細膩誠懇,看的讓人非常感動。應該每位tyer生命中都有一位長輩特別疼愛自己吧?
❺ 大班社會活動粗心的爺爺教案
大班,社會活動,粗心的爺爺,教案
你好這種教案只能到書店購買。
網上是查詢不到的。望採納
❻ 幼兒園大班語言《老爺爺和小樹林》聽課記錄及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按圖完整連貫地講述故事,理解體驗故事人物心情。 2,知道愛護樹木,保護生態環境。 活動准備: 1,《老爺爺和大森林》動畫光碟。 2,動手製作的相關圖片 :老爺爺,小樹,大樹,小鳥等。 活動建議: 1,引發興趣 老師:有一位老爺爺,他有許多好寶寶、好乖乖。老爺爺每天都要去照顧它們,讓它們長得又高又壯。你們知道這些好寶寶好乖乖是誰嗎?我們來聽一個故事,聽完你們就明白了。 2,理解故事內容 播放故事動畫第一段,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老師:老爺爺的好寶寶好乖乖是誰?你是怎麼知道的?老爺爺的歌是怎麼唱的?大山是怎麼唱的?小鳥最喜歡唱歌了,可是老爺爺唱的時候它們怎麼一聲不響? 3,播放故事動畫第二段,引導幼兒體驗故事中人物的心情。老師:發生了什麼事?樹林怎麼樣了?小鳥呢?老爺爺的心情是怎麼樣的?故事裡是怎樣講的? 4,播放故事第三段,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老師:樹林是怎麼回來的?老爺爺為什麼把樹和小鳥當成自己的好寶寶?樹木對我們有什麼作用?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樹木? 5,播放故事動畫,完整熟悉故事內容。 6,講故事,指導幼兒閱讀畫冊,進一步理解內容,按圖完整連貫地講述故事。 活動延伸:讓幼兒動手畫一畫小樹和大樹,引導孩子愛護環境,保護樹木。
❼ 北風爺爺和小娃娃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情節,領會故事寓意。
2、 能用恰當的語氣學說故事對話,豐富詞彙:吼叫。
3、 願意積極參加冬季鍛煉,不怕寒冷。
活動准備:
圖片、錄音、課件。
活動過程:
一、師幼共同布置冬天的情境。
1、 播放風聲的錄音,引起幼兒興趣。
2、 幼兒邊說邊選擇圖片裝飾冬天的景色。
引導幼兒說出冬天的一些變化。
二、結合圖片教師第一遍講述故事。
1、 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2、 故事後提問:
(1)北風爺爺發起脾氣來什麼樣?
(2)小動物們害怕北風爺爺的表現是什麼?
引導幼兒學說對話,注意語氣。
(3)北風爺爺的心情怎樣?(得意、驕傲等)
(4)比較北風爺爺每次發火的樣子。
豐富詞彙:吼叫(大聲喊叫,生氣、憤怒的叫)
三、教師第二遍講述故事。(配課件)
1、 教師大聲,幼兒小聲共同講述故事。
2、 故事後提問:
(1)小娃娃和小朋友們是什麼樣的孩子?
引導幼兒說出:勇敢、堅強、不怕冷,願意鍛煉身體。
(2)北風爺爺是怎樣答應和小朋友們比賽的?說了什麼?
重點引導幼兒表現出北風爺爺不服氣的語氣,掌握對話。
(3)小朋友們是怎樣說的?
重點啟發幼兒更自信的表現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