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幼兒園教案哈達

幼兒園教案哈達

發布時間:2021-02-19 15:21:05

⑴ 幼兒園美術教案俄羅斯娃娃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阿凡提是一個機智勇敢的新疆維吾爾族人。 2、了解少數民族的聰明才智,增進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1.了解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族人民都是我們的親兄弟。 2.初步了解幾個不同民族的風貌,用特有的舞蹈動作表示相應的民族。 1、繼續學唱歌曲,感受三拍子歌曲優美歡快的旋律。 2、萌發愛天安門的情感。 1.嘗試表現人物頭部的細節特徵,感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2.觀察每個民族都有特有的頭飾裝體驗圖片寫生的快樂。 1.從顏色、形狀、大小等不同特徵感知4的組成,練習寫數字 1、 2、3。 2. 發展幼兒觀察力和思維多向性。 准備 視頻 1.各族人民在天安門前歡慶國慶的宣傳畫。 2.各族民跳舞的錄像和著名藝術家演唱歌曲的錄像。 3.幼兒較為熟悉的各種民族服飾(見操作材料包「民族娃娃」)。 天安門圖片、地圖等 56個民族卡通娃娃照片,油畫棒,音樂《五十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鉛畫紙。 幼兒每人練習紙1張,演示用圖片玩具鴨4隻。 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起興趣。 從這個人的服飾上你能看出他是哪個民族的人嗎?很久以前,在我國新疆地區有一個經常騎著毛驢的人,他常常想出聰明的辦法幫助窮苦的老百姓,他的名字叫阿凡提。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一)聽錄音故事《聰明的阿凡提》,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二)故事的題目是什麼? (三)大官提了哪幾個問題,阿凡提是怎樣解決的? 三、說說自己對阿凡提這個人物的理解。 (一)請幼兒邊看邊聽錄音,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知故事內容。 (二)組織幼兒結伴或以小組的形式討論:阿凡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三)幼兒交流自己的認識. 1.觀察天安門前的人們,分辨他們不同的服飾。了解:我們都是中國人,從不同的地方來到首都,共同歡慶國慶。 2.找一找自己熟悉的民族,說說各自對他們的了解,如:他們居住的地方,風土人情等。 二、欣賞感表現 1.欣賞藏族女歌手演唱歌曲的錄像。談論藏族人民的生活,學學藏族人民獻哈達的理解動作。 2.欣賞蒙古族歌手演唱的《吉祥三寶》。談論有關大草原牧民的生活,跟著小演員哼唱歌曲,學學蒙古族少年騎馬的姿勢。 3.欣賞傣族姑娘的孔雀舞。談論我國西部大森里的珍稀動物,模仿孔雀的肢體動作。 4.欣賞山西少年敲打鑼鼓。談論少年強身健體的帥氣,學學鑼鼓隊擊鼓的動作。 三、聯想創作,大膽表現 1.按自己的意願,選擇簡單的道具和服飾扮演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2.隨著不同音樂的出現,輪換地用簡單的模仿動作表現各民族人民歡度國慶的場面。(以上內容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調換。) 1.教師彈樂曲,幼兒回憶歌名。 2.感受三拍樂曲的的節奏 3.聽辨樂曲的節拍,用拍手、拍肩、拍腿的方法。拍出樂曲的節奏。 4.隨歌曲的節奏在室內走動,模擬看天安門的夜空或到天安門前照相的場景。歌曲結束時,用固定的造型表示各自的想像。 5.繼續學唱歌曲。 教師可適當調整音高,放慢速度。 一、欣賞討論—少數民族的發飾 —(出示少數民族的照片。)這些少數民族娃娃頭上的頭巾、飾物、頭發有什麼特點? 小結:頭巾的顏色不同,飾物有銀飾的珍珠、發型有盤發、發髻的,可漂亮啦! 過渡:我們一起來看看民族娃娃,再畫畫他們吧! 二、講解示範—對照照片民族娃娃 1.對照照片,先畫娃娃的外形特點。 2.觀察照片中娃娃的發飾,如頭巾、服飾。 —這個娃娃的頭巾是什麼模樣的,什麼顏色,有什麼裝飾品? 小結:畫的時候要仔細看看他們的發飾、顏色和裝飾品,看看畫畫。 過渡:我為你們准備了許多漂亮的民族娃娃照片,你們每人選一張自己喜歡的,仔細看一看,畫一畫吧! 三、操作表現—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四、交流分享—欣賞幼兒作品 1.將幼兒的畫放置在一起,大家比較、欣賞、討論。 2.點評幼兒的畫是否把少數民族的特徵反映出來。 —按大小排隊:分別是2個大泥娃娃和4小泥娃娃,用算式題2+4=6表示。 一、導入,欣賞圖片 1.小鴨子也來一起和我們慶祝國慶節的到來。 二、看看 1.幼兒每人練習紙1張,觀察玩具鴨的外形特徵。 三、分分 1.幼兒根據某一特徵把4隻玩具鴨分成兩類。 2.怎樣分的?(4可以分成幾和幾?) (1)根據方向分:1隻朝右,3隻朝左,4可以分成1和3。 (2)根據顏色分:2隻白色,2隻黃色,4可以分成2和2。 (3)根據領結分:3隻領結,1隻蝴蝶結,4可以分成3和1。 四、寫寫 1.幼兒在練習紙上學寫數字, 1、 2、3。 2.幼兒在依據練習中圖示的4隻玩具鴨的不同分合方法在相應的格內填上數字 1、 2、3。 四、建議: (一)亦可提供有糖果、珠珠等實物讓幼兒進行分合。 (二)可啟示幼兒知道4分成兩份可有三種不同的分合法。 五、反饋記錄與評估

⑵ 幼兒園彩泥無顏六色哈達教案

幼兒園彩泥無顏六色哈達教案 設計依據 動物對於幼兒來說很有親切感,他們平時就很喜歡模仿各種動物。由於幼兒受到直接經驗的影響,因此特別樂於扮演身邊的小動物,如小兔、小狗、小貓等。為了幫助幼兒做進一步知識經驗的拓展,選擇了一個離幼兒生活較遠但又很有特點的動物,藉助音樂游戲為工具,結合幼兒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將故事形象地用樂器展現。 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1、在聽聽、說說中感知大象和小兔的不同音色,並嘗試創編簡單節奏,選擇樂器為故事 2.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想法,體驗樂器故事的樂趣。 二、活動准備 1.小兔和大象的圖片及春天景色圖。 2.對大象和小兔的外形特徵有初步了解,如笨重的或靈巧的,為創編簡單節奏鋪墊。 3.對樂器有一定的操作經驗。 4.鼓、小鈴。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大象和小兔》 1.出示圖片,講述故事 T: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蘇醒了,森林裡又變得熱鬧起來。大象和小兔約好了一起來找春天。小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它看見樹枝上冒出了嫩芽,草地上開出了五顏六色的小花。大象也甩著長長的鼻子來到草地上,看見小溪的冰融化了,覺得春天的太陽暖洋洋。春天真美呀,兩個朋友在草地上曬太陽做游戲,不知不覺太陽落山了,該回家了。大象走在前面,小兔走在後面,他們約好明天再來找春天。 2.理解故事 T:故事裡有誰?他們在干什麼?看到了哪些春天的美景? (二)為故事配器 1.為小兔配器 T:今天請來了小樂器為故事配音,小兔怎麼走路? (引導幼兒動作表現,感受小兔的形象。) T:什麼小樂器代表小兔?為什麼? (引導幼兒選擇小鈴為小兔配音) 2.為大象配器 T:大象怎樣走路?發出什麼聲音? (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聲音表現。), T:什麼樂器代表大象?為什麼? (引導幼兒選擇大鼓為大象配音) 3.初步為故事配音

⑶ 誰有幼兒園民族團結的教案

-
大班社會:可愛的少數民族
活動目標: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2.感受少數民族的風情,激發幼兒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活動准備:
幼兒前期經驗鋪墊、PPT「少數民族的風情」
活動過程:
一、回憶已有的經驗,引出內容,說說講講知道自己的少數民族。
1.師:誰知道什麼叫少數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請你們用好聽的、有節奏的聲音說說你知道的少數民族的名字。(要求是用好聽的節奏說,那麼用什麼樣的節奏呢,最好你先預設一個節奏,比如老師先有節奏的說一說。)
2.出示地圖:剛才小朋友說了好多少數民族,看,它們就分布在我們偉大祖國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說道到,你們看,還有其他的哪些少數民族?(讓幼兒簡單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數民族)
3.這么多的少數民族,你們知道一共有多少個嗎?(用數字表示出來)
4、總結:哇!祖國真大啊,原來我們一共有56個民族了,每個民族都有它們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特色,藏著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幼兒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了解維吾爾族、蒙古族兩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師:前幾天,老師讓你們自由組隊重點調查了幾個少數民族,今天請你們來說說你們的發現,輕輕的商量下派個代表上來介紹。(把幼兒分為兩大組,每個隊從少數民族的吃穿住、運動、人土風情等方面介紹)。
1.第一組幼兒代表介紹:維吾爾族
①幼兒介紹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②放PPT提升,梳理幼兒的經驗
服裝:式樣寬松、灑脫,色彩對比強烈
維吾爾族的姑娘:維吾爾族姑娘以長發為美,梳細發長辮。
維吾爾族的花帽:是維吾爾族美麗的標志之一,四楞小花帽。
舞蹈:他們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長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單膝著地,會聳肩膀,女孩子會圍著男孩子跳舞。
教師:讓我們帶上四楞帽子,一起來跳一段維吾爾族舞蹈吧。(播放音樂背景,幼兒學做一些基本的動作)
特產:維吾爾族不僅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還被成為「水果之鄉」呢,知道為什麼叫它水果之鄉嗎?(產葡萄)維吾爾族是我們中國的最大的葡萄生產基地,除了葡萄你們還知道有那些嗎?(哈密瓜,巴丹木,無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組幼兒代表介紹:蒙古族(找一找地圖上在哪裡插上紅旗)
①幼兒代表介紹他們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②放PPT提升,梳理幼兒的經驗(PPT)
服裝:長袍,腰帶,靴子。蒙古包:包就是家的意思。蒙古包是造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裡面的內飾也有很多。
蒙古人還有摔跤,獻哈達,敬酒,敬茶等風俗習慣,(最老愛幼、老師介紹禮貌用語,幼兒學蒙古人有草原馬背上的民族的稱號(跟音樂學騎馬的動作)
三、結束部分,繼續激發幼兒繼續探索民族風情的興趣。
1.教師:今天我們知道了這2個民族的知識,了解了他們的不同風俗習慣及特點,除了這2個你還了解其他的民族嗎?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我們一起來看看。(諸多民族風俗節日的多媒體,邊看教師簡單的說明)
2.小結:這些少數民族和我們一樣都是中國人,我們五十六個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勞動,一起唱歌跳舞,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共同建設我們的國家。

⑷ 如何在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中滲透民族音樂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對人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它能夠直接而又強烈地影響人們的感情,觸及人們的心靈深處。學前期正是個人情感由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的重要階段,而音樂教育在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奠定文化藝術修養基礎等方面對一個人的成長發展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指出:「在音樂教育中,音樂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我們應該看到,孩子們中將來去當音樂家的畢竟是很少的,許多孩子長大後只是成為傾聽、欣賞音樂的人,那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應該是為眾多的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們著想,幫助他們,使他們也能夠參加音樂活動,能夠成為積極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樂欣賞者,能夠從音樂中享受到樂趣。要做到這些,就應該從孩子抓起,從幼兒時期開始進行音樂教育,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藝術修養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富有情感性的音樂活動對兒童的各方面發展更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位於甘肅省南部的舟曲縣,具有甘南的「小江南」之稱,境內山河縱橫、水草豐美,面積達3009.18平方公里,總人口有13.47萬人,藏族佔32.67%,屬北亞熱帶大陸濕潤性氣候。優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悠久絢爛的歷史文化,舟曲的祖輩們在這片美麗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繼往開來,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民間民俗文化且沿襲革故,不斷發展,形成了今天多姿多彩的民間民俗文化事象,促進了舟曲民間民俗文化的初步繁榮。

當地幼兒深受周圍環境中這些本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他們對此有濃厚的探索興趣。為此我們在《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指導下,從實際出發,充分挖掘本土優秀文化,以幼兒發展為本,充分考慮幼兒的特點、興趣、能力、需要,從弘揚本土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認知,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入手,著重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使幼兒萌發感受本土文化的興趣,啟迪幼兒創造本土文化的意識,並在與幼兒一起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中,創編了一系列取材於舟曲民間生活,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兒童歌曲、舞蹈以及適合幼兒的節奏樂曲,同時,我們不斷探索、建構、優化具有本土文化教育特色的園本課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系列論文(一):讓幼兒走進多彩的本土民歌世界。

唱歌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活動,在他們心情愉快時,還會咿咿呀呀地自哼自唱,歌唱是孩子們最輕松自在的表達、抒發和交流的藝術活動。匈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伊對歌唱的作用和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通過歌唱最容易接近音樂,歌唱也是最容易表達思想情感的音樂形式,有了歌唱的基礎,更高層次的音樂教育就能夠得以發展。歌唱是普及音樂教育的切實可行而又具實效的途徑。

然而,任何藝術形式都來源於生活,傳統藝術是每個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最寶貴的文化資源,是幼兒在生活中能夠親身感受得到、觸摸得到的。因此,我們在唱歌教學中融入了本土音樂素材,這些和生活緊密相聯的本土音樂,充滿了生命力。孩子們在自己熟悉的民族文化中學習,產生了觸動心靈和情感的巨大力量。這樣,情感教育就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藝術的感染滲入兒童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們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志趣、文明的行為和民族的精神和氣質。

1.1 創設良好的音樂教育環境,激發幼兒對本土音樂的興趣。幼兒本土音樂教育活動的目的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讓幼兒在有趣的民間音樂教學活動中陶冶性情和品格,逐步認識和了解本土民間音樂。我們精心篩選了一些優秀、健康、積極向上的民間歌曲,滲透於幼兒唱歌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們深深體會到了民間藝術的魅力。我們注重通過環境對幼兒進行教育,因此創設相應的環境,讓幼兒去看、去聽、去摸、去感知,使他們獲取的物體直觀、形象、具體,印象便會更深刻、更容易產生學習的願望。

同時,我們錄制了一些光碟和磁帶,在課休時間組織幼兒自由欣賞。因為這些音樂素材都取自孩子們身邊,所以大家興趣特別高,如在欣賞《牛兒,你和我交上了好朋友》這首歌曲時,教室內氣氛活躍,有幾位男孩子當場作秀表演耕地、喊牛等情景,孩子們紛紛討論自己見過的牛和牛的一些本領。短短的幾分鍾,有些幼兒已經能夠基本哼唱歌曲,一段隨意的欣賞超乎了預期的效果。

在音樂活動室四周的牆壁上,我們布置了貼畫。如:少數民族的服飾,民族舞蹈示意圖,一些有情節的插圖等,並設立了本土民族音樂區,擺放了舟曲民族頭飾、腰帶、口弦等,通過幼兒的欣賞、交流、擺弄等,感受民間音樂的美,逐步萌發了孩子們對本土音樂的興趣。通過「聽」和「看」,潛移默化地使民間音樂在幼兒腦中紮下了根,調動了他們對本土音樂的興趣,產生了對本土音樂的強烈學習慾望。

1.2 採用生動有趣的活動方式,促使幼兒主動學習。我國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指出:「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游戲是兒童的基本活動。因此,我們採用生動形象的游戲教學,讓幼兒在活潑有趣的音樂中,自然地學習民間歌曲。

如以《紅紅的燈會》這首歌為例。舟曲每逢正月十九,是一個類似過年的喜慶大節,各村各寨都把自己所供奉的「婆婆」(菩薩)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後在晚上抬著轎子,按「婆婆」排位大小依次遊街,廣大市民則以掛荷包、掛紅袍、鑽轎子等形式來祝賀一年的風調雨順和祈求來年一切如意。這天晚上,舟曲的大街小巷搭滿松棚,松棚的頂上和兩側則掛滿各式各樣的燈籠,五彩繽紛的燈籠交相輝映,使小城亮如白晝。《紅紅的燈會》正是歌唱了舟曲正月十九傳統燈會的情景,當老師拿出一些正月十九晚上拍的圖片時,身臨其境的感覺早已讓孩子們興奮不已,接著引導幼兒欣賞配有《紅紅的燈會》這首歌曲的CD碟片,充分激發了幼兒學唱歌曲的慾望。由於這首歌來自幼兒的生活,活動前老師進行了大量的准備和啟發,幼兒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唱得歡快活潑、充滿情趣。 老師的語言在教學中也起到重要的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運用的語言生動與否是和幼兒對音樂的感知、對音樂的接受成正比的。如幼兒在學習歌曲《請你再到舟曲來》時,老師用神秘的語氣講述翠峰山的古老,用自豪的語氣及表情講述拉尕山的秀麗,用熱情的口吻表達舟曲人向客人送花、獻哈達的情景。這樣引導幼兒感受音樂中起伏的節奏,由於幼兒理解了歌曲中的情感,孩子們很自然的將自己對家鄉的熱愛和歡迎遠方客人來舟曲的情感融入到唱歌中。

1.3 將本土歌曲和主題活動有機結合,靈活地選擇民間歌曲。舟曲本土民間歌曲形式多樣,擴展了幼兒音樂表現的內容。民間歌曲內容的豐富性,為幼兒的唱歌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每一學期中,我們都要進行各種主題活動,同時又根據各主題選擇相應的民間歌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2007年秋季學期國慶節時,教唱《拉尕山寨》這首歌,使幼兒加強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而升華到對祖國的熱愛。在2008年春季學期第四周舉行的「春姑娘來了」主題活動中,學習舟曲民歌《放風箏》,老師通過談話引導幼兒觀察春天的景象:柳樹發芽,花開了,草綠了,小朋友都到操場上放風箏……然後出示舟曲「社火」中的放風箏片段,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感受優美的曲調,引導幼兒充分體會春到舟曲的美麗景象,培養了他們熱愛舟曲、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幼兒在接受民間歌曲的過程中,受到認識水平的限制,暫時還不能完全理解民間歌曲,不能完全理解民間歌曲所傳遞給他們的全部內涵。但是,這些帶有濃郁民族藝術氛圍的內容和形式,隨著唱歌所滲透給孩子的民族精神,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樸素的愛國主義思想的種子,在他們未來成長的道路上潛移默化地發揮著作用。

2.系列論文(二):本土民族舞蹈在幼兒舞蹈教學中的滲透。

舞蹈教育是幼兒音樂藝術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是對幼兒進行美育教育的一種理想方式。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孩子們不但能得到動作的協調和靈活性的訓練,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培養和開拓。而在本土文化的長河中,民間舞蹈總是以其神奇的魅力熠熠發出絢麗的光澤。

舟曲縣是一座位於中國西北部的偏遠小縣,具有藏族特色的民間舞藝術歷史悠久且形式多樣,是舟曲的風俗習慣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最直率、最真摯的表現,蘊藏著廣闊博大的民族文化內涵,傳頌著舟曲人民自愛、自信、自強不息的民族性格和質朴、勤奮、樂觀的民族神韻。在各類舞蹈藝術中,民族舞蹈既是源,也是流,沒有學習、繼承就沒有發展,並且民間舞以極具觀賞性的藝術內涵,既能滿足孩子們對家鄉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又能滿足孩子們的審美需求。

因此,在幼兒園,我們充分挖掘一些優秀地、適合幼兒的本土民族舞蹈素材,以激發幼兒對民間舞蹈藝術的興趣為切入點,向廣大幼兒普及本土民族舞蹈文化,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2.1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本土民族舞文化。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舟曲的民族舞音樂曲調活潑、節奏鮮明、情緒歡快,幼兒也十分喜歡這類音樂作品。鮮明的情緒色彩容易感染幼兒,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有強烈節奏特點的旋律則常常會引起孩子們的動作反應,他們會情不自禁的隨著音樂打拍子,晃動身體或做動作。因此,我們經常組織幼兒觀看和參加一些舟曲的民間文藝活動,並利用孩子們吃早點前及課余休息的這段時間,播放一些歡快、優美的舟曲民族舞音樂,並講解音樂的內容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再配上具有典型民族特點的動作,同時告訴孩子這些動作所表達的含義,讓幼兒初步感受自己家鄉的本土舞蹈藝術。

如在寒假期間,我們充分利用社會及家庭方面的教育資源,激發幼兒和家長觀看舟曲春節期間的「社火」系列活動,並在新學期組織幼兒大膽地講述或表演自己所看到的「社火」。其中有一位叫楊雪萍的大班小朋友,不但會完整地演唱「社火」曲——《擔水》,而且把擔水的動作表演得淋漓盡致。同時,我們還組織幼兒觀看一些舟曲民間傳說故事圖片和民間舞表演,這些生動的民間傳說和獨特古樸的舞蹈都產生於舟曲人民生活的土壤中,它用舟曲人自己的美學觀點,向幼兒展示了一幅幅舟曲祖輩們生活的生動畫面。

豐富的本土舞蹈音樂開拓了幼兒的視野,多彩的本土音樂方式吸引了幼兒的視線,經常、持久的音樂熏陶使幼兒對本土民族舞的愛好大大增加,激發了幼兒學習探索本土文化的興趣。

2.2 在教育活動中學習本土民族舞文化。有了日常生活中初步感受的經驗,再加上孩子們自己在社區接觸到的一些知識,孩子們學習起本土民族舞就容易得多了。我們深入民間,大量收集合適的本土民族文化方面的舞蹈音樂材料,並選擇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淺顯易懂的能被幼兒所接受的舞蹈音樂材料,整理匯編,既保留本土民族舞原有的風格,又適合幼兒特點。學習本土民族舞時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既先學習民族舞中最具典型特點的動作,如《放風箏》的顫膝、平步、放風箏,《鍋庄》中的彈口弦、背水等,有了這些動作基礎,而後再將各動作貫穿起來,學習成品舞便得心應手。

例如學習本土民族舞《多迪鍋》,在日常接觸中孩子們了解了「多迪鍋」的傳說,感受到了青年扎海和姑娘達瑪的聰慧和善良,也憎惡國王的可恥,嚮往著五月初五時,人們採花、唱歌、跳舞,互送吉祥、祝福健康、崇尚和平的美好情景。了解了舟曲人民熱愛家鄉,熱愛幸福新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教授基本動作時,我們提醒幼兒想像翠綠的香柏樹,潔白的枇杷花;美麗的鮮花,綠色的草原,身穿漂亮服裝的藏族小夥子和姑娘們,載歌載舞,互贈鮮花……。要求幼兒做動作時,動作要舒展、歡快、情緒上要熱情奔放。並觀看碟片,再次欣賞舞蹈《多迪鍋》,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動作。經過啟發,再加上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掌握了捧花、彈口弦的基本動作,孩子們心領神會,動作也符合要求,課堂氣氛活躍了。學會了基本動作,再將動作一貫穿,結合孩子們對舞蹈內容的理解,一段完整的成品舞,孩子們很輕松地學會了。

2.3 創作活動中表演本土民族舞。通過上兩個環節的准備,幼兒基本上掌握了舟曲民族舞的動作特點。舟曲民族舞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一旦為孩子所接受,必然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他們的心趣交相映照,這時教師引導幼兒來創編舞蹈動作,可以充分發掘幼兒的潛力,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孩子們在唱自己喜歡的歌曲時,也會情不自禁地把已熟練掌握的動作編入歌曲,邊唱邊舞,來抒發內心的感情。

如在學會舟曲民間歌曲《拉尕山寨》後,我們要求班上的孩子用動作來表現歌曲內容,結果孩子們積極舉手參與創作表演,最後用採花、捧花、背背簍下山等動作,完整地、恰到好處地表現了歌曲內容。再如舞蹈《請你再到舟曲來》,這本來是一節新授舞蹈課,將它改為創編課,幼兒積極性很高。經過提醒,孩子們在以前積累動作的前提下,以膝蓋的顫動與屈伸為基礎,應用上肢捧花、獻花、靠步、彈口弦等動作表達了舟曲人熱愛勞動,向遠方來客獻花的愉快情景,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由於這是幼兒自己的創作,幼兒的表演興趣高昂,經過整理,由幼兒主創的舞蹈《請你再到舟曲來》被定為舟曲縣幼兒園幼兒晨練曲目。

2.4 在欣賞過程中發現本土民族舞特色。有了感受、學習、表演的實踐,孩子們掌握本土民族舞的水平則會更進一步,其復習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們欣賞一些優秀的本土民族舞蹈作品,從中尋找舞蹈作品的動作素材和民族性。一段優秀的民族舞作品都有兩個特點:一方面立足於人們生活的原貌,從中提取豐富的動作形象;另一方面則涉取了本民族的舞蹈文化,創作出有地方特點、有韻律地動作語言,使作品既有情趣,又有自己的屬性。幼兒的心靈是一個博大而又透亮的水晶體,有著無限的可塑性。幼兒學習和欣賞本土民族舞蹈作品,不只是為了讓幼兒擁有自己民族屬性或自身光彩,最重要的一點是,它還是一種「育人」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孩子從小懂得自己民族的特色,而且可以培養孩子們自幼熱愛民間舞藝術的美好情懷。

結合舟曲縣創建的「和諧舟曲、活力舟曲、平安舟曲、發展舟曲、魅力舟曲、富裕舟曲」這一特色活動,在對幼兒進行愛家鄉、美化家鄉,增強幼兒環保意識教育的同時,我們創編出舞蹈《豐收花鞭》。孩子們在欣賞中發現,裡面的舞蹈動作大部分是人民勞動情境的再現。舞蹈節奏爽朗,情緒紅火,構圖清晰,調度靈活,當花鞭在舞台上揮動,孩子們的歡快之心、興奮之心、喜樂之心得以充分的表露,同時又結合著外來舞蹈跨部的扭動,把舟曲民族的律動與引進舞蹈的形態自然貼切地融為一體,既有民族性,又有現代感;既有地域性,又有時尚味,給孩子以親切與清新的感受。通過欣賞《放風箏》、《牛兒,你和我交上了朋友》、《紅紅的燈會》等,引發了幼兒的本土舞意識,使舟曲民族舞潛移默化地根植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上,為本土民族得以健康地發展,撒下了希望的種子。

由此可見,在幼兒舞蹈中滲透本土民族舞蹈,不但繼承和發展了本土民族舞,而且激發了幼兒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崇尚和平的情感,使幼兒在自然環境中得到了全面發展。雖然這需要指導者細心的研究與耐心的探索,但幼兒燦爛而又真摯的笑容,便是我們最大的收獲和喜悅。

3.系列論文(三):民間音樂在幼兒打擊樂活動中的開展。

音樂是在時間中運動的藝術,凡是在時間中運動的事物,都存在著節奏,節奏是它們的本質特徵。在音樂中,可以有不帶確切音高的音樂,比如:各種鼓樂、民間打擊樂等,但是沒有不帶有節奏的「音樂」。可以說,節奏是音樂的「骨架」,是最基本的音樂元素,為什麼沒有經過任何學習的幼兒就會有自發地跟隨音樂的表現呢?就是因為人們生命本身就有著豐富的節奏形式,音樂的各種要素中節奏與人的心理聯系最直接,關系最密切。節奏是富有生命意義的要素,感知節奏是人們的本能。

舟曲民間音樂內容十分豐富,且形式多樣,它產生於勞動生活,匯集了舟曲各民族的特色,包攬了許多種音樂的表現形式,然而目前幼兒教學中,我們所開展的音樂活動形式單一,適合幼兒的音樂素材很少,對幼兒音樂能力方面的培養也很有限。而形式各異、體裁紛呈的舟曲民間音樂融入到幼兒的打擊樂活動中,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憾,它既容易走進幼兒的心靈,為幼兒所理解接受,同時又便於收集、易於使用。

3.1 認識本土特色樂器,培養音樂情趣。幼兒藝術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長期的,是在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里參加無數次的藝術活動中得到發展的,節奏性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針對這一特點,我們一方面通過拍手、拍腿、踏腳的動作來進行節奏訓練,另一方面為幼兒提供一些本土特色打擊樂器,引導他們在有節奏的身體動作和運用樂器演奏活動中感受節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感。

我們在音樂活動室內,布置打擊樂器角,引導幼兒自己擺弄節奏樂器,熟悉節奏樂器的音質、音色,幫助幼兒自己從敲打節奏樂器的活動中辯別各種樂器的特色和性能,引導幼兒自己去探索,敲打節奏。活動過程中,我們注意觀察了解孩子們喜歡什麼樂器,喜歡什麼樣的節奏和聲音。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使用各種節奏樂器,老師們鼓勵他們多聽、多練、多感受。如學習《什麼樂器在歌唱》,准備口弦、三角鐵、竹筷、鈸、喇叭、小鼓、竹板,讓幼兒用這些樂器進行節奏練習。通過練習讓幼兒感受舟曲特色樂器的音質、音色;通過有節奏的訓練,聯系這些樂器的特點,培養了他們對音樂節奏活動的感受力、表現力和興趣愛好。

音樂滲透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對幼兒的發展也起著積極作用。我們鼓勵幼兒關注生活中的細節,如下大雨和小雨能讓幼兒認識一些常見樂器——串鈴、鈴鼓、沙筒,小鳥的叫聲、小河的流水能讓幼兒認識本土樂器——口弦、竹板等,然後引導幼兒選擇適合與大雨和小雨相匹配的樂器,選擇適合鳥聲、水聲的樂器,這樣不僅讓孩子通過歌聲和小樂器表現了對大自然的感受,同時在探索中學習了不同樂器的敲擊方法。

3.2 熟悉樂曲,提高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打擊樂器是根據音樂進行的,傾聽音樂是極為重要的一環。舟曲民間音樂取材於民間,反映著幼兒的周邊生活。首先,我們引導幼兒了解歌曲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幼兒的知識面,結合歌曲內容培養動手動腦能力,還有助於對歌曲情緒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打擊樂的興趣性和表現力。然後,鼓勵幼兒仔細聽,感受音樂的性質、力度、速度、節奏及段落等,在聽音樂的基礎上隨音樂拍手逐漸熟悉音樂。

如在學習《喜慶豐收年》時,我們先引導幼兒看圖片,然後逐步講述舟曲的先輩們為了表達內心的喜悅和高興,每逢豐收便各自拿起鍋碗瓢盆,載歌載舞地進行慶祝,一直發展到現在這段音樂《喜慶豐收年》。鼓勵幼兒大膽地選擇樂器,來隨音樂打節奏,表現內心的喜悅之情。在學習《舟曲秧歌》時,因為旋律是大家所熟悉的,有些幼兒還會輕聲哼唱,經過鼓勵,幼兒大膽地拿起鈸、鑼、小鼓等樂器,開始為音樂打節奏,幼兒的興趣不斷高漲。

3.3 隨音樂打擊樂器,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舟曲民間音樂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豐富多彩的教育內容,從各方面促進了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民間音樂中大量健康富有幼兒情趣的歌曲,為幼兒提供了發展良好性格品質的途徑。在打擊樂活動中,性格孤僻的幼兒變得活潑起來,由於注重讓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使膽小、不善於表現的幼兒增強了自信心。

比如在2007年「六一」兒童節文藝匯演中,大班幼兒表演了打擊樂《多迪鍋》,由於《多迪鍋》是舟曲一首比較傳統的民歌,它的舞蹈形式也是幼兒所熟悉的,在幼兒學習、排練的過程中,一些平時膽小的孩子都要爭著參加演奏,穿上演出服,他們就成了自信的小小演奏家。在演出中,孩子們嘗到了成功的喜悅,為幼兒形成活潑開朗的良好性格打下了基礎。

由於民間音樂來自生活,老少皆宜,深深吸引著幼兒,激發了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孩子們從學打節奏到創編花樣動作,興趣始終很高,只要一有空,便會拿起樂器敲打敲打,有時還會一邊討論一邊打節奏。由於民間音樂內容豐富,從唱、跳到敲、打,面面俱到,豐富了音樂活動的內容,孩子們得到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使幼兒的綜合能力也進一步得到提高。通過教學,幼兒不但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本土音樂,也增強了他們對音樂的興趣,達到了「從聽入手、動在其中、激發情感、培養素質」的目標。

⑸ 幼兒園愛國主題設計什麼區域活動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工作要點

1、初步了解我國的名勝古跡、民族文化等,能根據已有經驗技能創造性的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認識幾個主要的少數民族,初步了解其主要居住地、服飾特點和生活習俗等。對富有特色的少數民族音樂和舞蹈感興趣。

3、能選擇合適的材料及自己喜歡的方式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大膽地表現自己。

主題活動課程

集體或分組活動

活動內容
一 蒙古族的旅行
二 維吾爾族的旅行
三 藏族的旅行
四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裝
五 首都北京
六 祖國的寶島台灣
七 我和弟弟妹妹一起節日環境布置
八 年級組國慶聯歡
九 詩歌:歡慶美好的日子
十 欣賞製作長城
十一 京劇
十二 龍的傳人
十三 我們愛領袖
十四 音樂欣賞:森吉德瑪

自主活動
內容與材料:

科學區:觀察地球儀、少兒中國地圖、世界地圖等,並學習拼中國地圖。

表演區:提供民族服飾(如自製五彩圍裙、新疆帽、哈達等)、自製的京劇臉譜面具、鈴鼓、串鈴等讓幼兒自由表演。 音樂磁帶:「大中國」「森吉德瑪」「達板城的姑娘」「哈達獻給解放軍」「北京的金山上」「瑤族舞曲」以及擠奶、騎馬、牧羊等曲子。

美工區:提供廢舊材料、紙張等讓幼兒製作自己喜歡的建築工藝、民族服飾等。

建構區:提供大型積木及輔助材料(如廢舊瓶盒)等,讓幼兒搭建長城、天安門等一些名勝古跡。

語言區:提供反映祖國四大發明,中國之最,現代科技發展的圖書或圖片等讓幼兒觀察交流,並投放一些著名的地名文字卡片,讓感興趣的幼兒讀讀認認,並貼到地圖相應的位置。

欣賞區:天安門圖片、京劇臉譜、少數民族人物畫像、國畫等。

數學區:2和3的組成。

戶外活動
內容與措施:

1、積極鍛煉,熱了知道擦汗和脫衣服,並把衣服放到指定地方。

2、鍛煉時找空的地方,不與同伴碰撞不做危險的事。

3、早操時,能根據音樂節奏整齊有力地變化隊形及動作。

日常活動
內容與措施:

1、參觀走廊的主題展區。

2、交新朋友。

3、大帶小活動聽從老師安排,不單獨行動。

4、鞏固常規,輕聲說話、離開椅子時要將椅子塞到桌子下。

個別活動
1、教育幼兒在人員較多的情況下要遵守集體規則。對個別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2、觀察發現幼兒的特長愛好等。

親子活動
1、和孩子共同收集和主題相關的圖片照片和實物等。

2、促幼兒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適應大班作息時間。

3、幫助幼兒記錄口述稿「國慶見聞」。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⑹ 如何將音樂教學滲透在幼兒一日活動中

如何將音樂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 瀏河鎮幼教中心明德幼兒園 殷靜 摘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創設鄉村幼稚園宣言》中特別強調: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基礎教育。他指出:「幼兒教育實為人生之基礎,不可不趁早給他建立。兒童學者告訴我們,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這時期培養得好,以後只須稍加培養,自然成為社會優良的分子;倘若培養得不好,那麼習慣成了不易改,傾向定了不易移,態度決了不易變。」而音樂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而不容輕視的影響。本文主要論述音樂對幼兒健康成長的作用以及如何將音樂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 關鍵詞:幼兒 音樂 音樂教育 生活 江總書記曾經說過:「素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因為幼兒期能否接受高素質的教育,將決定其一生的發展,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富有人文內涵的藝術教育。西方有識之士認為音樂是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我的科學成就許多是受音樂的啟發而得到的。」這說明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的特殊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無可比擬的。音樂教育對於塑造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幼兒整體的心理發展水平,使幼兒具有穩定而積極的情緒,堅強的意志和信心,良好的性格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來說有著獨特的意義。所以說它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 音樂是美好的,音樂是快樂的,。音樂是和人的生命關系最為密切的一種藝術形式。音樂是門聽覺藝術,幼兒對聲音的強弱快慢,高低等抽象概念是不理解的,只有把音樂融於幼兒的生活和游戲活動中,幼兒才能輕松愉快的學習,音樂是一門表演藝術,要使幼兒感受各種表演手段,所表達的內容,單靠聽覺是難以完成的,它必須讓幼兒在實踐中直接體現,感知音樂的力度、速度、節奏音色。 幼兒音樂教育的真正含義,根據幼兒生、心理發展特點對幼兒實施音樂教育,這樣的幼兒音樂教育才能對幼兒素質的全面發展,對幼兒的成長發揮它應有的功能,才能真正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快樂地成長。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音樂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而不容輕視的影響。音樂教育可以使幼兒體驗快樂,可以發展幼兒的情感、美感,還可以發展幼兒的感知覺,為其今後的健康生活及終生的藝術學習培植動力、奠定基礎。 音樂可以防治疾病,音樂能使人身心健康,音樂賦予人聰明和智慧。在幼兒這一年齡層運用音樂,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除了作為對兒童的精神、生理、心理等方面疾患的防治與康復的手段之外,它還具有促進幼兒全面發育的巨大作用,特別是對幼兒大腦機能的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音樂可以使幼兒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優美悅耳的音樂能使人精神愉快,增強活力。據有關醫學研究證明,人在愉快時,血液中可產生一種有利於健康的物質,它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促進消化、解除疲勞的作用。音樂中千變萬化的旋律、節奏和速度,既能調節人體的功能,又能對大腦的邊緣系統和腦平網狀結構產生直接影響。它能讓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感受音樂情緒,即自由的擺動、走動或跳躍等,來達到創造合乎節律的動作,喚起幼兒天生的本能,培養人體極為重要的節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諧感與動作的協調性,使聽覺更加敏銳、感情更臻細膩,使幼兒更加活潑健康。另外,在音樂游戲和舞蹈這個群體活動中,也能更好地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感,如個體與個體的位置變化,組與組的隊形變換。它可以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音樂中的動與靜,長與短,強與弱,體會音樂節奏的魅力,促進動作協調發展。 二、音樂能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音樂能促進幼兒大腦的正常發育,有利於大腦的全面發展。 音樂教育對促進幼兒腦細胞的增皮層的增厚、腦功能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些與兒童智力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在音樂活,各種聲音及身體動作的信息輸入大腦,增強腦神經元的刺激,這有利於各神經元之間的接通,形成神經通路;同時音樂能培養兒童動作的協調性和敏捷性,促進幼兒智力發展。動作是幼兒智發展的起點,曾經有人提出,訓練孩子的手腳就是訓練大腦,而手腳的訓練在音樂活動中能夠得到充分的施展:彈琴訓練了手指的靈活性,舞蹈訓練了全身的協調性。音樂中的唱歌、歌舞表演、音樂游戲等,都能促進幼兒動作的協調發展。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曾指出,人的大腦共有六種智能,其中第三種就是音樂智能,即能夠感受韻律和音樂並進行創作。可見,音樂與智力本身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音樂教育可擴大幼兒的音樂視野,豐富感知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幼兒能在音樂學習中獲取多方面的知識。 三、音樂能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品德 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情感的基礎,只能成為空洞的說教,而音樂教育正好可以為德育打好情感基礎。人在幼兒時期所接受的音樂教育,往往會作用於他的一生。一首短小的歌曲,往往有巨大的力量和深遠的影響。歌曲《對不起,沒關系》以輕快的節奏、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幼兒在邊唱邊表演中理解歌詞的內涵,學會運用禮貌用語;《山羊踩痛小公雞》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諒互讓,友好相處;《李小多分果果》讓幼兒體會到謙讓能給別人帶來快樂。音樂對幼兒心靈的影響往往是潛在的,但它的教育效果卻是明顯的,效應也是長期的。音樂是孩子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維生素",我們應針對幼兒喜情感、厭講理,喜形象、厭抽象的特點,將德育寓於音樂教學中,真正達到以情感人,以情怡人的目的。 四、音樂可以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感 音樂能使人產生美感,受到美的教育,也就是愛的教育,在培養人的高尚情感及審美趣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使人感到生活的樂趣,更加熱愛生活。如歌曲《國旗 國旗多美麗》能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熱愛國旗的感情;《小海軍》《哈達獻給解放軍》能激發幼兒熱愛解放軍的感情;《值日生歌》能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愛護小樹苗》能培養幼兒愛護公共財物的思想感情等。 音樂在人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音樂對孩子的成長更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家長和教師應該對幼兒從小進行良好的音樂教育,使幼兒在美好音樂的陪伴下健康成長。 因此,要正確認識到音樂對幼兒的促進作用,適時適當的運用好音樂。那麼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要怎麼做呢? 一、來園播放輕聲悅耳的音樂,使幼兒入園就進入一個安靜、舒適的音樂藝術環境,使幼兒的音樂天賦得以很好的發展,激起幼兒愉快的情感,主動參與活動、進行交往。例如:每天幼兒來園時我都會播放, New Age很多時與音樂治療有關,不少New Age音樂說可以治病,其中主要推薦bandari「班得瑞」的音樂, 「班得瑞」這個夢幻般的抒情演奏樂團,將屬於瑞士的湖光山色,在音樂中予以唯美地具象,每一個音符,都代表層層壓縮到內心裡的感動。.例如:《安妮的仙境》、《春野》等,有時還會播放《清晨薩克斯》、《央視早間問候》、《晨歌》等音樂。這樣的音樂孩子聽後會覺得很安詳,寧靜。 二、教師進行教學時,要以幼兒喜愛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教學方法要生動、活潑,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變幼兒為主體,一切教學從感受入手,通過游戲的方法進行。用感受式、啟發式、討論式、即興創作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教學活動設計要體現一個「趣」字,教學方法多樣,體現一個「活」字,因為教學方法得當可以「一波激起千層浪」,學習靈活恰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⑺ 幼兒園音樂教學中如何滲透本土優秀文化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對人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它能夠直接而又強烈地影響人們的感情,觸及人們的心靈深處。學前期正是個人情感由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的重要階段,而音樂教育在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奠定文化藝術修養基礎等方面對一個人的成長發展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指出:「在音樂教育中,音樂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我們應該看到,孩子們中將來去當音樂家的畢竟是很少的,許多孩子長大後只是成為傾聽、欣賞音樂的人,那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應該是為眾多的將來不是音樂家的孩子們著想,幫助他們,使他們也能夠參加音樂活動,能夠成為積極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樂欣賞者,能夠從音樂中享受到樂趣。要做到這些,就應該從孩子抓起,從幼兒時期開始進行音樂教育,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藝術修養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富有情感性的音樂活動對兒童的各方面發展更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位於甘肅省南部的舟曲縣,具有甘南的「小江南」之稱,境內山河縱橫、水草豐美,面積達3009.18平方公里,總人口有13.47萬人,藏族佔32.67%,屬北亞熱帶大陸濕潤性氣候。優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悠久絢爛的歷史文化,舟曲的祖輩們在這片美麗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繼往開來,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民間民俗文化且沿襲革故,不斷發展,形成了今天多姿多彩的民間民俗文化事象,促進了舟曲民間民俗文化的初步繁榮。
當地幼兒深受周圍環境中這些本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他們對此有濃厚的探索興趣。為此我們在《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指導下,從實際出發,充分挖掘本土優秀文化,以幼兒發展為本,充分考慮幼兒的特點、興趣、能力、需要,從弘揚本土文化,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認知,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入手,著重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使幼兒萌發感受本土文化的興趣,啟迪幼兒創造本土文化的意識,並在與幼兒一起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中,創編了一系列取材於舟曲民間生活,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兒童歌曲、舞蹈以及適合幼兒的節奏樂曲,同時,我們不斷探索、建構、優化具有本土文化教育特色的園本課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系列論文(一):讓幼兒走進多彩的本土民歌世界。

唱歌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活動,在他們心情愉快時,還會咿咿呀呀地自哼自唱,歌唱是孩子們最輕松自在的表達、抒發和交流的藝術活動。匈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伊對歌唱的作用和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通過歌唱最容易接近音樂,歌唱也是最容易表達思想情感的音樂形式,有了歌唱的基礎,更高層次的音樂教育就能夠得以發展。歌唱是普及音樂教育的切實可行而又具實效的途徑。
然而,任何藝術形式都來源於生活,傳統藝術是每個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最寶貴的文化資源,是幼兒在生活中能夠親身感受得到、觸摸得到的。因此,我們在唱歌教學中融入了本土音樂素材,這些和生活緊密相聯的本土音樂,充滿了生命力。孩子們在自己熟悉的民族文化中學習,產生了觸動心靈和情感的巨大力量。這樣,情感教育就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藝術的感染滲入兒童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們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志趣、文明的行為和民族的精神和氣質。
1.1 創設良好的音樂教育環境,激發幼兒對本土音樂的興趣。幼兒本土音樂教育活動的目的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讓幼兒在有趣的民間音樂教學活動中陶冶性情和品格,逐步認識和了解本土民間音樂。我們精心篩選了一些優秀、健康、積極向上的民間歌曲,滲透於幼兒唱歌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們深深體會到了民間藝術的魅力。我們注重通過環境對幼兒進行教育,因此創設相應的環境,讓幼兒去看、去聽、去摸、去感知,使他們獲取的物體直觀、形象、具體,印象便會更深刻、更容易產生學習的願望。
同時,我們錄制了一些光碟和磁帶,在課休時間組織幼兒自由欣賞。因為這些音樂素材都取自孩子們身邊,所以大家興趣特別高,如在欣賞《牛兒,你和我交上了好朋友》這首歌曲時,教室內氣氛活躍,有幾位男孩子當場作秀表演耕地、喊牛等情景,孩子們紛紛討論自己見過的牛和牛的一些本領。短短的幾分鍾,有些幼兒已經能夠基本哼唱歌曲,一段隨意的欣賞超乎了預期的效果。
在音樂活動室四周的牆壁上,我們布置了貼畫。如:少數民族的服飾,民族舞蹈示意圖,一些有情節的插圖等,並設立了本土民族音樂區,擺放了舟曲民族頭飾、腰帶、口弦等,通過幼兒的欣賞、交流、擺弄等,感受民間音樂的美,逐步萌發了孩子們對本土音樂的興趣。通過「聽」和「看」,潛移默化地使民間音樂在幼兒腦中紮下了根,調動了他們對本土音樂的興趣,產生了對本土音樂的強烈學習慾望。
1.2 採用生動有趣的活動方式,促使幼兒主動學習。我國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指出:「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游戲是兒童的基本活動。因此,我們採用生動形象的游戲教學,讓幼兒在活潑有趣的音樂中,自然地學習民間歌曲。
如以《紅紅的燈會》這首歌為例。舟曲每逢正月十九,是一個類似過年的喜慶大節,各村各寨都把自己所供奉的「婆婆」(菩薩)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後在晚上抬著轎子,按「婆婆」排位大小依次遊街,廣大市民則以掛荷包、掛紅袍、鑽轎子等形式來祝賀一年的風調雨順和祈求來年一切如意。這天晚上,舟曲的大街小巷搭滿松棚,松棚的頂上和兩側則掛滿各式各樣的燈籠,五彩繽紛的燈籠交相輝映,使小城亮如白晝。《紅紅的燈會》正是歌唱了舟曲正月十九傳統燈會的情景,當老師拿出一些正月十九晚上拍的圖片時,身臨其境的感覺早已讓孩子們興奮不已,接著引導幼兒欣賞配有《紅紅的燈會》這首歌曲的CD碟片,充分激發了幼兒學唱歌曲的慾望。由於這首歌來自幼兒的生活,活動前老師進行了大量的准備和啟發,幼兒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唱得歡快活潑、充滿情趣。
老師的語言在教學中也起到重要的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運用的語言生動與否是和幼兒對音樂的感知、對音樂的接受成正比的。如幼兒在學習歌曲《請你再到舟曲來》時,老師用神秘的語氣講述翠峰山的古老,用自豪的語氣及表情講述拉尕山的秀麗,用熱情的口吻表達舟曲人向客人送花、獻哈達的情景。這樣引導幼兒感受音樂中起伏的節奏,由於幼兒理解了歌曲中的情感,孩子們很自然的將自己對家鄉的熱愛和歡迎遠方客人來舟曲的情感融入到唱歌中。
1.3 將本土歌曲和主題活動有機結合,靈活地選擇民間歌曲。舟曲本土民間歌曲形式多樣,擴展了幼兒音樂表現的內容。民間歌曲內容的豐富性,為幼兒的唱歌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每一學期中,我們都要進行各種主題活動,同時又根據各主題選擇相應的民間歌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2007年秋季學期國慶節時,教唱《拉尕山寨》這首歌,使幼兒加強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而升華到對祖國的熱愛。在2008年春季學期第四周舉行的「春姑娘來了」主題活動中,學習舟曲民歌《放風箏》,老師通過談話引導幼兒觀察春天的景象:柳樹發芽,花開了,草綠了,小朋友都到操場上放風箏……然後出示舟曲「社火」中的放風箏片段,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感受優美的曲調,引導幼兒充分體會春到舟曲的美麗景象,培養了他們熱愛舟曲、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幼兒在接受民間歌曲的過程中,受到認識水平的限制,暫時還不能完全理解民間歌曲,不能完全理解民間歌曲所傳遞給他們的全部內涵。但是,這些帶有濃郁民族藝術氛圍的內容和形式,隨著唱歌所滲透給孩子的民族精神,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樸素的愛國主義思想的種子,在他們未來成長的道路上潛移默化地發揮著作用。

2.系列論文(二):本土民族舞蹈在幼兒舞蹈教學中的滲透。

舞蹈教育是幼兒音樂藝術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是對幼兒進行美育教育的一種理想方式。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孩子們不但能得到動作的協調和靈活性的訓練,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培養和開拓。而在本土文化的長河中,民間舞蹈總是以其神奇的魅力熠熠發出絢麗的光澤。
舟曲縣是一座位於中國西北部的偏遠小縣,具有藏族特色的民間舞藝術歷史悠久且形式多樣,是舟曲的風俗習慣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最直率、最真摯的表現,蘊藏著廣闊博大的民族文化內涵,傳頌著舟曲人民自愛、自信、自強不息的民族性格和質朴、勤奮、樂觀的民族神韻。在各類舞蹈藝術中,民族舞蹈既是源,也是流,沒有學習、繼承就沒有發展,並且民間舞以極具觀賞性的藝術內涵,既能滿足孩子們對家鄉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又能滿足孩子們的審美需求。
因此,在幼兒園,我們充分挖掘一些優秀地、適合幼兒的本土民族舞蹈素材,以激發幼兒對民間舞蹈藝術的興趣為切入點,向廣大幼兒普及本土民族舞蹈文化,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2.1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本土民族舞文化。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舟曲的民族舞音樂曲調活潑、節奏鮮明、情緒歡快,幼兒也十分喜歡這類音樂作品。鮮明的情緒色彩容易感染幼兒,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有強烈節奏特點的旋律則常常會引起孩子們的動作反應,他們會情不自禁的隨著音樂打拍子,晃動身體或做動作。因此,我們經常組織幼兒觀看和參加一些舟曲的民間文藝活動,並利用孩子們吃早點前及課余休息的這段時間,播放一些歡快、優美的舟曲民族舞音樂,並講解音樂的內容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再配上具有典型民族特點的動作,同時告訴孩子這些動作所表達的含義,讓幼兒初步感受自己家鄉的本土舞蹈藝術。
如在寒假期間,我們充分利用社會及家庭方面的教育資源,激發幼兒和家長觀看舟曲春節期間的「社火」系列活動,並在新學期組織幼兒大膽地講述或表演自己所看到的「社火」。其中有一位叫楊雪萍的大班小朋友,不但會完整地演唱「社火」曲――《擔水》,而且把擔水的動作表演得淋漓盡致。同時,我們還組織幼兒觀看一些舟曲民間傳說故事圖片和民間舞表演,這些生動的民間傳說和獨特古樸的舞蹈都產生於舟曲人民生活的土壤中,它用舟曲人自己的美學觀點,向幼兒展示了一幅幅舟曲祖輩們生活的生動畫面。
豐富的本土舞蹈音樂開拓了幼兒的視野,多彩的本土音樂方式吸引了幼兒的視線,經常、持久的音樂熏陶使幼兒對本土民族舞的愛好大大增加,激發了幼兒學習探索本土文化的興趣。
2.2 在教育活動中學習本土民族舞文化。有了日常生活中初步感受的經驗,再加上孩子們自己在社區接觸到的一些知識,孩子們學習起本土民族舞就容易得多了。我們深入民間,大量收集合適的本土民族文化方面的舞蹈音樂材料,並選擇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淺顯易懂的能被幼兒所接受的舞蹈音樂材料,整理匯編,既保留本土民族舞原有的風格,又適合幼兒特點。學習本土民族舞時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既先學習民族舞中最具典型特點的動作,如《放風箏》的顫膝、平步、放風箏,《鍋庄》中的彈口弦、背水等,有了這些動作基礎,而後再將各動作貫穿起來,學習成品舞便得心應手。
例如學習本土民族舞《多迪鍋》,在日常接觸中孩子們了解了「多迪鍋」的傳說,感受到了青年扎海和姑娘達瑪的聰慧和善良,也憎惡國王的可恥,嚮往著五月初五時,人們採花、唱歌、跳舞,互送吉祥、祝福健康、崇尚和平的美好情景。了解了舟曲人民熱愛家鄉,熱愛幸福新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教授基本動作時,我們提醒幼兒想像翠綠的香柏樹,潔白的枇杷花;美麗的鮮花,綠色的草原,身穿漂亮服裝的藏族小夥子和姑娘們,載歌載舞,互贈鮮花……。要求幼兒做動作時,動作要舒展、歡快、情緒上要熱情奔放。並觀看碟片,再次欣賞舞蹈《多迪鍋》,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動作。經過啟發,再加上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掌握了捧花、彈口弦的基本動作,孩子們心領神會,動作也符合要求,課堂氣氛活躍了。學會了基本動作,再將動作一貫穿,結合孩子們對舞蹈內容的理解,一段完整的成品舞,孩子們很輕松地學會了。
2.3 創作活動中表演本土民族舞。通過上兩個環節的准備,幼兒基本上掌握了舟曲民族舞的動作特點。舟曲民族舞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一旦為孩子所接受,必然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他們的心趣交相映照,這時教師引導幼兒來創編舞蹈動作,可以充分發掘幼兒的潛力,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孩子們在唱自己喜歡的歌曲時,也會情不自禁地把已熟練掌握的動作編入歌曲,邊唱邊舞,來抒發內心的感情。
如在學會舟曲民間歌曲《拉尕山寨》後,我們要求班上的孩子用動作來表現歌曲內容,結果孩子們積極舉手參與創作表演,最後用採花、捧花、背背簍下山等動作,完整地、恰到好處地表現了歌曲內容。再如舞蹈《請你再到舟曲來》,這本來是一節新授舞蹈課,將它改為創編課,幼兒積極性很高。經過提醒,孩子們在以前積累動作的前提下,以膝蓋的顫動與屈伸為基礎,應用上肢捧花、獻花、靠步、彈口弦等動作表達了舟曲人熱愛勞動,向遠方來客獻花的愉快情景,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由於這是幼兒自己的創作,幼兒的表演興趣高昂,經過整理,由幼兒主創的舞蹈《請你再到舟曲來》被定為舟曲縣幼兒園幼兒晨練曲目。
2.4 在欣賞過程中發現本土民族舞特色。有了感受、學習、表演的實踐,孩子們掌握本土民族舞的水平則會更進一步,其復習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們欣賞一些優秀的本土民族舞蹈作品,從中尋找舞蹈作品的動作素材和民族性。一段優秀的民族舞作品都有兩個特點:一方面立足於人們生活的原貌,從中提取豐富的動作形象;另一方面則涉取了本民族的舞蹈文化,創作出有地方特點、有韻律地動作語言,使作品既有情趣,又有自己的屬性。幼兒的心靈是一個博大而又透亮的水晶體,有著無限的可塑性。幼兒學習和欣賞本土民族舞蹈作品,不只是為了讓幼兒擁有自己民族屬性或自身光彩,最重要的一點是,它還是一種「育人」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孩子從小懂得自己民族的特色,而且可以培養孩子們自幼熱愛民間舞藝術的美好情懷。
結合舟曲縣創建的「和諧舟曲、活力舟曲、平安舟曲、發展舟曲、魅力舟曲、富裕舟曲」這一特色活動,在對幼兒進行愛家鄉、美化家鄉,增強幼兒環保意識教育的同時,我們創編出舞蹈《豐收花鞭》。孩子們在欣賞中發現,裡面的舞蹈動作大部分是人民勞動情境的再現。舞蹈節奏爽朗,情緒紅火,構圖清晰,調度靈活,當花鞭在舞台上揮動,孩子們的歡快之心、興奮之心、喜樂之心得以充分的表露,同時又結合著外來舞蹈跨部的扭動,把舟曲民族的律動與引進舞蹈的形態自然貼切地融為一體,既有民族性,又有現代感;既有地域性,又有時尚味,給孩子以親切與清新的感受。通過欣賞《放風箏》、《牛兒,你和我交上了朋友》、《紅紅的燈會》等,引發了幼兒的本土舞意識,使舟曲民族舞潛移默化地根植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上,為本土民族得以健康地發展,撒下了希望的種子。
由此可見,在幼兒舞蹈中滲透本土民族舞蹈,不但繼承和發展了本土民族舞,而且激發了幼兒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崇尚和平的情感,使幼兒在自然環境中得到了全面發展。雖然這需要指導者細心的研究與耐心的探索,但幼兒燦爛而又真摯的笑容,便是我們最大的收獲和喜悅。

3.系列論文(三):民間音樂在幼兒打擊樂活動中的開展。

音樂是在時間中運動的藝術,凡是在時間中運動的事物,都存在著節奏,節奏是它們的本質特徵。在音樂中,可以有不帶確切音高的音樂,比如:各種鼓樂、民間打擊樂等,但是沒有不帶有節奏的「音樂」。可以說,節奏是音樂的「骨架」,是最基本的音樂元素,為什麼沒有經過任何學習的幼兒就會有自發地跟隨音樂的表現呢?就是因為人們生命本身就有著豐富的節奏形式,音樂的各種要素中節奏與人的心理聯系最直接,關系最密切。節奏是富有生命意義的要素,感知節奏是人們的本能。
舟曲民間音樂內容十分豐富,且形式多樣,它產生於勞動生活,匯集了舟曲各民族的特色,包攬了許多種音樂的表現形式,然而目前幼兒教學中,我們所開展的音樂活動形式單一,適合幼兒的音樂素材很少,對幼兒音樂能力方面的培養也很有限。而形式各異、體裁紛呈的舟曲民間音樂融入到幼兒的打擊樂活動中,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憾,它既容易走進幼兒的心靈,為幼兒所理解接受,同時又便於收集、易於使用。
3.1 認識本土特色樂器,培養音樂情趣。幼兒藝術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長期的,是在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里參加無數次的藝術活動中得到發展的,節奏性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針對這一特點,我們一方面通過拍手、拍腿、踏腳的動作來進行節奏訓練,另一方面為幼兒提供一些本土特色打擊樂器,引導他們在有節奏的身體動作和運用樂器演奏活動中感受節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感。
我們在音樂活動室內,布置打擊樂器角,引導幼兒自己擺弄節奏樂器,熟悉節奏樂器的音質、音色,幫助幼兒自己從敲打節奏樂器的活動中辯別各種樂器的特色和性能,引導幼兒自己去探索,敲打節奏。活動過程中,我們注意觀察了解孩子們喜歡什麼樂器,喜歡什麼樣的節奏和聲音。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使用各種節奏樂器,老師們鼓勵他們多聽、多練、多感受。如學習《什麼樂器在歌唱》,准備口弦、三角鐵、竹筷、鈸、喇叭、小鼓、竹板,讓幼兒用這些樂器進行節奏練習。通過練習讓幼兒感受舟曲特色樂器的音質、音色;通過有節奏的訓練,聯系這些樂器的特點,培養了他們對音樂節奏活動的感受力、表現力和興趣愛好。
音樂滲透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對幼兒的發展也起著積極作用。我們鼓勵幼兒關注生活中的細節,如下大雨和小雨能讓幼兒認識一些常見樂器――串鈴、鈴鼓、沙筒,小鳥的叫聲、小河的流水能讓幼兒認識本土樂器――口弦、竹板等,然後引導幼兒選擇適合與大雨和小雨相匹配的樂器,選擇適合鳥聲、水聲的樂器,這樣不僅讓孩子通過歌聲和小樂器表現了對大自然的感受,同時在探索中學習了不同樂器的敲擊方法。
3.2 熟悉樂曲,提高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打擊樂器是根據音樂進行的,傾聽音樂是極為重要的一環。舟曲民間音樂取材於民間,反映著幼兒的周邊生活。首先,我們引導幼兒了解歌曲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幼兒的知識面,結合歌曲內容培養動手動腦能力,還有助於對歌曲情緒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打擊樂的興趣性和表現力。然後,鼓勵幼兒仔細聽,感受音樂的性質、力度、速度、節奏及段落等,在聽音樂的基礎上隨音樂拍手逐漸熟悉音樂。
如在學習《喜慶豐收年》時,我們先引導幼兒看圖片,然後逐步講述舟曲的先輩們為了表達內心的喜悅和高興,每逢豐收便各自拿起鍋碗瓢盆,載歌載舞地進行慶祝,一直發展到現在這段音樂《喜慶豐收年》。鼓勵幼兒大膽地選擇樂器,來隨音樂打節奏,表現內心的喜悅之情。在學習《舟曲秧歌》時,因為旋律是大家所熟悉的,有些幼兒還會輕聲哼唱,經過鼓勵,幼兒大膽地拿起鈸、鑼、小鼓等樂器,開始為音樂打節奏,幼兒的興趣不斷高漲。
3.3 隨音樂打擊樂器,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舟曲民間音樂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豐富多彩的教育內容,從各方面促進了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民間音樂中大量健康富有幼兒情趣的歌曲,為幼兒提供了發展良好性格品質的途徑。在打擊樂活動中,性格孤僻的幼兒變得活潑起來,由於注重讓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使膽小、不善於表現的幼兒增強了自信心。
比如在2007年「六一」兒童節文藝匯演中,大班幼兒表演了打擊樂《多迪鍋》,由於《多迪鍋》是舟曲一首比較傳統的民歌,它的舞蹈形式也是幼兒所熟悉的,在幼兒學習、排練的過程中,一些平時膽小的孩子都要爭著參加演奏,穿上演出服,他們就成了自信的小小演奏家。在演出中,孩子們嘗到了成功的喜悅,為幼兒形成活潑開朗的良好性格打下了基礎。
由於民間音樂來自生活,老少皆宜,深深吸引著幼兒,激發了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孩子們從學打節奏到創編花樣動作,興趣始終很高,只要一有空,便會拿起樂器敲打敲打,有時還會一邊討論一邊打節奏。由於民間音樂內容豐富,從唱、跳到敲、打,面面俱到,豐富了音樂活動的內容,孩子們得到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從而使幼兒的綜合能力也進一步得到提高。通過教學,幼兒不但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本土音樂,也增強了他們對音樂的興趣,達到了「從聽入手、動在其中、激發情感、培養素質」的目標。

⑻ 小班民族團結教案反思

民族團結教育公開課教案
袁亞軍
一、主題生成
民族團結是賣國主義的重要內容。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小學生民族團結很好地進展起來。為祖國各民族人民的大團結和共同繁榮貢獻我們的力量。
二、活動目的:
1 知識目的:通過活動,讓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領悟不同民族的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互相尊重生活習俗,學會維護民族團結演講稿。增進民族團結。你知道民族團結。
2、能力目的:通過搜集有關民族資料,培養學生收集管束信息的能力,歸結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的:通過本課的研習,看看新疆民族團結演講稿。使學生熱愛民族大家庭,激發學生賣國主義情感。
三、活動重點:民族團結演講稿開頭。
領悟不同民族的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互相尊重生活習俗,增進民族團結,激發學生賣國主義情感。
四、活動方法:
商討法、調查法、研究法等。
五、活動企圖:
以學生個體必要為出發點,對於教案。學生按興趣、必要自由組合,以上網、詢問家長、查閱報紙、書籍等形式領悟各民族的生活習俗。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濃厚的研習興趣,讓學生在這種團結協作、民主愉悅的研習氣氛里去自主探究,民族團結演講稿開頭。在自動質疑、自動釋疑的經過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抱負,加強他們的創新認識,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六、活動流程:
一、游戲導入、設疑激趣:
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我們來做猜圖游戲,小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看看誰以最快的速度猜出這幅圖畫的是什麼?(從一點線畫出中國地圖)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圖,在我國960萬平方公時的土地上,生活著多少個民族?各民族團結友愛、平等互助,共同為祖國的建設而奮斗。本日我們就來領悟團結友愛的多民族大家庭(板書)。
二、成果匯報
. 師:小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本日來了這么多老師,對比一下民族團結。各小組先來介紹一下自己,(多族寶貝、水晶葡萄、青藏高原、牧羊人、五彩雲霞)同學們在前幾節課,搜集並料理了各民族資料,現在就請你們把研究的成果和大家一切分享吧,哪個小組願意先來匯報。
(一)報紙、電腦
生:我們小組先來匯報,為了方便介紹,想知道新疆民族團結演講稿。我們把搜集到的圖片辦成了報紙,聽聽教育。做成了民族采風報。
生:高山族、彝族、壯族、東鄉族、白族、京族、獨龍族、赫哲族、阿昌族、羌族。
生:學會民族團結故事演講稿。我們上網搜集到了一些多數民族的圖片,請同學們看(朝鮮、布依、哈尼、回族、苗族、土家族)
師: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各民族的人們在衣裳、打扮方面,也各不相同。你們看他們穿的是哪個民族的服裝(2名女同學身穿維吾爾族衣服)請你們小組來介紹吧。
(二)維吾爾族:
生(1):我先請同學們看一段維吾爾族的錄像。民族團結小學春季開學典禮學生代表發言稿。聽說中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放錄像)
錄像看完了,我想問一問,新疆都有哪些好吃的水果?
生:葡萄、哈密瓜、香梨、西瓜、無花果
師:新疆各地盛產西瓜,圍著火爐吃西瓜,民族團結資料。吃到深冬。
生(2):我接著來介紹,維吾爾族人不吃豬肉、驢肉、動物的血。只吃穆斯林宰殺的牛羊駱駝、馬肉、魚肉等。生(3):主要有抓飯、拉麵、肉粥、薄皮包子、烤包子、烤羊肉、烤饢。
生(4):我還知道維吾爾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佳節婚事喜慶活動都要演唱和舞蹈。我想考考同學們維吾爾族舞蹈中有一個典型動作是什麼?(動脖)
師:維護民族團結演講稿。誰會動,一切來動一動。
生(5):我們編了一個舞蹈,獻給大家。
(跳舞)
師:感謝你們優美的舞姿,還有哪個小組來介紹。中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
(三)藏族
生(1):我們小組介紹藏族。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絢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草原遼闊,水草肥美,生產多以牧業為主。主要有綿羊、山羊、氂牛。民族團結教育公開課教案。
生(2):氂牛被稱為高原之舟,農業以種植青稞為主。以青稞製作的糌粑和酥油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
(放圖片)。
生(3):(出圖)同學們看介紹布達拉宮。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現代宮堡建築。民族團結教育公開課教案。坐落於西藏拉薩市突起的紅山上。
生(4):藏族常用哈達來表示敬意和誠心,他們認為白色標志著貞潔吉利,因此哈達一般是白色的。出示哈達。我們小組想把哈達獻給來我們學校聽課的老師。
師:學會小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嗎?(拿蒙古包)
(四)蒙古族
生(1):蒙古牧民多住圓形的蒙古包。它便於拆遷。蒙古族是精騎善射的民族。主要處置游牧業,有游牧民族之稱。民族團結。
生(2):蒙古族素有官方體育運動的優良傳統。一年一度的那達慕盛會就是以群眾性體育盛會為主要內容,競賽項目有賽馬摔跤射箭。同學們看,這就是蒙古式摔跤(放2張圖片)。新疆民族團結演講稿。
師:摔跤是蒙古人民機智勇敢的標志,誰願意到前面來做一做摔跤的姿勢。(獻技)
生(3):蒙古人民非常好客,直爽誠懇。在茫茫的草原上每一座蒙古包的主人熱情的留住素昧生平的客人,公開課。平常待客在喝完奶茶之後總是把黃油、奶皮、奶酒、炒米、手把羊肉擺在客人眼前。
生(4):中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老師,看著民族團結演講稿開頭。我姑姑就住在呼和浩特,這是她寄來的奶茶,奶米,奶酥,我想請老師、同學們品味一下(放吉祥三寶)。
師:同學們介紹了這么多民族,我也想給同學們介紹一個民族:傣族。傣族有著名的潑水節,對比一下中學生民族團結演講稿。敬愛的周總理平易近人,熱愛、關懷多數民眾,給傣族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放錄像)
(五)畫、詩
生:同學們看,我們小組畫了幾幅多數民族小朋友的圖畫,還給每一幅圖配上了一首難聽的歌。
生:舉畫、讀兒歌。(彝族、壯族、瑤族、哈薩克族)
三、聯系實際,深化觀點。民族團結故事演講稿。
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匯報,使我們對各民族的生活習俗有了進一步的領悟,作為少先隊員,應該帶頭尊重各民族的生活習俗,尊重各民族朋友,現在就讓我們行動起來,設計有關倡導人們鼓勵各民族團結的宣傳語。(學生寫在花上)
宣傳語:
1、尊重各民族習俗,熱愛民族大家庭。(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
2、在雷鋒小學研習非常自豪,在祖國大花園中生活非常幸福。
3、56顆星座、56朵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應該努力研習,為校增光,為祖國增光)。
四、歸結總結、深化觀點:
我們56個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樣,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讓我們在黨的陽光沐浴下,共同繁榮前進,讓我們高唱愛我中華,去成立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學生貼花,放愛我中華歌曲,師生同唱。)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教案哈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