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白居易浪淘沙教案 急急急
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教材根據單元主題「水」選編了《浪淘沙》和《飲湖上初晴後雨》兩首古詩。第一首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作為現實主義詩人,他既用恢宏的筆觸形象再現了海面的壯美博大,又用寥寥數語描寫了海上的變遷,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第二首的作者是宋代詩人蘇軾,他用細膩的筆調,描寫了寧靜素雅、美侖美奐的西湖景緻。此詩寫於公元1073年,描寫了西湖剛晴又雨時富於魅力的美景。晴天里的西湖波光閃閃,旖旎可愛,蒙蒙雨天的山色,同樣嫵媚動人。她宛如那美麗的西施,不論怎麼打扮都是那麼動人。詩人的想像新奇,寫出了西湖的神采和韻味。
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市區小學,學生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接觸過不少古詩,加之上學期我們開展的「古詩文誦讀比賽」,提高了學生學習古詩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很多學生能夠通過誦讀、藉助工具書對古詩有初步的感悟,但也存在極大的差異。作為在海邊長大的孩子,對大海十分熟悉,但對西湖卻缺少形象的感受,教學本課時需要教師有針對性的製作課件。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四個生字並能做到正確書寫、運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兩首古詩。
3.感受兩首詩的不同風格,積累與水有關的古詩。
4.情感目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教具准備
自製課件(西湖美麗的風景圖片並為朗誦配音)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了解唐朝詩人白居易和宋朝詩人蘇軾的生平,收集、背誦學過的他們寫的詩。
一、導游介紹,激趣導入
1.談話:假期中,我們班的×××同學在家人的帶領下到杭州的西湖遊玩,那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就請他來當導游帶我們一起去游覽一番。(學生邊介紹邊出示課件,帶領學生領略西湖的美麗風光)
西湖美嗎?從你們專注的眼神,驚異的表情,老師已經感受到了。面對西湖的山光水色,我們只感到語言的貧乏,可古時候的詩人們,卻能用寥寥數語勾勒出西湖的美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了解他嗎?(交流蘇軾的資料)
(出示多媒體課件)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對後世影響很深。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於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
3.理解題目:一天,蘇軾和朋友在西湖邊上飲酒。開始天氣晴朗,不大功夫竟陰了天,下起雨來。這樣,飲酒未盡,詩人便飽覽了西湖上晴和雨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於是詩人揮筆寫下了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
你現在能明白題目的意思了嗎?(指名解題,注意調整詞序:「飲湖上」應為「湖上飲」,題目可調整為「雨後初晴湖上飲」,把省略的部分補充完整,意思是雨後初晴(在)西湖上飲(酒)時(看到的景象))
4.過渡:900多年來,此詩婦孺皆能成誦,成為詠西湖詩中的名篇,為什麼人們最喜歡這首詩呢?讓我們先來讀一讀吧。
二、質疑解疑,理解詩意
1.學生自讀古詩,注意讀准字音。
2.指名讀,糾正字音及不恰當的停頓。
3.學生自讀、質疑,將不懂的詞、句標出。
4.學生自讀感悟。鼓勵學生藉助工具書、結合西湖美景圖片了解詩文大意。
5.小組交流學習體會:學會了什麼,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6.集體交流不理解之處。(注意「瀲灧」、「空濛」、「西子」、「總相宜」的意思)
三、吟誦品讀,深入感悟
1.(課件出示古詩的前兩句)指名讀,談感受。
2.從這兩句詩文中,你感受到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樣的?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領略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特的,理解「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美。)
3.體會作者看到這般美景的心情。指導學生朗讀,建議放慢語速去讀。
4.學生練習,指名讀,范讀,齊讀。
5.西湖晴天、雨天都如此美麗,不禁使作者想起古代的一個美女西施,發出如此感慨。
6.(課件出示古詩後兩句)指名讀。為什麼作者拿西施來比西湖呢?(學生首先會想到兩者都有個「西」字,更要引導學生理解兩者都具有的自然之美:西施無論是化淡妝穿素衣,還是塗濃妝穿錦衣,總是美麗迷人。西湖無論是晴天的波光盪漾,還是雨天的迷濛山色,都讓人流連忘返。還有西施是古代春秋時期的越國人。那時越國的地域與後來及現在所稱的「浙江」的地域大致相當。杭州及西湖正處在西施的故鄉一帶。蘇軾在杭州就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古代美女西施,並拿她來與西湖相比。)
7.因為這巧妙的比喻,使這兩句詩成為傳世名句;也因為這傳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稱。讓我們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感受這美妙的詩句。
有感情地朗讀最後兩句。
8.小結:寥寥數語卻能勾畫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魅力,怪不得近千年來,人們每每來到西湖都要吟誦這優美的詩句。讓我們也來回味一下,配樂(如《平湖秋月》)朗誦古詩,並配以西湖優美畫面。
四、總結學法
(課件出示:質疑解疑,理解詩意;吟誦品讀,深入感悟)
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學習第二首描寫大海景象的古詩《浪淘沙》,
五、學習《浪淘沙》
1.了解作者:白居易是唐朝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常常狀物抒情,表達深刻含義,讓我們看看作者借這首詩來告訴我們什麼。
2.自主、合作學習古詩。
學生藉助工具書,自讀理解,遇到困難在學習小組中共同交流、啟發,對於「淘不住」「遂令」等詞語,教師要給予講解。
教師巡視,關注後進學生,參與小組交流之中,查找問題,適時點撥。
3.集體交流學習情況:指名讀一讀詩,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品味「遂令東海變桑田」蘊含的深刻道理。
4.有感情的朗誦古詩。
六、比較兩首詩的不同風格
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並有感情地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七、作業:(第二課時完成)
1.搜集與「水」有關的古詩。
2.喜歡《飲湖上初晴後雨》的同學可以繼續搜集有關西湖的風光圖片、文字資料;喜歡《浪淘沙》同學,可以找到劉禹錫的《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讀一讀。
⑵ 古詩《浪淘沙》的內容
浪淘沙
(唐)白居易
白浪一望,沒有邊際,與海相連。專
平地一望,也沒有邊際。
一年一年的過去了,但屬平地里的沙子卻淘不走。
於是東海變成了桑田。
白色的浪潮一望無際,與海相連,岸邊的沙子也是一望無際.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海浪從不停歇的淘著沙子,於是滄海桑田的演變就這樣出現
浪淘沙 劉禹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意思是,不要說流言蜚語如同急浪一樣深得使人無法脫身,不要說被貶謫的人好像泥沙一樣永遠下沉。淘金要千遍萬遍的過濾,雖然辛苦,但只有淘盡了泥沙,才會露出閃亮的黃金。
詩人屢遭貶謫,歷盡坎坷,但鬥志不衰,精神樂觀,胸懷曠達,氣概豪邁,在邊遠的貶所雖然經了千辛萬苦,到最後終能顯示出自己不是無用的廢沙,而是光亮的黃金。詩句通過具體形象的比喻,概括了從自我經歷獲得的深刻感受,堅信被讒言所害的人,終有一天會真相大白,洗清罪名。後兩句也可以用來比喻做學問要精心篩選,去其糟粕,才能取其精華。
⑶ 幼兒園必背古詩大全
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譯文: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譯文: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3、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紳《憫農》
譯文: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4、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草》
譯文:古原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昌榮。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5、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6、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譯文:我年少時離開家鄉,到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鬢角的毛發卻已斑白。家鄉的孩童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這客人是從哪裡來的呀?
⑷ 古詩《浪淘沙》解題
天上,自由歐陽修《浪淘沙·把酒祝東風》賞析
浪淘沙 ·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注釋]
[把酒]―把,端著。把酒就是端著酒杯。如果理解為把住酒壺不撒手,那就俗了。
[紫陌]―陌,阡陌,小路。紫陌,泛指皇城之外的路。
[且]――並且,而且,也。(連詞的成分很大,但通篇看,該字還隱含著「希望」「盼望」「但願」的成分)
[從容]―從,跟隨、相伴。容,容納、允許、讓。從容,非從容不迫之意,但從作者惜春的角度看,還是有些不慌不忙之寬余。在該詞里大多取相伴之意 [總是]―大多是,都是,全是。 [祝]―祝願,問候。 [勝]―超過。
[譯文]
【把酒祝東風】端起一杯滿懷深情的酒,問候你久違的春天,【且共從容】並且希望你不要步履匆匆,留下來與我和美相伴吧。【垂楊紫陌洛城東】繁華的洛城之東,路旁已是垂柳依依,春意盎然。【總是當時攜手處】還記得嗎?去年此時,也是在這里,你我攜手相伴,【游遍芳叢】在芳草花叢中盡情的賞春遊芳。【聚散苦匆匆】人間聚散總是苦於太匆匆,【此恨無窮】讓人引起無窮的怨恨。【今年花勝去年紅】今年的花兒比去年的還鮮艷美麗。【可惜明年花更好】也許明年的花兒會格外美好更加艷麗動人,【知與誰同】可惜的是,面對美景,不知道誰是與我一同賞花的人。
此詞為明道元年(1032)春,歐公與友人梅堯臣在洛陽城東舊地重遊有感而作,詞中傷時惜別,抒發了人生聚散無常的感嘆。
首二句語本於司空圖《酒泉子》「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而添一「共」字,便有了新意。「共從容」是兼風與人而言。對東風言,不僅是愛惜好風,且有留住光景,以便游賞之意;對人而言,希望人們慢慢游賞,盡興方歸。「洛城東」揭出地點。洛陽公私園囿甚多,宋人李格非著有《洛陽名園記》專記之。京城郊外的道路叫「紫陌」。「垂楊」同「東風」合言,可想見其暖風吹拂,翠柳飛舞,天氣宜人,景色迷人,正是游賞的好時候、好處所。末兩句說,都是過去攜手同游過的地方,今天仍要全都重遊一遍。「當時」即下片的「去年」。「芳叢」說明此游主要是賞花。
下片頭兩句深深地感嘆:「聚散苦匆匆」,是說本來就很難聚會,而剛剛會面,又要匆匆作別,這怎能不給人帶來無窮的悵恨。「此恨無窮」並不僅僅指作者本人而言,也就是說,在親人朋友之間聚散匆匆這種悵恨,從古到今,以至今後,永遠都沒有窮盡,都給人帶來莫大的痛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南朝梁江淹《別賦》)好友相逢,不能長聚,心情自然是非常難受的。這感嘆,就是對友人深情厚誼的表現。下面三句是從眼前所見之景來抒寫別情,也可以說是對上面的感嘆的具體說明。「今年花勝去年紅」有兩層意思。一是說今年的花比去年開得更加繁盛,看去更加鮮艷,當然希望同友人盡情觀賞。說「花勝去年紅」,足見去年作者曾同友人來觀賞過此花,此與上片「當時」呼應,這里包含著對過去的美好回憶;也說明此別已經一年,這次是久別重逢。聚會這么不易,花又開得這么美好,本來應該多多觀賞,然而友人就要離去,怎能不使人痛惜?這句寫的是鮮艷繁盛的景色,表現的卻是感傷的心情,正是「以樂景寫哀」。末兩句意為:明年這花還將比今年開得更加繁盛,可惜的是,自己和友人分居兩地,天各一方,明年此時,不知同誰再來共賞此花啊!再進一步說,明年自己也可能已離開此地,更不知是誰來賞此花了。把別情熔鑄於賞花中,將三年的花加以比較,層層推進,以惜花寫惜別,構思新穎,富有詩意,是篇中的絕妙之筆。而別情之重,亦即說明同友人的情誼之深。
此詞筆致疏放,婉麗雋永,近人俞陛雲稱它「因惜花而懷友,前歡寂寂,後會悠悠,至情語以一氣揮寫,可謂深情如水,行氣如虹矣。」
⑸ 幼兒園應該會背什麼古詩
鵝 靜夜思 憫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