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中班動物多又多活動反思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特別需要可以一起玩,一起說話的朋友,因此,在幼兒園中,我們就利用班級這個大集體,為孩子們創設一個寬松,便於同伴間相互溝通,相互分享,相互合作的環境,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每個孩子學會怎樣結交朋友,怎樣融入群體,怎樣為自己、為他人共同營造一個友愛的情感氛圍——從朋友那兒吸取歡樂,給朋友帶去歡樂。為此,我們開展了主題活動《朋友多又多》。 在主題活動開展中我們根據我們班孩子活潑好動、愛玩的性格,我們努力創設富有情趣的主題環境,讓孩子在看看、說說、玩玩、做做中,運用各種感官加深個人體驗的過程。我們通過營造愛的環境,幫助孩子愉快地走進主題活動中。 在本主題中,我們通過《我們都是好朋友》、《你謙我讓》等活動,讓孩子懂得朋友見面時要有禮貌,要團結友愛,互相謙讓等等,通過對這些故事的理解,使孩子與同伴之間增進了情感交流,體驗到了與同伴交往的快樂。美術活動《好朋友手拉手》、音樂活動《好朋友》等通過孩子喜歡的音樂和繪畫以及剪紙等多種孩子喜歡參與的活動形式讓他們在演唱、塗畫、製作的同時,更讓他們體驗到了參與集體活動的快樂情感。通過社會活動《我們有長處》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同時正確的看待同伴的長處和有點,讓孩子們在與朋友的交往中學習正確的評價自己和他人,從而學習與朋友交往的方法和策略,知道怎樣才能擁有更多的朋友。 《朋友多又多》這個主題已經結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每個孩子進一步了解、懂得學會怎樣結交朋友,怎樣融入群體,怎樣為自己、為他人共同營造一個友愛的情感氛圍,活動效果良好,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孩子們之間相處融洽,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情感已經慢慢地培養起來了。 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分享著自己和他人的快樂!
B. 小班數學活動《數數有多少》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
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准備】
1、動物園門票每人一張。
2、幼兒人手一份10以內的操作材料及排序板。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以去「動物園」遊玩的形式,帶領幼兒進教室。
點數9個小朋友。
師:我們要到動物園去玩了,請小朋友排隊入場。請男孩子排在一起,女孩子排在一起,記住要從小紅旗那開始,看誰動作快。
①幼兒自主排隊。
②男女小朋友相互點數人數。
師:現在請男孩子來數一數女孩子有幾個?記住要從小紅旗開始。(男孩子數女孩子)再請女孩子數數有幾個男孩子,要求一致。
二、延續情境:練習手口一致點數10以內的數。
(1)示範數10的數。
師:瞧,這是誰呀?讓我們看看有幾只?
(2)提出操作要求。
師:動物園里這么動物,要請小朋友把它一個一個在排序板上排好隊,排一個要大聲數一個,看看你一共數到幾個動物?
(3)幼兒操作,教師巡視並對能力弱的幼兒提供指導或幫助。
(4)評價——請幾名幼兒點數自己的操作材料。
師:你的是什麼動物?請你從小紅旗開始用手指一邊點一邊大聲的數給我們看一看有幾個?數完後追問:你數到了幾個?
(5)挑戰:點數15以內的數。
動物園又來了許多動物,可是這么多數也數不清,誰願意上來幫我數一數?
三、結束情境。
師:時間不早了,動物園要關門了,請小朋友把動物放回籠子,來排隊吧!
【活動反思】
《數數有多少》的目標是:1、能收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
課前所思:目標中是要點數10以內,小班幼兒對於情景化的游戲,特別喜愛,正好本周主題是春天,小朋友都有去動物園玩的經驗,所以定位在去動物園的情景。
課堂實踐:我帶著15名小朋友進入場地後,以「進動物園要排隊」的形式,讓男孩、女孩排在分別排在小紅旗後面,並且相互從小紅旗處數數,看看「男孩、女孩各有幾個?」點數完畢後,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了10的點數後,提出要求:請把這些玩具在小紅旗上面排隊,邊排邊數看看一共有幾只?小朋友自主選擇後,我個別邀請幾位上前操作。最後以動物園要關門,請小朋友帶好動物,跟隨我出教室。
課後反思:整個環節可以說是沒出什麼亂子,小朋友井然有序並且操作的時候也都正確無誤,似乎沒有難處。而創建的情景也符合生活化的目標!在第一個排隊數的時候應該讓孩子數。在小朋友操作的環節,我給予的材料都是10以內的數,但在點評時沒有拿出10的整數;另外課後延伸也可以加上10以外的挑戰項目,讓小朋友嘗試。
這節課,考慮的還不算太全面,雖然達到了目標不過也不算太精細,希望下次能再接再厲,考慮到位有突破!
C. 小班德育教案反思讓自己高興
設計意圖:
喜、怒、哀、樂之情人皆有之,但快樂作為一種積極情緒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 對於幼兒的成長尤為重要。愉快的情緒既來自於成人的關懷呵護,更取決於幼兒自身的主觀體驗。在教育中,我們要讓幼兒學會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並採取多種方排解已經出現的消極情緒,為快樂的人生奠定基礎。
活動目標:
1、懂得情緒愉快有利與身體健康。初步學習正確的方式排解不開心的情緒。
2、引導幼兒逐漸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活動准備:
4個木偶、一個開心枕
重、難點分析:
學習正確的方式排解不開心的情緒。
活動過程:
一:感受快樂
拍手入場,進行開心碰碰碰的游戲。
二、開心與煩惱
1、 剛才玩的真開心,你們想想平時你還遇到過什麼開心的事?
2、 開心的時候你會怎樣?(用動作表現)
3、 除了開心的事,我們還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誰來說一說你都遇到一些什麼不開心的事?
4、 不開心的時候你會怎樣?(用動作表現)
5、 你喜歡開心的自己還是不開心的自己?
小結:不開心就是生氣,生氣不僅不讓人喜歡,還會對我們身體產生壞的影響。生氣的時候,人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身體越來越差,所以我們要盡量不讓自己生氣,把生氣這個壞習慣消滅掉。
三、化解不開心
1、 生氣商店:誰知道什麼是消氣商店?
2、 我們來看看誰來消氣商店了?
3、 依次出示小動物,請幼兒幫他們想辦法!
4、 你覺得消氣商店好嗎?為什麼?
5、 如果你生氣了,你會想哪些辦法讓自己消氣呢?
小結: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你生氣的時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電視或者大聲的哭一哭,這樣你就能消氣,讓自己快樂起來。
四、讓自己開心
1、 介紹開心枕。
2、 傳遞開心,讓每個幼兒和「開心枕」抱一抱,親一親。
3、 說一說抱著「開心枕」有什麼感覺?
4、 把開心枕送給其他人來感受一下開心的滋味。
D. 中班朋友多真快樂教案與點評
活動目標:1.正確認識自己與朋友交往中的言行,分享與同伴保持良好關系的策略。2.喜歡交朋友,感受友誼帶給人的積極情感體驗。活動准備:1.兩張大紙,上面貼著每個孩子的照片;2.一些不幹膠笑臉貼紙;3.幾頂小皇冠;4.錄象片段,電視機。
活動過程:
一、律動《找朋友》,感受找到朋友的快樂
1.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一邊唱歌一邊去找找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手牽手坐下來,好嗎?
2.討論:什麼是好朋友?和好朋友在一起有什麼感覺呢?
二、游戲《誰的朋友多》,體驗朋友多的樂趣
1.朋友大串聯:每個小朋友想好自己的好朋友是誰,然後把自己手裡的笑臉蘋果貼在好朋友的頭像旁邊。
2.師生共同統計每個人的好朋友人數。
3.找出好朋友最多的幾位小朋友,給他們帶上小皇冠,恭喜他們成為「好朋友之星」。
4.提問被評為「好朋友之星」的幼兒:交了這么多朋友,你心裡有什麼感覺?你們大家在一起經常會做些什麼事情呢?
三、討論活動:怎樣交到好朋友
1.引發思考: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受別人歡迎,交很多很多的好朋友。可是,有的人總是找不到朋友,為什麼會這樣呢?讓我們來看幾段錄象。
2.組織幼兒觀看錄象片段,討論:怎樣與小朋友交往
提問:你喜歡這個小朋友嗎?你願意跟哪個小朋友做好朋友?為什麼?
3.教師根據孩子們的理由總結出幾條可供大家借鑒的好做法。
4.師小結:朋友多了快樂會更多。大家在一起很有禮貌,相互關心,互相謙讓,就會有更多更多的好朋友。
四、律動《找朋友》,結束活動
E. 小班科學感知「多」和「少」活動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內緊緊把握這容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剛開始,我用了分禮物導入,先讓幼兒對10以內的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這個方法還不錯,幼兒都能跟上我的節奏。接下來我出示了事先准備的小圓點,讓幼兒玩擊鼓游戲,幼兒也基本上都能擊正確。並且,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見得幼兒對看圖片數圓點還是感興趣的。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F. 幼兒園快樂的音樂教案反思怎麼寫
大班音樂《快樂的音樂》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發掘幼兒的潛能,塑造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音樂是人類靈魂深處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樂欣賞是在聽音樂的過程中通過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拉德斯基進行曲》這首世界上最為人們所熟悉的進行曲,它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的歷屆新年音樂會中是必演曲目,其膾炙人口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奏能夠讓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讓每個幼兒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養,提高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使幼兒在藝術活動中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經驗,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快樂的音樂》活動。 組織形式 集體活動。 活動目標: 1、結合自己的日常經驗,感受樂曲節奏的歡快、熱情。激發幼兒對音樂的審美情趣。 2、能將這種感受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 3、樂於運用身勢大膽表現對樂曲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准備: 音樂CD 重點難點: 感受樂曲節奏的歡快、熱情。 活動過程: 一、 當你在生活中遇到非常快樂的事情時,你會有什麼樣的表情?會用什麼動作來表現你的快樂? a) 談談日常生活中快樂的節奏。 b) 欣賞音樂《拉德斯基進行曲》 c) 再次傾聽,並介紹音樂背景。 d) 第三遍欣賞音樂,仔細分辨。 二、 這是一首什麼樣的樂曲?你聽了以後感覺怎麼樣? 三、這首曲子什麼地方強勁有力些?什麼地方又優美柔和些? 四、幼兒在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在活動區中,用繪畫、手工等方式表現音樂內容。 相關信息 樂曲介紹 《拉德斯基進行曲》,管弦樂曲,作者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施特勞斯。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為人們所熟悉的進行曲,經常作為通俗的管弦樂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總是以這首曲子作為結束曲,並已成為一種傳統。 但此曲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背景:這首曲子本是老約翰?施特勞斯題獻給拉德斯基將軍的,德斯基是奧地利的陸軍元帥,從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騎兵總司令。拉德茨基積極維護奧地利帝國殖民統治,曾率領軍隊侵略鄰國義大利,並在義大利北部任總督多年。從德、奧出版的歷史書看,拉德茨基被視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義大利則認為他是一個侵略者。老約翰?施特勞斯所寫的這首進行曲正是炫耀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風。了解這段歷史的人,對這支曲子所歌頌的人並不感興趣。盡管如此,《拉德斯基進行曲》還是以其膾炙人口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奏征服了廣大聽眾,成為流傳最為廣泛的進行曲。常見的版本還有為管樂隊所作的改編曲。這里選用的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結束時《拉德斯基進行曲》的錄音片段,為管弦樂曲。 這首曲子由對比鮮明的兩部分構成。強勁有力的引子之後是第一部分主題,彷彿讓人們看到了一隊步兵時而輕快時而有力的走過大街(片段 1)。反復一遍之後,音樂經過一個全樂隊齊奏的過渡句,隨後出現的是與前面主題相對比的輕柔主題,優美動聽(片段 2)。音樂最後在反復第一部分的主題後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律動所選用的樂曲就是《拉德斯基進行曲》,這首樂曲有著明顯的進行曲風格,很適宜在行進中模仿律動。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動幼兒的想像力,引出音樂都是有節奏的、要跟著音樂的節奏走路。教師在引導個別幼兒示範,要求其他幼兒邊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集體做動作。充分調動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發現音樂的節奏感。 不足之處: 沒有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多鞏固,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個活動不單單是一節音樂,更多的是在音樂活動中滲透了教師整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價值的取向。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
G. 小班跳跳真快樂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掌握雙腳進行跳的動作技能和按指定方向跳的技能。一開始我通過音回樂「火答車開了」和「三隻熊」讓幼兒活動開來,激發幼兒的興趣。然後循序漸進,先是讓孩子們跟著皮球一起跳,接著看箭頭的方向跳,最後是根據小指揮員指定的方向跳。在第一個環節讓孩子們跟著皮球一起跳時,我先讓孩子們自由嘗試,然後請一名「正確動作」的孩子來展示,請幼兒仔細觀察,然後教師「也來學一學」,教師邊做動作邊講解動作要領,最後請孩子們「一起來學一學」。整個過程沒有直接的示範講解,而是幼兒在前,老師在後,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孩子們初步掌握跳的動作要領後,我通過游戲和提高難度來保持他們的興趣,讓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鞏固跳的動作,避免了枯燥的純動作練習。
本次活動的開展立足於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把基本動作技能的鍛煉寓於趣味性很強的游戲活動中,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樂中學,趣中練,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也從不同層面使幼兒動作技能得到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H. 快樂反思怎麼寫
反思:我快樂,所以大家更快樂
古語曰:「六月天,孩子臉」,可見孩子的情緒變化是不定而高頻率的。作為幼兒老師,由於長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對於孩子的「多變」更是深有體會:剛才還活蹦亂跳的,一會就不聲不響地在一旁沉思;或一改往日的乖巧,突然又哭又鬧地「作」了起來;又有者這不吃,那不吃,非要以「絕食」來抵抗什麼……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教師使出全身解數,又哄又騙,若不見什麼效果,想必耐心再好的老師內心也是火冒三丈。面對孩子的多變,老師往往歸因於孩子自身的情緒特點,卻從未主動地思考自己的情緒表露,要知道人的情緒和流行病一樣也是會相互傳染的。
撇開「教師」這一職業稱謂,教師們也是有著七情六慾,也是會被生活瑣事搞得焦頭爛額。特別是我們幼兒教師,清一色的都是娘子軍,都說女人是善變的,加上每月都有那麼幾天煩心的日子,所以我們的情緒常常不能得到很好的自控。有時,即使不良情緒流露在外,已經影響到孩子們了,我們也未曾意識到。相反在這外來事件(孩子的情緒表現)的刺激下,我們的情緒被惹得更加煩躁不安,進而我們對孩子也不免表現出更多地不悅。在這情緒的惡性循環中,教師和幼兒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兩者都是不良情緒的受害者,但歸咎原因,教師還是源頭所在,因此教師首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緒,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情緒空間。
工作中,我也時常犯這樣的錯,讓我的情緒到處泛濫、破壞孩子的愉悅心境。一次由於家庭原因我很難過,次日,帶著失落的心情、拖著疲憊的腳步我走進了自己的班級,一進門就看見小傑沾滿顏料的雙手拿著他的「作品」,正得意洋洋的向我跑來,緊接著孩子雙手重重一彈,把他的畫鋪開展示在了我的辦公桌上。這下可好,我的寫字台被畫上未乾的顏料「潑墨」似的揮灑了一大灘。頓時,我心中的怒火被再次點燃了起來,並嚴肅地對小傑說:「你沒看到畫還沒有干啊?你怎麼可以放在桌上呢?你知道你差點把老師的備課本弄臟了嗎?……」幾個問句把小傑唬得一愣一愣的,小傑睜圓著眼睛,歪斜著腦袋不惑地看著我。接著在我的指示下他去清洗了手,洗手回來孩子無精打采地座回了自己的小椅子上並擺弄著積塑……事後,我意識到自己情緒、行為的不當,主動和孩子溝通,但是孩子的活動熱情已經被我熄滅了,整個一天,孩子都沒有再去從事顏料繪畫,更多的時候是重復玩著同一樣積塑。我為此感到無限的愧疚,孩子跑來無非是想讓我和他一起分享他成功的快樂,這說明孩子是多麼的信任和愛我,當時的他多麼希望我能給他一定的肯定。而我呢?給孩子的不是贊揚而是一大盆的涼水,相信當時孩子應該是多麼地詫異,他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沒有得到老師的誇獎,相反得到的是一連串的疑問和指責?他也不明白自己滿心的歡喜為什麼換來的是滿腹的失落?
那時我傷害的不僅是孩子那一份愉悅,也間接地掐滅了他創作的激情,毀壞了孩子的一份愛心,而這一切都是我糟糕的情緒「傑作」,要是在平日,我能如此聒噪、如此粗枝大葉?起碼我會認真地欣賞一下孩子的作品,以肯定的微笑來滿足孩子內心的一絲驕傲。
另一次,身體的不適讓我整日沉浸在低落的情緒中,無論是教學活動還是區域游戲,我都沒有活動的激情,很多時候都以沉默來對待孩子的提問和邀請。那一天孩子們似乎覺察到了什麼,他們也變得很安靜,大家都很小心自己。雖然我沒有實證來證明孩子們一定是受了我情緒的影響,也陷入了低沉情緒中,但我能肯定我多少起了一些「破壞」作用。我們知道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是很容易受外界影響的,倘若他們的呼應不能很好地得到外界的回應,他們的積極性就會減弱,並且有意識的避開「危險」,進入了自我保護狀態。正如俗語「惹不起,我還躲得起」,孩子在幼兒園這個遠離家長的環境中,如果他們最信賴的老師都不睬他們,變得有點不「正常」了,試問,他們怎麼會沒有危機感和失落感?
情緒的波動會讓一個人暫時地失去理智,這是有科學依據的,所以我們必須學會來收拾自己的情緒,更不能把情緒帶入工作。尤其是我們幼兒老師,工作中,面對的是一顆顆天真而又脆弱的心,我們的壞情緒不但能傳染給孩子,更有可能會讓我做出一些不當的舉動,進而傷害到孩子。
很久以前,教育界就提倡「樂學」,這表明孩子若是在積極情緒下快樂地學習,他們的學習會更有效。幼兒園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們正處於人生最稚嫩的時期,我們應該為他們創造積極情緒的愉快體驗,讓孩子每一天都能在愉悅的笑聲中成長。
所以,作為幼兒教師的女性同伴們,讓我們一起重視自己的情緒,習慣每一天上班前都拾掇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它破壞了班上幾十份孩子的心情。教師只有在健康、愉悅的情緒中,才可以高效地完成本職工作,也才可以全身心的把愛帶給孩子。記住:我快樂了,我們的孩子會更快樂!
I. 愉快的春節幼兒教案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版設計)是事先設想權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J. 《比較多少,一樣多》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對於數量的比較,沒有一定的方法,多數是通過直觀的觀察得來的。而要將兩組物體的數量在頭腦中進行比較,或將兩組物體的數目抽象為數,比較兩個數的大小,這對於依賴於動作進行思維甚至還不會逐一點數物體的小班幼兒而言是不現實的,而一一對應的排序方法是比較物體多少的最簡便、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本次活動我們讓幼兒通過實物操作來判斷出兩種物體之間多、少和等量關系,有利於幼兒對數概念的理解,這是幼兒數概念產生的一個關鍵性步驟。通過活動初步引導幼兒感知理解「多少」和「一樣多」,並能用簡單的語言進行表達,初步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本次教學活動後,反思如下:
活動開始我用兔寶寶們的生日到了,兔媽媽給她們買了一些禮物,一隻兔寶寶要一條裙子,可是兔媽媽不知道這些裙子夠不夠分給每一隻兔寶寶,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呢?引起孩子的興趣。讓個別幼兒嘗試操作,學慣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然後通過再一次「送禮物」進一步探索一一對應的方法,感知一樣多,完成重難點的掌握。引導幼兒在寬松、愉快的游戲情景氛圍中自己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在活動中我並沒有告訴幼兒一一對應的方法,而是讓幼兒自己去發現,這有利於幼兒認知結構的發展,有利於他們以後對數概念的理解。針對小班的數學教育目標:讓幼兒將數量有差異的兩組物體一一對應的排列,然後再確定它們誰多誰少。最後,為幼兒安排操作活動,讓幼兒通過喜歡的操作活動,更好地掌握一一對應的方法。以「兔媽媽請了這么多的客人,她也不知道食物夠不夠,想請小朋友幫幫忙,比一比什麼食物少了,什麼食物多了,什麼食物不多也不少。」通過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用重疊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感知一一對應的概念。
不足之處:忽略了大膽表述的重要作用。讓幼兒除了觀察以外,表達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與同伴共同學習的一個過程,但在教學中我忽略了這一點,讓自己的說變成了主體。其實幼兒的表達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的形式,個人的回答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個別問題,從而當場糾正,集體的回答可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關注全面,促使幼兒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