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節氣白露的小故事
每年9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雲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雲:「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其實,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節令至此,正當仲秋季節,氣候一如春季,不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的花的顏色較春天更艷,如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雞冠花、雁來紅,特別是田野里迎風招展的荻花。古詩雲「日照窗前竹,露濕後園薇。夜蛩扶砌響,輕娥繞竹飛」。此時天高雲淡。氣爽風涼,可謂是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時節。但此時節,地球上的許多有生命的東西,會在蕭瑟秋風中隨之由榮而衰。不過,萬物興衰皆自然,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舜亡。
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這時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多吹偏北風,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雲,地面輻射散熱快,故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
「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農歷8月,正是公歷9月的「白露」節,這時節,對氣候最為敏感的候鳥,如黃雀、椋鳥、柳鶯、綉眼、沙錐、麥雞,特別是大雁,便發出集體遷徙的信息,准備向南飛遷。起程佳期多在仲秋的月明風清之夜,好像給人傳書送信——天氣冷了,要收割的莊稼趕緊收吧,並備好寒衣,迎接「三秋」大忙季節的到來。
農業上,經過一個春夏的辛勤勞作之後,人們迎來了瓜果飄香、作物成熟的收獲季節。遼闊的東北平原開始收獲大豆、穀子、水稻和高粱,西北、華北地區的玉米、白薯等大秋作物正在成熟,棉花產區也進入了全面的分批採摘階段。這時的田野,一眼望去,高粱如火,棉花似雲,大豆咧開了嘴,蕎麥笑彎了腰。農諺中:「白露高粱秋分豆」、「白露前後看,莜麥、蕎麥收一半」是真實的素描。從白露開始,西北、東北地區的冬小麥已開始播種,華北冬小麥的播種也即將開始。
B. 白露的節氣習俗
1、祭祀禹王
白露時節是太湖人祭祀禹王的日子。禹王就是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祭禹王的香會每年四期,其中清明、白露的春秋兩祭規模最大,春祭6天,秋祭7天。這時,每天都要唱一台戲,每台戲有四齣。兩出文戲,兩出武戲,其中一出必為《打漁殺家》。
2、喝白露茶
江蘇浙江一帶鄉間,每年白露一到,家家皆用穀物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售賣。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之水釀制而得名。
3、蒸煮十樣白
浙江蒼南、平陽等地,人們在白露這天要採集「十樣白」,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以滋補身體,對治療關節炎有好處。這十樣白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在字面上相應。而在文成縣,老百姓認為白露時節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飯後不胃酸。
4、吃龍眼
福州有個傳統,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認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那麼補。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作用,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是吃龍眼的好時候。
5、白露米酒
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2)幼兒園白露節氣教案百度文庫擴展閱讀
白露前後,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天氣漸漸轉涼,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這也是白露名由之一。植物開始有露水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逐漸退避三舍。
此時,中國北方地區降水明顯減少,秋高氣爽,比較乾燥。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此時期,第一場秋雨往往可以緩解前期的缺水情況,但是如果冷空氣與台風相會,或冷暖空氣勢均力敵,雙方較量進退維艱時,形成的暴雨或低溫連陰雨對秋季作物生長不利。
白露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白露以後,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地面的水汽結露就開始增多了。過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乾、唇乾等情況,這就是典型的秋燥。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
C. 白露的節氣習俗是什麼
相較於「兩至」、「兩分」,白露節氣的地位並不很高,但其民俗活動卻是非常的豐富多彩。
1.白露茶一提起白露,愛喝茶的人都會想到飲「白露茶」。白露期間,茶樹經過夏季的炎熱,此時正是生長的最佳時期。白露茶既不如春茶那樣鮮嫩,經不起泡,也不如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特別甘醇的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歡。再者,家中儲存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時白露茶正上市,因此到了白露前後,愛喝茶的人就託人買點白露茶。
2.祭禹王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也選在白露時節。禹王就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將舉辦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與祭禹王同時進行的,還有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動期問,《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保留節目,它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企盼和嚮往。
3.吃龍眼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俗語。民間的大意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滋補身體的奇效,吃一顆龍眼等於吃一隻雞那麼補,聽起來感覺太神奇了,哪有那麼誇張,不過相信還是含一些道理的。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重功效,還能夠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顆大,味甜核小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最好不過的了。不管是否真正大補,吃了就是補,所以福州人也適應了這一傳統習俗。
4.吃番薯許多地方的人們認為白露期間應多食番薯,因為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後就不會發生胃酸和胃脹,於是就有了在白露節吃番薯的習俗。
5.十樣白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慣。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在這天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吃後可滋補身體,祛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就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吻合。
6.白露米酒釀酒習俗在四川很多地方歷來就有。尤其是白露期間,差不多家家釀酒。這時釀出的酒溫中含熱,微帶甜味,稱為「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佳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釀制而得名。
程酒,古為貢酒,盛名悠遠。《水經注》記載:「郴縣有淥水,出縣東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於耒,謂之程水溪,郡置酒館醞於山下,名日『程酒』,獻同也。」《九域志》亦雲:「程水在今郴州興寧縣,其源自程鄉來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與酒別。」程鄉就是今三都、蓼江一帶。資興從南宋到民國初年稱興寧,故有郴州興寧縣說法。白露米酒的釀制除取水、選定節氣很有講究外,方法也十分獨特。先釀制白酒(俗稱「土燒」)與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將白酒倒入糟酒里,裝壇待喝。如製程酒,須摻入適量糝子水(糝子加水熬制),然後人壇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人鮮牛欄淤中的,待數年乃至幾十年才取出飲用。埋藏幾十年的程酒色呈褐紅,斟之現絲,易於人口,清香撲鼻,且後勁極強。
清光緒元年(1875年)纂修的《興寧縣志》雲:「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釀可千日,至家而醉」。《水經注》還記載,南朝梁文學家任與友劉杳閑談,「任謂劉杳日: 『酒有千里,當是虛言?』杳日: 『桂陽程鄉有千里酒,飲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時,興寧隸屬於桂陽郡。在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風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來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往城市。
該酒由糯米、高梁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直到20世紀30~40年代,南京城裡酒店裡還有零售的白露米酒,後來慢慢消失。
D. 白露節氣來了,意味著什麼
白露的到來就意味著孟秋結束,仲秋開始,進入一年中最舒適、最涼爽的時節。不過也需要注意,秋風起,早晚溫差較大,穿著不宜過於清涼,以免著涼。
白露時節正值秋季,中醫中有「秋燥」的說法。同時,「燥」和「火」又不一樣。上火了可以用寒涼的方子來應對,但「燥症宜柔潤」,不能用大涼的東西來應對。
所以,在白露前後,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並富含維生素的素食。同時,可以適當的食用一些粥品,如大米、麥仁、糯米、芡實等,再配上梨、芝麻、菊花等熬粥,可以起到益肺潤燥的功效。
(4)幼兒園白露節氣教案百度文庫擴展閱讀:
白露民俗與養生
一、我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飢。」「百草頭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飢,肌肉悅澤。」「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
二、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三、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
四、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得極好時期。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
E. 白露節氣的特點
1、秋高氣爽
據我國古籍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從氣候規律說內,白露時節,涼爽的容秋風自北向南已吹遍淮北大地。
2、全年晝夜溫差大
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這時,夏季風逐漸被冬季風所代替,多吹偏北風,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雲,地面輻射散熱快,所以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天氣也就越來越涼。
白露節氣的飲食講究:
1、在氣候上,白露的另外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乾燥」。秋風吹走了高溫,也吹乾了空氣中的水分。中醫稱之為「秋燥」,很多人會出現口乾、咽干、皮膚乾等症狀。
3、「在吃的方面,像應時當令的白薯、龍眼便比較受歡迎。」高巍補充道,簡單的食療對去燥也挺有效果,像龍眼有益氣補脾等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等疾病,適合食用。
4、「秋天需要溫補,可以吃鴨肉,或者吃些預防秋燥的蔬菜水果。」民俗專家王娟則表示,像各種類型的梨、葡萄、柚子都可以食用,或者喝一些去濕去燥的粥養胃,「菊花茶也是去火佳品」。
參考鏈接:人民網-白露節氣有啥講究?穿衣身不露,飲食方面注意去燥
F. 白露節氣民俗
白露,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標志著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回開始。白露是全答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此時暑氣逐漸消逝,氣溫開始下降,天氣慢慢轉涼,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秋高氣爽、雲淡風輕的天氣。在我國,白露節氣有何習俗?今日為您盤點各地白露節氣習俗。
1、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白露吃龍眼。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效果,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有助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再好不過。
2、「十樣白」煨烏骨雞
浙江溫州等地也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G. 中班秋分常識教案
活動來類型:語言教育活動自
活動名稱:詩歌《秋風吹》
活動目標:
1、能記住詩歌,感知詩歌的語言美。
2、理解詩歌中的比喻。
3、讓幼兒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初步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准備:樹葉若干,《秋風吹》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樹葉引起幼兒的興趣。
問:樹葉是從哪裡來的?現在為什麼都落下來了?
2、教師把樹葉撒到地上,請幼兒觀察小樹葉飛呀飛,就好象一群小蝴蝶一樣在飛舞。
3、教師邊撒樹葉邊有表情地說一遍詩歌《秋風吹》。
4、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落葉的情景。
5、結合掛圖和幼兒生活經驗幫助幼兒學習詩歌。
6、活動延伸:
請幼兒邊說兒歌邊學蝴蝶飛舞的動作,飛出教室做自由活動。(撿樹葉)
H. 今日白露 白露節氣習俗有哪些
白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此時,天專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屬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白露。在我國,白露節氣有何習俗?
吃龍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當地習俗認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相當於吃一隻雞那麼補。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補,有吃了就是補,所以福州人也習慣了這一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