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班語言《草帽碰碰船》生成什麼課程教案
教材分析:
早期閱讀活動目標指向幼兒學習書面語言的情感態度、認識和能力這三個方面,具體包括:提高幼兒學習書面語言的興趣;幫助幼兒初步認識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對應關系;幫助幼兒掌握早期閱讀技能。
夏天,對幼兒充滿了吸引力,吸引著幼兒走向戶外。《草帽碰碰船》把場景帶到了海邊——夏日裡幼兒最喜歡去的地方。這個故事的畫面內容豐富,引發幼兒的想像,故事情節趣味性強,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本次活動將通過一定的語言憑借物(圖片、實物、情境)開展講述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為幼兒提供語言運用環境,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活動目標:
1、通過畫面激發想像力,理解故事內容。
2、通過故事引導,用較為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夏日海灘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PPT、自製道具草帽一頂、魚竿若干,自製圖卡小露露、海洋生物(螃蟹、小魚、章魚)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逐一放映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圖片,情節猜想,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1、談話引入。
師:夏天到了,你們最想去什麼地方玩?
幼:游泳池、海邊。
2、教師出示紙偶「小露露」立在桌面上。
師:她叫小露露,跟她打個招呼吧。 幼:小露露好。
師:今天,小露露來到了美麗的沙灘上,她在做什麼?她遇到什麼有趣的事呢? 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設計意圖:出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3、(1)教師出示課件圖1。
師:圖上有什麼?
幼:有小朋友在跑、他在玩沙子。 師:再請看看小露露在做什麼? 幼:睡覺。
師:你們這個說法是可以的,但還有一個意義上的說法是「日光浴」。她正在享受著日光浴。再看看她臉上的表情是什麼樣子的?
幼: 開心。
師;那在椅子旁邊的是什麼東西? 幼:帽子。
師:這是一頂什麼樣的帽子? 幼:大的,綠色的。
師:你們說的真好。這是一頂大大的、綠綠的草帽。
(2)教師出示草帽,請一位幼兒操作,把草帽按照圖1畫面擺放在小露露的椅子旁邊。 (設計意圖:讓幼兒操作中感受畫面上物品的擺放位置與實物擺放位置的對應關系。) 4、(1)教師出示課件圖2。
師:這兩幅圖你覺得有什麼不一樣? 幼:有腳印、動了、草帽動了。 師:它往哪裡移動呢?
(2)教師請一位幼兒操作,按照圖2移動草帽。
師:草帽為什麼會動? 幼:下面有東西、蟲子、螃蟹。 師:小露露表現出什麼樣的表情? 幼:一隻眼打開的,一隻眼閉上的。
師:那是疑問的表情,有點好奇,想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情。
(設計意圖:讓幼兒在情景模擬中感知空間位置,感知草帽移動的過程,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
5、(1)教師出示課件圖3。
師:小露露提起草帽看到的是什麼? 幼:螃蟹。
(2)請一位幼兒操作,把草帽提起一點,看到許多小螃蟹後作出驚訝的表情。其它幼兒也一起做驚訝的表情。 6、(1)教師出示課件圖4。
師:許多隻小螃蟹一起把草帽移到了海邊,然後怎樣了? 幼:小螃蟹們把草帽翻了過來。 (2)請一位幼兒操作,把草帽翻過來。 師:小螃蟹們把草帽翻過來,像什麼呀? 幼:像船。
(設計意圖:讓幼兒在情景模擬中感知小螃蟹把草帽當成碰碰船的過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體驗故事的趣味性。) 7、(1)教師出示課件圖5。 師:這是一隻什麼樣的船呀? 幼:搖呀搖呀的船。
師:小螃蟹乘坐的草帽搖搖晃晃的、碰碰撞撞的,像我們平時在游樂園玩的什麼呢? (2)一張碰碰船的圖片向右插入的切換方式進入。 師幼:碰碰船。
師:這時小露露又是什麼樣的表情? 幼:哈哈哈,開心。
二、幼兒再次觀看圖片,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一遍。 (1)討論。
師:這個故事還沒有題目呢,我們來取取題目吧? 幼:小露露、帽子、小螃蟹。
師:你們給它取得這些題目都可以,寫這個故事的人給它取了個題目叫「草帽碰碰船。」 師:你們玩過碰碰船嗎? 幼:我玩過。
師:大家在玩碰碰船的時候,要有大人的陪同,一定要坐好,扶穩,不能站起來,防止落水,注意安全。
(設計意圖: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再次讓每位幼兒領略圖片,體會有趣的故事情節,並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進行安全教育。) (2)教師出示課件圖6。
師:除了小螃蟹的碰碰船,海邊還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 幼:那個人在沙子里睡覺、他們在玩球、堆沙、游泳。 師:還有些活動不知道怎麼說的,你們可以大膽地提問。 幼:那個。
師:最遠處的那個人在沖浪,腳上踩的是帆板。近處的這個人在潛水,他戴著潛望鏡潛入水中看看海里的事物。
(設計意圖: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遷移已有的生活經驗。)
三、組織幼兒游戲,感受游戲的快樂。
1、教師出示課件圖7,一張在海邊垂釣的圖片以百葉窗效果進入。
幼:他在釣魚、我爸爸去釣魚了、我想釣魚。
師:在海邊,我們能經常看到有些愛好釣魚的人在釣魚,而釣魚時要有耐心。 2、教師出示課件圖8,文字「游戲:我是小釣手」以菱形效果進入,並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
(1)教師出示釣魚用具並介紹游戲規則。
(2)幼兒進行游戲:每一位幼兒拿著魚竿圍坐在一起釣魚,在規定時間內看誰釣的魚最多。最後請每位幼兒用「我一共釣了幾條魚」的句式說出釣魚的數量。 (3)游戲結束。評出最佳小釣手。
(設計意圖;為幼兒創設了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語言環境,注重幼兒真實情感的體驗,播放輕快的音樂,帶領幼兒展開釣魚游戲,讓幼兒感受游戲的快樂,並且能在快樂中學習,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活動反思和分析:
《綱要》提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講述是幼兒最主要的訓練形式。講述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除看圖講述、排圖講述等主要以圖片為依託的講述活動外,還有情境講述以及日常生活中教師有意識安排的一些談話類活動。
看圖講述是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形式,主要是訓練語言表達中必須具備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看圖講述是以圖畫的形式直觀地向幼兒展示教學內容,然後要求幼兒根據這個畫面材料,用獨白的語言來表達。
由於看圖講述是全班幼兒觀察同一(多)幅圖片,講述同一對象,較單調,幼兒往往是堅持性不長。為了激發和保持幼兒學習的興趣,教師精心製作了教學具(故事中相應的主要人物和相關物品,)藉助實物教學具創造語言運用情境,讓幼兒邊做邊說,能鞏固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體會故事的趣味性,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從而積極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游戲是幼兒學習語言、運用語言交往的最佳途徑。在最後環節中,教師設計了游戲活動, 教師自行繪制海洋生物圖卡,用竹筷、棉繩、磁鐵製作魚竿,讓幼兒拿釣竿練習釣魚,在輕快的音樂背景下,帶領幼兒展開游戲,教師還向幼兒提出要求,讓幼兒用完整的句子說出自己釣魚的數量,充分體現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提高幼兒語言運用能力。
評價對幼兒起到激勵和導向作用,可促進幼兒間的互相學習。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常用「肯定、鼓勵」等語言支持、吸引幼兒,在講述圖1時,孩子們的回答是小露露在睡覺,教師尊重幼兒的回答,同時向幼兒教授新詞「日光浴」,不要求他們一定要用多麼准確或優美的語言,而是鼓勵每個幼兒大膽地說。在讓幼兒為故事命題時,不要求幼兒回答的題目與文中題目一模一樣,可自擬題目,不局限模式,發散幼兒語言思維。這也是《綱要》所體現的教學精神「要用支持和鼓勵,與幼兒共同體驗語言的樂趣,享受語言學習的過程」。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為孩子積極創設良好的語言交往環境,發展幼兒語言運用能力,從而為他們今後的語言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貳』 如何培養幼兒進餐常規
1、吃飯時小腳要放好,身體盡量挨著桌子,吃飯時眼睛要看著碗,不能東張西望,要內一隻手拿小勺子,一容只手扶著碗;
2、保持桌面地面干凈,不幹凈的老師要讓他馬上收拾干凈再繼續用餐,飯後老師要及時監督檢查看看有沒做到「三干凈」;
3、用餐時要專心,注意力要集中,不可以讓他們開小會,因為一旦說起話來他們肯定就沒完沒了,如果有什麼事情想和朋友說的就趕緊吃完飯搬椅子到一邊去談;
4、吃飯時要大口大口吃,不可以含在嘴裡大半天都不嚼一下;
5、不可以挑食,鼓勵幼兒嘗試各種菜餚;
6、吃完飯後,要求小朋友們把自己的碗和小勺子放到指定的籃筐裡面,然後自己拿小毛巾擦乾凈嘴巴。
7、吃得不多是小班幼兒的一大特點,根據幼兒的食量進行飯量的調整,要求每一位幼兒不許剩飯倒飯。
『叄』 特殊教育小二班認知教案,,急急急
(1)聽故事《碰碰船》。 師:這些表情都藏在一個故事裡,你們想聽嗎?(結合故事課件,教師講述故事,全體幼兒聽故事。) (2)幼兒自由選擇表情圖講述故事結尾。 師:小強和小語的船碰到了一起,小強很開心,可是小語會怎麼樣呢?請你選出一個表情圖片和好朋友來講。(幼兒操作講述。) (3)集體討論,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選擇,並能講講為什麼。 師:誰來告訴大家小語會怎麼樣?(結合自己所選的表情圖,填圖講述。) 幼A:小語會哭,因為他們兩人的船撞了,水濺到了她的眼睛裡。 幼B:小語會笑,因為碰碰船撞到一起很好玩。 幼C:小語會很生氣,因為小強撞到了她的船。(評:圖片上小語的表情沒有表達出來,留給孩子一個自由想像的空間。幼兒講述的各種表情都符合邏輯,使孩子們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並且懂得可以通過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 (4)擴散性思維:豐富幼兒對表情的認識。 師:小語除了會哭、笑、生氣外,她可能還會怎麼樣? 幼A:她可能還會尖叫,因為她太害怕了。 幼B:她還會做鬼臉,因為太好玩了。 3、幼兒操作:添畫表情。 師:老師把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做游戲的樣子畫了下來,可是老師忘了畫表情。如果圖片上的小朋友是你,你會怎樣呢?請你畫出表情來告訴老師。(出示幼兒游戲時的圖片。) (1)幼兒自選一張游戲時的圖片,根據自己的體會,用添畫表情圖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2)評價小結。 師:請你去看看別人在做游戲時的表情,說說他們的心情怎樣?(幼兒離開位置自由參觀,互相交流。) (評:採用這樣的評價形式,可以讓幼兒看到更多別人的表情和游戲時的心情,從而進一步理解可以從別人的表情中體會別人的心情,為幼兒以後游戲時的交往奠定基礎。) 五、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人的活動中的各種表情,並能從別人的表情中知道別人的心情。 附:故事《碰碰船》 小強和小語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一起玩碰碰船的游戲。小強很調皮,開著碰碰船到處走。突然,他和小語的船撞在一起,濺起了水花,小強好開心,可是小語„„ 幼兒園大班優秀社會領域教案:「年」的故事 設計意圖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經過世代的沿襲,在過年時逐漸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貼對聯,貼窗花,穿新衣,吃團圓飯,放鞭炮,鄰里、親友互相拜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吃餃子……幼兒感受過過年的熱鬧氣氛,但對過年的來歷並不了解。結合我班正在實施的主題活動「過新年」,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通過參觀展覽、觀看課件、繪畫創作等形式,幫助幼兒了解過年的來歷,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並在活動中感受過年的歡樂氣氛。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了解「年」的來歷,知道我國過年的幾種習俗。 2.充分運用各種感官感受過年熱鬧、喜慶的氣氛。 3.樂意參與活動,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1.課件:「年」的來歷。 2.收集有關過年的各種慶祝活動的圖片(貼對聯、福字,放煙花,買年貨,穿新衣,壓歲錢,拜年,包餃子,放鞭炮,全家團聚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等),並把這些圖片集中布置在教室里。 3.音樂:《喜洋洋》。 4.幼兒操作材料: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1.參觀「過年」圖片展,了解我國過年的幾種習俗。 「今天,帶小朋友們去參觀一個展覽。大家可要認真、仔細地看。」 (1)幼兒自由參觀展覽,放背景音樂――《喜洋洋》。 在喜慶的音樂聲中幼兒自由參觀圖片展覽。各種喜慶、熱鬧的圖片成了孩子們談話的中心。他們邊看邊聊:「包餃子,我奶奶會的。」「這是„福‟字,我家門上也貼過的。」「這張圖片上講的是超市裡,大家在買過年用的東西。」「我知道照片上說的是過年的事情」…… (2)說說自己參觀後的感想,說說自己最喜歡過年時的哪項活動?提問:「誰看出來了,今天我們參觀的展覽的主題是什麼?」(「過年」)[這個問題在參觀過程中加加已經發現了:圖片中記錄的都是過年的時候人們做的事情。] 「過年了,大家是怎麼慶祝的?」[幼兒圍繞自己剛才參觀時看到的內容並結合自身的經歷講述。因為圖片內容是幼兒熟悉的生活經驗,所以,大家都非常願意發言。] (3)小結:過年真熱鬧。 「過年真熱鬧,到處部是喜事。」言言還把自己聽到的喜慶的音樂也小結進去了,真是個細心的孩子。 2.看課件,了解過年的來歷。 (1)「可是,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可沒有過年這個習慣。每年的這個時候是人們最痛苦、最害怕的日子。你們知道為什麼嗎?」請幼兒猜一猜,說一說。 豆豆想到的是因為當時人們沒有錢;東東說是因為過年的時候很冷,人們怕冷;龍龍的猜想是因為有怪獸――他是個「奧特曼」迷,所以想像也和怪獸聯系起來了。他的想法和問題的答案是相近的……幼兒想法奇特,這也說明他們的思維活躍,有主見。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來看一段有趣的動畫。」幼兒看課件前半部分,了解人們害怕的原因。[孩子們帶著各自的猜想在課件中尋找答案,所以觀看的過程中鴉雀無聲。看「原來人們是怕„年‟這個怪獸。小朋友們,你們快幫這些人想想辦法,怎麼對付„年‟這個怪獸吧。」幼兒討論,發表意見與想法。[孩子畢竟是孩子,很快被漂亮的動畫帶入了故事情境。對怪獸「年」的憎恨和對人們的憐憫之情溢於言表,一個個都積極地獻計獻策,為打敗怪獸「年」而開動著小腦筋。] (2)繼續看課件,了解人們戰勝「年」的故事。「大家想的辦法都不錯,但最後到底是誰的好辦法戰勝了„年‟呢?我們一起來繼續看下去,看看是誰幫助了這些人們?」「白鬍子老爺爺。」「白鬍子老爺爺是用什麼辦法對付„年‟這個怪獸的呢?為什麼他用這些辦法?」[觀看課件有助於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因此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幼兒思維活躍,想像豐富。] (3)「怪獸„年‟最害怕紅色、燈光、響聲,所以白鬍子老爺爺用穿紅衣服、貼紅對聯、放爆竹、點燈的方法來對付它。」 「從此以後,每年過年的時候,人們部穿紅衣服,貼紅對聯、紅福字,放爆竹,亮燈,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守歲。過年的風俗就由此而來。」 [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幫助幼兒認識到了過年喜慶氣氛的來歷。幼兒對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有了進一步了解。] 3.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講述過年的熱鬧氣氛。 (1)幼兒用畫的方式將知道的活動記錄下來。 「現在,過年的慶祝活動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熱鬧。小朋友,你們知道過年時還有哪些慶祝活動嗎?」(幼兒討論,回答,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 「這些活動,有……(好吃的),有……(好看的),還有……(好玩的),真熱鬧!你最喜歡哪些活動呢?請你把它畫下來。」 (幼兒記錄、教師指導)[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鼓勵幼兒將自己喜歡的慶祝活動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孩子們的興趣愛好不同,有的喜歡穿新衣服,有的喜歡買好吃的東西,更多的孩子喜歡過年時放鞭炮、 煙花等活動,看來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 (2)將幼兒的繪畫作品加入展覽,幼兒第二次參觀過年圖片展。「每個人部把自己過年時最喜歡的活動畫了下來,我們班的圖片展覽更豐富了。帶著你的朋友再去參觀吧」 4.游戲「放鞭炮」。 [根據大多數孩子的興趣,我安排了這個游戲活動,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嘭」、「啪」的鞭炮聲感染著每一個幼兒,歡樂、喜慶的氛圍在活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活動延伸 1.將「年」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2.美工區:製作對聯、鞭炮等
『肆』 如何培養幼兒餐點常規
吃飯是小班幼兒的一件大事,剛開學時家長和老師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吃飯問題,所以從開學的第一天起老師就開始想辦法訓練小班幼兒的用餐常規,對於挑食的幼兒則認真分析原因找到症結所在。
首先從明確要求開始,給幼兒規定了用餐時的具體要求:1.
吃飯時小腳要放好,身體盡量挨著桌子,吃飯時眼睛要看著碗,不能東張西望,要一隻手拿小勺子,一隻手扶著碗;
2、保持桌面地面干凈,不幹凈的老師要讓他馬上收拾干凈再繼續用餐,飯後老師要及時監督檢查看看有沒做到「三干凈」;
4、吃飯時要大口大口吃,不可以含在嘴裡大半天都不嚼一下;
5、不可以挑食,鼓勵幼兒嘗試各種菜餚;
6、吃完飯後,要求小朋友們把自己的碗和小勺子放到指定的籃筐裡面,然後自己拿小毛巾擦乾凈嘴巴。
7、吃得不多是小班幼兒的一大特點,根據幼兒的食量進行飯量的調整,要求每一位幼兒不許剩飯倒飯。
這些要求剛開始實施的時候確實很難,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用餐的習慣在家還沒有很好養成,這些都需要教師正確的示範、及時的引導。如:在進餐時,幼兒入托前,大多是由成人喂著吃。因此,大多數幼兒不會用勺子獨立用餐。經常撒飯、撒湯、手抓飯等。這時,我們就要教給幼兒如何進餐,身體坐正,一手拿勺子(同時示範、講解正確的持勺方法)。一手扶碗,眼睛看著碗,低頭吃。光教是不夠的,更重要的還要靠平時的鼓勵與糾正、指導,只有引導幼兒反復練習,才會收到好的效果。
1、在游戲中學習
這天吃飯時,雯雯又不願意吃青菜,把小嘴緊緊的閉著,我來到雯雯旁邊,用小勺盛了一口菜,送到雯雯嘴邊說:「咚咚,小勺來敲門,有人嗎?快把門打開,青菜要來做客了。」誰知,雯雯高興的張開嘴說:「有人。」並把一勺青菜一下子吃了進去,剛吃完,雯雯就大聲說:「老師,再來敲門。」「你歡迎青菜來做客嗎?」「歡迎!」結果可想而知。
幼兒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而游戲則是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經常充分利用游戲的方式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規教育,讓幼兒在看看做做中主動、自覺地學習。
2、兒歌的妙用
在對幼兒進行吃飯常規訓練時,我還經常用兒歌來引起幼兒的食慾和幫助幼兒掌握吃飯要領。「小小碗,圓又圓,好像一隻碰碰船;盛熱飯,盛熱菜,小船開到我面前;米飯香,小菜鮮,啊嗚啊嗚全吃完!」「白米飯,香噴噴,右手拿好勺子,左手扶助小碗,大口大口吃飯飯,看誰吃得最快。」激發幼兒,進餐的慾望。
總而言之,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情況和各環節的具體情況,隨機地編念一些兒歌,來幫助幼兒掌握常規環節。
3、誇張的比喻
在建立生活常規的教育中,有時運用一定的誇張比喻是非常有利的,它能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促進常規管理的有效途徑。就拿吃飯這一環節來說吧,吃飯慢是小班幼兒的通病。針對這一現象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了誇張的教育方法使用權我班幼兒在進餐習慣上有較大的提高。經過我仔細地觀察,多數幼兒在吃飯時咀嚼較差,不肯吞咽。於是,我就誇張地說:「我來找找誰是大老虎」自己一邊說一邊裝著找的樣子。在找的過程中,我還不停地說:「大老虎啊嗚把飯全吃光」其實,這也是在提醒孩子們要不斷地咀嚼,不能剩飯。
『伍』 幼兒害怕的內容有哪些及解決對策
教育實踐中,經常碰到膽小的幼兒:不敢告訴老師自己要小便、不敢告訴老師自己還想吃一塊餅干、不敢告訴老師自己被欺負了,甚至不敢告訴老師自己想要參加或者想要拒絕參加游戲等,面對集體生活,他們有諸多「第一次」和「恐懼」。
一、幼兒恐懼心理的成因分析
1.早期的依戀關系不夠穩定,造成心理的不安全感
有一次,幼兒園睡眠室的窗外正好有一大片麥地,麥子收完,農民一把火把麥稈全給燒了。窗外的火越燒越大,大部分小朋友都非常興奮,大聲告訴老師著火了。唯獨王XX小朋友一個人悄悄地哭了。一問原因,竟然是害怕地里的火燒過來,燒著他。我只能輕聲安慰他說火如果在人的控制下,一般不會對人造成傷害。而且,地里的火現在離我們那麼遠,肯定不會燒到幼兒園的,我們現在肯定是安全的,不用害怕。再說,我們附近還有警察叔叔,會及時保護我們,這才轉憂為喜。後來,了解到與王××小朋友與家長之間的依戀關系存在一定的關系。幼兒早期不穩定的依戀關系會導致幼兒內心產生不安全感。在跟孩子家長做了詳細溝通之後,我了解到,他在幼兒早期經歷過跟主要依戀者(母親)的分離,早期依戀關系不夠穩定,造成心理不安全。
2.幼兒的恐懼感,跟心理發展不成熟有一定的關系
有一次,幼兒園組織小朋友打乙肝疫苗預防針。孩子們都很興奮,都說自己勇敢,不怕打針。突然,有小朋友報告說李XX哭了。他眼淚汪汪地說:「我害怕,我不打針。」我先幫他擦了眼淚,然後耐心勸他說打針雖然有點疼,但如果不打針得病了更危險。孩子這才慢慢安靜下來。大量案例說明,幼兒害怕打雷、打針都是正常現象,跟幼兒的心理發展還不成熟有一定關系。事後,我與他媽媽溝通才知道,王XX小朋友害怕打針主要是因為他小時候身體不好,經常跑醫院,經常受到打針這種疼痛的刺激,看見穿白大褂的就害怕。慢慢形成一種抵禦機制,用哭聲抗拒打針。
二、消除幼兒恐懼心理的基本方法
老師要善於觀察,像雷達一樣探測出幼兒心裡的「恐懼」,並且想辦法幫助他們。
1.建立起師生間的信任
班裡總有一些幼兒不太愛說話,當老師的問題是「是不是」、「好不好」和「行不行」的時候,他們總以點頭或者搖頭回應;當老師的問題是「怎麼了」、「為什麼」和「你說說看」的時候,他們總是沉默不語。偶爾一次,我們可以理解,幼兒也有不想說話的時候,但如果總是這樣,就要考慮溝通方式及改善與幼兒之間的關系。這時,取得幼兒對你的信任,可能會幫助你。
(1)單獨談話
一開始的談話可能是單方面的,教師要有耐心,可以更換不同談話內容,當談到幼兒感興趣的話題時,幼兒便會有想要與你交流的沖動,教師抓住信息,慢慢引導,初步取得幼兒的信任。想要取得幼兒的信任,也許要一兩天,也許要一個禮拜,也許得花上一個學期。我們都要有這樣的心理准備。
(2)表揚和肯定
教師要做有心人,幼兒不跟教師交流,並不表示不與同伴交流,當我們發現他在游戲或者教學活動中提出較好見解時,我們要在第一時間肯定他,「有意」發現這個幼兒在生活中的「無意表達」,給幼兒表揚、肯定和鼓勵,慢慢增強他在群體面前表達的自信,從而博得幼兒的信任。
(3)陪同游戲
幼兒園里的晨間桌面游戲及自主性游戲是教師獲得幼兒信任的最佳時機。晨間桌面游戲時,我們可以坐在幼兒旁邊,邊游戲邊交流,交流內容可以是游戲內容,也可以是家長里短,還可以是穿著打扮,在日常活動中與幼兒交朋友。自主性游戲中,可以進入游戲擁有和幼兒一樣的角色。在扮演中與幼兒交流,幫助我們獲得幼兒的信任。
2.多提供幼兒鍛煉機會
當幼兒執著於一件事情,又因為「恐懼」表達而沒有得到滿足時,幼兒會有受挫的情緒反應,對於幼兒來說,可能情緒反應是短暫的、也可能是長時間的,我們通過情感遷移,讓幼兒暫時不糾結於當前發生的事情,但並不表示不解決這個問題,而是通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類似事情加以訓練和鞏固,讓幼兒在各種活動中產生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時讓幼兒明白:這個不可以,我們可以換另外一個,學會變通、學會調節自己。例如:某某小朋友特別想要去班級的「建築院」游戲,但是在自由選擇進哪個區域時,並沒有舉手說明自己的需求,當他想要進的區域被別人選了之後,他哭了,因為他知道他的需求今天無法得到滿足。面對游戲規則和幼兒的情緒,我們選擇先詢問他哭的原因,然後講道理,再為他推薦其他區域參與游戲,初步緩和情緒。針對他的情況,在第二天區域游戲開展時,我們在區域人員安排之前先詢問他的意願,引導他表達,並且明確表示:只要他清楚地說明自己的需求,我們將滿足他的要求。經過一個星期的引導之後,我們便不再詢問他個人的需求了,因為他已經可以用舉手和大家一起選擇了。
三、探索克服恐懼感的多種方法
實踐表明,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有很多方法。其中,傳授科學知識,教孩子正確認識各種自然和生活現象,是一種最好的辦法。比如,幼兒害怕打雷,可以告訴孩子雷電是怎樣形成的,距離我們有多遠,怎樣避免雷電的傷害等。其次,教師和父母的示範作用對消除孩子的恐懼非常有幫助。如果父母和教師總是對一些事物大驚小怪,表現出畏懼的樣子,會使孩子對那些事物充滿恐懼。第三,不要強迫孩子否認或掩飾自己的恐懼感。應該安慰孩子,告訴他「很多像你這么大的孩子都會害怕,這很正常」。不要讓孩子為此感到難為情,更不能因孩子害怕而譏笑或懲罰他。第四,盡管兒童產生恐懼感是正常現象,但還是不要讓孩子接受過多的不良刺激。驚嚇和恐怖不僅影響孩子睡眠,嚴重時還會導致精神障礙。不要帶幼兒去一些驚險刺激的游樂場所,更注意不讓孩子觀看充滿暴力、血腥及描寫妖魔鬼怪的影視作品。
幼兒的內心敏感而細膩,克服幼兒的「恐懼」需要我們細心發現、耐心對待。我們耐心的引導會讓幼兒的心理走向健康,讓幼兒終身受益。倘若我們視若無睹,終將成為幼兒內心的一堵牆,一生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