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班安全教案隱私權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隨著社會的日益開放,兒童與社會的接觸日益廣泛,近年來,兒童性騷擾這個問題已逐漸浮出水面,女孩會遇到,男孩也可能遇到,此類報道也經常見諸媒體。據專家介紹,雖然一般性的兒童性騷擾不至於嚴重到性侵害的地步,但是各種形式的性騷擾會使兒童受到長期乃至終身的心靈傷害。幼兒身體隱私部位的自我保護,是典型的幼兒安全、保健教育問題。如何在大班開展相應的活動,讓幼兒知道身體的哪些部位是隱私部位,如果遇到有人試圖要摸你的隱私部位怎麼辦,筆者經過認真思考,設計了這一健康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身體的隱私部位,知道要保護自己並尊重別人的隱私。
2.掌握保護隱私部位的方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幼兒畫報》中紅袋鼠自護系列故事《不許摸》、幼兒安全自護圖片四幅、知識競賽題卡等。
2.操作材料:男女孩卡通人體圖、固體膠、「小花」貼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師幼隨著音樂律動自然地玩「碰一碰」的游戲。
師:小朋友,我們來玩一個「碰一碰」的游戲吧。
2.引導幼兒說一說碰了身體的哪些部位。
師:剛才你和好朋友碰了身體的哪些部位?(頭、手、膝蓋、腳)
(評析:活動開始,在游戲碰一碰、玩一玩中,將幼兒帶入情境,並為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二、感知理解,操作體驗
1.說一說。
(出示、操作卡通人體圖片)引導幼兒與旁邊的夥伴自由交流,說一說身體的哪些部位不能給別人隨便看、隨便摸。
師:小朋友們知道嗎?我們身體的有些部位是不能讓別人隨便看,看了很難為情,更不能讓人隨便摸的,你們猜猜看是哪些部位?
2.貼一貼。
每組一張人體卡通圖片,引導幼兒在自主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將不能讓別人隨便看、隨便摸的部位用「小花」遮蓋起來。
師:小朋友的身體是屬於自己的,有些部位是不能露出來,不能讓別人隨便看、隨便摸的,我們用「小花」把這些部位遮蓋起來吧。
(評析:先討論再操作,避免了幼兒操作的盲目性與隨意性。幼兒貼「小花」遮蓋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幫助他們認識身體的隱私部位,並建立保護隱私部位概念的過程。)
3.辨一辨。
展示操作結果,幼兒觀察、思辨、糾錯,自我完善操作結果。
(1)教師藉助電子白板的拖拉功能,將幼兒操作中共同的遮蓋部位,如人物圖片上的胸部、屁股、生殖器等部位用「小花」遮蓋起來。
(2)對於幼兒操作中出現的有「異議」的身體遮蓋部位,引導他們觀察、思辨、糾錯。
師:你們為什麼要把這些部位遮蓋起來呢?
(評析:這一反問,將「球」拋給幼兒,達到「欲擒故縱」的效果,並水到渠成地引出下面的小結。)
師幼小結:圖片上遮蓋起來的像胸部、腿、屁股、生殖器等部位,都不能隨便露出來,不能讓別人隨便看、隨便摸,它們都是小朋友身體的隱私部位。
三、拓展經驗,豐富認識
師:小朋友都知道了身體的隱私部位,那怎樣保護我們的隱私部位呢?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地發表看法。
2.播放課件《不許摸》,了解故事中小羊是如何保護隱私部位的。
師:大灰狼和狐狸想要干什麼?(想摸小羊的隱私部位)小羊同意了嗎?它是怎麼說的?我們來學一學。(引導幼兒學一學小羊大聲拒絕的話:「不許摸、不許摸!」「如果再要摸,我就喊大人!」……)
師: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評析:師幼一起分析小羊的做法,自然地將幼兒遷移到現實生活中,引導他們想辦法。)
師幼小結: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如果有人要摸你的隱私部位,不許他摸、大聲地喊大人、趕快離開。
3.幼兒觀察、比較圖片中小朋友的做法,進一步豐富保護自己和尊重別人隱私的經驗。
師:小朋友知道要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那別人的隱私部位我們要不要保護和尊重呢?
我們來看看圖片上的這四個小朋友的表現,他們誰做得對?為什麼?
(評析: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讓幼兒分辨出一些正確的保護隱私部位的方法和尊重別人隱私的行為。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給在圖片上做得正確的小朋友送上「大拇指」,從而強化正面行為。)
師幼小結: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隱私部位,平時注意穿好衣服,在上公共廁所的時候要隨手把門關上。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尊重別人的隱私,在別人換衣服、上廁所時,我們不要故意去看。
四、遷移經驗,鞏固提升
師:紅袋鼠還帶來了一些問題想考考我們呢。
幼兒分為四隊(菠蘿隊、蘋果隊、西瓜隊、草莓隊),進行相關的知識搶答。每答對一題,就在課件的「星星榜」中得一顆「★」。
知識搶答部分包括:如果有人要摸你的隱私部位,怎麼辦?如果有人摸了你的隱私部位,是藏在心裡還是及時地告訴家人或老師?如果有人想帶你去沒人的角落或屋子,你去嗎?別人的隱私部位,我能不能隨便看、隨便摸呢?什麼情況下,你的隱私部位可以給人摸的?(爸媽幫小朋友洗澡時;醫生檢查身體時)……
(評析:這一環節中,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知識搶答,幫助他們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保護隱私部位的經驗。這樣既增強了幼兒的自護意識,同時又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
活動延伸
1.在區域活動中,引導幼兒將保護隱私部位的經驗用自己的方法把它們記錄下來,並裝進自製的系列《自我保護小畫冊》。
2.在大帶小活動中,將自製的《自我保護小畫冊》講給小、中班的小朋友聽,讓他們一起分享有關自我保護的經驗。
(評析:幼兒自我保護方面涵蓋著很多內容,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和能力的提高,也並非開展一兩次活動即可實現,所以,我們在「關於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研究過程中開展了初步探索,並引導幼兒自製了系列的《自我保護小畫冊》。)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中,執教者就如何促進活動目標的有效達成,如何使教師的「導」更好地服務於幼兒的「學」等導學策略做了一些思考,可用四個關鍵詞進行概括。
順水推舟 本次活動的目標之一是要讓幼兒知道身體的「隱私部位」。隱私部位跟身體其他器官的認知不一樣,比如說小班的「小手和小腳」中,可以讓幼兒拍拍手或跺跺腳,中班「妙妙鼻」中,可以引導幼兒摸一摸、嗅一嗅鼻子,而隱私部位顯然是不便用這些手段來讓孩子們認識的。所以,活動中採用卡通的人體圖片,當圖片出示時,有些幼兒就捂住眼睛,嘴裡還在輕輕地說「真難為情」,這就順水推舟地引出:身體的有些部位是不能暴露在外面的,趕快把它們遮起來吧。這樣既認識了隱私部位,同時又為順利過渡到下一環節「保護隱私部位」做好鋪墊。這里,教師的「導」不留痕跡、巧妙自然,真正地順應了幼兒的學情,做到「以學定教」。
將錯就錯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犯錯誤,誰就將錯過最有成效的學習時刻。」活動中幼兒出錯是很正常的事,關鍵在於如何利用好這些錯誤,把錯誤演繹成美麗的錯誤。如,幼兒在用小花遮蓋隱私部位的過程中,有些孩子把不該遮蓋的部位也遮起來了,活動時我故意對他們的錯誤「視而不見」,並採取「將錯就錯」的策略,對有異議的遮蓋部位,引導幼兒思辨、糾錯,實現自我完善。這一過程不僅加深了對身體隱私部位的認識,同時還提高了幼兒的思辨力。
拋磚引玉 在拋出「如何保護隱私部位」的話題時,藉助課件中「小羊"的做法,通過提問「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呢」,自然而然地引出幼兒更多的關於保護隱私部位的方法,教師的「導」收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
點石成金 通過課件的播放,圖片的觀察、討論和操作,幼兒已積累了一些對隱私部位的保護經驗,如何使他們的經驗得到更好的提煉、鞏固和升華,活動最後的「知識搶答」環節,對整個活動目標的達成起到了「點石成金」的作用。
❷ 中班科學區可以投放哪些區域材料
科學區可以投放以下材料:
1、繪畫材料:顏料、油畫棒、雙頭筆、簽字筆、水彩筆、排筆、蠟筆、毛筆等。
為了培養中班兒童的獨立精神和探索精神,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美國幼教工作者將幼兒園布置成不同的活動區域,比如:電腦區、圖書區、泥塑區、植物區、動物區、積木區、玩沙區、玩水區、烹調區等,讓中班兒童自己選擇活動區域,自己取、放玩具和物品,活動結束後自己收拾場所。
為了培養中班兒童對環境的信任感,他們將玩具、物品等分類擺放,顯示清晰,寶寶不會因為找不到東西而覺得陌生、茫然或不安。
為了讓中班兒童學會友好相處,准備的玩具、物品很充沛,有需要的中班兒童都能得到,無須爭搶。同時,不同的區域使得每個寶寶都能自由地與幾個夥伴在一起活動、交流,增加他們與人交往的經驗。如果中班兒童之間發生爭執,老師就引導他們互相說出自己的想法,讓他們學會溝通。
為了讓寶寶覺得自己受到重視,他們將寶寶做的各種功課:圖畫、剪紙等,貼在寶寶平視就能看到的地方。
❸ 大班教案小朋友不打人
可以讓他們去組織一些關於這些的活動啊,提高他們的真確認識,提高防能力
❹ 用紙杯怎麼做妙妙鼻鼻子
1、 跟幼兒一起討論自然中動物鼻子的差異,並認識動物鼻子的功能。
2、用鼻內子感知周圍環境中的氣味容,體驗嗅覺和視覺的關系。
3、通過小實驗了解打噴嚏的原因,並知道打噴嚏時應注意的禮儀。
4、知道感冒的症狀及預防感冒的基本方法,學習生病的時候照顧自己的簡單方法。
5、了解流鼻血的原因,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鼻子。
❺ 幼兒園中班生活區都投放什麼東西
一、從自然中選取幼兒熟悉的資源充實科學區 神奇的大自然對於幼兒來說有著神奇的魅力,把自然中一部分資源搬入幼兒的活動區域,讓幼兒在感受與觀察、記錄、養殖的過程中,對自然界中的生物形成一個較為客觀和科學的感性認識。 活動室內放幾盆鮮花、養幾尾金魚,不僅是美化環境的裝飾,而且幼兒參與挖土、播種、植苗、澆水,餵食、換水等,即使所做的僅是幫一些忙,但這種和自然接觸的經驗和活動,在促進其身體或感覺的發展上是十分有益的。同樣,動植物都是具有變化的東西,透過這種種植養殖的經驗和活動,就能切身感受到這些變化,這種親身體驗,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在種植養殖活動中能夠學會親近、愛護動植物,注意到它們所吃食物的不同,葉子、花形態的不同,知道它們有生也有死,為此會學習精心照顧的方法,並在體驗這些生命的生長變化過程中,在收獲成果中體會到參與及成功的快樂。那麼在自科學區適於飼養、栽培哪些動植物呢? 一般選取月季、石榴、扶桑等色澤艷麗的觀賞盆花,還可養雞冠花、太陽花、風仙花等成活率高、易於管理的花草,此外,菊花是秋季典型的花卉,水仙是冬季科學自然區理想的花卉。幼兒可以觀察花、葉、氣味的不同。 收集牽牛花、風仙花、雞冠花、太陽花等容易栽培、成活率高的植物花籽,以冰淇淋盒、罐頭盒、舊鐵碗、方便麵盒等廢舊物作花盆進行栽培活動。栽培時也可以做一些小實驗,如種一盆帶根的蔥,再種一盆剪去根須的蔥,每天澆水觀察兩盆蔥的變化。 小魚、烏龜、龍蝦是最常見的飼養物,為幼兒熟悉和喜歡。春季易養蝌蚪、蠶。引導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蝌蚪變青蛙的過程:卵--蝌蚪--長出後腿--長出前腿--尾巴縮短--青蛙,可用圖畫記錄。夏季易養蝸牛、泥鰍、蟬。秋季易養蟲子,如蟋蟀、蟈蟈、天牛、金龜子等,捉到後放在大口瓶中飼養即可。 二、在生活中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選擇材料投放科學區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有興趣的材料是學習最好的刺激。著眼於幼兒愛玩的事物:石頭、水、各種鏡子、吸鐵石、貝殼、各種質地的球、各種顆粒狀的食物、各種玩具等。平時注意觀察和家園聯系了解幼兒的興趣點,設計活動目標,有意識收集相應的活動材料,充分讓幼兒玩這些感興趣的東西,從而實現活動目標。 要讓幼兒有目的地探索這些東西,我們還必須提供相應的輔助材料。如:放大鏡、各種分類盒子、各種塑料管、手電筒、電池等。幼兒通過輔助材料可以更徹底的觀察、觸摸要研究的東西,憑借一定的輔助材料也可以做一定的實驗,發現現象和問題。如讓幼兒研究摩擦起電的實驗是,除了提供玻璃棒,碎紙屑、毛巾,用毛巾摩擦玻璃棒的一端外,還需要提供、絲綢布、毛線等,除了讓幼兒發現玻璃棒吸住碎紙屑的現象,並思考到摩擦的玻璃棒有靜電的結論,同時探索不同材料摩擦玻璃棒能否起電,能讓幼兒發散思維。 三、從主題活動課程目標延伸生成科學區活動,並准備相應材料 根據幼兒園主題課程的計劃安排,我們也對科學區的材料作了相應投放。主題"最棒的我"中我們在科學區投入不同人種的圖片,讓幼兒觀察了解黑色人種、白色人種、棕色人種、黃色人種等,讓幼兒觀察比較,收集各種動物特殊本領的資料,鼓勵幼兒相互交流、討論他們的發現等。幼兒相應的科學區活動,延伸了幼兒對於課程的學習和鞏固。 "妙妙鼻"主題活動提供各種不同味道物品,供幼兒嗅聞,供幼兒繼續實驗製作香水。收集各種紙質的防水物品,如一次性紙杯、牛皮紙袋、牛奶盒等,放置在科學區,並提供相應的水,供幼兒實驗。收集各種菇類、菌類、荷花等圖片,讓幼兒自由觀賞,豐富相關的知識。提供蘑菇等實物,讓幼兒用放大鏡、記錄的紙筆觀察記錄。 "好忙的市場"提供瓶子、碗等容器,筷子、勺子、各種豆,幼兒根據容器上的點數和數字,取出相應的豆子。提供各種豆子,並在下面做好標記,讓幼兒認一認各種豆子等。 四、隨機將幼兒美工活動的成品或半成品巧設科學區 幼兒美工的活動成品如能合理利用,也可作為科學區的探索材料,讓幼兒有再次動手的機會。如美工活動製作的小風車投放到科學區時,幼兒通過玩風車,可以感受風車的旋轉速度與形狀的變化關系。如幼兒收集各種材料製作的蔬菜和水果、葷菜等,通過無序排放,讓幼兒探索並科學分類,並提出多種方案。 好奇是幼兒的天性,在玩玩樂樂中每個中班幼兒都有強烈的求知慾。基於此,一個放置著豐富有趣的自然、物理科學、有關地球和環境材料的科學區,當然可以吸引幼兒前來探索和研究。因為我們對材料投放的精心和用心,孩子們對參加科學區域活動十分有興趣,也能用比較科學的態度來看待問題,能更加主動、積極、創造性地進行探究。
❻ 幼兒園生活區資料摘錄
對!是北大附屬實驗學校幼兒園,這是所國際化的幼兒園,最近入駐王家灣中央生版活區了,給業主子女提供了權世界最前沿的教育配套。王家灣中央生活區周邊還有十里鋪小學、德才小學、德才中學、二橋小學、二橋中學等眾多名校,是武漢有名的學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