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數學教案 比多少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鞏固幼兒運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兩組實物的多少。
2、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熟練地運用完整的語言描述物體的比較結果。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大膽表達,體驗數學活動的有趣。
活動准備:
1、活動場地布置成家的場景。
2、動物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一次性餐盤比幼兒人數少1、紙杯比幼兒人數多1,水果與幼兒一樣多。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有共同帶上小動物頭飾)今天小熊請客,它邀請我們小動物們到它家去做客,你們高興嗎?
2、幼兒隨同「動物園」的樂曲邊表演邊入場。
二、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引導孩子學慣用重疊、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1、(配班老師扮小熊)說:歡迎你們,請入座吧!哎!小兔寶寶你怎麼不坐呀?(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椅子多1,椅子比小動物少1)
2、(請小動物喝茶)小動物們幸苦了,一定很渴吧,我給你們倒茶,(另一老師帶領小動物)說:不用麻煩您,我們自己來吧!(小動物拿到茶杯倒說水)。小熊說:是不是哪小動物沒有水呀?怎麼還有一隻茶杯呢?(引導幼兒說出:茶杯比小動物多1,小朋友比茶杯少1)
3、(小熊端出水果)說:請吃水果!(讓幼兒說出:水果和小朋友一樣多)。
4、游戲——小動物找山洞。
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吧。
① 復習鞏固游戲玩法。
② 幼兒合作游戲。(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比山洞多(少),山洞比小動物少(多)。
三、天黑了小動物告別小熊回家去。
②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比較深淺
教學目標: 1.通過用眼看一看、動手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讓幼兒小朋友親身體驗到物體有輕有重,逐步加深對輕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幼兒體會到物體的輕重和物體的體積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3.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教 學 准 備: 實物若干。圖片、天平秤教 學 重 點: 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能夠分辨什麼樣的物體輕,什麼樣的物體重。 教 學 步 驟: 一、創設情境師:星期天,動物樂園可熱鬧了,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課件出示情境圖。) 1、動物樂園來了哪些小動物?它們都在干什麼?(噢,有馬、大象、小兔,還有小熊和小猴在玩蹺蹺板呢!) 2、 你知道小熊和小猴誰輕誰重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輕重。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比一比 (1)在動物園里有許多動物,你還知道誰輕誰重呢?課件出示幾種動物比輕重? (2)你們又是怎麼知道它們的輕重的呢? 2、掂一掂,比一比 (1)數學書和文具盒你們能看出它們誰輕誰重嗎?(你們都認為不能用眼睛看出來)那麼,你能想出什麼辦法比較它們的輕重呢? (2)幼兒操作,掂一掂。(現在請一幼兒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較數學書和文具盒的輕重,以及其它你感興趣的物體的輕重)(4)有幼兒說,他反復掂了一個蘋果和一個梨,它們的輕重不是很明確,你們想一想,該怎麼辦呢?(對了,我們可以藉助秤這種工具稱一稱,現在,我們用天平這種秤稱一稱。 3、稱一稱,比一比 (1)教師示範稱一稱,課件出示稱蘋果和梨的圖畫。問:誰輕誰重呢?你怎麼看出來的?(很多同學都看出來了,放蘋果的這邊矮,說明蘋果重,放梨的這邊高,說明梨輕。而且,有的同學還發現,天平秤的指針會偏向重的那邊呢,可見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啊!) (2)幼兒操作,秤物體,比輕重。(現在你們可以自己來稱一稱,比一比輕重。 四、總結: 師:小朋友們回顧一下,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比較物體的輕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種情況下用哪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有很多的辦法,一眼就能看出輕重的物體,我們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當看不出來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當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稱一稱的方法.
③ 幼兒園中班數學比長短教案
幼兒園優秀教案:比長短 教師:屈老師 一、活動目標 1.在嘗試中能用目測和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長短,體驗自己發現結果的成功感。 2.學習按照游戲規則進行活動。 二、活動准備 1.籃子(人手一隻)、吸管、綵帶、(每人兩件,一件長的,一件短的) 2.錄音機、音樂《小鳥飛...》《娃哈哈》《小兔跳》 3.小兔、小猴頭飾(都帶上尾巴,其中小兔是短的尾巴,小猴是長的尾巴) 4.投影儀、課件《比長短》 三、活動過程 (一)入場(啟蒙室),放音樂《小鳥飛》 幼兒聽著音樂走到位置上坐好。 (二)第一次嘗試活動 1.出示物品,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准備了很多好玩的東西,但是請你們玩之前呢,老師有個要求,就是你們在玩的時候仔細看看這些東西有什麼特點,你覺得它們是怎樣的? 2.每人一個籃子,裡面裝著准備好的物品,幼兒自由嘗試發現問題。 3.2分鍾後請幼兒討論發現的問題。 (三)第二次嘗試活動 1.提出要求,引導幼兒再次嘗試 現在請小朋友從你們的籃子里拿出相同的東西,玩一玩,比一比,看看這次聰明的你們又能發現什麼? 2.幼兒把發現結果說出來。 (四)出示課件 剛才小朋友都很聰明,說出了自己發現的問題。現在老師要請你們看看有趣的課件,裡面又有什麼東西呢?請看。播放課件。 看棍子,幼兒說出自己看到的情況。 教師小結:多出來的這里是長的,出示字:長。幼兒唱讀。 這邊沒有的是短,出示字:短。幼兒唱讀。 (五)結束活動 1.游戲:聽信號做動作 教師說長,幼兒用兩只手比長,開始時帶著幼兒做。教師說短,幼兒用手比短。 2.游戲:看錶演 現在呢,有兩只小動物要給小朋友表演,大家一起去看,好嗎?幼兒聽音樂《娃哈哈》離開位置,到前面。 老師有個要求,就是要看清楚等下出來的小動物誰的尾巴是短的?現在請小朋友准備好啦,小動物要表演了。 教師帶上頭飾扮演小兔小猴。 幼兒回答是小兔後,放音樂《小兔跳》帶領幼兒學小兔跳。 小朋友都很棒,現在我們一起做小兔去拔蘿卜啦。活動結束。 四、活動評價 小班幼兒由於對生活的經驗還比較缺少,他們嘗試的時候局限在大小這個方面,因為他們對大小已經掌握。後面經過學習、引導後,幼兒在游戲中玩得好。其次,幼兒年齡小,表述方面不是很夠,但幼兒都喜歡自己去嘗試,會大膽表現自己,多給幼兒自由操作的材料是很好的。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④ 幼兒園科學課教案 厚薄
薄!
⑤ 幼兒園中班科學《哪個比較重》教案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專(教學設計)是事先設屬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⑥ 幼兒園中班比較5以內的多少數學教案
教學目的: 1.初步感知5以內數與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系。 2.發展比較、概括能力。 教學准備: 動物頭飾:貓、狗、豬、熊、兔子;黑板畫;點子卡片每人一套。 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拍手游戲,用動作感知數的實際意義,如看點子卡片拍手,邊拍手邊數數,最後說出點數。幼兒還可根據點子的數量模仿拍幾下皮球的動作,邊拍邊數,並說出總數。 2.小動物去商店買氣球,它們都買幾只呀?(請幼兒扮演商店售貨員,幼兒戴頭飾扮演小動物買氣球。5以內數字自由說)在黑板上擺出來小動物買的氣球,讓小朋友數,"每個動物各有幾個氣球? 看顏色,說一說,幾裡面有幾個1? 3.看黑板畫,數一數,小動物一樣多嗎?誰多,誰少?怎樣才能一樣多?(添畫少的小動物,觀察誰比誰多1?誰比誰少1?教師講完,幼兒動手畫) 4.運用聽覺感知數,比比誰的耳朵靈。如老師請個別幼兒學動物叫聲(數量是5以內),其他幼兒回答:"是哪種小動物的叫聲?共叫了幾聲?" 5.游戲《乒乓球》結束活動。 課下延伸: 點子卡片練習,添畫小動物。 認識粗細活動要求: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准備: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 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現什麼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 2.尋找原即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 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 1、出示小棒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麼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 (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那麼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2.得出結論: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麼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 1.幼兒操作任意排 2.提問 (1)你是怎麼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 (2)你是怎麼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 (1)先找出最細的,然後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 一,然後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 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4、請幼兒採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認識厚薄活動目標: 1、感知6以內的數。 2、通過觀察比較正確認識和區分物體的高矮和厚薄,能將物體按高矮和厚薄排序。 3、在比較的過程中,逐步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活動准備: 教具:圖片,厚薄不一的書5本。 學具:幼兒用書第32頁,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鞏固認識高矮,按高矮排隊。 請三位高矮不同的幼兒站到前面來,讓大家觀察比較,可以由高到矮或由矮到高有序地排隊。 再請5--6位高矮不同的幼兒上來,讓他們目測比較高矮排序。 (2)認識厚薄。 出示厚薄不一樣的書本,提問:這里有什麼?有多少?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啟發幼兒用比較和目測的方法認識書本的厚薄,再請幼兒上來比一比排一排,學習按厚薄給書本排序。(從薄到厚、從厚到薄。)2、操作活動。 (1)引導幼兒看圖說一說:圖上有什麼?哪個厚?哪個薄?並認讀漢字:厚薄,並在厚書旁邊的圓圈裡圖上黃顏色。 (2)觀察比較彩色格子的長短,說說:哪個顏色的格子最長?哪一種最短?並按從長到短的順序在右邊的格子里寫上寫上數序。 (3)啟發幼兒按數序提示給格子塗色。 3、活動評價。 讓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材料,教師表揚正確排序並大聲講述的幼兒。
⑦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數一數,比一比
幼兒數學學習,主要分六大模塊:
1、集合:教孩子學會分類,幫助孩子感知集合的意義,逐步形成關於具體事物的集合概念,這是計數的前提,是形成數概念的基礎,為孩子數學能力做准備。
2、數:孩子總是先口頭數數開始,到結合實物數數。從無意義的數字到掌握數的實際意義,認識數字,理解數字,運用數字,最終形成數的概念。
3、量:通過對集合和數的學習,孩子從不精確的集合感知到確切的數量,這是數量由具象化到形象化的過渡,為加減概念打下基礎。
4、形:在兒童早期數學啟蒙的階段,除了加減法,還有幾何圖形的學習。幾何在數學中占據很重要的比例,對孩子空間立體思維的發展也有很重要的影響。
5、時:孩子對時鍾的認識,可以幫助其形成時間概念,有助於養成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守時觀念,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意義。溝通
6、空:空間思維是指識別物體的形狀、位置、空間關系,通過想像與視覺化形成新的視覺關系的能力。空間思維對於孩子在學習幾何等類型題時能起到有效幫助,對孩子大腦起到開發作用。具備空間思維的孩子能跳出點、線、面的限制,多個角度"立體思考",對其未來社會性的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主題和游戲,從具體到抽象,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愛數學!
⑧ 幼兒園中班數學《比較7、8》教案,急急急急
1、學習數字6、7、8會讀會寫,掌握0——8的各數的順序和大小。 2、通過認數、數數滲透數學和生活實際密不可分。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6、7、8的書寫 教學難點:6、7、8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 (1)畫面(美麗的校園以及學生在校園里跳皮筋、玩滑梯的情景。) (2)(指導學生看圖說話和數數)事物分別用幾來表示? 二、探索新知. 1、抽象出數 ①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個數可以用6、7、8表示,請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辦法擺一擺、找一找,告訴大家。 ②學生一起動手操作:可以用手指表示,可以擺圓片或三角,可以擺出數字卡片。小棒、蘋果、桃、小雞等等。 ③學生匯報 ④小結:抽象出6、7、8。 2、學習6、7、8之間的關系及6、7、8的書寫 (1)數的順序 這是一把放大的斷尺圖。(插圖) 讀一讀。(0—8) 大家再指著你擺的卡片倒著讀一讀。(8——0) 小結6、7、8的順序。(6添上1是7,8在7的後面 (2)比較大小 比較 6和 7的大小。[板書 6 <7] 你是怎麼知道6<7的?(看尺子圖、擺圓片.數手指等) 誰能比一比8和7的大小?板書8>7 你知道比 7小的數是幾嗎?[師舉 7的卡片]請你在數字卡片中找一找,舉給周圍的人看。 舉出比5大的數。[師舉5的卡片] (3)6、7、8的書寫。 書空寫6、7、8。你怎麼記住6、7、8、呢? 注意:我們寫的6、7、8是手寫體的,8不封口! 請打開書第30頁,描完6、7、8以後,每個數寫兩遍 學生評價。 3、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三、練習 (1)30/1數一數 (2)(P31/5)比大小的練習: [出示:7 O 4 5 O 8 6 O 6 7 O 1] ①7和4比怎麼樣? ②學生打開書練習。 ③大家齊讀、訂正。 (3)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東西的數量是6、7、8? 學生舉例。6、7、8在生活中到處可見,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 (4)(P31/思考題) 每個鞦韆1人玩,每個壓板2人玩。當鞦韆和壓板都坐滿人時,還有()人沒玩上?請同學下課通過實踐驗證答案。 板書:田格書寫6、7、8 直尺中6、7、8的位置 課後反思:學生對數6、7、8掌握的較好,能正確數出物體的個數,數的順序以及大小掌握的較好,但在8的書寫中大多數學生書寫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