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猜一猜
寫教案的具來體內容包括以下十自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②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夠不夠》教案與反思
反思
數學能抄為幼兒動手襲、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展。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賽"中增勇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③ 猜一猜,中班數學活動教案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回性,不要事無巨細答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④ 中班數學教案大全《前面有什麼》
活動目標:
1、通過游來戲,感自受上下這一空間方位。
2、通過環境的創設,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會用「上下」進行簡單的描述。
活動准備:
1、猴子圖片一個,一座大山,一棵大樹,桃子若干。
2、各種小動物若干。(如:小鹿、小熊、小貓等。)
3、准備游戲時用的傘、床、桌子、椅子、蘑菇桌等物品。
活動過程:
1、以小猴找食物,導入活動。
瞧!是誰呀?(小猴子)小猴子肚子餓的咕咕叫,多想找些吃的來掂掂肚子呀!他走呀走,找呀找,看!他走到了什麼地方?(小猴走到了山下面,要求幼兒把話說完整。)讓我爬上山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好吃的。小猴現在又在什麼地方了呀?(小猴到了山的上面。)讓我看看前面有沒有什麼好吃的?(有棵樹,樹上有桃子。)小猴要去摘桃子,先要干什麼?(小猴先要走到山的下面。)(小猴再走到大樹的下面。)桃子在哪兒呀?小猴能摘到桃子了嗎?(不能)怎麼辦呢?(小猴子爬呀爬,爬到樹上)摘個桃子吃飽了,咕嚕咕嚕滑下樹。
⑤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比較10以內數的多少》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20以內各數及計數單位「一(個)」「十」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在編排這部分內容時,突出了學生的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做」數學中掌握數概念。
主題圖「百羊圖」為學生數數提供了現實素材,同時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通過「百羊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體會它比以前學過的20多得多,並讓學生了解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培養估計意識。
例1通過讓學生數數量是100的不同物體,使學生學會手口一致地數數,初步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從整體上感受100的大小。教材在編排上注重學生的經驗,在數數的過程中突破數數的難點──「拐彎數」。第一幅圖展示了學生在已有的20以內數的基礎上數下一個數,數到29時下一個數是30,突出了難點的教學;第二幅圖加深了學生對100的認識,突出了數的本質;第三幅圖深化學生對計數單位「十」的認識,引出新的計數單位「百」,並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十」與「百」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再次了解整十數的順序。教材編排中從直觀、無結構的學具(一堆小棒、第納斯木塊等)到直觀「結構化」的學具(10根一捆、10個一列),使學生充分體會十進制計數法,加深學生對計數單位「一(個)」「十」的認識,並認識新的計數單位「百」。「做一做」第1題意在引導學生在數小棒的操作中突破「拐彎數」(當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整十數是多少);第2題讓學生自由地數泡泡,學生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兩個兩個、五個五個、十個十個地數,豐富學生數數的經驗。
例2教學數的組成,教材在編排中分兩個層次:整十數的組成和一般數的組成。教材通過讓學生說出擺放70根、46根小棒是多少的過程,使學生藉助直觀、「結構化」的學具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並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一個數,既加深了對數的認識,又加深學生對計數單位的理解,尤其突出了計數單位「十」。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能夠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的組成;理解計數單位「一」「十」「百」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教學難點是培養學生的數感。
二、重難點突破
1.能夠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並在「數」的過程中理解計數單位「一」「十」「百」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突破建議
(1)課前應准備好方木塊、小棒等素材。塑料小棒較為理想,它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容易使學生從一根一根、十根十根地數數的活動中抽象出計數單位「一(個)」「十」「百」。
(2)為學生獨立地數出數量是100的物體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充分操作學具(小棒、方木塊等),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數出數量是100的物體。在充分數的基礎上,應向學生展示數數的過程(可用實物投影或課件展示),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先一根一根地數,每數十根捆成一捆,數到100;再十根十根地數,數到100.將10捆結成一大捆。為了突破數數過程中「拐彎數」的難點,每數到「幾十九」時,教師可用「下一個數應該是多少?」突破數數的難點。
(3)引導學生概括。伴隨數數的過程,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歸納: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即:將10根小棒捆成一捆,得出「10個一是十」;將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得出「10個十是一百」。加深學生對計數單位及其它們之間關系的認識,逐步認識十進制計數法。
2.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突破建議
充分利用小棒,把握教學層次。應該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學具來弄清100以內各數是由幾個「十」(幾捆小棒)和幾個「一」(幾根單根小棒)組成的。按照整十數的組成──一般數的組成的層次進行教學。整十數的組成可先把70根小棒雜亂擺放,問學生「怎樣擺就能一眼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學生說出「十」後再變成7捆。使學生清楚地「看到」70的組成,進一步體會計數單位「十」的作用,還可以繼續說說其他整十數的組成。一般數的組成可以讓學生先擺出46根小棒,然後提問「怎樣擺就能一眼看出是46根?」(先擺4捆,每捆10根,再擺6根單根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思考並交流46的組成。
3.培養學生的數感。
突破建議
(1)結合現實素材認識100以內各數並估計物品的個數。可以利用第33頁的百羊圖、第35頁的泡泡圖、第38頁的夾子圖和糖果圖等,滲透估計的方法(以10個為標准進行估計)讓學生估一估,再實際數一數,使學生直觀感受相應數的多少。
(2)開展多種形式的數數活動。數數時,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幾個幾個地數。還可以讓學生先抓一把學具估一估有多少,再實際數一數。
⑥ 中班數學活動蛋有幾只教案及反思
設計思路:
1。主題活動中融入的數活動
近日我班正在進行「動物世界真奇妙」的主題活動,在認識一些鳥類的過程中,孩子們開始對於各種各樣的蛋產生了好奇與濃厚的興趣,此時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將孩子比較熟悉與喜歡的四種鳥卵作為孩子們數數的載體,既幫助孩子們積累了相關的數經驗,同時也進一步地增強了孩子們對於各種鳥卵的興趣與認識。
2。數活動中融入的趣味游戲
數活動本身邏輯性概念性較強,而幼兒又是具體形象性思維,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數活動融入到有趣形象的游戲環節中,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的操作,富有情節的游戲,在輕松的環境中,在愉快的游戲中積累數經驗。
3。本班幼兒數經驗的最近發展區
有序數數對於我們班的孩子而言已沒有多大挑戰性,大多幼兒都能較為准確地點數,然而在幼兒的生活中,游戲中我也發現孩子們在點數一些排列成封閉狀的物體時,由於缺少方法,常常出現數錯與數不清的現象。孩子已經積累了較多的點數經驗,但是在點數中缺少方法,所以在數一些亂序排序與封閉式排序的物體時,出現了困難,因此,只要在方法上稍加引導,就能使幼兒較好地掌握了。
4。活動中的生生互動
在學習活動中,孩子們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更能為幼兒所接受。數活動中我多採用了分組教學的方法,一來在活動中教師能更為全面地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二來給幼兒較大的選擇與操作空間。此次分組,我主要是隨機抽樣分組,幼兒中存在個體差異、能力差異,在設計活動時我考慮到了給幼兒提供生生互動、相互交流的機會,讓幼兒在探索、發現數數方法之後,與同伴充分交流、分享各自的經驗,讓孩子來教孩子,從中又使孩子們得到了更多不同的數數方法。
活動目的: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封閉式數數的方法,初步積累封閉式數數的經驗。
2。發展幼兒思維的准確性、靈活性,激發幼兒參與數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連線紙、水彩筆
2。雞、鴨、鴿、鵪鶉圖片及蛋樣品各一隻
3。擺放成封閉式的平面雞蛋、鴨蛋、鴿蛋、鵪鶉蛋若干
4。數字卡片
5。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交代主題,活動導入
1。游戲《連線找客人》
2。幼兒連線後,教師將幼兒作品貼在黑板上,並出示相應的動物圖片。(注意排序:雞、鴿、鴨、鵪鶉)
二、配對
1。教師出示雞蛋、鴿蛋、鴨蛋、鵪鶉蛋(特別介紹鵪鶉蛋)
2。幼兒配對,將蛋放在動物邊上。
三、數雞蛋
1。教師出示雞蛋!
「雞媽媽你們看它下了幾個蛋啊?」
2。發現問題?引導幼兒想辦法解決。
四、幼兒探索嘗試封閉式數數
1。幼兒按意願選擇不同的蛋進行數數。
「請小朋友選擇一種你要數的蛋蛋。想想看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數的又快又對,怎麼才能記住第一個數的那個蛋呢?」
2。總結交流,數數的經驗。總結時,教師出示數字卡片。
幼兒說對後,出示數字,比較誰生的最多
五、游戲:母雞孵蛋
1。交代游戲規則
「著音樂一起學母雞圍著雞蛋走路。音樂一停我們就快去找一窩雞蛋蹲下附小雞哦」「快數數你一共附了幾個蛋?」
2。游戲三邊
⑦ 中班數學教案 形形色色
在活動進行之前家長們帶孩子參觀市場,認識各種各樣的蔬菜。孩子們在我們的植物園里學習種菜、收菜等,還初步了解了蔬菜是吃它的什麼地方等知識。然後再利用今天的這個活動,把對蔬菜的已有經驗進行一些歸納和整理。整個活動的目標是:1.嘗試根據蔬菜的不同特徵分類。2.用不同方式記錄並閱讀統計表。
第一個環節的游戲「買菜」主要目的是讓幼兒熟悉每種蔬菜的名稱。第二個環節的游戲「猜猜樂」是鞏固對各種蔬菜的形狀和顏色的認識。接下來的第三個環節:分組討論、把蔬菜按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和記錄分類結果,這些都是讓幼兒把已有的經驗進行歸納和整理。最後一個環節是讓幼兒了解一下其它的分類方法,也是活動的一個延伸。
活動准備:
1. 各種外形特徵的蔬菜:枸杞菜、紅辣椒、豆角、番茄、苦瓜、玉米、蓮藕、洋蔥每種兩個。
2. 蔬菜分類統計表(顏色分類表、形狀分類表各四張)。
3. 吃法分類的標記(葉、莖、果實、種子的標記各一個,貼於大籃子上)。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游戲:買菜。
(1) 介紹玩法及要求。
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一起到蔬菜超市來玩「買菜」的游戲,但是玩之前我有兩個要求:
第一:每個小朋友只能買一種蔬菜,付錢的時候要告訴售貨員你買的是什麼。
第二:菜買回去後你可以小聲地和同伴討論一下你買的菜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摸摸看有什麼感覺。聽明白了嗎?
給幼兒分派「錢」。
(2) 好,我們一起去買菜啰。售貨員阿姨上前打招呼:「小朋友們好!歡迎光臨!」「售貨員阿姨好!」幼兒自由買菜。
2. 游戲:猜猜樂
師:今天小朋友們都買了很多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蔬菜。現在我們又來玩游戲——「猜猜樂」。我請一個小朋友出來說說你買那種蔬菜的形狀和顏色,看其他小朋友能不能猜出你買的是什麼?但記住千萬不能把蔬菜的名字說出來。
(小朋友猜出其中一種蔬菜時問問其他的孩子今天還有誰也是買該
種蔬菜的。)
3.分組活動: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
(1)師:如果老師請你們把桌面上的蔬菜分一分類,你們想想可以按什麼來分呢?(按形狀、顏色等)
4. 操作活動:分一分,記一記。
(1) 觀察結束後,幼兒將這些蔬菜進行分類,把分類的結果用不同的方式記錄下來並閱讀統計表。
師:每一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用什麼方法來分,商量好就可以開始分啦。
——分完後老師逐組提問:「你們組是按什麼來分的呢?」
——教師出示統計表並作記錄說明。
師:剛才小朋友都是按形狀或者顏色來給蔬菜分類的,現在請大家把分類的結果記下來。這是一張顏色分類記錄表(講解記錄方法,老師示範畫紅色標記)。同樣方法出示形狀記錄表(請一位幼兒示範畫形狀標記。)
——請組長出來領統計表,幼兒分組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請幼兒自己把統計表展示在黑板上,分享統計結果。
師:「請大家坐下來,我們一起分享一下。」
「這張記錄表是哪一組的?你們組是按什麼方法來分的?」請組長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鼓勵幼兒說說除了記錄表裡的蔬菜還有哪些蔬菜是長長的、紅色的、綠色的…….)
5. 教師與幼兒共同完成按照蔬菜吃法分類的統計。
師:老師再來考考你們:誰知道胡蘿卜我們是吃它的什麼地方呢?西蘭花呢?哦,原來我們還可以按照吃蔬菜的不同地方來分呢。
——請幼兒按照蔬菜的吃法把蔬菜放到貼有相應標記的大籃子里,放好後逐個籃子檢查一下,說說看分對沒有,遇到不會分的請幼兒回家問問爸爸媽媽,也可以上網找找答案。
6. 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吃的蔬菜及功用,然後老師小結:蔬菜都很有營養,多吃蔬菜身體才會長得棒棒的。現在我們就把蔬菜拿到廚房裡讓阿姨們給我們做美味的午餐吧。(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由於本活動涉及的領域包括科學和語言,所以在每一個活動環節里,我們都要求孩子們盡量用完整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設想。之所以選擇讓他們以小組形式來進行分類記錄,是因為對於中班下學期的孩子來說,應該逐步提高他們與人合作、共同協商的學習習慣和方法,為大班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今天的整個活動我認為孩子們都非常投入,所設計的游戲更好地增強了科學活動的趣味性,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們去想、去說、去做,因此他們都能比較大膽積極地參與每一個環節,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目的。但蔬菜的種類是非常多的,而這個活動提供給孩子的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在以後能創設更多的教學活動和游戲,使孩子們學習更多關於蔬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