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游戲活動喂娃娃吃教案

游戲活動喂娃娃吃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01 19:06:35

㈠ 游戲「娃娃家」的讀後感

淺談幼兒園「娃娃家」游戲的作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在幼兒園一日生活里,要創設寬松、自由、豐富的活動環境,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需要,讓幼兒自主選擇,自主發展。小班的幼兒年齡小、情緒波動大、易受環境的刺激和影響,而且在情感上有較大的依賴性。因此,創設自由、安全、寬松、舒適的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開學初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娃娃家、美工區、建構區等游戲區域,在區域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發現孩子們特別喜歡玩娃娃家的游戲,有時,手中的一個娃娃就能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快樂和滿足。娃娃家游戲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有著較大的教育價值,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穩定焦慮情緒。
開學初孩子們從不同的家庭來到了幼兒園,由於年齡小,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賴成人的照顧,當他們突然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群體時,內心就會失去安全感,變得孤獨和恐慌,往往會哭鬧不止。這時老師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讓他們適應新的環境,逐步建立對老師和幼兒園的親近感。因此在創設娃娃家環境上我們力圖再現家庭的生活場景,突出「家」的真實感、溫馨感,讓孩子找到家的感覺
在娃娃家,我們提供了許多新穎、童趣的玩具,如會發聲響的娃娃、電動小汽車、廚房用具,床、餐桌椅以及糖果等。孩子們看到這么多玩具,立即被吸引了,暫時忘記了恐懼和焦慮。芝芝是我們小朋友中哭的最凶的一個,從她媽媽手裡接過來時,她又是踢,又是抓,無論你說什麼,她都不聽,閉著眼睛一個勁地叫,本來嗓子就是沙啞的,加上一叫,更加讓人聽了心疼。後來我就抱著她來到娃娃家,讓她觀賞娃娃家的玩具,當她看到那麼多的布娃娃時心動了,忍不住想去抱布娃娃。我鼓勵她選一個喜歡的布娃娃抱在手裡,並引導她和布娃娃說說話,一會兒她的情緒就穩定下來了,不再大哭大鬧的,只是偶爾抽泣一下。 二、提高自理能力。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家裡的大人都以他為中心,什麼都包辦了,養成了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到幼兒園來後,要上廁所了,褲子不會拉;要吃飯了,調羹不會抓,有的甚至直接用手抓了飯往嘴巴里送,嘴邊上,檯子上到處都是;有的索性就不吃,等著老師喂。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遵循3~4歲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重視在游戲活動中的滲透教育,讓孩子通過游戲活動,不經意間習得生活技能,再現自己的生活經驗。
在孩子基本適應幼兒園生活後,我們根據幼兒的需要,在娃娃家逐漸增加了一些喂娃娃吃飯,給娃娃夾夾子,哄娃娃睡覺、給娃娃穿衣服、扣紐扣等活動,讓孩子在游戲活動中學習這些生活技能。剛開始,老師沒指導怎樣給娃娃餵食,很多孩子就直接用手抓了許多食物塞到娃娃的嘴裡,地上、桌子上撒了一大片。我用娃娃的口吻對孩子說「我嘴巴里的飯太多了,放不下了」。他們馬上就知道要少舀點食物到嘴巴里。在不斷的游戲中,他們掌握了握調羹的方法,知道飯要一點一點的喂到娃娃的嘴裡。自己吃飯的時候,他們把游戲中獲得的經驗運用了過來,學會了使用調羹,學會了吃飯,撒飯粒的情況明顯好了許多。 三、激發探索慾望。
新《綱要》指出要讓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建構知識。小班幼兒正處在「我自己來」的關鍵時期,作為教師要善於為娃娃家游戲提供適合幼兒探索的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條件,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體驗和探究,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勇於嘗試,克服困難。
在喂娃娃時,我們准備了各種大小、質地不一樣的調羹,有小朋友平常用的,有用雪碧瓶自製的,還有舀調料的塑料調羹。食物也是不一樣的,有元宵,米粒、豆子、面條等。孩子們剛進入區域時,隨便找了一個喜歡的調羹和實物就去喂娃娃了。這時,拿不同小勺的幼兒就發現了不同的情況,有的娃娃肚子里裝滿了食物,吃得飽飽的,有的娃娃肚子里只有幾粒米,而桌上、地上卻撒了一地……於是,在這個問題出現後,我及時引導幼兒觀察同伴,特別是那些喂得好的小朋友:「為什麼同樣是吃飯,有的娃娃吃飽了,有的卻沒有吃飽呢?」在我的啟發下,孩子們很快發現了勺子的不同,以及娃娃嘴巴的大小不一樣,那些喂不到飯的娃娃不是因為嘴小用了大勺,就是因為勺子的質地不一樣,所以盛的食物也有多有少。於是通過接下來的多次嘗試、操作,他們漸漸地發現用吃飯的調羹是最合適的,雪碧瓶做的調羹太軟,食物容易撒,舀調料的調羹太小,只能裝幾粒米。在娃娃家游戲中,幼兒在一次次的嘗試中,不僅學會了如何喂娃娃吃飯,而且在使用勺子的過程中體驗了游戲探索的快樂,從而激發了他們下次活動的熱情。
又如米本來是我們放在娃娃家餵食用的,孩子們不滿足就這樣把米放在鍋里燒,有的把米裝進了飲料瓶,不停的搖晃,聆聽米粒發出的聲音,有的用調羹在米裡面舀來舀去,有的直接把杯子里裝滿米從高處倒下來……看到孩子們這么愛玩米,我們增添了幾個大盆、塑料管、漏斗等材料,孩子們玩的花樣更多了,發現的現象也更多了,他們通過嘗試發現倒米時用漏斗裝好了,米就不掉到外面來了;把大瓶子里的米倒到小瓶子里,大瓶子里還剩下很多米等等。在一次探索瓶子里的米什麼時候不響時,我們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秘密。那天貝貝在瓶子里裝了些米搖晃起來,我就問他:「你知道瓶子里的米為什麼會發出這么好聽的聲音嗎?他一邊搖,一邊看著瓶子,他發現米在跳舞,我又引導他思考米什麼時候就不跳舞了,他就開始往瓶子里裝米,裝一會搖一下,直到把瓶子里全部裝滿了米,我們都以為瓶子里不會有聲音了,可貝貝一搖瓶子,瓶子里還是發出了聲音,我當時也迷糊了,怎麼會,打開瓶子一看,原來剛才滿滿的米一搖以後變淺了,又有空隙了,我們把米重新裝滿,再搖,還是和前一次一樣,反復操作了幾次,才徹底聽不到聲音了。
米在幼兒的手裡玩出了多種花樣,他們在一次次的游戲中,充分感受著玩米帶來的樂趣,同時在游戲中,又滿足了他們好奇的心理,激發了他們探索的慾望,使娃娃家活動向著更深的層次發展。 四、培養良好品質。
同伴間的友好交往,合作,交流,分享,謙讓等良好的社會行為的培養和內化,將有利於他們成長為具有良好適應性和社會交往能力的人。而如今的幼兒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中無同伴與他玩耍,無弟妹要他照顧,父母以他為中心,家中東西也是任他選用。有些父母不太注重幼兒的情感、社會性教育,只注重智力開發,遷就幼兒的不正確行為,甚至向幼兒灌輸利己的觀念。在這種環境下的幼兒若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只能使他們獨占意識日益膨脹,再加上他們缺乏集體共處的經驗,不會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系,如:不願與同伴分享玩具,在游戲中不守規則,不懂得謙讓等。這就更需要我們對幼兒進行社會性交往的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交往態度,與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幼兒社會交往的發展。 1、讓孩子學會謙讓。

剛開始,孩子玩娃娃家游戲時,常常會爭搶娃娃,誰也不肯讓,每個幼兒都一個勁的叫著「是我的,是我的」。我就以娃娃的口吻說:「我疼死了,你們要把我的手拉斷了。」一聽這話,孩子的同情心油然而生,立即松開了手,可他們又實在想玩這個娃娃,我就引導他們通過扮演角色,一個燒菜,一個抱娃娃。他們很樂意地就接受了這個建議,互相謙讓著對對方說「娃娃給你,我去燒菜。」這樣,爭搶的兩個孩子馬上投入到游戲角色的扮演中,爸爸在廚房裡燒菜,媽媽抱娃娃。吃飯了,老師以游戲的口吻說:「媽媽抱了半天娃娃,很累了,把娃娃給爸爸抱,休息一會兒吧。」在這樣的情景下,孩子很大方的把娃娃給其他幼兒了。經過幾次經驗的積累,他們再也不會為了一個娃娃或者工具搶來搶去,知道可以分工,輪流玩。
2、學會關愛。
娃娃家游戲是一種角色游戲,涉及各種角色的扮演和交往。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扮演爸爸、媽媽,模仿著大人的舉動:給娃娃穿衣服,餵食等。在這樣的角色扮演中,他們體會到了父母對他們的愛,內心自然地萌發了關愛他人的情感,於是在以後的日子裡,我不經意地站著給他們講故事、彈琴,細心的孩子會端來椅子,說「王老師,你坐。」有的孩子哭了,他們會用手帕給他擦眼淚,叫他別哭,媽媽一會就來接等等。
這種關愛他人的情感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他們通過對不同角色的扮演獲得的親身體會,有利於他們成長為具有良好品質和社會交往的人。 3、學會分享。
分享是幼兒將自己的物品與別人一同使用、體驗的行為。分享觀念,有利於幼兒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形成。
剛開始玩娃娃家游戲的時候,孩子們都是抱著自己帶來的娃娃游戲,不願意給別的小朋友玩。在學習完歌曲「找朋友」後,我乘機引導他們思考:「娃娃也想找很多朋友做游戲的,怎麼辦呢?」在我的啟發下,小朋友知道了把自己的娃娃給別的小朋友玩,娃娃就找到了新朋友,自己也找到了新朋友。他們不再抱著自己的娃娃不放,願意主動地把自己的娃娃給別的小朋友玩,尤其是看到哪個小朋友來園哭了,他們會很快的把自己的玩具送給他玩。玩餵食游戲時,他們也不再把一大盆的食物搶在自己面前獨玩,能幾個人共用一份食物。 五、鞏固知識經驗。
在幼兒期,孩子獲得的經驗是整體的,而不是一個個獨立的知識點。在娃娃家游戲中,幼兒通過對材料的操作和角色的扮演,都能獲得有關的感性經驗,從而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
例如我們在玩娃娃家游戲時,給幼兒准備了很多自製的雪碧瓶寶寶和寶寶們喜歡吃的各色事物。這些「穿著」不同顏色衣服的雪碧瓶寶寶和鮮艷的事物很快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於是,我們追隨孩子的興趣,請他們給這些寶寶餵食。剛開始,老師不提要求,讓幼兒自由地玩餵食游戲。過一階段,老師引導幼兒說:「瓶寶寶喜歡吃和自己一樣的食物。」小朋友就有選擇地進行餵食。在快樂而輕松的餵食活動中,孩子們獲得了顏色匹配的數學知識。它不僅體現了分層教學的理念—針對不同能力、不同的幼兒作出不一樣的指導,同時在指導的過程中又使集體教學的目標、要求在游戲中得以復習和提高,從而讓孩子獲得愉快情感的體驗,輕松獲得知識經驗。
又如在學習大小匹配時,我們又在娃娃家准備了大小不一的兩種瓶子,讓孩子通過給瓶寶寶戴帽子等活動,學習對應

㈡ 小勺對我笑哈哈幼兒活動教案

這對我笑哈哈,幼兒園活動教案
小班教案《我會用小勺》含反思適用於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嘗試精神,學習正確使用勺子,願意自己用勺吃飯,樂於參加游戲,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我會用小勺》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學習正確使用勺子;願意自己用勺吃飯;樂於參加游戲。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正確使用勺子。
教學難點:願意自己用勺吃飯。

活動准備
小兔子玩具若干;勺子每人一把,塑料碗每人一個;米少許。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
1、出示兔子玩具。
2、講《兔寶寶吃飯》的故事。鼓勵幼兒自己用勺吃飯。

二、討論怎樣用勺吃飯。
1、教師引導幼兒談談平時怎樣用勺吃飯,應該怎樣正確用勺。
教師小結:把勺子放在食指和大拇指之間捏好,用中指抵住勺子。然後用勺子一口接一口地把飯送進口中。
2、幼兒練習正確的拿勺方法。

三、游戲。
1、 介紹游戲——用勺喂兔寶寶吃飯。
每組一個兔子玩具,幼兒每人一把小勺、一個塑料碗,碗里裝少許米。幼兒用勺把「米飯」送到兔子玩具嘴邊。邊喂邊說:「兔寶寶,我教你吃飯,以後不要媽媽喂飯了。」
2、幼兒進行游戲,教師進行指導。

四、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中,讓幼兒練慣用勺子喂娃娃吃飯。

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喜歡玩具,用玩具和故事的形式展開思想教育有利於幼兒學習, 通過這一活動的教學,大大改善了幼兒不會用勺的現象。在區角活動中的練習,使幼兒進一步學會正確用勺。喂兔子玩具吃飯,使幼兒認識到要學會自己用勺,不依賴大人。今後我還要在更多的評價方式上下工夫。

小網路:勺子的種類是很多的,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大小,針對不同的東西,他的用處也是不一樣的。

㈢ 小班《我給娃娃喂豆豆》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綱要》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中,積極地、主動地去探索各種事物,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小班幼兒的好奇心較強,對新事物的探索慾望較強,因此,我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數學活動《喂娃娃》,讓幼兒能夠大膽地參與活動,積極地投入到實踐中去。

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他們需要在操作探索、親身體驗中去發現事物的變化。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有三點:1、能按標記選擇相同的實物喂娃娃。2、能手眼協調地將實物送進娃娃嘴裡。 3、有愛娃娃、關心娃娃的情感。我將第一個目標定為重難點,希望能在活動中盡量去突破。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能按標記選擇相同的實物喂娃娃。通過操作實驗,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將正確的實物手眼協調地送進娃娃嘴裡。主要通過探索操作獲得經驗,通過集體的評價使經驗得到整理。總之,我確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使活動呈現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景、游戲之中。

本次活動,我一共設計了三個環節, 相信通過本次活動,幼兒也能夠初步地掌握按標記選擇相同的實物喂娃娃。

㈣ 小班健康不玩小勺子教案

小班健康不玩小勺子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剛進入幼兒園,不會正確使用小勺,為了使幼兒今後更好地使用小勺進餐,我設計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學習正確使用勺子;願意自己用勺吃飯;樂於參加游戲。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正確使用勺子。
教學難點:願意自己用勺吃飯。
活動准備
小兔子玩具若干;勺子每人一把,塑料碗每人一個;米少許。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
1、出示兔子玩具。
2、講《兔寶寶吃飯》的故事。鼓勵幼兒自己用勺吃飯。
二、討論怎樣用勺吃飯。
1、教師引導幼兒談談平時怎樣用勺吃飯,應該怎樣正確用勺。
教師小結:把勺子放在食指和大拇指之間捏好,用中指抵住勺子。然後用勺子一口接一口地把飯送進口中。
2、幼兒練習正確的拿勺方法。
三、游戲。
1、 介紹游戲——用勺喂兔寶寶吃飯。
每組一個兔子玩具,幼兒每人一把小勺、一個塑料碗,碗里裝少許米。幼兒用勺把「米飯」送到兔子玩具嘴邊。邊喂邊說:「兔寶寶,我教你吃飯,以後不要媽媽喂飯了。」
2、幼兒進行游戲,教師進行指導。
四、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中,讓幼兒練慣用勺子喂娃娃吃飯。

㈤ 小班上學期區域活動計劃(總目標、階段目標)急!

一.班級情況分析:本學期我班共有幼兒31名,男孩子有20名,女孩子有11名,其中有9名幼兒是插班生。由於幼兒年齡較小,部分幼兒剛入園,同伴之間的交流較少,語言交往能力,普通話及自製能力較差,動手能力薄弱,手指不靈活,思維比較局限。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分別設置了以下的區域:角色區,閱讀區,美術區為幼兒更好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空間。二.區域活動的總目標創設一個幼兒喜歡的、自由的、開放的環境,引導幼兒自主地進行活動,培養幼兒積極主動、活潑開朗的個性,促使幼兒樂意和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
三、各活動區域分目標 1. 角色區(娃娃家):(1) 培養幼兒對角色扮演的興趣。(2) 增加幼兒之間的交往,發展語言表達能力。(3) 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知道做父母的不易2. 閱讀區(1) 培養幼兒對看書的興趣。(2) 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養成堅持講普通話的習慣。(3) 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3. 美術區 (1) 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2) 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手指的靈活性。(3) 發展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的美感。四.各區域階段活動計劃:1. 角色區 第一階段; (1)具體教育目標 a.喜歡在娃娃家裡玩游戲。b.認識娃娃家的餐具。c.認識娃娃家的卧。d.認識洗手間和炊具。e.不損壞娃娃家內的用品。 (2)活動准備 a.向幼兒介紹娃娃家的用途及鞏固該區的規則。b.小房子,小床,布娃娃,炊具,餐具,小桌子,電話,台燈,臉盆架,毛巾,臉盆 (3)活動指導 a.告訴幼兒角色區是讓小朋友們玩娃娃家的地方。b.幫助幼兒認識娃娃家內的各種物品,並了解其玩法。c.告訴幼兒不能損壞娃娃家內的物品。 第二階段: (1)具體教育目標 a.學會正確的抱娃娃,哄娃娃睡覺。b.學會用小勺喂娃娃吃飯。c.喜歡給娃娃梳妝打扮。d.學會煮飯,炒菜。e.不爭搶玩具。(2)活動准備 a.向幼兒介紹角色的分配情況及注意事項。b.娃娃家內的物品。(3)活動指導a.指導幼兒如何抱娃娃,哄娃娃睡覺,喂娃娃睡覺,給娃娃梳妝打扮 b.指導幼兒如何煮飯,炒菜,買菜,澆水收拾餐具。c.告訴幼兒不能爭搶玩具。2. 閱讀區 第一階段:(1)具體教育目標 a.喜歡在圖書區看書。b.看單幅單畫圖書,知道書的封面,封底,會從頭開始看。c.邊聽老師朗讀圖書,邊觀察圖書內容,了解故事情節和圖畫內容的聯系。d.根據圖書畫面學習一些詞彙,主要是動詞和形容詞。e.能夠安靜的看書。(2)活動准備 a.向幼兒介紹該區的活動規則及各種圖書的類別。b.各種圖書。(3)活動指導 a.告訴幼兒閱讀區是讓小朋友們看書的地方及應該注意的事項。b.指導幼兒應該放正圖書,從頭到後一頁一頁的看。c.告訴幼兒看書的時候不能大聲講話影響別的小朋友看書。第二階段:(1)具體教育目標 a.幼兒自己翻閱單幅單畫的圖書並用簡單的語句描述。b.用較簡單的語句講述圖形中出現的畫面。c.講述圖書內容,能夠較正確的運用動詞和形容詞。d.學習簡短語言的講述畫面內容,較合情理。(2)活動准備 a.各種圖書。(3)活動指導 a.指導幼兒用簡單的語句講述畫面。b.糾正幼兒用詞不當的地方。3. 美術區第一階段:(1)具體教育目標 a.喜歡在美術區里做手工。b.學會將一團泥放在手掌心搓的技能。c.學慣用手掌將泥團圓後放在板上壓扁的技能。d.學習在壓扁的泥上用拼花印在泥面上做餅干。e.知道在捏橡皮泥的時候不能大聲叫嚷。(2)活動准備 a. 向幼兒介紹該區的規則及橡皮泥的特點。b.各色橡皮泥c.小拼音 花,瓷盤。(3)活動指導 a.告訴幼兒美術區是小朋友做手工的地方b.指導幼兒如何把橡皮泥捏軟,搓圓,壓扁,印上花。c.告訴幼兒捏橡皮泥十要保持安靜。第二階段:(1)具體教育目標 a.學會把橡皮泥搓長的技能b.學會把搓長的橡皮泥做成麻花的技能。c.學會把紙片撕成細細的面條的技能。d.知道橡皮泥和紙不能扔到地上。e.學會做完手工後把東西都收齊。(2)活動准備 a.向幼兒講述紙片的用途。b.橡皮泥,紙,小托盤。(3)活動指導 a.指導幼兒如何把橡皮泥搓長,做成麻花。b.指導幼兒如何把紙片撕成細條。c.指導幼兒如何收拾工具。五、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不同區域雖然是相對獨立的,但它們之間可以相互聯系起來,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使幼兒保持活動的興趣。比如引導幼兒在美工區印小魚等送到娃娃家,製作花環送到表演角。幼兒對這些活動會很感興趣,在做做玩玩中能輕松地得到了相應的知識。《小班區域活動計劃》 小班區域活動計劃2008-10-7 22:51:10 《中國民辦學校制度創新案例》叢書徵稿函件 一、 情況分析
小班幼兒大多數初次離開父母來到幼兒園,對幼兒園的一切往往感到陌生,並有一定的距離感,因此,這是幼兒在園三年中的一個非常特殊而關鍵的時期.如何培養幼兒對環境的親近感、對入區活動的濃厚興趣是這個階段開展區角活動的重點。3-4歲幼兒好奇、好動,語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協調能力等相對較差,思維的直觀性、具體形象性更為明顯,直接的動作對於促進該年齡段幼兒的發展顯得更有意義。
二、預設區角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經過三位老師的討論,我們決定設置科學區、美工區、生活區(娃娃家)、建構區、音樂區等。在布置活動區時,我們注意到:
(1)、各區之間互不幹擾,有些區域角需要安靜,有些區域角需要熱鬧,在設置時,我們盡量把這兩類區域角分開,以減少相互干擾。
(2)、充分利用活動室原有條件,使區域固定,便於幼兒隨時參加活動。如在操作區,為幼兒提供五顏六色、大小不一的珠子,練習穿項鏈、手鏈等,這樣手指肌肉發展水平不一樣的孩子可分別選擇活動材料。美工區,增添玩色游戲,准備棉簽、彈珠、紙團、蔬菜、印章等。科學區,增添各種形狀的圖形,可按色分類,按形分類,圖形接龍等。讓幼兒藉助頭腦中積累的表象進行抽象思維。
三、 區角設計意圖、計劃、材料
1、美工區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都比較弱,但他們又非常的好動,喜歡操作,再說操作活動是一種能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興趣來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情感。通過動手操作擺弄物品,不僅鍛煉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每次活動都有成果出來,使孩子有一種成功感和滿足感。根據孩子的需要提供開放工具和材料,幼兒可以按需要隨意取用,相對於其它活動,操作活動以其開放性、靈活性、多樣性幼兒能自由地進行自己喜愛的活動。同時,通過撕貼、塗畫、搓壓、印染等活動來感受欣賞美,培養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美工區計劃:
日期 內容 目標 指導 材料
十月份 貼五官
穿花衣 通過撕貼活動,發展幼兒的小肌肉,鞏固對人的五官的認識。 尋找撕貼不幹膠貼在相應的五官上,並打扮好花衣 。 已剪好的不幹膠、硬紙板娃娃
套圈
插圓片 1、 認識顏色,按顏色分類
2、發展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1、 根據紅套紅,藍套藍按顏色分類。
2、 把半圓形硬片插在縫中作彩燈。 塑料圈、顏色棒、硬片、房子圖
十一月份 配對
插魚鯪 訓練幼兒的插接能力 1、 一根小棒套一朵花。
2、 圓片插到魚身上作魚鱗。 塑料管、塑料花、圓片、小魚
拼金魚
貼葡萄 訓練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1、 幼兒將魚尾、魚鰭放入不塗色的魚尾、魚鰭上。
2、 讓幼兒將圓片貼在一串空白的葡萄上。 硬紙板、不幹膠、圖片等
十二月份 做點心(橡皮泥)
了解點心的外性特徵,發展小肌肉的靈活性。 學慣用多種方法製作點心。 橡皮泥、泥工板盤子
小熊吹泡泡
印章 1、 促進動手能力的發展。
2、 培養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1、 幼兒在絨布上貼泡泡。
2、 幼兒用印章蘸顏料印在紙上。 絨布、吹塑紙、印章、白紙
2、科學區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樂意用多種感官感知周圍的物品、現象,了解物品顏色、大小、形狀、數量、方位等的明顯特徵,嘗試簡單的比較、分類。幼兒通過反復操作,促進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 科學區計劃
日期 內容 目標 指導 材料
十月份 哈哈小兔
看誰數的對 鞏固幼兒對5以內數的認識。 喂小兔吃蘿卜,邊喂邊數。 舊紙盒、卡片食物、自製火車。
奇妙的箱子 鞏固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將幾何圖形一一對應投入箱子口。 鏤空幾何圖形的箱子。
十一月份 幾何圖形接龍
穿項鏈 讓幼兒復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訓練按規律排序的能力。 按顏色接龍。
根據顏色或形狀進行簡單的排序。 接龍卡、彩色圖形卡片、穿線針。
拼圖
手指游戲 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感知對應關系 根據圖形外形放上相應幾何圖形。
根據手指頭上的數字套上相應數量的圈。 拼圖板、圓圈硬紙板做的手掌。
十二月份 多功能轉盤 復習鞏固5以內的數和各種圖形的認識。 撥動指針,指針停在哪,幼兒取出相應物品。 轉盤、圖片籃子。
釣魚
有趣的瓶子 認讀數形,感知一一對應的關系。 按瓶子圓點數量夾入相應食物。 小魚卡片、釣魚竿、瓶子、食物等。
3、生活區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生活環境進入幼兒園集體生活環境中,所以對他們來說,體驗社會生活、學習生活技能、學習與人共處是極為重要的。
小班幼兒生活自立能力較弱。通過生活區活動,一方面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體驗成人勞動的快樂。
生活區計劃:
日期 內容 目標 指導 材料
十月份 我是小媽媽 通過隨意玩、扮角色玩、體驗活動樂趣。 模仿大人抱娃娃、拿小勺敲打、倒水等。 餐具、桌子、塑料等。
自己吃飯 學習自己吃飯,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一手拿勺、一手拿碗,一勺一勺盛到嘴巴里。 花生米、塑料物品、餐具等。
十一月份 喂娃娃
打電話 發展幼兒小肌肉靈活性及語言表達能力。 用筷子、小勺夾、舀東西,喂到娃娃嘴巴里。 開口箱子、娃娃、玩具食品。筷子
燒菜真有趣
小火車 1、 體驗成人勞動樂趣。
2、 學會找扣眼、鈕扣。 把自己當媽媽,真確使用餐具,招待其他成員。 切菜板、用不同材料製成的菜、米、面條等。
十二月份 毛毛蟲
水果樹 學習扣鈕扣,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辯認扣眼、鈕扣,試著用扣眼比較大的扣眼聯接車箱。 玩具火車頭、鐵軌、兩個小筐
小花園
穿衣服 繼續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幫娃娃穿好衣服、扣好紐口。 大小不一娃娃若干、各式上衣。
4、音樂區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喜歡唱唱跳跳、愛表現自己,通過設立音樂區,幼兒可以敲擊各種樂器,了解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同時可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另一方面通過聽音樂模仿、創編一些簡單的動作,培養幼兒的創編能力和一定的樂感。
5、建構區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喜歡拼拼搭搭,但他們喜歡獨自玩,不會分享、合作。通過建構區活動引導幼兒學會分享玩具、合作玩,同時培養幼兒的搭建能力,促進空間知覺的發展,及了解各種玩具的使用方法,體驗大家一起玩的樂趣。
http://www.jy135.com/kindergarten/quyu/2008/0205/12146.html這個網址的也很好!

㈥ 如何在主題活動背景下創設小班區角活動

區角活動是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和主題活動目標創設的立體化育人環境,即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有效運用各種活動形式,幼兒進行自主選擇、自由結合、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的學習、生活和游戲活動。它是深受幼兒喜歡的活動之一,是有效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的體現,是對集體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補充。

在區角活動中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和能力自主、寬松、愉悅的學習,幼兒進行的是自發的學習,他們積極地與環境發生互動作用。良好的區角活動環境能為幼兒提供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空間,相對寬松的活動氛圍,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那麼,如何創設適合小班幼兒年年齡特點的區角環境呢?以下是我在實踐中的點滴體會。

一、選擇色彩鮮艷、形象誇張的造型,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

對於剛剛入園的小班的孩子來說,無意注意是佔主要地位的。所以,那些鮮艷、飽和的色彩能夠抓住孩子的目光。針對這一現象,我在考慮區角環境的色彩搭配方面盡量選擇紅、黃、藍、綠這些為小年齡幼兒所認識所接受的大色塊,讓孩子們一進教室就有種童話城堡般的視覺感受。

可愛誇張的卡通動物造型,更為孩子們所愛不釋手。結合這一特點,我在選擇區角環境內操作材料的造型方面多以小年齡幼兒所熟悉的小兔、小雞、小狗等動物為主要造型,其中還會參插一些電視中比較熱門的卡通動物,當孩子們看到這些惹人喜愛的動物時,情不自禁的就去投入區角游戲的活動中去。

二、選擇貼近幼兒生活、游戲化情景強的內容,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愛玩游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尤其對於小年齡的孩子來說,游戲一直以他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的孩子。人們對游戲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而區角活動作為一種教育游戲活動,同樣受到了孩子們的普遍歡迎。然而,在我覺得更為重要的是老師選擇的游戲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所熟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調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小班「軲轆軲轆」的主題活動中,我創設了一個「小小汽車城」的游戲情景。汽車對於孩子們來說,是經常碰到的,所以孩子們對此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此基礎上我為幼兒創設了「KFC」「聯華」「停車場」等多種游戲場景,活動開展以來,孩子們對此活動的興趣熱點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三、選擇投放具有層次性的材料,能夠滿足不同幼兒的不同需求。

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經驗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區角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能為不同能力、不同興趣的幼兒提供適於其發展的活動環境。因此,我們在區角活動中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時,要注意提供難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使材料「細化」,充分發揮活動材料的優勢,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積累各種經驗。而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難易程度不同的活動材料,更便於老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比如在進行小班主題活動「娃娃家」時,在「喂娃娃吃飯」這個區域中,對於小年齡孩子來說生活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為了配合不同層次孩子的不同發展,老師在提供材料的時候選擇了不同類型的豆,有小的綠豆、赤豆,大的白扁豆、蠶豆等,而對於用具也有一定的選擇性,如有不同質感的勺子(塑料的、金屬的)、筷子、鑷子等,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及能力進行選擇。

當進行小班「小動物」主題活動時,在我們的建構區域中,我不僅提供了現成的積木,還將一些廢舊的紙盒和瓶罐提供給幼兒,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用現成的積木進行搭建,而能力較強的幼兒則可以利用廢舊材料進行想像創作,以此滿足了孩子們的探究和自主發展的需求。

總之,作為教師就應該精心為幼兒創設適合的區角環境,提供適宜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和區角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做到「玩中學,學中玩。」使區角活動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游戲樂園。

㈦ 幼兒園托班娃娃家喂娃娃吃豆豆教案

㈧ 幼兒園小班區角游戲觀察記錄表(沙池、建構區)

目標:

1、通過鏟沙,拍沙等動作,促進幼兒上肢動作的發展。

2、培養專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3、在玩沙中屬讓幼兒自由結伴,培養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

准備:l、幼兒每人一頂帽子,一雙拖鞋。

2、玩沙工具(鏟子、小桶)

3、每人自製插塑小樹若干。

過程:

(一)引題

1、師講故事:小鳥住在樹木林里很快活……,後來樹林被人砍光

了。

2、提問:樹被砍完了,小鳥能生活在樹林里嗎?

3、激發幼兒再造樹林的願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鏟子要小心,顧前又顧後,鏟子別舉太高,以免沙子揚起,

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丟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請老師幫忙。

3、玩好以後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三)幼兒玩沙,教師 指導

1、鼓勵幼兒自由結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種堆沙山的辦法,如鏟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

沙拍得緊緊的,不會塌下來。

3、在造好的山上種樹木,變成樹林。

(四)結柬部分

1、表揚幼兒的造樹林行為,體驗為小鳥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著回教室。

㈨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進餐習慣》課題小結

淺談小班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

摘要
幼兒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良好習慣的養成,將影響著孩子今後一生的發展。進餐是孩子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環節,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是幼兒園的重要工作之一,更是小班老師和家長關注的問題。而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成長在421家庭模式中,在家裡都享受兩個甚至四個成人的照顧。入園後,他們需要學會自己獨立進餐,自我服務,這對他們來說是學習的開始。作為小班教師,首先就要學會善於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採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做到因人而異,從而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關鍵詞
小班幼兒 進餐習慣 培養
幼兒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期,良好的進餐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經過開學初期的了解,我班大多數幼兒在家都是由家長喂飯的,很多孩子在家養成了邊吃邊玩、偏食、挑食、飯粒四散、吃飯慢的不良的就餐習慣。進入幼兒園後,家長也非常擔心孩子的就餐問題。入園離園時,經常有家長問「老師,我孩子今天吃飯怎麼樣?」「吃了多少?」等問題。作為小班的老師,我們要利用小班幼兒年齡小,可塑性較強這一特點,在孩子進入幼兒園這個新環境時進行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及時地糾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 我們可以運用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做好餐前的准備活動、培養進餐過程中的良好習慣、做好餐後的整理活動以及聯系家長通過家園合作促進孩子良好進餐習慣的形成。
一、餐前的准備活動
(一)養成餐前洗手的好習慣
幼兒進餐前,首先要洗干凈小手。洗手主要是讓小朋友們掌握洗手的順序和洗手後要保持手部的干凈。在我們的多元課程中的《這就是我》這個主題活動中教孩子正確洗手的步驟和方法。我先在課堂上邊念兒歌邊教孩子洗手「挽好小袖子,露出小手腕。打開水龍頭,沖濕小小手。關起水龍頭,拿起小肥皂。手裡轉三圈,放下小肥皂。先搓小手心,再搓小手背。搓搓指甲縫,還有小手腕。打開水龍頭,泡泡沖干凈。關好水龍頭,合手甩三下。打開小毛巾,擦乾小濕手。小手洗凈了,細菌跑掉了。小手要勤洗,我們都健康。」熟悉後再到水龍頭下實踐,這樣邊念兒歌邊洗手既富有童趣又避免了孩子洗手愛玩水的小毛病。
(二)營造良好的用餐氛圍
讓幼兒在良好和愉快的情緒下用餐,就需要營造良好的用餐環境。在就餐前放一段輕松緩和的音樂,平復幼兒的情緒。小班幼兒還處在直覺思維的階段,他們容易受具體事物的直接影響,同時孩子都非常喜歡模仿老師。針對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利用飯菜到班後的時間對孩子進行誘導。用誇張的動作和語言來表現自己對這個菜的喜歡。孩子受老師的影響從而愛上自己不喜歡吃的菜。
二、進餐過程中的習慣培養
小班的孩子在進餐過程中容易出現吃得少、吃得慢、挑食、偏食、飯菜四散等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我採取了以下幾個小措施:
1、角色游戲
小班孩子最喜歡玩娃娃家游戲,並且很喜歡扮演大人來照顧娃娃,於是。我就設計了「喂娃娃吃飯」的游戲,讓孩子體驗喂娃娃吃飯時的感受。邊喂邊念兒歌:小寶寶,來來來,張開嘴,吃一口,一勺飯,一勺菜,嚼一嚼,往下咽。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像在游戲時喂娃娃吃飯那樣,自己吃飯了,不知不覺中也加快了進餐的速度。
2、趣味視頻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刺激食慾的作用。比如,今天的菜主要是「胡蘿卜」,我就設計了一個卡通胡蘿卜,先讓孩子們觀看卡通胡蘿卜玩「超級變變變」的游戲,接著通過卡通「小兔」向孩子們介紹胡蘿卜的美味及其營養價值,以有效激發孩子的食慾。如果是吃海帶,我就會播放水生生物的視頻。並結合畫面向孩子提一些問題:「這是海帶,它是從哪裡來的?」當孩子說出答案後,我們就接著說:「哦!它是來自海里的味道。好特別的味道,請嘗嘗!」
3、耐心引導,打消幼兒依賴的心理
班上常常有這樣的幼兒,會吃但不願自己動手吃,要等人喂。我班上的晟晟就是這樣的孩子。午餐的時候,手放在腿上,手不拿勺也不扶碗,眼睛看著我們三位老師,好像在說:快來喂我。
對於這樣的現象,我們首先做到老師之間教育的一致性:堅決動嘴不動手。坐在旁邊多提醒,也可通過游戲化的語言鼓勵。如:看看誰最棒,能往大山洞裡送東西;比比誰的小手最能幹,能喂自己吃飯等。但是,堅決不能喂。對於進餐好或有進步的孩子及時表揚。
4、放個公共垃圾盤
幼兒用餐時,往往吃的是一片狼藉。這時,我會在每個桌子上放一個公共垃圾盤,引導孩子將掉在桌上的飯菜撿到垃圾盤中。在進餐姿勢上,要注意提醒孩子胸脯貼著桌子,手扶著碗,別讓飯「跑」到桌子下面去。
三、餐後的整理工作及衛生習慣
幼兒教育家陳鶴琴提出的十七條教學原則中,第一條就說到「凡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像收拾餐具、擦嘴、擦手這些幼兒自己能做的事就應該自己做,這也是培養自我服務的機會。還可以通過安排值日生的活動培養孩子為他人,為集體服務的意識。「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

㈩ 迷你世界怎麼喂娃娃食物

羊\牛吃麥子,把麥子拿手中對著動物單點即可。其他的也這樣。只是各種動物吃的不一樣

閱讀全文

與游戲活動喂娃娃吃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