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教案小鴨和小鳥
幼兒園教案:小鴨找朋友 教師:屈老師 設計意圖: 《小鴨找朋友》這一故事內容簡單、情節單一,特別是小鴨與朋友間的對話是簡單的重復,適合小班幼兒的語言特點。故事講述了小鴨覺得自己一個人玩很無聊,於是一次又一次邀請朋友(小鳥、小兔、小烏龜)一起玩,在小鴨與朋友的對話中,讓幼兒明白了小鴨要找的朋友是會游泳的小動物,同時又富有教育意義:只有和朋友一起玩,才是最開心的事,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鴨要找會游泳的朋友,豐富相應的動詞:游呀游、飛呀飛、跳呀跳、爬呀爬。 2、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初步學會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 3、樂意參與活動,體驗小鴨找到朋友後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小鴨要找會游泳的朋友,同時體驗到小鴨找到朋友後的快樂。但由於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還無法完整講述,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者對於自己心中的想法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基於幼兒語言發展的這一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初步學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 活動准備:flash《小鴨找朋友》,小鴨、小兔、小鳥、烏龜等動物掛飾若干,小青蛙、小魚、小螃蟹、小狐狸和小貓等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嘎嘎嘎」誰來了?(出示小鴨)我們來跟小鴨打個招呼。(小鴨你好) 瞧,小鴨在干什麼呀?(游泳)小鴨子是怎麼游泳的呀?誰會來做一做動作。(和小朋友一起做小鴨游的動作)邊做游泳的動作邊說:「游呀游。」 小鴨一個人游泳真沒勁,他想找一些朋友和它一起玩,小鴨是怎麼找朋友的呢,我們一起來看故事《小鴨找朋友》。 (這一環節主要是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以小鴨找朋友的方式自然引入下一環節。) 2、分段欣賞故事。 (1)學習小鳥部分。 觀看小鳥部分故事,提問:誰來了?(小鳥),小鳥飛來了,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鳥飛,邊飛邊練習說「飛呀飛」。小鳥飛到了小鴨的身邊。 小鴨對小鳥說:「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鳥會不會游泳呀?(不會) 小鳥怎麼說呀?(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的朋友吧。)請小朋友練習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再請男小朋友一起說這句話。 小結:小鳥不會游泳,所以有禮貌的拒絕了小鴨,小鴨繼續找朋友。 (2)學習小兔部分。 觀看小兔部分故事,提問:這次是誰來了?(小兔子)小兔子是怎麼走路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兔走路,邊學邊講「跳呀跳」。 小鴨對小兔說:「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兔會游泳嗎?(不會) 那麼,小兔怎麼說呢?(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的朋友吧。)請小朋友練習說一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再請女小朋友一起說這句話。 小結:小兔不會游泳,所以有禮貌的拒絕了小鴨,小鴨繼續找朋友。 (3)學習小烏龜部分。 觀看小烏龜部分故事,提問:誰來了?(小烏龜)小烏龜怎麼走路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烏龜走路,邊學邊講「爬呀爬」。 小鴨對小烏龜說:「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烏龜會游泳嗎?(會) 所以,小烏龜說?(好啊,我和你一起玩。)請小朋友練習說一說。 小結:小鴨終於找到可以和它一起游泳的朋友了,小鴨心裡怎麼樣?(很高興) (通過視聽結合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教學過程中的提問,給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幼兒在問答之中理解故事的內容。) 3、完整欣賞故事。 這個故事好看嗎?我們再來看一遍,想想小鴨找了哪幾位朋友? (1)完整欣賞故事《小鴨找朋友》。 (2)提問:小鴨找了哪幾位朋友?(小鳥、小兔、小烏龜) (3)最後誰和小鴨一起在河裡游泳的?(小烏龜) (讓幼兒在看看聽聽中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4、分角色表演。 老師扮演小鴨子:瞧,老師現在變成誰啦?(小鴨子)我這只小鴨子要來找朋友了。 要求:請小朋友聽好了,教師說:「小鳥們,你們好。」小朋友們就扮演小鳥了;教師說:「小兔,你們好。」小朋友們就扮演小兔了;以此類推,小朋友們表演不同的小動物,進行對話練習。在對話過程中,請能力強的幼兒再次重復一遍「對不起,我不會游泳。」進行鞏固。 以集體形式進行故事表演。 (角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一些常見的小動物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通過教師來扮演「小鴨子」這一角色,全體幼兒按小動物的不同出場順序來依次扮演「小鳥、小兔、小烏龜」,以教師問幼兒答的形式來互動,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5、知識拓展。 小鴨子找到了小烏龜陪它游泳,心裡真高興。那麼,除了小烏龜可以陪小鴨子游泳外,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可以陪小鴨子游泳的呀?(小青蛙、小魚、小螃蟹等) (讓幼兒在了解小鴨要找會游泳的朋友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還有哪些小動物會游泳,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6、教師總結。 和朋友們一起玩最開心,我們一起和小鴨子玩吧。(帶幼兒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如果將知識拓展這一環節和分角色表演這一環節有效結合起來,或許會比單獨的將他們分開要效果更好。在幼兒回答問題時還要進一步強調幼兒說話聲音要響亮,吐字要清楚,對於小班幼兒來說能夠用完整的語言來表達對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視聽結合雖然能更好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但在第一遍欣賞故事時,讓幼兒以聽為主,幼兒的注意力就會被故事內容所吸引。再讓幼兒看,這樣效果會比較好。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Ⅱ 小班甜甜找朋友的語言教案
小班語復言:《小鴨找朋制友》教案設計_網路文庫
http://wenku..com/view/f49a3105f18583d0496459c7.html
可以參考這個修改一下、!
Ⅲ 小班健康社會微笑球找朋友教案
【活動來目標】:
1、願意與同伴源交往,認識和喜歡自己的小朋友,誰能最快的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學習短句:《找朋友》的兒歌。
【活動准備】:
1、 動物胸卡若幹活動前貼於孩子的胸前,
2、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操場,帶領幼兒慢跑一圈,指導做簡單的熱身動作。
【活動過程】:
1、引導孩子們用各種方式打招呼,如「你們好!你們想不想和我做好朋友啊?你會怎麼和他交朋友啊!————音樂游戲《找朋友》,引導孩子們尋找和自己胸卡一樣的小朋友做朋友。如:佩帶小鴨胸卡的孩子去尋找同樣佩帶小鴨胸卡的孩子,找到後做一些友好的動作,如握手、擁抱、微笑|、嘿,嘿,我們做朋友吧!音樂:《找朋友》全體小朋友一起和朋友做游戲,提醒他們要說好聽的話,做好朋友的動作。
附兒歌:找呀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呀!握握手,我們都是好朋友。
,【活動反思】
《找朋友》這個游戲對幼兒來說,很喜歡,幼兒都能參與到游戲中去,在配合中學習鞏固了兒歌,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身體,更進一步也學會了自己和其他幼兒合作。
Ⅳ 兒歌《我是一朵雲》教案
[設計意圖] 小小班的孩子年齡小,他們離開朝夕相伴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到陌生的環境——幼兒園,不免有焦慮、不安的情緒,家長也反映孩子回家常說小朋友不跟他玩。要穩定幼兒的情緒,最好的途徑之一是讓幼兒擁有自己的朋友。因此,我設計「小鴨找朋友」的活動,期望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懂得有朋友是快樂的,體驗到有朋友的喜悅心情。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懂得有朋友是快樂的。 2、初步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初步知道朋友之間要和睦相處。 [活動准備]: 《小鴨找朋友》VCD一盤電視機DVD機 [活動指導]: 一、談話: 1、畫面 (一):有一隻在哭泣的小黃鴨。 老師:小鴨為什麼哭了? 幼兒:小鴨找不到爸爸媽媽了。 幼兒:小鴨沒有媽媽。 幼兒:沒人跟小鴨玩。 幼兒:小鴨找不到朋友。 幼兒:小鴨沒有朋友。: 幼兒:小鴨心裡難受要打針。 2、畫面 (二):小黃鴨一路在找朋友,一直找不到朋友。 老師:小鴨為什麼找不到朋友? 幼兒:因為小鴨不乖。 幼兒:小鴨愛哭,不勇敢,我沒有哭。 幼兒:小鴨打人就沒有朋友,不是好寶寶。 幼兒:小鴨玩具不讓小朋友玩就沒有好朋友。 幼兒:叫小鴨要乖,才有好朋友。我和茜彬是好朋友。 3、畫面 (三):有一群小鴨在河邊、河裡嬉戲、玩耍,小黃鴨看見了,高興得跳起來,它走向小鴨們,和小鴨一起游戲,小黃鴨的臉上露出了歡快的笑臉。 老師:小鴨高興的笑了,小鴨為什麼笑了? 幼兒:小鴨找到了朋友。 幼兒:小鴨有朋友了。 幼兒:小鴨心裡不難受。 自由交流: 老師:你和誰是好朋友? 幼兒:我和慧英是好朋友。 幼兒:我和宋北航、陳鷺是好朋友。 幼兒:我和小鴨是好朋友。 幼兒對幼兒:我們倆個是好朋友。 老師:家裡的朋友多還是幼兒園的朋友多? 幼兒:幼兒園的朋友多。 幼兒:周毓熙、黃筱丹、鄭秉政……是我的好朋友,我有許多好朋友。
Ⅳ 龍州縣幼兒園教育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xx月x日xx日,我園組織了集體教學觀摩研討活動,xx位一線教師提供的五大領域xx節活動課,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個生動的研討情境,大家在聽課、自我反思、共同研討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活動中對如何把握分析教材、如何運用孩子已有經驗進行學習、如何設計教學情境、如何通過材料的投放實現體育教學活動的梯度等問題有了更加明晰的認識,在研討中形成了基於教師個人經驗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能根據幼兒的現有水平重新確定目標,而不是對目標的照搬照用。許多老師在拿到內容以後,都深入的去分析解讀教材內容,並重視對孩子現有水平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原活動目標進行取捨和添加,制定出更加符合幼兒實際的教學目標。如:美術活動《未來的車》原目標是能大膽想像未來的車,並用繪畫的形式創造性地表現,比較籠統,根據當前中班幼兒http://9xwang.com對車的相關經驗少,對未來車更沒有明確清晰的認識,實現起來有一定難度的情況,王巧霞老師將目標確定為 1、引導幼兒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發揮想像力,畫出新式的汽車,激發幼兒創造性繪畫的熱情和興趣; 2、引導幼兒說出自己設計的未來車的優點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引導孩子從生活中有汽車的運用引發的問題入手,啟發幼兒想像繪畫,讓孩子的想想有據可依,降低了難度,更加適宜;張延君老師的體育活動游樂場里真有趣,在實際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將做的高度進行調整,又50改為60厘米,從而更加適合本班孩子。還真有許多老師都對原目標進行了改進,將目標真正看做活動出發點和歸宿點,圍繞著目標設計組織活動,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 重視活動情境的創設與利用。大部分老師都將內容巧妙地滲透於不同的情境中進行,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了活動的效果。如;宋靜老師引導孩子在餅干屋中品嘗並干,了解做法,並幫助小兔做餅干;康玲老師引用幫老鼠娶新娘的情景體驗由音樂不同快慢帶來的快樂;李際霞老師帶領孩子們在乘車的情景中習得乘坐交通工舉得安全事項和自我保護方法等等,老師們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創設一個又一個情境,實現了教育目標。 許多教師在活動設計與實施中能較好地進行領域的整合,體現出領域滲透的意識和能力。如李娜老師的語言活動《小鴨找朋友》,在緊緊抓住發展語言表達這一重點的基礎上,有機將社會、藝術兩個領域的內容進行整合,增加了趣味性,促進了孩子更好的全面發展;李金鳳老師的科學活動《烏龜爬爬》中有機整合了點數和體育的內容;於芳老師的數學活動《小猴的早餐中》孩子點數後,跟毛絨玩具親一親,得到情感上的滿足與愉悅。,這些都是以一個領域主線,有機對其他領域進行整合運用,沒有硬性的拼湊,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教師更關注孩子活動中的表現,力求建立一種良好的師幼關系。在注重不同教學形式的同時,老師們都更加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並及時跟進指導,體現出一種更好的師幼關系。如:劉君老師為發展孩子的跨跳,投放了不同難度的樹樁,在觀察孩子們第一遍練習的同時,允許孩子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樹樁,並手把手的帶領一個一直不敢嘗試的幼兒完成了動作;宋靜老師在對孩子們製作餅乾的指導中,關注能力弱製作慢的孩子;邢桂蓮老師關注每一個孩子與玩具的互動情況,充分運用玩具進行分類、語言表達、愛惜玩具的教育,同時運用獨自玩、交流完、大家一起玩的形式讓孩子們互相學習,實現幼兒之間、師幼之間、幼兒與材料的有效互動;劉娜老師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關注孩子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採取清唱示範學習的方法將難點樂句加以練習。李輝老師通過材料的投放較好地實現了動作的由易到難,練習過程中,根據孩子的表現情況,讓孩子們運用投放的材料充分練習,使每個孩子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另外還有許多老師,都在以前注重情景創設、材料投放、方法運用的基礎上,開始關注孩子們的表現,並力求更好地加以指導,這就是老師們教育理念和行為進步的表現。 觀摩課的開展的意義是為了提高老師們的素質,最終目的是為了上好日常的活動,所以,本次活動中總結的許多好的方法,老師們應運用在日常的教學中,重視常態活動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