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班教案科學《小豆子旅行記》及反思
小腳丫是孩子們再熟悉不過的人體器官,在幼兒園里小腳丫每天奔跑、做游戲、踢球…..但是孩子們並不是非常了解自己的小腳丫,也很少有機會去仔細觀察自己的小腳丫。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對自己的身體、器官有初步的保護意識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一 多種渠道認識小腳丫在認識小腳丫的結構和功能的環節中,我調動了幼兒的視覺和出觸覺,讓幼兒看一看自己的小腳丫;數一數自己的腳趾頭;撓一撓朋友的腳底心;摸一摸自己的腳背;走一走各種質地的毯子。通過這一系列的感官參與,讓幼兒了解,自己的小腳丫由腳心、腳背和腳趾組成,自己的小腳丫能感受出不同質地的材料。當然在走不同材質的毯子過程當中,我也考慮到了各種感覺的對比:軟的和硬的、冷的和暖的、光滑的和粗糙的等等。
尤其是在撓腳底心、數腳趾頭和走毯子的環節,孩子們非常高興,感覺像是在做好玩的游戲。
二 情節貫穿始終,動靜交替在本次活動中,我創設了小腳丫旅行這一情節,始孩子參與活動的時候更加投入,避免了單一、枯燥的說教。小腳丫旅行--休息--旅行,這也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動靜交替,保證了活動的效果。
三 把孩子零散的生活經驗歸類"小腳丫有這么多的本領,我們該怎麼保護它呢?"教師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孩子們暢所欲言之後我只是對他們的答案進行梳理歸類和補充。並進行引導:你的腳趾甲長不長?我們應該怎樣坐電瓶車呢?
四、反思不足本次活動存在以下不足:
1、在走毯子的過程當中,沒有關注到後面的小朋友,前面的孩子已經走完了一種材質的材料,後面的孩子還沒有跟上。可以等孩子都走完之後再集體回憶討論。
2、自主學習的環節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思維,我把小腳丫的功能歸納為:跑、跳、踢、跺、走,但我應該給孩子更多自己回憶的機會,相信孩子會給出更多令人驚喜的答案。
3、最後的結束環節教師無話可說,可以藉助怎樣穿襪子的兒歌,幫助小班幼兒學會穿襪子。
❷ 小班科學領域懸浮球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願意跟著老師一起念兒歌
2、能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3、初步感受秋天的特徵:樹葉黃了飄落下來
4、能自由表現樹葉飛舞和睡覺的動作。
5、喜歡參與游戲活動,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秋天范畫一張
2、卡紙做成的小樹葉每人兩片(樹葉背後用紙條巾上能將手指伸入的圓環)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教師講述圖片內容
師:小朋友你們看,秋天到了,小樹葉慢慢長大慢慢變黃了,一陣風吹過來,小樹葉搖搖擺擺地落下來離開了樹媽媽,隨著風飄呀飄呀,飄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樹葉都飄到了哪裡去了?
二、教師邊朗誦兒歌邊表演
1、教師雙手套上「樹葉」邊示範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提問:剛才小樹葉都飄到了哪些地方,它是怎麼飄的?
2、第二次朗誦表演
三、讓孩子將「樹葉」套到手指上玩,帶領孩子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當小樹葉?那就請你們將中樹葉套在手指上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四、游戲:快樂的小樹葉
教師向幼兒講述這個游戲的名字,和游戲的玩法當秋天的音樂響起時,模仿小樹葉飛舞的樣子;當樹葉寶寶的音樂響起時,模仿小樹葉睡覺的樣子。教師及時提醒幼兒注意聽音樂。
活動反思:
通過這一系列活動,讓幼兒知道秋天有的樹會落葉,能觀察落
葉的不同特徵,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特徵感興趣。讓幼兒喜歡
參與游戲,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
❸ 幼兒園小班自主科學 我們的活動室 教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用肥皂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2、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索活動,使幼兒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徵及用途。
[活動准備]
各式各樣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種舊玩具、舊手絹等;吹泡泡玩具瓶(與幼兒人數相等);「我愛洗澡」音樂及磁帶、錄音機;盛玩具的小筐若干;干凈毛巾(與幼兒人數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個,小方布一塊,剪好的小紅星若干。
[活動過程]
1、《我愛洗澡》音樂,老師與幼兒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1)老師吹泡泡引起幼兒興趣。
(2)出示肥皂並請幼兒描述。(請幼兒自由發言)
(3)出示多種多樣的肥皂,讓幼兒觀摩。老師引導幼兒觀察肥皂形狀、顏色、氣味,並用手摸摸,說出感覺。(幼兒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
2、幼兒自由玩肥皂、臟玩具等,老師引導幼兒尋找肥皂的小秘密。(幼兒在玩中發現肥皂的小秘密:用手搓能產生泡沫,能溶在水裡、能使臟東西變干凈……)。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老師適時獎勵。
3、引導幼兒正確用肥皂洗手,教育幼兒講衛生。
老師:孩子們,誰來告訴我你平時是怎麼樣洗手的?幼兒講述自己洗手的方法。老師:「想想怎麼樣才能把我們的小手洗的更干凈?」(與幼兒邊念兒歌邊洗手)
4、幼兒自由吹泡泡,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把各種玩具用清水沖洗干凈
[活動點評]
此次活動幼兒對「玩肥皂」極感興趣,通過自主的探索,發現了肥皂好多小秘密,能溶在水裡,有的有香味,有的有葯味,搓在手上會起很多的小泡沫,能除菌……玩玩樂樂中了解了肥皂的用途,並學會了如何正確地用肥皂洗手。活動過程中發現:(1)個別幼兒只顧玩玩具而忽視了探索肥皂的小秘密,對此,教老師應適時引導;(2)用肥皂洗塑料玩具不太合適。其次,活動中,要引導幼兒盡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灑到地面上,培養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附兒歌:洗手歌
小朋友,來洗手,
捲起袖,淋濕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清清水裡洗呀洗,
再用毛巾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干凈。
❹ 科學教案沉浮子怎麼引入
班科學教案:沉浮兄弟
小班科學教案:沉浮兄弟
設計意圖:
水果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吃,常看的東西,但孩子對水果的認識也只停留在對水果的色、香、
味、形上,關於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卻知之甚少。現在正是各種水果上市時,孩子們從家裡帶來了各種水果。一次,不知是誰把蘋果和楊梅放進了金魚缸,引來了許多孩子的圍觀議論,經了解得知,原來他們是想給魚兒餵食,結果發現水果有的浮在水上,有的沉在水底。孩子們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就設計了這一活動。
為了使活動更生動、形象,也為了讓幼兒對沉浮現象進行簡單分類時不覺得枯糙,所以設計了浮起來和沉下去這兩個人物形象。在活動中,首先以請客開始,先讓幼兒說一說水果的名稱,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接下來出示「↑」與「↓」的標記,講述了沉浮兩兄弟的外形特徵,讓幼兒對沉浮兄弟的特徵有一個了解,也是為了給後來的分類作一個鋪墊,在這當中也點名了挑食的壞處。接著沒有先讓幼兒實驗,而是通過猜一猜、想一想,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猜想和判斷,讓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才讓幼兒通過玩一玩,比一比來驗證自己剛才的猜想,從而調整自己的認識,並讓幼兒懂得了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最後出示沉浮兄弟,讓幼兒根據沉浮兄弟的特徵送水果,也讓沉浮兄弟驗證幼兒分類的結果,在愉快的分享中結束本活動。
[活動目標]
1、觀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獲得物體沉浮的經驗。
2、認識標記「↑」、「↓」,能根據沉浮標記簡單分類。
[活動准備]
各類時令水果若干,「↑」與「↓」的標記各一,沉浮兄弟頭飾各一,盛水容器若干,籮筐兩只。
[活動過程
1、師:「小朋友,今天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老師准備了許多水果來招待這兩位小客人。你們看,都有些什麼水果。
(幼兒一一指認水果。)
2、師:「今天要來的兩位小客人非常奇怪,哥哥叫浮起來,專吃浮在水面上的水果,你們看吃多了浮在水上的水果,嘴巴都往上翹了(師出示標記『↑』);弟弟叫沉下去,專吃沉在水底下的水果,你們看吃多了沉在水下的水果,嘴巴都往下垂了(師出示標記『↓』)。們可不要學他倆。」
師:「可是不行呀,如果沉浮兄弟吃錯了水果,就要拉肚子,所以們要幫兄弟倆把水果分出來。」
3、師:「小朋友,你們想一想,這些水果放在水裡,哪些會浮起來,哪些會沉下去呢?」幼兒自由討論後回答。
4、師:「剛才小朋友們各有各的說法,們也不知道到底哪些水果放在水裡是沉下去的,哪些水果是浮起來的。現在就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樣水果,放到水裡去試一試,看看你拿的水果在水裡到底是沉是浮。
幼兒實驗,並把自己的實驗結果告訴小朋友聽。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5、師:「現在誰願意把你的發現講給大家聽聽?」
幼1:「拿的是蘋果,發現蘋果是浮起來的。」
幼2:「拿的是提子,發現提子是沉下去的。」
?? 6、鞏固沉浮兄弟的特徵,進一步認識標記「↑」、「↓」。 7、師:「小朋友你們看,沉浮兄弟來了,們把水果送給他們吃吧。」 幼兒送水果,沉浮兄弟道謝,幫助幼兒把水果區分開來。 8、和沉浮兄弟分享水果,結束。
❺ 小班科學教案:什麼東西飄下來
案例不僅來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自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❻ 蒙氏科學小班沉浮教案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樣,內容詳略也不一,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寫簡案,新教師要寫詳案專.一般說來,教案包括以下屬幾個方面:
(1)教學課題(2)教學目的(3)課時分配(4)授課類型(5)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關鍵(6)教學手段、教具(7)教學主要方法(8)教學過程(9)板書和板畫的設計(10)課後分析及教學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