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幼兒園語言教案微課

幼兒園語言教案微課

發布時間:2021-03-03 13:14:10

㈠ 微課怎樣更好地與幼兒園教學活動相結合

一、微課教學符合幼兒的認知心理規律,促進幼兒自主性學習 幼兒期的認知過程以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為主導形式,並逐漸開始帶有一定的自覺性,微課以聲像結合、圖文並茂的方式展開教學,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使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濃厚的興趣,並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環境,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家中,無論...有沒有老師、家長的陪伴,幼兒都能通過觀看微課的視頻,進行自主性的學習。 比如:我們製作了科學活動《神奇的水中花》,通過製作紙花、放入水中、水進入紙的纖維里,紙開始膨脹,將花慢慢地打開,到啟發幼兒觀察不同質地的紙花在水中的不同狀態等環節,簡潔的語言,生動的圖像,動靜結合的畫面,智能性的啟發和引導,使孩子在觀看微課的學習過程中充滿了好奇,引發幼兒深層地探究和思考「神奇」現象背後的科學知識,激發幼兒的求知慾望,培養了幼兒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微課的形式還解決了幼兒個體差異問題,能適應不同能力的幼兒。幼兒動手能力有高低,製作紙花的速度有快慢,觀察花在水中打開的過程會因為其他幼兒的狀況而產生干擾,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集體做水中開花的游戲會導致幼兒製作過程不充分、觀察思考的過程更不充分。而通過微課形式,幼兒可以在成人的引導下,在自主的空間學習和反復操作試驗,根據接受知識的程度控制視頻的快慢,於是就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微課的製作和運用促進了幼兒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微課是針對學習中的重點、難點或某一環節設計的,因此在選材和確定微課內容的過程中,教師深層次地思考教學目標和內容,研究重點和難點,尋找突破口,充分地研究學情,做到課堂無幼兒,心中有孩子,這本身是一個「備教材、備孩子」的教學准備過程,加深了教師對教材知識內容的理解。 微課短而精,正好彌補了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弱點,但要在短短的時間內將教學要領清晰地展示出來,就要求教師語言簡明扼要,邏輯性強,並易於幼兒理解。於是教師不斷地錘煉語言,提高了教師知識講解與總結的能力,促進了專業化成長。 比如:我們製作了大班美術活動《有趣的版畫》,通過畫、刻、上色、印等四個環節條理清晰、講解精煉、環節流暢、非常直觀地展示了版畫製作的過程,每個環節都有重點語言和操作提示。孩子、家長以及一些沒接觸過版畫的幼兒教師通過本課都能了解版畫藝術,愛上版畫創作。教師在製作過程中對版畫的教學也有了更嫻熟的把握。 微課的主體是微視頻,製作微視頻就必須掌握PPT演播、手機拍攝、錄屏截屏、攝像等技能技巧以及後期製作的方法,熟練地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微課的製作讓教師從習慣的細節中追問、思考、發現、變革,由學習者變為開發者和創造者,提高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能力,跟上時代的步伐。 三、微課在幼兒園教學中引發的思考 1.微課作為一種媒體,內容的設計要適合使用多媒體特性,對於不適合使用多媒體表達的內容,製作的結果是適得其反。幼兒的思維方式最主要的還是具體形象性思維,面對面、手把手地教與學是幼兒園教學的主要方式,不能為了微課而微課,比如:有的老師為了追求「微」時尚,將洗手、穿衣、吃飯等常規培養製作成了微視頻,而這些動作要領在老師當面示範時效果是最好的,做成微課反而浪費了時間,多此一舉。 微課一般在5~10分鍾左右,而在幼兒園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講解一般也在十分鍾之內,這引起了部分教師的誤解,以為幼兒園所有的教學活動講解部分都可以用微課的形式來呈現,於是我們看到網路上有些幼兒教師共享的美術活動、語言活動其實是不合適採用微課形式的,因此微課的選材一定要慎重考慮。 2.微課的製作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撐,目前幼兒園教師在拍攝錄像方面問題不大,但在後期製作過程中存在技術缺陷。這就不能將一些好的思路更清晰地融入到微課中,影響了微課的效果。因此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幼兒園教師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力極其重要。 3.微課在幼兒園中的價值不僅在於本班孩子的需要和教師個人的發展,它可以通過資源建設來實現交流和共享,當「微課庫」里存放大量的微課以後,教師可以象課程用書一樣取之即用,用之改進,不斷完善,將可避免很多的重復勞動,讓更多的幼兒和教師受益,這就要求建設一個良好的微課資源庫。有關教育部門應該通過培訓、比賽、展示、獎勵等方式,鼓勵廣大幼兒教師製作各種教學內容的微課,並通過建立微課平台、集中展播和共享交流等長效機制,向廣大教師推薦優秀微課作品,扶持微課製作和積累,達到資源共享的效果。 微課在幼兒園的興起是一次思想的改革,是一種促進教師和幼兒自主學習的新模式,值得幼兒園教師去揣摩、製作和運用。

㈡ 幼兒園微課視頻製作方法有哪些

好的微課製作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分析:

一,微課的定義:「微課」是指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

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和教學時間短的特

點。

二,好的微課的標准:1.簡單精煉;2.體現教學主旨;3.趣味性強(吸引學生)4.技術與知識的

完美結合。

三,微課技術支持:以德勝智課為例:

  1. 提供多種形式的微課形式解決方案,滿足不同需求。

2.先進的儀器設備,支持高清視頻課件並能與老師互動;

3.完整的後期製作團隊,支持視頻的剪輯包裝設計。

㈢ 幼兒園微課視頻中班限10分種鍾

只能做10分鍾的話,那我建議你用那個製作微課的工具去做會比較好,什麼AE啊CS啊Flash啊還有就是 優 芽網互動 電影啊,這些工具吧,但是比簡單又好學的,我覺得還是最後一個優芽網的互動電影比較適合幼兒園的,因為裡面很多卡通的任務啊,場景啊,還有一個系統的配音啊,有那種很可愛的配音,幼兒園的小朋友應該會喜歡,你可以去用下,記得注冊去做,不用下載,不用錢的。

㈣ 中班我長大了微型課教案

1 小班健康教案我長大了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幼兒增強自我意識,體驗成長的快樂。
2、引導幼兒學習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感受一年來的變化。難點是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
活動過程:
聽音樂《長高了,變矮了》,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長大一歲了,你覺得你有什麽變化?
談話活動:
新年過去了,小朋友又長大一歲,現在實際歲了?
今年你有那些變化?
小朋友會做哪些事情了?
老師總結今年一年幼兒的變化和進步:如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會唱歌了,會自己穿衣服、會自己吃飯了。
3、欣賞兒歌《長大一歲了》,提問:
布娃娃長大一歲了,還讓人抱好不好?
小朋友長大一歲了,你應該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學習朗誦兒歌。
5、游戲《好寶寶才藝展示》
幼兒即興表演一年來自己進步最大的地方,如會自己穿脫衣服,會背兒歌講故事。
生活活動:
提供多材料,讓幼兒給娃娃家的娃娃們過新年。
環境創設:
師生共同布置教室。
家長工作:
引導孩子過年期間用不同方式給觀愛他的人送去新年祝福。
活動反思:
1)幼兒敢於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進步,初步學習掌握了兒歌內容。
2)支持關注每個幼兒每一滴進步,並及時鼓勵表揚,使幼兒在快樂中再接再厲。
3)通過兒歌,幼兒的自我意識增強了。

2 游戲教案:媽媽說我長大了
游戲目標:初步學習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請進、謝謝、再見等,培養幼兒與媽媽之間的親情,知道自己長大了。
活動重點:培養幼兒對娃娃家游戲的興趣
活動准備:幼兒做的美工作品、娃娃家的常用玩具
活動難點:初步學習簡單禮貌用語,請進、謝謝等,並能吐字清楚。
活動指導:
本次游戲是一個情景游戲,通過爺爺、外婆等親人來做客,幼兒與他們之間的交流構成一個能體現幼兒懂禮貌、尊敬長輩的情景游戲。
1.媽媽與幼兒在一家裝飾美麗的家。
2.媽媽出去買菜,爺爺、外婆分別來到家裡做客,並送給幼兒們禮物"六一"兒童節了,幼兒們有禮貌的招待了客人。
3.媽媽回家後,知道此事表揚了他們。
4.鄰居家(其他活動區的小朋友)的屋子還沒有布置完,媽媽帶領孩子們一起去幫助鄰居家的好朋友布置新家(即一起收拾玩具)
5.結束備註:老師既扮演媽媽,又扮演爺爺、外婆。

長大一歲
教學目的:自讀課文,認讀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對照插圖,理解詩意,初步體會長大的意義,激勵學生不斷努力,不斷成長。認識13個生字,學習寫個生字。背誦課文。
教具:多媒體製作。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提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哪一年的幾月幾日嗎?【本課教學時間大約在十二月中旬,課件出示:日歷(每日一頁)】請同學們跟著老師數一數(2002年12月24日、2002年12月25日……2002年12月31日)下一頁應該怎麼說呢?(讓學生思考片刻,引出新年,大家都長大了一歲)(課件:我長大了一歲)
(點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伊始,就有意識的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學生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溶入課堂,激發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
二、讀通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藉助拼音,同桌合作學習生字,會正確拼讀生字找出「老朋友」,學拼「新朋友」,不懂的作記號,請教同桌或老師。
同桌互讀,互評,以自己的方式表揚對方。
(點評:「評價」不再是老師的權利,學生在自評與互評中明白了自己的優缺點,發展了語言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評價」的能力。)
2、(課件:根據三幅插圖製作成的動畫片)觀看動畫片,自讀課文,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點評:新課程理念倡導探究性學習。教師運用「你想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的導向性提問,誘發了學生探究的動機,使學生進入了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
3、小組合作,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重視小組的互評)
三、圖文結合,理解詩意:
(一)讀讀課文,看看插圖,說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思考討論:讀了丁丁的詩歌,你知道了什麼?
(通過問題的回答,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了丁丁長大了一歲後,有哪些進步?在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你們」指誰?捉小鳥、欺負小弟小妹為什麼不對?哪些「大孩子做的事」我都要學會。)
(點評:這一過程,體現了開放的教學思路,發揮了學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二)讀一讀,想一想,進一步掌握課文內容:
教師用「因為……所以」的句子向學生提問,使學生掌握課文內容:因為我長大了一歲,所以我改正了哪些毛病?
(點評: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長大」的意義)
(三)感情朗讀,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師:長大了一歲,丁丁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心情如何呢?(高興、開心……)你們平時遇到高興、開心的事情時,是怎樣的呢?表現給同學看看。你能不能這樣高興、開心地把課文讀一讀呢?(自由讀、小組讀、個別讀、全班讀)
(點評: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充分地朗讀,有感情地朗讀,能幫助學生培養語感、發展思維、進行語言積累。)
(四)指導背誦,內化積累
1、觀看動畫片,自由嘗試背一背自己最喜歡的小節:
2、指名背:
3、加上動作,進行配樂表演。
(點評:「熟讀成誦」是促進學生積累語言,並使之內化的重要途徑。通過背誦不僅可以積累語言材料,增長知識,同時可以全方位地機淀語感經驗。再加上音樂渲染,學生自由想像表演,會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為鮮明、豐滿,內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達到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四、想一想,議一議:你進步了嗎?
師:丁丁在這一年裡取得了可喜的進步,那你自己是不是也進步啦?
1、想一想:自己有那些進步?
2、議一議:班級哪些同學有哪些進步?
3、誇一誇。
(點評:學會評價、欣賞別人也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新精神。深化學生對「長大」的理解,能為自己、他人的成長驚喜、高興,激勵學生不斷努力,不斷成長。)
五、自編詩歌,展示自我:
(例如:小花貓,小花貓,看見我不要亂跑。再也不拔你的小胡須了,我長大了一歲。)
(點評:《課文課程標准》指出:要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讓學生學著創編詩歌,這樣不僅僅局限在課堂,而是有機地拓展到了課外,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六、小組合作,練習寫字:
1、自學「淚」;
2、同一學習小組研究討論:這八個字每個字都有幾筆?這些筆畫是怎樣搭在一起的?筆順是什麼?
3、比較「學、長、要、看、爸、眼」幾個字的撇哪個長哪個短?哪個斜?哪個平?「要」上面的「西」上面的「西」怎麼變形?
4、師范寫、
5、學生練習。
(點評:寫字教學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識字,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提高了識字效率。)

3 我長大了(綜合活動)
活動目標:
⑴通過看照片、錄像使幼兒知道自己會漸漸長大。
⑵幫助幼兒了解自己在身體和學習、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變化。
⑶培養幼兒積極的自我意識和喜愛自己的情感。
活動准備:
⑴嬰兒時期的照片(人手一張)
⑵嬰兒時期用過的衣物、物品、寶寶卡。
⑶幼兒時期與照片相對應的錄像、攝像機、電視機、錄像機。
活動過程:
⑴試用自己小時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長大了。
「這里有一些東西,是誰的呢?」
「請你們來試試,穿一穿,看看你發現了什麼?」(通過試穿小時候的衣物等,使幼兒發現現在與小時候的變化)
「這些是你們自己的東西,為什麼你們會穿不上、用不著呢?」
小結:這些是我們小時候的東西。現在,我們長大了,所以都穿不上,用不著了。
⑵認識寶寶卡、比較小腳的變化
「請你們和小時候的小腳比一比,發現我們的小腳變大了、變胖了。我們小時時候的東西也用不著了,因為我們長大了。」
對比錄像和照片,說說自己的變化。
1) 身體上的變化
① 量身高、體重,通過現場量身高、稱體重了解到現在比小時候長高了、變重了。
② 吃飯,通過看小時候媽媽餵奶的照片,再看現在自己吃飯的錄像了解到自己長大了。
③ 牙齒、頭發,通過看嬰兒期沒有牙齒、頭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現在的小朋友用牙齒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頭發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教師總結:你們小時候很小、很輕,沒有頭發和牙齒,每天吃牛奶和稀飯。現在你們長大了、長高了、變胖了,長出了牙齒,會自己吃許多有營養的飯菜。
2) 學習、生活能力的變化
① 穿衣服,通過看小時候媽媽抱著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現在我們會自己穿衣。(通過看錄像)
② 走、跪、拍球,幼兒看錄像里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長大了。
③ 搭積木、畫畫,通過看錄像知道自己會玩各種各樣游戲、會畫畫。
總結:我們小時候什麼事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我們長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拍球、和小夥伴一起搭積木,還會畫畫、玩油泥,學會了許多本領。

㈤ 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小蝌蚪找媽媽微課教案範文

天學習的是一篇傳統老課文《小蝌蚪找媽媽》,在初步接觸課文後,一個孩子忽然把手舉得高高的。「出了什麼問題嗎?」我邊想邊示意他站起來說。那孩子一臉疑惑地說:「老師,有個問題我不明白。鯉魚阿姨、烏龜阿姨為什麼不把青蛙媽媽的樣子說清楚,害得小蝌蚪不停地尋找媽媽呢?」 他的話音剛落,教室里就熱鬧開了。「是啊,怎麼不說清楚啊!」「他們真不負責任!」「他們是在考驗小蝌蚪吧?」……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教室里遲遲不能安靜下來。這一問的確出乎我的意料,怎麼辦?暫時不理他,繼續講課,完成預設的教學任務?可是他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孩子問得確實沒錯啊!理他,那我該怎麼引導呢?而且這樣的節外生枝,教學走向確實難以預測。看孩子們對剛才這個問題這樣有興致,一個讓孩子們就這個問題進行說話訓練的念頭產生了,於是我順水推舟地說:「你覺得他們什麼地方沒有說清楚呢?咱們先把他們說的話用橫線畫出來吧。」 孩子們一聽,開始低下頭讀書、畫線了,畢竟這是他們自己提出來的問題,所以學得特別認真。過了一會,開始有孩子發言了:「鯉魚阿姨說,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結果小蝌蚪把烏龜當成了媽媽。」「烏龜阿姨只是說,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還是沒說完整。」我笑著說:「如果要把青蛙媽媽的樣子說清楚,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呢?」這一問正中孩子們下懷,紛紛舉高了小手,有孩子說:「把鯉魚阿姨和烏龜阿姨的話合起來說。」還有孩子說:「編個青蛙的謎語讓小蝌蚪猜一猜。」更有一個孩子說:「把青蛙媽媽的相片直接拿給小蝌蚪看。」「哈哈哈……」聽著這樣有趣的辦法,孩子們也不由地大笑起來。我看時機成熟,就拋出這樣的問題:「你們的辦法真不錯。假設你的同桌就是正在尋找媽媽的小蝌蚪,把你的想法跟他說一說吧。」此時,孩子們就像一束被點燃的火把,一聽老師布置這樣的任務,馬上迫不及待地交流起來。 接下來的個別交流更是精彩紛呈。 「告訴你,小蝌蚪。你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頭頂上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你們的媽媽不是鯉魚,也不是烏龜,是可愛的大青蛙。她鼓著大肚皮,張著大嘴巴,頭頂上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色的外衣。她是莊稼的好朋友,名字叫青蛙。 「小蝌蚪,荷葉是你媽媽的歌台,她最喜歡蹲在荷葉上呱呱地放聲歌唱。你到荷花池邊去找吧!」 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我也不禁贊嘆道:「你們真了不起,靈活運用學過的句子,說得多棒呀!小蝌蚪遇到你們這樣既熱心又聰明的孩子,不愁找不到媽媽了。」沒想到孩子們還有更精彩的想法,一個孩子說:「其實不能怪鯉魚阿姨和烏龜阿姨,是小蝌蚪找媽媽找得很心急,等不及聽明白就遊走了。」另一個孩子又說:「我認為鯉魚阿姨和烏龜阿姨是故意不對小蝌蚪說完整的。」還有這樣的見解,我和孩子們聽了都感到很驚訝。我忙問:「為什麼?」「鯉魚、烏龜和青蛙都住在一個池塘里,他們已經很熟悉了,不可能說不清楚青蛙媽媽的樣子,他們是想讓小蝌蚪自己去找媽媽。」 聽著孩子們這些閃爍著創新火花乃至於哲理意味的精彩發言,這一刻,我覺得自己是幸福的,為孩子對課文語言的運用,也為這堂課順水推出的別樣精彩。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與課文主題毫無關系的話題,在給了孩子們與文本直接面對面時間的同時,他們的智慧正在催放,情感正在撞擊,這是比任何設定的所謂知識的目標更為可貴的資源。它讓我那麼真實地享受到了順水推舟的精彩,感受到了動態生成的無窮魅力。反思這個小插曲,我自認為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得比較成功。 一.尊重學生,別樣精彩的基石 課堂不是一個簡單進行知識傳授的場所,而是學生生命成長最重要的陣地,我們應該關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實生活與真切的成長,尊重他們的想法、看法。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雖然看似與課文毫無關系,卻充分體現了那位學生大膽質疑的精神。我們的學生真的不是無知無能的被動體,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他們是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與興致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的,學生在提出自己的觀點或傾聽不同的意見時,他們的智力在接受挑戰,他們的思維在接受挑戰。當這種挑戰來自同學或老師的時候,碰撞會更加激烈和深入,只要老師懂得以愛心與智慧去引領生命,在預設目標的實施中寬容地、開放地納入始料未及的體驗和彈性靈活的成分,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那麼他們奉獻給你的將是無盡的潛力和生命的亮麗,我們的教學才會成為一種藝術,才會充滿生命的氣息,才會有令人叫絕的「柳暗花明」,才會呈現出不曾預期的精彩。假如我抑制了那個孩子的質疑,這堂課一定是「波瀾不驚」的。而那位男孩提出自己的疑問,課堂雖然變曲折了,但孩子們的思維被激活了,整個課堂仿如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活水,充滿活力。孩子們是如此的機智、敏慧,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課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他們的獨立思考、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精神得到了培養。 二.激活文本,別樣精彩的陣地 古希臘神話中力大無窮的安泰離開了大地就軟弱無力,不堪一擊。可以說,文本就是閱讀的陣地。只有將文本內容與學生生活進行比較,學生對生活、對生命才有自己的體驗,才能獲得與文本、與生活深層的對話,語文的三原色才會幻化出五彩繽紛的圖畫,我們的課堂才會活力四射。以上案例的成功就在於我沒有急於給學生確定的答案,而是利用這個契機,引導學生通過自學課文、討論、角色表演等形式自覺主動地探究學習,從不同角度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引領學生走進文本人物。老師捕捉到了文本中寶貴的教學資源,真正用活了文本,在學生深層的體驗與感悟中提升了文本的價值。試想如果當時我急於讓學生討論,結果學生會完全拋開文本語境和意義天馬行空,各說各的,將使文本自身的生命、情態、氣韻消失殆盡。這樣的生成猶如教學垃圾,只會成為教學沉重的「包袱」,成為教學無形的「傷疤」。 三.巧妙引領,別樣精彩的「助產士」 課堂是個富於變化的時空,主體、客體的關系處於不斷轉換之中,如果教師為了「圓滿」完成「預設」教程而一味搶時間、趕教案、生硬施教而少有「花絮」,則學生必然只能跟著教師亦步亦趨,談何主體地位和愉快發展?談何別樣的精彩呢? 面對生成,教師要成為課堂智慧的引領者,幫助學生進行課堂智慧的抉擇,像蘇格拉底那樣,做學生思想的「助產士」,為別樣精彩「接生」。以上案例中,我先讓孩子畫出「他們是怎麼說的?」,再引導孩子想想,有什麼方法能把青蛙媽媽的樣子說清楚,最後用「假設你的同桌就是正在尋找媽媽的小蝌蚪,你把你的想法跟他說一說」這幾步巧妙引導,架設起師生、生生、生本互動的平台。形成人人參與、自由對話、真誠溝通的學習氛圍,開創學生思維任意馳騁、不斷創新的境界。學生通過討論、爭辯,互相促進,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見解、感受彼此的情感,達到心靈的感應、思維的共振、理解的共鳴,對文本產生深刻的不同的感悟,實現個體的超越、文本的超越,走向生成性課堂教學的新境界。

㈥ 如何理解微課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期待共同了解學習

㈦ 中班有關春天的微課教案

主題名稱 《觸摸春天》
選題意圖 (請在此處說明為什麼選擇這個主題來做微課程)
怎樣引導學生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可利用微課程引導學生
抓住課文中最為關鍵的詞句或段落去理解和體會。
內容來源 (在此處註明選自哪本教材中的哪一部分或者其它出處)山東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
適用對象 (請在此處註明學科、學段)小學語文高年級段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3、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教學用途 □課前預習  √課中講解或活動  □課後輔導   □其他
(請簡要說明你將如何使用該微課程)在學習課文時,播放微課程,幫助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知識類型 √理論講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訓練型   □實驗操作型□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製作方式(可多選) □拍攝   √錄屏   √演示文稿   □動畫   □其他
預計時間 (不超過10分鍾)8分鍾
微課程設計
教學過程
(請在此處以時間為序具體描述微課程的所有環節)
設計意圖
(請在此處說明你為什麼要這樣安排或選擇)
一、設置情境,導入課文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精彩的舞蹈,請大家欣賞。(視頻:《千手觀音》片斷),師簡介:這個舞蹈的表演者是一群聾啞人,她們的平均年齡才不過17歲,但是她們美妙絕倫的舞姿征服了整個世界。你們知道這是什麼節目嗎?看了她們的舞蹈你有什麼感受?」是啊,一群殘疾人能表演出這么精彩的舞蹈,真是一個奇跡。
2、有個盲女孩安靜也創造了一個奇跡,讓我們跟隨著她一起去觸摸春天吧!」(課題)
播放大家熟悉的舞蹈節目《千手觀音》,這樣精彩的節目是殘疾人創造出來的一個奇跡,這樣的情境導入極富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學習的慾望。
二、研讀課文、探究感悟
1、自由讀課文,思考:安靜創造了什麼奇跡?畫出相關的句子並在句子旁邊標注自己的感受。
2、交流:安靜創造了什麼奇跡?
奇跡一:「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師:為什麼你認為這是個奇跡?」引導學生抓住「穿梭」「流暢」「沒有一點兒」等詞語,並聯繫上下文讓學生感受一個盲童能夠流暢的在花叢中穿梭說明她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
奇跡二:「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准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課件出示另一句子「她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讓學生比較朗讀,說說哪句更好,在比較中體會作者用詞的准確和感受安靜創造的奇跡、作者的驚訝。
奇跡三:「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1)讓學生說一說「竟然」可以換成什麼詞?用「竟然」來說一句話。通過這個過程既對學生進行的詞句的訓練,又讓學生感受到這是一個奇跡。
(2)理解「神奇的靈性」
(3)讓學生把自己當成安靜,說一說蝴蝶在手指間撲騰自己感受到了什麼?」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安靜當時的感受,使學生與安靜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帶著這種感受朗讀課文,讓學生再次深入安靜的內心,去體會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
3、展開想像,感受安靜心靈的美好
出示「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
(1)教師有感情朗讀,提出問題:聽完朗讀,這段話中哪個詞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張望)
(2)引導學生體會「張望」一詞的用意,想像安靜看到了什麼?體會海倫凱勒的話:「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特殊的內在視覺,那可能看的更真實,那就是用心看世界。"
4、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輕聲讀一讀課文,再次享受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
三、拓展升華
生活中還有很多像安靜一樣的人,你想到了誰?(人物圖片)他們跟安靜一樣身殘志堅、頑強生活,創造了許多奇跡。
盲童安靜用自己的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她告訴我們:「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海倫.凱勒、霍金、貝多芬、張海迪……這些敢於向厄運挑戰的人同樣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利用課件把學生帶入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接觸文本,重點通過朗讀品味,想像畫面,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作細致地咀嚼、推敲,體會文本內涵。當學生的情感被激發,想像的翅膀展開以後,平面的文字變成了立體的畫面。再利用課件通過音
樂的渲染,使學生沉浸在安靜的體驗
中,更好地抒發自己的情感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語言教案微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