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登高 .教案
1.登高》是杜甫詩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詩,寫於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的秋天,是詩人流寓夔州時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應麟《詩藪·內編》)。全詩寫登高所覽之景,雄渾蒼莽;在闊大雄健的氣象之中,滲透著一股勃鬱之氣。通篇語言凝煉,聲調鏗鏘,氣韻流轉,對仗工整。抒寫詩人內心郁結不舒的愛國情感和羈旅愁思,悲憤而不過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藝術上是很見功力的。
詩由寫景開頭,十四個字勾勒出一幅登高遠眺的壯闊圖景。時當深秋,晴空如海,登高仰視,愈覺其迢迢無極,所以說「高」;夔州一帶,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長嘯,空谷傳響,哀轉不絕,所以說「哀」;深秋九月,潭寒澗肅,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說「清」;風霜高潔,水落石出,所以說「白」。因為台高,故愈覺其風大,所以說「急」;風大則水鳥低飛盤旋,所以說「回」。用字遣詞都極其貼切。「天高」「沙白」「猿嘯」「鳥飛」,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峽秋季特徵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詩,不但形象鮮明,使人讀了如臨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極雄渾高遠,飽含著詩人無窮的情思。
三、四兩句寫遠眺之景,從大處落筆,上句寫山景,承首句;下句寫江景,承次句。山上江中,往復交織,構成一幅非常生動的三峽秋景圖,深秋風大,所以聞落葉之「蕭蕭」;峽深流急,所以見波濤之「滾滾」。「落木」而以「無邊」來形容,則見其境界之闊大;「長江」而以「不盡」來形容,則見大江之無窮。在極其蕭颯荒涼的景象中,又充滿著一種渾灝奔放的氣勢。兩句又多用雙聲迭字,讀來音調鏗鏘,充滿著聲韻之美。
「深於言情者,正在善於寫景」。以上四句寫景,確實有力地烘託了詩人的心情,寫出了詩人登高望遠的悲秋之意,卻又不直接使用「悲秋」的字面,而是將這種悲愁之情滲透在具體的畫面之中。詩中所描寫的這些自然景物,既具有客觀事物的具體特徵,季節特徵,同時也飽含著詩人特殊的感情色彩,表現了詩人特定的心情。啼猿作為一種動物,本身並不具有人的感情,但在「艱難苦恨」中的詩人聽來,猿啼聲卻充滿著一種凄哀的情調。同樣,那滾滾的長江,蕭蕭的落木,盤旋的飛鳥,冷清的小渚,也無一不起著渲染環境氣氛、烘托詩人情緒的作用。「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文心雕龍·物色》),更何況眼前這一片凄涼肅殺的景色?自然更使得詩人觸景生情、引起相應的心理活動與感情變化了。而這種心理活動與感情變化,又反過來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所以詩中的景物已不同於自然的景物,它是詩人主觀化了的客觀景物。在文學作品中,當景物的描寫體現了作者特殊感情的時候,當作者的主觀感覺和景物的客觀特徵得到和諧統一的時候,它對讀者所產生的藝術魅力,就不是一般地描摹景物的詩句所能比擬的了。
五、六兩句由上文寫景很自然地過渡到抒情。兩句寫出自己身多疾病長期漂泊的艱難處境和秋景蕭瑟觸景生悲的愁苦心情。「萬里悲秋常作客」,這是就空間方面說,即所謂「橫說」;「百年多病獨登台」,這是就時間方面說,即所謂「縱說」。兩句承上啟下,點出全詩主旨。在結構上,則層層遞進,步步轉折,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容。宋人羅大經說:「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處也;『獨登台』,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八意,而對偶又精確。」(《鶴林玉露》乙編卷十五)作客登台,已有遊子思鄉之意,加上萬里漂泊,百年多病,則孤零悲苦之情便得到更進一層的描寫。秋風蕭瑟,已令人觸景生哀,更何況又值垂暮之年抱病登台呢?由於採用了這種層層遞進的頓挫筆法,蘊藏在詩人內心深處的沉鬱悲抑的感情便更深刻有力地表達出來了。深厚的感情,來自豐富的生活,詩中反映的雖是詩人的個人遭遇,但讀者卻可從中窺見戰亂時代廣大人民的苦難。
尾聯兩句是寫自己窮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上句寫自己艱苦備嘗,白發彌添;下句寫自己潦倒日甚,多病纏身。全詩就在沉重的感嘆聲中收結,結得悲憤深沉,而又寄慨遙深。「艱難苦恨」四個字不僅指作者自己萬里作客,衰年多病的艱辛境況和身世遭遇,同時也指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廣大人民的辛酸痛苦。「不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正是這一切「艱難苦恨」,才使他頭上的白發愈來愈多,而現在又已衰年多病,獨自登台,心情自然更加落寞,更加痛苦了。此時正須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之故而不得不暫停飲酒,這樣一來,詩人內心自然更沉鬱不舒了。這種曲折頓挫的筆法,既使文勢有波瀾,也使感情表達更為深刻、沉痛。
杜甫自己曾說過:「晚節漸於詩律細。」(《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登高》確實是這樣一首精於詩律的好詩,歷來備享盛譽。從藝術表現角度上看,本篇的獨到之處可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仗工穩,音調鏗鏘。即胡應麟所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穿,一氣呵成」(《詩藪·內編》卷五),詩一開頭就以對仗領起,不僅對得自然、工整,而且還用了一句中自相對偶的當句對法,(如以「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尾聯兩句雖不全對,但句法布局卻極整齊。這種結構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僅符合於美學上的所謂均齊,給人以一種神清目爽整飾對稱的美感,而且使全詩曲折頓挫,在抑揚有致的韻調中,表達出詩人需要抒發的感情。同時詩中又多用雙聲迭字,旋律優美,音節和諧,大大加強了詩的珠走泉流而又回環往復的音樂美。如尾聯「艱難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並列結構,在聲調上卻具有抑揚頓挫四聲的特色,讀時應一字一頓;「潦倒」「新停」為雙聲迭韻,在聲調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節顯得特別鏗鏘嘹亮,讀時應兩字一頓。「繁霜鬢」對「濁酒杯」,其聲調的妙用,也在所謂「抑揚抗墜之間」。讀者密詠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濁的韻調之中,體味出詩人顛沛流離的痛苦心情。
二是寫景抒情筆法錯綜變化卻又相互照應。前四句寫景,是所謂「詩之媒」;後四句抒情,是所謂「詩之胚」。落筆的角度雖然不同,但都圍繞著詩的中心——「悲秋」。一三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山景;二四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江景。而在寫景之中,又有聲(風聲猿啼聲)有色(沙白渚清),有動(鳥飛葉落)有靜(洲渚)。五、七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悲苦;六、八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詩的內容上又是互相緊密聯系的。全詩情景交融,渾然一體,中間雖有如此豐富的內容,如此復雜的感情,但筆勢卻如「百川東注於尾閭之窟」,一氣直下,造成了一個既有變化又和諧統一的藝術整體。
2.登高》賞析
此詩是杜甫大歷二年(767)秋在夔州時所寫。夔州在長江之濱。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楊倫稱贊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杜詩鏡銓》),胡應麟《詩藪》更推重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對起。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里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江水》)的意味。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著迎風飛翔、不住迴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對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入韻。沈德潛因有 「起二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格奇而變」(《唐詩別裁》)的贊語。
頷聯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徵。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索之聲,長江洶涌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透過沉鬱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確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兩聯極力描寫秋景,直到頸聯,才點出一個「秋」字。「獨登台」,則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詩人飄泊無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悲秋」兩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詩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愛登台的感情,概括進一聯「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著的感情脈搏。此聯的「萬里」「百年」和上一聯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詩人的羈旅愁與孤獨感,就象落葉和江水一樣,推徘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詩到此已給作客思鄉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獨的內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進離鄉萬里、人在暮年的感嘆,詩意就更見深沉了。
尾聯對結,並分承五六兩句。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發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本來興會盎然地登高望遠,現在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溢於言外」(《詩藪》)。
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次聯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像補充,三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又從白發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嘗有對」,胸腹好象「無意於對」。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 「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胡應麟《詩藪》)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3.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秋。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託嚴武,可惜嚴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離開經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門,卻因病魔纏身,在雲安呆了幾個月後才到夔州。如不是當地都督的照顧,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個年頭。而就在這三年裡,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
這首詩就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這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那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曠世之作。
句解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迴翔。首聯兩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且句中自對,無一虛設。這是詩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構成一幅悲涼的秋景圖畫,為全詩定下了基調。登高而望,江天本來是開闊的,但在詩人筆下,卻令人強烈地感受到:風之凄急、猿之哀鳴、鳥之迴旋,都受著無形的秋氣的控制,彷彿萬物都對秋氣的來臨惶然無主。「風急」,夔州位於長江之濱,三峽之首的瞿塘峽之口,素以水急、風大著稱。 「猿嘯哀」,巫峽多猿,鳴聲凄厲。當地民謠說:「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涌澎湃,滾滾奔騰而來。 頷聯為千古名句,寫秋天肅穆蕭殺、空曠遼闊的景色,一句仰視,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無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它的境界非常壯闊,對人們的觸動不限於歲暮的感傷,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恆。透過沉鬱悲涼的精工對句,顯示著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我萬里漂泊,常年客居他鄉,對此秋景,更覺傷悲;有生以來,疾病纏身,今日獨自登臨高台。頸聯是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頓挫之神。詩人從空間(萬里)、時間(百年)兩方面著筆,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聯雄闊高渾的對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脈搏。語言極為凝煉,乃千古名句。宋代學者羅大經《鶴林玉露》析此聯雲:「萬里,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處也;獨登台,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八意」,即八可悲:他鄉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萬里作客,三可悲;又當蕭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齒,一事無成,五可悲;親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獨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時世艱難,生活困苦,我常恨鬢如霜白;濁酒銷憂,卻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聯轉入對個人身邊瑣事的悲嘆,與開篇《楚辭》般的天地雄渾之境,形成慘烈的對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潦倒」,猶言困頓衰頹,狼狽失意。 新停濁酒杯:一般解釋為戒酒,不妥。「停」是表示某種動作狀態延續途中的一時中斷,這一句是說,我一人登台,獨飲濁酒,無親朋相伴,慢慢舉起銷憂解愁的酒杯,停在嘴邊——我的身體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飲酒不斷、未曾有過停杯體驗的我,不禁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現。「濁酒」是相對於「清酒」而言,是一種帶糟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古時稱之為「醪」。
評解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渾涵汪茫的七言律詩。前兩聯寫登高聞見之景,後兩聯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於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而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高渾一氣,古今獨步。
這首律詩很特別,其四聯句句押韻,皆為工對,且首聯兩句,又句中自對,可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寫景而言,有工筆細描(首聯),寫出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的形、聲、色、態,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寫,卻生動形象,精煉傳神;有大筆寫意(頷聯),傳達出秋的神韻。抒情則有縱的時間的著筆,寫「常做客」的追憶;也有橫的空間的落墨,寫「萬里」行程後的「獨登台」。從一生飄泊,寫到余魂殘骨的飄零,最後將時世艱難歸結為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錯綜復雜手法的運用,把詩人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蒼涼,表現得沉鬱而悲壯。難怪明代胡應麟《詩藪》說,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B. 幼兒中班安全教案(爬高登高有危險)
一、明確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強教職工的安全意識 1、現在社會迅速發展,我們的生活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相繼帶來的不安全因素越來越多,另外,由於幼兒年齡特點所決定,他們缺乏生活經驗,往往接近危險而自己毫無感覺,是最容易發生危險的年齡。記得去年,某某幼兒園有一幼兒在盪船上站著盪,盪的很高,結果倒栽下來,摔斷了腿,給幼兒及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所以,幼兒園要把安全工作列入工作的議事日程,定期宣傳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使廣大教師牢牢樹立安全第一的教育觀念,把安全教育工作作為重要內容列入班級工作中。 2、在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中,我們往往注重設施設備方面是否安全(定期檢查),而忽視了對教職工的培養,教師在一日活動中只注重自己怎樣加強責任心,確保幼兒安全,而忽視在一日活動中隨機向幼兒進行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因此,近幾年來,雖然各級領導反復強調安全問題,但是,在幼兒園里發生的事故仍屢見不鮮,如:有的幼兒摔傷、燙傷、碰傷等。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安全意識不強,責任心不夠,那麼,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應把幼兒的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只有在保證幼兒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各方面的教育。 二、採取安全防範措施 為保證安全工作的正常進行,還應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首先來園離園時做到兩把關:把晨檢關,做到事故隱患早發現;把離園關,和家長簽訂接送合同,做到無冒領、無走失。其次營養工作做到兩避免:一是避免食物中毒;二是避免燙傷事故。再次午睡環節做到兩注意:一是注意體弱兒童;二是注意異常情況。最後戶外活動環節做到三檢查:一檢查場地;二檢查活動器械;三檢查人數,幼兒活動時不離教師視線,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三、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 在很多情況下,幼兒並不知道自己在干危險的事,這就需要教師要時刻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 1、讓幼兒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識 對於幼兒園中、大班孩子,完全可以把一些安全常識教給他們: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安全防火知識;不隨便跟陌生人走或吃陌生人的食物;注意保護自己,不能讓硬物、銳氣損傷任何部位;不能亂攀、亂爬,以免摔傷、碰傷等。利用圖片、談話、講故事等形式,向幼兒講一些因為缺乏安全意識而釀成災禍的實例。 2、教給幼兒意外發生時的應急措施 在區域活動中設置電話,教幼兒模仿打電話回家,撥打110、119、120等,讓幼兒懂得遇到意外時,可以採取應急措施,撥打報警電話、急救電話。在室內外進行自護自救演練,讓幼兒學到一些自護自救方法,防止遇到危險時,進行自護自救。 總之,教師通過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的教育內容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安全教育。可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應變能力。 四、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 幼兒期生理、心理都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對危險的預測能力,易沖動,好模仿和探索,喜歡摸摸碰碰,如果不注意極易發生危險。因此,在活動時要特別注意加強對易闖禍和易受傷幼兒的監護,如發現有不安全行為應及時制止和教育,如有的幼兒頭向下打滑梯,或者在滑梯上擁擠推人,就及時組織幼兒現場討論這樣做可能發生的結果。為了進一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控制幼兒的不安全行為,我們和幼兒一起討論制定了《幼兒安全八不》即 (1)不帶危險物品來園; (2)不隨便吃撿到的或不幹凈的食物; (3)不在滑梯上擁擠打鬧; (4)不玩火; (5)不玩電器; (6)不跟陌生人走; (7)不在活動室及室外打鬧; (8)不獨自離開集體,教育幼兒遇事要鎮靜,善於動腦,自我保護自身安全。 五、家園配合,共同對幼兒實施安全教育 幼兒園、家庭和社會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幼兒的安全並對其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不要認為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就萬事大吉了。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教師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安全意識培養的同時,還應該利用班級家長會、家長園地等,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強家長的安全防範意識,讓家長主動參與對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經常給孩子講一些自救的典型事例。如美國六歲小女孩撥報警電話救護犯心臟病的母親的事例,不失時機地教育孩子,不攀爬陽台,不到危險的地方去玩,不用其他東西挖鼻孔、耳孔等。同時利用散步、遊玩進行隨機教育,如帶孩子外出時,可以問:你找不到家怎麼辦?被別人拐騙怎麼辦?給孩子提供一個能提出許多為什麼的機會,進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去學習,去尋求答案,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C. 幼兒小班爬高登高有危險安全教案
一、明確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強教職工的安全意識
1、現在社會迅速發展,我們的生活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相繼帶來的不安全因素越來越多,另外,由於幼兒年齡特點所決定,他們缺乏生活經驗,往往接近危險而自己毫無感覺,是最容易發生危險的年齡。記得去年,某某幼兒園有一幼兒在盪船上站著盪,盪的很高,結果倒栽下來,摔斷了腿,給幼兒及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所以,幼兒園要把安全工作列入工作的議事日程,定期宣傳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使廣大教師牢牢樹立安全第一的教育觀念,把安全教育工作作為重要內容列入班級工作中。
2、在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中,我們往往注重設施設備方面是否安全(定期檢查),而忽視了對教職工的培養,教師在一日活動中只注重自己怎樣加強責任心,確保幼兒安全,而忽視在一日活動中隨機向幼兒進行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因此,近幾年來,雖然各級領導反復強調安全問題,但是,在幼兒園里發生的事故仍屢見不鮮,如:有的幼兒摔傷、燙傷、碰傷等。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安全意識不強,責任心不夠,那麼,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應把幼兒的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只有在保證幼兒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各方面的教育。
二、採取安全防範措施
為保證安全工作的正常進行,還應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首先來園離園時做到兩把關:把晨檢關,做到事故隱患早發現;把離園關,和家長簽訂接送合同,做到無冒領、無走失。其次營養工作做到兩避免:一是避免食物中毒;二是避免燙傷事故。再次午睡環節做到兩注意:一是注意體弱兒童;二是注意異常情況。最後戶外活動環節做到三檢查:一檢查場地;二檢查活動器械;三檢查人數,幼兒活動時不離教師視線,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三、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
在很多情況下,幼兒並不知道自己在干危險的事,這就需要教師要時刻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
1、讓幼兒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識
對於幼兒園中、大班孩子,完全可以把一些安全常識教給他們: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安全防火知識;不隨便跟陌生人走或吃陌生人的食物;注意保護自己,不能讓硬物、銳氣損傷任何部位;不能亂攀、亂爬,以免摔傷、碰傷等。利用圖片、談話、講故事等形式,向幼兒講一些因為缺乏安全意識而釀成災禍的實例。
2、教給幼兒意外發生時的應急措施
在區域活動中設置電話,教幼兒模仿打電話回家,撥打110、119、120等,讓幼兒懂得遇到意外時,可以採取應急措施,撥打報警電話、急救電話。在室內外進行自護自救演練,讓幼兒學到一些自護自救方法,防止遇到危險時,進行自護自救。
總之,教師通過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的教育內容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安全教育。可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應變能力。
四、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
幼兒期生理、心理都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對危險的預測能力,易沖動,好模仿和探索,喜歡摸摸碰碰,如果不注意極易發生危險。因此,在活動時要特別注意加強對易闖禍和易受傷幼兒的監護,如發現有不安全行為應及時制止和教育,如有的幼兒頭向下打滑梯,或者在滑梯上擁擠推人,就及時組織幼兒現場討論這樣做可能發生的結果。為了進一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控制幼兒的不安全行為,我們和幼兒一起討論制定了《幼兒安全八不》即(1)不帶危險物品來園;(2)不隨便吃撿到的或不幹凈的食物;(3)不在滑梯上擁擠打鬧;(4)不玩火;(5)不玩電器;(6)不跟陌生人走;(7)不在活動室及室外打鬧;(8)不獨自離開集體,教育幼兒遇事要鎮靜,善於動腦,自我保護自身安全。
五、家園配合,共同對幼兒實施安全教育
幼兒園、家庭和社會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幼兒的安全並對其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不要認為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就萬事大吉了。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教師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安全意識培養的同時,還應該利用班級家長會、家長園地等,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強家長的安全防範意識,讓家長主動參與對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經常給孩子講一些自救的典型事例。如美國六歲小女孩撥報警電話救護犯心臟病的母親的事例,不失時機地教育孩子,不攀爬陽台,不到危險的地方去玩,不用其他東西挖鼻孔、耳孔等。同時利用散步、遊玩進行隨機教育,如帶孩子外出時,可以問:你找不到家怎麼辦?被別人拐騙怎麼辦?給孩子提供一個能提出許多為什麼的機會,進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去學習,去尋求答案,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D. 幼兒園小班安全登高取物活動教案
網路搜索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