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需要多少錢"的教學反思
《需要多少錢》教學反思
《需要多少錢》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課上,我結合教材創設了「買泳圈氣球」的情境,鼓勵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再嘗試列示解決問題,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演算法交流的過程,使學生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課堂上教學效果良好,可是作業情況卻不容樂觀。學生對於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還是有困難。大部分學生理解了算理。例如3×12,學生懂得想:把12分成10和2,3×2=6,10×3=30,6+30=36。但是在實際練習中,學生卻很馬虎,犯了諸如3×2=4等問題。值得深思的是在練習冊上出現了一道「28×5」的題目,有好幾個同學算出結果為50,這剛開始令我覺得很莫名其妙,仔細思考後,發現這其實反映出學生對數位理解不夠清楚,這里的「2」是在十位上,表示的是2個十,而不僅僅是2,非常有必要讓學生加深對數位的理解。同時,也要培養學生認真思考,仔細做題的習慣。
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課堂上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盡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貳』 新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學需要多少錢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學時,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先觀察情境圖,使學生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提出數學問題。為了激發學生提問題的意識,採用多媒體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後提出問題,如: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探索口算方法。
由於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面對同一道口算題,學生往往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比較中體會各種演算法的不同特點,體驗演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在探索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指導和幫助。
3.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由於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學時,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先利用教材「買泳圈」的情境,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用學到的乘法知識解決身邊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進一步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再結合班級的實際,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情境,如每張課桌配有2把椅子,引導學生在這一情境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
『叄』 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口算乘法的練習課反思
本節課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中口算乘法第一課時,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根據學生已有經驗,以及本課在本單元教學中的基礎作用,我將教學目標預設為:嘗試口算方法探究過程,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體驗多種口算方法及能正確地進行計算為重、難點。採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輔以教師點撥、精講的方法,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學結束,對比預設與生成,我覺得有理想方面,也有不足之處。為使今後教學能做到揚長避短,更進一步,我對本課作出如下總結:
1.藉助實際問題學習口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相應的生活實例和問題情景,如郵遞員送信、送報紙的情景、小朋友買郵票的情景等,創設生動的情景,讓學生發現、提出數學問題,接著探究口算方法,進而解決所提出的實際問題。我發現把探討口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於一體,學習材料飽含生氣,對學生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探討口算方法,又可以使學生深刻理解為什麼要口算,切實體會口算的意義和作用。把數學學習置於現實情境問題之中,是今天數學教學所提倡的,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認清這一點,並努力做好。
2.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口算方法。
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是《新課標》倡導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節教學,我預設了學生自主、合作、討論的學習情境,旨在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已有的口算方法,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適時組織討論、交流,以完善學生對口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並逐步學會用數學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課堂教學中,學生均能主動參與學習,只是不太善於根據固有經驗遷移運用,對口算方法的表述也不夠准確。在這方面,我雖及時為學生指正,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明顯。可見,在這方面,我仍需加強學習、鍛煉,以便給學生做好點撥、指導。
3.提倡、鼓勵口算方法多樣化。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倡導學生運用、體驗多種口算方法,但實際教學中,卻發現多數學生方法單一,而且經我點撥後,未見很好的效果。課後,我深入思考,認為本班學生已學習過本節內容,應是教師曾強調:兩個因數相乘,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然後看兩個因數的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寫幾個0所致。這也給我啟示,教學中,應注重發展學生的多角度思維,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並通過比較、交流,培養學生「能為實際問題選擇適當方法」的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的數感,而非簡單地教會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