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小班小雞找媽媽教案怎麼寫
活動來目標:
1、 引導幼兒正自確使用剪刀,2、 能沿著直線剪。
3、 引導幼兒學習四個角沿線往後折,4、 能大膽操作。
5、 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6、 學具:每人一張操作材料和剪刀一把。
7、 教具:做好的成品一件。
活動流程:
歌曲導入——找雞媽媽——幼兒操作——作品點評——游戲:找雞媽媽
活動過程:
(1) 歌曲導入:
——師:大家聽,誰在哭?(邊演唱歌曲,邊出示教具)池塘邊,柳樹下,有群迷路的雞寶寶,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哭著喊媽媽。誰在哭?
——幼齊答:雞寶寶。
——師:雞寶寶為什麼要哭?
——幼1:他迷路了。
——幼2:他迷路了,哭著喊媽媽。
——師:小朋友,我們幫他找媽媽吧!
❷ 幼兒園托班找不到媽媽怎麼辦教案
一、活動目的: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討論等活動,讓幼兒學會與成人走失後簡單的自救辦法。 2、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准備: 布置一個公園的場景,木偶。 三、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去公園玩》。 2、 提問: (1)剛才誰去公園玩?後面發生了什麼事情?亮亮為什麼找不到媽媽? (2)引導幼兒回憶木偶表演里的情景大膽回答。 3、再次觀看木偶表演,組織幼兒討論: (1)問:他應該怎麼樣做才不會和媽媽走散?亮亮找不到媽媽時應該怎麼辦? (2)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幫助亮亮找到媽媽。
❸ 幼兒園小小班 故事《媽媽我要去旅行》完整教案怎麼寫
春天到了,不僅僅是萬物復甦的時節,也是我們小朋友們該出去感受春天,擁抱自然的時候,我們也鼓勵家長們利用休息的時間和孩子們一起去外出踏青旅行,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因此我們就生成了這樣一個活動,希望孩子們通過這個活動,能夠初步的具備一些旅行的小常識。 活動目標: 1.理解「旅行」的含義,了解「旅行」需要准備的物品和用途。 2.嘗試觀察畫面中的細節,初步理解故事的情節。 活動准備: 1.幼兒有過與成人旅行的經驗。 2.幼兒與父母外出旅行的照片。 3. 課件。 活動過程: 一、遷移已有經驗,引入主題。 1.出示幼兒與父母外出遊玩的照片,請幼兒介紹照片中的自己和父母在干什麼。 2.引導幼兒理解「旅行」含義。 提問:你和誰一塊兒出去玩的?出去遊玩需要帶哪些東西?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細節,理解故事情節。 1.出示封面:「今天有一個寶寶也要去旅行,他會帶什麼東西呢?」 2.出示第一頁畫面。 (1)引導寶寶從人物形象和服飾上觀察,認識故事中的角色。(媽媽和寶寶) (2)引導幼兒觀察寶寶家裡有什麼?(水壺、小熊、毛毛蟲)它們在哪兒呢?這些東西是干什麼用的呢? 3.閱讀第3—7頁畫面,通過對前一頁畫面的觀察預測下一頁畫面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寶寶的服飾與前一頁比較有什麼變化?(穿上了小外套) (2)提問:寶寶穿上了小外套,還要帶什麼呢?(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右側的小背包。) (3)小背包有什麼用呢?背上小包包,寶寶還要帶什麼?(水壺)水壺有什麼用呢?(寶寶要記得多多喝水哦!) (4)寶寶還要帶什麼?(小喇叭)帶小喇叭有什麼用呢?(寶寶一吹小喇叭媽媽就能找到你啦!)
❹ 幼兒園小班課程《帶著媽媽去旅行》教案
春天到了,不僅僅是萬物復甦的時節,也是我們小朋友們該出去感受春天,擁抱自然的時候,我們也鼓勵家長們利用休息的時間和孩子們一起去外出踏青旅行,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因此我們就生成了這樣一個活動,希望孩子們通過這個活動,能夠初步的具備一些旅行的小常識。 活動目標: 1.理解「旅行」的含義,了解「旅行」需要准備的物品和用途。 2.嘗試觀察畫面中的細節,初步理解故事的情節。 活動准備: 1.幼兒有過與成人旅行的經驗。 2.幼兒與父母外出旅行的照片。 3. 課件。 活動過程: 一、遷移已有經驗,引入主題。 1.出示幼兒與父母外出遊玩的照片,請幼兒介紹照片中的自己和父母在干什麼。 2.引導幼兒理解「旅行」含義。 提問:你和誰一塊兒出去玩的?出去遊玩需要帶哪些東西?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細節,理解故事情節。 1.出示封面:「今天有一個寶寶也要去旅行,他會帶什麼東西呢?」 2.出示第一頁畫面。 (1)引導寶寶從人物形象和服飾上觀察,認識故事中的角色。(媽媽和寶寶) (2)引導幼兒觀察寶寶家裡有什麼?(水壺、小熊、毛毛蟲)它們在哪兒呢?這些東西是干什麼用的呢? 3.閱讀第3—7頁畫面,通過對前一頁畫面的觀察預測下一頁畫面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寶寶的服飾與前一頁比較有什麼變化?(穿上了小外套) (2)提問:寶寶穿上了小外套,還要帶什麼呢?(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右側的小背包。) (3)小背包有什麼用呢?背上小包包,寶寶還要帶什麼?(水壺)水壺有什麼用呢?(寶寶要記得多多喝水哦!) (4)寶寶還要帶什麼?(小喇叭)帶小喇叭有什麼用呢?(寶寶一吹小喇叭媽媽就能找到你啦!)
❺ 托班安全教案《找不到媽媽怎麼辦》
活動名稱:《找不到媽媽怎麼辦》活動目的: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討論版等活動,權讓幼兒學會與成人走失後簡單的自救辦法。
2、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布置一個公園的場景,木偶。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去公園玩》。
2、提問:
(1)剛才誰去公園玩?後面發生了什麼事情?亮亮為什麼找不到媽媽?
(2)引導幼兒回憶木偶表演里的情景大膽回答。
3、再次觀看木偶表演,組織幼兒討論:
(1)問:他應該怎麼樣做才不會和媽媽走散?亮亮找不到媽媽時應該怎麼辦?
(2)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幫助亮亮找到媽媽。
(3)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分析同伴提出的各種設想,看看哪種自救辦法最好。
3、第三次觀看木偶表演,將幼兒想出的好辦法運用到木偶表演中,讓亮亮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5、提問:
以後我們跟爸爸媽媽出去玩時要注意些什麼呢?(讓幼兒小議)
1、小結:教育幼兒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
2、活動延伸
請家長配合,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常識,並經常提醒幼兒不要獨自到離家較遠的地方玩,外出時不要獨自離開成人。
❻ 幼兒園托班教案
幼兒園托班主題活動——我愛吃的食物活動一:認識米活動目標1.知道米煮熟了,就是我們吃的飯。2.愛惜糧食,不撒飯,不剩飯。3.學說短句:「白白的、香香的大米飯。」活動准備米、電飯煲、水、淘米籮。活
❼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和媽媽在一起
發不了鏈接自己網路 兒訊網 每日更新上千個資料。資料包含小學到高中所有科目的課件、試卷、教案等。 如果找不到你想要的資料還可以在服務中心發布需求,網站將通過其它渠道幫助你尋找
❽ 托班兒歌《等媽媽》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兒歌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 2、在游戲中學習短句"媽媽媽媽……" 3、在活動中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學過"打電話"的游戲、已會唱"好媽媽"歌曲。 物質准備:積木,掛圖、"好媽媽"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播放好媽媽)集體...唱歌,引起學習興趣。 1、音樂出來,唱"好媽媽"的歌(集體唱一遍) 2、提問引出課題"想媽媽"。 寶寶們!(誒--),恩!我們都有一個好媽媽,在幼兒園里你們想不想媽媽呀?(教師逐個提問幼兒:想的)哦!大家都想自己的媽媽的。 二、理解兒歌(出示圖片 一) 1、喲!這個寶寶在干什麼呢?(想媽媽)你是怎麼看出來他在想媽媽的?(幼兒回答:幼兒指著圖片上的媽媽說,我是從這里看出來的)這里有誰呀?(媽媽)哦!這里象雲朵一樣的圖形裡面有個媽媽,就表示小寶寶在想媽媽);我們再仔細看一下這個小寶寶(邊指圖片)的動作,他的那個動作也表示在想媽媽呀?(幼兒觀察並說:這個動作,哦!這個動作是兩手撐著下巴,是這樣的,寶寶在想媽媽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個寶寶想媽媽的動作好嗎?(集體邊說邊學動作:"小寶寶,想媽媽") 2、小寶寶,想媽媽了會怎麼做呢?你來說說,想媽媽了會怎麼做?(幼兒回答:"我會哭的"教師給予安慰:你下次想媽媽時不要哭了哦,要做個堅強的寶寶……;"打電話")(出示圖片 二)瞧!小寶寶把什麼當電話機了?(積木)喲,這積木還真象電話機呢!我們也來學一學:(集體練習:抓起積木當電話,反復練習2-3次)抓起積木當電話,想跟媽媽說什麼呢? 三、幼兒玩"打電話游戲"練習句式:抓起積木當電話,媽媽,媽媽,…… 1、寶寶們快來抓個積木當電話打給你們媽媽吧(寶寶們每人抓個積木電話開始游戲"打電話")教師巡迴指導:重點練習"媽媽,媽媽我想你" "媽媽,媽媽,快點回家"……寶寶們,電話打完了嗎?(打完了)打完電話,把電話機放到籮筐里吧!(幼兒放電話機) 2、打電話游戲後提問:剛才你在電話里跟媽媽說了什麼呀?(多一點幼兒回答:媽媽,媽媽我想你了、媽媽給我買點好吃的……) 3、完整朗誦兒歌: 寶寶們--誒!這兩張圖片里還藏著一首好聽的兒歌呢,兒歌的名字叫"想媽媽"。 提問:兒歌名字叫什麼?(幼兒集體說幾遍"想媽媽")我來完整念給你們聽,好吧?(好)兒歌:想媽媽(小寶寶,想媽媽,抓起積木當電話;媽媽,媽媽,快點回家。)我們一起看著圖片來朗誦一遍兒歌。(集體朗誦2遍)寶寶們向後轉,我們再來用好聽的聲音來念給後面的老師們聽。(集體朗誦一遍)老師們表揚一下我們呢。 四、創編: 寶寶們,除了想媽媽,你們還會想誰呢?(提問一個寶寶:想爸爸、想奶奶……)想他們,我們就再來給你的朋友們、親戚們打個電話吧!(上來拿積木電話機,活動結束)附:兒歌:想媽媽(小寶寶,想媽媽,抓起積木當電話;媽媽,媽媽,快點回家。)
❾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來當媽媽》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穿脫衣服的方法。 2.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增強自我服務和幫助他人的意識。 [活動准備] 故事《秋克的故事》,衣服(開衫,套頭衫)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講述故事——《秋克的故事》 2.師幼共同討論,認為秋克的做法不對。 3.鼓勵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學習自己解決遇到的問題。 4.教師提出問題:「穿脫衣服應該自己做還是需要他人幫助?」 5.今天我們學習如何穿脫衣服。 二、學習穿脫衣服的方法。 1.教師展示衣服(開衫),帶領幼兒認識衣服的領子,袖子,扣子,底邊和衣服的里外。 2.教師展示穿脫衣服的方法。(邊示範邊講解) 1)穿開衫「蓋被子」就將衣服頂在頭上;「小老鼠出洞」兩只手分別從袖筒中伸出來;底邊對齊扣扣子(從下到上)。脫開衫;「解扣子」「小老鼠出洞」衣服放平整。 2)穿套頭衫:「寶寶鑽進大洞洞,腦袋鑽進中洞洞,小手伸進小洞洞」;兩手抓住衣服的邊,將頭套進衣服內。脫衣時,「小手出小洞洞,腦袋鑽出中洞洞」,整理好衣服。 三、穿衣服比賽 教師在每位小朋友的小椅子上分別放一件套頭衫和一件開衫,請幼兒跑到小椅子旁邊迅速穿衣服,先穿完的小朋友舉手示意教師,然後教師讓大家說一說哪個小朋友穿衣服方法正確?哪個小朋友穿得最整齊。 四、游戲:《我來做媽媽》 1.把幼兒分為兩組,一組做「媽媽」,一組做「寶寶」 2.進行「媽媽」為「寶寶」穿衣服的游戲。 3.轉換角色游戲重新進行。 [活動延伸] 1.平時指導幼兒正確穿脫衣服。 2.在娃娃家投放娃娃和符合節令的衣服,讓小朋友扮演「爸爸」或「媽媽」,幫助「孩子」穿脫衣服。 3.請家長指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獨立的穿脫衣服,能夠將衣服穿戴整齊。 [活動反思] 1、經過教學活動和平時的引導,幼兒都能主動的自己穿脫衣服,有部分幼兒穿的不整齊,今後家園配合,逐漸提高。 2、穿衣訓練,使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提高了他們的自理能力;同時,特別是游戲《我來做媽媽》,滲透幫助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體驗做媽媽的辛苦,從而產生不再麻煩媽媽的想法。 附:秋克的故事 秋克要去看外婆,媽媽怕他肚子餓,在他口袋裡放了兩個煮雞蛋,讓他在路上吃。 走了一會,秋克的鞋帶散開了。他走回家,叫媽媽幫他繫上,系好鞋帶,跨著大步走了一會,秋克想起該吃雞蛋了,有走回家,叫媽媽幫助剝雞蛋。吃了雞蛋,秋克大步走過電影院。嘩!下雨了。秋克沒帶傘,又回家去拿。 媽媽幫秋克換上干凈的衣服,撐著傘在路上走著。沒過多久,雨停了,太陽出來了。秋克抬頭看天空,腳一滑,又摔倒了,秋克爬起來,一陣風似的跑回家:「媽媽!我在外婆家樓下摔倒了!」 [設計意圖] 陽春三月好天氣,這個季節孩子入園、離園時需加外套。我班大部分孩子沒有積極主動自己穿脫衣服的意識,而是需要老師或家長幫助;個別孩子吃飯需要老師喂;鞋子穿不好……。他(她)們的年齡四周歲左右,應該培養他們自理能力,教育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