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剪紙活動《紙圈小丑》教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學慣用對稱式剪紙方法折剪蝴蝶。
2、初步學習簡單的鏤空方法,將蝴蝶身上的花紋進行鏤空。
3、激發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 製作幻燈《蝴蝶》;
2、教師範例蝴蝶兩個;
3、 剪刀、作業紙、幼兒人手一份;
4、《蝴蝶找花》歌曲。
◆教學過程:
一、結合經驗講述:
美麗的春天來了,花園里來了許多蝴蝶,回憶鄉下找春天的時候看見的蝴蝶;蝴蝶是什麼變成的,結合毛毛蟲變蝴蝶的故事,回憶看過的蝴蝶標本。
二、播放教學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蝴蝶圖片。
蝴蝶有的有一對翅膀,有的有兩對翅膀,翅膀上還有許多美麗的花紋,還有漂亮的顏色。請小朋友告訴老師:花紋是怎樣排列的?由什麼形狀組成的?各是什麼顏色的?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花紋是對稱的,是由幾種顏色搭配的,而且顏色也是對稱的。
三、 出示範例蝴蝶,老師的蝴蝶是用什麼方法來製作的?
1、示範講解蝴蝶的折剪方法。(把長方形紙對折;畫好半隻蝴蝶的輪廓線;沿輪廓線剪下來。)
2、示範講解簡單的鏤空方法。(出示範畫,比較鏤空的蝴蝶與未鏤空的蝴蝶哪個漂亮;示範圓形,三角形、月牙形等簡單的鏤空花紋。)
四、幼兒剪貼。
② 關於剪紙課的教案
是給小學生做還是給幼兒做
③ 幼兒語言活動剪刀大俠教案與反思
【活動設計】
此學習活動原本定義為科學活動,可能是考慮到從桃樹的生長過程能夠了解到一些科學知識,我個人認為這個主題活動還是屬於語言活動,需要幼兒對桃樹的生長過程和季節變化的聯系有一些基本了解,才能對小桃樹的情緒變化進行理解和體會。原本設計的活動過程有點單調,主要是以問題進行互動,因此我在第一部分增加一個讓幼兒自己動手排序並講解理由的環節,目的在於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並將其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本次活動的難點在於幼兒對小桃樹的情感變化的理解,這是需要幼兒進行換位思考的。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了解桃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2、欣賞配樂故事,感受語言的優美。
【活動准備】
1、小桃樹的故事圖片及投影片;
2、故事配樂(班得瑞的Fairyland夢境、Snowdreams雪之夢)。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討論小桃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導語:上周我們中午去散步的時候看到很多樹木都開花了,不知道你們是否注意過路旁有棵桃樹的變化,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幾幅圖片,要請你們仔細看一看。
1、出示兩棵不同表情的桃樹圖片
提問:這是同一棵小桃樹,看看兩張裡面的表情有什麼不同?
追問:它有的時候會哭,有的時候會笑。你覺得它碰到什麼問題會哭,碰到什麼問題會笑呢?
2、看看小桃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讓幼兒給六幅圖片排順序,提問:小桃樹在成長過程中是怎麼變化的?
追問:它每一次的變化和什麼有關?
小結: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轉換,小桃樹慢慢地長大了。
二、欣賞散文故事《一棵小桃樹》。
1、欣賞配樂故事,感受故事中語言www.jy135.com的優美。
提問:故事裡小桃樹有高興的時候也有悲傷的時候,你們記得它高興的時候會怎麼樣?
小結:在春天裡,小桃樹快樂的跳起了桃花舞;在夏天裡它又高興得跳起了綠葉舞。
提問:它哭了幾次?每一次有什麼不同?
小結:前兩次哭泣它捨不得它的花瓣和綠葉離去,第三次流得是快樂的眼淚。
2、再次完整欣賞散文故事《一棵小桃樹》,再次體會小桃樹成長過程中的堅強。
提問:為什麼故事裡運用了「終於」這個詞語?
小結:是啊,小桃樹從一粒種子成長為一棵成熟的桃樹,經過了三年這么長的時間,小桃樹的願望終於實現了,結出了第一個桃子,流出了快樂的眼淚。我們小朋友學本領的過程有時也是艱難和漫長的,但是只要你付出努力,堅持下去,有一天你一定能夠學好本領,結出自己的「桃子」來。
【活動延伸】
畫一張小桃樹結滿果子的畫。
④ 幼兒園小班《剪小草》教案反思
春天來到了,孩子在戶外活動時,他們用小手去摸柔嫩的小草,很願意在草地上玩,我發現他們開始對小草產生了興趣,認識小草的活動就這樣生成了。 目標 1.激發幼兒愛護花草的情感。 2.體驗用剪刀的樂趣。 准備 剪刀、綠紙、硬紙板、膠棒。 玩法 1.活動是從引導幼兒觀察草坪、小草的顏色及特徵開始的。 「春天,地上長出了許多綠色的東西,它們是什麼呢?是小草。小草是什麼顏色的?是綠色的。老師用剪刀會讓綠紙變成小草,小朋友要仔細看。」 2.教師和幼兒一起剪小草,體驗用剪刀的樂趣。 3.教師和幼兒一起把一條條小草連接成草坪,參與建築區材料的補充(輔助材料)。 點評 活動後幼兒作品成為活動區材料,使幼兒體驗了成功感,增強了自信心。
⑤ 幼兒手工折紙教案活動反思怎麼寫
幼兒手工折紙教案活動反思: 1. 因為幼兒平時較少製作手工折紙活動,所以實踐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反復練習過程中,對容易失去耐心部分幼兒多加以鼓勵;需准備多幾張折紙。 2. 幼兒傳遞物品的過程時,場面會有些混亂。得以一定的時間來控制。如果重新上這節課,會准備更充足的材料,最好每幼兒一組(6支)水彩筆。
⑥ 小班折紙小包教案及反思
設計思路:活動內容取材於幼兒熟悉的生活,剛入園孩子還在一片哭聲中就對吹泡泡很感興趣,吹泡泡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看著泡泡在空中飛舞的感覺真好,在孩子已初步適應集體生活的基礎上,此活動嘗試在戶外進行,讓孩子接近大自然,通過看、捉、說、念、做一系列活動,使他們能更快的融入到集體中,從而對各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流程:欣賞歌曲——吹泡泡——游戲——延伸
活動名稱:綜合——吹泡泡
活動要求:1、在聽聽、看看、說說、玩玩中愉快地感知「玩泡泡」一系列快樂情緒。
2、願意跟著老師和同伴一起「玩」。
活動准備:吹泡泡玩具一套、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
隨音樂自由拍拍聽聽《吹泡泡》的歌曲,體驗快樂情緒。
2、吹泡泡:
(1)教師吹泡泡,幼兒捉泡泡。
(2)老師:老師吹出來的是什麼呀?泡泡是什麼樣子的?泡泡多不多?泡泡大不大?泡泡飛到哪裡去了?
(3)教師邊做動作邊念誦兒歌二遍。
(4)幼兒嘗試著跟念兒歌、做動作。
4、游戲:吹泡泡
5、延伸:
寶寶本領真大,以後我們自己來吹大泡泡、小泡泡好嗎?
活動反思:在活動中,孩子興趣高,很投入,幼兒能跟著集體一起「玩」——唱歌、念兒歌、做游戲,如有吹出大泡泡的泡泡玩具,對孩子觀察大與小效果更好,兒歌還可選擇簡短二句為妥。
⑦ 剪紙:快樂的小魚反思:大班剪紙活動(快樂的小魚)課後反思
針對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的特點,在經歷了看看、說說、之後再專進行玩玩,能屬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再次興奮起來。游戲「小魚游」的創設,既與主題相符,又調節了幼兒的注意,同時,在小魚回家(看圖形找家)的過程中,幼兒再次鞏固了對三個基本圖形的知識,讓幼兒知道要按照自己身上的標記找到正確的家,整個活動顯得比較愉快、輕松。在剛開始的導入環節中,幼兒的回答並不在我的預想之內,我對幼兒的回答給於了否定,是反應能力不足導致的,而在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小魚寶寶的過程中,並沒有考慮到每一個幼兒,可以多請幾個幼兒說一說,也盡可能的避免了在小魚找家環節中出現錯誤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