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托班兒歌《等媽媽》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兒歌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 2、在游戲中學習短句"媽媽媽媽……" 3、在活動中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學過"打電話"的游戲、已會唱"好媽媽"歌曲。 物質准備:積木,掛圖、"好媽媽"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播放好媽媽)集體...唱歌,引起學習興趣。 1、音樂出來,唱"好媽媽"的歌(集體唱一遍) 2、提問引出課題"想媽媽"。 寶寶們!(誒--),恩!我們都有一個好媽媽,在幼兒園里你們想不想媽媽呀?(教師逐個提問幼兒:想的)哦!大家都想自己的媽媽的。 二、理解兒歌(出示圖片 一) 1、喲!這個寶寶在干什麼呢?(想媽媽)你是怎麼看出來他在想媽媽的?(幼兒回答:幼兒指著圖片上的媽媽說,我是從這里看出來的)這里有誰呀?(媽媽)哦!這里象雲朵一樣的圖形裡面有個媽媽,就表示小寶寶在想媽媽);我們再仔細看一下這個小寶寶(邊指圖片)的動作,他的那個動作也表示在想媽媽呀?(幼兒觀察並說:這個動作,哦!這個動作是兩手撐著下巴,是這樣的,寶寶在想媽媽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個寶寶想媽媽的動作好嗎?(集體邊說邊學動作:"小寶寶,想媽媽") 2、小寶寶,想媽媽了會怎麼做呢?你來說說,想媽媽了會怎麼做?(幼兒回答:"我會哭的"教師給予安慰:你下次想媽媽時不要哭了哦,要做個堅強的寶寶……;"打電話")(出示圖片 二)瞧!小寶寶把什麼當電話機了?(積木)喲,這積木還真象電話機呢!我們也來學一學:(集體練習:抓起積木當電話,反復練習2-3次)抓起積木當電話,想跟媽媽說什麼呢? 三、幼兒玩"打電話游戲"練習句式:抓起積木當電話,媽媽,媽媽,…… 1、寶寶們快來抓個積木當電話打給你們媽媽吧(寶寶們每人抓個積木電話開始游戲"打電話")教師巡迴指導:重點練習"媽媽,媽媽我想你" "媽媽,媽媽,快點回家"……寶寶們,電話打完了嗎?(打完了)打完電話,把電話機放到籮筐里吧!(幼兒放電話機) 2、打電話游戲後提問:剛才你在電話里跟媽媽說了什麼呀?(多一點幼兒回答:媽媽,媽媽我想你了、媽媽給我買點好吃的……) 3、完整朗誦兒歌: 寶寶們--誒!這兩張圖片里還藏著一首好聽的兒歌呢,兒歌的名字叫"想媽媽"。 提問:兒歌名字叫什麼?(幼兒集體說幾遍"想媽媽")我來完整念給你們聽,好吧?(好)兒歌:想媽媽(小寶寶,想媽媽,抓起積木當電話;媽媽,媽媽,快點回家。)我們一起看著圖片來朗誦一遍兒歌。(集體朗誦2遍)寶寶們向後轉,我們再來用好聽的聲音來念給後面的老師們聽。(集體朗誦一遍)老師們表揚一下我們呢。 四、創編: 寶寶們,除了想媽媽,你們還會想誰呢?(提問一個寶寶:想爸爸、想奶奶……)想他們,我們就再來給你的朋友們、親戚們打個電話吧!(上來拿積木電話機,活動結束)附:兒歌:想媽媽(小寶寶,想媽媽,抓起積木當電話;媽媽,媽媽,快點回家。)
『貳』 幼兒園跟著媽媽去散步反思
1、關於孩子: 場景一:各班幼兒排著長長的隊伍。孩子們隨意地拉著手,歪歪扭扭地走著,其中隊伍中間有幾個孩子走著走著就故意停下來,等到前面的小朋友已經離開一段距離,這才拉著旁邊小朋友的手沖跑過去,有的孩子跑得急,被絆了一跤,摔倒在地上哭了起來。 場景二:隊伍最後面的幾個孩子跑到了隊伍的外面,肆意地糾纏打鬧起來。老師站在隊伍前面,喊著後面幾個調皮孩子的名字。由於隔得有些遠,孩子又沉浸在與同伴的嬉鬧中,根本不理睬。 場景三:有幾個調皮的孩子趁老師不注意,轉過身去張開雙臂擋住後面的小朋友不讓他們走,後面的孩子有的著急地喊著老師,有的企圖從張開的手臂下沖過去。 2、關於教師: 場景一:兩個班級的幼兒擦肩而過,這個班的老師叫住那個班的老師,不知道為了什麼事情低聲交談起來,不時發出陣陣笑聲。 場景二:老師帶著班上的孩子漫無目的地自顧自地向前走著,根本看不到後面孩子已經拉開了很長的距離,更理會不到個別孩子的打鬧。 場景三:「你鬧什麼鬧?居然還打架?好了,我們馬上回去睡覺了,你要鬧你就在這里鬧吧!」老師終於看到那幾個頑皮打鬧的孩子,開始把他們拉到一邊,氣急敗壞地批評著,其他孩子在靜靜的看著。 分析與反思: 飯後散步是幼兒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由於它不同於其他教學活動那樣組織嚴謹,具有很強的目標指向,因此更具備特有的自主性、開放性和隨機性。別看它只有短短半個小時不到的時間,但是卻是教師帶領幼兒放鬆身心、交流談話、開展隨機教育的好時機。如果組織有效,它會給我們的教育帶來意料不到的驚喜與收獲,反之,就會出現如現狀描述中的場景,成了安全隱患所在。 因此,組織好飯後散步活動,是教師班級管理智慧的集中體現,也就成為一項需要研究的課題。通過組織教師交流討論,剖析現狀,我們發現,當前的飯後散步的若干問題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原因: 1、沒有目標性。教師認為開展了一上午的活動,飯後正是放鬆的時間,而散步無非就是帶著孩子在場地上自由地走走,根本不需要目標。 2、缺乏有效的組織。正是有了隨意、放鬆的想法,教師也就懶得再去實施有效的組織活動,自己和隨行的老師東拉西扯,說說天氣、聊聊衣服,分享時下的八卦新聞,有的甚至還拿出手機發信息,對幼兒不管不問、放任自流。 當問題和原因旗幟鮮明地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又組織每個班的老師積極開展探索和嘗試。以下是我園正在實施的一系列有關散步的改革措施。 一、位置調整,打造平等自主模式 1、從「順走」到「倒走」——給幼兒尊重的智慧 散步中我們經常看到,男孩女孩排好隊,老師一隻手牽著排頭的孩子向前走著,孩子看見的總是老師的背影,老師也無法關注到身後幼兒的行為表現。所以我建議老師散步時兩只手拉著排頭的幼兒,面對著幼兒倒退著走。這樣老師就可以看到所有的孩子,照顧到每一位幼兒。「順著走」和「倒著走」,雖然只是一個細微的轉變,卻體現了教師對孩子的關注、平等和尊重,於細小處見大智慧。這正是:「教師倒走一小步,觀念提升一大步。」 2、從「領走」到「跟走」——還幼兒自主的智慧 在實施中我們發現,無論順走還是倒走,始終是老師在起引領作用,指揮棒始終掌握在老師手裡,所以我們改變教師為主體的現狀,而為幼兒架橋搭台,讓他們來充當排頭兵,把自主權還給幼兒,由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掌控散步的目的地和路線。教師則可以走在隊伍的後面或者旁邊,扮演引導和及時調整的角色。這樣的「跟走」方式可以使教師更好地貼近幼兒,並根據他們的表現及時作出反饋,例如,隊伍中有人掉隊,或者「小火車」出現斷節了,教師馬上可以幫助這些孩子迅速跟上,而如果教師在排頭就顧及不上。 從「順走」到「倒走」,再從「領走」到「跟走」,是教師觀念的再一次更新和提升,讓孩子在散步中由被動變主動,身份也從追隨者變為主人翁。 二、推陳出新,建立新型管理格局 除了天氣原因,飯後散步是一件幾乎每天要開展的活動,時間一長,無論是教師還是幼兒都會有懈怠心理。當活動處於無組織無管理狀態時,幼兒打鬧嬉戲、脫離群體現在就會自然發生,安全隱患也就隨之而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又進行了調整。 1、「新老師」帶「新班級」——調兵遣將的智慧 每天面對同樣的教師和幼兒,大家都會覺得厭煩。有時,我們不妨玩玩「帳前換帥」的游戲,平行班之間或者跨年級之間更換教師,由「新教師」帶一群「新孩子」,必然會引發孩子的興趣,他們會把新老師和自己班的老師作一番討論和比較,因為有了新鮮感,幼兒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射在新老師的身上,而當新老師對他們提出要求時也會積極地響應。同時,這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和要求,是對教師換班以後隨機應變能力的一種鍛煉和考驗。 2、「大孩子」帶「小孩子」——大兵小將的智慧 讓大班的孩子和小班的孩子手拉手,共同開展散步活動。大孩子在小孩子面前儼然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自居,油然而升的自豪感和責任心讓他們對小班的弟弟妹妹呵護備至。他們會自發地拉著小班孩子的手,關切地提醒他們走路要小心,還向他們介紹自己班上的好朋友,帶領他們共同去探索發現的新事物。與此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管理壓力,她們要做的就是進一步提醒大班孩子明確自己的責任,引導他們帶領小班孩子開展安全自主的游戲和活動。 三、打破常規,凸顯多元化游戲組織 《綱要》中明確指出,游戲與生活的結合可以使幼兒在游戲中快樂的生活,在生活中快樂的游戲。而飯後散步總是以「走」的方式來呈現,長此以往,日復一日,大家都難免覺得呆板單 一、墨守成規。於是我們改變固定的行走模式,變走為「玩」,在玩中體現趣味,在玩中開展教育。 1、排隊也是玩 「要去散步了,孩子們,一定要排好,跟在前一個小朋友的後面。要不然,汽車開過來,你可是會撞飛的哦!」小朋友排好隊站在樓梯口,老師手握方向盤做成一輛汽車的樣子,快速地挨著孩子從排頭開到排尾,遇到站在隊伍外面的孩子就停下來提醒他:「快快快,汽車開來啦,快躲進隊伍里去哦!」這個小朋友聽了趕緊站進隊伍里去。這樣,「小汽車」兩邊一跑,隊伍就很整齊了。這時,我們就可以出發去散步啦。 2、走路也能玩 幼兒園的場地是用色彩不同的大理石拼貼出的圖案,每一道線都剛好是一雙小腳的大小,在孩子們眼裡,這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小橋」了。站在「橋頭」,老師說:「小心啊,要過小橋了,可不要掉下去哦!」小朋友小心地走上了「小橋」,慢慢地移動步子。走過了橫線的小橋,再走豎線的小橋,還有斜線的,S形線的,橫豎交錯的。有時,老師還為孩子的行走設置一些障礙,如路中間放幾塊平衡木做小山坡、放幾座拱形門做山洞,既增加了游戲情節的趣味性,也考驗了孩子的耐心、挑戰了孩子的好勝心。孩子們沉浸在小心翼翼的漫步游戲中,玩得不亦樂乎。 3、民間游戲選著玩 由於是剛剛吃過飯,從孩子的身體健康角度出發,我們不主張帶領孩子玩緊張刺激、尤其是需要奔跑追逐的激烈游戲。但是一些具有輕微運動量的民間游戲還是可以開展的。如「我們都是木頭人」「點兵點將」「猜猜在哪頭」等等,無論是在草地上、花圃邊、大樹下、走廊里,只要游戲的兒歌念起來,我們就能玩起來。既不會導致幼兒由於過度奔跑而帶來胃、腹的不適,又為枯燥呆板的飯後散步過程注入了趣味性、生動性。 4、跟著音樂一起玩 飯後散步的時間是輕松的,也是安靜的。這時我們不妨利
『叄』 小班語言教案《媽媽,您歇會兒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說出媽媽的模樣及特色。
2、培養幼兒有顆感恩的人,懂得惜福。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讓幼兒對「向幸福出發」節目有初步認識。
物質准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部分,播放PPT,以「主持人」的形式入場。
1、「大家好,我是向幸福出發的節目主持人,歡迎大家!」
「向幸福出發,有愛就大聲說出來」有請我們的小嘉賓閃亮登場(幼兒入場)
2、「歡迎你們,知道你們今天參加的是什麼節目嗎?很高興你們成為這個節目的小客人。」
二、教師引導幼兒,猜猜愛的人是誰?
師:你們知道嗎?「向幸福出發」這個節目是一個感恩和表達愛的一個節目,今天我們也要愛一個人?她是誰呢?讓我念一首兒歌,你們就知道了。(教師念兒歌《我的媽媽》)
師:你們猜到是誰了嗎?
幼:媽媽
師:對了,今天我們愛的人就是——媽媽。
(分析:此環節,使幼兒了解媽媽是最親近、最重要的人,並為下一個環節做鋪墊。)
三、利用「找游戲」,講述媽媽的模樣及特色。
(1)播放課件,讓幼兒一起「找媽媽」。
師:今天,還有幾位小客人也想參加我們的節目,可是在來的路上不小心跟她們的媽媽走散了,我們該怎麼辦呢?
幼:幫她們找媽媽。
師:讓我們一起幫幫她們。
(2)觀看PPT,引發幼兒的討論。
師:他是誰?他的媽媽在哪裡?
幼:大耳朵圖圖,他媽媽瘦瘦的。
師:對了,你知道你的媽媽長什麼樣子嗎?
幼:我媽媽也瘦瘦的,頭發長長的。
幼:我媽媽的頭發是短短的。
師:你們看,這是誰?他的媽媽在哪裡呢?(課件中顯示圖片)
幼:這是壯壯,壯壯的媽媽在這里。
師:壯壯媽媽長的什麼樣子呢?
幼:壯壯媽媽胖胖的,頭發是卷卷的。
師:誰的媽媽的頭發也是卷卷的,請舉手。
師:這又是誰呢?這位媽媽又長的什麼樣子呢?你們媽媽跟他一樣嗎?
幼:這是小豆丁,他媽媽是帶著眼睛,個子高高的那一位。我媽媽也帶著一副眼睛……
師:你們太棒了,都幫小客人們找到了他們的媽媽!他們要謝謝你們。
小結:原來我們的媽媽都是不一樣的,有瘦瘦的,有胖胖的,有頭發長長的,有頭發短短的,還有帶眼睛的,她們都不一樣。
此環節選擇了最具有典型特徵,最貼近圖片給(生育健康網 www.birthhealth.com)幼兒欣賞,引導幼兒具體描述媽媽的樣子,激發起想像力的慾望。
四、體會媽媽對自己的愛,並學會感恩。
(1)師:說了這么多你們媽媽的樣子,那媽媽愛你們嗎?媽媽是怎樣愛你們的呢?是怎樣照顧你?幫你們做哪些事情呢?
幼:媽媽幫我穿衣服,媽媽很愛我。
幼:媽媽喂飯給我吃。
幼:我生病的時候,我媽媽一直抱著我,很擔心……
(2)師:媽媽原來是這樣愛你們,我這也有幾張媽媽愛我們的照片,讓我們一起看看。
播放PPT,讓幼兒感受媽媽的愛並做小結。
五、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感恩之意。
師:媽媽這么愛你們,你們愛她嗎?
噢,愛,愛就要大聲說出來,讓我們一起向愛我們的媽媽說一聲:「媽媽,我愛你!」
六、唱響「世上只有媽媽好」再次感受媽媽的愛。
節目快結束,讓我們一起唱響「世上只有媽媽好」再一次的感受媽媽的愛。(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七、結束活動(播放PPT)
「親愛的小朋友們,大朋友們,『向幸福出發,有愛大聲說出來』本期的節目到這就要結束了,最後我祝願我們身邊的媽媽,幸福安康!感謝你們的參加,讓我們下期再見。」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對語言的掌握能力不甚精確,所以在進行討論或提問時,盡量提供幼兒具體的形象,幫助幼兒完整清楚的表述。活動安排上,先讓幼兒了解媽媽的模樣,再深入了解媽媽對自己的愛,然後再表達出來。通過整個活動過程,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體驗了媽媽對自己的愛,懂得感恩和惜福。使孩子們得到了意外的收獲和成長。
『肆』 小班教案 認知課《誰的媽媽》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說出媽媽的模樣及特色。
2、培養幼兒有顆感恩的人,懂得惜福。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讓幼兒對「向幸福出發」節目有初步認識。
物質准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部分,播放PPT,以「主持人」的形式入場。
1、「大家好,我是向幸福出發的節目主持人,歡迎大家!」
「向幸福出發,有愛就大聲說出來」有請我們的小嘉賓閃亮登場(幼兒入場)
2、「歡迎你們,知道你們今天參加的是什麼節目嗎?很高興你們成為這個節目的小客人。」
二、教師引導幼兒,猜猜愛的人是誰?
師:你們知道嗎?「向幸福出發」這個節目是一個感恩和表達愛的一個節目,今天我們也要愛一個人?她是誰呢?讓我念一首兒歌,你們就知道了。(教師念兒歌《我的媽媽》)
師:你們猜到是誰了嗎?
幼:媽媽
師:對了,今天我們愛的人就是——媽媽。
(分析:此環節,使幼兒了解媽媽是最親近、最重要的人,並為下一個環節做鋪墊。)
三、利用「找游戲」,講述媽媽的模樣及特色。
(1)播放課件,讓幼兒一起「找媽媽」。
師:今天,還有幾位小客人也想參加我們的節目,可是在來的路上不小心跟她們的媽媽走散了,我們該怎麼辦呢?
幼:幫她們找媽媽。
師:讓我們一起幫幫她們。
(2)觀看PPT,引發幼兒的討論。
師:他是誰?他的媽媽在哪裡?
幼:大耳朵圖圖,他媽媽瘦瘦的。
師:對了,你知道你的媽媽長什麼樣子嗎?
幼:我媽媽也瘦瘦的,頭發長長的。
幼:我媽媽的頭發是短短的。
師:你們看,這是誰?他的媽媽在哪裡呢?(課件中顯示圖片)
幼:這是壯壯,壯壯的媽媽在這里。
師:壯壯媽媽長的什麼樣子呢?
幼:壯壯媽媽胖胖的,頭發是卷卷的。
師:誰的媽媽的頭發也是卷卷的,請舉手。
師:這又是誰呢?這位媽媽又長的什麼樣子呢?你們媽媽跟他一樣嗎?
幼:這是小豆丁,他媽媽是帶著眼睛,個子高高的那一位。我媽媽也帶著一副眼睛……
師:你們太棒了,都幫小客人們找到了他們的媽媽!他們要謝謝你們。
小結:原來我們的媽媽都是不一樣的,有瘦瘦的,有胖胖的,有頭發長長的,有頭發短短的,還有帶眼睛的,她們都不一樣。
此環節選擇了最具有典型特徵,最貼近圖片給(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幼兒欣賞,引導幼兒具體描述媽媽的樣子,激發起想像力的慾望。
四、體會媽媽對自己的愛,並學會感恩。
(1)師:說了這么多你們媽媽的樣子,那媽媽愛你們嗎?媽媽是怎樣愛你們的呢?是怎樣照顧你?幫你們做哪些事情呢?
幼:媽媽幫我穿衣服,媽媽很愛我。
幼:媽媽喂飯給我吃。
幼:我生病的時候,我媽媽一直抱著我,很擔心……
(2)師:媽媽原來是這樣愛你們,我這也有幾張媽媽愛我們的照片,讓我們一起看看。
播放PPT,讓幼兒感受媽媽的愛並做小結。
五、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感恩之意。
師:媽媽這么愛你們,你們愛她嗎?
噢,愛,愛就要大聲說出來,讓我們一起向愛我們的媽媽說一聲:「媽媽,我愛你!」
六、唱響「世上只有媽媽好」再次感受媽媽的愛。
節目快結束,讓我們一起唱響「世上只有媽媽好」再一次的感受媽媽的愛。(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七、結束活動(播放PPT)
「親愛的小朋友們,大朋友們,『向幸福出發,有愛大聲說出來』本期的節目到這就要結束了,最後我祝願我們身邊的媽媽,幸福安康!感謝你們的參加,讓我們下期再見。」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對語言的掌握能力不甚精確,所以在進行討論或提問時,盡量提供幼兒具體的形象,幫助幼兒完整清楚的表述。活動安排上,先讓幼兒了解媽媽的模樣,再深入了解媽媽對自己的愛,然後再表達出來。通過整個活動過程,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體驗了媽媽對自己的愛,懂得感恩和惜福。使孩子們得到了意外的收獲和成長。
『伍』 幼兒園小班教案 兒歌什麼長 反思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兒歌「拉大鋸」 一、對教材的反思 小班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而源遠流長的民間游戲,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支瑰麗奇葩,對開發幼兒智力,豐富幼兒生活具有促進作用,民間游戲注入兒歌元素,更顯示出它濃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兒歌「拉大鋸」篇幅短小,精煉,容易被幼兒所接受,且隨時隨地自由結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開心,針對這些特點,我設計了「拉大鋸」這一語言活動,通過幼兒自身的參與、表演,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 二、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小班幼兒意志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並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因此,我採用游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境,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活動一開始,我便出示指偶「姥姥」,讓小朋友與姥姥打招呼、問好的過程中,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教師一句親切的呼喚:「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把幼兒帶入了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去,幼兒很快進入角色,隨音樂旋律,輕松的成為主人,在開火車去姥姥家的途中,自然豐富了歌詞「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讓幼兒達到了自我享受的境界。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唯一疏漏了一個知識准備——幼兒實際經驗的准備,由於幼兒沒有經驗的鋪墊,當我一出示「姥姥」指偶,問幼兒:「誰來我們班做客?」,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的說:「奶奶!」,由於孩子們沒有生活經驗,對奶奶和姥姥這兩個概念區分的不是很清楚,這里教師欠缺了適時的引導幫助幼兒區分「姥姥」和「奶奶」,而是運用了稍帶指令性的語言讓幼兒知道「姥姥」,雖然幼兒都能接受,但似乎顯得有點強求! 第二環節,觀看情境表演「拉大鋸」,這一環節中,教具的精美與充分的運用使的孩子們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積極性相當高,通過對教具的操作,孩子們一直在用所有的的感觀參與活動!他們聽著、看著、想著……然後教師適時的讓他們動起來,自己上來操作教具進行表演,成分體現了活動的游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色,通過他們自己的「玩」、「動」、「學」,自然學會了兒歌歌詞「拉大鋸,扯大鋸」,由於「大鋸」這個詞,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比較抽象,在幼兒的生活經驗里可能沒有接觸過,幼兒不是很理解,這就需要通過我們教師言語上的幫助,以及教具形象的展示,幼兒才能很好的掌握!這里教師忽略了講「大鋸」的特徵,如果再詳細點幫助幼兒理解了詞義,幼兒便能掌握的更快! 在幼兒「玩」的差不多的時候,我讓他們坐在小椅子上適時的休息會兒,聽教師欣賞兒歌一遍,這里做到動靜交替,讓幼兒感覺不到疲勞,也自然的過渡到下個環節。 為了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因此,我引導孩子們用小手變出「大鋸子」自己動手邊做動作,邊學習兒歌,使本來外在的學習任務,變成內在的學習動機!這樣一來,孩子們又變的積極活躍起來,體驗到了共同游戲的快樂! 最後在「拉大鋸」的游戲中,這次活動也達到了高潮,我請孩子們自己找一個好朋友來玩游戲,孩子們立刻變得興奮,各自找到了好朋友,可能過於興奮,老師的指令還沒有下來,孩子們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拉大鋸」游戲,現場的氣氛比我想像的要活躍的多!就在這師幼互動愉快的游戲中結束了活動!
『陸』 小班兒歌教學反思
《含羞草》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文章,文中有許多描寫花顏色、姿態的詞語,可以作為學生摘錄、積累的好素材。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文本語言幫助學生體會花草不同角度的美麗動人,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又有意識的補充一些描寫花草姿態的詞語,再進行朗讀的指導,在整體...回顧,交流感受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學習了課文,你現在想對含羞草說什麼嗎?可以用上文中的一些詞句。這不僅讓學生得到了語言實踐的機會,而且讓學生有了積累課文語言之後的靈活運用,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學生也感受到了積累、摘錄的樂趣,從而產生學習摘錄的濃厚興趣。當然,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養成「摘錄「這一良好的學語文習慣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在課堂中這樣的訓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對學生進行訓練,加以指導。
『柒』 小班社會教案我願意幫媽媽做課後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媽媽養育孩子的辛苦以及對孩子的愛。
2.愛媽媽內,會幫媽媽做容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准備:
PPT、視頻《世上只有媽媽好》
活動過程:
一、以兒歌引出主題
師:我們小朋友都學過一首兒歌叫《我愛媽媽》,你們會念嗎?那我們一起來念一念。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今天老師這里有一位小朋友叫紅紅,她也說非常愛自己的媽媽,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她和她媽媽之間的故事。
二、教師講述故事
1.出示圖片一至四
師:紅紅生病了,躺在床上難受極了,你們猜,誰來幫助她?
媽媽看到紅紅生病了,是怎麼做的?(媽媽抱著紅紅去醫院,急的滿頭大汗)
紅紅躺在醫院的床上,媽媽是怎麼照顧她的?(媽媽一直不敢睡覺,陪在紅紅身邊,還喂她吃葯)
紅紅的病好了,媽媽變得怎麼樣了?(媽媽變得很高興)
2.小結
師:紅紅的病能夠好的那麼快,全靠媽媽及時的送她去醫院,而且還很細心的照顧紅紅,所以紅紅的病才會好的那麼快,她的媽媽對她那麼好,紅紅可愛她的媽媽了。
三、師幼集體交流
『捌』 托班社會兒歌:老師媽媽教案
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能包含有專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屬述的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情感在內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在敘述一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點評。所以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加上精彩的點評。
『玖』 《我媽媽》語言兒歌教案
小班語言活動:我的媽媽
活動由來:
現代家庭子女數不多,每個幼兒都是眾人關心、照顧的焦點。正因如此,容易養成幼兒以自我為中心,忽略其他人想法,感受生活態度。所以如何讓幼兒走出自我,擁有一顆關懷、感恩他人的心,因此安排了本次活動,讓幼兒了解父母對自己的照顧。體會媽媽的愛,並學會怎樣感恩。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說出媽媽的模樣及特色。
2、培養幼兒有顆感恩的人,懂得惜福。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讓幼兒對「向幸福出發」節目有初步認識。
2、物質准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部分,播放PPT,以「主持人」的形式入場
1、「大家好,我是向幸福出發的節目主持人,歡迎大家!」
「向幸福出發,有愛就大聲說出來」有請我們的小嘉賓閃亮登場(幼兒入場)
2、「歡迎你們,知道你們今天參加的是什麼節目嗎?很高興你們成為這個節目的小客人。」
二、教師引導幼兒,猜猜愛的人是誰?
1、師:你們知道嗎?「向幸福出發」這個節目是一個感恩和表達愛的一個節目,今天我們也要愛一個人?她是誰呢?讓我念一首兒歌,你們就知道了。(教師念兒歌《我的媽媽》)
2、師:你們猜到是誰了嗎?
幼:是媽媽
師:對了,今天我們愛的人就是——媽媽。
分析:此環節,使幼兒了解媽媽是最親近、最重要的人,並為下一個環節做鋪墊。
三、利用「找游戲」,講述媽媽的模樣及特色
(1)播放課件,讓幼兒一起「找媽媽」。
師:今天,還有幾位小客人也想參加我們的節目,可是在來的路上不小心跟她們的媽媽走散了,我們該怎麼辦呢?
幼:幫她們找媽媽。
師:讓我們一起幫幫她們。
(2)觀看PPT,引發幼兒的討論。
師:他是誰?他的媽媽在哪裡?
幼:大耳朵圖圖,他媽媽瘦瘦的。
師:對了,你知道你的媽媽長什麼樣子嗎?
幼:我媽媽也瘦瘦的,頭發長長的。
幼:我媽媽的頭發是短短的。
師:你們看,這是誰?他的媽媽在哪裡呢?(課件中顯示圖片)
幼:這是壯壯,壯壯的媽媽在這里。
師:壯壯媽媽長的什麼樣子呢?
幼:壯壯媽媽胖胖的,頭發是卷卷的。
師:誰的媽媽的頭發也是卷卷的,請舉手。
師:這又是誰呢?這位媽媽又長的什麼樣子呢?你們媽媽跟他一樣嗎?
幼:這是小豆丁,他媽媽是帶著眼睛,個子高高的那一位。我媽媽也帶著一副眼睛……
師:你們太棒了,都幫小客人們找到了他們的媽媽!他們要謝謝你們。
小結:原來我們的媽媽都是不一樣的,有瘦瘦的,有胖胖的,有頭發長長的,有頭發短短的,還有帶眼睛的,她們都不一樣。
此環節選擇了最具有典型特徵,最貼近圖片給幼兒欣賞,引導幼兒具體描述媽媽的樣子,激發起想像力的慾望。
四、體會媽媽對自己的愛,並學會感恩
(1)師:說了這么多你們媽媽的樣子,那媽媽愛你們嗎?媽媽是怎樣愛你們的呢?是怎樣照顧你?幫你們做哪些事情呢?
幼:媽媽幫我穿衣服,媽媽很愛我。
幼:媽媽喂飯給我吃。
幼:我生病的時候,我媽媽一直抱著我,很擔心……
(2)師:媽媽原來是這樣愛你們,我這也有幾張媽媽愛我們的照片,讓我們一起看看。
播放PPT,讓幼兒感受媽媽的愛並做小結。
五、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感恩之意
師:媽媽這么愛你們,你們愛她嗎?
噢,愛,愛就要大聲說出來,讓我們一起向愛我們的媽媽說一聲:「媽媽,我愛你!」
六、唱響「世上只有媽媽好」再次感受媽媽的愛
「節目快結束,讓我們一起唱響「世上只有媽媽好」再一次的感受媽媽的愛。」(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七、結束活動(播放PPT)
「親愛的小朋友們,大朋友們,「向幸福出發,有愛大聲說出來」本期的節目到這就要結束了,最後我祝願我們身邊的媽媽,幸福安康!感謝你們的參加,讓我們下期再見。」
活動反思:小班幼兒對語言的掌握能力不甚精確,所以在進行討論或提問時,盡量提供幼兒具體的形象,幫助幼兒完整清楚的表述。活動安排上,先讓幼兒了解媽媽的模樣,再深入了解媽媽對自己的愛,然後再表達出來。通過整個活動過程,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體驗了媽媽對自己的愛,懂得感恩和惜福。使孩子們得到了意外的收獲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