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科學公開課排一排教案及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數學《排一排》活動,是在幼兒已認識、熟悉的基礎上進行活動的。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讓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方法,在第一個活動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五個大小不同的西瓜圖片,首先讓幼兒知道這些西瓜是大小不同的,讓幼兒想辦法,如果要把西瓜從小到大排...一排,怎麼辦?同時,在孩子想辦法的基礎上教給孩子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排序的辦法。 2、能按要求進行比較物體並排序,例如:我為寶寶們准備了大樹的圖片,目的是引起幼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也是對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一個升華。   3、培養幼兒的目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一目標主要體現在第三個活動中,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盒子的薄厚,這也是我運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同時,在活動中我還運用了游戲法、尋找法,通過游戲活動,能促進幼兒對物體空間形式的正確認識,如:分給幼兒不同粗細的樹木圖片,引導幼兒由粗到細排列,引導幼兒每次從中取出最粗的,一直到取完為止,然後,再按由細到粗的順序把樹木一棵棵收起來,放回原處,無形中培養了孩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總之,本節課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 存在不足: 對於本節課,雖然從整體上看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我覺得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 1、             整節活動,孩子都在圍繞老師設計的思路走,沒有自由探索的空間,我想這是我設計活動的一個誤區。 2、             活動中,孩子的興致不高,游戲活動不能吸引孩子的興趣,課堂氣氛不活躍,感覺到不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有待改進教學方法。
『貳』 中班按大小長短排序的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按長短、厚薄等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
活動准備:
1、6張大小不等的長方形報紙若干張。
2、1—7的紅色數字貼卡和藍色數字貼卡各幾套。
3、7本厚薄不同的書若干本。
活動過程
一、用長短不同的金箍棒學習7以內長短排序。
1、教師:小朋友們喜歡孫悟空嗎?孫悟空的金箍棒是什麼樣子的?他的金箍棒可以變嗎?可以怎麼變?你們想不想做一根和孫悟空一樣的金箍棒?
2、老師示範金箍棒的製作方法:將長方形紙從其中的一個角捲起來,卷好後用糨糊把最後一個角粘住,把粘好的金箍棒的兩端剪平。
3、老師將每6位幼兒為一組,提供6張大小不同的紙張,幼兒任意選擇一張紙製作金箍棒。做好後玩一玩。
4、老師:你們的金箍棒一樣嗎?我們來給這些金箍棒排排隊(以組為單位),請你們找出最長的是哪一個,把它拿到一邊,再找出剩下的最長的一個,放在第一次找的最長的後面。(引導幼兒注意正確的比較長短的方法,把7根金箍棒的一端對齊)。
5、引導幼兒按照從長到短的順序把金箍棒排在桌子的一條線上。
6、你們把這些金箍棒都排好了嗎?請你們把紅色1—7的數字卡片按照順序對應貼到金箍棒的一端。(引導幼兒說出貼有紅色數字1的金箍棒是最長的,貼有紅色數字2的是第二長的……貼有紅色數字7的是最短的。)
7、教師:孫悟空有時候喜歡把金箍棒按照從短到長的順序排,請你們的金箍棒重新排一次,排好後把藍色的數字卡貼在金箍棒的另一頭,並說說結果。(貼有數字1的金箍棒是最短的,貼有數字2的金箍棒是第二短的……貼有藍色數字7的是最長的。)
8、小結:我們給金箍棒排隊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一種是從長到短的方法,一種是從短到長的方法。
二、幼兒操作,進行7以內的厚薄排序。
1、區分厚薄。
師:你們看看這些書一樣嗎?(不一樣,厚薄不一樣)。
1、學習按照從薄到厚的順序排序。
師:你們能把這些書按照從薄到厚的順序排排隊嗎?(引導幼兒先找出
最薄的一本,再找剩下最薄的一本,直到排完)。
3、你能說說你是按照什麼順序排的嗎?(引導幼兒用手指著一本書說,最薄的,厚一點,再厚一點的……直到最後一本是最厚的)。
4、引導幼兒按照從厚到薄的順序再排一排,說一說。
『叄』 小班教案 學習排序(大小,長短,高低)
教學目標來:
1、比較自長短差別明顯的3~4個物體,按從長到短活從短到長的順序排列。
2、願意大膽描述自己的排列順序。
教學准備:
幼兒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幼兒復習比較長短引導幼兒比一比、找一找,分別找出其中最長、最短、比較長的吸管。
(二)按長短排序1、鼓勵幼兒自由探索:為3根吸管排序。
2、引導幼兒描述排序順序:從長到短或從短到長。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導幼兒再次排序。
教學延伸:
1、畫面條:投放書面聯系、水彩筆,引導幼兒在一組線條中添畫一跳最長、最短或比較長的線條。
2、操作組:投放鉛筆、鐵線、毛線、紙條等引導幼兒為各種材料按照長短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