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活動課認識歐洲星球版教案

活動課認識歐洲星球版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15 00:34:53

Ⅰ 急求高爾夫詳細課程教案(內行來)

高爾夫"是荷蘭文kolf的音譯,意思是"在綠地和新鮮氧氣中的美好生活"。由此可以知道,高爾夫球是一種在優美環境中進行的高尚娛樂活動。因為玩這種游戲設備昂貴,所以在一些國家又叫它"貴族球"。

高爾夫球起源於15世紀的蘇格蘭。當時的牧羊人常用趕羊的棍子玩一種擊石子的游戲,比比誰擊得遠擊得准,這種游戲後來就演變成為高爾夫球。

高爾夫球場一般設在風景優美的草坪上,中間需要有一些天然或人工設置的障礙,如高地、沙地、樹木、灌叢、水坑、小溪等。球場的形狀沒有統一的標准。9個球洞的場地面積為3034平方米;18個球洞的場地面積為6400平方米。球洞直徑10厘米,深約10.5厘米。每個球洞的旁邊插一面小旗,距離洞口100米或500處設一個發球點。

高爾夫球是用橡膠製成的實心球,表麵包一層膠皮線,塗上一層白漆。球的直徑42毫米,重46克。球棍長約1米,棍的末端可以是木製的,也可以包一層鐵皮。

比賽一般分為單打、雙打、1對2、循環賽等。比賽時,運動員在開球區依次用球棍擊出各自的球,然後走到球的落點處,繼續擊球,直到把球擊入洞內。誰用最少的次數把球擊入所有球洞,就獲得勝利。

高爾夫球的規則是怎麼樣的:

高爾夫規則要略 從事任何運動之前,均須了解該運動的基本規則方能盡興,並免於貽笑大方。高球運動看重紳士風度之展現,對基本規則的認識更不能等閑視之。因此,就高球基本規則、比桿賽與比洞賽之差異、各種擊球狀況產止確判斷和處理以及參加比賽注意事項等加以說明。

總則

1.高爾夫球比賽是依照規則從發球區開始經一次擊球或連續擊球將球打入洞內。

2.對球施加影響除按時規則行動以外,球員或球童不得有影響球的位置或運動的任何行為。

3.商議的違反規則球員不得商議排除任何規則的應用或免除已被判決的處罰。

一、高球基本規則

1.雖然高爾夫有許多規則,然而最基本不外乎下列兩點:

a.參賽者務必在公平的條件下進行比賽。

b.比賽過程中必須要能客觀地處理對自己有利的狀況。

2.至於其他各項規則,都是基於以上兩點基本原則所制定的。

遵守規則由自己做起,高爾夫規則雖是由高爾夫協會所制定的,但絕大多數仍是委由選手本身執行實際上的管理。當比賽進行時,每位選手皆負有使比賽公平公正之責任;並且基於公平競爭的精神,每一位選擇應要求自己成為一位遵守規則的裁判。

3.以擊球方式將球打進洞

a.所謂打高爾夫球最基本原則就是將一顆球自球台連續打擊至其進洞為止。簡而言之,即是由第一桿開始,接著第二、第三桿,重復地擊球,將球打進洞,除此之外便別無他法。若是拿著球移動,或是利用投擲、滾地等方法,都是違反規則的。

b.待球處於靜止狀態後,始繼續進行比賽 當球被擊出後,不論是在何種狀態下行進,都應該等到球處於靜止狀態後才可繼續進行比賽,此乃高爾夫不變的法則,絕對不可觸摸或挪動球的位置,亦不能為求便於揮桿而改變周遭的環境。

二、比桿賽與比洞賽

形式上的差異,高爾夫的比賽形式比桿賽及比洞賽兩種。無論是職業賽或業余賽均以比桿賽的形式較為常見。

1.所謂比桿賽,就是將每一洞的桿數累計起來,待打完一場(十八洞)後,把全部桿數加起來,以總桿數來評定勝負。

2.比洞賽亦是以桿數為基礎,然其不同處於比洞賽是以每洞之桿數決定該洞之勝負,每場再以累積之勝負洞數來裁定成績。

3.省略進洞之差異 比桿賽規定必須待球被擊進球洞後,才可移往下一洞的開球台去開球。而比洞賽是在每一洞就決定勝負,因此只要對方同意就不必堅持球皆需進洞之原則。

4.罰則之差別 在比桿賽和比洞賽中,選手違反規則所受之處罰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比桿賽的罰則是罰兩桿,而比洞賽的罰則為處罰其該洞輸球。

三、正確的判斷和處理

1.界外(OB)

「界外」系禁止打球之地區,常以界樁或圍籬標示。界外之界限應以界樁(不含支架)或圍籬內側最靠近地面點決定。如在地上以標線標示界外時,界外線系垂直向上向下延伸,且線之本身即作界外論。

2.遺失球 下列情況即可認定為「遺失球」:

a.球員或其同隊、或彼等之桿弟在開始找球後五分鍾,仍找不到球;或是雖經找到,但球員無法辨認是否為其所用之球;

b.球員按規則已用另一球當作比賽球,而未尋找其原球;

c.球員已自可能為原球所在地,或較原球位靠球洞之點擊出代替球,因此該代替球即成為比賽球。 代替球 原球可能在水障礙以外遺失、出界而了以代替之球,稱為「代替球」。

3.水障礙 (包括側面水障礙)

「水障礙」系指任海、湖、池塘、河川、溝渠、地面排水溝或其他露天水渠(不論其中有無積水),以及其他類似者。

a.凡在水障礙界限內之陸地或水,地屬於水障礙的部分。水障礙之界限系垂直向上延伸,用以標明界限所用的界樁、界標皆算在障礙內。

b.水障礙(除側面水障礙外)應以黃色界樁或標線標明界限;側面水障礙則是以紅色界樁或標線了以界定。

c.水障礙中的球 向水障礙方向打出之球,是否在障礙以內或障礙以外遺失,乃是一項涉及事實的問題。如認為系障礙內遺失者,必須有之證據證明球確落入障礙內;如無確定之證據時,則應視為遺失球,按規則處理之。

d.如球落入、觸及或遺失在水障礙中(不管球是否位於水中),球員要受一桿之處罰,並依下列方法處理:

(1).盡可能在接近上次擊球之原位打次一桿。

(2).在原球最後通過該水障礙邊緣之一點與球間之直線,於水障礙後方拋球,至於應離水障礙後方多遠處拋球並無限制。

(3).球落入、觸及或遺失在側面水障礙中時,可以選擇下列特別措

在障礙外距原球最後通過之水障礙邊緣;或距離球洞相等距離之另一邊水障礙邊緣;於兩支球桿長度以內拋球。球應拋下及停留在不得較原球最後通過水障礙之邊緣地點更接近球洞處,按規則,所撿起的球不可擦拭。

四、參加比賽應注意事項 嚴禁遲到 參加高爾夫比賽的最大禁忌就遲到。

1.若是與朋友間的比賽遲到,定會被列為最不受觀迎的球友;若是正式比賽場合中遲到,輕則受罰,重則喪失比賽資格。

2.遲到的罰則可依比賽形式分為兩種;比桿賽中對遲到者處罰兩桿;比洞賽則判第一洞輸球。由此可知,比賽遲到是參賽者的一大恥,應該極力避免。

五、事先了解參賽條件 每位參賽者必須於賽前了解球場所定之比賽條件:

1.比賽之正確時間; 2.各組成員之編排; 3.自己被認可的差點; 4.第一洞是一號或十號; 5.比賽當天當地之規則;

六、球桿數只限十四支

在正規的競賽中,每位選手只能攜帶十四支以內的球桿參賽,球桿若少於十四支時可補充到十四支。比賽中可更換損壞或不堪使用的球桿,但以不耽誤比賽為原則;而且不論補充或更換球桿,皆不得向球場上任何一位參賽者借用。球桿一旦借出後,直至比賽終止,借出的球桿將供借用者使用,借出的一方不得使用之。

關於球的位置的有關規定

球的位置是所有比賽規則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所以為了保證自己對比賽規則有充分的了解,避免因犯規而失利,一定要記住以下有關規定:

一、當整個球處在界外時,球為出界;判斷標準是界線柱最內側的點在地面上的連線,或有些情況下為邊界線;

二、當球的任何部分接觸到水障區標記線時,球就是處於水障區了。要記住標志柱本身也是水障區的一部分;

三、當球的任何部分接觸到果嶺時,球就是位於球洞區了,如果球在果嶺邊緣,有一部分突出於果嶺之外, 則不能算是在球洞區;

四、如果球的任何部分位於發球區內,則應視為在發球區內架球。發球區是一個長方形的區域,寬度為兩個球桿的長度,前面和側面由發球區標記的外界限來決定。

*禮貌規范篇

·高爾夫球運動的精神

與許多其他運動項目不同,高爾夫球運動大多是在沒有裁判員監督的情形下進行的。這項運動依靠每個參與者主動為其他球員著想和自覺遵守規則的誠實和信用。不論對抗多麼激烈,所有球員都應當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在任何時候都表現出禮貌謙讓和良好的運動精神。這就是高爾夫球運動的精髓所在。

·安全

球員在擊球或進行練習揮桿時,應確保球桿可能擊打到的地方及可能因擊球或揮桿而被球或任何石塊、小石子、樹枝等打到的地方及其附近無人站立。

在前面一組球員還沒有走出球的射程可及范圍之前,球員不應當打球。

在球員的擊球可能會危及附近或前方的球場管理人員時,球員應當隨時提醒有關人員。

如果球員打球後球飛向可能會擊中別人的方向,球員應當立即高聲喊叫進行警告,在該場合告警的慣用語是「看球」。

·為其他球員著想,不要干擾或影響他人

球員在球場上要始終為其他球員著想,不應以走動、講話或製造不必要的雜訊干擾他人打球。

球員應當確保自己帶到球場的任何電子用品不會對其他球員造成影響。

在發球台上,在輪到自己發球之前球員不應先架球。

當其他准備打球時,球員不應站在球或球洞附近或站在球或球洞的正後方。

·對球場的保護

在離開沙坑前,球員應仔細地平整好他在沙坑內造成的所有坑穴和足跡以及他人在附近造成的坑穴和足跡。如果沙坑附近有沙耙,應當使用沙耙進行平整。

·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球員應當避免對球場造成傷害,如在進行練習揮桿削起草皮,或因生氣或其他任何原因用球桿桿頭砸擊地面。

球員在離開球洞區之前應將旗桿正確地放回球洞中。

球員應嚴格遵守當地有關駕駛高爾夫球車的注意事項。

·比賽

1、高爾夫的比賽是:依照規則球從發球區被打出以後直至球被入洞為止。常見的有比洞賽、比桿賽。

2、球員不得商議、排除任何規則的應用或免除已被判決的處罰,否則將取消比賽資格。

3、比賽運到時:A、取消比賽資格;B、在發球後,五分鍾內趕到發球地點,並做好准備,對其未及時發球的處罰可以以:比洞賽,第一洞負;比桿賽,第一洞加罰二桿。代替取消資格的處罰。

·成績的計算

高爾夫運動被稱為紳士運動,當技術水準不同的球友匯聚在一起比賽時,為了使比賽更公平、更具競爭,水平高的球友要讓水平較差的球友,如何計算每一位球員讓分點的多少,即出現了差點。下面向您介紹最常用的差點計算方法:

1、平均法:

差點=五次比賽的平均成績-標准桿

2、新新貝利亞計演算法

A、從18洞中任選12洞的桿數總和×1.5=總數

B、從此總桿數減去標准桿後×0.8=差點

即(12洞桿數總和×1.5—標准桿)×0.8=差點

C、凈桿=總桿-差點

·高爾夫英語

球童caddy 球道fairway 發球區/球座tee

果嶺green 球桿club 木桿wood 鐵桿iron

推桿putter 界外球OB(out of bounds)

障礙hazard 沙坑bunker 標准桿par

低於標准桿一桿/兩桿/三桿:

birdie/eagle/albatross

高於標准桿一桿/兩桿/三桿:

bogey/double bogey/triple bogey

左曲球draw/hook 右曲球slice/fade

總桿gross 凈桿net 差點handicap

休息亭half-way house 旗桿pin

握桿、站姿

1、左手:把桿子從食指靠掌的第一指節斜著橫貫上緊緊地靠著掌緣下端的厚肉墊,大拇指跟食指的「V」形紋要指著右眼。

2、右手:全用指頭去握桿,桿子直著壓過靠掌的指節上,一定要握在手掌之外。中指及無名指吃力最重,在練習右手握桿的時候,把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拿開,拇指和食指形成「V」形紋指著下巴。

3、合:兩手握桿的時候,要聯結在一起形成一體。右手的小指頭在左手指和中指之間的夾縫里;左手的大拇指正好平穩地被藏在右掌拇指下的窩里。

4、站姿:右腳方方正正的抵著假想中與彈道平行的一條線呈90°。左腳向外開1/4,以5#鐵桿為准,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比5#鐵桿長的就開得寬;比5#鐵桿短的,雙腳就向內攏一些。雙臂和關節盡量向身體靠緊,雙腳向內指。

術語:
Tee發球台 高爾夫選手每洞發第一個球的平坦區域。他們必須在發球台兩個標志之間發球。這也指高爾夫選手只可以在第一次擊球使用的木製或者塑料制的spike,把球舉起來,這樣打球更容易一些。

The Green果嶺 在球洞周圍非常平坦的區域。這個區域的草很特殊,有利於選手將球推到洞中。

Fairway 球道 從發球台到果嶺之間寬闊的草區域。

Rough 長草區 球道的邊緣區,草更長一些,所以不容易打球。

Hole洞 高爾夫球場上一共有18個洞。由發球台、球道和果嶺組成。洞也指事實上高爾夫選手想把球打進的洞,通常裡面插一隻旗來指示。

Pin 洞 是事實上洞的另一種說法,有一隻旗來指示。

Par 標准桿 是指高爾夫選手把球打進指定洞里應該使用的標准或者打球的特定數目。通常由洞的長度和難度決定,一般為3~5桿。18洞的總桿數應為72桿。當選手打完一洞用完同等數量的桿數,那麼他們就使用了為這個洞設定標准桿同樣的數量。

Birdie小鳥球是指高爾夫選手使用了為一洞設定標准桿少一桿的數量打完一洞。例如標准桿是4桿,但選手只使用3桿就打完這洞。

Eagle老鷹球是指高爾夫選手使用了為一洞設定標准桿少兩桿的數量打完一洞。

Bogie 博基 是指高爾夫選手使用了為一洞設定標准桿多一桿的數量打完一洞。

Banker沙坑 在球場周圍設的沙坑。有一些特殊規則適用於選手怎樣從沙坑裡打出球。從沙坑裡打出球非常困難。

Hazard 障礙 選手不容易打球的地方或者事物。有一些特殊規則適用。包括池塘、河流和湖,這些叫做水障礙。如果他們把球打到障礙里,選手可以棄球,然後從一個特殊地方打球,也可以招致罰球。

Divot 草皮(削下來)高爾夫選手削下來或者擊球後削下來的草皮。

Driver 木桿(1號)有圓的大桿頭的大木桿,用來擊出長距離的球。高爾夫選手自己的球袋裡可能沒有準備。大力擊球就是用1號木桿擊出長距離的球。

Putter 推桿 有小平頭的球桿,用作在果嶺上推球,使球進洞的桿。To 「putt」是用推桿推球。

Iron 鐵桿 用金屬做的桿,有角度的桿頭是用作中距離的擊球。高爾夫球手會帶很多這種桿。桿號越小(例如4號鐵桿),球擊得越遠。

Pitch劈擊出一桿非常短而高的擊球,通常在果嶺邊緣附近擊出,或在沙坑外面或要越過某物體。

Wedge 沙桿或劈起桿是一種特殊鐵桿,在桿頭有更大的角度,後部設計得光滑,用作從沙坑處非常短而高的擊球

Caddy 球僮 負責在球場中為專業選手背高爾夫球桿包,建議高爾夫球手桿的選擇和技巧的人。球僮通常獲得他們服務的高爾夫球手獎勵的10-15%。

Under PAR 低於標准桿 高爾夫球手的擊球數低於標准桿數。例如, 低於標准桿3桿是是指高爾夫球手在當天的比賽中獲得了低於目標三桿的成績。

Cut 切 當比賽舉行兩天以後,從156名選手降至(「切」至)大約70名選手。如果選手「獲得了切」,他們將在後兩天中繼續比賽。如果他們「失去了切」,將被排除來競爭之外。

Round 輪 一「輪」是18個洞。每天選手們進行一輪的比賽

Front/Back 9前/後9 ,18球洞的球場被分為兩組9球洞。 前9(1-9洞)被稱為前9 或外9,而後9(10-18洞)被稱為後9,或內9。

Pro .職業選手,Professional (職業選手)的縮寫,指那些以打高爾夫球為生的人,已獲打高爾夫職業比賽的資格。

Tours 巡查 指官方正式的監管職業比賽的專業高爾夫組織。這包括歐洲巡查、亞洲巡查或澳洲巡查

PGA 代表職業高爾夫協會

「Fore」 當高爾夫球被意外地擊向另外一人時,該詞被喊出,以警告該人躲藏閃避。如果你聽到這個詞,用手蓋上你的頭和臉

第19 洞 19th hole 在高爾夫行話中指的是會所中的酒館,在那裡高爾夫球手們在他們打完18個洞後,盡情享受Johnnie Walker黑牌。

Ⅱ 初中地理教案湘教版版七年級下冊第一節《亞洲於歐洲》教學設計

第一節 亞洲及歐洲教學設計
●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亞洲及歐洲》是世界區域地理的第一節,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節。學習內容較多。因此,教學中注重教會學生利用地圖、數據、圖片等資料分析問題,並掌握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徵方法。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思。本節教材安排的特點是「學習亞洲,練習歐洲」,關於歐洲的地形特徵和氣候特徵,作為練習題,本節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關於「西歐氣候的成因」,作為練習題,本節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初步認識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運用地圖說明亞洲和歐洲的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2.通過標准時間和國際日期變更線的介紹,培養學生簡單的時區和日期換算能力。
3.通過分析亞洲氣候特徵,使學生掌握氣候特徵的分析方法,並在閱讀地圖和分析資料的基礎上總結出歐洲氣候的特點。
4.通過地形圖引導學生分析亞洲河流特徵,並找出亞洲境內著名的湖泊。讓學生從歐洲氣候和地形入手解釋歐洲河流特徵,了解歐洲著名的河流。
5.讀「亞歐人口分布圖」說明亞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學會閱讀亞歐政區圖。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對地圖的閱讀,使學生學會從地圖上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2.指導學生分析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及表現,讓學生結合已學的氣候知識,分析並解答出有關歐洲氣候的思考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讀圖、歸納、對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熱愛我們所居住的大洲——亞洲的良好情感,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2.通過對國家和人口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學會運用地圖說出某地區的地理位置。
2.亞洲和歐洲的地理位置特點。
3.亞洲的地形特徵和氣候特徵。
(二)教學難點
1.學會簡單的時區和日期換算。
2.亞洲和歐洲的氣候及成因。
3.亞洲及歐洲河流特點的成因。
● 教學方法
復習引導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
● 教學媒體
地圖冊、多媒體課件。
● 課時安排
4課時。

Ⅲ 教案怎麼寫 老師布置的作業 要寫課程教案

教師授課方案 (首頁)
授課班級 09本科 授課時間 2010、3、1
課節 5-6節 課程類型 綜合課
課題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教學目的與要求
知識目標:弄清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中國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在
這個過程中產生了哪些重大理論成果?這些重大理論成果的歷史地位和指
導意義。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透過歷史過程和事件學會分析認識問題,運用理論
解決問題,面對現實、投身實踐的能力。
情感目標:古人曰:親其師,信其道。通過理論代言人的介紹,把他們的優
秀品質與中國革命的偉大事業結合起來,從情感上打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
把自身的理想、信念與社會時代的要求有機的結合起來。
重點難點 重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必要性及歷史進程。
難點: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一脈相承的。
教具教學輔助活動 課件教學
教學過程安排 復習 1、馬克思主義何時誕生的?
2、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包括哪幾部分? 5分鍾
講課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重大意義
75分鍾
小結 提出、內涵、進程、成果、重大意義 5分鍾
作業 中國化四大理論成果之間的關系如何? 5分鍾
任課教師: 年 月 日 審查教師簽字: 年 月 日

教案附頁
一、 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教學理念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和理論成果」這一章作為《毛澤東思想和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程的第一章內容起著導論的作
用,對掌握領會這門課程的理論起著綱領和方法論的指導作用。通過
這一章的概括介紹,把誕生於19世紀歐洲的馬克思主義與20世紀中
國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21世紀的「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
有機的統一起來。從而在思想上認識到作為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這
些理論是一脈相承的,是在繼承基礎上創新發展。從認識上消除馬克
思主義「過時論」與「無用論」,從而更好的學習掌握這些理論並踐
行這些理論。
教學方法與准備
教學方法:講授法為主,輔助以討論法,加以資料演示。
教學材料:相關資料的收集;討論課題的設計;課件的製作等
〖復習提問〗1、馬克思主義何時誕生的?
2、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包括哪幾部分?
〖導入新課〗馬克思主義是世界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需要
與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結合的過程就是中國化的過
程。
〖講授新課〗從三個問題展開。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的過程
中國共產黨是世界無產階級政黨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醞釀到成立
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的。然而找到這個嶄新的思想武器,意味
著就一定能解決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所面臨的問題。最關鍵的是否
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實現馬克思主
義中國化。中國共產黨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經歷了一個過程,可以分三
個階段。
1、 早期萌芽朦朧階段:黨籌備和成立時期。
代表人物:李大釗等
代表事件:新文化運動、俄十月革命、五四運動。
得出結論,黨在幼年時期曾關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實際結合的問題
,但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形成深刻、統一的認識,更
沒有落實到具體實踐,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早期革命遭受挫折。
例如,北伐戰爭、廣州起義、南昌起義,「四、一二」等,遭受挫折的原因是對中國各階級分析不清,放棄領導權,城市中心論等。都是沒有認識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結果。
中期關注認識階段:戰略大轉移,結束陳獨秀錯誤路線,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代表人物:毛澤東等
代表事件:紅軍長征,遵義會議等。
得出結論,只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走中國式的道
路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開始重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標志: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的《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正式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
最後達成共識成熟階段:抗日戰爭後期,面對艱苦的環境,強大的敵人,黨內錯誤思潮干擾黨的正確路線的貫徹。爭取抗戰的最後的勝利。
代表人物:毛澤東等
代表事件:延安整風運動,黨的七大等。
延安整風運動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是中心內容。因為學風問題是
「第一重要的問題」是全黨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問題,教條主
義,經驗主義都是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風。每個共產黨員應從馬克
思主義中找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1945年中
共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
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確定為我們當一切工
作的指針。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
,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
兩個方面認識: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需要。
中國國情,中國實際,中國的問題需要解決,中國人民需要科學的理
論來武裝。這些需要就促使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
理論都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絕對性是它的科學性應堅持、運用;相對性是它的時代局限性,應發展、創新,增添新的內容。馬克思主義理論也
必須這樣,只有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做到。
案例分析:《世紀宣言》
一個個政黨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旗幟的引導。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
是形象。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使全世界無產階級求解放的
斗爭,有了共同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旗幟。
毛澤東坦率告訴人們:他是1920年讀了《共產黨宣言》,才知道階級
斗爭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
鄧小平質朴地宣稱:我的入門的老師是《共產黨宣言》和《共產主義
ABC》。十年浩劫是中國陷入困頓的時候,鄧小平大聲疾呼:「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都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
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
新的世紀,新的千年,需要新的思考。新的思考必須著眼於世界的
大潮,我們既面臨難得的機會,又面臨嚴峻的挑戰。
這當然不是危言聳聽。
1917年只有20萬黨員的俄羅斯布爾什維克奪取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
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1941——1945年,只有200萬黨員的蘇聯共產黨面對人類歷史上最大
的法西斯侵略者,無所畏懼,終於贏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
1991年,擁有1800萬黨員的蘇聯共產黨,在沒有任何外來侵略的情況下,喪失了70多年的執政地位,國家解體。
社會主義事業在20世紀末遭受的挫折,是每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每
一個動產黨人不能不面對、不能不思考的嚴酷現實。
怎樣才能與時俱進,挺進世界發展的潮頭?
怎樣才能抓住機遇,保持自己的先進品質?
怎樣才能迎接挑戰,駕馭復雜多變的局勢?
怎樣才能發揚本色,踐行執政為民的宗旨?
中國共產黨擁有了邁入新世紀的政治宣言,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
奮斗擁有了世界之旗。
案例思考問題:1、《共產黨宣言》是一部什麼樣的著作?
2、蘇聯共產黨的變遷說明了什麼?
3、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宣言是什麼?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
和改革的實際問題。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
和歷史經驗上升為理論。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得以豐富和發展。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於中國的優秀文化
之中。使馬克思主義這種外來的思想文化被中國人民廣泛接受。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重大意義
(一)歷史進程:四個階段
1、第一次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階段。
時間:1921年——1978年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
命時期。
成果:創立了毛澤東思想。
2、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階段。
時間: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中開辟了建設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成果:創立了鄧小平理論。
3、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階段。
時間:1989年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創造性地回答建立一個什麼
樣的黨,怎樣建的問題。
成果: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4、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階段。
時間:2002年十六大以來,結合新世紀、新階段,提出一系列
新思想。
成果:提出科學發展觀。
總之,四個階段形成的四大理論成果即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是一個統一科學體系。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意義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都是被實踐證明了的。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指引著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
不斷取得勝利。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再到改革開放,
繼續奔向小康社會。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為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提供了
強大的精神支柱。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
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開拓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
境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增添了許多新內容,展示了馬克思主義所
固有的強大生命力。
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1、毛澤東思想————第一大理論成果
2、鄧小平理論————第二大理論成果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地三大理論成果
4、科學發展觀————最新理論成果
〖重點問題解答〗怎樣正確認識毛澤東與中國熱色社會主義理
論體系的關系?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定義為「包括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
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定義實際上把黨在改革開放以來所形成
的理論成果同毛澤東思想區別開來。它們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關系?
1、毛澤東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基礎。
2、毛澤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立做了開拓性的
工作。
3、毛澤東以往探索中失誤的教訓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
系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歸納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必要的,也經歷了一個過程,這
個過程還在繼續著,會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這些理論是一脈相承
的,馬克思提出了理想中的社會主義,毛澤東實踐了社會主義,鄧小
平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社會主義,「三個代表」回答了建
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
發展、為什麼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我們要不斷學習掌握,用
以武裝自己的頭腦。
〖課堂練習〗1、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是何關系?
2、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歷那幾個階段?各形成了什麼理論成果?
〖板書設計〗
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歷程和理論成果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
分三個階段。1、早期萌芽朦朧階段:
2、中期關注認識階段:
3、最後達成共識成熟階段: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重大意義
1、歷史進程
2、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起著緒論的作用
從失敗中逐步認識到從而得出的結論
內外在需要
反面的教訓
思考的問題
從進程中看到四大理論成果是一脈相承的
為以後學習奠定基礎

Ⅳ 亞洲及歐洲地形特徵、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地形分布

第一章 認識大洲

1.1 亞洲及歐洲
「亞細亞」和「歐羅巴」:亞細亞:東方日出之地 歐羅巴: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成亞歐大陸。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三大特徵:1.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3.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異:
亞洲 歐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對高對 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特徵顯著;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
大河眾多的亞洲: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內流區面積廣大
亞洲的人口與國家: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閱讀全文

與活動課認識歐洲星球版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