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幼兒園觀摩課說課稿和教案

幼兒園觀摩課說課稿和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16 19:56:42

⑴ 幼兒園一等獎說課稿

一、設計意圖: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

他們學習、或毆打能夠的特點是只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游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松、自由的游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

《小小雞》是一首外國歌曲創編而來的一首幼兒歌曲,小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游戲情景中學習。因此,我所選擇的音樂將情景性和趣味性放在首位,節奏鮮明,形象性強的音樂引起幼兒活動的願望。

另外,活動設計小小雞到草地上玩和允許自己喜歡的小小雞,在唱唱玩玩中,反復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從看小雞,做小雞,一直到唱小雞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地產生了愛小小雞、愛雞媽媽的情感。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二、教學目標的制定

1、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音樂學習心理學告訴我們:多種感知通道參與,特別是大肌肉運動的參與,能有效地提高兒童對音樂的感知興趣和感知音樂的效果。新《綱要》中強調:「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嘔吐能夠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目標1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2、在唱唱玩玩中學習做音樂游戲《小小雞》。

皮亞傑指出:在前運算時期(幼兒時期)要發展智慧,關鍵是讓幼兒做各種各樣的游戲,從娛樂中學、從玩耍中學,托班幼兒很喜歡一邊哼唱一邊做模仿動作,小動物是幼兒最親密的朋友,幼兒對小動物的叫聲及感興趣。

並好模仿動物的動作,因此對這首歌有強烈的興趣成了游戲的基礎,目標2是目標1的基礎上進行,又是目標1的突破口,而遵守游戲的規則幽將是成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活動准備

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對音樂的積極性以及幫助他們對歌詞內容的理解,加強節奏感等,我適當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動的教具,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准備:

1、情景課件。

2、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由聽賞過歌曲的旋律。

3、創設在游戲中學習的氛圍。

4、准備雞媽媽頭飾一隻,音帶,錄音機。

四、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聽小雞叫,問「誰來了?」幼兒回答,打開課件引出小雞及音樂。

二、看小雞、聽節奏、做動作。

1、引導幼兒看小雞,模仿學做各種小雞的動作,激發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欣賞音樂,並學做小小雞。

托班幼兒正處在聽覺感官發展時期,聽覺的發展比其他感官快而需求多,因此對音樂能表示出明顯的情緒反應,這一環節是幼兒的聽覺感受及動作感受,使幼兒對音樂有初步的印象。

三、聽歌曲,講解游戲規則。

1、教師聽音樂,表演小小雞,讓幼兒模仿。

2、引出雞媽媽。教師表演雞媽媽找小雞。(初步感知游戲規則)

3、告訴幼兒這是一個音樂游戲,游戲是有規則的。(幼兒表演小小雞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種動作,雞媽媽來找小雞,按音樂旋律進行游戲)

六、幼兒游戲

1、邊聽音樂,邊哼唱歌曲進行游戲,再次激發幼兒愛小雞的情感,強化游戲規則,以此來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2、在游戲中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雨中樂

下雨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時下正是春雨綿綿的季節,而孩子們也異常喜愛雨天,他們常常興奮地談論著。我們不妨抓住這一季節特徵,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引導孩子有意識地去觀察、感受、了解雨。

二、幼兒情況分析:

小班孩子年齡小,他們必須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下雨天,他們常常愛往雨中跑:接著雨滴、踩著水坑等等。

對雨是興趣昂然、情有獨鍾。我們便可利用孩子這個興趣點,又發生在孩子周邊的生活經驗開展有益的教育活動,從而真正體現《綱要》中提出的將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三、活動目標設計:

1、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受雨聲、下雨時的景象,能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2、培養幼兒對雨的喜愛之情及對自然現象的關注。

四、設計思路:

《綱要》在教育與發展之間堅持了「既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觀點。所以設計整個活動時,我注重強調將教師作為幼兒發展的引導者,支持幼兒的自主發展,在支持中進行有效引導。

活動中,我通過幾個問題的提出,引導孩子利用各種感官,去看雨、聽雨、接雨、踩雨,啟發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去充分感受、表達,實現師幼互動。

五、活動准備:

1、選擇一個雨天開展活動。(但雨不能太大)因為在真實的情境和寬松的心理環境中,孩子更能真切和更無拘無束地去觀察、感受、表達。

2、 一些接雨的器具:如盆、碗等(可以是不同材質做的)。

3、 每個孩子准備一套雨具:一雙雨鞋、傘或雨披。

六、、活動過程:

1、看雨。首先,我讓孩子站在走廊上,直接導入課題:「看,外面下著什麼?」「雨落來時象什麼?」這時,孩子可利用眼睛觀察到的及平時積累的下雨經驗展開想像,如:象線、象珠子等等。

2、聽雨。「雨落下時有什麼聲音呢?讓我們仔細聽一聽!」孩子對聲音是比較敏感的,根據已有經驗,他們會很快做出回答「滴答、滴答」教師這時便可啟發孩子仔細傾聽分辨下大雨和小雨時有不同的聲音,雨落在不同的地方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如:大雨是嘩啦拉、下小雨是淅瀝里,雨落在窗戶上是叮叮當當、落在樹葉上是沙沙沙沙的等等。這樣就從不同的角度讓孩子有意識地去傾聽,發展了孩子的聽覺,也不至於使答案是唯一的,而是豐富多彩的、形象生動的。

3、接雨。「讓我們用手去接一下雨,會有什麼感覺?」幼兒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濕濕的、涼涼的」。同時,教師可質疑:「雨接在手裡會很快掉到地上,誰有好辦法不讓雨跑掉嗎?」

這時,孩子就會去找各種接雨的器具嘗試,在肯定孩子成功的同時又可結合著讓孩子傾聽雨落在不同材質的器具上又有不同的聲音。

4、踩雨。最後一個環節我會讓孩子撐起雨傘(披上雨衣),穿上雨鞋去充分感受雨、擁抱雨。他們一定會興奮地去踩水坑、拋接雨,從而進一步滿足孩子對雨的好奇、好動,將活動推向高潮,讓情感得到升華。

幼兒園教案《哪個比較重》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七單元千克和克第一課時的內容:比較物體輕重。千克和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質量單位,這也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學習質量單位。通過一年級上冊」比輕重「的學習,學生已經對輕重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並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哪個物體輕,哪個物體重。兩冊書都安排了比較輕重的學習,他們區別就在於一年級的學習是比較直觀的,學生通過觀察、掂一掂就可以比較物品的輕重,這一課就是在此基礎上學習,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從直觀上不能比較物體的輕重,需要用到測量工具——天平。這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是本節課的學習生長點。本節課為學生今後學習千克、克等質量單位打下基礎,並直接為下節課測量物品的質量做准備。 教材首先呈現了學生常見的西瓜和氣球,小松鼠和小熊兩組情景圖,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判斷哪個輕,哪個重。通過比較麵包和飲料的輕重,引出如何用天平來比較物品的輕重,最後認識天平在什麼情況下表示兩個物品的質量相等。 在比較麵包和飲料的輕重時,教材意在通過觀察、用手掂一掂的活動比較輕重,隨後猜測如果把他們放在天平上會有什麼現象,再進一步驗證自己的猜測,從而認識天平,學會用天平來比較物品的輕重。讓學生經歷了猜測、驗證、操作的實踐活動。 基於以上的認識與理解,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觀察、感受物品輕重的過程,知道可以用天平比較物品的輕重。 2、知識與能力目標:根據天平的狀態判斷哪個物品輕,哪個物品重。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對身邊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根據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進行簡單的推理與判斷。 學生有一年級良好的學習基礎,加上豐富的生活經驗,用眼觀察、用手掂的方式比較物體輕重,對學生來說比較容易,這也是學生學習新知的基礎,但對於天平,有的學生可能會比較陌生,所以,我確立本節課的 教學重點:是根據天平的狀態判斷哪個物品輕,哪個物品重。 教學難點:是利用天平比較三種物品的輕重。 教法學法: 這節課的學習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心強,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我創設了學生熟悉的游戲情境,讓學生充分感知、發現、獲取新知,同時,還採用啟發式、實驗操作等教學方法,為學生多樣化的學習創造了良好基礎。為了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法上,我採用了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說一說、猜一猜、稱一稱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動手、動口、動腦,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教具准備:質量相等的蘋果、梨實物各一個,香蕉一根,多媒體課件,天平一架。 學具准備:每人准備蘋果和梨各一個,每組同桌一架天平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幼兒園戶外活動場景錄象,其中有一組小朋友正在玩蹺蹺板,然後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玩蹺蹺板的經歷,學生可能會談到又瘦又小的同學坐在蹺蹺板的一端,怎麼也壓不起又高又胖的同學,或者其他類似的情景,教師問一問:這是怎麼回事?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了輕重,然後教師揭示課題。本環節的設計,不僅僅是新課開始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更是老師了解學生,把握教學起點的重要環節。這樣,便於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後面的教學程序,並為後面認識天平埋下伏筆。 二、親身體驗,探究新知。 在這個環節,我分三步進行教學。 第一步:看一看,比較輕重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通過觀察並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哪個輕,哪個重。由於學生在一年級學習基礎較好,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准確說出判斷結果,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語言是思維的體操,堅持做到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同時這個環節使學生意識到輕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為後面突破難點做鋪墊。 第二步:掂一掂,感受輕重 讓學生觀察一個麵包和一聽飲料,比較輕重,在讓學生掂一掂,感受一下,並說一說有什麼不同的感覺,在學生談感覺的時候,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抓住字眼「壓」「沉」「輕」,「費勁」,來了解輕重的不同感覺。為認識用天平比較輕重打下良好的基礎。此時,教師出示天平,進行簡單介紹。隨後教師動手操作,學生觀察天平的變化,以此來判斷輕重,在說明理由時,學生可能會聯系蹺蹺板或掂一掂活動中的感受,教師要給予鼓勵。如果學生說不到,教師要作為一個參與者,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對比,在對比、交流中了解天平的作用並板書小結:用天平可以比較兩個物體哪個輕,哪個重。 第三步:稱一稱,再比輕重 1、利用天平,比較輕重。 考慮到學生是第一次認識天平、使用天平,教師要發揮主導示範作用,指導學生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及如何判斷比較結果。接著讓同桌合作,先掂一掂自己准備好的梨和蘋果,判斷哪個輕,哪個重,在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進行比較,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有表達結果的機會。如果學生在比較中,出現了蘋果和梨一樣重的情況,教師要在全班進行交流與討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使學生認識到天平平衡時,表示兩個物品的質量相等。如果沒有出現,教師要作為一個參與者向學生介紹,在這里教師還可以把學生帶來的蘋果和梨放在一起,觀察哪個梨和哪個蘋果一樣重,再用天平稱一稱,看判斷的對不對,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在這里教師一定注意天平兩邊物品質量比較接近時,如何判斷比較結果。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讓學生利用天平比較身邊物品的輕重。目的是通過學生身邊熟悉的實物,由直觀比較到親身體驗,豐富學生關於輕重的直接經驗。 2、增加物品,突破難點 為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我增加了一個環節,在學生充分利用天平比較蘋果和梨的輕重後,拿出一根香蕉,並請一名學生操作利用天平比較香蕉和蘋果的輕重,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了解香蕉和梨的輕重,此時,教師提問:蘋果、梨、香蕉誰最輕?誰最重?你能不能按輕重排列他們的順序呢?有了充分操作和交流的基礎,學生會比較容易的排列出來。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理解輕重的相對性,體會到比較的標准不同,結果也不同。同時也判斷出最重與最輕的物體,培養了初步的觀察和推理能力。 在這個環節,我創設了三個不同層次的活動,從直觀上可以比較輕重的氣球和西瓜、松鼠和小熊、麵包和飲料;直觀上看不出來需要利用測量工具的蘋果和梨;最後為了突破難點安排的三種物品輕重的比較。讓學生在活動中對輕重的知識進一步深化,同時在操作活動中,學生積極動手、動口、動腦,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應用新知,升華體驗 我設計的三道練習題取自於教材中的練一練。第一題,比較物品的數量是一樣的,學生判斷後,交流各自做的記號。屬於基礎性練習。第二題,數量不一樣,要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天平圖進行判斷,屬於綜合性練習。第三題,三種物品的比較,是一道簡單的推理題,屬於拓展性練習。通過三道有層次的練習題,力求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 課標指出:要讓學生親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只有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親身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的知識才能根深蒂固的紮根在腦海中。所以,本節課我充分重視學生的操作活動,通過說一說、看一看、掂一掂、稱一稱、比一比的活動,讓學生對物品的輕重有了更深的認識,學會根據天平的狀態判斷哪個物品輕,哪個物品重。使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在實際參與、動手操作、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全身心的參與數學活動。

⑶ 幼兒園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做早操、還有說課

開這樣的課好是好,可有些孩子不一定會照著做,開展這項工作有難度。

⑷ 中班教案綜和走進秋天含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走進秋天
教師:屈老師
一、主題解讀
秋天,是一個色彩豐富而迷人的季節,是一個收獲豐收而甜蜜的季節。田野里,金黃色的玉米棒子,紅彤彤的蘋果,紫紅寶石般的葡萄,到處洋溢著秋天的喜悅。大自然中隨處都有讓孩子快樂學習的素材,品種繁多的蔬菜、色彩艷麗的落葉、五彩繽紛的水果,多姿多彩的美景是孩子們所喜歡的,更是孩子們廣闊的想像空間。感知秋天,就要讓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領略秋天的美景,尋找捕捉秋天的變化。圍繞"走進秋天"這個主題,我們將活動內容擴展到秋天的樹葉、節日、水果、小動物,讓幼兒充分感受秋天動植物的變化,從而激發幼兒關注自然,熱愛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引導幼兒接觸大自然,感知秋天豐富的色彩,嘗試用自然物進行藝術創作,從而領會自然與人類的關系,在這些有趣的活動中,讓幼兒構建著自己的語言、空間、數理、交際等技能。
二、預期目標
1、能關注周圍事物的變化,感受秋天的美。會用優美的詞語描述秋天的花、草、樹木等自然景色。
2、會用多種樹材料、多種手段表達自己對秋天的認識,樂意用自己的方式錄下自己的發現,能大膽進行創造性活動。
3、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秋天的動物、植物和季節的主要特徵。
4、學習秋天的歌曲,按音樂節奏協調地做動作。
5、學習10以內數單雙數和相鄰數,學會按群計數,進一步理解10以內數的數序。
6、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能和同伴合作開展游戲。
7、初步理解在詩歌,散文,故事中語言的修辭手法,感受文中語言的優秀和意境美。
三、環境創設
1、布置牆飾"多姿多彩的秋天",引導幼兒參與布置,提高對秋天的認識。
2、收集秋天的水果、農作物、落葉等,引導幼兒觀察並相互交流自己的認識。
3、進一步引導幼兒參與班級環境設計、區域活動內容的增減,搜集相關的圖書、圖片、音像資料等。
4、提供多種材料創設"秋天農庄"牆飾,或者開展相關建構活動。
5、在自然角開辟"種子之家""葉子小屋"角落,投放各種植物的種子供幼兒認識和區別。引導幼兒在大自從中收集各種葉子,製作成樹葉標本,或者進行樹葉創意拼圖,放置在"葉子小屋"中,與同伴分享自己成功。
區角創設:
生活區:提供泡好的黃豆事豆漿機,幼兒可以嘗試體驗製作豆漿的過程。
自然角:開辟"種子之家""葉子小屋"角落,投放各種植物的種子供幼兒認識和區別。引導幼兒在大自從中收集各種葉子,製作成樹葉標本,或者進行樹葉創意拼圖,放置在"葉子小屋"中,與同伴分享自己成功。
美工區:提供紙盒、剪刀、膠水、毛筆、油畫棒各種材料,引導幼兒拓印、鑲嵌、繪畫、貼印等方法表現對秋天的認識。
語言區:收集種類有關的植物的網路全書供幼兒翻看,也可設計一些圖文並茂的謎語卡片,供幼兒相互間一起交流和玩猜謎語游戲。
科學區:可以提供一些堅硬的堅果和工具,如"核桃、松子等",讓孩子們嘗試用夾鉗、錘子等工具,想辦法打開堅果,引導幼兒面對困難能想辦法解決,體驗成功的感受。
五、案例列舉活動
一:秋天多美麗
活動目標:
1、在初步跟唱歌曲的基礎上,能較有情感地演唱歌曲。
2、感受樂曲的優美,熟悉2/4節奏型。
3、初步學慣用歌聲和不同的動作表現出秋天樹葉飛舞的意境。
活動准備:
1、錄音機、磁帶、蛙鳴筒一個。有樹葉、谷穗、高粱、菊花、蘋果、石榴的課件。
2、小樹葉、谷穗、高粱、菊花、蘋果、石榴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重點:在初步跟唱歌曲的基礎上,啟發幼兒較有情感地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初步學慣用歌聲和不同的動作表現出秋天樹葉飛舞的意境。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聽音樂進活動室。
節奏練習《小手拍拍》
練聲《小動物叫》
2、感受歌曲組織幼兒看秋天的課件。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它們是怎麼樣的?這幅畫是一首好聽的歌。你們想聽嗎?
幼兒初步感受歌曲。
提問:歌曲中都唱了什麼?你來學學好嗎?讓幼兒分別來學學歌功頌德中唱到的東西。
啟發幼兒邊唱邊用不同的動作表現秋天的落葉。
教師唱歌,幼兒扮演小樹葉飛舞。
3、學唱歌曲給幼兒分配角色,小樹葉、谷穗、高粱、菊花、蘋果、石榴。並要幼兒記住自己代表的物品的歌詞。
讓有分別扮演角色進行分句唱。
幼兒齊唱歌曲。
4、游戲:找落葉增加幼兒練唱的興趣和體驗秋天樹葉飛舞的意境。
(1)幼兒扮演小樹葉唱完歌後,蹲坐在地上做睡覺狀。
(2)聽到蛙鳴筒從向到低,表示刮風了,小樹葉又邊唱邊各自飛舞,音樂停,小樹葉又蹲到地上做睡覺狀。
(3)教師扮演清潔工,在音樂伴奏下,完成掃落葉,被掃到的"小樹葉"跟在教師身後,一個拉著一個,按節拍走動,表示裝入垃圾車內。
(4)隨教師邊唱邊走出大廳。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⑸ 幼兒園上公開課說課是不是把教案讀一遍案

幼兒園上公開課說課是不是把教案讀一遍案? 你好, 幼兒園上公開課說課不是把教案讀一遍案。

⑹ 幼兒園教案和說課稿的區別是什麼

教案、教學設計和說課稿的聯系與區別 一、教案 教案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設定教學的內容和行為,即:「教什麼」。是整個課堂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案對於教師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教案是教師的教學方案,所以教師必須提前編寫,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設性。編寫時,要求以課程標准為准繩,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教法和學法,把計劃實施的教學內容,謄寫在教學筆記簿上,供教學時使用。 教案的基本內容包括:教學目標要求,教學重點、難點,教具准備,課時安排,教學步驟,板書設計和教後反思等。 二、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簡單地說,就是教師為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對教學活動進行的規劃、安排和決策。具體地講,是指教師以教育理論為基礎,依據教育對象和教師自己的教育理念、經驗,運用系統的觀點與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制定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步驟,為優化教學效果而制定實施方案的系統的計劃過程。 因此,教學設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為教學活動制定藍圖的過程。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育對象的特點從三個維度確定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說課稿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新生事物,是日常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是教師依據課標,根據教材,結合教育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後,把教材、教法、學法教具、教學過程,向領導、或同事進行闡釋的一種教研活動。說課稿,就是為了說好課而准備的文字材料。 四、三者之間的聯系 第一,教學目標相同。都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而事先而做得准備活動。可以是同一的教學目標。 第二、運用理念一致。在課改的今天,不管是哪家版本的教材,落實的都是國家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必須以生為本,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第三、准備工作吻合。就是在撰寫它們之前,都必須學習課標,鑽研教材,通覽教參,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水平。確立教法、學法以及教具、學具准備等。 五、三者之間的不同點 第一、教案只是教師課堂教學方案。一般只要有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具准備、課時分配和教學過程。僅是事先的准備。 第二、教學設計也是教師為了課堂教學而設計的方案,基本內容與教案相同,最大的區別在於教學設計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要有設計的理念,或要達到的目標。主要是考察教師的理論素養。 第三、說課稿,是教師面對同事或領導說課的書面材料,要求相對較高,編寫難點相對較大,除了具有它們二者具有的內容之外,還應有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指導、學法選擇等。

⑺ 求幼兒園的說課教案!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的綜合活動《我學小動物》,此活動選自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小班的主題活動《我喜愛的小動物》。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此活動故事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且游戲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 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 (2)幼兒現狀分析:小班孩子年齡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3)活動目標: 主題活動目標:幼兒通過本主題活動,產生對動物的興趣,願意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能運用各種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歡的幾種動物,並能進行簡單的分類;知道動物是人類朋友。 幼兒對「小動物」認識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還有距離,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本次活動目標: 1、引導 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2、培養幼兒大膽地用自然音說話、正確發音並能夠表演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模仿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活動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與藝術領域方面的內容,但活動的重點仍以語言領域中的故事為主,主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能夠模仿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與動作;難點在於理解故事中的詞彙:輕、響、快、慢,並能用自然音說話、唱歌。 對於突破重點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讓幼兒自己來通過模仿叫聲、創編動作加深對動物的印象;對於突破難點所採用的方法:注重練習與游戲的多次重復性,使幼兒反復感受、反復體驗,從而理解詞的意義,明白道理。 (二)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主要以直觀法、談話法、表演游戲法三個方法為主。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因此在活動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1、直觀法包括:操作演示法和示範法。 通過操作演示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故事、影音課件具有生動、具體、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點,多媒體特有的聲像並茂、動靜結合等優點,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記憶,從而使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正確的示範則是教幼兒掌握語音的基本途徑。通過示範,不僅要求 幼兒能正確地感知語音的微小差別,而且還能讓他們掌握發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養幼兒正確發音又是小班語言教學的重點任務。 2、談話法:由師生相互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所組成。恰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習慣。 3、表演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而表演游戲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節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規定的內容進行游戲,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內容。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練習法、啟發聯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活動准備:活動准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 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活動性 ,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游戲中,我做了以下准備: 活動前的准備: 1、課前請家長利用休假日帶幼兒到動物園、動物市場觀察、認識各種小動物。 2、搜集各種有關動物的故事、圖書、圖片、影碟資料,充實到各區域角。 活動中的准備: 1、故事《唱歌比賽》課件;小動物聲音課件。 2、故事角色中小動物頭飾。 3、幼兒分組呈半圓形分布坐。 (三)說學法: 1、多種感官參與法。在活動中通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像)、學一學、說一說(嘗試),做一做(練習)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 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表現。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根據綱要中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使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在開始部分著意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有什麼聲音 "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在欣賞故事中藉助於想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的畫面、極富感染力的配樂解說,以及我聲情並茂的重復,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說的願望。然後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游戲,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模仿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多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2、游戲體驗法: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表演游戲的方法,通過游戲活動,使每個幼兒都有實際體驗,獲得愉快感、輕松感與成就感。在游戲中,幼

⑻ 幼兒園說課稿說活動的教學重難點有哪些

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說准備,說流程 。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觀摩課說課稿和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