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案大全 > 幼兒園古詩清明教案

幼兒園古詩清明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6 02:33:05

A. 清明節可以帶幼兒園的孩子去做些什麼有意義的活動

帶孩子去 踏青,讓孩子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清明節的活動;灌輸敬仰懷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 幼兒園小班古詩教案《牧童 劉賀》

小班語言活動:古詩《清明》活動目標:.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中描寫的景象;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活動准備: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活動過程:(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1.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麼事啊?請幼兒討論。2.現在老師要請幼兒看一副圖片,你在圖片都看到了什麼呢?(一個小孩,一個老人&hellip
小班語言活動:古詩《清明》
活動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活動准備: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麼事啊?請幼兒討論。
2.現在老師要請幼兒看一副圖片,你在圖片都看到了什麼呢?(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干什麼呢?(在問路,在說話…)天上怎麼了?
(二).幼兒觀看VCD教材,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你們說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麼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總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古時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詩人啊,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3.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並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麼?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四)結束部分。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教師參考資料: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小班語言活動:古詩

C. 幼兒園中班穀雨教案

一:活動主題:「清明踏青活動」 活動對象:幼兒、老師、家長 活動目的: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內容:掃墓 活動目的: 1、讓學生理解掃墓的意義,培養學生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過程: 1、讓學生知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掃墓日子。 教師: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 討論: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 2、小結:掃墓為什麼選擇清明呢?原因之 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之 二,清明前後,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藉此大好春光,出去郊遊;之 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3、集體製作花圈。教師: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們的解放事業,為了使小朋友都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戰爭中光榮犧牲了。為了紀念他們,今天我們將組織為烈士掃墓活動,現在,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製作一個花圈。 4、掃墓。知道掃墓活動應注意的事項(要嚴肅,不亂講話,表示對先烈的尊重)。 活動效果:(附照片)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之 一,清明來到,表示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為了讓幼兒更加了解清明節,在本次的活動中,通過解析古詩《清明》《寒食》、談話活動、觀察圖片讓幼兒了解清明節的習俗,介紹清明節又稱「寒食節」,是人們紀念先祖的節日。 在活動中幼兒還觀看了祭拜革命烈士的視頻,讓幼兒懂得我們除了要給我們的逝去的親人掃墓之外,還要到那些為了建設我們新中國而犧牲的革命烈士墓去祭拜,因為現在我們幸福的生活是他們給的,所以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有一些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解放軍到烈士陵園去掃墓、祭拜,人們用各種方式緬懷革命烈士。在活動中有些小朋友問:「什麼是烈士?」為了讓幼兒明白是什麼是烈士,通過聽革命事跡(地道戰的故事等),讓幼兒明白什麼是烈士,激發幼兒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使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得以萌芽。 另外,掃墓活動,有效地把學到的知識與日常生活實際相結合,使幼兒有更深刻的感受。

D. 幼兒園里怎麼講清明這篇課文

示例如下: 幼1:老師們,小朋友們,早上好!我是中三班的沈一興 幼2:我是中三班的孟雨晗。 幼1:小小,你知道過幾天是什麼節日嗎? 幼2:聽媽媽說是清明節。 幼1:是的,那你還知道清明節是幾月幾日呢 幼2:這個我也知道 , 是4月5日 幼1:對,唐代的大詩人杜牧還寫過一首詩就叫《清明》,我念給你聽吧? 幼2:好呀! 幼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幼2:這首詩寫的就是清明節吧?清明是一個節氣。到了清明節,天氣就慢慢地暖和起來了,小草變綠了,柳樹發芽了,迎春花兒也開了,農民伯伯也要種瓜點豆了! 幼1:好美麗的春天啊!清明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 我們要去給先人掃墓,紀念他們。 幼2:對,還要給革命先烈們掃墓,紀念他們,是他們給我們帶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幼1:對。清明節除了掃墓之外,還可以到郊外遊玩,放風箏,這時的風箏放的最高最遠! 合:小朋友們,清明節放假時,讓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走出家門,到大自然中去,過一個豐富多彩的清明節吧!

E. 幼兒園大班教案――清明節的來歷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傳統習俗,樂於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體驗懷念先祖、懷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活動重點:簡單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 活動難點:體驗感受清明的氣氛,懂得懷念先祖與革命烈士。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古詩導入:《清明》 師:這首古詩里藏著...一個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 二、基本部分。 1、幼兒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並能夠簡單講述。 師:為什麼會有清明節這個節日呢?清明節是怎麼來的? 清明節到了,都有哪些習俗呢? 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播放清明節由來的視頻,幼兒觀看。 2、交流: 師:清明節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會有清明節呢?在清明節這天我們都要做些什麼?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應圖片。) 3、引導幼兒初步體驗懷念先祖,懷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1)出示掃墓圖片。 師:瞧!他們在干什麼?為什麼要去掃墓呢? 小結:每年清明前後,為了表達對已經去世的親人的懷念,我們都會去他的墓前祭拜,表達哀思。 (2)出示革命烈士陵園掃墓圖片。 三、結束部分 教師播放關於"革命烈士"的事跡,請幼兒觀看,引導幼兒了解"烈士":董存瑞、黃繼光、消防英雄等。 金色梯田幼兒園推薦

F. 幼兒園關於清明節小知識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1]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6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地球公轉一周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後每運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因此,節氣在陽歷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於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

節日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4]
盪鞦韆

清明上河圖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4]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扎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

清明節掃墓
《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鞚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群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1965年開始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4]
植樹

清明節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我國就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4]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4]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古詩清明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