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數學教案《小老鼠學數學》小班
【活動目標】
1、在為小老鼠們選禮物避開貓的故事情境中,運用分類、計數等方法,嘗試統計。
2、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閱讀老鼠們投票的有關畫面,運用數數、比較、說出總數等方法,嘗試統計。
理解老鼠們為了避開貓,選禮物送禮物的有關情節,在討論、投票過程中幫助老鼠們選出最適合的禮物避開貓。
【活動准備】
PPT、幼兒操作材料(統計表、數字卡片、貼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十五隻老鼠就住在倉庫里,倉庫里很溫暖舒適,每個袋子里都裝滿了食物。有一天,老鼠們發現倉庫里亂七八糟,還留了一張紙條(膽小鬼,你們好啊,我是農場主的貓。今天就算我的自我介紹了,下次見面時,我會飽餐一頓。明白嗎?)
誰來過了?老鼠們看到貓要吃了它們可害怕了?你們能想個辦法幫助老鼠們嗎?老鼠們也聚在一起商量,最後它們商量的結果是在貓脖子上掛點什麼?
二、感知統計
1、繼續講述故事:在脖子上掛什麼好呢?有的老鼠說:「掛重的東西,讓貓動彈不得。」有的老鼠說:「可是太沉,我們怎麼搬呢?」「不行,掛重的。」
「不行,掛輕的」就這樣,小老鼠們鬧騰開了。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覺得在貓脖子上掛重的東西還是輕的東西呢?
出示鎖和羽毛的圖片,你們覺得哪張圖片代表輕的東西,哪張圖片代表重的東西。
幼兒舉手錶決。
2、小朋友們認為掛—的多,那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們是怎麼選的?ppt表一,我們一起數數,選掛重的東西的老鼠們有幾只?選掛輕的東西的老鼠們有幾只?哪一隊多?
小結:選擇掛重東西的一隊有5隻老鼠,選擇掛輕東西的一隊有10隻老鼠,10比5多,所以,老鼠們決定掛輕的東西。
三、嘗試統計。
1、幼兒投票:
重點提問:
(1)輕的東西選什麼掛上呢?(幼兒討論)
(2)(出示有味道的、會發光的、有聲音的物體)老鼠們選了哪幾樣物體?為什麼選這些?
小結:襪子、香水能發出臭味,給貓帶上就能聞到味道;電筒、燈籠有光亮,給貓帶上遠遠地能聞到味;哨子、鈴鐺等有聲音,如果哨子響就知道貓來了。好像都有道理,可是到底選擇什麼呢?
(3)小朋友們,如果是你們,你們會送什麼給貓?
(出示表格)請幼兒將自己的貼紙貼在表格里,數一數我們選擇了什麼?
2、統計記錄:
(1)重點提問:看看小老鼠選擇了有味道的、會發光的,還是有聲音的物體?
(2)嘗試統計
這一次小老鼠是以什麼來投票的?(栗子)數一數有幾只老鼠選了有聲音的?幾只老鼠選了有味道的?幾只老鼠選了會發光的?哪個最多?
(3)集體驗正幼兒的統計表。
小結:選擇掛有聲音的東西的老鼠有9隻最多,老鼠們決定給貓掛上有聲音的東西,那就是鈴鐺。
四、經驗遷移。
1、誰能把鈴鐺送給貓呢?什麼時候送?(幼兒選擇並講述理由)
2、小老鼠們有的選擇清晨去送、有的選擇大半夜,還有的選擇中午,分別有幾只?
3、教師講述故事:小老鼠決定在中午,老鼠們弄來個鈴鐺並精心包裝起來。第二天中午,農場主人家的門鈴響起來。丁冬丁冬!女主人一開門就看到腳邊的禮物盒。「給聰明帥氣的貓咪?哎喲,貓咪,給你的禮物耶!」女主人把鈴鐺掛在貓脖子上。從那天開始,老鼠們聽到當啷當啷的響聲就藏到院子里,田野里,就這樣,十五隻老鼠欣喜若狂,頓頓飽餐度過了。
教學反思:
我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一個環節接著一個環節過渡時,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沒能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在語言組織中,不夠精煉。這是以後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
㈡ 幼兒中班 數學活動 藏著什麼 教案
活動目標:1、在對折線和弧線有前期經驗基礎上感知橢圓
、紡錘形的特徵,並能夠從實物中抽象概括出來。2、藉助電子白板,幫助幼兒進行分析、比較、理解和判斷橢圓形和紡錘形。3、在活動中積極思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活動准備:
1、白板課件
2、幼兒材料:《夢幻山谷》游戲手冊、綠邊卡片8張、藍邊卡片8張、每人二個籃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回顧對弧線和折現的已有經驗,從實物中進行抽象概括。
師:「這些東西里都藏有哪些線條?」
二、基本部分
(一)、感知四種圖形,了解四種圖形的特徵,並能由實物抽象出圖形。
1、通過游戲,激發幼兒的興趣。www.jy135.com師:「水果香瓜要和我們捉迷藏了,等一下小朋友閉上眼睛一齊說變變變,香瓜就會藏起來了哦!」「它會藏在哪個圖形裡面呢?為什麼?」
2、運用和圓形對比的方法認識橢圓形,並畫一畫,引導幼兒說說和其相像的物體名稱。
4、運用和橢圓形對比的方法感知紡錘形,重點在其形狀上。
(二)、游戲:「找找藏在物旦耽測甘爻仿詫濕超濺體里的圖形」。能觀察物體的外形特徵,並將其歸納到相似的圖形下。
1、引導幼兒觀察8張綠邊大卡片上的物體,分別說出它們的名稱及其外形特徵。
師:「這是什麼?象什麼圖形?在這些物體中藏著什麼圖形呢?」
2、出示游戲手冊,鼓勵幼兒自己為實物卡片歸類並說出理由。
3、幼兒操作游戲材料。教師觀察幼兒操作過程,檢查操作情況,鼓勵個別有困難的小朋友堅持完成操作。
(三)、游戲:「幫藍邊卡片找朋友」,能根據實物圖形找出相似圖形的實物。
1、請幼兒取出藍邊卡片,在相應的游戲手冊中蘭色游戲頁上完成操作,並說出理由。
三、結束部分
1、師:「請你們找一個客人老師來說說自己是怎樣放的好么?」
2、幼兒收拾整理好游戲材料。
㈢ 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比較10以內數的多少》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20以內各數及計數單位「一(個)」「十」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在編排這部分內容時,突出了學生的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做」數學中掌握數概念。
主題圖「百羊圖」為學生數數提供了現實素材,同時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通過「百羊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體會它比以前學過的20多得多,並讓學生了解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培養估計意識。
例1通過讓學生數數量是100的不同物體,使學生學會手口一致地數數,初步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從整體上感受100的大小。教材在編排上注重學生的經驗,在數數的過程中突破數數的難點──「拐彎數」。第一幅圖展示了學生在已有的20以內數的基礎上數下一個數,數到29時下一個數是30,突出了難點的教學;第二幅圖加深了學生對100的認識,突出了數的本質;第三幅圖深化學生對計數單位「十」的認識,引出新的計數單位「百」,並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十」與「百」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再次了解整十數的順序。教材編排中從直觀、無結構的學具(一堆小棒、第納斯木塊等)到直觀「結構化」的學具(10根一捆、10個一列),使學生充分體會十進制計數法,加深學生對計數單位「一(個)」「十」的認識,並認識新的計數單位「百」。「做一做」第1題意在引導學生在數小棒的操作中突破「拐彎數」(當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整十數是多少);第2題讓學生自由地數泡泡,學生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兩個兩個、五個五個、十個十個地數,豐富學生數數的經驗。
例2教學數的組成,教材在編排中分兩個層次:整十數的組成和一般數的組成。教材通過讓學生說出擺放70根、46根小棒是多少的過程,使學生藉助直觀、「結構化」的學具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並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一個數,既加深了對數的認識,又加深學生對計數單位的理解,尤其突出了計數單位「十」。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能夠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的組成;理解計數單位「一」「十」「百」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教學難點是培養學生的數感。
二、重難點突破
1.能夠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並在「數」的過程中理解計數單位「一」「十」「百」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突破建議
(1)課前應准備好方木塊、小棒等素材。塑料小棒較為理想,它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容易使學生從一根一根、十根十根地數數的活動中抽象出計數單位「一(個)」「十」「百」。
(2)為學生獨立地數出數量是100的物體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充分操作學具(小棒、方木塊等),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數出數量是100的物體。在充分數的基礎上,應向學生展示數數的過程(可用實物投影或課件展示),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先一根一根地數,每數十根捆成一捆,數到100;再十根十根地數,數到100.將10捆結成一大捆。為了突破數數過程中「拐彎數」的難點,每數到「幾十九」時,教師可用「下一個數應該是多少?」突破數數的難點。
(3)引導學生概括。伴隨數數的過程,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歸納: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即:將10根小棒捆成一捆,得出「10個一是十」;將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得出「10個十是一百」。加深學生對計數單位及其它們之間關系的認識,逐步認識十進制計數法。
2.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突破建議
充分利用小棒,把握教學層次。應該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學具來弄清100以內各數是由幾個「十」(幾捆小棒)和幾個「一」(幾根單根小棒)組成的。按照整十數的組成──一般數的組成的層次進行教學。整十數的組成可先把70根小棒雜亂擺放,問學生「怎樣擺就能一眼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學生說出「十」後再變成7捆。使學生清楚地「看到」70的組成,進一步體會計數單位「十」的作用,還可以繼續說說其他整十數的組成。一般數的組成可以讓學生先擺出46根小棒,然後提問「怎樣擺就能一眼看出是46根?」(先擺4捆,每捆10根,再擺6根單根的),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思考並交流46的組成。
3.培養學生的數感。
突破建議
(1)結合現實素材認識100以內各數並估計物品的個數。可以利用第33頁的百羊圖、第35頁的泡泡圖、第38頁的夾子圖和糖果圖等,滲透估計的方法(以10個為標准進行估計)讓學生估一估,再實際數一數,使學生直觀感受相應數的多少。
(2)開展多種形式的數數活動。數數時,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幾個幾個地數。還可以讓學生先抓一把學具估一估有多少,再實際數一數。